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温红色经典,感受家乡发展——吴明明
重温红色经典,感受家乡发展
——关于四川省广安市红色旅游现状与发展的暑期大
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学
院: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城市规划2010-2班
姓
名:
吴明明
学
号:
3100511221
2013年9月
目录
前言·······················································3
调查背景···················································4
调查目的···················································4
调查方法及过程·············································5
调查结果···················································10
调查结果分析···············································11
调查体会总结···············································13
1······················································15
2······················································16
附录附录 摘要:红色旅游是以红色文化为资源依托向旅游者提供综合的旅游产品服务的过程,是革命传统教育和旅游产业观念与时俱进的结果。红色旅游不仅可以带动地方经济,还能对来旅游的人们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要搞好红色旅游产业,首先必须具备红色旅游的红色历史文化,才能深入的发展红色旅游。近年来红色旅游逐步升温,一些红色旅游胜地(如:延安,韶山)的旅游业稳步发展,但是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邓小平爷爷的家乡——广安,这里的红色旅游业吸引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发展广安的红色旅游,不仅要向外提高知名度,还要对内提高自身的旅游质量,只要能利用好天然的红色文化资源,相信广安的红色旅游吸引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红色旅游,发展,广安
前言
我的家乡是伟大的邓小平爷爷的故乡四川省广安市,作为伟人故里,红色革命地,广安市的红色旅游业值得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旅游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红色旅游更在中国旅游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推进红色旅游,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而广安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 小平爷爷的故乡,也是我国发展红色旅游事业的一个亮点,广安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对我国红色旅游业应当起到很好的指导和推进作用。然而,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旅游业对环境、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鉴于以上情况这个暑假我和我几个川大的同学展开了以“重温红色经典,感受家乡发展”为主题的关于广安市红色旅游发展的调查活动。
一、调查背景
广安市概况
广安市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 邓小平同志的故乡,也是我的故乡!在党“五年计划”政策的领导下已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发展快,人民生活富裕的城市。而当年的革命游击队基地——华蓥山,现如今也成为了著名的旅游之地。华蓥山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在三、四十年代,这里曾是中共华蓥山地下党和华蓥山游击队从事武装斗争的根据地,有名的双枪老太婆传奇故事就是出自华蓥山游击队。华蓥山的每一寸热土都铭刻了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事迹,所以,广安市的红色旅游是很值得去开发的。
二、调查目的
1、对我们大学生而言
参观邓小平爷爷故居,感悟邓爷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提高为党为人民奉献的觉悟,提升自己作为一名志愿者的思想素养和道德情操。对当年革命游击队基地的亲身探寻,让我们更了解革命先辈们当年的艰辛和努力,增加我们对当今的美好幸福生活的珍惜感。对红 色旅游的调查,能够反应出大家对红色旅游的看法,对红色旅游的一些建议等等,让我们大家对红红色旅游了解更多。也使象牙塔内的大学生更加贴近社会。
2、对广安市的旅游业
红色是承担者重要的政治、文化、社会功能的主题性旅游活动,不能单纯以经济利益为目标,不能不讲政治,不能不顾社会效益、文化效益、政治效益,但并不是说什么设施都不要,对于红色旅游来说,其价值就在于原原本本地反映革命先辈当年的艰辛和奋斗历程
通过对广安市城市的红色旅游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的体验,发现广安市红色旅游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针对广安市旅游行业发展对当地人民的生活的改善及影响的调查以及红色旅游行业发展的前景以及缺陷的调查,可以反应出红色旅游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需要改善的地方,对我国红色旅游事业的发展也能起到一点积极地作用。
