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三
精选范文: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三(共2篇)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仅促使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而且进一步凸显了国家文化利益的战略地位,各民族国家对文化利益的诉求、争夺与矛盾也日趋激烈,甚至国家利益矛盾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家文化利益的矛盾。为了当代世界的和谐共存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未来,倡导不同文明的对话,构建以平等互动、多元共存为基础,以互利共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文化新秩序,对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不同文明的共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以往,对于国际秩序,人们更多地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加以论述,随着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文化交往的扩大,文化霸权、文化侵略对民族国家文化主权构成的威胁,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为人们所认同。这不仅关系到人类所创造的多元文化的走向,而且关系到人类今后将营造怎样的生存环境和以怎样的生存方式生活下去。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需要通过不同文明的对话,就一些基本的问题达成共识。
首先,以健康的文化心态,认同与尊重不同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人类文明的发展,取决于健康的文化心态,既不应以冷战式的二元对立思维去看待这一切事物;也不应以多元即无元的心态解构一切价值,走向文化民族主义。文化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它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的民族性,构筑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正是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存在,构成了人类文化生态。认同、尊重不同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既是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权、文化个性表达权和文化发展道路选择权的充分理解与尊重,也是对其他民族国家文化特色的包容与欣赏。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不但能“各美其美”,而且能“美人之美”。尊重和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普遍接受的国际关系准则。文化多样性是对每个民族国家文化选择权利的尊重,这同时也赋予了他尊重其他民族国家文化选择的责任。因此,从任何意义上都可以说,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是人类社会的福祉,也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生机所在。
多样文化的共存是一种包容,是对差异性文化的欣赏。只有平心静气地看待一个多文明并存和文化互动的世界,才能实现求同存异。从对抗到对话,从冲突到融合,从求同到存异乃至尊异,是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态势。中国文化就是在与不同文化的对话与融合中发展起来的,在先秦时期有诸子百家的对话,以后有汉民族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对话,以及佛教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对话等等。近代以来,从被迫打开国门到主动对外开放,中国文化更是在与西方文化的对话中生长起来的。在全球化日益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不同文明间是固守文明冲突论;还是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以“和而不同”的差异思维消解冷战思维,以“和谐”、“对话”取代“冲突”、“斗争”,这不仅是文化选择问题,而且关系人类未来的命运。文化的差异是最根本的差异,不同文化的人,如何交往,如何对话,如何在同一地球村里和睦相处,共存共荣,是新世纪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在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前提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在经济、文化、环保、反恐等诸多领域的合作,说明不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之间并非只有你死我活、一方消灭另一方的对抗与斗争,也可以共存与共同发展。我们尊重其他国家的制度选择,构建国际和谐社会,就是要在开放的文化语境、多元的文化交流中,通过不同文明的对话,在充分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不同文明的多样性的基础上,本着尊重差异、理解个性以及和谐相处的精神,进一步匡正偏见,扩大共识,超越异同,推进建设性合作,使世界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其次,超越民族国家视野,确立全球性文化意识。虽然人类社会已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但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经济制度与经济模式的不同依然存在。要实现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互利共赢,构建国际和谐社会,实现和平与发展的人类共同愿望,就必须超越民族国家的视野,超越不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局限,确立一种全球性的文化意识。如果片面强调国家利益的排他性、社会制度的差异性与意识形态的对抗性,不仅有悖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潮流,而且对一个民族自身的发展也是有害无益的。在后冷战时代的今天,超越对抗型思维,建立合作型政治,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既是维护国家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是各国互利共赢的明智选择。
目前,人类文化在其物质层面和结构层面上由于跨国家跨地区的经贸合作、社会交流已经达成了不少共识,但在人类文化的精神层面上,由于各个利益群体的文化传统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同以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更由于旧的国际文化秩序的存在,话语权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使得现实的文化交流具有极大的不平衡、不对等性。虽然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和现代性规范并非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实现社会发展的唯一道路和模式,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也绝非就是唯一的真理性判断,然而,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在西方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取得对方的认同与对话资格,一些人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自己的价值体系,转而以西方文化和体制为楷模,努力在文化的理念与实践等诸多方面进行重新的整合,其结果,是民族文化个性的丧失,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破坏。这已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要改变这种以西方标准为价值尺度的国际文化秩序现状,就要融入世界文化的整体格局,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事务的管理和国际文化规则的制定,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文化事务中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和决策权,扩大自己的影响,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以推进公正、合理的国际文化和谐的构建。在这样一种世界大格局下,中国如何珍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抢救、整理、发展最具民族特征的文化遗产,并将其融进现代生活之中,使其在世界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就显得异常重要了。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意义就在于,只有每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得到充分发展和展示,整个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才会形成相互影响、相互映衬的世界文化的和谐局面。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三(共2篇)]篇一: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三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三
