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健康人文的学习心得
关于健康人文的学习心得
11口腔1班 徐雯雯 113240137
《现代汉语》中健康的定义是“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华民族的经典文献《易经》中的爻辞,指的是诗书礼乐等文明和文化。健康人文指的是在健康服务领域对人的价值的认同、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质量的关注,包涵人本情怀、仁爱精神以及普及思想。
本学期的健康人文课程中穿插了不少活动,课程内容设置也颇有特色。尤其是记得李智慧老师给我上过的一堂课,关于临终关怀。我记得老师她说过每次讲到临终关怀这个话题时都很沉重,她就如那林黛玉般充满了淡淡的哀伤,就这样给我们上课,把我们带入到一个个故事当中去,她还说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让我们看看日本的那部电影《入殓师》,现在只能给我们看一点点片段。其实,我想说,那么一点点片段中,男主角的那种细致温柔的动作,就可以看出电影的用心之处了。
临终关怀,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背景复杂又忌讳死亡的社会,是很难得到提倡和实现的,也是很难发展起来的。换种角度想想,让死者安息,生者释然,这样难道不是更好吗?这也正是临终关怀想要达到的目的。同世界上的任何生物一样,人作为高等动物,也有生命周期——从出生走向死亡,但人类走向死亡的过程,不同于一般生物的机体逐渐腐败的过程,它有一段肉体上或者是精神上的煎熬,悲哀或者恐惧常常使人痛苦失去人的尊严。如何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减轻病魔给人带来的痛苦,保持人的尊严、气度,保持人的从容、美丽,是临终关怀的责任和使命。
日本电影《入殓师》深刻体现了临终关怀的内涵,给死者以死的尊严,同时让死者亲人可以坦然面对。健康人文的电影活动时,我们恰好看了这部电影,其中感触良多。
电影的男主角大悟在一次应聘中,奇怪地被录取了,不知为何这个旧事务所里摆着许多棺材,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工作内容便是和死人、纳棺有关。他惊慌失措地一边犹豫着,一边开始了他的工作。在作为一个新入殓师的见习期间,他看到了尸体腐烂不堪的孤寡老人、脸上留下后辈尊敬爱戴唇印的寿终正寝的老爷爷等等,在这里有各种各样遭遇着离别的死亡在等待中。大悟在面对朋友、妻子的不理解时,他选择了坚持,同时面对自己恨了30年的父亲,故事被推上了高潮。父亲手中的石头,默默地告诉了儿子他很快乐。
看着这一幕幕的片段,中间我也不禁流下了泪水,“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入殓师就是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他永恒的美丽,这要有冷静、准确、而且要怀着温柔的情感。记得其中有一次,大悟为死者入殓时,当清理死者口腔时,他用布轻轻地挡住了这一动作,仅是为了让死者留下最后的尊严。
这是一部很温柔恨温柔的电影,男主角拉奏大提琴时,容色有忧郁的神采,每一道程序有着日本人一贯的谨慎严肃和精微,对于逝去的人没有比这更好的尊重了。死亡并非代表一切终止了,好的人生是一个自省的一个过程,于是才有了谅解、释怀、充满了怜恤与爱的情感。感动犹草野上徜徉的音乐,飞走了生命的律动。
第二篇:《人文》学习心得
《人文》学习心得
教学点
班级
姓名
学号
通过观看人文和医与法的网络课程,详细了解了执业医师法的一些我们医务工作者们应该了解的相关知识,知道了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国家认可合格的执业医师,对于一些注册、行医的合法与否也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一个医师该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对于目前紧张的医患和社会关系中,做到心中有谱、不乱方寸。以前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自己并不具备自我法律保护意识,但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会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身边可以帮助到的同事、同行。对于自己该尽的义务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维护患者的健康,保护患者的隐私,遵纪守法。
学习了处方管理办法,使我认识到处方是医务人员诊疗活动中真实记录的医疗文书,是法律诉讼中的重要证据,是医疗行为进行规范的重要体现。明确患者应享有的知情权,还有《处方管理办法》制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处方开具调配,使用,保存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保障医疗安全,更全面,更确切,更恰当。通过本次学习,采取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把平时工作中一些错误的地方及时纠正改进,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警醒自己,时刻按照要求,不能图一时轻松,导致医疗文书的遗漏。