三、调查方法及过程
本次调查活动以实地考察为前提,以直接问答和书面问卷为载体,通过走访相关当地重点发展地区领导、参观红色旅游地和对游客的随机采访,比较客观地了解到广安红色旅游业目前的发展状况,红色发展对当地人民生活带来的便利及未来的发展优势。
1月30日,于邓小平故居向广大游客发放广安市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表,并切身参观感悟邓小平故居发展。并与我的同学就广安市红色旅游事业有关问题进行沟通交流
邓小平故居坐落于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的邓家老院子,为普通农家三合院,占地800余平方米,有大小房屋17间,多为木质结构,青瓦粉壁,古朴典雅,庭院绿树成荫,翠竹掩映。下面是本次调查的部分图片: 1月31日,切身参观华蓥山游击队革命根据地。并探访了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英雄唐爷爷,老人家用自己的经历给我们讲述了广安的变化。下面是本次调查的部分图片:
2月1日,拜访了广安市新农村的先进村牌坊新村的村支书邓书记,着重了解牌坊村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历程以及在红色旅游方面做出 8 的贡献。下面是本次调查的部分图片:
四、调查结果
1、调查对象:老红军唐爷爷
唐爷爷主要介绍了个人参军经历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感悟。爷爷说:“战争年代生活十分艰苦,东西都没有吃的,只能吃白泥;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使老百姓的生活都好起来了”。唐爷爷还对青年大学生提出了几点寄语:首先大学生需要深入社会,将实践和学习相结合,了解时事,才能耳聪目明。其次,作为社会主义人才,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有韧劲、有钻劲,不怕吃苦,不怕困难。最后,大学生应该多读好书,多读名著,写读书笔记,记录心得,以此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
2、调查对象:牌坊村党支部书记
邓书记向我们介绍了牌坊村的发展情况:
2005年,牌坊村共有客栈70户、农家乐20多户。发展至今,有客栈108户、52户农家乐,其中农家乐年收入7、8万——60余万,客栈年收入1万——6万余。就业人数达到85%以上。书记告诉我们,牌坊村共有党员92人,其中65岁以上15人,50-66岁15人,30-50岁10余人,30岁以下青年党员尤其多。在党员同志的带动下,牌坊村的村民坚信只有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才能致富。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爆发后,牌坊村举行了募捐仪式,共募得1万7000元。邓书记还亲自认养了一位藏族小姑娘,成为了爱心爸爸,每年资助孩子读书生活。邓书记说,近几年参观邓小平故居的游客日益增多,有着得天独厚地理优势的牌坊村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努力发展。今后,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党员起模范作用,做到党务公开。并且开放远程教育平台,开展邻里活动,增进村民之间的淳朴情感。
五、调查结果分析
1、旅游线路、产品单一,吸引力不强。
目前广安市红色旅游以观光型旅游为主,许多景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还是以革命遗址为主。因为资金短缺投入不足,参与性项目开发较少,旅游开发缺乏深度,革命遗址、旧址、纪念馆大多以展示形式为主,展示内容单调、僵硬,缺少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能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因此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核心价值,凸显红色文化主题已成为打造红色文化产品工程的首要问题。
已开发的旅游开发活动多为橱窗展示、静态观光内容居多,文物的陈列与展示缺少游客视角,活动参与性低,偏重温故知新,缺乏新奇感受,这对和平时期的人们吸引力不足,静态及说教式的旅游观赏方式更容易让旅客产生困顿和一些红色旅游区知名度低、可游性差等。现有已开发的红色旅游项目基本上还是粗放型的开发,缺少影响力和震撼力,对游客的吸引性不强,从而限制了入境游客数量的增长,阻碍旅游业的发展。
针对此情况,我们建议政府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为核心,开展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本身就是一项广义的文化活动,是人们一种高雅的文化享受。在开放展览馆同时,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如:播放红色电影、举办历史歌舞剧、举办艺术文化节。调查结果显示,当年历史重演体验是大家较为喜欢的一种方式,如果能够成功开展,将会成为红色旅游业得一种新的尝试。
2、宣传不到位,知名度太低,政府支持不够
广安市尽管有及其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宣传经费有限,对外宣传不够,促销力度不大,手段落后,方式不新,因而受众不广。所以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直接影响了旅游旅游市场的扩大和旅游业的发展。从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人获得红色旅游信息是由网络得来,因此网络宣传可以作为接下来着重的宣传方向。
还可以加强横向联合,逐步在国内大中城市以及旅游热点城市设立旅游办事机构,形成全方位的旅游宣传促销攻势,宣传过程中要要围绕主题、突出特色、增强吸引力,要适时推出一些富有特色的招徕性强的旅游线路和旅游节事活动,并要主动与外界的优秀旅游城市互动对接。
