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书法鉴赏心得体会
书法鉴赏心得体会
<
[书法鉴赏心得体会] 一个学期的鉴赏学习让我对原本陌生的书法鉴赏有了一定的了解,中国大学网范文之心得体会:书法鉴赏心得体会。醉过方知酒浓,当置身于那一幅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中,才知道书法爱好者如痴如醉地“求工于一笔之内,寄情于点画之间”那种情结为何!
结课前,我们小组也去拜访了一位有如此情结的宜宾书法名家——宜宾市教育局艺体科科长曹涌曹老师。
曹老师很热情的接受了我们的访问,耐心并细心的回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期间曹老师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我们便会去尝试,去探索,去不断寻找自己的风格,这样才有可能进步和上升。对于初学者的我们,曹老师建议从临摹字帖开始,将功底练的扎实稳健!想要写出好书法,一定要抛开功利心。书法是一门艺术,现在真正欣赏书法的还只在书法界搞书法创作的专业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非从事书法创作的能欣赏的人还不多,大多数人还只是一般看看而已。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瞧出门道,就必须懂得入此门道的方法,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而很多非专业的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对书法的欣赏只停留在“好”与“差”的感觉的层次上,是非常笼统和模糊的。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必须多看多写多练。曹老师建议,作为初学者的我们学写字先从楷书或隶书入手。掌握各种笔法后再学其它书体就有了基础。临帖是练好字的必需手段。不临帖,全凭自己想法随意写,是上不了路子的。学写毛笔字一定要有恒心与毅力,要持之以恒,戒骄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毛笔字比一般的硬笔书画在线条的要求上更为细致,它的笔画并不是从如至终完全一样的,从提笔,运笔到最后收笔,线条的丰满程度都有所不同,只有良好的视知觉能力才能对整个字的边、线和角有一个正确的把握。而且,对着墨的多少全控制在手腕与手指之间,对手部小肌肉的精细控制能力要求很高,力度的把握也十分重要。您现在阅览的是工作总结网-心得体会http://www.xiexiebang.com)。因为握笔的方法正确与否,对写出来字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毛笔的握法,决定了书写的掌控范围。握笔要指实掌虚,执笔在指,运笔在腕,开始练字枕腕,逐步提腕、悬腕。对于笔的掌控尚是知之甚浅,更何况整个书法鉴赏。学习书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应将它看成是一身的学习。敢写,敢拿给别人看,敢于接受批评!才会在书法上有所进步。
术业有专攻,学习书法也是如此。曹涌老师醉心于行草书,也尝试写楷书、柳体、颜体、汉笺等各种书体。博众家之长,则其善者攻之,不拘泥一家。这便使得每个人的作品都有其个性、风格。问及老师所喜爱的书法作品时,他向我们推荐了王羲之的《兰亭序》。《兰亭序》是王羲之最著名的代表作。从文学的角度,它文字优美,情感旷达闲逸,是千古绝妙的好文章。从书法的角度,它被誉为法贴之冠,被各代名家悉心钻研。在上课的时候曾德宏老师也曾多次提到,并让我们欣赏。拜访回来后,我不禁一次又一次的看《兰亭序》让自己领略了书法的魅力!曹老师还很喜欢《庞中华》的字帖,也建议我们可以去尝试一下!
