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大培训心得
感受北大 领略风采 心灵升华
九月,带着秋的内敛、蕴着秋的端庄;九月,携着秋的成熟、含着秋的向往,在九月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有幸参加了xxxx与北京大学xx学院联合举办的“xxxxxx培训班”。十天的学习,聆听了八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教授的的专题讲座,感想颇多、收获满满;十天的生活,感受了北大兼容并包,虚怀若谷,和而不同,民主多元的文化氛围;十天,不仅学到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更是转变观念的一次全新体验。
一、感受北大
民族引以为豪的治学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北大文化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又渗透西方文化的影响,孕育了自己独特的精神和文化。
二、感悟大师
如果把积累知识当成一种快乐的话,那么端坐在北大的课堂上聆听专家教诲,感悟大师风采绝对是一种享受。这次培训内容有时事政治、宏观经济、营销战略、科学决策、国学智慧、创新管理等,大师们来自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向我们传授知识、传递信息、传送经验,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更是一次思想的升华、心灵的洗礼、能力的提升。
三、工作启示
此次北大之行,对我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态度与方式有了很大的启发。一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一种生活方式,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才能促成终身发展。学习既要学理论知识、又要学专业知识,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在实践中学习。二是面对本职工作,要对工作有热心,对事业有忠心,只有时时处处做有心人,善于思考,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总结新的工作经验教训,才能使工作开拓创新。三是牢记领导的嘱托,勤于思考,乐于奉献,勇于拼搏,才能创造新的工作局面。
北大之行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将成为我生命旅程一个永恒而又美丽的回忆,也将成为我今后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克服困难的不竭动力。篇二:北大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北大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能够到北大深造学习是无数莘莘学子的梦想,争取到这次学习机会也是局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和关爱。此次培训教学内容上的精心编排,体现出组织上的高度重视和良苦用心。学习机遇十分珍贵,只争朝夕,我自觉严格遵守学习纪律,认真聆听,仔细笔记,学习生活丰富充实,受益匪浅。几天来,共聆听了14位名家大师的讲座,各位教授或幽默或儒雅的风采让我为之倾倒,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为之震憾。授课的老师们都是其研究领域的前沿代表,他们思想观念和意识境界推陈出新,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又有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深邃的理论、跳动的思维浸润着我们的心智,陶冶着我们的胸怀,一些独特的新颖的观点也给了我们心灵的启迪,让我感悟频生。
一.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这次我有幸融入到北大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汲取最先进的人文社会知识。感受到知识的更新、科学技术的进步、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逼着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吸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地探索、创新。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反思,使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不足与肤浅,自身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很多差距,深刻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必须树立勤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培训班里的49名学员,通过共同的学习和交流,进一步密切了同事之间的关系,使我们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二.启迪了思想,拓宽了创新的思路。教授们的讲课使我进一步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认识能力,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促使自己去反思以前的思想方法和观念,反思自己过去的工作方法,也深受启迪与教育。清华大学张敏教授在给我们讲《城市品牌形象与国际化建设》的时候提到要把工作当作事业而非职业,他讲到如果只把工作当作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就会只是满足于完成任务和养家糊口,为了一份薪水不得不做。只有把工作当作一份事业,作为追求和奋斗的目标,才会热情投入全力以赴,力求完美。反思我们自己的工作中,经常缺少的就是对本职工作的热情和热爱,我们经常会把工作当成一种职业,认为工作就是每天必须要做,又不得不做的任务,而完成工作,就是把领导交给的任务按要求做完,至于做到什么程度,没有人会想,所以工作业绩平平,找不到亮点。我们应该从调整自己的工作心态入手,改变自己的观念,把本职工作作为一种事业,而并非职业。对工作怀有激情,对工作怀有崇高的责任感和尊重,充分发挥个人
主动性和创造性,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兢兢业业工作,抓住重点,力求做到有新思路、新变化、新效果,每年干出几项“亮点”工作。
在我们每天学习培训课程间都会出现这样一幕“追星”情景,学员们纷纷围着授课的老师要求签名和留影,专家教授们以其精彩的授课和人格魅力感染和吸引了每一位学员。我们也重温了一下校园生活,拿着食堂就餐卡,每天与北大的学生一起排队,一起用餐,也唤起了自己对过去大学时光的美好回忆,这样的感觉弥足珍贵。