最后还可以联系各高校,组织高校联盟前往广安进行实践等活动,即加强大学生红色教育,也活跃了红色旅游的可参与性。
3、基础设施落后,配套设施不完善
作为刚刚兴起并得到发展的红色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不完善问题凸显。在各个景点得到有效开发的同时各景区的配套设施却没有能及时的跟进。红色旅游(景点)资源由于多位于较为偏远的山区,经济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各个景点辐射区的基本的服务行业也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发展,当然,缺 乏基本的吃住服务条件的旅游景点是无法吸引游客的。
但是近几年来各政府机关对这个问题相当重视,从邓书记的讲话中可以看出,邓小平故居周围农家乐以及旅馆的数量增加较为迅速。然而住宿质量以及卫生环境还有待于提高。
除此以外,政府部门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导游、农家乐老板、经典纪念品销售人员等的服务质量。加强当地居民的思想素质培训,使得全体人民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游客,发展当地旅游事业,吸引更多有志之士进入旅游行业。
4、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级环境效益有待提高
目前的红色旅游活动多与政治学习相关,因而客源的文化学习、年龄、职业、区域结构有一定的局限,在文化程度上大多为知识分子;在年龄上,多青壮年,少老年及少年;在职业上多事业单位的学生、教师、公务员、军人,少工人、农民和自由职业者;在区域上,多省内、少省外,多城市,少农村。所有这些,都影响了红色旅游的社会效益,其教育功能因此受到限制。
针对此情况,可采取两方面措施。首先应该多元化开发旅游景点,扩大受众范围。其次,努力提升群众政治素养,灌输红色教育对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积极影响。
六、调查体会总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参与就没有发言权,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对于每一名大学生而言,跳出 了象牙塔,接触社会才可能有更高的平台培养自身能力,为祖国的需要做进一步的努力,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锻炼了我们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等,对我们的影响是十分积极和巨大的。
在问卷调查过程中,绝大多数受调查者还是很配合我们,很感谢他们,正是他们的热情,给了我们继续下去的信心,也让我们能顺利圆满的完成调查。当地的个体商户和农民伯伯们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热情,那种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味道,很是质朴,让每一位游客都宾至如归。
更值得一提的是牌坊村当地居民。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充满智慧的大脑让他们走向了富裕。邓书记,带领着人民群众搞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富裕起来;唐爷爷,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们讲述了新中国的诞生和飞速发展。东方巨龙的腾飞举世瞩目,正是有了邓书记、唐爷爷这样一个个以国家发展为己任,奉献了自己的所有,我们的国家才有现在的繁荣富强。所以,这份荣誉更是属于他们,而这也是最好的回报。
虽然活动圆满完成,但是细细总结依然有些许不足。
首先是时间较为仓促;其次,调查范围还没有达到理想的范围;调查过程中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在做调查结果分析时,由于专业理论知识缺乏以及社会经验不足,我们的分析可能不够全面。这些问题的出现,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希望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过避免类似问题,争取做到最好。附录1 广安市红色旅游发展调查表
尊敬的各位女士们,先生们:
您好!我们希望做一份调查表,调研广安市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前景。本调查表采用无名制,一切信息均用于内部活动统计,不会外泄任何资料,请您放心如实填写,谢谢您的配合。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龄阶段()
A、18岁以下
B、19-35岁
C、36-50岁
D、51岁以上
3、您的职业()
A、学生
B、公司职员
C、教师
D、公务员
E、公司管理人员
F、自由职业者
G、离退休人员
H、其他
4、您是否愿意经常到红色基地旅游?()
A、我很喜欢红色旅游 B、还可以,偶尔参观 C、很不喜欢
5、您选择红色旅游的原因是?()
A、革命历史的吸引 B、对历史人物的崇拜 C、风景优美 D、人文气息浓厚 E、门票便宜 D、其他_________________
6、红色旅游资源多以展览馆、纪念馆的方式开放,您认为这种方式?()A、比较满意 B、还可以 C、勉强接受 D、过于单调
7、您外出旅游获得红的旅游信息的渠道有哪些?()
A、网络 B、旅游介绍 C、朋友介绍 D、自己主动寻找
8、您参观了红色景点之后,有无收获?()
A、思想境界的到提升 B、有些收获 C、没有感觉
9、您更希望红色旅游景点举办什么活动?()
A、播放红色电影 B、举办历史歌舞剧 C、举办艺术文化节 D、当年历史重演体验 E、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您认为发展红色旅游有什么不足之处?
