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律所见习心得
见习心得
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4月27日,我在****进行了第一阶段的见习。在整个见习过程中我遵守单位纪律,服从工作安排,积极完成律师交办的工作,在律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我了解和初步掌握了律师的办案经过及技巧,弥补了知识上的不足,增长了社会见识,对自己学习和掌握法律、运用法律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相处都有很深的体会。以下是在见习期间的见闻、实践和感受。
一、见习时间: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4月27日
二、见习岗位:律师助理,主要职责是协助律师进行合同审查、文书写作、出庭答辩、案卷整理等。
三、见习目的:
主要目的是将在研究生期间所学的理论通过见习达到与法律实践相结合,从而巩固知识和发现不足以求积累经验、指导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适应社会和掌握人际交往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法律人生观念和思维。
四、见习内容:
我的主要工作归为一点就是协助指导律师办理案件,并辅助地从事一些行政性事务。在见习中我学会了律师在受理案件后的实际操作程序并且协助他们填写卷宗、对卷宗进行编码以及整理文书;撰写一些力所能及的法律文书,如代理词、起诉状、上诉状、答辩状、辩护词等,虽然曾经学习了司法文书的课程,但是在现实的运用中,是大大的不足的。由于教学的过程中有不同的侧重性,因此在学习的课程中容易被导师的教学重点所误导,在学习写法律文书的过程更多的注重关于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机关的法律文书,而某程度上疏忽了对普通法律事务的法律文书的书写。但是,这次见习的过程中,让我对这些法律文书的书写更为熟练,如法律文书的格式、表达、侧重点等方面。我最有体会的是参加了几起案件的开庭,不是像之前本科期间简单的旁听案件,而是真正地坐在原告一方,为当事人进行代理。虽然庭审的各个环节之前已经有所了解,但以一个代理人的身份从与当事人的沟通到立案、准备证据资料再到开庭,这一系列的过程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我在开庭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不足,我也认真观察了对方律师举证、辩论的全过程,学习到很多经验。我觉得有这样一个锻炼的舞台真是难能可贵。这些工作有助于锻炼我的各种能力,也是以后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方面。在完成一般事务性工作的基础上,我注重以下见习内容:
(一)通过撰写法律文书运用法律知识弥补知识上的不足,积累实践经验。虽然已经经历了几年法学方面的学习并通过了司法考试,但在思考实际案件的过程中,我对具体的法律知识还没有详细地掌握,需要查阅各种法律书籍。因此,我需要再进一步不断地学习,打好知识基础,这是代理案件最基础也是最需要的前提。一份高质量的法律文书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对相关法律知识的运用、配合才能写成功。我明显感到自己知识的匮乏和经验的缺失。我应该更加努力学习和积累。(二)写作技能问题:书写法律文书是一项对律师的法律功底、逻辑思维、文字表达能力等均有较高要求的工作,是衡量律师法律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尺度。一方面,要充分领会当事人的意图和目的。在下笔之前首先应该占有资料和事实,注意加强与当事人的交流和沟通,不能自以为是,现实中发生的许多事情是不合常理和你无法预测的。当然也不能一味的依从当事人的意志和愿望,还要融入自己的见解和知识,发挥本人的聪明才智,用法律的语言将当事人的意志和愿望完整的、甚至是创造性的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在文书内容上,一定要以法律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律师在进行法律文书写作之前首先应该对可能涉及的法律规定进行确认;认真研究案件事实情况,对涉案的法律关系仔细分析和定性。在内容上努力做到准确、全面、深刻。尤其是在法律上要经得起推敲和考验。切忌事实表达错误、法律运用错误或有重大缺陷。同时要求主题明确,法律逻辑清晰,表达简练流畅。
五、见习收获
在见习期间,我掌握了以下的技能:(1)书写基本的法律文书(2)熟悉律师办案的流程(3)了解与当事人沟通的技巧(4)熟悉律师在庭审过程中的技巧。
六、见习感想
