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核病广播稿
兴隆台区兴隆中学结核病知识讲座广播稿
2017.11.21 为了让同学们在学习的同时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正确掌握肺结核的相关知识,预防疾病在学校的传播,我们今天借助校园之声广播来复习一下关于结核病的基本知识。
1、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每个人都有可能被传染。
引起肺结核的元凶是一种叫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菌,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感染结核菌。
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尤其是初中毕业班的同学,体育锻炼少,睡得晚起得早,作息不规律,可能会让你们的身体变弱,就容易让呼吸道传染病比如肺结核乘隙而入;如果营养跟不上的话,发生肺结核的风险更高,得了肺结核后会影响你们的身体健康、学习和生活。另外,同学们在学校里集体学习生活,大家接触得很密集频繁,如果有同学得了肺结核,容易造成在校园里的传播和蔓延。因此,大家可一定要提高警惕!
2、结核菌是怎么传播的?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病人咳嗽、打喷嚏、说话、唱歌时,喷出的唾液飞沫中含有大量的结核菌,大的飞沫颗粒很快落到地面,小的飞沫核就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核后,就有可能受到感染。咱们教室里有几十名学生上课,如果房间通风不好,当健康的你们吸入这些飞沫核后,就容易造成结核菌感染。
3、肺结核有哪些症状?
咳嗽、咳痰、咯血或痰里带血丝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此外,胸闷、胸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也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
4、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后该怎么办?
如果你出现了上述肺结核的可疑症状,应该赶快告诉班主任,跟家人或老师一起去医院检查,并且把你就读的学校和班级名称告诉医生,不要隐瞒自己的学生身份。
如果你发现同班有同学出现上述肺结核可疑症状,应立即向班主任报告,这样便于同学尽早接受检查。
5、到医院后需要检查哪些项目呢?
15岁以上的同学主要做胸片检查和痰的检查; 15岁以下的学生,首先做结核菌素(PPD)试验,如PPD试验强阳性的话,再做胸片检查和痰的检查。
6、得了肺结核,应该注意什么?
有同学一旦被确诊为肺结核,一定要主动向学校报告,不要隐瞒病情,这样可以让跟你平常密切接触的同学能尽早的去接受检查,保护同学的身体健康。你自己也不要带病上课,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坚持治疗,严格按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和复查。治疗期间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要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如果必须去,需要佩戴口罩。要树立治愈的信心,只要完成规范治疗疗程,绝大多数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治愈后就不会有传染性。此外,在治疗期间还需注意休息和加强营养,在饮食方面应以吃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为主,同时还应多吃品种多样的蔬菜、水果,再搭配一些粗粮更好。
如果有同学得了肺结核,那同班同学就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不管有没有出现上面所说的那些可疑症状,都要听从疾控中心和学校医院/卫生保健室老师的安排,尽快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去接受检查。
7、我们怎么预防肺结核? 同学们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不要对着他人,不要随地吐痰;在校期间要勤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保持流通;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另外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这样就可以打败结核菌了!
另外,如果你的同学中有人得了肺结核,学校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可能会让病人离开学校并接受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对教室进行消毒、保证教室开窗通风等,这也是为了防止大家被感染,咱们要配合学校的这些工作。
8、需要记住的知识点
同学们需要记住下面这8个方面的知识,并且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结核菌也会怕我们的喔!
1、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2、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3、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4、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5、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
6、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7、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
8、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第二篇:防治结核病校园广播稿
沙溪小学防治结核病讲稿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肺结核病吗?
近年来,经常看到有的学校一个班级同时有很多学生发生肺结核病的情况,如某省的一所高中,在前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就发现64名学生得了肺结核,这不仅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在每年的高考体检中也会有一些学生因为结核病失去了当年上大学的机会。
那么到底什么是肺结核病呢?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者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染其他人。由于学生在学校生活比较集中,如果有人得了肺结核,又没有及早进行正规治疗,很容易造成同学之间传染。
咳嗽、咳痰、咯血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如果说连续咳嗽、咳痰三个星期不见好转,或者咳出的痰里面带有血丝,就可能是得了肺结核。应该马上到当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治疗。
现在,我国县以上行政区域均指定设立了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到那里检查治疗肺结核是免费的。如果得了肺结核,应该到结核病专业机构进行正规治疗,只要坚持服药6到8个月,90%以上的结核病人都是 可以治好的。
如何预防肺结核呢?大家知道,我们常常说的新生儿“出生第一针”就是接种卡介苗,这就是预防肺结核的。但是,接种卡介苗主要对儿童期发生较严重的结核病有预防作用,对学生及成年人的结核病预防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们要预防肺结核的发生,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点,积极发现并治愈在校学生中的肺结核病人。如果发现连续咳嗽、咳痰三个星期以上或者有咯血等症状的学生,就要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报告校医和学校领导,并尽快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带同学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
第二点,一旦确诊学生或教职工得了肺结核,一定要休学或者休假在家正规治疗,避免传染其他同学。等到经过检查确认没有传染性了,凭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证明就可以复学、上岗。
第三点,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 活环境,对教室和集体宿舍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第四点,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咳嗽、打喷嚏的时候应该将手纸巾捂住嘴巴和鼻子,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
第五点,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
第六点,如果你知道有同学或者家庭成员中有人连续咳嗽、咳痰三个星期以上或者有咯血等症状,请你提醒他们马上到当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和治疗。
希望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共同关注结核病,促进心身健康!