漫步在北大的校园,耳濡目染了这里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学术氛围,这里有百年的思想文化积淀,有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养人才、繁荣学术、服务人民、造福社会的治学思想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大师们的言传身教,严谨治学,思想境界,人格魅力,构成了北大独特的精神瑰宝。在这令人神往的圣地,我又一次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同时也感到遗憾,学习的时间太短暂,在我们刚融入和爱上北大的时候就要和它告别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的时间很有限,而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和新信息层出不穷,需要学习的方面和内容很多,涉及面很广。因此,我要倍加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勤奋学习、细心思考、扎实工作,达到学习和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用优异的工作业绩来回报组织的信任和培养,用不懈的努力来争取更大的进步。篇三:北大培训感受
北大培训的感受 2013年8月,我参加河北省名师培训项目,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一周的学习培训。我带着对北京大学的崇拜和求知的渴望,每天早早起床,迎着朝阳走进北大,坐在教室里聆听北大的教授和专家们的讲座,我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我努力吮吸知识的甘露,丰富和充实我自己,徜徉在北大的校园,感受北大的风物和精神,让北大的灵气和智慧浸润我的全身,可以这么说“北大每一立方厘米都是智慧的空气”。在北大几天的学习,我的思想得到了洗礼,观念得到了转变,投身课改的热情得到了激发。
一、甩掉职业倦怠,重拾教育幸福
二、反思教育现状 转变教学理念
北京大学教育副院长蒋凯教授结合教育界存在的几大问题,带领我们剖析教育现状,针对“满城尽带黄金片”的现状,他提到,教育不是赢在起跑线上的百米赛,而是一场与自己赛跑的马拉松,学习不是为了争冠军,而是为了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因此他提出了要长长的路,慢慢走。虽然中国自1994年提出“素质教育”,但依然没有改变中国孩子的苦难,“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所有的父母,带孩子奔向那条谁也看不见摸不着的起跑线。当年鲁迅说救救孩子,我相信今天仍然需要救救孩子,孩子不是知识的容器,也不是供父母摆布的木偶,他们是鲜活的生命。我们的教育亟待改革。据统计,中国青少年想像力世界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计算能力数第一。爱因斯坦说: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教育应当使其提供的东西当作一种宝贵的礼物,而不是作为一项艰苦任务来完成。基于此,我想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仅仅是园丁,而园丁的职责是修剪、呵护,是浇灌、培育,而不是代替花朵的开放,预设孩子的未来。就在国内名校争抢高分学生的时候,宁夏的一名高考落榜生被哈佛大学录取,并给予全额奖学金。这名学生被挤下了高考的独木桥,却因为他组建了一个从事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和网站,收到哈佛的录取通知书,理由是“我们需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人”,作为每一个教育者,应避免落入“范式的陷井”。我们应该让孩子慢慢来,就像龙应台写到: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捆一束花);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真的是太急功近利了,忽略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人生是慢慢旅途,教育是慢慢浇灌。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学会教育的等待艺术,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他们不
完美,只有在错误中才能学会正确。
三、展望教育未来 紧跟时代步伐
《孟子二章》中提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要有教育的危机感,从而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同样引领着教育的未来。仅仅一个苹果手机就有2万5千多项专利,但中国只是“代工模式”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不可持续发展,即使全世界三分之二的芯片都要到中国走一遭,但我们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各个领域却缺乏杰出的人才,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从来不缺少天才和聪明人,但缺少使他们成为杰出人才的土壤。“钱学森之问”“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汗颜。为此《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提出了: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究,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放眼世界,陶喆轩,一个宽松环境中长大的数学天才,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下,就难以做到。再看,18岁的美国男生自制核反应堆。12岁的美国女孩自制“载猫火箭”。14 岁的华裔少女林心瑜,将地沟油变废为宝。这些例子值得我们深思,学生的精彩才是教师的精彩,才是教育的精彩。梁启超曾满怀激情地高呼: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作为培养下一代的教师,我们唯有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固有的教育模式,理念的破冰现行,才会带来教育界的生机勃勃。
四 感受北大精神 内化人生追求
首先,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着志存高远的特质。第二,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着醇厚绵长的特质。第三,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着海纳百川的特质。第四,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着与时俱新的特质。
