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论文
学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心得体会
通过一个学期对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的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意义以及重大作用。自从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其社会发展理论一直受到世人的关注。尤其当现代社会的发展陷入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自身的纠结当中时,很多学者都回归到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对社会发展理论的一般规律观点给予深入的研究,试图从中找到论证社会合理发展的逻辑和理论。
目前,有不少学者提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是否依然具有生命力?我的回答是肯定的。陈先达教授曾说过:“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从根本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价值,即它的真理性和有效性。”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它的当代价值,从根本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学说面向当代的真理性和有效性。例如,刚刚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上所说的:“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无论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其当代价值都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必须准确理解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一、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相关概念界定
1、社会发展理论
社会发展理论是社会变迁的一种形式,与停滞,倒退相对立;是人们以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为手段,全面深刻地改革自己生产环境从而导致自己提升的集体行为,社会发展既是一种结果也是一种过程。从其涵盖的范围来看,可以对之进行狭义的和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主要是指研究不发达国家如何实现自身的发展、实现现代化的理论;广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包括了对不发达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研究,还包括了对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过去历程以及向后现代化发展趋势的研究。根据这种理解,发展理论包括了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政治学、发展文化学、发展哲学、未来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学科内容。
2、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
无论从狭义角度还是从广义角度来理解,马克思本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指
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论文
导而形成的各种思想理论学说都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社会历史领域而言,马克思视域中的社会发展“就是人类不断提高自身的主体能力、不断由必然走向自由、不断获得自身解放、追求自身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活动过程。”社会发展的实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实践中获得发展的历史。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根本问题的理论观点和学说,它既包括一般人类社会发展理论,也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这一具体社会的发展理论。
二、社会发展理论的表现
1、经济的增长
生产力绝对不是单纯的物,而是历代继承下来的和现实的人的力量。“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 这种力量不是某个人或者少数人的力量,而是广大人民群众总体的力量。劳动者构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基本部分。随着生产工具的升级,生产率迅速提高,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供需关系发生了本质变化。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发生了显著变化,最初的群体性生产变成了联合企业的生产,甚至是单个国家以及跨国生产。“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而生产力则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政治的建立
(1)在生产关系尚能容纳生产力的时候,生产关系代表着要努力缓和对立阶级的关系。任何生产关系在能容纳生产力的时候都是合理的,当生产关系处于合理状态时,作为生产关系的代表者就应该舒缓表现,生产关系与代表着的上述行为是政治建设的一种表现。在生产关系不能容纳生产力时,生产力的代表就应该通过阶级斗争促使生产关系做出调整。
(2)国家应该充分发挥其职能。对外要维护本民族的利益和安全,各个民族之间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了维护本民族的安全,国家有责任防范化解本民族与其他民族所导致的不利后果。
(3)国家还应当保障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的利益是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民族中既有反对国家的也有拥护国家的,因此国家既有打击反对者的一面也有保护拥护者的一面,职业更好的打击反对者才能更好保护拥护者。
(4)政府的治理由“无限”到“有限”,由管理到服务。在监督方面加强了司法监督,充分发挥人大和政协的作用,加强民意、舆论以及政府自身的监督。建立适宜的政治体制是对政党的出现及其活动的正视,是政党发挥作用的不可或
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论文
缺的条件。
3、持具辩证眼光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社会持具辩证的眼观。首先,对人类社会不仅是从局部而是从整体来观察。其次,不仅是从静止而且是从变化角度看。再次,不仅从人的活动而是从自然的变化角度观察。最后,不仅从经济而且从政治文化等其他角度观察。
三、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对当今中国的实践指导 加强社会管理,实现管理与服务有机统一
我国社会发展中具体操作层面的社会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当前我们更为迫切地强调加强社会发展,具有明确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毛泽东认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最高原则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也就是必须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些社会管理工作人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生活习惯有不小的距离,他们在感情上不贴近人民群众,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是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作风,这必然不利于社会管理发挥最大的效用。十七大报告提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方略,既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切呼声,又反映了党对民生建设的高度重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坚定目标,同时也是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个人的价值实现与社会的管理目标的一致性。社会发展为实现个人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提供服务的过程,就是社会发展实现自身目的的过程,在这样的社会发展实践活动中,具体的管理活动与对人民群众的服务实现了有机统一。要统筹解决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发展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这一阶段有诸多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出来,有时候表现的还比较激烈。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这为我们解决社会发展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一些部门一些地区片面追求生产力的发展而导致的贫富差距的扩大、生态环境的恶化、道德行为的失范等问题,还比较严重。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对外开放的水平等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这些问题是横亘在我们构建和谐过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论文