A、旅游资源单调 B、纪念品缺乏吸引力 C、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D、服务设施条件有待提高 E、缺乏可参与性 F、其他__________ 附录2 广安市红色旅游对生活发展调查表
尊敬的各位女士们,先生们:
您好!我们希望做一份调查表,调研广安市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前景。本调查表采用无名制,一切信息均用于内部活动统计,不会外泄任何资料,请您放心如实填写,谢谢您的配合。
1、据您观察,近年来前往广安参观旅游的游客数量是否增加?
A、逐年递增
B、没有明显变化
C、略有减少
2、随红色旅游的发展对您的生活水平是否有所帮助?
A、收入有明显增加 B、没有明显变化 C、略有减少
3、近几年,广安市发展旅游业是否给你带来了生活上的方便(如道路畅通、生活便利等)?
A、有所提高 B、略有影响 C、无所谓
5、您认为广安市发展红色旅游的障碍是?
A、政府给予支持还可以增加 B、百姓的支持较欠缺 C、人们对红色文化的不重视 D、没有明显障碍
6、在广安市推进红色旅游发展过程当中,应如何给自己定位? A、敢为人先 B、紧跟紧随 C、随大流 D、无所谓
7、您认为广安市近几年的旅游业发展情况:
A、非常快 B、比较快 C、一般 D、太慢 E、不知道
8、.您对广安市未来发展旅游业的态度是:
A、潜力很大,建议大力发展 B、潜力一般,但很需要发展 C、顺其自然 D、其他
9、、您认为广安市旅游业今后最需改进的环节是什么? A、旅游景区的交通状况 B、景区住宿餐饮娱乐设施 C、旅行社接待服务质量 D、景区服务人员服务质量
10、关于广安市红色旅游发展,您有什么建议?
我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完毕,再次感谢您的参与!
第二篇:感受红色文化 重温入党誓词
感受红色文化 重温入党誓词
市六小组织党员到桐柏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
(通讯员:邢克)11月6日,南阳市第六小学组织全体党员到叶家大院即桐柏革命纪念馆、红色廉政文化展馆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深化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上午,党员们在一路红歌联唱中乘车来到位于桐柏县城南的叶家大院,只见院内青砖灰瓦、依山就势、层层抬高、衔接有序、错落有致,据说兴建于清嘉庆年间。在革命纪念馆党员们了解到这里曾经作为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行署机关的办公地。涉及红色桐柏的一切记忆,几乎都能在这里寻到痕迹。李先念当年亲笔题写的“桐柏革命纪念馆”笔酣墨饱、气势磅礴。走进展厅,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走进纪念馆内革命前辈居住过的房屋,让人依稀看到他们当年在油灯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绰绰身影。金孚光、桂仲锦、张星江、杨靖宇„„一位位英雄人物让人肃然起敬;桐柏武装起义、三军会师桐柏、中原突围、挺进大别山„„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历史片段定格在图片和文字里。在红色廉政文化展馆,党员们目睹了古今中外崇尚廉洁、反对腐败的历史长卷和我党廉政建设历程与决心,引导党员干部明底线、知敬畏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优良作风。最后全体党员在英雄雕像前重温入党誓词并合影留念。
六小党支部自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通过集体学、自学、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带领党员学习党章党规,挣做五星级合格党员。此次走进红色文化活动重温了抗战历史,缅怀先烈,激发爱国热情,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党性修养,自觉行动做合格党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扎实的工作作风,发扬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争光,为党旗增辉。
第三篇:重温红色经典 弘扬民族精神
重温红色经典 弘扬民族精神——《开国大典》观后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1949年的十月一日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日子,在那天从首都北京发出的一声呐喊,通过无线电波传遍大江南北,乃至整个世界,哪一刻世界为之震撼,华夏儿女为之欢呼。
这标志着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和压迫的历史终于结束了!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回想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历经磨难和外来压迫的血泪史,同时也是一部无数中华英雄儿女为振兴中华而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史。革命先辈们用尽生命的最后的一点光芒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正如《开国大典》所描绘的那样,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的血肉之躯铺成了我们今天的共和国,这是我们要时刻铭记的历史!为了报答先烈们的英勇牺牲,我们要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回首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过了改革开放30年,我们国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可是我们就能以此为借口忘记那些曾经活跃在太行山麓上的身影吗?