北京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适逢大地苏醒、春暖花开之时,在区委的亲切关怀下,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大学******领导干部前沿热点与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学习。有幸触摸了北大的百年文明,品读了伟大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精髓。通过学习,启发很大,受益匪浅,感慨颇多,同时也有很多个人心得体会,由于听课覆盖面较大,内容也较多,有些还来不及消化,不能一一陈述。在此就我的体会和感悟,结合自身工作,简要加以剖析。
洗礼:全新感受
我们受训的北京大学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是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400多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院校。北京大学培训中心良好的培训条件和培训效果得到中组部的充分肯定,2009年被中组部、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
这次领导干部前沿热点与公共管理培训采取课堂讲授与参观考察相结合的形式,精心设置课程。主讲的教授都经过培训中心反复筛选,具有丰富的理论素养,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连续几天,课堂上下,师生互动;课堂内外,观念激荡。我饱吸着新鲜的理念、品味着经典的话语、反刍着精辟的论述。每一个专题辅导,每一次生动讲解,每一声娓娓道来,都启迪着我的思维,开阔着我的视野,更新着我的观念。我认真地领悟、深刻地思索、不懈地吸取专家教授们的理念精髓。讲座结束后,我们进行了学员座谈、讨论。大家踊跃发言,一致评价这次培训区委高度重视、设计精心、品牌树立;普遍反映主讲教授授课用心,保证了效果;培训中心评价我们这期研修班学员纪律严明、虚心好学、团结友爱,树好了形象。
感触:强烈震撼
北京大学教授唐登华教授讲授的《领导者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的几个观点和姚惠忠副教授讲授的《政府公共关系与危机处理》,使我感受颇深,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已目前的状况,起到了调适的作用。
仔细想来,时间过得真快,一晃我在乡镇工作已有20多个春秋,回顾走过的风风雨雨,感谢组织对我的关心和信任,常常以知足长乐安慰自已,导致在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常常郁闷不已,有时随着工作压力的不断加大,导致神经衰弱、失眠等身体不适状况。登华教授的讲授使我明白了知足长乐并不是理想的心理健康标准,不知足更
要长乐,才是心理健康的标准,细细品味是这个道理。
其他教授精彩的讲授也给了我思想上、灵魂上强烈的震憾,使我开拓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储备。
学习:先进观念
思想解放天地宽。观念是前提和先导,能左右生产力,在重大转折关头,解放思想非常迫切,不是简单的敢闯敢冒,更多的是同传统观念决裂:从过去发展的成功经验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小农经济小生产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传统思维方式传统文化束缚中解放出来,确立现代化、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理念。首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向世界交出了满意答卷,发展的魂魄就在于“协调”二字。
启迪:奋发当时
北大学习,感受北大精神,借鉴首都发展经验。我深刻感受到:一是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竞争的大格局中分析形势,把握趋势,保持态势,真正坚持科学发展,切实营造和谐文化,才能扎实发展之根、筑牢效益之本;二是扭住党建这条“生命线”。抓好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才有凝聚力,才有生命力。作为党委书记,更要把党的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三是必须牵住人才这个“牛鼻子”。首都的发展优势,追根索源在于人才
优势。如何引进人才、开发人才、使用人才更加迫切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思考:学有所用
学以致用,是培训的目的。我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和区四届一次党代会精神,消化吸收此次学习培训的成果,融入到工作实践中,努力做好下列工作,不辜负区委对我的厚爱和信任:篇五:北京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北京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肖振军)
深:
(一)、思想和精神境界得到了不断升华。一是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这次我有幸融入到北大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汲取最先进的知识,感受到知识的更新、科学技术的进步、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逼着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吸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地探索、创新。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反思,使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不足与肤浅,自身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很多差距,深刻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必须树立勤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升班里的49名同志,来自市、县(区)两级国土部门,通过共同的学习和交流,在课余探讨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积极沟通,虚心学习,进一步密切了与兄弟局之间的关系,使我们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同时通过学习使我们看到了差距,更增强了信心。二是启迪了思想,拓宽了创新的思路。北大、清华等名校老师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境界推陈出新,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又有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它使我进一步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认识能力,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促使自己去反思以前的思想方法和观念,反思自己过去的工作方法,深受启迪与教益。