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新学习增强“三个意识”心得体会
免费
分享
创新
最新学习增强“三个意识”心得体会
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说: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这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执政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三种意识”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传统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而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党中央对此有深切的认识。十六大结束不久,胡锦涛率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奔赴西柏坡,重温“两个务必”,提出居安思危问题;在XX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再次提出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胡锦涛在XX年1月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又提出切实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树立八个方面的优良作风,其中包含着服务于人民、艰苦奋斗等多方面内容。从重温“两个务必”到提出“三种意识”,可以看出,提高领导干部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五年任期中的一贯思路。
增强“三种意识”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XX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万亿,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亦有相应进展。但是,中国毕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成熟。虽然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已经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进一步增强“三种意识”,不断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实为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所必需。
增强“三种意识” 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客观形势要求各级领导者树立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地引导社会发展,为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维系社会公正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但另一方面,在转型时期,由于各项制度不完善不成熟,在某些地区、某些部门还存在一些政令不畅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影
免费
分享
创新
响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增强“三种意识”,加快改革的步伐,将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政治上的保障。
增强“三种意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在社会利益群体多元化时代,为了维系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执政党需要公正地协调各方利益,以人民利益最大化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价值取向,由此必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执政为民。但目前在某些地方、在某些问题上还存在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影响社会公正与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增强“三种意识”,特别是公仆意识,对于促进社会公正、巩固与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data/xdth/
第二篇:最新学习增强“三个意识”心得体会
精选范文:最新学习增强“三个意识”心得体会(共2篇)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说: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这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执政使命具有重要意义。增强“三种意识”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传统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而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党中央对此有深切的认识。十六大结束不久,胡锦涛率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奔赴西柏坡,重温“两个务必”,提出居安思危问题;在xx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再次提出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胡锦涛在xx年1月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又提出切实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树立八个方面的优良作风,其中包含着服务于人民、艰苦奋斗等多方面内容。从重温“两个务必”到提出“三种意识”,可以看出,提高领导干部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五年任期中的一贯思路。增强“三种意识”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xx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万亿,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亦有相应进展。但是,中国毕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成熟。虽然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已经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进一步增强“三种意识”,不断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实为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所必需。增强“三种意识”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客观形势要求各级领导者树立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地引导社会发展,为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维系社会公正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但另一方面,在转型时期,由于各项制度不完善不成熟,在某些地区、某些部门还存在一些政令不畅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增强“三种意识”,加快改革的步伐,将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政治上的保障。