中的巨大障碍,必须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发展,理顺不同要素间的机制,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加以克服。解决复杂的社会关系,不能仅仅采取简单的经济手段或者行政手段,而应当坚持全面、整体的观点,统筹解决社会发展问题。在社会发展的活动中,要关注社会热点,善于发现五位一体相互间的密切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适当安排。如创建节约型社会,就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社会发展问题,它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意义。一些人过的是奢侈浪费的生活,花天酒地,铺张浪费,既浪费了经济,又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近来网络上火爆的“郭美美事件”,各种“炫富门”等等,表面上是简单的“个案性”的经济社会现象,究其实质,它们还具有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深层次社会问题,这要求我们在社会发展活动中必须针对具体社会问题,普遍联系,辩证分析,统筹解决。创新精神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精神要求我们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敢于创立新思想新事物。创新精神是一种科学精神,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只有这样,创新才能转化为促进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精神提倡新颖、独特的同时,还要受到一定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制约。任何创新都离不开前人已有的成就,因而要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积极学习他人经验。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加强和创新社会发展,是社会发展领域的一场改革,我们要正确处理发挥传统优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绝不能全盘否定过去,另搞一套。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根据构建和谐社会所面对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自身所要遵循的客观规律,既要继承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提出的社会发展的积极成果,又要善于从改革开放的新实践中吸取新鲜经验,同时大胆吸收和借鉴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先进管理方式与管理方法,进一步完善社会发展格局,提高社会发展科学化水平,以创造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新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样,原有的权力高度集中、政府统管一切的社会发展方式以及相应的社会发展体制与快速而深刻的社会变迁之间就产生了不相适应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社会发展规律,更新社会发展观念,整合社会发展资源,创新社会发展体制机制,构建社会发展新格局。
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论文 执政党必须正确认识自身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党在社会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领导作用,我们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但是“党委领导”和“政府负责”并不意味着党政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权利和利益。马克思主义认为,党政都是工具性质的社会组织。毛泽东认为:“党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政府也是工具,党的中央委员会、党的领导机关,也是党的工具,都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我们党是阶级的领袖,中央是全党的领袖,我们都当作工具来看。”作为工具性质的党组织、政府以及各级干部,其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在社会发展活动中行使权力的时候,应该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而不能忘记了自己的工具性质,自认为是人民群众的“主人”,颠倒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和地位,进而损害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血肉联系。胡锦涛认为,进行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发展,“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这里讲的,正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员干部,通过发挥自己的工具性质而对“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服务。在实际的社会发展工作中,党群、干群之间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中国共产党秉持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以搞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是党的事业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这样的社会发展才能更有利于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总体而言,应该做到坚持唯物史观、坚持群众路线、注重和谐发展、创新社会管理。首先,坚持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在分析“现实的人”的当代发展问题时,必须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基本原理。无论是宏观分析全球化时代特征,还是中观分析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中的人,抑或微观分析具体的“现实的个人”,归根结底,都必须从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关系的角度入手,也就是立足于当代人生产生活的实践,在这一基础上再去分析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以及上层建筑诸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其次,坚持群众路线。要做到坚持群众路线,就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密切联系群众上下功夫,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真心实意采取得力措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再次,注重和谐发展。和谐发展是时代的课题,其核心是人的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进步、为人的发展创设更多更好的物质条件的同时,更加妥善地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和谐发展,同时还要注重人自身的心理
