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冯群超事件心得体会
依兰县冯群超事件心得体会
9月10日,依兰县高中二年级班主任冯群超因学生在教师节没送礼物,撤换班长、责骂学生,咆哮课堂,当日,班长组织同学集资,花296元购买六箱牛奶,分别送给冯群超等六名老师。9月12日这个过程的录音被媒体曝光,引起社会关注,哈市纪委监察局成立专案组,会同市教育局、依兰县纪委开展调查;9月17日,冯群超被依兰县教育局给予撤销教师资格处分,清除教师队伍。,此次事件一出,“廉洁从教”四个字又被摆上了桌面。“廉洁从教”不仅是党和人民对教师的严格要求,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人格前提和品德基础,所谓廉洁从教,是指教师在整个从教生涯中都要坚持执行廉操法的原则,不贪学生及家长的钱物,不贪占公共和他人的钱物,不染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贪、贿、欲等恶习,始终以清廉纯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和世人作出表率。那么怎样做到“廉洁从教”?我认为应该从“学”、“守”、“奉”、“抵”四方面谈点拙见。
“学”就是认真学法懂法,一是要学习国家颁布的新《教育法》、《教师法》以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明确教师应该具备的政策水平和政治思想素质;二是要学习那些廉洁奉公、忠于职守的先进模范人物的好思想、好作风;三是要从一些反面的人和事件中学会明真理、辨是非、得教训,进而防微杜渐。
“守”就是坚守高尚情操,因为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为师的人格前提。唐代文学家、教育家韩愈的名言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把“传道”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而教师要通过传道来育人,自己必须首先修身养性,思想品德高尚为人,必须做到清廉、洁白,才能对学生言传身教。只有这样,教师才具有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只有这样,“师道”才能确立,才能教人为真,为善,为美,才能使学生和社会中的人们敬而学之。
“奉”就是发扬奉献精神,不图回报教师从事的职业是一个造福人类、奉献人生的事业。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教师要讲授好一门或数门学科的课程,必须付出全部的聪明才智和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以为学生服务为最高目的,以培育青少年成长成人为最大责任,不计报酬,不求索取,淡泊名利,乐于献出,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报国的精神。我还要以国家社会的大业为已任,珍视本职所承担的职责,爱岗敬业,乐于为之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抵”就是抵制不良风气,要明确我们的身上,肩负着“教书”与“育人”的两大重要职责和任务。而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教师应有的品质,故应具备廉洁奉公的道德自律意识,在金钱和物质面前切莫贪婪,切莫伸手,切莫侵占;其次要在思想上构筑一道牢固的反腐败思想道德防线,拒腐蚀永不沾。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通过不正当的手法来获取钱财,既是不道德的也是教师所不能为的。“廉是教的根本,洁是学的楷模。”“教人先做人,万事廉为先。”教育家们的话是真理也是动力,我要象我们的师表典范、严以律已的著名教育家吴玉章先生曾告诫的那样: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做一个真正“两袖清风”的人
第二篇:学习冯群超事件心得体会
学习冯群超事件心得体会
我校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了关于黑龙江省依兰县高级中学教师冯群超索礼收礼谩骂学生事件文件,同时我也在网上了解事情的经过,原因很简单,因为老师们都收到其他班级的礼物了,自己作为班主任的班级没有给任课教师买礼物,觉得没面子。因而在课堂上训斥和谩骂学生,从网上流传的录音中我知道:冯群超老师不是在为自己要礼物,而是为其他任课教师要礼物。
我感到十分震惊,说到底,这还是一种风气的问题。当家长和学生都争着抢着在教师节或者其他这个节那个节向老师表现的时候,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帮助”,而那些不表示的反倒成了不正常的,成了另类,成了“不懂事的人”。这也反映了当今社会上存在的一种不良的风气。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我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有用之人。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纯洁的师生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而不是金钱关系。试想一下:如果老师和学生之间是金钱关系,那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会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吗?老师和学生间还如何体现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尊师重道的思想。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教授给学生的不只是只有知识,更多的是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这就要求我们作为人师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及教师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为教师,我们要率先垂范廉洁从教,摆正自己的位置,甘于清贫,乐于在教师岗位上奉献一生,既然选择了,就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的做下去,在教学中找快乐,在于学生交流中学知识,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更新知识,关心学生,用心呵护,真正的不愧对每个学生,不愧对学校,不愧对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好榜样起带头作用。
第三篇:冯群超事件的心得体会 2
学习冯群超事件的心得体会
按照教育部《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严禁教师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给予开除处分,并撤销其教师资格。”首先,冯群超被开除符合规定。
一位教师公然向学生索要礼物,还在课堂粗话连篇地骂学生,于情于理,都已经越过师德的基本底线。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做出这样的举动,师道尊严尽失,与市井无赖泼皮无异。这样的人继续站在讲台上,无疑是学生的不幸。对一个已经失去师德的人来说,“失控”背后的原因并不重要,“疯狂”的现实不能更改,严重践踏了师道尊严,造成的影响和危害难以消除。因此,必须受到严肃处理。总书记9月9日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就曾指出,“这些年,媒体报道了个别老师道德败坏、贪赃枉法的事,对这些害群之马要清除出教师队伍,并依法进行惩处,对侵害学生的行为必须零容忍。”如此霸道地索要学生礼物的老师,毫无疑问必须要得到应有的惩处,清除出教师队伍。教育部门对于索要学生、家长礼物的教师,实行“零容忍”的政策无可厚非。用最严厉的惩处震慑一些不良教师,才能让更多教师恪守职业伦理,才能刹住送礼歪风,还校园一片净土。结合冯群超事件,今后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要率先垂范廉洁从教
