第一篇:心理健康教案 感受幸福
心理健康教案——感受幸福
教学背景:
幸福,是一个老话题。在不同的时期,不同领域的人们对此都有自己的理解。本课在积极心理学的辅导模式下,试图唤醒学生的积极情绪,感受到自己身上良好的品质,学会去感受身边的幸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心态,让学生更加懂得生活,懂得追求幸福。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感悟什么幸福。让学生懂得生活的幸福在于自己的态度,在于自己的感受。
2、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幸福”,并从中寻找到幸福。
3、通过对幸福的认识和感受学会和幸福牵手。教学重难点:
学会寻找身边的幸福,感受幸福,做一个乐观的人。教学方法:
歌唱、讨论分析、心理测试、表演、教师寄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师寄语、心理小测试题 教学过程:
一、回味幸福
学生回顾生活中发生过的幸福的事情 板书:甜甜的、暖暖的 很高兴、很满足
二:测测幸福
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幸福小测试。
你想知道自己的幸福指数吗?请在下列各题中适合你的选项上打“√”并根据后面标准算出总得分。
1、当好朋友的成绩常常胜过你时,你——
A很烦闷,甚至嫉妒 B为他高兴 C两者之间
2、当英语老师占用你的体育课时,你——
A十分抱怨,无心听讲 B心情愉快,积极配合 C两者之间
3、面对父母的唠叨时
A烦躁不堪,迅速阻止或者逃走 B耐心倾听,积极应答 C两者之间
4、正当你对妈妈给你新买的衣服不满意生闷气的时候,遇到一个在垃圾堆里捡东西吃的乞丐,你的感觉是——
A脏!烦!想踢他几脚!B突然有种满足感 C没感觉,他与我无关
5、当你特别想完成一件事或得到一样东西,但又确实没办法完成或得到,你会—— A焦躁不安,甚至不择手段 B甘愿放弃 C有点失望,最终放弃。
6、来到一个新班级,大家都跟老熟人似的谈天说地,可就是没人理采你,你——
A觉得这个班没意思,非常失落 B主动参与其中 C两者之间
7、你和小明都迟到了,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你,而对小明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你会——
A觉得太不公平,愤怒之极 B欣然接受老师批评,没关心老师是不是一事同仁 C两者之间
8、假若你从楼下经过,正巧楼上有人向下泼水,那又冷又脏的水泼得你透身湿,你会—— A破口大骂 B对自己说:“还好不是开水,没关系,换一下衣服就好了” C两者之间
9、在家吃饭的时候,妈妈每次都把你喜欢的菜换到你的面前,你的感觉是—— A正常,应该的或者没感觉 B每次都非常感动 C两者之间
10、小刚进来的时候,教室里只有你一人,而且你正好从他桌位旁走过,接下来他发现最心爱的钢笔被人弄坏了,所以质问你:“你刚才弄坏了我的钢笔,对吗?”但这事的确与你无关,你的反应是:
A很冤枉,很生气,和他拉开战火 B能理解他的心情,并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不是你干的。C两者之间。幸福感弱的的人整天生活在痛苦之中,无论干什么都没有热情,常常怨天尤人。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嫉妒、自卑、孤僻等畸形心理,严重者会对生活丧失信心,走上轻生,犯罪的道路。
三:感悟幸福 观看生活小短剧
四、实践环节
第一小环节:寻找幸福
设计:运用刚才我们所说的这些办法,找找今天我们上的这节课中,你都感受到了那些幸福?