使自己能以新的、全面的理念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以实事求是、历史发展的全面眼光看待事物,从而提高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所学知识用于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工作。这次学习,除了行政管理理论水平得到提升,还对依法行政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学习了新理论,接触了新理念,激发了新思路。一是对当前和谐社会的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事国土资源工作,处在社会矛盾冲突的风口浪尖,要承认社会客观矛盾的存在,而不排斥与回避,积极地面对和解决矛盾问题,维护和谐社会。二是理论还要充分结合实践。在很短的学习时间内,听到看到了很多方面的知识,接收了大量的信息,积累了很多宝贵材料。需要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常翻常阅,不断总结,慢慢消化,慢慢吸收,辩证客观地分析,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真正使这些知识为我所用,受用终生。要以新的理念,新的角度,新的高度,重新去审视、开展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力求做到有新思路、新变化、新效果。走进北大的校门,耳濡目染了这里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学术氛围,在这令人神往的圣地,我又一次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同时也感到些许遗憾。“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的时间很有限,而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和新信息层出不穷,需要学习的方面和内容很多,涉及面很广。因此,我会倍加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勤奋学习、细心思考、扎实工作,达到学习和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用优异的工作业绩来回报组织的信任和培养,用不懈的努力来争取更大的进步。
第二篇:北大培训心得
培训心得
城建支行孙迎冬
草长莺飞的阳春四月,我有幸参加了邢台建行—北京大学管理人员领导力提升研修班的学习,徜徉在海棠烂漫、杨柳吐絮的燕园,似乎又回到了久违的学生时代。教授们的精彩授课令人真正感到了时光如白驹过隙,五天的时间倏忽而过,本人倍感收获良多,择其要汇报如下:
一、只有变是不变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朱雍不仅对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有独到见解和研究,而且对国学有精深的参悟和研究。他在给大家的授课中提到了《易经》三原则,即变易、简易、不易。它告诉我们,世间万物无时无刻都在变化之中,只有变化才是不变的永恒规律。我们根据人是否通变,可以大体分为三类,一是领导变化的人,二是及时应变的人,三是始终跟在别人后面变化的人。作为银行从业人员,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必须掌握变易的思维,才可以根据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分析客户需求,把握商机,取得营销成果。我们必须研究政策、了解客户、锐意创新,争取做领导变化的人。我们要因势利导、紧跟客户需求,做及时应变的人。但是无论如何不能做跟在别人后面被动改变的人,那样我们的工作就会陷于被动落后的地位。
二、营销,没有应该不应该,只有愿意不愿意。著名企业营销及管理专家、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万钧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营销课。他说的一句话“营销,没有应该不应该,只有愿意不愿意”,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营销是什么?营销就是发现客户需求(有时甚至是创造客户的需求)并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那么如何满足?这就要换位思考,站在客户角度打量我们的营销行为,用合适的方式把合适的产品介绍给适当的客户,使之愿意、乐意购买,这就是成功的营销。在某种意义上说,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也是一种营销。这就是我们老生常谈的如何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这与营销产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学习、思考、实践。经过北京五天的培训,聆听了多位专家讲解授课,为我打开了一扇扇开阔视野和心灵的知识之窗,体会到了党委对此次培训的高度重视和良苦用心,为我今后的工作积蓄了力量,也更加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更要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只是一味的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所累,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学习更要实践。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理论并不天然就是生产力,我们必须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要着眼于日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把所思、所想通过行动转化为提升业务发展、加强内部管理的具体措施,最终促进我行业务全面健康发展。
第三篇:北大学习培训心得
北大培训学习心得
“常向湖光会意思,偶从塔影悟精神。” 北大燕园,未名湖畔,那一抹抹涟漪总是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想起在北大学习的那段日子总能让人感慨激昂。古朴庄重的博雅塔就像是神来之笔,恬蜜静逸的未名湖就像是饱涵文辞思想的墨砚,而每一个学子都将用他们在北大学习,继承,熔炼的才学挥动这笔、沾染这砚,为民族描绘更加美好的未来。短短几天的学习生活,让我不免有了些北大学生 “心忧天下,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感。
