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活中的感悟作文
生活中的感悟作文
生活中的感悟作文
(一)生活,一个看似平凡的东西背后却隐藏着种种道理。
也许,你觉得乱扔一节电池没什么害处,但这样却会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永远的利用价值。下面这些就是从生活中捕捉到的真实情景。一个人把一只塑料口袋扔进了河里;在某公园里,一个人把吃剩的外包装,趁没人发现扔进了草坪„„说到这些,你应该感到懊悔,难道你没有做过这些吗?也许你会不屑一顾地说:“做过又怎么样,又不会有太大的伤害。”你错了,这样的污染会使鱼儿被毒死;使鸟儿们无家可归;会使农田庄稼没有丰收。也许,你已听说,全球尾气排放增多已导致全球变暖从而发生的各种事件:企鹅被迫迁居陆地,紫葡萄因此产量直线上升„„我们因此改骑自行车;少用塑料购物袋,改用布的购物袋,以减少白色污染。就像这句:“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请不要践踏您脚下的青草,因为,它和你一样,是都有这绿化环境的神圣使命。
是啊,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起来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吧。
生活中的感悟作文
(二)只要我们用心去品味,生活常常会让我们悟出很多东西。
一天,我来到了一个破旧的房子里,我看见有几个人正在房子里面搬东西,我上前说:“叔叔,你们在干什么呢?”一位叔叔说:“我们在装修房子。”过了一会,他们叫我进去看,说有一个小动物在墙里面。我走了进去一看,真的有一个动物,也许就是壁虎吧。它的身上插了一个大钉子,而这个钉子是七年前装修时钉上去的,可是它没有死去,你知道它为什么没有死吗?后来经过证实,有一个同伴在天天给它喂食,看得出那就是它的妈妈。叔叔们都感到奇怪极了,因为它的妈妈竟能七年如一日地给它喂食,这将需要多大的>勇气、耐力和恒心呀!这让我们人类也感到惭愧。
我的眼睛湿润了,我被小壁虎妈妈的精神所感动。从动物的身上,我感到了母爱的伟大力量,亲情可以战胜一切灾难和困苦。
生活中的感悟作文
(三)生命,当我看到这个题目时,首先想到的是佛家的一句禅语,“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佛语悟人生,渗透生命的玄机。是啊,生命不仅仅指人类,还有那些生活在我们身边所有热爱生命的动植物。
其实动物也有生命早晨,记得在一个春光融融的上午,我来到公园的草地上,看见小草悄悄地钻出地面,东瞧瞧、西看看,噢!春天来了,绿草中还有星星点点的黄花,多美啊!突然,我发现一朵花上正停留着一只白蝴蝶,我悄悄地走过去,慢慢地伸出双手,快速地拢住了那只白蝴蝶,我高兴得又蹦又跳。那时的我并不懂得怎么热爱生命。我就把蝴蝶捧在手心里,蝴蝶在的我的手指间挣扎,我就把蝴蝶的翅膀抓住,没想到蝴蝶的翅膀很薄,没几下就破了„„最终这只蝴蝶因为我的鲁莽死了。
现在想想,我挺为自己的行为后悔,我有什么权利去剥夺小蝴蝶的生命呢?你看,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草;困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一只小小的蚂蚁为了延续生命,勤勤恳恳,忙忙碌碌;墙角里的壁虎为了保全生命,毫不犹豫地舍弃自己的尾巴;还有花丛中感受春光的小鸟„„这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无不展示着他们对生命的热爱。看着这些毫不起眼的动植物在努力争取享受生命的乐趣,我们这些万物灵长的人类又岂能漠视生命的存在呢!生命是伟大的,生命是崇高的,没有人可以轻易放弃生命。
我想,当你正在呼吸,当你正在心跳,当你欣赏满天繁星,体验宇宙的神奇时,请记住:生命啊,多么宝贵,生命又是多么值得珍惜!爱护生命,感悟生活的美好吧!
第二篇:生活中感悟
生活中感悟体验中建构
——《秒的认识》教学片断与反思苏州木渎实验小学徐亚萍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时、分、秒》的教学内容,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由于它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的矛盾,使其在教学中成为一大难点。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对数学概念.的灌输与记忆,忽视了对概念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过程的提示和探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将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小学生看的见、摸的着、理解的了的数学事实,将数学概念生动化、情境化,使学生乐于接受,已成为每一位数学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课,秒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但感受得到的时间单位,下面我就以《秒的认识》教学片断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
片断一:
师:同学们,你知道今年10月份令人兴奋,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吗?生(抢答)知道,神六反射成功。
师:说得正对!让我们来重温一下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播放神六飞船点火到计时场景,学生跟着一起数。)
师:感觉怎么样?
生1:真自豪!