随着医患关系的紧张,现如今我们医生作为一个个体,很多时候遇到不合理的对待的时候,我们只能无助的等待发落,不管是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每一次听到都很委屈,想落泪。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在自己的身边,报纸上,新闻上。记得以前有一个同事,只是对患者说话的语气稍微重了一点,就遭到患者掌掴,以致耳膜穿孔。最近南京口腔医院被患者家属打残的护士。这种不合理对待的事情真是太多太多,随时就在身边发生。所以,在平时行医过程中,我们应当加强法律学习,懂得学法、守法的重要性,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具备纠纷意识、举证责任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法制观念。
通过这次学习,明白了漏诊、误诊应当承担的相关责任。教程中,讲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摔倒,手着地,其中一根手指破了,到医院去,首诊医生凭经验,只做了简单的消毒,然后缝合了。一段时间后,手指变形了,到医院复诊,指骨骨折。这个简单的病例告诉我,平时诊疗过程中,不能经验主义,课程中老师也教我们,把所有能想到的情况都尽量检查一下,这样就很大可能避免经验主义的漏诊。减少漏诊、误诊,还要门诊医生与首诊医生需要高度负责态度,女性,要是门诊医生多问一下月经史,首诊医生千万不要受门诊医生诊断误导。重视问病史及体查关键,需要患者配合支持。医生一定尊重患者隐私权。首诊医生认真落实工作核心制度,是减少漏诊、误诊一个方面;作为首诊医生:一定要注意有无外科及急诊情况。作为临床医生:需要广阔思维,切忌局限化。不能单纯只知道本科室疾病,但是对其它疾病我们应该有个初步了解及认识。加强基础学习与临床交流关键。
通过课程学到的医患沟通的技巧,1.一个根本:诚信、尊重、同情、耐心; 2.两个技巧:倾听,就是多听患者或家属说几句话;介绍,就是多对患者或家属说几句话;3.三个掌握: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和检查结果;掌握患者医疗费用的使用情况;掌握患者的社会关系及心理状况。4.四个留意:留意患者的情绪状态;留意患者受教育程度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5.五个避免:避免强求患者及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易刺激患者情绪的词语和语气;避免过多使用患者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改变患者的观点;避免压抑患者的情绪。6.六种方式:即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相互交换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协调统一沟通和实物对照沟通。
医务人员的具有较高的素质职业礼仪,是我们医院在医疗市场激烈竞争中生存的需要,也是我们医生自身进步发展的需要,打造自身形象就是打造社会地位,就是打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务人员的自身形象就是医院直观质量可信度的窗口。礼仪的八项原则:遵守、自律、敬人、宽容、平等、从俗、真诚、适度。职业礼仪的特征:行为规范、规范性、强制性、综合性、适应性、可行性、传统性。职业礼仪的作用:职业礼仪仪表的表达作用、职业礼仪服饰的实用作用、职业礼仪的行为调节作用、职业礼仪对树立形象作用、职业礼仪的服务艺术作用、职业礼仪具有行业规范的外在艺术作用、职业礼仪是医务人员宣传职业形象并赢得社会认可的重要方式。职业语言具备四性:文明性、安慰性、治疗性、规范性。文明服务七声:患者初到有迎声、进行治疗有称呼声、操作失误有谦声、与患者合作有谢声、遇到患者有询问声、接电话时有问候声、患者出院有送声。职业语言美的特点:准确、简洁、富有感情、职业风度。冰心老人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使穿杖拂柳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学习礼仪,从点滴做起,从此刻做起。
课程还讲到护理及医疗人员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健康不仅是指没有躯体疾病,而是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美结合。心理健康的标准:一是热爱之心。即爱自我、爱他人、爱工作、爱自然。二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即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能同自然与人做到和谐相处,接受他人,能利己、利他。三是积极的评价。无论对自己、对他人还是对物,都能做出恰当的、积极的评价和回应;不逃避、不隐讳、不妄为、不无限制放大欲求。