近两个月的见习,让我收获很多。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匮乏,本来在学校里自以为学得还不错,但一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这时我才真正领会到学海无涯的含义。但是,我的缺点也暴露无遗,在今后的学习当中,我会更加注意这方面的加强。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法学的发展是在实践中来完成的。我感受到将对正义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结合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我想,我今后的路还很长,当下所能够做的就只有用大量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培养法律思维和其他基本社会人文素养。在此,对所积累经验予以总结:
(一)以事实为依据
事实胜于雄辩,律师实务不同于学术研究,律师在诉讼中的难点并不是解决法律如何使用,而是理清案件的客观事实。以法律为标准将生活事实整理为法律事实。因此律师在开庭前最主要的工作除了研究法律适用外,就是认真的搜集证据,掌握与案件有关的客观事实以及证据基础。并且应该注意证据的证明力问题。尽最大努力使我方主张的事实得到证据的支持。在分析证据的时候应该对全案证据作出综合判断,仔细分析每一个证据的证明事项,以及各证据之间的关系。主要工作在于检查证据之间是否相矛盾;证据对待证事实的证明力的强弱;所提供的证据与诉讼请求之间有无矛盾;以及不同的待证事实之间的证据与诉讼请求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证据与诉讼请求之间的关系,不可割裂开各各证据之间的联系,孤立的审查证据。
(二)多种方式分析问题
法律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作为律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因此应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诉讼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在现代法治国家中,法院并不是展示律师法律技能的唯一舞台。行政手段也是解决争议的一种高效方式。在遇到纠纷时,可以在司法手段和行政手段之间灵活灵活的选择。而不仅仅拘泥与诉讼或是仲裁这些成本高昂,耗费时间较长,且存在着诉讼风险的手段。比如在土地权属纠纷中,即可以选择民事诉讼中的确认之诉,又可以提起行政裁决或者行政确认。而且还可以在不同手段之间可以灵活切换,避免对自己不利的结果发生,减少解决问题的成本。比如,当遇到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如果政府的公证性受到外来因素不正当干涉,可以从行政手段跳跃到诉讼手段,将争议问题的管辖权由政府转移到法院。同时为了防止不利于己的终局性行政结果,也可以在行政确认和行政裁决之间灵活切换适用,利用不具有行政强制力,确能够对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义务产生影响的行政措施去解决问题。
(三)把握好诉状与代理词之间的关系
在诉讼中,代理词与诉状之间起到的作用不同,适用的诉讼阶段不同,因此应该注意好二者的区别。起诉书的目的是提起诉讼程序,因此重点在于陈述案件涉及的事实以及诉讼请求。而代理词是在法庭辩论中使用的,目的是让法庭接受自己的观点。其重点是表述清楚诉讼主张的法律依据,以及案件事实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二者不可混淆。如果在起诉书中过多的涉及到了代理词中的内容,不但没有任何意义,反而泄漏了我方辩论观点,使对方可以提前准备,不利于我方诉讼理由的有效展开。同样,如果代理词与起诉书在内容上大同小异的话,等于放弃了法庭辩论的权利,失去了一次陈述我方诉讼主张的机会。
(四)灵活运用证据规则
律师的主要工作是搜集案件相关证据,理顺案件事实。将客观的社会生活梳理成抽象的法律事实。而证据规则就是将客观事实抽象为法律事实的工具。因此律师在工作中应该十分注重证据规则的运用。根据证据规则中的规定,选择案件的且入点,以便规避自己的举证责任,增加对方的举证义务。比如在依据《民事诉讼规则》侵权案件和违约案件适用不同的举证责任分配。因此在遇到请求权竟合的案件中,应选择举证最有效的一种请求权方式主张权利,减少工作量,降低诉讼风险。
(六)专业能力是在律师立足的基本
经过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我对法律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理论的应用窘境在现实面前总是被展现得异常清晰和易于理解,也许站在法学理论学说的角度,我们无从去应然的总结法律实务和法学理论的间隔,但当我们在实务中以自我的真实水平去检验自我的想象水平时,我想,在此期间由理想与现实的阻隔与差距所形成的感悟和慨叹定必不可少,但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些,比这些更重要的,我想应是理论经过实践的检验并经审慎思考后对我们前进方向的指引与规划。
在接下来的见习过程中,我也会继续总结经验,不断增强自身能力,做好见习工作。
第二篇:律所实习心得
律所实习心得