生2:好激动!
师:真是激动人心呀,刚刚他们发射前喊的是什么呀?
(学生有的摇头,有的窃窃私语„„)
生:那时倒计时
师:你知道的真多,到计时用什么来计时的呀?
生:秒
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
师: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用秒来计时呢?
生1:百米赛跑是用秒来计时的。
生2:挠一下痒痒可以用秒来计时。
生3:心脏的跳动可以用秒来计时。
生4:红绿灯上跳动的数是用秒来计时的。
(课件演示红绿灯电子屏上跳动的数)
………..片断二:
师:老师这里有个哑巴钟,钟在走的时候发不出声音了。你有什么好办法来给它配配音呢?
生1:我有办法,数数1、2、3、4、5、6、7、8、9。。。
生2:我可以拍手,每秒拍一下。(说着就拍起手来。)
生3:我可以——(不知该如何说,就嘟、嘟、嘟的边说边敲了起来)(下面的学生兴奋地说:“敲木鱼,刚才我也是这样想的。”)
师:你们可真棒,都能当小小计时员了,下面我们就来玩计时游戏,好吗? 活动:(1)5秒钟可以从1数到几呢。
(2)10秒可以做几道口算。(教师用钟计时)
生1:我估计做8道。
生2:我估计做5道,(3)小组活动。
“跳绳20下用了()秒”,“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秒”,)
师:这里有二个活动,可以看钟计时,也可以另外想一个自己喜欢的活动来计时。请小组长负责安排好组内成员的任务,我们玩一玩、估一估、最后填一填,比比哪个组合作得最成功。
全班交流。
……
师:通过活动,你觉得秒怎样?
生: 秒的时间太短了。
(4)欣赏有关秒的短片,体会秒的应用
师:秒虽然是很小的时间单位,但生活中用到它的机会可不少!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看一看!
(课件介绍)
①猎豹是陆地上的跑步冠军,它最快时每秒约跑30米。
②雨燕是飞行健将,它的最快记录约是每秒飞行47米
③光每秒总大约跑300000000米,只要一秒,光就可以在北京和上海之间跑一百多个来回。
④南京紫金电视塔的高速电梯每秒上升6米。
⑤卫星每秒约行7900米
(学生观看时,不时发出惊叹。)
师:看了这些和秒有关的信息,你有什么想法?
生:光跑得太快了!
生:刚才我还觉得秒很快,现在好像1秒也可以做好多事。
师:你说得真好!所一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学更多的知识,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
教学 反思: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初步接触过时间,但对秒这个时间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时间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所以在这两个教学片段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建立1秒的实际观念,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个体感知的基础上共同建立这个1秒的时间概念。
1、联系生活,在生活中感知概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中关于数与形的经验的提炼和抽象。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具体事物比较熟悉。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在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我认为,前者是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后者则是对数学意识的渗透,教学中两者应相互结合。
本节课由“神六”飞船录像导入,激动人心的场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其中隐含着需要学生发现的数学问题,在旧知和生活经验的影响下,由学生自己引出“秒”的概念,初步感受秒这个时间单位,经历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秒”的现象。让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更激起了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
2、实践活动,在体验中建构概念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无论是概念背景或例证,还是应用题内容的选择或练习题的设计,都应注意贴近实际,富有趣味性。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去体验、探索,建构数学知识。体验是由身体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了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而且成为了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数学学习的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
传统教学中认识时间单位,重点定位在单位的换算上,教学中往往采用讲授记忆的方式,学生只要能记住几个常用的时间单位,并能正确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就算完成教学目标了。这样的教学只重书本知识,忽视了实际
经验。因此,学生学习了时间单位后,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笑话:一天有24分;爸爸工作8分钟;从学校走到家用15小时„„这反映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之间的严重脱节。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听一听、数一数、拍一拍、估一估、计一计等一系列具体的活动,让学生知道了像 “拍一下手用了1秒”“数一个数约是1秒 ”等一系列的生活事件,感受到1秒确实很短;再通过观看短片,阅读一组数据,又让学生发出了一阵阵惊叹:“现代科技多么发达,1秒也能做很多事”“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每一秒”。在这看、听、估、说等活动中,学生有具体行为参与,有认知参与,也有情感参与,增强了主体的参与度。这种感受是一种直接经验,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将来“学会生存”所必须具备的本领。“秒”这个时间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建立,是学生经过脑子思考、眼睛观察、耳朵倾听、嘴巴表达、双手操作、心灵感悟,即用自己的身体亲身经历、体验后逐步形成的,它最终会沉淀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第三篇:生活中的感悟
生活的感悟:人活着真累,所以叫人类。:狐狸未成精,纯属太年轻.:农夫山泉有点甜,男人说话有点悬.:我在马路边,看到一分钱,刚要弯腰捡,原来是口痰,我靠...谁吐这么圆.5:早上起床我以为我一夜之间长高了,结果才发现是我 被子盖横了:男人被甩,金钱问题.女人被甩,容貌问题。:我命由我不由天,天欲灭我我灭天.:读书有风险,入学需谨慎.: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10:很多女孩都是得了韩红的病,没有韩红的命.11:一日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说话会变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12:人要脸树要皮,电线杆子要水泥.13:唾沫是用来数钞票的,而不是用来讲道理的。
14:“特别能吃苦”这5个字,我想了想,我做到了前4 个..15:不要跟老子问东问西,百-度比老子懂得多.16:男人都是骗子,幸运的女人被一个男人骗一辈子,不幸的女人被很多男人骗一阵子。17:孔子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子给你解决.