增强“三种意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在社会利益群体多元化时代,为了维系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执政党需要公正地协调各方利益,以人民利益最大化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价值取向,由此必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执政为民。但目前在某些地方、在某些问题上还存在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影响社会公正与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增强“三种意识”,特别是公仆意识,对于促进社会公正、巩固与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学习增强“三个意识”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最新学习增强“三个意识”心得体会 最新学习增强“三个意识”心得体会 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说: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这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执政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三种意识”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传统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而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党中央对此有深切的认识。十六大结束不久,胡锦涛率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奔赴西柏坡,重温“两个务必”,提出居安思危问题;在xx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再次提出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胡锦涛在xx年1月中纪委 正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但另一方面,在转型时期,由于各项制度不完善[最新学习增强“三个意识”心得体会(共2篇)]不成熟,在某些地区、某些部门还存在一些政令不畅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增强“三种意识”,加快改革的步伐,将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政治上的保障。
增强
“三种意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在社会利益群体多元化时代,为了维系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执政党需要公正地协调各方利益,以人民利益最大化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价值取向,由此必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执政为民。但目前在某些地方、在某些问题上还存在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影响社会公正与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增强“三种意识”,特别是公仆意识,对于促进社会公正、巩固与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篇二:最新学习增强三个意识心得体会
[最新学习增强“三个意识”心得体会(共2篇)] 最新学习增强 三个意识 心得体会
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说: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这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执政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三种意识”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传统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而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党中央对此有深切的认识。十六大结束不久,胡锦涛率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奔赴西柏坡,重温“两个务必”,提出居安思危问题;在xx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再次提出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胡锦涛在xx年1月中纪委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成熟。虽然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已经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进一步增强“三种意识”,不断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实为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所必需。
增强“三种意识”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客观形势要求各级领导者树立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地引导社会发展,为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维系社会公正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但另一方面,在转型时期,由于各项制度不完善不成熟,在某些地区、某些部门还存在一些政令不畅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增强“三种意识”,加快改革的步伐,将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政治上的保障。
增强
“三种意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在社会利益群体多元化时代,为了维系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执政党需要公正地协调各方利益,以人民利益最大化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价值取向,由此必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执政为民。但目前在某些地方、在某些问题上还存在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影响社会公正与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因此,增强“三种意识”,特别是公仆意识,对于促进社会公正、巩固与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篇:增强三个意识