练习书法能使人静,而静又是书法的前提!静以修身,对书法的追求是一种境界,曹老师说他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便喜欢写写画画,还给我们展示了他十几年前的作品文章.和他的一些书法练习手稿。这也使我联想到了很多,这个时代的人们,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都是很浮躁的,做事情缺乏持久力,也总是静不下心来!而老祖先留给我们这么多宝贵的艺术财富却不知道好好的运用!认真练习书法,不但可以提升我们自身的修养,还可以让渊源的文化传承发扬下去。
对书法的追求是一身的。点点滴滴的珍藏,汇聚成一本本的快乐来源!看着曹老师拿出的那些多年的珍藏,从最初的练习手稿,到后来的书法佳作!见证着曹老师的付出和进步,雁过留声,水过无痕,但是那些努力那些成就被《墨痕》永远珍藏!相关专题:[听课]
第二篇:学习书法鉴赏心得体会
学习书法鉴赏心得体会
姓名:梁华
一开始选这门课就是因为自己字写得太差了,每次看到同学写得一手漂亮的字都特别的羡慕。所以就想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到一个正确练习书法的方法,经过十一周的学习、练习,我收获了很多。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才了解到中国书法艺术的悠久历史和精神内蕴,并对中国的书法历史和书法艺术有了一个较全面,较系统的认识。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书法的字体多种多样,有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等。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有着非常多的书法大家,其中以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轼、黄庭坚最为出色。王羲之是东晋的大书法家,被后世人尊为“书圣”。他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代表作品有《兰亭序》。欧阳询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后人称他的字体为“欧体”。颜真卿所创立的“颜体”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从前的我觉得书法就是写大字,但上了课之后,我明白了书法不仅仅是写字这么简单,写一份好的书法作品,更像是在创造一件艺术品。书法大家在写书法时精准大方的落笔,行云流水般的运笔,以及水到渠成的收笔都让人叹为观止。看他们写字,就像在欣赏一件艺术品,赏心悦目。那么,要怎么样才能练出一手好字呢?
作为初学者的我们学写字先从楷书或隶书入手。掌握各种笔法后再学其它书体就有了基础。临帖是练好字的必需手段,不临帖,全凭自己想法随意写,是上不了路子的。在临帖前,首先要读贴,观察所写字的结构,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其次临写完一个字之后要认真与原帖对比,寻找差距,争取下一个写得更好,千万不可应付式的盲目“抄帖”或者直接脱离原帖;最后,要坚持,“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写毛笔字一定要有恒心与毅力,要持之以恒,戒骄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书法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字都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只有坚持练习下去,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有所成绩,不要想着立竿见影和一步登天。
练习书法,不仅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毅力,让他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而且,因为练习书法必须平心静气方能有收效,所以练习书法也可以让人的心静下来,它可以陶冶情操,静心凝弦。它特别能锻炼一个人的耐心,在心情烦躁时,在心事重重时,在怒火中烧时写一幅贴会有很好的效果,它能使你安静下来,细细思考,感觉就像与外界断了关系,他们影响不到你,你是在自己的世界中,没有人打扰。书法是一件高雅的事,所以我们在对待他时也要有佛家所说的一种境界,来世得菩提时,心似琉璃!所以,在闲暇时我们不妨写上一写,在烦躁时不妨写上一写,在快乐时也不妨写上一写。不求多精,但求明义。
第三篇:书法鉴赏课之心得体会
书法鉴赏课之心得体会
我从小就热爱书法,因为书法不仅能带给我无限的乐趣,而且能带动我的艺术细胞。我小的时候我就被我父母送到书法院去练毛笔书法,从这之后,我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写毛笔的时候,我连握笔都不会,老师教了我几次我都没有学会,但我坚持去练习握笔的方法,最后我能熟练的掌握。开始练的时候,书法院的老师就教我们从一点一划练起,那时候一点我都练了几天,我才发现一点有这么大的艺术。