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仅促使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而且进一步凸显了国家文化利益的战略地位,各民族国家对文化利益的诉求、争夺与矛盾也日趋激烈,甚至国家利益矛盾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家文化利益的矛盾。为了当代世界的和谐共存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未来,倡导不同文明的对话,构建以平等互动、多元共存为基础,以互利共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文化新秩序,对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不同文明的共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以往,对于国际秩序,人们更多地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加以论述,随着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文化交往的扩大,文化霸权、文化侵略对民族国家文化主权构成的威胁,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为人们所认同。这不仅关系到人类所创造的多元文化的走向,而且关系到人类今后将营造怎样的生存环境和以怎样的生存方式生活下去。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需要通过不同文明的对话,就一些基本的问题达成共识。
首先,以健康的文化心态,认同与尊重不同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人类文明的发展,取决于健康的文化心态,既不应以冷战式的二元对立思维去看待这一切事物;也不应以多元即无元的心态解构一切价值,走向文化民族主义。文化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它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的民族性,构筑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正是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存在,构成了人类文化生态。认同、尊重不同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合
法性,既是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权、文化个性表达权和文化发展道路选择权的充分理解与尊重,也是对其他民族国家文化特色的包容与欣赏。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不但能“各美其美”,而且能“美人之美”。尊重和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普遍接受的国际关系准则。文化多样性是对每个民族国家文化选择权利的尊重,这同时也赋予了他尊重其他民族国家文化选择的责任。因此,从任何意义上都可以说,人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三(共2篇)]多样性的存在是人类社会的福祉,也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生机所在。
多样文化的共存是一种包容,是对差异性文化的欣赏。只有平心静气地看待一个多文明并存和文化互动的世界,才能实现求同存异。从对抗到对话,从冲突到融合,从求同到存异乃至尊异,是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态势。中国文化就是在与不同文化的对话与融合中发展起来的,在先秦时期有诸子百家的对话,以后有汉民族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对话,以及佛教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对话等等。近代以来,从被迫打开国门到主动对外开放,中国文化更是在与西方文化的对话中生长起来的。在全球化日益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不同文明间是固守文明冲突论;还是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以“和而不同”的差异思维消解冷战思维,以“和谐”、“对话”取代“冲突”、“斗争”,这不仅是文化选择问题,而且关系人类未来的命运。文化的差异是最根本的差异,不同文化的人,如何交往,如何对话,如何在同一地球村里和睦相处,共存共荣,是新世纪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在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前提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在经济、文化、环保、反恐等诸多领域的合作,说明不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之间并非只有你死我活、一方消灭另一方的对抗与斗
争,也可以共存与共同发展。我们尊重其他国家的制度选择,构建国际和谐社会,就是要在开放的文化语境、多元的文化交流中,通过不同文明的对话,在充分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不同文明的多样性的基础上,本着尊重差异、理解个性以及和谐相处的精神,进一步匡正偏见,扩大共识,超越异同,推进建设性合作,使世界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其次,超越民族国家视野,确立全球性文化意识。虽然人类社会已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但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经济制度与经济模式的不同依然存在。要实现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互利共赢,构建国际和谐社会,实现和平与发展的人类共同愿望,就必须超越民族国家的视野,超越不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局限,确立一种全球性的文化意识。如果片面强调国家利益的排他性、社会制度的差异性与意识形态的对抗性,不仅有悖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潮流,而且对一个民族自身的发展也是有害无益的。在后冷战时代的今天,超越对抗型思维,建立合作型政治,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既是维护国家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是各国互利共赢的明智选择。
目前,人类文化在其物质层面和结构层面上由于跨国家跨地区的经贸合作、社会交流已经达成了不少共识,但在人类文化的精神层面上,由于各个利益群体的文化传统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同以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更由于旧的国际文化秩序的存在,话语权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使得现实的文化交流具有极大的不平衡、不对等性。虽然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和现代性规范并非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实现社会发展的唯一道路
和模式,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也绝非就是唯一的真理性判断,然而,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在西方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取得对方的认同与对话资格,一些人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自己的价值体系,转而以西方文化和体制为楷模,努力在文化的理念与实践等诸多方面进行重新的整合,其结果,是民族文化个性的丧失,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破坏。这已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要改变这种以西方标准为价值尺度的国际文化秩序现状,就要融入世界文化的整体格局,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事务的管理和国际文化规则的制定,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文化事务中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和决策权,扩大自己的影响,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以推进公正、合理的国际文化和谐的构建。
在这样一种世界大格局下,中国如何珍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抢救、整理、发展最具民族特征的文化遗产,并将其融进现代生活之中,使其在世界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就显得异常重要了。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意义就在于,只有每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得到充分发展和展示,整个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才会形成相互影响、相互映衬的世界文化的和谐局面。
篇二: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三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三