增强三个意识-做好新时期政治思想工作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受众对广播电视消费需求不断变化和提高,广电行业资源整合及发展思路也会随之变化。随之产生的员工价值观念多元、各种矛盾复杂、利益分配多样等新情况将赋予广电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以新挑战。按照当前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支更有执行力和创造力的员工队伍,这些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这个行之有效的手段,也对政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要把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职责,与时俱进,以增强创新意识、沟通意识及服务意识为切入点,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收到实效。
一、增强创新意识,与时俱进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才能保持活力。政工人员要研究新形势下员工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新机制、新途径,善于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
1、转变观念,创新思维是广电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新时期广电政工干部面临的任务复杂而繁重。特别是随着信息化速度加快,各种矛盾和问题交织出现,需要政工干部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有一批有热情、有水平、有威信的骨干队伍,形成一个上下贯通、运作有序的体系,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和创新。其次要有一套行之有效、不断创新的工作方法,如作风培育、职业道德养成、文明单位创建等。第三要有一套有力的工作制度和章程。以制度规范行业的建设,以机制促进行业发展。
2、积极探索,借助各种新载体渗透思想政治工作。广电系统员工相对年轻,针对青年人好学、好动、好胜、荣誉感,自尊心强等的特点,一是在思想教育方面,改变以往重灌输、轻对话沟通倾向,实现思想教育从由上向下的形式向平等交流的形式转变。二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大胆借鉴和吸收最新研究理论和管理方法。
二、增强沟通意识,用真情实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为主要内容的细致工作。通过相互的沟通,达到了解、交流、统一和提高思想的目的。因此,沟通的程度如何?是真心实意的心灵沟通还是形通心不通,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1、相互信任,在平等相待中求沟通心灵沟通的实现,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之上的。沟通成效的大小,和双方相互信任的程度成正比。这种信任又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当一个人受到平等相待,感受到尊重时,自然会产生信赖感。政工人员要从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出发,坚持尊重对方、信任对方。在沟通工作中一是要热心,要认真听取对方的意见,对员工反映的困难问题,要尽力相助,这样员工才能对你产生一种信任感。二是要诚心,政工人员一定要真心真意地与员工沟通交流,坚持说实话,办实事,用热诚换取他人信赖,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
2、增进交往,在相互理解中求得沟通。政工人员要注意扩大与员工的接触面,加强相互间的联系,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求得更多的共同语言。有效缩短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更好地与员工沟通,倾听员工的心声,及时发现并处理员工身边的困难,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更好的效果。
3、设身处地,在换位思考中求沟通政工人员与员工要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换位思考,在设身处地的相互理解中求沟通。从工作对象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样,就能深切体会对方的所思所想,沟通就有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做思想政治工作也就有了针对性。由于价值取向的多
元化,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或更多的选择,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所以,要善于理解人,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体会别人的感受。现实生活中合情不合理、合理不合情的现象时有发生,政工人员应对员工的心境在感情上产生共鸣,特别是要善于站在职工的立场看问题,了解职工的实际困难和处境,增进相互沟通的基础。
三、增强服务意识,用实际行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新时期广电政工干部面临的任务复杂而繁重特别是随着信息化速度加快,各种矛盾和问题交织出现。这就要求政工人员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树立服务意识,就是树立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定位意识。
1、用亲和力造就服务意识政工干部要提高亲和力,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文件上,而是要深入基层,与员工进行面对面的思想交流,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与员工打成一片,充分发挥政工干部的特长,对员工的性格、家庭情况做到心里有数。当员工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给予帮助,及时处理员工思想上的矛盾和心结,要把员工真实的思想状况反映给管理层。在工作之余,还可以根据员工的喜好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一系列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吸引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在活动中,要加强引导和指导,让职工真正体会到集体的温暖,这样才能够凝聚人心,增加员工工作的劲头。
2、用协调力提升服务意识政工人员面对所有职工,工作涉及面宽,因此要具备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广泛交往的能力、较好的组织指导能力。要具备掌握职工思想情况的能力。只有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为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实现人的思想转化做好准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是要接触员工,只有洞察员工的内心世界,才能掌握其思想发展变化,及时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在新形势下,广播电视系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与过去不同的特点和情况,尤其是网络、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信息的数量与日俱增,传播速度都不断加快,这就更加要求广电系统政工人员,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及时适应形势的变化,解决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开创广播电视工作的新局面。
第四篇:学习贯彻增强“三个意识”论述心得体会范文