第二小环节:传送幸福
出示两个不幸福的案例,让学生来帮助别人感受到幸福。
案例1:李芳的父母离异了,她为此哭了好几天,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福的人,为此她整天闷闷不乐。
案例 2:林艳在一次车祸中不幸丧失了双腿,从此她只能在轮椅上度日了。为此她感到很痛苦,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
五、提升环节
第一小环节:观看图片,升华幸福。第二小环节:教师寄语,课堂小结。
(幸福小秘方)
常挂微笑,常念感恩。常行善事,常去欣赏。常做运动,常来包容。常感知足,常尝幸福。
第二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感受幸福》教案、反思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
感
受
幸
福
四一中队
活动主题:感
受
幸
福
活动对象:四(1)班学生 活动时间:2014年03月13日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幸福指数,关注幸福指数;
2、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幸福”,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活动准备:
1、事先了解学生对幸福的认识情况与现状;
2、准备一些“神秘礼物”(按小组数准备份数,礼物尽可能包装精美,封好)
3、“幸福之星”设计和印制,每个同学一张;
4、“幸福之旅”的录制。活动形式:
故事明理、师生互动、情境体验、小组讨论、谈话交流 活动时间:40分钟
活动过程:
一、小小调查
准备:播放柔和的音乐《初雪》,放松情绪!问题1:你觉得幸福是什么? 问题2:你觉得你现在幸福吗? 学生自己采访,自己回答。
假设,“幸福度”的满分是五颗星,你的幸福程度有几颗星呢?请在自己的卡片上,给自己的幸福之星涂上颜色吧。请大家在涂颜色的时候,还要思考一下你的幸福之星包含哪些内容?那么,没有涂色的星星又包括什么内容呢?
二、感受分享
学生谈谈自己的幸福之星包含哪些内容,没有涂色的星星又包括什么内容;
学生的回答预想: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让自己觉得幸福;可以在这么好的学校念书,比起贫困地区的孩子,觉得自己更幸福„„有两颗星未涂,因为觉得自己还不是太幸福,可能自己还可以更幸福„„
三、游戏体验:变化的幸福度
面对大家真诚的交流,我也分享到了同学们的幸福与快乐,我觉得自己更加幸福了。为了表示感谢,我决定送给大家一份小小的礼物。这可是一份特殊的礼物哦。但礼物不能随意的打开,它需要遵循几个步骤,我们一起来看看,并按照规则的要求来打开这份神秘的礼物。
规则步骤:
(1)、在礼物拆开之前,打出第一个满意度分数;(2)、拆开礼物之后,打出第二个满意度分数;
(3)、在和其他组的礼物比较之后,打出第三个满意度分数。
大家看看这些记录,发现什么没有?(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对礼物的期待、和对他人之间的比较等因素,影响了我们的满意度,也影响了幸福感觉,你们看是这样的吗?
那面对这些礼物,大家现在最想做什么呢?
预想:学生说:吃(老师给的礼物都是可吃的零食)老师知道同学们现在都很渴望分享这份礼物,好,那么满足大家的愿望,拆开礼物一起尽情的分享吧。
(同学分享礼物)
四、讨论分享:我的幸福在那里?(视频呈现案例)我从你们满意的神态上感觉到大家都很开心,很幸福。看来愿望的实现,可以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帮帮一位同学,她遇见了关于“幸福”的烦恼!
(播放视频)
教师提问:觉得生活糟糕透顶的姗姗,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生活一点意思都没有吗?一点幸福都没有吗?”如果她有,那在哪里呢?
好,接下来,我们请各小组认真想一想,研究一下,在刚才的视频,姗姗的幸福在那里?
(学生交流讨论)(小组发言)
看来幸福就在姗姗的身边,是她没有发现,那怎么帮助姗姗感受幸福呢?大家根据刚才所说的,从中选择一个场镜,用表演的方式重现,来告诉大家你们组的姗姗怎么感受幸福好吗?
大家表演得真不错,请每个人总结一句话,说说幸福在那里?或者怎样感受幸福?我们要把这些都放进幸福宝典。
五、感受幸福(录音或现场说)
正如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我们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幸福。现在让我们在柔和的音乐中来经历一次美丽的“幸福之旅”吧。请同学们跟随我的指导语,静静地聆听和遐想。好,现在开始。
冥想开始。
六、幸福再调查
教师引导:的确,生活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耳朵和心灵,关键是我们能否用心去感受、去体验。不是吗?
以我们现在的心情,再次打出我们的幸福指数,你会为现在的幸福涂几颗星?并请大家思考多出来的星星包含了哪些内容?
(全班一起分享交流)教师小结:愿每一个同学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心灵去发现,去感受,去体验我们身边的幸福,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寻找和感受生活的乐趣,祝愿大家天天幸福,做个幸福的人!