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论文
和谐,实现人的现代转化。和谐发展的时代课题对当下现实的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和谐发展实际上是我们在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历史阶段对现实的人的发展的理性选择,蕴含着降低发展代价、实现自身完善的价值诉求。最后,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因而,在社会管理中要根据社会的巨大变动和社会利益关系发生的新变化,努力做好对人民群众的服务工作,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中极为重要的源头性内容,对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的中国而言,无疑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这种地位和价值之所以能够得到体现,并不是由理论自身来奠定和发挥的,也不是靠政权的力量加以维护的,并且也不仅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革命和战争年代所起到过的指引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作用,其根本原因是因为马克思所有理论在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巨大作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要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实践,必将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提供现实基础。
第二篇:《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级博士一年级学生,本学期有幸能够学习《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这门课程,收获颇多。理论是科学的、理论的出发点是美好的,但如果理论无法解释实际情况或与实际情况的表现背离时,人们往往容易被表象所迷惑而遗忘了理论的科学指导性。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们更倾向于教会我们用一种批判、科学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当代所发挥的指导性作用。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其局限性,但正因为其局限性的存在,才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伴随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众多教授结合自己的科学研究和亲身实践,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所有讲座都很精彩,使我受益匪浅,下面就部分讲座内容谈下自己的心得体会。1.对北京东方生命文化研究所所长陆丽娜教授《导论》的体会
陆教授深入浅出的讲授了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全球规模社会主义大辩论的5个热点话题,详细介绍了生命文化的学科基石,生命文化的六个基本概念和六个价值观念。通过陆教授的讲解,使我认识到要做感兴趣而有意义的事情,做平凡而又快乐的人,实现人的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的二元统一。
2.对杨建立教授《我国转型期的医患关系及新医改的政策选择》的思考
杨教授报告主要内容:①我国转型期的特点和矛盾焦点②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③我国新医改的策略及其政策选择。通过听报告使我进一步理解了我国转型期间的医患关系特点,对自己今后在临床工作中如何避免和妥善处理医患关系,对了解未来医改政策的走向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3.对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陈新石教授《谈谈科技创新与科研论文》的思考
陈新石教授的演讲妙语连珠、引古博今、知识渊博、生动具体、所提出的问题发人深醒。通过陈教授的精彩演讲,使我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以及科研论文的写作技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我今后博士论文的撰写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完成都会产生很大的帮助。
4.对林文学教授的《医疗侵权责任》的思考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5.对《医学与军事》讲座的体会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所处的安全状况和面临的安全条件最复杂的战略主体。步入新世纪10年,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使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局面,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与此同时,周边安全环境在地缘方向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态势。在外部因素中,美国则成为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因素。军事和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医学可以为军事行动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
6.对《医生的人文素养》讲座的体会
医学教育应当将人文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医院管理要彰显人文特征,提高自身素质是医生的必然选择。医生要学会怎么跟病人、病人家属、上下级、护士沟通,这是基本人文素质。医生应该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一个科学家,一个知识分子。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发生了变化,由以前简单的“治好病”向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的宽慰等更高层次的方面转变。因此,无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人们自身需求提高的角度来说,培养新世纪合格的医学人才,必须加强以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7.对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室王一方教授《中医与西医---一个关于现代性的思想史命题》的思考
中西医学的百年流变,在中国近代史上算不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也构不成夺目耀眼的篇章。但作为一门关涉国计民生的应用技艺,医学却与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息息相关,且学术构架脚踏义理与实用两端,医学既有工具性浅层文化的特点,也包含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深层文化的内涵,诚如熊月之先生所言:“西医最得西方古典科学重具体、讲实证的精神,中医最得中国传统文化重整体、讲联系的神韵,如果在各种学科中,举出最能体现中西文化特征的一种,我以为医学最为合适。”可以说,中西医学的命运恰似一面巨大的文化透镜,聚敛着百年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民族主义情绪与科学思潮等各种冲突与张力。从这个意义着眼,医学无疑可为活生生的文化标本,而中西医学的扞格与汇通,实质上就是两种文明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这一特性决定了中西医学的论争极易跳出单纯的学理之争,跨出医学界而拓展到文化、社会甚至政治领域。因此,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来考察中西医论争问题,或许可以找到一个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命运的解剖标本。