面对今年国际国内仍然十分严峻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农业银行推动科学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居安思危,准确把握形势,增强应对能力,实施稳健经营,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每一名领导者肩上沉重的担子。
而此次的学习,是总行党委在这样的形势下对我们在工作上实实在在的关心。有幸参加此次培训,对我而言,不仅学到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更是转变观念的一次体验。在京培训时间不长但是我觉得收获很大,深受鼓舞。通过这次培训我感到很受教育,对我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通过培训将对自我的认知逐渐升华为作为一名管理者应该有怎样的自我认知,从而加强自身的领导力,决策力与执行力;在面对如今银行业普遍存在的危机中该如何处理与应 1
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领导,如何制定项目实施;如何有效管理,激发最大的潜能为目标服务,有了更深一层的掌握。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徐滇庆的《宏观经济与房地产市场》这门课上,我深入的了解了房地产市场爆棚与居民购房能力偏低的因果关系,从中了解到金融业在其中的重要调节能力。只有摸清了其中相互影响的脉络关系,才能更好的制定相应的策略,在执行国家有关房价调控的措施中找准机会,拓展市场。房地产市场前景广阔,涵盖个人与对公多项业务范畴。我认为在严格遵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提下制定适应当地市场的产品与营销计划极为重要。这是一个机遇,特别是面对广大客户的购房需求不断增大,其所需要的金融服务也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建立一支专门针对这个市场进行研究的专业项目团队。从市场调查,政策分析,同业对比,产品设计,营销策划,后期连带的金融产品推广一应纳入至这个团队来。配备熟悉这个市场的营销人员,制定适合这个市场的营销计划与风险管理制度。在提供给客户满意的产品,银行放心的风险管理,执行好国家的相应政策的同时实现银行自身利润回报最大化。
面对日益繁荣的经济,多样化的商业模式,金融行业的深入介入是保证一个金融企业长久不衰的重点。想要更好的争取一个产业、一个商业模式的认同,必须力求首先改变自
2己,从而达到改变客户的目的,进而快速占领市场,占领客户,最终实现双赢乃至多赢。我们目前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很多制度思想跟不上新形势下的营销需要;客户开发计划性差;营销模式单一;服务流程不规范等弊端。营销和服务是永远学不完的艺术,更多的意识及技巧需要我们到工作中去不断地总结,去实践,而配套的制度也要适应性的改变。这样的项目制定不光可以用在房地产市场,很多新兴的市场也可以如此类推。广东发展银行的供应链金融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多年前谁都不敢去触碰的领域,他们大胆介入,仔细研究,深入推广,长久以来不断改进产品服务。如今,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以其最为专业的供应链金融团队与最为丰富的项目运作经验,在汽车商业链、钢铁商业链、矿产商业链等多个行业领域的承兑汇票项目上已然占取了全国很大的市场份额,所应用这项服务的客户无一不是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例如:广本,现代,江淮,海马,长城等汽车厂商;鞍钢,首钢,攀钢等大型钢铁集团都与其有着长期,稳定,深入的合作。这种合作贯穿在这些企业整个供应链系统(例如:矿产生产方,加工方,钢材制造企业,中间商,贸易商,国外买方等等整个大型企业的供应链相关商家)这样就不止是和一家企业合作。可以说将企业的经营与银行的经营捆绑在一起。这些企业的资金流动频繁,信贷规模大,通过三方担保加上专业的金融供应链监管公司的全程监管
3将其风险性降到最低。这样一项风险小,收益稳定,累计收益高的项目就是广发其创新与大胆介入而得到的市场回报。如今,其他同业竞争者想进入这片领域,所要面对的将会是更大的挑战——如果我们是专业的农夫,在你忽视这块麦田的时候,你的对手已经学习到如何让这块麦田的产出最大,农场主的收获最多。你不光要面对同业竞争者的咄咄逼人,更要面对农场主的挑剔,尽管农场主的这种苛刻对比显然是不公平的。所以,领导对市场的敏锐观察与准确的决策便显得具有非常大的战略意义。而做出好的决策,规划之后。相应的项目制定便是如何打好这场仗的关键了。
在项目的制定中,目标的制定尤为重要。如果想要得到百分之百的成功,那么给予这个团队的压力就要增加到300%。而这个压力就是目标的制定。但是管理一个团队,还要不断地制定目标,不断地激励团队向着目标前进,这对领导者的领导力就有了很高的要求。生命绝非偶然,开始决定结局。如何打造卓越的领导力,北大国际MBA测评与团队管理课程教授谭智韬运用“重要经理人价值管理系统”为我们每个人进行了分析与讲解,从而让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管理能力与特点有了更加客观的了解。所谓自知者自明,只有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才能有效的制定方式方法改进自己的管理方式,更好的与员工沟通,管理思想也容易被员工接受,从而促使团队更好的完成下达的目标与任务。有了这
4样的一支听话的团队,才能使高压的政策得以落实,让自己的激励措施发挥出更大的成效,从而体现一个领导者的强大领导力。
领导者是组织活动的率领着、引导者,是组织中的主要角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命运是取决于领导者素质的高低、修养的好坏。作为领导者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事物,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的科学判断。传统文化管理具有很理性的思维模式,即管理能力的培育应从小到大,管理能力的鉴别也应以小见大。作为企业发展的决策者和主导者要以自我控制工作情绪和自我调节来自多方面的工作压力,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驾驭市场经济。更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和客服各种困难来应对现实社会中复杂的局面。
短短几天的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平时在工作中对自己所从事的这份工作,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对平日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我发现很多工作其实还可以做的更加完美。特别是项目制定方面,平日杂乱无章的营销方案,通过这次所学方法一个个清晰起来,一个个新的项目思路也不断在脑海中浮现。而我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更加有了信心。本次培训时间紧凑,内容新颖,条 5
理清楚,既有理论指导又有经验之谈,但需要我继续学习得更多。最后我还想说一句,非常感谢这次培训的机会,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一定会做得更好。