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仅促使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而且进一步凸显了国家文化利益的战略地位,各民族国家对文化利益的诉求、争夺与矛盾也日趋激烈,甚至国家利益矛盾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家文化利益的矛盾。为了当代世界的和谐共存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未来,倡导不同文明的对话,构建以平等互动、多元共存为基础,以互利共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文化新秩序,对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不同文明的共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以往,对于国际秩序,人们更多地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加以论述,随着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文化交往的扩大,文化霸权、文化侵略对民族国家文化主权构成的威胁,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为人们所认同。这不仅关系到人类所创造的多元文化的走向,而且关系到人类今后将营造怎样的生存环境和以怎样的生存方式生活下去。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需要通过不同文明的对话,就一些基本的问题达成共识。
首先,以健康的文化心态,认同与尊重不同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人类文明的发展,取决于健康的文化心态,既不应以冷战式的二元对立思维去看待这一切事物;也不应以多元即无元的心态解构一切价值,走向文化民族主义。文化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它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的民族性,构筑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正是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存在,构成了人类文化生态。认同、尊重不同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既是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权、文化个性表达权和文化发展道路选择权的充分理解与尊重,也是对其他民族国家文化特色的包容与欣赏。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不但能“各美其美”,而且能“美人之美”。尊重和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普遍接受的国际关系准则。文化多样性是对每个民族国家文化选择权利的尊重,这同时也赋予了他尊重其他民族国家文化选择的责任。因此,从任何意义上都可以说,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是人类社会的福祉,也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生机所在。
多样文化的共存是一种包容,是对差异性文化的欣赏。只有平心静气地看待一个多文明并存和文化互动的世界,才能实现求同存异。从对抗到对话,从冲突到融合,从求同到存异乃至尊异,是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态势。中国文化就是在与不同文化的对话与融合中发展起来的,在先秦时期有诸子百家的对话,以后有汉民族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对话,以及佛教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对话等等。近代以来,从被迫打开国门到主动对外开放,中国文化更是在与西方文化的对话中生长起来的。在全球化日益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不同文明间是固守文明冲突论;还是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以“和而不同”的差异思维消解冷战思维,以“和谐”、“对话”取代“冲突”、“斗争”,这不仅是文化选择问题,而且关系人类未来的命运。文化的差异是最根本的差异,不同文化的人,如何交往,如何对话,如何在同一地球村里和睦相处,共存共荣,是新世纪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在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前提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在经济、文化、环保、反恐等诸多领域的合作,说明不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之间并非只有你死我活、一方消灭另一方的对抗与斗争,也可以共存与共同发展。我们尊重其他国家的制度选择,构建国际和谐社会,就是要在开放的文化语境[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三(共2篇)]、多元的文化交流中,通过不同文明的对话,在充分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不同文明的多样性的基础上,本着尊重差异、理解个性以及和谐相处的精神,进一步匡正偏见,扩大共识,超越异同,推进建设性合作,使世界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其次,超越民族国家视野,确立全球性文化意识。虽然人类社会已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但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经济制度与经济模式的不同依然存在。要实现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互利共赢,构建国际和谐社会,实现和平与发展的人类共同愿望,就必须超越民族国家的视野,超越不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局限,确立一种全球性的文化意识。如果片面强调国家利益的排他性、社会制度的差异性与意识形态的对抗性,不仅有悖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潮流,而且对一个民族自身的发展也是有害无益的。在后冷战时代的今天,超越对抗型思维,建立合作型政治,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既是维护国家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是各国互利共赢的明智选择。
目前,人类文化在其物质层面和结构层面上由于跨国家跨地区的经贸合作、社会交流已经达成了不少共识,但在人类文化的精神层面上,由于各个利益群体的文化传统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同以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更由于旧的国际文化秩序的存在,话语权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使得现实的文化交流具有极大的不平衡、不对等性。虽然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和现代性规范并非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实现社会发展的唯一道路和模式,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也绝非就是唯一的真理性判断,然而,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在西方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取得对方的认同与对话资格,一些人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自己的价值体系,转而以西方文化和体制为楷模,努力在文化的理念与实践等诸多方面进行重新的整合,其结果,是民族文化个性的丧失,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破坏。这已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要改变这种以西方标准为价值尺度的国际文化秩序现状,就要融入世界文化的整体格局,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事务的管理和国际文化规则的制定,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文化事务中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和决策权,扩大自己的影响,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以推进公正、合理的国际文化和谐的构建。
在这样一种世界大格局下,中国如何珍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抢救、整理、发展最具民族特征的文化遗产,并将其融进现代生活之中,使其在世界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就显得异常重要了。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意义就在于,只有每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得到充分发展和展示,整个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才会形成相互影响、相互映衬的世界文化的和谐局面。
第二篇:专题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2006年10月8日到1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一个主要议程,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这是近25年来,中共中央全会首次专门研究社会事务问题。
中共全党的普遍共识是,当前,中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是实现中国长远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
一、和谐社会的特征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总结了六大特征: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胡锦涛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胡锦涛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
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二、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应当做什么?怎么做?