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的光荣传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首要问题。我们党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公仆意识,是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领导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应强化公仆意识,这是我们党的性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事业勃兴的根本保证。
经过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各级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但是有些干部公仆意识依然淡薄。有的不愿倾听群众的呼声,不去体察群众疾苦,不能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急、所忧、所盼,有的私欲膨胀,滥用职权,当官做老爷。这些行为背离了党的宗旨,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破坏了我们党的形象。
增强公仆意识,关键是树立“人民至上”的信念。领导就是服务。领导干部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全部工作,就是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也不应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使我们的领导干部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才能称得上合格的人民公仆。
增强公仆意识,核心是正确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各自岗位上掌握着大大小小的权力,能否当好人民公仆,检验的标准是能否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领导干部必须懂得一个真理,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我们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权力的性质决定权力的功能,人民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我们的领导干部没有任何权力。忘记了这一点,“公仆”就会成为“老爷”,就会导致权力扩张、权力懈怠乃至腐败滋生;做到了这一点,权力才能规范运作,“当人民公仆”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公仆意识是具体而生动的,它外之于举止,见之于言行。有了公仆意识,就能坚持深入实际,主动问计于民,不会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有了公仆意识,就能耐心倾听群众意见,真心欢迎群众监督,不会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心生厌烦,置若罔闻;有了公仆意识,就能热心帮贫扶困,尽心排忧解难,不会置群众冷暖、民生疾苦于不顾;有了公仆意识,就能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会好大喜功,追名逐利,热衷“作秀”;有了公仆意识,就能做人清正,执政廉洁,不会公权私用,以权谋私。一句话,有了公仆意识,才能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必须有一支将人民利益置于首位的干部队伍。中央高度关注民生、重视民生,解决民生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尤其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如果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甘为公仆,善为公仆,我们将不仅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戴,也将迎来人民事业的更好发展。
第五篇:领导干部如何增强三个意识
领导干部如何增强“三个意识”
(一)今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期间,重庆代表团参加过一次审议,他在重庆团的会议上,语重心长的向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的要求。这三个意识的提法在提出之后不久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这样的官方主要媒体连续发表重要文章,在网站上,网友们也在一定时间内对这个话题进行了热议。我总的感觉到胡锦涛三个意识的提法,这个要求,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认可,广泛认同,我觉得他的话虽然没有展开,虽然讲得很简单,但是抓住了人们关心的,也是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他的这番告诫,我觉得语重心长,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有着很强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想就我个人的理解,分四个问题谈一谈我需要胡锦涛关于三个方面意识的论述的体会。下面先谈第一个问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必然要求。那么这个问题其实也就是想谈一谈胡锦涛提出三个意识的背景,他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是16大以来他不断的强调党的作风建设的一个自然要求,一个必然要求。我们看一看2002年下半年16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包括党中央在不同的时段对党的作风建设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方面的论述,这方面的实践很多。我们先看16大结束之后不久,胡锦涛同志就带领16大新选出的中央书记处的成员到西柏坡去,西柏坡我们大家很熟悉,是中国革命在农村的最后一个指挥所,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就进了北京城,就开始了我们全国执政的时期,毛泽东在离开西柏坡前夕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那么16大之后,胡锦涛同志代表中央书记处的成员到西柏坡去,参观这个革命旧址,去重温毛泽东当年的有关论述,在这期间,他发表了重要的谈话,主题就是重申两个务必,这个在当年给人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再接下来非典刚过,在2003年7月1号,关于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又特别强调执政为民,他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实质就是在执政为民上,而且他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应该说,他的这种强调也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广泛的认可。2004年大家知道,我们中央又专门做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这个决定主题是谈执政能力建设,但是也谈到了党的作风问题,谈得也非常好,也非常深刻。再往后大家知道,我们每一个同志都经历了党的先进性教育,中央基于对党的队伍现状的准确判断,用一年半的时间,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先进性教育,我觉得开展这样的教育重点也在于对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进行党的作风、党的宗旨、党的先进性这方面教育,使我们每一个党员明确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展现出什么样的形象。
那么再接下来,今年也就是前不久在年初中纪委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又发表了重要讲话,专门强调了党的作风问题,他提出从八个方面树立良好的作风,这个讲话应该说更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认可。