众所周知,中医是中国传统科学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强的传统性。中医有着与其他传统科学不同的命运。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逐步深入,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数学、生物学等传统科学先后被近代科学所取代而成为历史,惟有中医一枝独秀,非但没有被西医淘汰,而且至今还保持着一定的生命力,这一特有的现象被称为“科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事实上,中医药界关于中医科学化的呼声和行动从未间断,但实际收效却未尽人意。我们注意到,在中医追求现代化过程中,由于受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所谓中医现代化基本形成了一种“以西解中”的研究方式,用西医学的方法和标准作为唯一的尺度来要求和衡量中医,造成了符合西医标准的便是“科学的”,否则就是“非科学的”。由于中医学的人文内容和人文方法不符合西医的标准,因此在中医现代化过程中,中医的人文文化被抛弃了,中医的人文精神被消解了,中医学成了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验证和改造的对象。脱离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中医现代化的结果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西医化。因此,在许多人看来,科学主义在中医现代化过程中是乏力的,提出科学主义应从这一领域退却。
我们认为,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截然对立起来是无益的,中医的现代化并不等于中医科学化,中医科学化的确需要高扬科学主义大旗,但中医现代化不仅仅是强调中医学能够科学化的部分的现代化,同时也包括有关人文内容部分的现代化。换句话说,中医现代化不仅是中医科学文化的现代化,同时也应该是中医人文文化的现代化。中医学具有深厚的人文传统和人文精神,“医乃仁术”便是这种精神的高度概括,所以中医现代化过程中应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中医现代化首先是中医科学文化的现代化,在中医现代化的尝试中,必须弘扬求实、求真、怀疑、批判、创新和奉献的科学精神。中医学研究对象是人,这是中医现代化过程中人文精神复归的一个重要前提。人除了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文化属性。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现代医学模式已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从更广阔的社会心理文化背景去认识人体健康和疾病。仁者爱人,人道主义的爱心和济世精神是仁的内核。在医学领域,“仁”是通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即“术”来具体体现的。发掘和弘扬“医乃仁术”的科学精神及人文精神,结合时代精神予以提高,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同时对于克服当前医学技术主义和医学科学主义的弊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8.对范履冰教授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实现病有所医,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医疗服务能力、医疗保障水平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疾病的诊治期望与医学技术的客观局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医疗产生的医患纠纷呈频发态势,严重影响医疗秩序,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因医疗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贯彻“调解优先”原则,引入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功能,积极参与医疗纠纷的化解工作,对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人民调解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熟悉民情的特点和优势,坚持合理合法、平等自愿、不妨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及时妥善、公平公正地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与公安、保监、财政、民政等相关部门沟通,指导各地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化解医疗纠纷提供组织保障。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建立由党委、政府领导的,司法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公安、保监、财政、民政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相关部门在化解医疗纠纷、维护医疗机构秩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等方面的职责和任务,指导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
各地要积极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工作。司法行政部门要指导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保险部门的沟通,建立信息共享、互动合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公立医疗机构参加医疗责任保险,鼓励和支持其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加医疗责任保险。保监部门要鼓励、支持和引导保险公司积极依托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处理涉及医疗责任保险的有关保险赔案,在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是医疗责任保险理赔的依据。形成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和保险理赔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
要引导新闻单位坚持正面宣传报道为主,大力宣传医疗卫生工作者为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宣传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正面典型,弘扬正气,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感;客观宣传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的特殊性、高科技性和高风险性,引导群众理性对待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和医疗损害纠纷,优化医疗执业环境,增进社会各界对医学和医疗卫生工作的尊重、理解和支持。要加强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借助有关媒体大力宣传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特点、优势、方法、程序以及调解协议的效力,引导纠纷当事人尽可能地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对于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应当予以大力表彰和宣传。
为了进一步健全完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制度,今后工作中应当加强的内容如下:①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②消除法律冲突与障碍,完善化解医疗纠纷的法律体系③加强各方联动,完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体制机制。
9.对王伟教授《关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思考》讲座的心得体会