1.促进社会公平:政府的重要职责
最近几年,一种怪现象已是公开的秘密:每到中小学开学前夕,许多家长揣着“条子”“票子”四处奔走,只为孩子能上一所好学校。部分学校以改制为名高额收费,使得本应为大众服务的优质教育资源,成了少数人享受的奢侈品。群众对教育不公平的不满如此强烈,以至于进入2006年以来,多个省份不得不采取强硬手段遏制择校歪风。
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看来,社会分配公平与否,以公共产品为主的二次分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他说,包括教育医疗、收入分配、就业和社保、食品卫生与公共安全、利益表达与保护机制、环境保护在内的公共产品,供给增长迟缓,分配不公,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突出矛盾。
他说,备受关注的贫富差距,不仅是公民经济收入的差距,更体现为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有研究表明,在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各种因素中,教育因素占20%左右。
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增长保持在每年15%左右,但科教文卫等方面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从1992年至2003年基本没有增长。专家认为,在市场经济时代,政府应该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近几年,党和政府为此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基本建成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惠及177亿农民;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得到加强,今年春季开学时,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5000万名学生的学杂费已被免除,许多辍学儿童重新回到学校;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普遍提高。
迟福林说,随着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长,社会矛盾更加复杂。拉美一些国家的实践表明,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激化社会矛盾,甚至会由此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中断或倒退。因此,扩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解决专题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六部分申论命题热点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举措。
2.转变行政方式:新时期的大众期待
过去企业一提到“跑审批”就头疼不已。手续繁杂、时日漫长、互相推诿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今,在天津市南开区,人们却可以体验到一种全新的行政服务。在这里,你把申请递到行政许可审批部门后,在公开承诺的时限内,如果既不批准又不批驳,又无法定事由准许延长时限,那么电脑系统会自动生成并印发一份许可决定,寄送到你手上。尔后,按规定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补齐相关手续。
这种名为“超时默许”的新型审批方式,变人工督办为电脑操控,对“官衙”作风进行强制性矫正,原来15天至93天的办理时限缩短为5天。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政府的诚信、优质、高效服务。
中央党校政法部博士井敏说,我国原有的政府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以政府为本位的,很多制度安排和行为方式都是以方便政府管理的原则设计出来的。而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角色应该是一个为市场、社会发展提供规则和维护秩序的服务者。
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而今年的报告再次提出了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的问题,要求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和信息公布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所长谢庆奎认为,在传统的政府体制下,很多公务员“官架子”很大,办事不公平、不透明、效率低下。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是解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促进城乡、区域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一新形势要求政府转变行为方式。
事实上,自1992年明确提出要进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之后,我国对政府如何适应新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主要表现是政府职能范围缩小,把原来由政府直接管理的很多事务交给了市场和社会。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仅靠政府职能范围调整已难以解决,必须重新思考政府的角色定位,由“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过渡。
3.回归政府定位:必须紧扣“服务”二字
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已持续下跌两个半月,而国内油价仍居高不下。北京出租汽车司机杨师傅抱怨说:“这两年国内油价上调了8次,每次都说是'国际油价上涨'。这回国际油价已经连续多次回跌,国内怎么不下调啊?政府价格部门到底是为百姓服务,还是为油商服务?”