大一选课,我一看到有书法鉴赏这一课程,我就毫不犹豫的选了这名课程。因此,我就来到了书法鉴赏的课堂。我上第一节课我就觉得老师的脾气特别好,并且书法境界很高,我也很敬佩老师。我想从老师那里学到我想要的知识。老师开始讲了笔法,我小的时候也没有听书法院的老师总结过,现在听力这些方法,我感到受益匪浅。现在想一下我写字时犯的错误,想到为什么有的笔画没有写到位,才明白自己对书法的规则没有理解透彻,特别是在写字收尾的时候,总是感觉不佳。现在我能很好地理解老师讲的技巧,加上多勤加练习,我就能很好的应用这些技巧。
我对书法的历史也不太了解,但听了老师的课后,我对历代书法名家也有了一定了解,对于他们的作品也有一定的认识。我开始认为对于书法的根源没有必要去了解,但现在才发现很有必要去了解书法的历史根源,因为我们要去练哪一种体就要选择名家的书法字帖,所以如果不了解历代名家的书法,就不知道怎么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书法字帖,像我一样,我练的是行楷,我就选择了王羲之的字帖,且我也很喜欢他的字,他的字就像被赋予了生命活跃了起来。因为我练硬笔书法的时候练了很多字,知道了如何去布局,所以我把写钢笔子的技巧和写毛笔结合起来,我发现我写的字比原来漂亮多了。虽然有的字没有写到位,但子的整体构造看起来很舒服,很流畅。
老师也组织了一次书法展览,我虽然尽力去写了,但是没有被选上,可能是我的字写的不够好,与其他同学的作品相比,别人更有优势,这也激励我要加强练习,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争取把字练得更好。
书法鉴赏课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也让我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加让我的书法知识得到了完善,这是我更加热爱书法。
第四篇:书法鉴赏论文
硬笔书法选修课论文 浅 谈 书 法 作 品 的 欣 赏课程: 课程:硬笔书法 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 姓名: 姓名: 学号: 学号: 班级: 班级: 电话: 电话: 浅谈书法作品的欣赏
摘要:书法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具有民族风格的传统艺术。欣赏书法作品,可以获得 摘要 高尚的精神享受和美的情操。欣赏书法要从字的用笔、结体、布白、神采、风格、行气、形 质入手,同时还要结合书法作品作者的创作背景,并且要有一定的想象力,这样才能欣赏好 一副书法作品。
关键词:书法 书法作品 书法欣赏 关键词 中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中国传统书法包含厚重的文化思想内涵,甚至儒释道三家思 想在经典书法作品中都有所体现。书法和其他的艺术是相通的,书法艺术美的形态、美的意 蕴里我们能看到、能体会到其他艺术美的品格。在其他艺术美的形式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书 法艺术美的形与质。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 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 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汉字是由若干个线条式的笔画有机的组合而成的,这若各个笔画,尤其是一字之中的相 同笔画,在字中不能长短、粗细、浓淡一模一样,应该而且必须有所变化。如“多”字的四 个“撇”画,唐太宗认为,应该分别写作,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这里所说的 “缩”,就是笔势收缩而不伸展,含有“短”的意思:“锋”就是笔势伸展而不收缩,含有 “长”的意思。“多”字的“撇”画是这样,其它的笔画也是这样,否则,字形就显得死板,单调,也就无艺术可言。书法欣赏不外乎“形”、“神”二字。所谓“形”,指的是由特殊的笔画线条所构成的外 形,包括字的笔画、字的结构、一幅字的布局;所谓“神”,指的是上述外形中内在的精神,包括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等各个方面。因此,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一点一画、一字字 和整幅字的外形,更要看它的笔力、气势、神态。如果外形美观多姿,内在奕奕有神,这就 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形神兼备”的好作品。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犹如一幅好的山水画,它必然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气势连贯,笔 虽短而意却连。汁白以当黑,疏密得当,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书法作品 中的落款、印章也是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注意是否用得恰倒好处,起到锦上添花的作 用;若是画蛇添足,也会有损于整幅作品的艺术性。我们对美的欣赏和领略,并不是一次就完成的,欣赏与品评书法作品,也必须从多方面 去领悟,并把其与自己的认识联系起来。若欣赏者也是书法爱好者或书法工作者,从专业角 度去窥视,采用隔段时间去欣赏品评一次的方法,则会有新的感觉和收获,甚至会同作品显 现出的人格化的物质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说与作品的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书者意欲表现出 来的内在意识,这时便会传给了欣赏者。这样,作品已不再是与欣赏者对立的东西,而进入 了欣赏者的情感世界。姓名:/学号:/班级:/电话:
硬笔书法之美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全国第一届硬笔书法家作品展览》参赛论文 李伟华
我们从“美”字的产生可以了解到古人对“美”的看法。一种人认为“大羊为美”。羊成为美的对象,是和当时社会生活中畜牧业的产生有很大的关系。羊是当时人们生活的重要资源,对人类来说是非常可亲的。羊不但成为人们重要的食物,而且羊的性格比较温驯,是一种令人喜欢的动物,如羊角的对称、羊毛的蜷曲都富有装饰趣味,不少甲骨文中的“羊”字就是一些图案化的美丽的羊头。
也有人认为“美”是表现人的形象。“美”的上半步表现的是头上的装饰物,可能戴的是羊角,也可能插的是羽毛,表现一个人头上插着装饰物在手舞足蹈。体现了美和人物、美和装饰、美和艺术的关系。
从上面对美的解释看,美和生活,美和装饰,美和艺术,这几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并且美是具有形象性的。硬笔书法从美的几个角度看都符合美的联系和特征,在点画、结构、整体篇章都会显示美的这几个特性。
生活是美的,生活也创造了美。硬笔书法艺术是古老的,也是年轻的。说它古老,是因为古人在没有毛笔之前,靠的就是硬笔,他们用刀刻,用木头和竹子、芦杆画字,也在追求着一种美。从古代大量留存的资料可以看出,成为我们现代研究与学习的范本。说它年轻,是大量使用硬笔书法是近百年的事。可以说现在硬笔与我们生活朝夕相处,不可分离,并有许多硬笔书法家创造了大量美的作品。
那么硬笔书法之美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硬笔书法的线条美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在现实生活中,物体的不同的面相交而形成线。线条
可以分为直线、曲线和折线。他们的审美各有不同:直线表示力量、稳定、生气、刚强;曲线表示优美、柔和,给人以运动感;折线表示转折、突然、断续,折线形成的角度感受则给人以上升、下降、前进等方向感。英国著名画家、美学家威廉•荷伽兹认为“波状线比任何线条都更能够创造美”,可以称之为“美的线条”。蛇形线“灵活生动,同时朝着不同的方向旋绕,能使眼睛得到满足,引导眼睛追逐其无限的多样性”,可以称之为“富有吸引力的线条”。虽然硬笔的笔画比较纤细,但只要充分发挥硬笔和硬纸的特性,写出的硬
笔书法的细腻、厚实、圆润、挺劲、灵动的特性就会显示刚劲有力而又优美柔和、富有变化的美感。好的硬笔书法作品就是能够将直线、曲线、折线进行巧妙的运用。当然要写出高品质的硬笔书法作品,对其线条还要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 神采。
神采是骨力、形势、气韵的综合体现,是作品的精神风貌。神采是要靠线条形态来表现的。无论什么艺术都应该以追求“形神兼备,以形传神”。当然要写出具有神采的线条来,必须多读书、多与自然接触。世间万物会我心中,自然而然地会形成人的精神风貌。将人的精神风貌聚于笔端,才有自然生动、变幻无穷、神清骨秀的神韵。
“书者,心之迹也。”“书者,抒也。”人的喜、怒、哀、乐都将表现在作品上。王羲之的《兰亭序》,以喜乐之情、自然笔墨而获“天下第一行书”,这也是因为一群朋友聚会,其乐陶陶,下笔皆有喜气。而“天下第二行书”《祭侄稿》却以悲愤之情表现对敌之愤怒和失去侄子的悲伤,笔墨淋漓,一泻而下。我们在看岳飞写的“还我河山”,那爱国之情,民族之气,尽在笔墨中。
硬笔书法也不例外,线条美,还美在感情。
二、硬笔书法的结体美、篇章美
线条能表现书写者的感情。同时感情也表现在字的结体上。祝枝山说:“情
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和而
字丽。情有轻重,则字的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
书法的结体属于建筑美,硬笔的书法也是如此。我们在创作或欣赏硬笔书
法也可以借助于建筑进行比较。本文就以故宫的建筑与硬笔书法结体方面进行一些对比。
1、大与小的对比
在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下,巧妙的安置了两间火柴盒的小屋,这小屋除了特 定的用途外,在艺术上对天安门起烘托作用。这样对比让人对天安门的宏伟产生更强烈的感受。一些好的书法作品也是如此,运用字本身的特点以及作者的巧妙安排,让字大小参差错落,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2、高与低的对比
故宫为了烘托太和殿的崇高,周围采用了低矮连续的回廊。这种高低对比
不但用在建筑,也用在山水画中。王维说:“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在书法的字的结构中有本身的字的高低,如:上下结构的字一般较高,左右结构的字较扁。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以及上下字之间的结构处理,让整个作品的篇章有所变化。须知字的大小“状如算子,便不是书”。
3、宽与窄的变化
从正阳门到太和殿所形成的狭长空间与太和殿前的广阔空间形成强烈的对
比。在草书中常用这种欲放先收的手法。怀素的《自叙》中,开始叙述他的身世,用笔平缓,字形较小,写到后面随着情感的变化,字型越来越开展奔放,表现高潮的地方一个字所占的空间比几个字加在一起还大。在硬笔书法方面虽然表现没有那么的强烈,但还是有许多可取之处,“宽可走马,密不透风”,这样的变化给人感受到强烈的动感和变化之美。