那么为什么从16大以来,每年胡锦涛同志和中央都强调党的作风建设,都强调我们的党员,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树立良好的作风?我觉得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虽然我们党的总体作风状况是不错,如果没有这个判断,我想就没有办法理解,没有办法解释我们为什么在执政
过程当中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果。但另外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党的作风现状远不能令人满意,我们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有一些人在这方面作风,那方面作风有程度不同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非常突出、非常严重,我觉得胡锦涛同志,包括党中央特别强调党的作风建设,就是基于对这样的状况,清醒的判断,准确的把握。
作风我们清楚,作风是一种外在的表现,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领导干部他的行动,他的言论留给人们的印象,这样一种表现。那么支配这种作风的我想恐怕还在于人们的意识,还在于人们的思想内心深处,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想往往就会怎么做。所以我想,作风这种外在的表现,跟意识这种内在的东西是有着非常密切、非常直接的联系。所以,我想如果是真正要实现我们党的领导干部的作风的明显的根本的好转,除了外在的东西,我们权力监督制约这种东西要加强,要完善,要健全我们的体制之外,恐怕也还应该使我们的领导干部思想深处,在意识这个角度,这个层面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准确的把握。所以我觉得胡锦涛同志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三个方面的意识,是党的作风建设必然要求、自然要求,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更加明确、更加高的要求。要使我们的领导干部在意识上、观念上解决这样的问题,这是第一个问题,主要谈我理解的三个方面意识提出的背景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想谈一谈关于增强忧患意识问题。忧患意识应该说从古至今,我们不同的时期都有一些人在谈这个问题,而且有一些古代的名言,名句,我们很多人耳熟能详。那么在忧患意识这方面,历朝历代都有一些先哲谈得非常好,他们的话值得我们回味,值得我们思考。我们看中国共产党人谈这个忧患意识,在胡锦涛同志提这个问题之前也曾经谈了很多。我们举我们领袖毛泽东主席的例子。
我们大家知道在延安时期,1945年毛泽东针对访的著名民主党派人士黄炎培先生有一个谈话,谈出了著名的历史周期律的问题,黄炎培先生就讲,过去历朝历代往往王朝开始的时候,统治者励精图治,出现一个新气象,但是不久之后,往往陷入了衰败的局面,历朝历代几乎都不能幸免,他认为这是一种历史周期律,黄炎培就问毛泽东,中国共产党有没有什么办法,有没有什么能力跳出这样的历史周期律,毛泽东非常自信的回答他,中国共产党有这种办法,靠什么?靠民主,靠人民群众起来监督政府,就不会发生人亡政息的问题。我觉得虽然是在1945年,虽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同国民党进行夺取全国政权的决战,但是形势已经比较明朗,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不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事情,在还没有取得全国政权的时候,就在延安局部执政的时候,毛泽东就提出了用民主监督的办法来监督我们的领导干部,我想这是一种忧患意识的表现。
再接下来在西柏坡,离开西柏坡进京前夕,毛泽东跟周恩来同志就议论,要进京赶考,争取考一个好成绩,不能考试不合格,而且还明确的提出不能学李自成,李自成我们大家清楚,明末农民起义的著名将领,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曾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但是进了北京之后,放纵自己,放纵对自己下属的管理,很快这个政权垮台了,被打垮,被消灭了。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同志就曾经利用郭沫若同志写的甲申三百年祭教育我们的党员,我们的领导干部,在进京前夕又特别的以他的教训拿出来,警示自己,也警示我们其他的领导干部。所以,我想在毛泽东这一代领导人身上,忧患意识是体现得很明显、很充分的,这种忧患意识对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我认为都是起很重要的作用。
现在旧话重提,胡锦涛同志重提忧患意识,是在新的形势下讲忧患意识,我认为这个忧患的内容有了新的变化。当然有一些也跟毛泽东当年是共同的,就是我们的干部不变质,这一点恐怕还是继续有,以后也还要有,但是除了这个之外,我们今天忧的东西,我觉得比过去更多了,值得忧的问题更突出了,更严重了。那么,我想举若干方面例子,我们大家在这方面都会有体会,都会有感受。比如说我们看看我们的国际环境。我们多少年以来一直强调要建立一个有利于我们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进行改革开放,不需要同任何人争霸,我们更不想夺任何人一寸土地,但是我们看,这个方面环境虽然总体上是不错的,但是面临的问题也不少,突出的问题就是有一些人别有用心的制造、散布中国威胁论。我们看中国威胁论在若干年以前更多的强调的是中国军事上的威胁,认为中国经济力量强盛,军事力量也强大,强大之后,中国这个大块头的国家就会威胁别人,特别是威胁周边的,跟中国有领土争端的国家。比如说,东南亚那些国家,所以这个中国军事威胁论曾经一度比较有市场。但是经过我们多年努力,多年艰苦工作,应该说这种军事上的威胁论,在我们周边,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不太有影响,不太有市场,我们跟东盟国家的关系,经济、政治各方面都非常好,应该说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东南亚国家虽然跟我们有南海上的争端,但是我们共同开发,恐怕没有哪个国家真正的认为我们会军事上威胁。那么现在军事上的威胁论事实上不多了,很小了,只不过日本的某些人,美国的某些人,包括我们台湾的台独分裂分子,他们在散布,这个影响应该说不大了,而且越来越小,但是需要我们正视的是散布中国经济上的威胁论,很值得我们重视,这个方面应该说这些年来讲得越来越多,讲得越来越盛,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当然我们回过头来看,如果相比若干年以前,90年代初有人曾经散布的中国崩溃论,从崩溃变成威胁论,一方面本身说明我们确实我们的经济增长得很快,我们这方面的发展成就巨大,否则人家不会从崩溃论变成威胁论,这点应该说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成就。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看到散布中国经济上的威胁论也是别有用心的,也是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舆论散布下来,如果市场扩大,对我们中国的发展也会造成某种负面影响,甚至很大的负面影响。那么他们散布无非是中国占据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中国引进了越来越多的国际上的资金,中国进口了越来越多的世界上的能源、资源,无非是散布这些东西,甚至把世界上油价提高,甚至油荒,归结于我们中国,甚至有人还刻意的、不断的制造一些贸易上的摩擦针对我们中国,甚至在国外极端事例也发生了。我们进入非洲去,尽管我们跟非洲人民提供了巨大的、无私的援助和支持,包括纯粹经济上的交往也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但是有人居然散布我们是所谓新殖民主义者,我想这样一种中国威胁论是值得我们担忧的,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化解,否则我们发展的有利国际环境恐怕也是难以持久,难以保证的。