沙溪小学 2013年9月
第三篇:结核病总结
曲阳县2011年结核病防治
全年工作总结
为做好我县结核病防治工作,努力完成2011年我县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和项目指标,我县防痨科在疾控中心的直接领导下、在市疾控中心防痨科指导下,积极肯干,努力工作,按照实施规划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我县2011年1—12月底结核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防痨科基本情况
按上级要求,成立了独立的防痨科室,科室人员5人,从事防痨工作均在3年以上,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技术知识,科室人员也进行了责任分工,痰检室实行了专人专职,放射科为防痨科独立科室用房,结构配置合理,为我县结核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情况
1—12月份我县防痨科共登记初诊病人1626人,收治管理病人337人,其中初治涂阳 218人,复治涂阳18人,初治涂阴 101人,病人的治愈率达到95%以上。实验室检验共计2315人次,其中初诊查痰1626人次,随访查痰689人次。
三、网络管理情况
我单位按照上级的要求,专门配备了网络管理员,对结核病疫情实行网络直报,及时地报告病人的收治和发现情况,做到不迟报、不漏报,每天浏览大疫情中的病人情况,对医疗机构报告 的病人做详细的登记、诊断及收治,并保证专用电话的畅通。
四、病人转诊追踪督导情况
为提高病人的转诊率,我县结防科定期对各乡镇卫生院及县直医疗单位进行肺结核病人诊断、转诊、报告情况检查和主动搜索,并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对每一位转诊病人都进行规范管理。
1、激励机制
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推荐或转诊疑似肺结核病人的医务人员按要求发放报病费,并定期对乡、村两级防痨医生发放病人管理费。
2、督导
增加督导频率,加大督导力度,防痨科2011年对全县所辖乡、镇卫生院每两个月督导2次,各乡镇卫生院防痨医生,对本辖区内进行治疗中的病人进行家访,了解病人服药情况,撰写督导报告,并反馈到县疾控中心防痨科,以便及时掌握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五、学生体检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卫生工作,我科室今年针对曲阳一中进行了结核菌素的抽查实验,共检查学生约100人次,对其中强阳性者进行了胸部X线复查,对胸部异常者进行拍片检查,查痰确诊4例,均纳入结核病管理。
六、加大宣传力度
为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一是各基层医疗卫生单
位落实政府布告的长期上墙张贴,使群众能够了解优惠政策。二是开展“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并开辟专题栏目,制作播放专题片。三是深入农村,各乡镇卫生院辖区农村书写墙体宣传标语。并通过下乡督导形式,对全县各级-防疫医生进行了系统性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培训人次50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500余份。
总结半年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问题和困难,例如:病人就诊率有待逐步提高,配套经费落实困难,网络直报中对大疫情浏览订正工作不够及时,宣传力度不够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针对以上的不足,要着力解决,抓好落实各项措施,强化归口管理及病人转诊制度的落实,开发领导,争取财政的支持,解决配套经费的落实,同时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我县结核病防治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2012年01月10日
第四篇:结核病基本知识(推荐)
结核病基本知识
1、什么是肺结核?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肺部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肺结核后如果不能及时、彻底治疗,会对自己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且还可能传染其他人。
结核病分类:原发性肺结核(Ⅰ)、血型播散型肺结核(Ⅱ)、继发型肺结核(Ⅲ)、结核性胸膜炎(Ⅳ)、肺外结核(Ⅴ)。肺外结核:结核性脑膜炎、骨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结核。
2、传染源有哪些?
排菌的患者和动物(主要是牛)。
排菌的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一般来说痰涂片阳性和痰培养阳性的为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如果加上肺部有空洞,那么排菌的可能性更大。
3、传播途径是什么?