那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呢,我学习了:第一,把好“度”,心理卫生十分讲究“度”的把握,认为“过犹不及”。无论是欲望、感情、个性,还是言谈举止,度的掌握很重要。即使本身是正常的、无可非议的,但一旦过度就会有失偏颇,甚至走向反面。个性过强,期望过高,要求过严,情绪过大,工作过多,这些都是护士很容易引起的心理问题。因此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适可而止,否则物及必反。第二,心理平衡,心理失衡是现代人很容易遇到的问题,而这源于比较。比如,把自己的付出与收获比较,把自己与周围的同事、朋友比较,与昔日的同窗比较,与自己的理想比较,一些护士的心理常常不舒服,时间长了,就容易觉得憋气、恼火。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何况这又是一个充满竞争、挑战、变幻的社会,成败得失,此起彼伏。这就需要有一颗平常心,有时候要站得高一点,方能高瞻远瞩,有时候要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保持心理的平衡和自在,才能更好地体会人生的快乐和境界。第三,积极行动,心理的保健是一个积极实践的过程,比如,多读一点心理卫生的书,知识能变成能力;多与他人交往,既能密切关系,建立友情,体会沟通的乐趣,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以开放的、豁达的心态对待变化和外界,多让自己处于动的状态,这有利于保持一颗年轻、快乐、充满活力的心。第四,劳逸结合。第五,接纳自己,要心理健康、要心理平衡,就要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接受自己有所长有所短。一些护士有追求“完美”的倾向,总是挑自己的毛病,以为这是为了自己好,其实恰恰是跟自己过不去,不但完美不了,反而制造了紧张,让自己太累。人只有喜欢自己,才能有信心,有信心才能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才有成功的机会。
最后,我觉得学到甚至终生都要不断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人文修养的合格的好医生。医学的本质就是人学,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医学从来都不是一门与社会、文化无关的纯 自然科学。高科技的临床应用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文关怀在很大程度上被淹没。其实我自己目前在现实工作中也能感觉到,病人问题多的时候,心理会不自觉的冒出厌烦感,然后表情僵硬,语言生疏稍显冷漠,我为自己的这种浅薄、不符现代好医生要求的行为感到羞愧。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尽我所能去修炼一个有人文修养的好医生。
人文精神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身上三种最宝贵的价值体现:生命、头脑、灵魂。医学教育家奥斯勒曾指出,无知、冷漠、堕落,是医生的三大敌人。他认为,一名医生“绝不只是在治疗一种疾病,而是在医治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一个活生生、有感情、正为疾病所苦的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会在职业生涯中找到宁静和幸福。
现代的医生应该是一个耐心的倾听者、细心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有效的治疗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打破了长期以来在医学实践中以病论病的纯生物模式,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从整体性出发去认识、治疗病人的模式,要求医生不仅要了解疾病,还要了解病人心理人格特征、社会因素、个体差异,与病人建立和谐、平等、相互依赖的平等关系,才能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
医疗行为本身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一个互动,医生在具备了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后,还需要有对患者的悲悯、怜爱之心,在临床中更多地对融入人文关怀,体恤患者生理和心理的疾苦,让医患关系成为一个良性的互动。医生也更需要通过学习伦理、道德、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有意识地进行内化和积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素养和品质,提升医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精神风貌,让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理性精神得到不断地升华和完善。
所以,成为一个有深厚的文化背景、丰富的想象力、崇高的精神境界的医生,一定是患者喜欢的有人文素养的好医生!这种境界将是我今后要毕生为之努力达到的。
第三篇:《人文课程》学习心得
《人文课程》学习心得
教学点:
专业:
姓名:
学号:
通过医与法的讲座学习,我懂得了很多医学法律知识。指导我以后应该更规范的从事医疗工作。同时,面对越来越错综复杂的医疗环境,医患关系越来越恶劣,医患矛盾也日益增加,医疗纠纷层出不穷。面对这样的环境,医生和患者都各执一词。这些对于医疗机构而言,日益增多的医疗纠纷和巨额的医疗赔偿不但使医院不堪重负,也使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健康受到很大伤害。这些都迫使我们要不断地学习。