像杨师傅这样质疑部门利益阻碍了改革进程的人为数不少。专家指出,如何处置政府的“自身利益”,是建设服务型政府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很多地方政府和部门作为一方主体参与经济建设,与其下属的企事业单位形成了复杂的利益格局。而践行“服务行政”的理念,政府自身就不能成为利益的主体。
北京市海淀区将26家区属医院纳入新成立的“公共服务委员会”管辖,与区卫生局脱钩。舆论认为,此举不仅使政府的公共服务资源得到整合,而且使卫生局不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可以专管市场准入、执法、监督等工作,确保监管的公正性。
谢庆奎说,在服务型政府的体制下,公共政策应该是公民需求的反映,而不是政府需求或有能力向政府施加压力的优势集团需求的反映。为此,政府必须对社会管理机制进行创新,为公民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
服务型政府的所有行为必须紧扣“服务”二字。政府不能想服务就服务,不想服务就不服务。同时,政府所提供的服务还必须是公民真正需要的服务,而不是政府想提供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如果政府提供的服务不是公民所满意的服务,就是一个没有尽责的政府。
三、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必须”
这“六个必须”依次为: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
作为通盘方案的“六个必须”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互相衔接、交错的。“以人为本”是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高原则;科学发展观则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条红线;其他四个方面,涉及到发展、改革、稳定、执政等各个方面。
在“六个必须”等极为原则性的表述中,有不少新内容,如“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等。
自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尤其是自十六届四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年来,中央在这方面的认识逐渐深化,理论更加成熟,经验更加充实,机制体制也趋于完备。这两年中,对于社会情况的调查研究没有停止,解决群众实际利益问题没有中断,健全完善社会管理机制没有放松。正是在以往实践、理论的基础上,中央总结出“六个必须”,涵盖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方面面。
第三篇:构建和谐社会三题
一、以人为本理念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前提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从主体上也就是人的方面,真正解决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前提。1956年我国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这样强调:“我们做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难道还有人不知道我国有六亿人口吗?知道是知道的,不过办起事来有些人就忘记了,似乎人越少越好,圈子紧缩得越小越好。抱有这种小圈子主义的人们,怎么就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建设社会主义,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并尽可能地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毛泽东这段话讲得很深刻,实质上是执政党的思维方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在这里没有使用阶级的概念,而使用的是人口概念。这是因为,党在没有执政之前,必须首先分清谁是朋友谁是敌人,以组织阶级队伍领导革命。尽管我们要把全国人民都组织起来进行革命,然而革命是要流血牺牲掉脑袋的,实际上只能把本阶级的骨干力量组织起来去影响更多的人。这个过程中还要利用矛盾,分化瓦解,甚至激化矛盾,以打击敌人。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还是最大限度地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毛泽东思想有三大法宝,第一个就是统一战线,第二个才是武装斗争,第三个是党的建设,这是通过搞好党的建设来驾驭前两个法宝。此乃毛泽东的成功之道。有一位老革命的回忆录,讲红军时期毛泽东曾出题考还是红小鬼的胡耀邦,先问你懂军事吗?胡耀邦对军事的战略、战术说了一通。毛泽东说,你对军事理解的还不够到位。什么是军事呢?军事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不能够死拼到底。然后毛泽东又问什么是政治呢?胡耀邦讲了阶级斗争,群众工作。毛泽东又说你对政治的理解也不深刻。政治就是把赞成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有作为的政治家善于把反对我们的人变成赞成我们的人。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中国革命因此赢得胜利,共产党成了中华大地上的执政党。共产党在成为执政党以后,尤其是在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灭之后,就要全面顾及、通盘考虑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并且尽可能把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在体制之内,求得稳定与发展。因此,党的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接着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但是由于毛泽东和共产党对我国社会结构和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判断,执政理念从1957年反右斗争后变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才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讲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十六大提出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包括一切热爱祖国的人们。我国是法制社会,人的概念也就是公民的概念,集中体现为在法律和政策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正是在此基础上,科学人才观提出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以人为本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新的执政风貌和施政特色。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曾在“以民为本”和“以人为本”两种提法之间进行比较,取得的共识是,我国封建社会上千年来就有“民本”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也早已有“人本主义”,我们共产党人就叫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理念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具有最广泛最充分的包容性,深得人心~。以人为本意味着对过去较长一个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执政理念的彻底否定。当年我们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来看,那主要是在工作重心代替意义上的转折(当然意义至关重大),在理论上尚未完全深入到社会历史领域,以致我们这些年的发展进程中仍然不断出现“非以人为本”的现象。诸如曾经发生的姓“社”姓“资”和姓“公”姓“私”的争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责难,对私营企业主的非议,等等。