(一)律所工作内容 在律所实习期间,主要的工作包括对民商事案件的整理与分析、参与案件汇报与讨论工作、法律意见书的写作与修改以及完成律所交代的其他相关工作。我实习的律所成立于2003年,经过多年不断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两高”的核心业务模块,即最高人民法院二审、再审,最高人民检察院抗诉业务。该律所专业的业务范围使得我的工作范围正好可以发挥我民商专业的所长。民商事案件的分析主要是对已经过各省高院二审过的案件的法律关系和当事人的可能诉求进行分析,从中挖掘出法院的审理思路及背后的法律依据或法理,再对法院判决及当事人的主张进行法理及实务上的分析,从看似正确的判决中解析是否有不当的地方或者不公的地方;案件汇报工作每个星期定期举行一次,我们将我们对案件的初步分析思路和方案汇报给律所的律师们,律师们再对我们的思路和分析进行询问和引导,最后给出我们写作意见书的意见;我们还需对案件的基本事实及法院判决、是否正确、有道理的一方给予最终意见,写作法律意见书;当然律所还会有其他相关工作,我也会认真参与,积极完成。在律所的实习充实,富有收获,增长了自己对律所工作的理解、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
(二)个人工作心得 我自实习以来,通过相关民商事案例的分析与法律意见书写作的学习,学习了分析法律案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通过写作分析报告和汇报PPT,对理解案件和把握案件的重要事实和争议焦点有很好的借鉴和作用;通过写作法律意见书,使文笔和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熟悉了法律、法规在案件中的具体应用,了解了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服务技能,学习了专业律师的思维方式,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用,也深刻体会到实际诉讼与理论学习的差距。通过在律所的实习,对律师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对以后的职业规划也有了新的思考和选择。
这些工作虽然以前在学校学习时也会做过相关工作,但律所对完成工作的要求更高,在进入律所参与案件分析工作以来,我就体会到了律所的严谨程度与高要求,虽然有时候会做错事情,但是律所的老师都会悉心指导,给予改正机会,他们给予了我老师一般的耐心和细心,使我可以在一次次历练中熟悉业务,提高能力。在进入律所实习时我们需要经过笔试和面试,笔试是一道案例分析题,当时下发案件材料后,律师告诉我们可以在网上查资料,我当时确有点小讶异,熟悉了学校的闭卷考试,这种开放性的笔试方式实属新鲜。可见律所并不像学校一样注重背诵和识记,而是注重理解和综合运用材料的能力,这才是实务中需要的能力,毕竟网上或者相关法律、法规大家都是可以找得到的,真正需要律师做的是运用这些已有的材料,给予当事人最大的法律帮助,也就是律所注重的是实际运用能力,这也是我们没有实习过的人最缺乏的能力,在律所可以得到增强和提高。
因为以前没有做过律所的工作,对律所的工作也不甚了解,总是以为律所就是高大上的地方,律师也像电视剧里面那样轻松与神奇,真正和律师们接触后,才会发现律师很辛苦,责任也很重大,律师也是一份充满挑战的工作,每一个来律所的当事人都是在自己没有办法解决纠纷时,抱着极大期望来的,他们恨不得律师可以了解他们所有的处境和诉求,对法律了解的不足也使得他们没有办法富有逻辑性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他们有诉求,有委屈,有秘密,他们是一个个真实的当事人,律师绝对不能只相信当事人的说辞,而是要通过客观的证据与材料来帮助当事人,律师也要尽可能挖掘其中的细节与法律的契合点,也要防止当事人一面之词的片面性,律师的工作充满挑战与新鲜,毕竟律师要和不同的当事人打交道,每个案件都可能存在不同的细节,这都需要律师去努力获取和分析,这其中充满了困难与时间的耗费,律师们的工作十分辛苦,加班、出差是常有的事情,只有拥有超常的毅力与能力,才能做好律师这份工作。
当然,作为实习生,任务远没有那么繁重,实习生无法独当一面,只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交代的任务,对于律所的工作也都是在摸索与磕碰中熟悉,出错是难免的,有时候也会面临训斥,但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助益,只有积累了错误的经验,我们才能收获正确的方法。作为一名实习生,我在实习期间,工作质量上力求上进,认真完成民商事案件的整理和分析工作,虽然做好好一些案件分析,但是每个案件的细节都不相同,其中的法律问题各不一致,因此,每次都是一次新的学习,需要查找资料、阅读论文甚至看相关案件,才能对案件的法律问题有比较清晰的把握,这个过程也是我收获比较多的阶段。我也努力完成法律意见书的写作,法律意见书的写作最重要的就是逻辑清晰,论证思路清晰,这种写作经验的收获不管是对以后的论文写作还是对任何法律问题的认识都有极大的好处,法律是非常讲究逻辑性的学科,但是在学校时,老师并不会对每句话,每句话之间的逻辑连接给予指导,但在写意见书时,我必须注意上下文与上下句之间的逻辑联系,对于我来说收益远远大于写作本身。在汇报时我会认真听取反馈意见,工作态度上积极参与案件汇报与讨论会议,不迟到早退,态度诚恳认真。在日常工作中,我与其他实习生相处融洽,性格随和,态度积极认真,实习期间较好地完成了律所交代的任务。
(三)实习感想
在律所四个月的实习生活中,收获的不仅是实务上的经验,更是一种做事做人的态度,一份对律师工作更加清晰的认识,更是对自我认识的提高,为以后的工作打好了心理上和能力上的基础。
第三篇:律所实习心得
律所实习心得