七、播放歌曲《我们多么幸福》结束课程。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反思
经常听到学生说:“真没意思”“真烦”“我希望我幸福”……“幸福”貌似很时髦的词,大家都去追逐,可是到底什么是幸福呢?怎样才能做到所谓的“幸福”呢? 今天,我给学生上了主题为《感受幸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首先,我让学生给自己打一个幸福的指数,满分为5颗星。同学们基本自评为3颗星,极少数为5颗或者1颗。接下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提升幸福感的方法,首先,我出示了两组图,一组是同龄人的贫困艰苦的生活,一组是自己的富足的生活,通过对比,让学生满足自己的现在生活;然后,我给学生讲了《天使与幸福的故事》,诗人失而复得才明白珍惜拥有才是幸福;最后,《美丽的珍珠》,主人公为了去除斑点而失去珍珠的故事,让同学们懂得不苛求,用宽容的心态对待生活,才会感到幸福。课堂结束的时候,我又让学生打出自己的幸福指数,很多同学都增加了2到3颗星星。这个环节也算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可以发现学生是有所感受的。
在课堂中学生非常认真,尤其是看到组图对比的时候,学生的感触很深。我觉得这节课已经达成目标:让学生感激现在拥有的生活,而不是无动于衷;让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不完美之处,能够调整或者宽容。
不足之处在于,形式不够丰富,尤其是两个故事的选取,表达的意义差不多,没有太多的差异性。故事太多,形成了一种老师一直在讲的局面,没有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幸福,是主观的东西,只要我们用心地用感受,满足当下,珍惜拥有,我们一定会幸福。
第三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感受幸福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感受幸福
一、活动目的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感悟什么幸福。让学生懂得生活的幸福在于自己的态度,在于自己的感受。
2、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幸福”,并从中寻找到幸福。
3、通过对幸福的认识和感受学会和幸福牵手。
二、活动准备
1、事先了解学生对幸福的认识情况与现状;
2、准备一些“神秘礼物”(按小组数准备份数,礼物尽可能包装精美,封好)
3、“幸福之星”设计和印制,每个同学一张;
三、活动过程
1、小小调查
准备:播放柔和的音乐《初雪》,放松情绪!
问题1:你觉得幸福是什么?
问题2:你觉得你现在幸福吗?
学生自己采访,自己回答。
假设,“幸福度”的满分是五颗星,你的幸福程度有几颗星呢?请在自己的卡片上,给自己的幸福之星涂上颜色吧。
请大家在涂颜色的时候,还要思考一下你的幸福之星包含哪些内容?那么,没有涂色的星星又包括什么内容呢?
2、感受分享
学生谈谈自己的幸福之星包含哪些内容,没有涂色的星星又包括什么内容;
学生的回答预想: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让自己觉得幸福;可以在这么好的学校念书,比起贫困地区的孩子,觉得自己更幸福„„有两颗星未涂,因为觉得自己还不是太幸福,可能自己还可以更幸福„„
3、游戏体验:变化的幸福度
面对大家真诚的交流,我也分享到了同学们的幸福与快乐,我觉得自己更加幸福了。为了表示感谢,我决定送给大家一份小小的礼物。这可是一份特殊的礼物哦。但礼物不能随意的打开,它需要遵循几个步骤,我们一起来看看,并按照规则的要求来打开这份神秘的礼物。
规则步骤:
(1)、在礼物拆开之前,打出第一个满意度分数;(2)、拆开礼物之后,打出第二个满意度分数;
(3)、在和其他组的礼物比较之后,打出第三个满意度分数。
大家看看这些记录,发现什么没有?
(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引导:对礼物的期待、和对他人之间的比较等因素,影响了我们的满意度,也影响了幸福感觉,你们看是这样的吗?
那面对这些礼物,大家现在最想做什么呢?
预想:学生说:吃(老师给的礼物都是可吃的零食)
老师知道同学们现在都很渴望分享这份礼物,好,那么满足大家的愿望,拆开礼物一起尽情的分享吧。
(同学分享礼物)
4、讨论分享:我的幸福在那里?(视频呈现案例)
我从你们满意的神态上感觉到大家都很开心,很幸福。看来愿望的实现,可以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帮帮一位同学,她遇见了关于“幸福”的烦恼!