第四篇:从生活中感悟
从 生 活 中 感 悟
王 智 超
新教材的全新理念是:“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经验,从日常生活的事例入手,把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
一、从生活小节入手,引入课堂教学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要把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中,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过程,就要从学生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因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学习《我爱我家》一课时,先让学生回家,请家长说说给自己起名字的过程和其中寄托的家长的美好期待,然后在课堂上自愿介绍自己名字的来历。这样以来,学生纷纷发言,饱含真情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名字的来历。学生在介绍自己和听别的同学的介绍中,深深感受到父母、家人对自己的厚望和亲情。在此基础上,我引入新课:“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家长深切的爱。我们从生命孕育的那一刻起,就在家温暖的港湾里成长。那么,家——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共同走进我们的家——《我知我家》”就是这样的一个引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走进了新的一课的学习。
二.从生活分歧中,碰撞出真理的火花
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充分证明了实践在知识感悟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着重组织一些让学生多看、多做、共同参与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从所熟悉的生活中,去体验、去感悟。从事实中接受教育,产生情感的共鸣。如在学习“两代人的对话”一课时,我用献身说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做出理智的选择。
首先,我把自己的烦恼说给学生:“这几天,我遇上了一件烦心事,上小六的儿子作业写得潦草,我让他重新做,他居然说,他在班里已经算是好的了,有许多同学还不如他呢。我一边例说书写不认真的坏处,一边要求他重新写好,直到看着他重做工整了。没想到,我刚回头,就听他在身后说“真烦人!”声音出奇地大。近来这段日子,这句话常常挂在他的嘴边。同学们最近和父母发生过这样的事吗?”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常事,我拿来与同学们共享。从而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象朋友聊天似的,展开了平等对话,此时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联想丰富。同学们把目光投入到自身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接下来的活动非常地活跃,同学纷纷提出问题。如①我的烦心事是这样的„„;我与父
母冲突最深的一件事是这样的„„②小的时候,我们和父母之间也有这种感觉吗?③为什么原来和谐的亲子关系,现在会发展到格格不入呢?④我们应该怎样来改变这种状况呢?在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中,把父母与自己这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及解决办法作出正确的选择。从中意识到:严也是一种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对子女的严,实际上是一种深深的爱。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学会了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父母着想,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从而主动化解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架起两代人沟通的桥梁。
三.从行动中,表现自己的长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所在。要把学生思想上的触动通过行动得以强化,就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在学习了《报得三春晖》一课时,我就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的作业:①回家给父亲、母亲洗一次脚,并记述这一过程中,你、父亲、母亲的对话。②制定一份孝敬父母的计划,一周作一次总结,把你的经验介绍给同学。这样实践性的作业,学生除了口语表达外,更重要的是行动上的落实,从而把课堂上的情感体验与日常生活的行动结合起来。既扩展了知识技能,又提升了生活经验。在自己的行动中,亲自看到自己的长进,享受成功的快乐。
总之,在生活中感悟,是新课改理念下,我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尝试。这种尝试,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相融,使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成为真正的社会人。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上得以焕发,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体活动中体验与创造,使学生能更好地懂得生活,理解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第五篇:生活中感悟美
生活中感悟美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到处都是艺术。井然有序的小家,明净的窗几,摆放得错落有致的各种家具,这是一种整洁的美;端庄秀丽,静谧可人,这是一种沉静的美;落落大方,清新自然,这是一种自信的美;平和洒脱,超然物外,这是一种闲适的美;粗犷豪放,不拘小节,这是一种大气的美。这些生活中的美,只要我们稍加留意,也能为我们的生活添加一份色彩,一种快乐,一丝清爽。
除了生活中显而易见的美外,陪伴我们生活的还有大自然中的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地自然之灵气铸就成了一种浑然天成的美,美得清秀而丰盈,是集自然之大成的一种超脱的境界。“小荷才露尖尖角”般的灵秀,使人摆脱俗气,过目难忘。这些叫人忘俗的天然之美,可能谁都会见过,只是大多忘记了欣赏,没有真正感到那种透视的美。
生活充满了美,让我们从生活中感悟美吧!