“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通过这次的两个多月的实习工作,我深刻地明白了这个道理。我这次实习的单位是山西三晋律师事务所,事务所并没有因为我年轻,尚未大学毕业,而随便给我安插个无足轻重的闲职来敷衍了事。律师们和蔼可亲,对我悉心指导,给予了我许多帮助,正由于他们的倾囊相授,令我开拓了眼界,对律师领域的工作有了相当深入的了解,了解到了这个行当的意义,其中的个中曲折,使我将来从事这个行当,或者其他与法律相关的行当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总体来说,这次实习相当有意义,对我帮助很大,实践出真知嘛。下面我就通过这次实习的经历,来谈谈我的收获:
刚进事务所,一张张陌生的脸孔着实让我有些恐慌。要让这一张张脸变得熟悉起来,让这一张张脸变得和善、可亲,变成会心的欢笑和帮助的善意,而不是伪装的面具,甚至是附上了屏弃、厌恶的表情,对我也是一种锻炼。平时同学之间,由于大家都没有真正踏上过社会,在待人接物、相互交往间,总是略显稚气。我们会为一点小事,一句无意间的话语而争辩不休,但一旦遇到困难时,我们又会互相帮助。在学校里,我们展示的是真实的我们。但我知道,在社会里,就是纯粹的尔虞我诈了,在一张张面具之下,心灵都是被纱布厚厚的纱布盖上一层又一层的。当然,这么说可能有所夸张,但人际交往确实是我这次实习中的一大课题。我始终保持面戴微笑,主动地向其他律师们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帮他们倒茶,有机会的话打扫会卫生,没几天,我和他们就打成了一片。他们也放心地把一些手头工作交给我去做。负责知道我的师傅,武律师也带我出去,参加咨询、会见委托人、会见当事人、调解、庭审等等。从人际交往而言,我确实获益非浅。
转到工作上,则比较简单了。律师的工作和背背法律条款确实是两码事。律师的工作重头应该就是见委托人吧,这类事情可不是能给我经手的。我的实际工作是整理文书。江律师细心教导了我格式的写法,然后把他积存的一大堆资料交给了我。内容虽多,但熟能生巧,没几天,这些法律文书就都搞定了。其他律师也把他们积存的档案拿了出来,有的律师可真够邋遢的,居然夹着自己的律师证的复印件,我差点把它当证据整理起来。其实作为律师,在事务所呆的时间并不多。来事务所咨询的人也是少之又少。他们一般都是到处奔波,“拉生意、谈生意、做生意”一个律师这么解释的。所以纯粹呆在事务所里,能学到的东西还是
相当有限的。幸好江律师经常带着我出去走走,让我眼界大开。比如去监狱会见当事人,我就了解到了律师的谈吐技巧,教当事人如何去应对,等等。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辨歧”理论,人为了寻找善恶的平衡点,永远是往善恶两端不断徘徊的过程。
世上没有善人和恶人,只是在寻找平衡点时,迷失了方向。使他在恶的一端或善的一端找不到归路。基于这个已经为世界80%以上的国家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理论,我如果作为律师的话,一定会全力为当事人打拼,给他一条自新之路,一次再次寻找到平衡点的机会。跟着武律师跑了一个案子,这是一个房地产纠纷的案子,他先和当事人打包票说案子一定能圆满解决,然后就带着我去有关单位咨询这样的案子按照规定会怎么处理。原来他自己都没搞清楚啊,我恍然大悟。而民事纠纷,基本就像是两个商人在谈生意,互相商量价格,最后达成默契,而法官则像个中介,在一旁默不做声。刑事诉讼是最让人有所感悟的,真实的庭审,让人不由对被告有所同情。法庭,应该算是社会丑恶面的一部分吧,因为站在被告席上的,大多是对社会没有贡献的那类人。看着他们的哭诉,灵魂不禁得到了净化,但学习法律的人,似乎应该把感情因素完全抛开呢,法不容情啊!所谓看人挑担不吃力。很多人觉得律师是非常轻松的职业,整天不用呆在办公室里,到处走走,钱就来了。我通过这次的实习,我体会到了律师工作也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完成的,何况如今社会,这么多的律师,这么多的律师事务所,相互间的竞争如此激烈,谁还会有闲情去咖啡馆稍作休憩呢?谁还会去眷恋路边的美景呢?想到这些,我也不禁联系到了自己。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通过这次的实习工作,我正确认识到了哪些东西是我所缺乏的,哪些东西是我要重点学习的。这次的实习工作成了我学习的指路针。
通过一个月的实习,发现律师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忙,工作压力大。
我进律所的第一感觉就是忙碌,最具有代表性的应该就是电话铃声了。我的责任律师有三个电话:一个小灵通,一个手机,一个座机。据我统计:他的座机每一个小时响一次,小灵通每二十分钟响一次,手机半小时左右响一次,这还不包括他主动打出去的电话。往往这边正和一个“王总”聊合同纠纷,那边座机响了,当事人又向他咨询案件的进展情况,角色变化之快,令人叹为观止。
与“忙”相关的就是工作压力,律所一般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都很自由。但实际上,加班也都是司空见惯,每次晚上6点多了,还有人在电脑前忙碌,整理材料,研读卷宗,很是辛苦。
2,知识更新快,知识面很广。
中国的法规更新很快,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律师必须要与时俱进,运用最新的法规处理案件。记得一个合伙人做过房地产纠纷案件,关于二手房交易税率问题,原来规定是5%左右,可国家正好与8月1号出台新规定,为打击炒房,把税率提高到近四倍。假如律师不能及时掌握最新法规,在诉讼中就会面临败诉的危险。