4、色彩浓淡的对比
故宫在色彩上给人强烈的印象就是金碧辉煌。金黄色的琉璃瓦与青绿色为基调的檐饰相对比,在蓝天白云辉映下显得非常壮观美丽。在创作书法中,墨的黑纸白对比非常强烈,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当然现代许多硬笔书法也开始装饰画,在纸的色彩上多种多样,墨色也开始不仅仅是黑色。其它颜色组合合适也会创造出不同的美感来。特别是经过装裱后,色彩也更加丰富。当然色彩搭配不当,还会破坏作品的美感。
5、动与静的对比
建筑本身是静止的,但由于形体的变化呈现流动感。硬笔书法作品本身是
静止的,但由于线条、结体的变化呈现流动感。从景山山顶上眺望故宫,屋顶高低起伏好像一片金黄的波涛。这种波涛就是一种节奏,可以说是流动的音乐。英国文学家瓦尔特•帕特说“一切文艺都是趋向于音乐形态。”因为各种艺术都需要节奏、变化、和谐。硬笔书法也在线条和结体的变化中,表现出动与静的完美结合。
6、方与圆,曲与直的对比
建筑在造型上注意方圆变化,如天安门的门洞是圆形,而午门南端的门洞
是方形。在故宫笔直的中轴线上穿插了弧形的金水河,环绕于太和殿南边。在硬笔书写方面同样要注意方与圆,曲与直的变化,这种变化相互融合,才能使整幅作品生气勃勃而又不乏稳定。达到和美的境界。
综上所述,一切艺术的组合都有大小、高低、宽窄、色彩动静、方圆等的
对立统一,造成一种和谐的美。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美在和谐。”《国语》中“声一无听,物一无文”的“一”就是“单一”、“单调”意思。就是说单调的声音和色彩引不起音乐的美感、色彩的美感。硬笔书法也必须从各方面的对立统一中创作出精美的作品来。由此看来,创造一幅美的作品也并非易事。需要来自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其它姐妹艺术的熏陶。同时需要把握硬笔书法艺术表现的客观对象(文字)的特点、文字内容(思想和情感)和使用的物质资料(纸、笔)的内在规律。还要有得心应手的创造才能和技巧
美术课程标准》以来,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美术教师积极投入到美术教育改革中,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作为硬笔书法来说它是美术教学必不可少的补充。古人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日:如其人而已。”
可见书法往往反映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和风度等。毛泽东的字奔放、豪迈、龙飞凤舞、气吞山河,足以表现出他那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周恩来的字苍劲、清晰、严谨,表现了他坚定而谨慎的性格和苍松翠柏般的道德风范。书法是民族历史文明的精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就自己的浅陋之见,谈几点对硬笔书法教学的体会:
一、教师的字是学生的活字贴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有共同感受,一个教师若能在第一堂课中板书写出漂亮的字体,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迅速地提高威信,从而课堂效果非常好。这是因为教师写出美观、大方、清晰的字,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精力集中到讲课的内容上来,提高了课堂效果。同时,好的板书会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会自觉不自觉的摹仿,这样就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从老师的板书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总之,教师的字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但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还应练出一手漂亮的字,并掌握一定的书法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修养,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启蒙,使之终身受益。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培养书法审美情操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越高,求知欲望越强,学习就越主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指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野心或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情的爱和热忱产生,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书的兴趣深植于艺术的、审美的土壤之中。因此,引导和激发这种兴趣必须从艺术的、审美的角度出发,才能奏效。怎样才能激发学习兴趣,陶冶审美情操呢?