在参加了学校展开的“重温红色经典,弘扬民族精神”影评活动后,我想到了很多,看着影片中一位位先烈倒在血泊之中,又再一次爬起来,那种为了革命理想,为了建立新中国的信念使我非常感动。
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却肩负着和革命先烈们同样的使命与信念,那就是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我们应该从小立大志,刻苦学习,努力掌握将来报效祖国的知识和能力。
我们每位交华学子要倍加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非常好的学习条件,努力攀登学业高峰,继承和弘扬先辈留下的民族精神,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四篇:追寻红色足迹 重温红色经典
追寻革命足迹,我们在陕西
2012年7月19日,经过几个星期的着手准备,我来到了陕西延安革命根据地,践行“追寻革命足迹,重温红色经典”这一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实践队在此之前已经召开多次会议,明确了实践主题和目的,研究和讨论了实践的流程、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分配了每一名实践队员的任务。实践队队员们热情高涨,为即将开始的“红色之旅”加油助威。
从洛阳出发到延安,途径南泥湾。1941年春天,八路军120师359旅在王震的率领下开进南泥湾,披荆斩棘开荒种地。1942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生产自救运动。解放区的部队、机关、学校,一面战斗、一面生产、一面学习,为丰衣足食的目标努力。
进入延安市后我们可以看到宝塔山。这座始建于,现为明代建筑的宝塔共有九层,高约44米,楼阁式砖塔,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便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其后我们参观了毛主席在延安杨家岭时住的窑洞,其艰苦奋斗的精神尤为同学们谨记。记得当时我们还参观了毛泽东的“菜园”,解说员说当年这里的一片地里只种了一种蔬菜,辣椒。因为毛泽东是湖南人,喜欢吃辣椒。我站在“菜园”里想象着当年的延安,当年的红色革命,突然觉得生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是多么幸福。远离了战争和国家的分裂,不会有饥饿和贫苦。我们所要做的就只是在学校刻苦学习,出生社会之后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为祖国做出一份贡献。我们都是时代的幸运儿。1931年起,蒋介石发动武装力量,先后对根据地发动了五次大规模“围剿”,妄图将共产党消灭在襁褓之中。根据地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损失惨重的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同时期的中国西北,陕甘边、陕北两个根据地的人民同样进行着顽强抗争。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胜利结束了历时一年的长征。西北革命根据地不但成为红军三大主力长征的落脚点,而且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战略后方。许多著名的革命领导人都曾居住在这黄土高坡上的窑洞里。后来,抗日战争爆发。西北革命根据地,这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仅存的一块完整的革命根据地,不但成为三大主力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而且成为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和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战略后方。
1935年12月17日,隆冬的陕北高原,寒冷难耐,而瓦窑堡一座5孔窑洞大院里,却是热火朝天。中央领导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秦邦宪、刘少奇等13人围坐开会。会开了8天。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通过了,决定广泛吸收各阶级、各阶层人士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人民政权。一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合抗日的大旗在陕北高原高高举起。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率部队进驻延安城。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陕北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民族解放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革命的指导中心,成为举世瞩目的“红都”。这次的红色之旅让我们所有的同学都领略并深深感受到了当年的红色革命气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内忧外患的情形下,党中央领导人依然坚守阵地,带领工农人民奋起反抗,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家卫国。因而,红色革命才能在这片热土上成为不朽的经典。中国共产党是当之无愧的革命领导人,是带领全民解放的时代英雄,更是为开拓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纪元的旗帜。