突出以人为本,在社会历史领域里彻底地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是对现实社会中一切违背人性发展的、不尊重人的现象的反思和超越。这是共产党在自觉认识到已经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个根本性转变情况下,在执政理念上的新飞跃。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真正解决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问题。这就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大家一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了新力量,巩固和扩大了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从以人为本理念出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理成章。因为以人为本,就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形成人人都可以成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观念;才能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并且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要维护和保障~,保护合法的私人财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而主要是指社会各阶层能够和谐相处。就是说,在新世纪新阶段,只有所有社会成员都有了平等的国民待遇,方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结构转型期是提出和谐社会的现实原由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结构转型时期,这是改革的攻坚时期,主要是解决经济社会结构问题,建立新体制。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这一时期是改革取得较大效果的时期,也是社会阶层激烈分化的时期,整个社会结构会逐步地分化为若干个阶层,这些阶层都有了自己特殊的利益和获得这种特殊利益的特殊渠道,产生了维护自身利益的政治要求。改革面临的主要约束条件,是随着改革的深化所带来的各方面的利益冲突。就整
个改革进程来说,利益矛盾最尖锐的是这个时期。在这个时期,深化改革的关键,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并且让人民群众不断得到改革的实惠。执政党要合理协调利益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应运而生。这一时期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一是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会使一部分低收入的弱势群体诱发对旧体制的眷恋情绪,怀旧,今不如昔。它的危险性在于,这种眷恋情绪一旦蔓延开来,很可能同改革初期由于改革深化和不断取得成效而沉寂下来的极“左”思潮相结合,从而成为影响改革的一个重要思想因素。一些抱有极“左”主张的人,打着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旗号,改头换面地贩卖“左”的一套,使改革的~环境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势。二是各阶层的代表不可避免地会提出它所代表的特殊阶层利益的理论表达,使改革决策的理论环境趋于复杂,以至影响到决策,在实际操作层面的协调之外,额外地增加了思想理论层面的协调负担。这也就是我们在这一阶段总要强调弘扬民族精神、坚持正确的~导向、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深化改革的原因所在。三是由于改革处在攻坚阶段,原来旧体制下的各种矛盾以及在改革启动阶段尚未触及的深层次矛盾都暴露出来了,改革进程中受历史条件限制产生的一些新的矛盾也暴露出来了。也就是说,旧体制遗留下来的矛盾、改革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交织在一起,情况相当复杂,各项改革措施牵一发而动全身,系统性非常明显。不像改革初期那样,一项改革措施就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效果,改革的成本增大,使得改革难以一时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就容易使人们总感到现行的改革措施不过瘾,产生激进情绪。四是这个期间一般都是经济的开放度达到很高程度的时期,思想文化方面的碰撞十分激烈,特别是国外的一些思潮传了进来,对改革目标的选择、改革措施的确定、改革的实际进程都会产生影响。在这方面,这种碰撞突出地表现为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激烈碰撞。操作不当,就会出现全盘西化,或者出现极端的、狭隘民族主义。所以,结构转型期的改革,已经不单单取决于经济本身,不单单取决于经济体制本身,它已经使改革成为一个全面建设新体制的创新时期、创新工程。整个改革能不能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能不能协调地渡过这个时期。这个时期最大的危险在于,在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出现的社会失调。事实上,困难条件下出现的一些社会失调,在中外政治史上是比较好应付的。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上下同心同德,比较顺利地度过。但是经济增长、甚至繁荣时期出现的社会失调,非常严峻。美国独立战争、英国革命、法国大革命、~革命即十月革命,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四大革命,它们在革命的前夜都是经济高速发展、繁荣时期。人们欲望激发起来了,引发巨大的不平衡,所以起来~,进行革命;普遍贫穷,超稳定结构,不容易出事。在改革的转型期,由于利益矛盾十分尖锐,非常复杂,尽管经济在高速发展,但是一旦出现社会失调,对我们执政党来说,那是非常严峻的,真正考验党的执政能力。因此,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是高屋建瓴的积极应对,意义不容低估。
三、和而不同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毛泽东曾经精辟地说过,我们的事业为什么能够胜利?不在于纯,而在于不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和而不同、丰富多彩。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兼收并蓄,厚德载物,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适度、适时、适当的和谐状态。世界是多样统一的,我们要认识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和谐社会应当是和而不同的社会,关注人们之间的共同性和个性的差异性,人们的思想文化和精神追求将表现出丰富的个性差异,更加文明,更为开放。西周末年史伯答桓公:“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万物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平”是把许多性质不同的东西结合起来,使他们得到和谐。这是产生万物的基本条件。“裨”即把性质相同的东西相加凑合在一起,这就没有新东西,也就是没有了创造力。只有把不同成分的原料组合在一起,才会产生新品种。“他”有“不同”的意思,在不同中找相同相近的事物或道理,也就是找“和”的过程。孔子在《论语·子路》篇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晏《论语集解》说:“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则同,然各争利,安得而和?”这样便把“和”与“同”彻底地归于人的不同上来,君子的看法相同,但他们所做的不一定都一样。小人看似相同,那是为了利益,如果同伴中损伤了他们的利益,很容易生成内讧,如鸟兽散。