(播放视频)
教师提问:觉得生活糟糕透顶的姗姗,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生活一点意思都没有吗?一点幸福都没有吗?”如果她有,那在哪里呢?
好,接下来,我们请各小组认真想一想,研究一下,在刚才的视频,姗姗的幸福在那里?
(学生交流讨论)
(小组发言)
看来幸福就在姗姗的身边,是她没有发现,那怎么帮助姗姗感受幸福呢?大家根据刚才所说的,从中选择一个场镜,用表演的方式重现,来告诉大家你们组的姗姗怎么感受幸福好吗?
大家表演得真不错,请每个人总结一句话,说说幸福在那里?或者怎样感受幸福?我们要把这些都放进幸福宝典。
5、感受幸福(录音或现场说)
正如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我们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幸福。现在让我们在柔和的音乐中来经历一次美丽的“幸福之旅”吧。请同学们跟随我的指导语,静静地聆听和遐想。好,现在开始。
冥想开始。
6、幸福再调查教师引导:的确,生活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耳朵和心灵,关键是我们能否用心去感受、去体验。不是吗?
教师小结:愿每一个同学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心灵去发现,去感受,去体验我们身边的幸福,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寻找和感受生活的乐趣,祝愿大家天天幸福,做个幸福的人!
7、播放歌曲《我们多么幸福》结束课程。
第四篇:感受幸福 教案
幸福在哪里
活动目的: 1. 2.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幸福指数,关注幸福指数。通过活动让学生感觉“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幸福”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活动准备: 1. 2. 3. 调查学生对幸福的认识情况和现状。准备一些“神秘”礼物
“幸福之星”设计和印制,每个同学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共同上一堂没有标准答案的课,这节课与其他课无关,和你个人有关。不管大人、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幸福快乐地活着。我的想法你们认同吗?今天我们来谈幸福的话题。板书
幸福在哪里 1. 小小调查
曾经,中央电视台关于幸福做了调查。那今天我也来做一个调查。每位同学手里都有一张表,假设“幸福度”的满分是五颗星,那你的幸福度是几分?你就涂几颗星?同时思考一下:你的幸福之星包含哪些内容?那么,没有涂颜色的是什么? 2. 感受分享
1)你涂的幸福之星代表的是什么?(学生交流)(板书:)哦,他说幸福是没有约束地痛快玩一场。(自由)这位同学说,幸福是身边堆满糖果、点心和饮料。(物质)这位同学说,有家很幸福,有了妈妈很幸福。(亲人的关爱)有了知识,有了本领很幸福。(能力)有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喜欢很幸福。(被认可)
2)这是大家认为幸福是什么,认同吗?,来读一读。(学生齐读)3)你猜老师觉得幸福是什么?你说的很对,很懂我呀。
那再猜猜爸爸妈妈的幸福是什么?说的真好。(学生说什么都给予肯定)
二、游戏体验:变化的幸福度
面对大家真诚的交流,我也感受到同学的幸福与快乐,我觉得自己更幸福了。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这个游戏与礼物有关。这是一份特殊的礼物,礼物不能随意打开,要遵循几个步骤,并按照规则要求打开这份神秘的礼物。
步骤A:在礼物拆开之前,打出第一个心情的分数。(分值为1—10)B.拆开礼物之后,打出第二个心情的分数; C.在和其他礼物比较之后,打出第三个心情的分数。1.现在看你的分数,你的幸福度有了什么变化。(出示课件)请同学都站到老师这边来,根据你的心情分数变化我们分组。有的同学分数是下降,你们是第一组。有的同学分数是上升的,你们是第二组吧。有的同学分数上升后又下降,你们作为第三组。有的同学分数下降后又上升,你们作为第四组。根据分数变化分成四组坐下来。
2.想一想: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你的幸福指数,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呢?(学生讨论交流)
先请第一组的同学来说吧:这位同学说,本以为老师会给他很贵重的礼物,所以一开始分数很高,可看到收到礼物只是一份小小的零食,分数就变低了。(期待)
(分析):哦,我觉得这是你开始想得太好了,对老师的礼物期待很高。可事实与想得有了差距,你的幸福度就下降了。是这样吗?能告诉我,你一开始想像的礼物是什么吗?哦,我知道你喜欢什么了,有机会我一定买这样的礼物给你好吗?你现在幸福了吗?为什么?把你的心思讲出来,我懂你了,你就幸福了,是这样吗?(板书:别人不理解时,要把感受说出来)
我们再来听听二组的同学是怎么想的吧。他说,本来他觉是得到一块糖挺好的,可是和其他同学比,发现别的礼物比自己的好,分数就变低了。(比较)
这是什么让你的幸福指数不断下降呢?