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全民意识是我们不变的使命,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时刻谨记革命的艰辛以及胜利的来之不易。此次的红色革命之旅意义重大,它必将成为我们未来人生路上一次刻骨铭心的珍贵回忆。
第五篇:重温红色记忆
重温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例。
回望70多年前,那国难当头的岁月,许多历史瞬间永远不能忘却——
1931年秋,东三省黑土地上最黑暗的夜,有一支队伍昂着头颅向前冲,尽管这支队伍不仅没有精良装备,而且饥寒交迫,但这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誓与敌人血战到底。
这一幕岂止在东北:1934年夏,赣南。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杀出重围,一路向北,高扬的旗帜上写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1936年春,黄河边。红军万里长征人未歇,刚刚爬过雪山草地,又爬上木船羊皮筏,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抗日前线,兵锋直指热河、察哈尔、绥远„„
当山河破碎之际、民族危亡关头,当党派军阀林立之时,是共产党点燃了救亡图存的火炬,是共产党人力挽狂澜,以敢于牺牲担当民族大义,以敢于牺牲赢得伟大胜利。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今天,我们来到一处处曾经血染战旗的战场故地,走进一个个述说共产党人流血牺牲故事的纪念馆时,一路见证着一个历史的答案:在国家危亡之际,是共产党人以伟大的牺牲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今天传承这种伟大品格,我们才能在民族复兴征程上拥有磅礴的力量。有谁这样视死如归
当木楔子钉进她的胸膛,当鲜血流到最后一滴,一个个共产党人英勇牺牲于人间炼狱„„那是怎样一种“铁骨铮铮”、怎样一种“大义凛然” 你可曾知道?后来成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雏形是东北抗日义勇军军歌《义勇军誓词歌》。在那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以生命发出吼声的,以血肉筑起长城的,正是率先奔赴抗战前线的中国共产党和她领导的义勇军。
一部抗战史,从浸满血泪的黑土地掀开第一页。轻轻翻动这史册,每个字都渗着共产党人的鲜血。1931年,当国民党十几万军队不放一枪逃离东三省时,北上的共产党队伍里,有一位清秀柔弱的女子赵一曼。她是一位3岁孩子的妈妈,她是一位从巴山蜀水走来的女共产党员。5年后,她寄养在亲戚家的儿子8岁,而她壮烈牺牲。
今天走出哈尔滨火车站,迎面就是用她的名字命名的一曼大街。出哈尔滨向东南沿着牛心山、乌珠河行约数十公里,有一座以她的名字命名的一曼村。79年前,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赵一曼就在村后的山上被捕。
从被捕到牺牲,赵一曼经历了人间炼狱——日寇将她全裸高高吊起,皮鞭抽打,拔掉手指甲,凿光牙齿,粗钢针反复穿刺全身每个敏感部位,电刑器灼透五脏六腑,强心针,樟脑酊,咖啡因盐水,高纯度甲基苯丙胺„„一次次死去活来的折磨。这位年轻美丽且极富书卷气的女性,经受着“不是人能够想像出来的魔鬼之下流、变态、残暴、狠毒”的拷打,被摧残成刑架上连施刑者都不敢直视的血肉模糊之躯„„
然而,她惨烈嘶哑的声音只有一个字:“不!”她焦糊溃烂的躯体上,是令敌人畏惧的宁死不屈。她弥留之际的恍忽中,脑际闪过什么?林海雪原深处“密营”里的战斗岁月?和儿子在一起的短暂甜蜜时光?
当时日伪滨江省公署警务厅的一份档案记载,主持刑讯赵一曼的日军少将林宽重说:“总之,要慢慢地跟这个女人耗,不能停,不能让她有喘息的机会,直到电刑摧垮她反满抗日的意志,撬开她的嘴。”
日寇没能撬开赵一曼的嘴,驱使狼狗吃掉了她的遗体。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赵一曼没有留下一块遗骨。
何止一个赵一曼,像她一样惨死于人间炼狱的共产党人何止成千上万!东北抗联缝纫队队长安顺花,被敌人砍断双手,眼睁睁看着日寇把4根木楔子一寸一寸钉进自己的乳房、腹部。抗联朝鲜族女干部崔姬淑、朝鲜籍女共产党员李桂顺,宝清炭窑山战斗中被俘的朱新玉、刘英等6名抗联女兵„„无不是在日寇狱中被打得遍体鳞伤,抠去双眼,砍断手脚,剖开胸膛,壮烈牺牲。有人来祭奠一曼。村庄宁静,山花烂漫,今天我们脚下的土地,埋着几多民族泪,几多英雄血。说起抗战岁月,健在的抗联老兵壮怀激烈;说起这些悲壮牺牲的女战友,老兵们老泪纵横——她们是父母的女儿,是儿女的母亲,是我们的姐妹,更是日寇屠刀下视死如归的共产党员。国难当头,共产党人挺起民族的脊梁,这些红色的记忆都是我们民族宝贵的财富,作为新世纪的我们更应该在缅怀先烈,回忆红色经典的同时,发愤图强,努力学习,为国家富强,实现中国强国之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