难忘北大,难忘燕园。难忘象征着思想自由,卓尔超群,特立独行,敢于创新,科学求真的博雅塔;难忘隐喻了兼容并包,虚怀若谷,整合精深,和而不同,民主多元的未名湖。我将以“兼容并包,探求至上”的北大精神带到工作中去,为农行,为中国的金融事业而奋斗终身。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果洛分行
张志邦
第四篇:北大培训心得电子银行
北大培训学习心得
有幸赴京参加培训,对我而言,不仅学到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更是转变观念的一次体验。在京培训时间不长但是我觉得收获很大,深受鼓舞。通过培训我对银行业的管理方式、经营理念、营销技巧、服务理念、经营状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几天来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也有几点体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建波教授的《营销的辩证思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体会。周教授从简单的营销概念到营销哲学、营销管理、企业变革结合得淋漓尽致。所谓“营销就是帮助别人实现自己的高兴,既要有爱心”,营销的本质是发现需求,满足需求,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目前我行电子银行业务营销主要强调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提升重点客户群电子银行渗透率,开展定向营销。二是加快新开户、新签约客户电子银行同步开通,深化同步营销。三是做好个人电子银行“自助注册”营销宣传,通过银行官方网站在线进行“自助注册”工作。营销的最高境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水到渠成”。我们的营销方式仍需进一步加强,主抓管理团队建设、营销人员配备和营销规范等方面的机制建设。
要做好电子银行业务,机制建设必须先行。首先我们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需求出发,以电子银行业务为
突破点,营销产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银行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客户经理具有重要的桥梁作用、市场调研作用、客户中心服务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客户管理的方法、技巧,运用现代的多种手段,力求首先改变自己,从而达到改变客户的目的,从而尽快占领市场,占领客户,以期实现双赢乃至多赢。然而,我们目前在个人营销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客户开发计划性差、营销模式单
一、服务流程不规范等。营销和服务是永远学不完的艺术,更多的意识及技巧需要我们到工作中去不断地总结,去实践。
其次在工作中我们要有强烈的客户服务意识,站在客户的角度为客户服务,要以客户的服务为标准,并要有超越客户的需求,急用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让客户得到超越期望的更加满意的答复,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更多的客户。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要赢得客户还需注意细节,要学会使用沟通的技巧,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客户随时可以离开我们,选择更好更周到的服务。客户服务是制胜的关键、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和产品本身都是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当今各家银行产品在价格和性能上的差异表现得越来越不明显,要想突出产品的个性化,打响自己的品牌,获得客户的青睐,新颖和完善的客户服务是我们制胜的法宝,因此我们要用卓越的服务来赢得更多的优质客户。
通过学习北京大学EMBA特聘讲师、全国企业家协会高级培训师杨帆教授讲的团队精神,懂得了在实践中锻炼出一个高效的营销队伍对企业来说是多么重要。在培训过程中每个人的团队精神都被充分调动了起来,都在为自己的团队而努力。我更加深刻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以后我会更加努力的提高自己。“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我们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我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各自充分的发挥自己,为这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才能做的最好。在平时的工作中也是这样,没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才能使工作做的更出色,更优秀,所以我们农行需要“建设一流的团队,创造一流的效益”。
领导者是组织活动的率领着、引导者,是组织中的主要角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命运取决于领导者素质的高低、修养的好坏。作为领导者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事物,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的科学判断。传统文化管理具有很理性的思维模式,即管理能力的培育应从小到大,管理能力的鉴别也应以小见大。作为企业发展的决策者和主导者要以自我控制工作情绪和自我调节来缓解多方面的工作压力,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驾驭市场经济。同时,更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和克服各种困难来应对现实社会中复杂的局面。
本次培训时间紧凑,内容新颖,条理清楚,既有理论指导又有经验之谈,但需要我继续学习得更多。一个星期的培训中我学
到了很多,平时在工作中对自己所从事的这份工作,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而通过这次培训在我的大脑中形成了很大的营销和服务的知识框架,增强了营销的理念和意识,学到了更多的客户服务技巧,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更加有了信心。最后非常感谢市分行领导给予我这次培训的机会,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一定会做得更好。
第五篇:北大心得
我的北大考验之路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
毕业院校: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vendy
我要用我的经历让你明白:真正的经验就是不迷信所谓的经验!