和而不同是指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和(合并、融合、团结、和谐)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一味追求同,不仅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反而会使事物衰竭。和而不同,就是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实现差别共存,从而在本质上达到相近或相似。和而不同是多元一体的理论。承认不同,但是要和,否则就要出现纷争。只强调同而不能和,那只能是毁灭。和而不同体现了辩证关系。和就是要求在纷乱当中寻求到共同的、统一的属性。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我们要通过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以及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调整化解各种矛盾,建立起中国历史上最和谐的社会。在我国现阶段,机会平等是实现社会和谐至关重要的条件。社会对人们利益的满足能够与他们对生产的贡献成正比地增长,即贡献愈大,社会对其回报也愈高,以激发最大多数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财富再分配。用公民平等、机会平等、资源开放、公平竞争的公共政策,开辟不同社会阶层社会流动的合理通道,尤其是向上流动的通道,使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实现良性、公正合理的互动。与此同时,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生动而有序的社会,既富有活力,也保持稳定;既包含各方面不同利益,又能把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处理妥当。这是一种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和而不同、矛盾统一的社会。
第四篇: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
教师二支部常妙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把“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明年工作的一个重点。这是一个顺民意、得民心的奋斗目标。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向往和追求“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民康物阜”、“安居乐业”这样的稳定、和谐社会,尽管在中国真正实现的时候并不多。今天我们有许多有利条件,人民期盼的社会目标是有望实现的。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党和政府有责任,各单位和组织有责任,每个社会成员也有责任。
第一,从上到下都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正面临一个特殊历史发展阶段,构造和谐社会环境,是现实需要。去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这是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是经过多少年艰苦奋斗才取得的成果。但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处于经济起飞的国家,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的阶段,是经济转型时期,充满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调整、冲撞,各种社会不安定因素凸显。这个阶段各种矛盾处理得好,平安渡过,一个国家就可能比较顺利地进入更高发展阶段的轨道;如果处理得不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酿成严重危机,将使社会陷入停滞、徘徊,甚至倒退,多少年缓不过劲来。中国是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情况远比其它国家复杂,如何渡过这个敏感而关键的发展时期,值得全国上下高度警惕,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也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及其后代的切身利益。至关重要的是,在认清我们面临发展阶段的特点的基础上,大家要树立齐心协力,和衷共济的思想,排除一切障碍,渡过这个难关。
第二,全国上下要抓住那些严重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不放。什么东西影响我国社会和谐?这一点,全国从中央到基层到普通群众,都是心中有数的,而且有高度共识。问题是要有决心,有办法。腐败,是影响和破坏社会和谐的头号死敌,它的泛滥严重损害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激起群众怨恨,加深社会矛盾。要在已取得重大战果的形势下,乘胜前进,在舆论上把腐败搞臭,在制度上建立起反腐的铜墙铁壁,切实把在这个问题上失去的民心收回来。
失业队伍扩大,是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除通过增加投资,新增项目,扩大就业外,最重要的是提倡各企业科学安排劳力,扩大就业门路,创造不减员而能增效的经验,尽量减少把人员推向社会而加大就业压力。
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是影响当前社会和谐和稳定的另一个突出问题。要坚决打击那些通过权力或种种非法手段而暴富的人,对自然条件恶劣和历史上经济文化落后地区以及社会弱势群体,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大富裕地区和富裕人群的税收工作力度, 适当“抽肥补瘦”。
当然,还有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也应缓和与消除。如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也应该整顿和加强,司法战线应公正执法,为那些受欺负和受委屈者声张正义。可能影响和破坏我们和谐稳定的外部因素也是存在的,最明显的是“台独”。但只要内部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外部问题并不可怕。缓和和化解各种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第一位要承担责任的无疑是政府。一个清正廉洁、实施正确政策、有执政能力的政府,是做到一切的关键。我国政府是举世公认的有权威、强有力的政府之一。只要政府看准问题所在,狠抓不放,坚持不懈,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各部门、各单位、各公司、工厂、学校、社会团体都要把化解矛盾、营造和谐环境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推卸的责任。许多不和谐问题都产生于具体单位内部。只要全国千千万万各种组织切实把各种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苗头和隐患都解决在自己内部,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铲除了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土壤。有报道说,一向
信访严重的河南省今年以来从省委、省政府到地市、县各级领导亲自深入基层,帮助解决群众在信访中提出的大量难题,使人民比较气顺满意,全省信访人数大幅渡减少。这说明是否真正关心群众、是否把工作做到基层,情况是大不相同的。
构建和谐社会,每个社会成员都有责任,谁也不应该把自己置之度外。因为社会是否和谐,与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有关系,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有关系。如果每个人,都能以身作则,从我做起,违法乱纪的事不做,损人利己的事不做,欺压他人的事不做,而且能善待别人,同情和帮助弱者,一个单位、一个集体还能不和谐?在社会成员中,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尤其重要。全国将近7000万党员,哪个社会细胞里没有党员?哪级权利机构中不是共产党员当政?只要党员牢记党的宗旨,执政为民,只要党员把自己管住,在群众中做出好样子,哪个单位和集体能不和谐?