(1)呼吸道传播: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直接传播给他人;痰干燥结核杆菌随尘埃吸入也可感染。(2)消化道传播:饮用带菌的牛奶。(3)垂直传播:患病孕妇母婴传播。(4)皮肤伤口感染:如污染的注射器等。
4、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婴幼儿、青春后期及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人群因居住拥挤、营养不良等原因发病率较高。患糖尿病、硅沉着病(矽肺)、恶性肿瘤以及过度劳累、妊娠等易诱发结核病。
免疫抑制状态(如器官移植、艾滋病)患者尤其易好发结核病。
5、肺结核有哪些症状?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连续咳嗽、咯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有血丝。同时,还可能伴有胸痛、盗汗、午后低热、全身疲乏、食欲减退等其他常见的症状。
6、怀疑患了肺结核应该怎么办?
怀疑患了肺结核,应到市、县(市、区)定点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我国各县(市、区)都设有结核病定点诊治医院,专门负责肺结核的诊断、治疗和管理工作。怀疑得了肺结核,应及时到这些定点医院检查和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肺结核能否治愈的关键。金华市广福医院是我市唯一的一家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定点诊治医院。
7、肺结核可以治愈吗?
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新发传染性肺结核的彻底治愈时间需要一般服药6~8个月,而且中途不能漏服和间断服药。如果私自停药或间断服药,不但极易复发,还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耐药后的肺结核患者治疗技术复杂、治疗时间更长(24个月)、治疗费用更大(约是非耐药肺结核治疗费用的100倍左右)。
8、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肺结核患者?
肺结核患者开始规范治疗2~3周,传染性会大大降低,大多数患者可在家里进行治疗和康复。关心且不歧视肺结核患者可以促进结核病的防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全社会都应关心和帮助结核病患者,共同营造没有歧视的社会环境。
10、应该如何预防肺结核?
(1)及时发现并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如果发现有连续咳嗽、咯痰超过两个星期的人,应立即动员他去结核病定点医院检查,并按医生要求正规治疗;(2)对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相关检查;对已经感染结核菌的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3)做好人口密集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工作,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为新生儿及时接种卡介苗,卡介苗主要对儿童期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9、学生为什么易患肺结核
其一:青年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年轻人好动,消耗大,对营养素的需要量多,由于偏食、盲目减肥等原因,营养得不到充分、及时的供应,导致抵抗力下降,为结核杆菌感染提供了机会;
其二:青少年的生理功能发育又常常滞后于形态发育,其生理极限比成年人低,耐力比成年人差,易疲劳,而年轻人自恃年轻,做事又不惜力气,又不善安排生活,使体力、精力、“透支”,抵抗力下降,为结核杆菌感染提供了可乘之机。其三:青少年学生一般生活的空间比较拥挤,活动相对集中,在人员密集的房间里,如果门窗紧闭,通风不畅,那么,一旦出现一例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病人排出的结核菌在室内积累,便会使室内其他健康人吸入结核菌的数量大增,感染后发生结核病的机会也会增多。就会出现大量的肺结核病人,形成肺结核病的暴发流行。
10、学生预防结核病六大招
*保持心情愉快,加强营养、均衡饮食,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养成开窗通风的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空气中细菌浓度,勤晒衣服和被褥。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在咳嗽、打喷嚏时用手纸捂住嘴巴和鼻子,避免结核杆菌通过飞沫传染给他人。
*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又出现连续二周以上的咳嗽、咳痰等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到定点诊治医院结核病门诊就诊。
*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以免传染给他人。
第五篇:结核病宣传
2017年11月30日科室学习
学习人员:
一、结核病是什么?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常见的慢性传染病。除了头发和指甲外,身体任何其他部位,如淋巴结、骨骼、关节、皮肤等都可以被结核分枝杆菌侵犯,但最常侵犯的部位是肺部,称为肺结核。
那么,肺结核有哪些危害呢?肺结核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影响人体健康,而且影响生活、工作,甚至危及生命;同时,还有可能传染给身边的人。所以,一旦患有结核病,一定要早治疗。
二、结核病怎么治?