我用我的方式成功
——我的北大考研之路
与失意者相比,我算幸运;与成功者相比,我却渺小。本不该不自量力地讲述所谓的“成功史”,可我实在是不愿意后来人再受“考研苦”、“熬考研”之说的误导。其实,考研很快乐!不相信?那我就让你再一路陪我走来。
一、序曲——决定
由于高考填报志愿失误,我被调校调专业学会计,这于天生对数字迟钝的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真是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啊!想想每天抱着堆数字算,至今还心有余悸。本来是想在大学里立体地充实一下自己,做个全才吧!所以参加了很多活动,也得了不少奖,极大地满足了一下虚荣心。可静下心来,难免对未来感到迷茫。虽然我的专业课成绩也不差(反正每年大小都混了一堆奖学金什么的),可我过得挺痛苦,不知道自己明天要做什么是我这种性格的人最不能容忍的。我过得很感性,考研于我最初可能就隐含着快乐的因素——定位自己。可能有点晚熟,我到大三末才确定考研,而且是跨专业考北大国政。决定一出,一下激起千层浪(我这人自制力不是很强,所以我在做事之前很高调。很多人知道我要考北大,到处都好象是审视的目光。我喜欢这种“压迫”的感觉——是不是很“怪”?)。几乎没有人没打击过我,但得益于我出众的辩才都一一给驳回去了!(不过多数可能是自我安慰吧!)
“北大很难考,国政往年录取比例都在10:1以上!”
“那又怎样?很多人还不是只想试试,真正考的没几个!”;
“今年据估计,国关院要突破六百人!”
“没事,考个专业第一的话,后面还有几个人与我何干?”;
“时间这么短,怎么准备?”
“山人自有妙计,我聪明呗!”。
“唉!我真是佩服你的‘傻气’!”
其实,那时心里也不是很实,不过,狂都已经狂了,面子——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东西还是得要的。撑着呗!
二、主旋律——作息
有人预言:我只可能属于试试的那种。而我的所作所为似乎一直在验证着。
别人6:00吞着包子进教室,我8:00还在跟周公聊天呢!9:00准时报到。
我11:00准时出教室(可能很久没这么用功了,老觉得饿)。看着别人不为饭香所动的陶醉样,我一直在纳闷:书中自有美食?
中午难得跟别人一致,都在睡觉。不过唯一不同的是:别人是枕着书小憩;我是枕着枕头酣睡(不过还好,没睡到天黑)。梳洗一下,差不多3:00就可以进教室了。
下午5:00准时出教室(原因同上)。
5:30—7:00法定聊天时间。听听小道消息,看看这几天又漏了什么重要“新闻”。晚上10:00走出教室,别人打着呵欠一脸疲惫,我却精神饱满,跳会儿绳(本来是想减肥的,不过现在看来好像没用)。11:00睡觉。(我不能熬夜!倒不是因为熬夜对皮肤不好,而是我神经衰弱——说来好笑,医生说我这病是因为睡多了——不能操劳过度。)这就是我一天的作息:不紧凑,但很有规律。
当时,同僚有一句话我至今还记得:你还考不考?一点都不象考研的!
我至今还不明白:为什么考研的人一定要有个样呢!