要以总书记在北师大座谈会讲话的“四有”为根本要求,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引导,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努力在是非、善恶、曲直、义利、得失等方面做出表率,树立榜样;要引导广大教师严于律己,自觉抵御各种外部干扰和诱惑,自觉抵制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的干扰;要大力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教育引导教师强化自我教育和约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高尚师德,坚持廉洁从教,把清正廉洁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二、树立几个意识:
(1)牢固树立“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的意识,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坚决要做到。
(2)牢固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作表率”的意识,以教书育人为本职,作学生、教师的表率。
(3)牢固树立“宁守清贫,不损师德”的意识,发扬教师高风亮节、“红烛”精神,廉洁从教,维护自身“爱岗敬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执着追求、探索创新”的美好形象。
(4)牢固树立“以德治校、以德治教、以德服人”意识。(5)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危机感。
(6)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以校为家,以教为业,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三、积极调整心态,正确对待当前人事制度、工资制度改革,明确自身的“责、权、义”,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集体与个人、名利和道义之间的关系。
四、发扬“人梯”精神,指导、带动青年教师,争做一名师德优秀、业务优秀的人民教师。
五、求真务实,狠抓教育教学。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严格教导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理解信任学生,多进行换位思考;善于评价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评价观;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公正、客观、发展的评价学生,要做到多表扬、少批评,要对后进生多鼓励。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个性发展;要发现学生特长,积极组织开展切实可行的课外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发展特长,不抹煞学生个性。
六、牢固树立顾全大局意识,团结合作、诚心待人、善意待人。发扬优点,努力克服自身缺点。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要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各科教师做好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七.要律己、善学。在工作中严于自我剖析,认真进行自我批评,通过不断的反思来促进自身的成长。积极学习,与时俱进。学习新时期教师道德规范和要求,提高自觉性,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学习教科研理论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及时转变理论观念,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教学相长。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认真落实以上拟定的整改措施,以更高的要求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争当一名优秀的光荣的人民教师!
卢晓燕
学习冯群超事件自查报告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宪法与法律,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依法执教,用法律手段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爱岗敬业只有热爱祖国的教育事业,才能为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尽职尽责、教书育人。一直以来我都认真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我都时刻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从未传播过对学生有害的思想。从教十几年以来,我以校为家,本着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荣辱观,干好本职工作,从不撂挑子,只要是领导安排的任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质保量地完成。学生在我心中,教学质量在我心中,就是在家庭有再大的困难,我也从未耽误过学生,在对事业的尽忠与对家庭尽责之间,忠字总是放在前面。我深知只有把工作干好了,才有能力为家庭尽责。
在热爱学生方面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体现在既爱“双优”的学生,更多地关爱“欠发展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我总是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学生心心相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在我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有一位老师莫名其妙地给过我几巴掌,直到现在还感觉委屈,在我那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那时我就发誓:如果我要是能够当上老师,我一定要给予学生慈母般的关爱与呵护,变更传统的师生关系。当老师的愿望实现了,但是新型的师生关系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努力做到在关爱与严格要求学生上把握好分寸。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师人格不断完善的动力。
在尊重家长方面人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教育好孩子,离不开父母的教育。一个人所受的教育是多方面的,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就离不开与家庭联系,共同教育学生,只有主动与家庭联系,才能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积极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思想和科学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好学生,在廉洁从教方面我一直认真做为人民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就要有无私奉献精神,社会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很多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冲击,教师也不例外,有的教师私设课外辅导班,收取补课费,有的教师向学生推销学习资料,从中获取回扣等等腐败现象时有发生。我向来以此现象为耻,从不做加强学生经济负担的事。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