同时,律师实际工作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案件,而这些案件中所牵涉到的知识都是你上课所不可能接触到的。比如你若对房地产不了解,你就不会知道房屋预测面积和实测面积的区别。就不会知道套内建筑面积和套内居住面积的区别。所以作为一名律师一定要有很广的知识面,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3,律师不一定要是一个辩论高手,但要是一个沟通高手。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确是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沟通能力才是更重要的,法庭上法官不喜欢你在那里滔滔不绝,罗罗嗦嗦,而是希望你能言简意赅的把你的观点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当事人也不需要你在那引经据典,而是需要你能了解他,想他之所想,言他之所言。这就需要一种沟通能力,这可能也是一种口才,但这种要求比所谓的辩论口才要求高多了,培养起来也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你的知识,阅历,涵养。
4,律师是一种职业,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
其实,律师仅仅是一种普通的职业,一种养家糊口的手段。社会赋予了律师太多的角色,比如维持正义,追求民主之类的。好像律师很崇高,很伟大似的,其实不然,律师也是普通人,也要吃饭,他们付出了自己的劳动,理应得到报酬,这就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当然,律师职业有他的特殊性,律师是联系普通人和国家机器的纽带,是公众的代言人。社会上不乏有象康健,王选这样的杰出的,有良知的优秀律师,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律师还是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形象出现的,我们不应该把这个职业神圣化,也不
应该对他们寄予过高的期望。律师的确是个很有挑战性的职业,对体力,智力要求挺高,需要有旺盛的精力,很高的情商。律师不如医生,医生愈老愈值钱,经验就是财富。但律师不同,我们社会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变化很快,更新淘汰也是很快,很多旧的套路,办事方法,很可能马上就被社会淘汰。所以老律师并不能有太大优势,作为一名律师,想好自己的退路也是很重要的。
以上就是我这几天实习的一些心得,虽说是“管中窥豹”,但也“可见一斑”。
第四篇:律所实习心得
律师事务所实习小结
“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通过这次的两个多月的实习工作,我深刻地明白了这个道理。
我这次实习的单位是位于浦东的三石律师事务所,主跟江律师实习工作。事务所并没有因为我年轻,尚未大学毕业,而随便给我安插个无足轻重的闲职来敷衍了事。江律师和蔼可亲,对我悉心指导,而其他律师也给予了我许多帮助,正由于他们的倾囊相授,令我开拓了眼界,对律师领域的工作有了相当深入的了解,了解到了这个行当的意义,其中的个中曲折,使我将来从事这个行当,或者其他与法律相关的行当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总体来说,这次实习相当有意义,对我帮助很大,实践出真知。
下面我就通过这次实习的经历,来谈谈我的收获:
作为大二刚毕业的学生,实习工作的机会少之又少。这次炎炎夏日,连着二十多天的高温,对我来说还真是考验呢。抛开法律版块的知识不谈,在这次实习中,每天的上下班对我就是一种锻炼了。我体会的金钱的来之不易,父母每日为生活奔波的辛劳。不由地,我在家中的家务也做得多了起来,时常帮着父母打扫卫生,准备饭菜。我感觉不仅大脑充实了,身体得到了锻炼,也精神也得到了升华。
刚进事务所,一张张陌生的脸孔着实让我有些恐慌。要让这一张张脸变得熟悉起来,让这一张张脸变得和善、可亲,变成会心的欢笑和帮助的善意,而不是伪装的面具,甚至是附上了屏弃、厌恶的表情,对我也是一种锻炼。平时同学之间,由于大家都没有真正踏上过社会,在待人接物、相互交往间,总是略显稚气。
我们会为一点小事,一句无意间的话语而争辩不休,但一旦遇到困难时,我们又会互相帮助。在学校里,我们展示的是真实的我们。但我知道,在社会里,就是纯粹的尔虞我诈了,在一张张面具之下,心灵都是被纱布厚厚的纱布盖上一层又一层的。当然,这么说可能有所夸张,但人际交往确实是我这次实习中的一大课题。我始终保持面戴微笑,主动地向其他律师们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帮他们倒茶,有机会的话打扫会卫生,没几天,我和他们就打成了一片。他们也放心地把一些手头工作交给我去做。负责知道我的师傅,江律师也带我出去,参加咨询、会见委托人、会见当事人、调解、庭审等等。从人际交往而言,我确实获益非浅。
转到工作上,则比较简单了。律师的工作和背背法律条款确实是两码事。律师的工作重头应该就是见委托人吧,这类事情可不是能给我经手的。我的实际工作是整理文书。江律师细心教导了我格式的写法,然后把他积存的一大堆资料交给了我。内容虽多,但熟能生巧,没几天,这些法律文书就都搞定了。其他律师也把他们积存的档案拿了出来,有的律师可真够邋遢的,居然夹着自己的律师证的复印件,我差点把它当证据整理起来。