通过王伟教授对学科建设所作的报告,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基本思路、主要措施、评估指标体系、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等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更好的配合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为学科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中医药重点学科是整个中医药学科群的龙头。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是一项关乎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是统领中医药各项业务建设的基础和平台,也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名医的重要途径。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遵循中医药学科建设与发展自身规律,增强中医药行业竞争力,提高中医药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能力,择优建设一批具有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在生命科学领域和临床医学领域居领先地位的中医药重点学科,推进中医药学术与事业的发展。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要以发展中医药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以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和继承创新为根本,丰富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完善中医药学科结构和体系,提高中医药的学术水平,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产生一批具有原始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提高中医药的社会服务能力。要通过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学科体系,突出特色与优势。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求,在中医药重点学科的设置与布局上发挥导向作用。突出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带动特色学科、弱势学科、新兴学科的建设与提升,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发展。逐步形成适合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中医药特色、兼具科学规范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体系,促进中医药学科的整体优化。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要着力提高中医药继承、创新、发展水平。要围绕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凝炼学科发展方向,在本学科的核心理论、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方面有所贡献,取得标志性成果,形成若干个能立足中医药学术发展前沿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地,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对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贡献力。要通过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不断增强中医药学科竞争力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一批在生命科学领域居领先地位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充分彰显中医药优势和特色,形成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医疗服务、产业发展、学术交流为一体的综合集成平台。增强中医药学科的综合竞争力,并在中医药学科领域增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是新一轮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计划的博士生必修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工作业已启动,并纳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感谢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的领导和老师为我们开设这门课程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这门课程采取一系列专家讲座的形式进行授课,内容新颖、实用,教学形式灵活,深受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这也使我从上课之前课表上“必修”二字所引发的淡淡抵触愁绪,到如今课程接近结束之时产生了发自内心隐约的不舍之情。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这个命题在理论上承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要求,而在实践上更生动地表现为发展中国、顺应时代、普惠大众这个大趋势。为了破解我国发展的种种难题,妥善应对关键时期可能遭遇的各种风险,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赋予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同时,我们也必须牢记,发展应该是又好又快的发展,也就是党的十七大强调的,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总体进入小康社会,但还不是全面小康并且小康水平也不高。“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是规模还是复杂性,都是世界上所罕见的。我们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国家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科学发展内在地要求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无论是应对国内各种问题还是国际竞争的压力,只有依靠科学发展,落实科学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篇:《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学习《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心得体会
科学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有人曾说“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在人们享受科学成果的同时也要承担科学发展带来的弊端。”这样的说法我并不否认,科学发展是人类进步、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凡事都有两面性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所以人类要进步、人类文明要发展,就必然要承担进步与发展带来的结果。
学习《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这门课程后,对科学的继承与发展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一方面,科学的图景常常都是集猜想、反驳、经验、验证四位一体的“杂合体”,就像是Windows的ta的补丁们,不断纠错交结在一起;另一方面科学又像是一个“问题小孩”,其继承与发展都存在很多问题,好的坏的、简单的困难的、清晰的模糊的、肯定的纠结的?? 我们在继承科学前辈们留下的技术与经验时,会对其提出质疑和进行反复验证,直至其理论与实践都是客观存在贴合实际的。这就是科学的继承,是反复验证而不是盲目接受。同样的,科学的发展也是在科学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发展也需要反复提出质疑、进行验证、投入实践。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世界观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跟当代始终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
就如《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中关于当代科学技术部分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科学和技术的讨论在当代得到了有效印证,科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引发了技术革命,带动了产业革命,促使整个世
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紧抓当代发展主题“和平、稳定、发展”,深入分析与研究在科学继承与发展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走向,为当代的发展解疑答惑;二是要紧密结合实际国情,着重研究小康社会、新农村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走向;三是紧密结合执政标准与要求,紧抓两大主题——提升党执政能力、保持党先进性,结合当代党面临的考验与挑战,分析并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走向。