一、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首先要懂法。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执业医师法,以及如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和执业证。执业医师与助理医师的区别:执业医师能够独立完成医疗行为,独立完成处方、病历等医疗文件的书写。而执业助理医师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才能完成上述医疗行为。现在有好多医院,执业助理医师单独给病人开处方,书写病历,这是违背职业医师法的要求的。我们应该在工作的同时注意维护自身的权利。
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我们要熟知《处方管理办法》的热点及主要内容释义。
通过学习,明白了处方定义,即由注册的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的中为患者开具的,有取得执业药师专业技术人员取得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书写格式包括前记、正文、后记3部分、处方书写要求是:(1)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病与病历记载相一致(2)每张处方咸鱼一名患者(3)处方自己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三、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我们必须认识到病历的重要性。
病历是病人诊疗经过的记录,是医务人员记录诊疗疾病过程的文 件,它客观、完整、连续的记载了病人病情变化和诊疗经过,是临床 进行科学诊断治疗的基础资料,也是医学科学的档案。更是医疗纠纷 及诉讼中的重要证据。这就决定了病例的内容必须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因此写好病历也成为当今医生的必备素质。要想写好一份病历,首先要学会沟通,和病人要建立互动互信 关系。才更容易获得对了解其病情有用的所有信息。在病史的询问过 程中让病患舒适,减少周遭环境的干扰,引导病患由其主诉完整描述 其病史,尽量不打断,适时发问以厘清其病情并帮助监别诊断,使用 患者能了解的语言及说法,避免用自己主观的想法去暗示或诱导他的 回答。其次进行体格检查时要详细认真、不能缺项、按顺序检查,要 避免因环境及人为因素所致体检结果不准确。
然而目前的病历问题主要是书写不认真,记录不详细,对病人不认真查体和观察,或者病历中缺少必要的理化检查和常规检查,但是大多数个体医生或诊所都没有原始病历。分析问题病历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医务人员对病历的重要性认识仍不足,凡发生纠纷的医疗行为,很多是病案书写不能全面、准确、真实。第二是有些医务人员缺乏认真、严谨的态度,不了解病案写作基本要求,有的则是医师的文字表达水平不过关,病历记载出现流水账,不能对发现的问题作出分析并提出见解,让患方抓住把柄。第三是医务人员法律意识不强,不了解病历在医疗纠纷中的证据作用。所以,我们应当为避免医疗纠纷,医务人员需要重视、规范病历书写工作。我们在工作中,首先要正视病历的举证作用。由于医疗诉讼实施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病历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种证据。所以,凡是丢失、涂改或遗漏记录的病历,都会给医疗纠纷的技术鉴定及处理,带来很大的麻烦,而且会使医方因举证不能而败诉。所以,作为医务人员的我们应牢固树立证据意识,要及时记录病人的病情发生、发展及治疗经过,这既是对病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其次,病历记录须及时、准确、完整。按照有关规定,我们医务人员有权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病历,但绝对不得涂改病历。在目前受理的不少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案例中,涂改病历的现象较多,但都于事无补。
四、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还要掌握医患沟通的技巧。1.一个根本:诚信、尊重、同情、耐心;2.两个技巧:倾听,就是多听患者或家属说几句话;介绍,就是多对患者或家属说几句话;3.三个掌握: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和检查结果;掌握患者医疗费用的使用情况;掌握患者的社会关系及心理状况。4.四个留意:留意患者的情绪状态;留意患者受教育程度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5.五个避免:避免强求患者及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易刺激患者情绪的词语和语气;避免过多使用患者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改变患者的观点;避免压抑患者的情绪。6.六种方式:即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相互交换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协调统一沟通和实物对照沟通。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还要提高人文修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等等。总之,我们要不断学习,为创造和谐的医疗环境而努力。