首先,定点要准,取法要高。书法有实用和艺术双重性质。写字是基础,书法是升华。书法不仅要求正确的书写,更重于书写技巧、章法、意境,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书法教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美育,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情操,才能使这种兴趣经久不衰,甚至终生以之。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所以硬笔书法教学取法要高,在教学中将书法理论、书法史、书法美学等丰富多彩的内容融会贯通,就能更强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书法学习要引导得法。初始阶段,要启发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只有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书写水平与社会的需要、自我的精神需求发生强烈冲突时,才会对掌握知识寄以很大的希望。孔子说:“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学书法不象学舞蹈、音乐、绘画那样生动、练久了会感到清苦乏味,会出现停滞,有的学生往往半途而废。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点破迷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苏东坡在《柳氏二外生求笔迹》中写道:“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一些书法理论,如:《青少年书法》、《中国钢笔书法》等,以理论指导实践,使二者有机结合。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书法欣赏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书艺延革、风格变化、书体特点等,使学生感悟中国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和理解感悟能力,在加上对绘画、雕塑、工艺美术、音乐、文学等姐妹艺术的欣赏,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在练习过程中可穿插一些古人勤学苦练书法的故事和轶闻趣事,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觉得学习硬笔书法很有意思。另外,对于课堂练习都应及时予以评点。评点时用劣中求优的方法,给予肯定和表扬,并指出关键不足,让学生感到自己不断进步,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劲头。同时展示优秀作品,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激励更多的学生专心读贴、临贴,这样的评价反馈,使得学生注意力充分集中,当堂动手改正、当堂树立形象、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书兴趣,有益于迅速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
再次,创造机会,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人都有一种充分显示个人存在价值的基本需要,都希望有创造性的生活,而中学生这方面的表现欲则显得特别强烈。我们应给予热情的支持。如组织校园书法展览和书法比赛,鼓励学生参加市、省乃至全国举办的书画展,在去年九月县文联和墨怡社组织的“向阳杯”少儿书法现场比赛中我校一位同学荣获一等奖,其余几位同学获得了优秀奖,通过这次参与,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学生学习书法的浓厚兴趣。在让学生走出去的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界的艺术力量来进行教学。3月中旬学校领导邀请了另一学校的张老师来我校进行书法讲座,预计一个小时的讲座,延时到一个半小时,尤其在师生互动时,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提问,那种对书法艺术求知的欲望深深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老师,讲座结束时大家还意犹未尽呢!通过此次讲座学生学书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三、学书必先求法
第一,选贴。书坛对选什么贴入门众说纷纭,一般主张先临平稳的字体。如篆书、隶书、楷书,因它讲究笔法,点画清晰,横平竖直,易于掌握,行、草结体变化大,运笔复杂,初学者难于掌握。就个人的看法认为,对于中学生应考虑其实用性,最好先练楷书。目前钢笔书法字贴很多,因此,学生在选贴时可因人而宜,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规范、工整的贴作为练字的范本。
第二,以临为主,心手并用。临摹字贴是练好字的必由之路,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今任何一个书法家无不是临贴上用功的。他们之所以成为一代艺术大师,都是初临一家,后临百家,将众家之长熔为一炉而自出新意,写出自己的风格面貌。因此,要练好字除勤学苦练之外,还要讲究临习的方法。即临贴四多:(1)多读;(2)多思,就是边读边琢磨每个字的用笔结构特点或作品的神韵;(3)多临,在细心观察和动脑思考之后,做到意在笔先,对笔画的长短、粗细、各部件的比例位置,作品的气势、神韵等都做到心中有数,才落笔临写;(4)多对照,每临完一个字或通篇作品时就和字贴对照反复比较,查出差距,然后再临写。黄庭坚的《论书》说:“佳贴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法,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可见临摹时一定要神采为上,以形传神。