其实作为律师,在事务所呆的时间并不多。来事务所咨询的人也是少之又少。他们一般都是到处奔波,“拉生意、谈生意、做生意”一个律师这么解释的。所以纯粹呆在事务所里,能学到的东西还是相当有限的。幸好江律师经常带着我出去走走,让我眼界大开。比如去监狱会见当事人,我就了解到了律师的谈吐技巧,教当事人如何去应对,等等。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辨歧”理论,人为了寻找善恶的平衡点,永远是往善恶两端不断徘徊的过程。
世上没有善人和恶人,只是在寻找平衡点时,迷失了方向。使他在恶的一端或善的一端找不到归路。基于这个已经为世界80%以上的国家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理论,我如果作为律师的话,一定会全力为当事人打拼,给他一条自新之路,一次再次寻找到平衡点的机会。而跟着江律师去咨询才叫有意思。这是一个房地产纠纷的案子,他先和当事人打包票说案子一定能圆满解决,然后就带着我去有关单位咨询这样的案子按照规定会怎么处理。原来他自己都没搞清楚啊,我恍然大悟。而民事纠纷,基本就像是两个商人在谈生意,互相商量价格,最后达成默契,而法官则像个中介,在一旁默不做声。刑事诉讼是最让人有所感悟的,这和案件聚焦、东方110里的世界真的不太一样。
电视里的真的有些理想化,像是给民众看的东西。而真实的庭审,让人不由对被告有所同情。法庭,应该算是社会丑恶面的一部分吧,因为站在被告席上的,大多是对社会没有贡献的那类人。看着他们的哭诉,灵魂不禁得到了净化,但学习法律的人,似乎应该把感情因素完全抛开呢,法不容情啊!
所谓看人挑担不吃力。很多人觉得律师是非常轻松的职业,整天不用呆在办公室里,到处走走,钱就来了。我通过这次的实习,我体会到了律师工作也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完成的,何况如今社会,这么多的律师,这么多的律师事务所,相互间的竞争如此激烈,谁还会有闲情去咖啡馆稍作休憩呢?谁还会去眷恋路边的美景呢?
想到这些,我也不禁联系到了自己。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通过这次的实习工作,我正确认识到了哪些东西是我所缺乏的,哪些东西是我要重点学习的。这次的实习工作成了我学习的指路针。来年的寒假,我还会找一份实习工作,因为知识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得来的,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以上就是我对这次的实习工作的总结。
实习人员个人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到安徽新信律师事务所实习已经满一年的时间了。回想当初怀着朴素的正义感,抱着获取一个帮助弱势群体的能力的想法,在对律师毫无所知的情况下,匆忙的参加了全国司法考试,接着又参加了律师实习。通过一年的实习,我对律师这个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自己今后要走的路——成为一名成功的律师的困难,有了深刻认识。下面,我就谈谈在律师事务所一年的实习的收获。
首先谈下对律师这个职业认知上的收获。
第一、虽说如今的中国法治环境还是很不尽人意,大众的法治意识也不是很强,律师在社会上的作用还不是很大。但是普通大众对律师这个职业还是很羡慕的,认为这是一个收入很高的,比较不错的体面职业。经过我一年的律师实习生涯的体验,我觉得现在的律师,特别是年轻律师,生存环境十分的恶劣,不少年轻律师处于生存线上挣扎,年轻律师在我们合肥大多数就相当是一个无底薪的业务员,表面光鲜,实际上不少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
年轻律师想做好真的很难,需要有很强的忍耐力,能耐得住两到三年的寂寞、煎受穷困潦倒的生活的折磨,更加重要的是要勤,勤为所里所有的律师义务打杂、勤学习法律知识、勤请教所有同行、勤动脑开拓一切可能的案源、抓住一切可能抓住的机会,只有这样才有成功可能的那一天。
第二、律师是法律人的一种职业,是法律人服务社会,实现自我的一种方式。律师通过其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获取其在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其不是社会正义的化身,也不是为了维护社会正义而存在的,其存在的意义在于通过其专业的法律知识和技巧,帮助当事人在如今越来越纷繁复杂的法律规范中,找到当事人最大利益的切合点,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犯罪嫌疑人甚至罪犯获取基本的人权保证,得到公正的司法审判,简单说,律师是为我们当事人在法律容许的范围内争取最大利益而存在的。维护当事人权益的过程,就是实践***同志提出的“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工作者、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服务者、做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做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者、做社会和谐稳定的促进者”。