总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这门课程涵盖了很多理论与观点,除了与科学继承和发展方面紧密相连,跟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都有不可磨灭的联系,所以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以中国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始终坚持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与不断“当代化”提供研究动力与支撑。
第四篇: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当代科技发展特点及中国科技战略的选择
[摘 要] 描述了当代世界科学技术急剧发展、科学技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不同学科领域相互渗透交叉融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趋势明显加快等当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指出了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包括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新的主导产业的出现、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等; 阐述了我国重视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要进一步强调创新和跨越、注意各种技术的集成,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等。
[关键词] 中国 科技战略 必然选择
经济理论研究的结果证实,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经济全球化日益凸显的今天,科学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和突出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今全球经济充分融合、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把握当代科技发展突出特点,了解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于制定我国科技发展战略显得十分必要。
一、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突出特点
(一)科学技术急剧发展,呈现知识爆炸的现象
近30 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 2000 年的总和还要多。以此推算,人类在 2020 年所拥有的知识当中,有 90% 现在还没有创造出来。今天的大学生到毕业的时候,他所学的知识有 60—70% 已经过时。预计今后 100 年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数将占世界总人口的 20%,创造性的科学工作将成为 21 世纪人类的主要活动。
(二)科学技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大大缩短 世纪前,人类从发明电到应用电,时隔 282 年,电磁波通信时隔26 年,而到 20 世纪,集成电路仅仅用了 7 年的时间就得到应用,而激光器仅仅用了 1 年。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在短短 50 年里,经历了 5 次大的科技变革: 1945—1955 年,人类相继开始利用核能; 1955—1965 年,人类开始摆脱地球引力,进入外层空间; 1965—1975 年,人类开始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 1975—1985 年,微处理机大量生产和应用,扩大了人脑的能力; 1985 年以来,以软件和网络化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化和网络化等新时代。这 5 次大的技术变革,构成了上个世纪最为壮观又多姿多彩的历史画面。
(三)各学科、各技术领域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
最近几十年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多种学科的综合、渗透和交叉。用于解决科学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也导致了一系列新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的出现,比如环境科学、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等等。学科的分支已从 20 世纪初的 600 多门,发展到现在的 6000多门。
(四)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
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所存在的内在紧密联系。比如环境问题,既是科技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超出了自然科学家的技术范围。
(五)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趋势明显加快
全球性的信息网络,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科研机构、科研仪器、资料等基础设施的流动和信息共享,大幅度降低了研究成本,使得全球研究开发资源有了可以充分流动和利用的新的、巨大的空间,逐步地形成了一个全球的研究村。在这个过程当中,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挑战。
(六)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在当代,生产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出现逆转现象。科学理论不仅走在生产和技术的前面,而且为生产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比如,先有了量子理论,而后促进了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又比如,利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最新成就,发展了生物技术。所以,当代重大技术工艺往往是理论超前的。这种特点,决定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成为主导力量。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我国手工业人均年产值大约 2000 元,传统工业人均年产值大约 2 万元,而高新技术产业的人均年产值超过 20 万元甚至上百万元。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性潮流,所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成为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总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它与社会、经济、文化互动的多样性,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启示和新的理念,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二、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信息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
今后5—10年,因特网将迅速发展。计算机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软件技术及其产业将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信息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美国的计算机和通信社会的投资占资本设备总投资的40%,20 世纪 9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为美国创造了 1500 万个高薪就业机会。这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程度,已经远远超过 18 世纪工业革命以后人类从农业化向工业化变革的影响。
(二)生物技术的突破,正酝酿着新的主导产业 世纪 70 年以来,以 DNA 重组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蓬勃发展,全世界每年受益的 1 万项专利技术当中,有近1/ 3 出自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已在酝酿大突破,表现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芯片技术、缘于生物技术的新药、农业生物技术等。
(三)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