第三,精读熟背,重在应用。所谓精读熟背,指练字不能贪多求快,每天临贴要少,逐渐增加,反复临写达到背着贴能默写的程度,为了巩固记忆要养成“空临”的习惯。同时要使书法练习和实践运用相结合,突出书法教学的实用性,配合语文及其它课程的教师抓好作业书写。
第四,练习是书法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步。就教学而言,学生终究是教学的主体,没有数量的变化也就谈不上质的飞跃,学生进步的快慢取决于他们的练习量,正是这一点在课堂上教师应采取“精讲多练”的原则,使学生在教师讲解示范完后留存在大脑中的新鲜形象立刻得到强化。在此基础上,布置一定课外作业,让学生积少成多,从而真正掌握书写法度。
总之,中国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是计算机不可替代的,现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硬笔书法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情操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精神文明的建设的积极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努力践行新课标,不断创新求变,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师生互动——与生共舞、与美交融、与时俱进,积极引导好校园书法热,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的魅力,从而更好
地实现素质教育目的。
第五篇:书法鉴赏学习心得
书法发展与学习心得
“饰文字以观美”,这是鲁迅先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诠释。古人也有“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和“书则一字已见其心。”一说。文字的发展是从图形到汉字的,因此书法的历史也很悠远,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那时的甲骨文和金文(青铜器铭文)是今天所能见到的最古的汉字,也是中国最古的书法“作品”。金文书法带有美化装饰的倾向,体现了整肃端庄的标准美。后来的秦朝的小篆、汉朝的隶书、唐朝的楷书,还有那些装饰性的瓦当文、美术化的花样字,都接续了殷商金文书法的这一传统。所以书法的发展经历了很多不同的时代。
中国书法艺术开始于汉字产生阶段,中华民族是最早使用线条表达文字意思的民族。而文字一开始的形态图画文字而不是图画,汉字也是这样。汉字的形成是基于绘画,经过线条的改变、刻画符号的发展一步步进化而来,出现在陶瓷上的线条符号具有了美得艺术价值,这就是书法的雏形。
中国书法史上一次大的改革出现在三国时期,楷书的点画线条运动更加丰富多彩,在空间造型上也趋于稳定。楷书出现后,中国书法在字体上的改变也基本结束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书法发展的一个快速时期,因为当时极大地强调人格的自由和独立,推崇的才情、品貌、风度、言谈、智慧、个性,提出了“文以气为主”,“以形写神”为命题的艺术创作。并且在当时出现了书法的第一个高峰,使书法由古拙向妍美转变了。行、草书也出现在当时,这两种文体以连贯的线条运动为主,并使书法用笔的速度、节奏、笔墨等几方面得到了统一。
唐朝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难以磨灭的贡献,如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使楷书向定型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等等。唐朝把楷书推向了后人难以再现的高峰,同时也把草书推向了绝顶。中国书法在唐朝走向了成熟并奏响了历史最强音。
宋代的书法领袖以卓越的艺术实践,奠定了中国书法新的审美理想—“文气”、“书卷气”。他们在汉字字体、书体创新新的技法,在理论上阐述新的观点。宋代书法成熟的标志是“苏黄迷蔡”的出现,他们以轻快活泼,恣肆放达的手法,以“意”为书的意境使人耳目一新,掀起了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又一个高潮。
元代时中国书法史上力主复古,又别具艺术境界的特定时期。元代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书与画的关系更为紧密。他们把诗、书、画、印连为一轴,这对以后的明、清的画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明代时书法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书法是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的。这一时期有两条发展脉络,一条以“三宋”,“二沈”为代表,第二条是狂草书风为线索,总之,都对清代的书法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清代的书法风格在当时的经济,思想,文化,政治的影响下具有时代风貌。清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书道中兴”的重要发展时期,碑学的提倡,兴盛为书法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天地。
现在我想说一说学习书法的心得,特别是在写书法时的体会。我认为书法是一种可以陶冶情操,静心凝弦的好方法。它特别能锻炼一个人的耐心,在心情烦躁时,在心事重重时,在怒火中烧时写一幅贴会有很好的效果,它能使你安静下来,细细思考,感觉就像与外界断了关系,他们影响不到你,你是在自己的世界中,没有人打扰。书法是一件高雅的事,所以我们在对待他时也要有佛家所说的一种境界,来世得菩提时,心似琉璃!所以,在闲暇时我们不妨写上一写,在烦躁时不妨写上一写,在快乐时也不妨写上一写。不求多精,但求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