在李庄案出来后,网络中不少网友对律师产生不满,认为律师收费高,为了钱为罪大恶极的人辩护。看到这些,我很无语,为我们律师感到很委屈,也是中国法治的悲哀啊。律师需要自己挣钱养家糊口,国家不发一分钱啊,律师通过劳动换报酬,只要没有超出法律法规规定就没有什么非议的。至于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辩护就更加没有什么非议的了,律师就是通过为犯罪嫌疑人甚至罪大恶极的人辩护,为其争取合法权益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国家法治进步的。通过惩处坏、丑、恶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那不是律师而是司法公职人员需要干的事。
其次,谈谈我在一年的律师实习中除了对律师的认知以外的收获。我的指导老师时常告诉我,律师啊,不是法学家,可以没有高深的法学理论功底,但是确实实践家,需要掌握很多法律实践技巧和经验,在实习中需要多看、多听、多问才能获益良多。
第一、接待咨询,这是律师的一个最为常见的日常性工作之一。随着社会法制的日益完善和进步,对法律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上门咨询的当事人也就越来越多了。接待咨询,一般是我们律师做案子的第一步,也是我们律师能否接到案源的极为重要的一步。现在的当事人往往一个问题去很多律师事务所咨询,比较后才决定委托哪家律师事务所,因此重视和做好咨询工作对一个年轻律师来说非常重要。从跟上来说,做好接待咨询当工作,需要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实践经验,这只能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才能做到的,特别是对我这个非法学专业出生的人来说,加强法学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也只能通过充实自己的法学知识来弥补实践经验的不足。同时也需要不少技巧来处理一些敏感的、复杂的、疑难的咨询问题。对当事人咨询的法律问题,就法律上做分析和指导,就当事人提供的各方证据做风险大小预测和提示,不向当事人承诺胜诉。第二、如何在具体案件中快速查找相关法律知识。作为一个法律人,对相关的法律知识应当熟练掌握,但是现在社会飞速发展,各种法律法规不断出台,我们无法完全熟练掌握,特别是我们这些年轻律师,还没有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在案源匮乏,来者不拒的情况下,遇到所作案子有不完全掌握的法律知识的情况就更不足为奇了。具体案件法律法规的查找其实也需要平时对法律知识的积累和整理。在平时,按照专题,对法律法规进行系统整理,这样在急需时,就能很快的将所需法律法规系统的查找出来。另外,在做案件时,不仅要对法律法规进行收集,还需对相同或类似的判例进行收集,以及相关学者对相同或类似问题的法学探讨,这些都对我们做案子理思路有很好的帮助。
第三、如何分析案情收集证据。法庭上讲的事实,不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事实,而是用证据证明了的事实。证据在诉讼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老律师们经常告诉我们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如何收集和分析证据呢?首先需要进行案情分析,而案情分析的基础是通过阅读案件材料及当事人的陈述,充分掌握案情。通过案情分析,我们需要清楚的了解所办之案的争论焦点,彼此双方已掌握的证据,以及证据的强弱与不足,然后有针对性的收集我方薄弱处的证据。另外我们收集的证据,在提交法庭前,一定要认真审查这些提交的证据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律师的调查取证风险很高,需要注意自我保护,调查取证时,需要两个律师,对于调查到的证人证言,可以公证的采取公证的方式,不能公证的,采取书面的形式固定等。
第四、文字基本功。很多人都认为律师是靠嘴吃饭,其实律师最为大量的工作却是文字工作。在律师的业务中,非诉讼类的业务基本上都需要靠文字来完成。就诉讼类案子来说,也有大量的文字工作,比如起诉书、答辩状等,好的起诉状和答辩状能让法官一目了然,当然文字基本功不是一天两天能提升的,只能在实习中多注意体会指导老师在诉讼文书中的用语,以便在法律文书中尽量使用规范的法言法语。
第五、庭审技巧方面。通过一年的实习,对于庭审的程序和过程,我大致掌握了,虽然和书本上的有些不同。在庭审中如何处理口头答辩、法庭辩论与综合答辩的关系呢?口头当庭答辩主要是提纲性的简要将主要答辩意见陈述给法庭,口头辩护意见一般都是庭审前就准备好的;而法庭辩论,主要是针对案件争论焦点以及法庭调查中质证过的各类证据,论证己方辩护意见、反驳对方辩护意见的一个过程;综合辩护词,则是在综合整个庭审双方质证和辩论情况,系统论述己方观点,反驳对方观点,综合辩护词,一般都会庭审后,提交法庭书面的综合辩护词。在庭审中要注意法庭的各方情况,利用语速的快慢、音量的高低变化来突出己方的主要观点,提请各方的注意。己方诉讼地位是多方的情况下,在庭审前如果可能,尽量多沟通,在庭审中要注意配合,不是万不得已,我们不打“横炮”。最后就是庭审前要充分的准备,将庭审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做一个整理和分析,并拟出解决方案,做到有备无患。