第四篇:人文医学学习心得
人文医学学习心得
人文医学,是一门医学和人文学的交叉学科。正如其名,是研究医学与人文关系及从人文观念角度出发对各种医学现象,事件进行思考,总结的学科。自文明创始以来,人类对于生命,健康的思考从未停止过,因此有关于医学人文的思想言论自古即有,但较早时期医学人文只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一般是由长期或曾经从事医学工作人员自主思考总结得出的一些结论或心得,医学人文长期处于无正式定义阶段。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矛盾的层出不穷,人类对于医学其人文性的思考越来越多,对于生命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刻,这为人文医学的诞生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随着医学工作者整体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医学工作者对于工作的思考与总结也日益增多,其质量也日益提高,这为又人文医学的诞生提供了很重要的学术基础。
这次人文学习中,我学习到了很多种沟通的技巧。拥有好的沟通技巧好可以很好的从病人及家属的角度看待问题。避免了双方的误解及沟通不到位所导致的纠纷矛盾。知道了从一个整体上去理解生命、理解健康、理解医学、懂得综合考虑病情、风险以及长期的生命质量,真正对患者负责,而并非只是看到一个疾病本身。在培训中有诸多的沟通技巧给我印象最深刻得是“共情”技术。“共情”技术很好的体现了“医生尽力进入患者的世界以患者的角度看待疾病”。当你面对一个患者能够站在的患者的立场去思考就能很好的把握患者的想法和感受,并且以患者的角度看待疾病。当你把握了患者的想法感受后再沟通起来自然是水到渠成的。
医生是一种神圣的职业,生死攸关,责任重大。医生给病人治病除了看病还应认真考虑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病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为病人提供从生理—心理——社会这样一个模式的服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首先要将心比心,用一颗博爱之心,一种换位思考的思维去体验病人的心理。患者知道你明白他,尊重他,知道他要的是什么,那他会觉得你开给他的药就是他需要的,那患者对医嘱的依存性会大大提高,那治疗效果也就是你想要的。良好的沟通让病人知道你是懂他们的,他们因此会以提高对医嘱的依从性回报你,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对医生的满意度。
本次的学习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了,但是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这次学习的内容一定会有很多可以用到的,只有把理论只是用到实践中,那才是学习的真谛。
第五篇:人文素养学习心得
人文素养学习心得
何为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的生活,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无论是对于社会还是对于个人来说,人文精神都是非常重要而且不可缺少的。高扬了人文精神,社会才会生气勃勃、兴旺发达,人才活得有意义,才是一个真正的人。
教师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是文化的传承、体现和创新。我们说教师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就是因为教师承担着这严肃的使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被赋予了塑造学生的任务。教师的这种社会定位,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做表率,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所以说“身教重于言教”。身教虽然只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但作用却是异常巨大的。比起一般人来,教师特别需要学习人文精神,发扬人文精神。
“教师的人文素养” 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教师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教师自身学识底蕴、儒雅风度以及对事业与学生真诚的热爱。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人文素养不仅仅是教师自身形象的要求,更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与完善的需要!