在为人师表方面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克服个人主义、注意言行,不讲粗话,以模范对学生做出表率。外出学校、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参加任何赌博活动和其他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活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严于律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卢晓燕
第四篇:学习黄群超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黄群超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近日,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体学习了黄群超同志先进事迹。通过观看黄群超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视频资料、阅读中国组织人事报10月26日刊发的黄群超同志先进事迹文章《戈壁胡杨——追记浙江湖州援疆指挥部指挥长黄群超》等形式学习了黄群超同志先进事迹。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黄群超同志生前系湖州市援疆指挥部指挥长、党委书记、柯坪县委副书记,在这两年的援疆日子里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呕心沥血,在8月11日因突发心脏病而与世长辞,年仅47岁。在柯坪工作两年中,他组织实施援疆项目达37个,安排援疆资金1.56亿元。其中,针对阿克苏地区肉羊缺口较大的实际,他大力推进多胎多羔湖羊“引繁育”工程及产业化项目,该项目被列入阿克苏地区“一县一品”名单。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在援疆事业上。
在学习中,使我明白黄群超同志是一位做事用心、业绩显著的领导干部,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铮铮入党誓词和援疆誓言,展示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和优秀品质,是践行“三严三实”的楷模,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推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时代先锋,是援疆干部中的优秀代表,是全体援疆人学习的楷模。
要学习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学习他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公仆精神。组工干部要做到真抓实干、无私忘我。要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各项任务落实。
向黄群超同志学习,不但要向他学习怎么做事,更要学习怎样做人。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学习他开拓进取、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学习他勤奋敬业,踏实肯干的好作风,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项工作。学习他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好品质。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得养成一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要知实情、想实招、求实效。要勤勉,要吃苦,要经受住苦与累的考验。通过学习先进,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像他一样用满腔热情,投入到教学和“传帮带”工作中,勤奋踏实工作,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对照先进的榜样,我想:不管干什么工作,都应该保持一种激情,永远做到对自己的工作激情澎湃。黄群超同志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撼动着我的心灵,他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不断前进,而他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将转化成我实实在在的行动。我要以先进人物为榜样,认真对照检查不足,切实改进提高工作,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自己的工作不断进步。
第五篇:冯士超的前期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2011届毕业论文前期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本科2011届毕业论文前期报告
毕业论文题目:雄县米北乡初中生自愿性辍学问题研究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学生信息:学号:077528姓名:冯士超班级:公管C072
指导教师信息: 教师号:31010姓名:刘树君职称:副教授
报告提交日期: 2010-4-10
一、工作过程
选定好论文题目后我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及期刊、报纸文章等相关资料,了解当前学界关于初中自愿性辍学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分析资料,从中提取观点、总结经验、形成体系,在此基础上撰写前期报告。在此过程中,我不仅对有关初中生自愿性辍学问题的研究有了全面充分的了解,确定了自己论文的写作方向,还获得了以前从未涉及到的知识,并且提高了自己对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的能力。
二、文献综述引言
随着经济文化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水平的“辍学率”,特别是农村地区中学生辍学率依然居高不下。而且部分农村地区初中生已经由过去的因经济困难被迫辍学变为了学生主动性辍学,即“自愿性辍学”。“辍学”字面意思是中途停止上学,指学生没有完成规定学业发生的中途退学行为。我们将在外部强迫下导致被动性辍学相对减少情况下学生主动弃学的现象称为“自愿性辍学”。合理有效控制农村初中生自愿性辍学现象,对不断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农村初中生自愿性辍学问题也引起了学界的热切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不断问世,下面结合选题,对学界有关“自愿性辍学”问题的研究作归纳性论述。初中生“自愿性辍学”问题的相关研究
目前已有的文献中,学者们对初中生自愿性辍学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初中生辍学现状、辍学原因、控辍对策等几方面:
2.1 初中生辍学的现状
对于初中生辍学现状的研究大部分学者引用比较直观且具有较强说服力的调查数据进行描述。例如袁桂林等人在2001年9月至2003年10月对14个省(区)、33个县(市、区)中选择6个有代表性的县进行调查研究,指出农村初中阶段3年累积辍学率,又称“届辍学率”,平均值分别为37.08%、54.05%、28.06%、36.6%、35.55%、20.96%。另外,补充样本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届辍学率”最高达到74.37%,最低的为5%。姚金赞根据对驻马店市泌阳县近五届农村中学生的实地调查得出农村中学生的辍学率均在55%以上的结论,在以乡镇为样本抽样调查的15所农村中学中发现,平均辍学率约为56%,大大超过了“普九”关于把农村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的要求。这些数据清晰准确地表明了我国农村初中生辍学现象十分严重的状况,而且辍学之风已成蔓延趋势。
2.2 初中生辍学的原因