第六、卷宗的归档以及事后的总结。一个案件办理结束后,应当及时将所有的案卷材料归卷建档。这样做不仅是为了符合有关律师档案管理的规定,更加重要的是,为律师事务所积累档案材料,为后人积累学习的素材,也为律师与当事人发生纠纷后,能保护律师自己,证明自己已经尽到委托义务提供有力证据,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卷宗材料的归档工作。另外,案件结束后,对律师个人而言,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办案总结。将办案的整个过程重头到尾重新梳理一遍,然后分析我们律师在该案的办理过程中有哪些做法和经验是可取的,还有哪些地方做的不足的,以及在以后的办案过程中,有哪些教训是可以吸取的。另外,还要对办案法官的法律思维,对相关法律问题的法律观点以及办案的风格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今后遇到的同类案件在相同法官主办情形下,对案件的分析与预测结果,以及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对应措施大有好处。
最后,谈谈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对策。
第一、虽然已经经历了一年的实习时间,但是相关的历练还是过少,经验明显不足。一年的时间相对于指导老师丰富的办案经验来说,是远远不足的,指导老师没有办法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将自己的所有经验传授给我们,更何况,指导老师带我们还受案件数量性质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还要不断的向律师事务所的所有律师学习,如果时间容许还要经常去旁听庭审,阅读律所中的案件材料,尽快让自己成长,在律界成就自己的一片天。
第二、法律知识的匮乏。对于一个像我这样的一个非法律专业的人,通过几个月突击通过司法考试的来说,从事法律职业最大的挑战莫过于法律知识的匮乏,特别是法理知识。法理知识枯燥、晦涩难懂,很难静心去学习,虽说律师不需要成为高深的研究者,但是法理知识的掌握,对一个律师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对具体法律法规的掌握,也很重要,这也是我很欠缺的,需要平时多积累。
第五篇:律所实习心得
实习心得
一个半月的实习结束了,回想这一个半月真可谓是“人生一段新经历”。不知道怎么说,对于第一次在律所实习的我来说,这算是好还是坏呢?在学校的时候就知道到工作了一切都不会像你想的那么轻松、那么简单。所以我每次都带着任劳任怨的心态认真对待每一次实习。
在法院和在律所的实习真实千差万别,也许是因为法院的工作比较单一,几乎都有一定的套路,所以只要一学习就会了,刚开始在法院实习时我很讨厌那里的工作环境,因为那里让我觉得人们只是在机械的做事情,没有挑战性。但是我错了,我大错特错,当我第二次踏入法院的时候,我的想法完全改变了,其实法院不是每天机械的重复工作,而是需要用心的地方,每个案子的背后都关系着当事人的希望或失望,所以每个人不能掉以轻心。我现在开始喜欢法院的工作了。
在律所的这一个半月里,虽然我只接触了一个案子,但是通过几次做事情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在学校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不怎么思考,也不怎么用心,但是在工作中这是致命的要害,因为你不能因为你一个人的疏忽而损害律所甚至别人的利益,有时你的决定和你的行为不仅影响了你自己更是影响了别人。
虽然这次的Boss有点严肃,不过那也是为了我们好。
1、我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是不是太差了,每次都会阴阳差错的做错点事情,虽然有时候我认为不是我理解的问题而是表达的问题,但是也许别人就理解的了,而我就怎么不行
2、做事情一定要细心,这个教训我在法院的时候也有过。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在律所实习,倒是没有以前的那股劲,不积极、不主动,感觉自己的脑子不转弯一样,就是不开窍。
3、写作能力太差了,也许自己以为写的很好,但是别人一看就觉得写的不好
4、自己的脸皮还是太薄了。自己做错事情本来就很愧疚,再被教训,我就更加难受了。之前的几天整天心惊胆战,害怕自己犯错误挨骂,心理高度紧张,可是我越是紧张就越容易做错事情。恶性循环。
5、遇到脾气不好的上司,怎么办?变脸就像变天一样,变化无常,让人难以捉摸。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真的好难啊!
人与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方法和模式,别人不可能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怎么想的,那么凭什么让别人写的东西是自己想的那样呢,难道说写的和自己想的一样的就是聪明的,不一样的就是逻辑有问题的。这种事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有句话说的有道理:“每个人都有一个层次,当你在这个层次的时候也许你要改变自己来适应别人,当你在另一个层次的时候也许就是别人改变自己来适应你了”。我现在就是在改变自己适应别人的层次上,如果不这么做你可能就不会被认同,终究对你事业也是没有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