从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中可以看出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亚洲四小龙中,台湾地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最小,新加坡次之,韩国最重,它们的科技竞争力强弱也和这个顺序一致。在科技竞争力的排名表上,台湾地区、新加坡、韩国的名次分别是第 7 名、第 9 名、第 28 名。所以迅速提高科技实力特别是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自强自立的当务之急,是事关民族利益、地位乃至民族生存的迫切任务。
(四)在激烈的技术创新能力竞争中,企业组织结构经历新的调整
有如下特点: 高新技术大企业研究开发生产、经营、销售服务的一体化; 生产经营的分工专业化; 公司之间强强合并、技术结盟,谋取在行业国际市场中的垄断地位; 跨国公司加强网络化和国际化。
(五)高新科技的发展强烈影响国家安全观念和格局
1、经济安全。集中表现在对一体化国际市场的占有,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将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2、文化安全。西方发达国家赁借着科技优势,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这种靠文化传播和渗透的潜在影响不可低估。
3、国防安全。高新技术已经成为国家军事安全的核心技术和支撑力量,是决胜的关键。
4、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广义的安全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状态。
(六)人类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
终身职业的概念将会成为历史的陈迹,信息革命对生活方式的变革,标志着人类现代物质和精神文明方面大踏步的跨越。
三、当前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对策
(一)要进一步强调创新和跨越
从加入世贸组织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跨国公司通过在中国抢注专利,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的专利,设置这种专利壁垒,已经对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设置了很大的障碍。在这种条件下,只有一条路,就是横下一条心,强调原始创新、强调跨越、强调走在人家前面。
(二)要进一步注意各种技术的集成和在集成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产品和产业
注重单项技术,从技术发展角度是必要的,要继续做好基础性工作。但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结合特别是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出发,更加要注意强调在研究开发当中,贯彻以产品和产业为中心,实现各种技术有效的集成。
(三)要进一步集中力量,突出重点
一是以产品或者新兴产业为中心,把我国的力量集中起来,办实事。二是把一些创新型的小项目适当分散,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新的重点。
(四)要进一步贯彻应用性研究当中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
在今后的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中,选择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电动汽车、信息安全和电子政务、电子金融、功能基因组和生物芯片、奶业发展、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专项,和企业的投入、地方的投入结合起来,在一些重大的产业技术方面力争实现突破,形成新的产品和产业。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
针对实用主义思潮的对策分析 实用主义思潮对中国青年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由于社会思潮对青年的影响极为广泛和深远的,从个人角度讲,会误导人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作出错误的判断,影响人的全面发展。从国家的角度,有可能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因此,对于实用主义思潮对中国青年的消极影响,绝对不能任其发展,不闻不问。个人认为,对此应该高度重视,并着重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加强对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用主义思潮对青年的影响主要是当前的社会大环境所决定的。在改革开放大潮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由于国家一直注重于经济的发展,忽视了西方思潮对青年的影响,使得西方思想得以肆无忌惮的对中国青年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冲击和腐蚀。因此,应当在了解青年群体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改往日的一统天下的说服教育方式,通过多种现代化渠道,如网络等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表现方式,开展对青年群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正确的导向,使其能够凭借自身的理论知识辨别不同社会思潮,坚决抵制不良理论的侵蚀。同时,在此过程中要积极引导青年,对其进行共产主义信仰的教育,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牢固的群众基础和理论基础。
2、加强中国传统文化道德建设。实用主义之所以能够横行于青年群体之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青年群体缺乏自身的信念、信仰。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由于坚守传统文化而落后、挨打,因此,一些激进的中国学者全盘否定中国文化,认为西方的才是最好的。其实,个人认为,当前中国青年集体缺乏信仰,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缺乏自身的文化认同感,虽然马克思主义思想有极强的先进性,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大的导向作用,但究其本源,仍是西方思想,中国可以用其作为指导思想,但作为配套设施,中国应加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指引着中华民族开创了五千多年的先进文明,必然具有其合理性,同时,作为本民族土生土长的文化,更易于青年群体所接受。因此,对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在结合当前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大力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建设。促进青年群体抵制实用主义思想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推动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3、加强对青年舆论的引导。青年群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易冲动、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和辨别能力,容易听从别人的言论。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快速发展的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不断发展,对青年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众多青年获取信息都是通过媒体,因此要加强对舆论的监管,尤其是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青年舆论的引导。近期引发众多关注的关于网络实名制的新闻,就是对青年加强舆论导向的重要举措。在互联网上注册时,网络提供者应加强对注册者的真实信息进行核对,使得部分人利用网络进行不法宣传、鼓动活动的阴谋不能得逞,对于青年舆论的导向也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实用主义思潮对中国青年有着较多的消极影响,对此,我们要积极应对,加强马克思主义建设、加强传统文化建设同时对青年群体舆论进行引导。应该深刻的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大潮下,中国青年接受西方思想的冲击是必然的,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积极面对包括实用主义在内的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