对于初中生辍学原因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了不同的分析。多数学者如李忠双、郭良波、袁桂林等都认为农村初中生辍学是经济困难、国家教育政策体制不完善、社会文化意识缺乏、学生个人问题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也有学者如高璐、马丽认为农民因贫穷无法供养子女读书只是少数,学生因厌学而辍学等也只是表象,而初中生辍学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中国城乡之间教育质量上存在巨大差别造成的。陈兵兵则以康定县农村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从家庭地理位置、家长文化程度、家庭人员结构和经济状况、家长的思想观念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将康定县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家庭原因归纳为家庭经济贫困和家长思想观念落后两方面。
2008年我国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为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但是农村初中生辍学率仍旧居高不下。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金东贤、曾盼盼、单志艳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提出, 在社会进步且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趋势下,农村地区初中生因家庭贫困、劳动力不足和父母对子女教育不重视等原因引起的辍学所占比例相对较小,约占25%,而因学生本人厌学引起的却占有较高的比例,约占65%。他们认为传统的导致初中生辍学的主要因素已由过去的被动性辍学,转变为学生主动性弃学为主,即“自愿性辍学”。继而许多学者又对造成农村初中生“自愿性辍学”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
黄春荣、龚艳萍从宏观角度出发认为“自愿性辍学”并非“自愿”,他们通过对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出现的新一轮初中生辍学浪潮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劳动力市场供需的变化、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及同辈群体和各种宣传媒体的影响等方面。欧贤才、王凯对农村初中生自愿性辍学率不断回升的现象,从新形势下的经济、教育和个人心理等诸方面进行了综合性分析,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并倡导整个社会用新的思维和方法去削减这些影响力量,从而有效控制农村初中生自愿性辍学率。高倩倩认为虽然存在来自社会、家庭的强迫性辍学,也有学生本身的自愿性辍学,但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教育未能满足学生各个层面的心理需要。刘刚认为“自愿性辍学”现象是农村初中生辍学的一个新趋势,并从学生个人角度出发将促成农村初中生自愿性辍学的主要原因归结为读书无望的主观认识、厌学情绪以及经济逐步开放给农村学生带来的“城市情结”等方面。
2.3 解决初中生辍学问题的对策
关于初中生自愿性辍学问题解决措施的研究,学者们有的从宏观层面入手,如李忠双提出政府应切实承担起发展义务教育的责任;加快农村学校教育改革,改善社会环境,支持农村教育;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落实三农政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等。也有学者针对具体地区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如郭良波针对山东省冠县初中生辍学的具体问题提出加强对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正面宣传和引导;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切实改善农村中学教师待遇;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家长教育者角色的作用;加强农村中学生相信学习、热爱学习的信念等措施。卢德生、赖长春认为,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在重审辍学概念的基础上实现“控辍”工作对象、目标、措施及实施机制的有效转变。他们提出“控辍”工作应调整目标,将重点从“辍”转到“学”上来;考核指标也应当从“巩固率”和“复学率”转到教育质量的监测上来;工作重点对象从辍学主体以外转向辍学主体即学生上来; 在“控辍”措施上,要从实际出发改革教育内容,让学生学有所用,要改善教学,帮助学生取得学生成就,要坚持复学形式多样化,在保持学校的主阵地前提下,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在复学中的作用;“控辍”机制的转变要实现“惩罚式”的实施机制向“引导性”、“鼓励性”实施机制转变,完善和增强早期预防机制。总结
综上所述,目前从自愿性角度分析研究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的资料并不多,而且少量的有关初中生自愿性辍学问题的研究资料主要集中于调查现状,分析原因,对解决措施的研究很少,特别是对特定地区初中生自愿性辍学问题解决方案的具体研究。本人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雄县米北乡初中生自愿性辍学的现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的对策。
参考文献
[1] 兰靖,张念蒙.异化与危机——隐性辍学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2] 郭良波.农村中学生辍学成因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3] 陈兵兵.康定县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家庭原因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4] 孙远.庄河农村初中生辍学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6
[5] 王冬辉.农村初中生辍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
[6] 曹诚.基础教育初中生辍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7] 武小东.农村中小学生辍学成因探析[D].长沙:中南大学,2008
[8] 司马义南.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情况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9] 姚金赞.当前农村中学生辍学现象分析[D].开封:河南大学,2010
[10] 邓秀平.农村初中生厌学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11] 欧贤才,刘刚.试析我国农村初中“自愿性辍学”现象[J].中国农业与教育,2007
(1)
[12] 黄春荣,龚艳萍.“自愿性辍学”并非“自愿”陈振明[J].现代农业,2008(1)
[13] 卢德生,赖长春.从学生自愿性辍学看我国“控辍”政策的调整与转变[J].教育学术
月刊,2009(1)
[14] 高倩倩.未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农村初中学生自愿性辍学主要原因[J].内蒙古师范大
学学报,2009(10)
[15] 欧贤才,王凯.自愿性辍学:新时期农村初中教育的一个新问题[J].中国青年研究,2007(5)
[16] 高璐,马丽.初中生辍学症结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3)
[17] 王贤.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二十年研究状况之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1)
[18] 张莉,朱卫华.农村学生辍学原因研究综述[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