中国历史上长期不和谐、不团结、不稳定,给外国列强以可乘之机,中国人吃尽了苦头。建国后,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运动不断,社会也不和谐,人民吃苦头也不少。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目前存在一些有碍和谐和稳定的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社会变革过程中出现的暂时现象。只要党和政府重视,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同心同德,不和谐问题是完全可以逐步化解的。
第五篇: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把“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明年工作的一个重点。这是一个顺民意、得民心的奋斗目标。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向往和追求“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民康物阜”、“安居乐业”这样的稳定、和谐社会,尽管在中国真正实现的时候并不多。今天我们有许多有利条件,人民期盼的社会目标是有望实现的。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党和政府有责任,各单位和组织有责任,每个社会成员也有责任。
第一,从上到下都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正面临一个特殊历史发展阶段,构造和谐社会环境,是现实需要。去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这是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是经过多少年艰苦奋斗才取得的成果。但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处于经济起飞的国家,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的阶段,是经济转型时期,充满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调整、冲撞,各种社会不安定因素凸显。这个阶段各种矛盾处理得好,平安渡过,一个国家就可能比较顺利地进入更高发展阶段的轨道;如果处理得不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酿成严重危机,将使社会陷入停滞、徘徊,甚至倒退,多少年缓不过劲来。中国是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情况远比其它国家复杂,如何渡过这个敏感而关键的发展时期,值得全国上下高度警惕,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也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及其后代的切身利益。至关重要的是,在认清我们面临发展阶段的特点的基础上,大家要树立齐心协力,和衷共济的思想,排除一切障碍,渡过这个难关。
第二,全国上下要抓住那些严重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不放。什么东西影响我国社会和谐?这一点,全国从中央到基层到普通群众,都是心中有数的,而且有高度共识。问题是要有决心邪旆ā?/p>
腐败,是影响和破坏社会和谐的头号死敌,它的泛滥严重损害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激起群众怨恨,加深社会矛盾。要在已取得重大战果的形势下,乘胜前进,在舆论上把腐败搞臭,在制度上建立起反腐的铜墙铁壁,切实把在这个问题上失去的民心收回来。
失业队伍扩大,是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除通过增加投资,新增项目,扩大就业外,最重要的是提倡各企业科学安排劳力,扩大就业门路,创造不减员而能增效的经验,尽量减少把人员推向社会而加大就业压力。
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是影响当前社会和谐和稳定的另一个突出问题。要坚决打击那些通过权力或种种非法手段而暴富的人,对自然条件恶劣和历史上经济文化落后地区以及社会弱势群体,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大富裕地区和富裕人群的税收工作力度, 适当“抽肥补瘦”。
当然,还有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也应缓和与消除。如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也应该整顿和加强,司法战线应公正执法,为那些受欺负和受委屈者声张正义。
可能影响和破坏我们和谐稳定的外部因素也是存在的,最明显的是“台独”。但只要内部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外部问题并不可怕。
缓和和化解各种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第一位要承担责任的无疑是政府。一个清正廉洁、实施正确政策、有执政能力的政府,是做到一切的关键。我国政府是举世公认的有权威、强有力的政府之一。只要政府看准问题所在,狠抓不放,坚持不懈,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各部门、各单位、各公司、工厂、学校、社会团体都要把化解矛盾、营造和谐环境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推卸的责任。许多不和谐问题都产生于具体单位内部。只要全国千千万万各种组织切实把各种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苗头和隐患都解决在自己内部,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铲除了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土壤。有报道说,一向信访严重的河南省今年以来从省委、省政府到地市、县各级领导亲自深入基层,帮助解决群众在信访中提出的大量难题,使人民比较气顺满意,全省信访人数大幅渡减少。这说明是否真正关心群众、是否把工作做到基层,情况是大不相同的。
构建和谐社会,每个社会成员都有责任,谁也不应该把自己置之度外。因为社会是否和谐,与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有关系,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有关系。如果每个人,都能以身作则,从我做起,违法乱纪的事不做,损人利己的事不做,欺压他人的事不做,而且能善待别人,同情和帮助弱者,一个单位、一个集体还能不和谐?在社会成员中,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尤其重要。全国将近7000万党员,哪个社会细胞里没有党员?哪级权利机构中不是共产党员当政?只要党员牢记党的宗旨,执政为民,只要党员把自己管住,在群众中做出好样子,哪个单位和集体能不和谐?
中国历史上长期不和谐、不团结、不稳定,给外国列强以可乘之机,中国人吃尽了苦头。建国后,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运动不断,社会也不和谐,人民吃苦头也不少。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目前存在一些有碍和谐和稳定的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社会变革过程中出现的暂时现象。只要党和政府重视,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同心同德,不和谐问题是完全可以逐步化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