(分析);哦,你同别的同学比的是什么?你是比的谁大谁小、谁多谁少、你喜欢不喜欢,是吗?)
这就是不合理的信念:大的一定好吗?你喜欢的别人就会喜欢吗?你不喜欢的就是不好吗?某同学成绩比你好,不代表他各方面都比你好,可能有些方面你还会超过他,每个人要看到自己独特的地方。(标准);真正比较的标准是不固定的,不是唯一的,比较变成了影响我们幸福的因素之一。如果现在寻找幸福,想一想你比上课前多了一份礼物,此时你的心情是高了,还是低了?为什么幸福了?与谁相比?对啦,我们作比较时,应该与自己比。(板书,比较时,与自己比)
怎样达到我拥有别人没有的目标?
每个人都是很独特的,当你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时候,你的幸福指数就上升了。但别人身上还会有你身上没有的东西怎么办?努力学习,看到自己所拥有的,幸福度就提高了(板书:做到别人做不到的)莫言获得2012诺贝尔文学奖,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与他自身才华和努力分不开的。3. 分数上升一组的同学,请你们来分享一下感受吧:,哦,他说,他得到他喜欢的礼物,分数就上升了。
老师猜透了你的心,懂你了,你的幸福指数就上升了,是这样吗? 小结:幸福是一种心情,幸福是一种体验,幸福是一个想法。与东西多少,大小,人有没有钱没关系。怎样才能找到幸福呢?幸福是珍惜已经拥有的,不好高骛远;寻找跳一跳,用用力就能找到的幸福。和自己以前比,看到自己的成功,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执着,自己的进取。你的幸福指数会不断提升。
二、总结
今天啊我们学习了有关幸福的话题,幸福是要我们想办法寻找、创造。感谢同学们在课上分享你自己关于幸福的事情。我们学习了方法,也寻找到幸福在哪里,我愿和同学们为了更幸福去努力。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心里的小天使,是老师的小天使,最后我们一起唱《幸福在哪里》。
老师与学生一起唱。总结:祝福大家一起找到了寻找幸福的方法。好!非常感谢同学们在这里我和一起度过寻找幸福的旅程,感谢大家真诚的分享。谢谢!今天的课就要结束了,下次见!板书:
幸福在哪里
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别人不懂你时,说出感受
与自己进行比较 有进步
尝试新的东西
知足常乐
第五篇:感受幸福 传递幸福教案
班会主题:感受幸福
珍惜幸福
传递幸福
班会背景:幸福是个老话题,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人们对此都拥有自己的见解。作为老师,我们应当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幸福观,引导学生明白:一个幸福的人,必然要善于感受幸福、传递幸福,并享受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快乐。
班会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看视屏,让学生知道我们身边幸福的事时时发生。
2、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父爱母爱的机会。情感价值与态度观。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明白:幸福不仅仅是获得,还要懂得施予,学会感恩幸福、传递幸福。
2、让学生明白:让他人幸福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孝心、爱心。班会形式:情境体验、分享交流 班会过程:
一、跳《幸福拍手歌》导入(师生共跳幸福拍手歌)
二、看图片感受老师的幸福。
三、在小组里讨论自己生活的幸福故事。每组推荐一位同学回答。
四、看图片感受我们生活中的幸福。
跳一段兔子舞感受快乐。
五、感受幸福,珍惜幸福。
贫困山区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我们的生活进行对比。
六、感受幸福,传递幸福。
观看动漫感受父母为我们做的点点滴滴。观看公益广告我们应该向小男孩学习什么?
看图片上的同学是怎样让自己的父母感受到幸福的。
七、写幸福果,贴幸福果。
八、教师提出希望结束本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