一、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完善
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尊敬的人,是最直接的榜样,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人文素养,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素养之光对学生心灵的铸造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有了这样的“心心相印”,学生的人格的成长会在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的教师的影响下,逐步成熟与完善起来,而学生的人格的完善,是一切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基础。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与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完善。
二、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学习目标的明确
一位人文素养深厚的教师,肯定是一位有抱负有追求的教师,往往呈现出人格形象完整,精神焕发,精力充沛,性格坚毅,乐观向上,作风严谨,给人以力量感。在他教育与影响下的学生,必会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受教师的影响,使学生也形成坚强的意志与自制力,因而更加富有理性,善于思考,发奋学习。这样会自觉不自觉地树立远大的目标。教师的追求与抱负已经深深地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指标。教师的努力与成功,激励他们的学生追求更远大的目标与成功。
三、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学习动机与效果
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表现的比较单纯,情绪化比较重,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一个学生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好坏,与他是否喜欢教这门功课的教师相关。教师的师德状况、人格水平是他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能力固然很重要,人格修养同样很重要。学生的学习动机强烈,学习效果自然就好些,而这一切还是取决于教师的人文素养。
四、教师的人文素养影响着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与监督者,教师的行为举止与爱好习惯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作为榜样被学生所模仿,并以潜移默化地方式发生作用。教师对学习习惯作用的认识如何,直接制约着学生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集中反映了教师的精神风貌,它包括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水平、认知策略、对学生的态度及其教师的主观追求等。拥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在学生中自然拥有较强的影响力,这样,教师的正确要求就容易化为学生的行动。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要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在师生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激发学生产生情感的内驱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承受外界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在知识、能力、思想道德及身心健康方面不断提高,个性得以张扬,真正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成功人生打下良好基础。
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决定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而要 提升自身的素养,教师首先要做个真正的读书人。教师的读书是一种积累。学习是我们人生永恒的主题。教师的职业特性,更注定了教师的角色是一个永远需要学习的角色。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在提升人文素养,铸就教师魅力中具有永恒的力量。一个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提升,必将有赖于永不满足的读书实践。一个成功的老师,必须是一个善于学习的老师,一个善于读书的老师。读书是教师汲取精华的学习方式,是教师传承优秀文化的通道。读书是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前提,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只有学会读书和学习,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我们处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读书学习已经成为一个人成长成才的第一要素,人们不但通过读书获得一技之长、生存之道,更重要的是书籍是每一个现代人的精神食粮。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才能营造出整个社会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教师的读书风气最能影响学生和社会的风尚,读书,理应成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只有热爱学习的老师,才能让学生知道更多的知识,让学生更加敬重他。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在读书中荡涤心胸、体味人生、启迪智慧、增长才干、学会学习与生存,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很迫切地需要教育教学理论层面的提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的课改实践需要前沿性的理论支持。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倡导学生的阅读,我们教师首先应该自觉地投入到积极的阅读活动中去。教师的阅读同样需要从课内读到课外,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阅读面,进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阅读品质。作为一个教师,更应该确立终身读书的观念,自觉地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读书积累,提高自己的读书品质,实现自身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教师只有通过读书学习,才能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完善文化知识结构,才能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育人技能,才能促进自身专业成长,跟上现代教育发展的步伐。读书不是为了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只有当我们将读书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不断提升自身学养的重要手段,我们才能成为新时期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知识丰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新课程标准给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崭新的理论指向,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但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大胆实践,而且更需要我们教师积极、善于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做起,创设更为宽广的人文精神的时空。只有有所思,才能有所悟,有所得。对自身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是我们工作在基层的教师走向成功的最深刻的足迹。当今的教师应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我们应当这样告诉自己:读书不仅仅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这是教师应该努力去做到的,也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个又一个“社会人”的重任,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来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不仅要正其身,作好学生的榜样,更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新课程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只有具备人文素养,教师才能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当作有情感的、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独立的人。
总之,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就必需善于读书,学会学习,与时俱进。要养成勤耕不辍、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教师成功的必备条件,是教师成长为能师、经师乃至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也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着目标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