其实,我自己知道,我不是那种打持久战的类型,我的注意力极限是两个小时,超时只能是自我安慰。我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心无旁骛地看我那几本“小说”(我的专业课很有趣,有时做梦都在想着书中的内容。可能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我的备考时间吧!)这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选择和兴趣在考研中的重要地位。
“盲目的大话如果没有事实和逻辑的支持只能是一剂自我安慰的麻醉剂!”,总得找点自信的支点呀!还真被我给找着了:虽然我只有半年的准备时间,但我基础还可以。英语在大二就顺利过了四六级,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政治就更是我的辉煌(不过结果有点令人失望,这是后话);专业课虽然准备时间不长,但这是指备考。在这之前,由于我是校辩论队队长,在知识泛的角度有过专门的训练,虽然很浮,可在逻辑思维方面我应该还是很有优势的;而最令我满意的是我的知识迁移能力。其实现在想想,这些特点考研的人几乎人人具备,更不用说敢挑战北大者。可能最终支撑我的恰恰就是这种“不太正常的乐观”。如果当初真的想象种种恐怖的可能,我怕连填志愿的勇气都没有。
所以我觉得在考研中,自我认知是最重要的。你一定要在考研大军阵形中找准自己的点,不要和别人对照,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三、发展——备考
我的作息时间决定我没有办法以勤补拙,只能以巧补懒了。别人整天想着知识,我想的却是如何学这些知识。还真被我悟出了点精髓:终其一点,将自己的思维调整到出题人的思维,想其所想,思其所思。因为多年出题模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尤其是英语和专业课。细
细分析,“年年岁岁题不同,岁岁年年神相似”。所谓“神”,就是一种思路,一种将重点、难点、考点串起来的模式。所以,与其花数倍的时间练模拟题,不如潜心研究一下往年试题。记住了:往年试题是用来研究的,不是用来测试的。一直发展到可以领悟出哪种思路是答案,哪种思路是陷阱(是思维而不是具体的词)。这样说来,备考就是在做一场猜谜游戏。还有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尤其是专业课。你不要指望你在专业知识面方面胜于科班出身的考生,一定要在理解上下工夫。要深(专业)、要泛(跨专业的迁移),我最后的几道大题,就是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社会学及其它专业的基本理论来阐明的。
四、高潮——实战
一看专业课考卷我就乐了:一切尽在意料中,后面的大题几乎都是整理过的(一道四十多分)。````
遗憾:英语考试时间严重与我的作息脱节,极其简单的听力跟听梦似的,以至于后面整个完形填空不知所云。等好不容易调整好状态,时间已过半。匆忙之中又涂错了好几个答案(出考场以后才意识到),总结的那么多技巧都没用着,真是不甘心。想想有些题目一目了然,竟然也会错。想来还是不够超脱,太过于拘泥于题目本身了。要是15:00考就好了(严重抗议时间安排)。还有就是好久没写字了,本来就不好看的字更加面目狰狞了。奉劝大家还是多练练书法吧!
五、低谷——等待
这可能是唯一一个不快乐的阶段。“考研之前,你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考研之后,你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那段时间真的很难受,老是在想:北大是不是很黑啊?我是不是很倒霉啊?我甚至萌发了算命的念头——现在想想挺搞笑的!真是有点乐极生悲的悲壮。
六、平台——结局
结果出来了,心情却出奇的平静!前面的路还很长,这个点是终点,更是起点……其实,看了我的经历,你可能会说:这种方式不适合我!对了!要得就是这种效果!记住:没有一种方法是适合所有人的,要成功,找出自己的方式!
2.就业前景:
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想进国关,可能是冲着“国际”二字,指望将来出国或进外交部,这确实是一批学生的归宿,但不是国关的全部。其实国关被誉为“没有专业的专业”,而国关的学生被认为是“即使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也能说上两个小时的”。这两点决定了国关学生的就业方向:四面八方。凡是你能想象得到的领域(当然是文科了),都有国关人的身影:高校、媒体、企业、政府。因此国关给你的不见得是一种生存的技能,而是一种状态,一种对人生、对社会、对国家的深切关注,而这是从事任何职业都必需的。“远离竞争、寻求垄断”,国关的垄断资源就在于对事件的敏感。要不然真像有人说的,听国关学生讲时事跟北京出租车司机没什么区别。总之,这是一个很自由的天地,你可以脱俗,你也可以世俗。或许这才是北大,才是国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