从视觉上,我们看到蓝蓝海洋之宽阔、小河流水之细腻、花儿盛开之美丽、春风抚柳之温心;从听觉上,我们听到惊涛拍岸、高山流水、鸟儿争鸣;从嗅觉上,我们嗅到花儿的清香、从味觉上、我们尝到酸甜苦辣;从肢体上,我们感觉到冷热温凉、粗糙光滑;我们从这些生活中感悟出美好,感悟出艺术无处不在。但生活是有限的,生活是在自然当中的,不是所有的人都登过喜马拉雅山,不是所有的人都登过太空;世界太大了,我们没有去过的地方太多了,可这不等于我们不了解喜马拉雅山、不了解太空,因为书本、电视去过哪个地方,所以我们在自然中感受不到的,可以到书本、电视那里寻找,一定能找到的,这样艺术的资源就更加丰富了,就能为创造更好的艺术做好铺垫。
美的感觉存在于心中,很多时候无法用文字表述出来,很多美好的思绪在脑海中一闪即过,无法捕捉。美不是空谈,而是要去体验、去感受、去欣赏。“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最著名的一句名言,他认为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美,只是我们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在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有夕阳黄昏之美,有朝霞绚烂之美,有大海波涛之美,有森林翠绿之美。在人类的生活中,有绘画美,有色彩美,有建筑美,有音乐美。在《安格尔论艺术》中,他写道:“世界上不存在着第二种艺术,只有一种艺术,其基础是:永恒的美和自然。”大自然的美是永恒的美,人类崇高的感情是永恒的美,反映人类进步的艺术是永恒的美!
在艺术美的领域里,艺术并非高不可攀,驾驭它也不是易如反掌,只需要好好把握生活,从中发现美,领悟美,创造美,也是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感悟美——艺术美。
生活不都是快乐和幸福,同样生活也不可能全是落寞和寂寥。用一种欣赏美的眼光去看看阳光和雨露,恬淡而愉悦,用一种欣赏美的眼光去看看花草树木,清新而爽快,用一种欣赏美的眼光去看看大海,寥廓而深远„„
生活中的美充斥在各个角落,要的是你学会发现,学会欣赏。练就一种修养,一种品位去适时捕捉和欣赏生活中的美,为心灵开一扇窗,让智慧的光芒和生活中眩目多彩的美呈现在你眼前。
我们看不到断臂的维纳斯,却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残缺的美;我们看不到毕加索的线条,却可以在生活里发现抽象的影子;我们看不到徐悲鸿的奔马,却能在平日里捕捉到傲视一切的英气„„
美是无时无刻存在于生活中的,有天然之美、视觉之美和艺术之美等,我们通过学习了《美学概论》,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美,使我对“美”这种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通常我们都是靠感性来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对美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好看、美丽、漂亮,以为这就是“所谓的美”与美相对应的就是丑。自从学习了《美学概论》之后,使我知道了这种认识是非常肤浅的。《美学概论》这一课让我知道了美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美的一般规律与原则的科学。美学主要探讨美的本质,艺术、现实关系以及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等。在《美学概论》里我们可以学习和探讨审美活动的起源、美感心理、审美活动的构造与形态等。要想搞好文学创作就不能不学习美学。这是一门可以提高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促进日后创作思想成熟和建立独特审美个性的人文科学。我认为文学应当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大家都知道生活是艺术的根源,一切灵感的源泉是社会实践。但光有实践也是不够的,还要系统的学习文学理论,更重要的是学习“美学”以及哲学。哲学可以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在创作中可以“心明眼亮”的站在一定的高度俯瞰“生活本身”,“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客观的观察生活,更好的深入实际,写出不可多得的作品,创造出“不可一世”的贴切生活的人物。所以美学就是人们发现美的心灵的眼睛。《美学概论》这一课让我们明白美的定义与美的范围,如何用这双心灵眼睛去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其实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美,等着我们去发现和感悟。
通过学习《美学概论》这门课程,让我懂得了如何在生活中感悟美,如何在生活中欣赏美,更让我懂得了在忙碌的乏味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余,为他们增添一份色彩一份快乐,让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点亮我们的生活,通过发现美,感受美来焕发我们的精力,来增加我们的快乐,为我们的人生开启一道美的大门。
以上是我对这一阶段学习美学的一点感悟,不管是美的定义,还是看待生命中美的态度对我来说认识尚浅,我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学习,不断的在学习中认识美,在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在实践中体验美,让我们生活充满了美,能让我们能度过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