1.治疗地点
肺结核患者要在所在地结核病定点医院或结核病防治所接受规范检查和治疗。有咯血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还可以免费提供痰涂片及痰培养检查。另外,已经登记的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可以免费获得X线胸片、痰涂片、痰培养及肝肾功能检查,并免费获得标准方案中的抗结核药物。
2.治疗周期
初治肺结核规范治疗时间一般为6个月,复治肺结核一般为8个月。只要按医生的要求服药,坚持治疗至少6~8个月,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3.治疗方法
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是治疗结核病最基本的方法,抗结核药物有20余种之多,目前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这也是国家免费提供的治疗药物,这些药物抗结核作用最强,不良反应相对少。
4.治疗原则
还要强调,结核病的治疗必须遵循“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十字原则。
早期:就是早诊断、早治疗,早期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更有助于减少排菌患者对周围人的传染风险。
规律全程:指的是要在结核病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只有规律用药才能有效杀灭结核菌;如果治疗不规律,间断用药,容易造成耐药,治愈率将大幅度降低。在服用抗结核药物2~3周后,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但是仍然有少部分结核菌存活,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自作主张停药,只有坚持用药治疗满疗程才有可能充分杀灭体内的结核菌,取得治疗的成功,减少复发的风险。
联合适量:由于结核菌是一种很容易产生耐药的细菌,所以抗结核治疗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既能增强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又可避免耐药产生。同时为防止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影响疗效,必须遵循医嘱服药,那是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来计算的,自己不能擅自增加或减少药量。
5.私自停药/间断服药后果很严重
目前我国结核病实施直接面视下的短程督导化疗,也就是由医生或家人看着病人服药,确保不漏服药、不间断服药。如果患者不听大夫的话,私自停药或间断服药会导致治疗失败、疾病复发,甚至可能产生耐药。一旦成为耐药肺结核,治疗时间需要18~24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治疗费用比一般肺结核高十倍以上,而且治愈率较低,甚至可导致死亡。如果传染给其他人,被感染者一旦发病也是耐药肺结核!所以,一定要遵从医嘱,不能根据症状的有无来决定用药与否。
6.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
在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皮肤瘙痒等情况,一旦出现不适症状,需立即到医院就诊,在结核病专科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三、如何预防感染结核病?
说了那么多治疗方面的事,听上去有点可怕,不用担心,结核病可防可治。下面就聊聊怎么“防”。
1.如何防止传染给其他人
肺结核病人使劲咳嗽、咳痰、打喷嚏,或者大声说话的时候,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这些飞沫被周围人群吸入将会造成感染。传染期肺结核患者应该停工、休学,隔离治疗,独居一室,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封闭场所。传染期的患者去公共场所时应主动佩戴口罩,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卫生习惯,用纸将痰包起来进行焚烧。病人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肘部掩住口鼻,避免直接面对他人,减少结核菌的传播。
2.如何避免被传染
如果我们身边有结核病患者,应该如何避免被传染呢?
第一,接种疫苗,这是一个预防疾病的很有利的武器,我们国家的政策是在新生儿时免费接种卡介苗,这可以有效预防儿童重症结核病的发生,但仍不能完全避免被传染。
第二,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场所,比如教室、集体宿舍等。第三,当要进入较高危险场所时,比如医院、结核科门诊,建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第四,虽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很多人都被感染结核菌,但被感染者一生发生结核病的几率为10%。发病与否与机体的免疫力密切相关,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做到饮食均衡,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保持愉悦的心情,增强自身免疫力;一旦患有影响免疫力的疾病,一定要定期筛查结核病。
3.家庭预防
如果家庭中有传染性肺结核患者,需采取适当的消毒、隔离措施。病人最好独居一室,患者的餐具经常用水煮沸,衣服、被褥可在太阳下暴晒。使用70%的酒精、0.5%的“84”消毒液擦拭物品也可以杀灭结核菌。可购置紫外线灯,用于室内物品的消毒。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密切接触者如果出现咳嗽、咳痰超过2周,或痰中带血,必须立即去结核门诊就诊。
说了那么多,总结一下。首先,坚持规范治疗,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而私自停药或间断用药,可导致耐药,造成很大危害。其次,知晓科学防护,可以远离结核危害。最后希望社会大众要多主动了解结核病相关知识,不要惧怕肺结核,更不要歧视肺结核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我们远离结核危害。
比目鱼肌附着点的“牵曳征”
“牵曳征”一般呈鸟嘴状、丘帽状、钝刺状的骨性突起,背向膝关节。骨皮质致密,骨小梁正常,清晰,基底及尖部均为肌肉附着点。病理为正常骨组织。“牵曳征”为正常变异,因其好发部位、形态及X线表现与外生性骨软骨瘤相似,易误诊。
与外生骨疣鉴别:两者部位相近,范围不同,后者范围较大。临床表现前者一般无症状,后者局部肿痛,触及肿块,关节活动障碍,后者有软骨帽及纤维组织包膜。
比目鱼肌为一宽扁的肌,位于腓肠肌深面,起自腓骨头和腓骨上部、胫骨的内侧缘和比目鱼肌线,在胫、腓骨起点之间形成斜行的弓形腱结构,叫做比目鱼肌腱弓,跨越小腿后面神经血管的背侧。该肌除不参加屈小腿外,其作用同腓肠肌。腓肠肌与比目鱼肌的起端共有三个头,因此两者又合称为小腿三头肌。他们属于小腿后群肌肉的浅层.腓肠肌以内侧头和外侧头起自股骨下端后方,比目鱼肌起于胫腓骨上端的后面,两肌向下以强大的跟腱止于跟骨,主要起提起足跟使足跖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