所以大家注意到最近几年以来,我们的领导人胡锦涛同志、温家宝同志在出访,或者国内一些重要的多边场合,或者会见外宾的时候,多次强调、宣传我们的发展是和平发展,我们是个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之下,我们利用了国际上的资金,利用了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利用了国际上的市场,当然也利用了国外的一些资源,用这样的方法发展自己,所以我们的发展绝不会像过去历史上一些大国一样,他们的崛起必然会带来世界格局的变化,甚至带来战争。像德国、日本的崛起,那就带来了战争。我们领导人宣传表明,我们从自己的发展需要来讲,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统来讲,我们都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的发展只是会给别人,给周边的国家带来机遇,带来机会,带来共赢,而且虽然我们的经济实力增强了,我们成了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我们的国内外贸易量占到世界第三,我们外汇储备占到世界第一,但是这样一种经济总量,如果拿着我们的13亿多人口一除,应该说也是微不足道的。我们领导人做了很多这样的工作,试图化解国际上的中国威胁论,应该说最近这几年见到了成效,对中国有一些了解的人不抱有偏见的人越来越多的接受了我们的这种观点。当然这个工作我们还要继续做,这是国际上值得我们忧的地方。
国内的地方值得我们忧的更多了,比如说我们的人口压力,13多亿人口,很多问题如果从我们人口的角度一看,非常难办,比如说我们的人均耕地在世界上平均是很少的,温家宝总理反复强调,我们一定要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绝对不能再往下减少,再减少可能我们的吃饭问题,我们的温饱问题就会发生问题。再还有,跟人口有关的,直接相关的,我们的就业问题,我们每年新增的就业人口数量都达千万之多,甚至几千万,但是我们每年经济发展能够新增的就业岗位远没有到这个数,甚至也不过一半左右,所以累计下来,我们这个问题也会非常突出,非常难办。我们已有的下岗失业人员就很多,还有我们大量的新增的就业人口,甚至这几年因为大学扩招,我们的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都不能及时找到工作,这个问题我想也是很值得我们担心的。还有跟我们人口相关的老龄化问题,我们已经提前进入了老龄化时代,特别是在有的城市,这个问题已经变得很突出,若干年以后,我们很少数的就业人口会养大批的非就业人口,养我们的老人,这个在我们今天大力建设社会保障制度的时候,要不断提高我们社会保障水平,扩大我们社会保障面的时候,我想这个问题也会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再比如还有一个问题,台湾问题。众所周知台湾问题对我们来讲是一个核心利益的问题,是我们切肤之痛的问题,我们任何一个领导人绝不能容许有人把我们这块领土从我们祖国版图当中分割出去,所以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退让的余地。但是大家很清楚,台湾问题从1949年到现在,耗费了我们多少精力,耗费了我们多少国力,有人散布我们的中国威胁论,军事威胁论,但是说老实话,我们说得很清楚,我们进行国防建设,我们在军事上投入,我们新增军费,相当多的变成了人头费之外,恐怕其他的方面我们更多的用在台湾问题上。我们要警惕台独分子宣布独立,我们要警惕有人别有用心插手台湾问题,所以这个军事上的准备那是必然的,但是在这方面,我们确实是花费了很多精力,很多财力。
包括在外交上,我们相当多的工作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在这方面也花了很多力气,所以台湾问题不解决,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讲,这恐怕也是一个始终让我们寝食难安的问题,在多方面会给我们造成负面的影响。当然现在我们台湾问题势头应该说是不错的,尽管少数台独分子铤而走险的可能是存在的,但是应该说我们在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来,我们的红线跟他画得很清楚,台独分子清楚,国际社会也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要铤而走险,那恐怕他们要承担应有的结果。红线我们画定了,外交上我们创造了一个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现在两岸的经济交流,人员交流应该是发展的势头非常好,这一点对于凝聚台湾的人心,对于增强台湾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我想都会起很大作用。但是尽管如此,我们台湾问题什么时候能够根本上解决,恐怕我们现在都很难说。所以这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忧的问题。
再还有,比如说最近这几年非常突出的安全生产问题,我们的矿难,我们各种生产事故应该说不断出现,每一个事故死伤的人数都是不少的,甚至有的多达几十个,甚至最多的上百个。那么现在矿难这样的事情报得多了,我们有一些人听得多了之后似乎有点麻木,但是我们仔细的想想,这个矿难给遇难的家属带来什么?我想每个人不可能不受触动。那么这些年来,国家大力的抓安全生产的问题,我们设立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专门成立这样的机构来抓这个问题,应该说最近几年成效非常明显,这个方面的问题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但是毫无疑问,这个问题离根本上解决恐怕也还远着,这个问题当然也值得我们忧。
还有值得我们忧的就是我们面临的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最近这几年来,中央特别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我们的社会建设,我理解就是要最大限度的化解、缓解我们
目前面临的各种社会矛盾,使我们社会各种成员之间的关系处在一种比较协调、比较和谐的状况,我们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或者说不和谐基本还是来源于我们的经济利益上的关系,我们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用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市场经济给我们带来了活力,带来了动力,每一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市场这个杠杆的影响之下,为了谋求自己利益最大化,必然要使出浑身解数,所以我们的发展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动力。但是这个发展的结果那必然是收入上的差距比较大,初次分配市场自然不能解决,不能自然解决公平问题,这些年来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强调要通过政府二此分配,通过税收的调节,所得税,包括其他税收的办法,通过我们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来解决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这种利益上的差别问题,力求在我们市场经济提供效率,提供动力的同时,再通过政府的二次分配,使我们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处于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状况。那么应该说最近几年这方面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但是应该说离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离使我们各方面的社会成员都觉得是公正的、公平的这样一种状况,我想无疑我们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这是国内,我想随随便便就可以列举很多。
再还有,我们看看党内值得我们忧的事情也很多,也很突出。别的我不想讲,我简单就谈一谈我们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问题。我们大家看得很清楚,这些年来中央在打击腐败方面的力度、决心应该说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说是越来越大,我们中央主要领导反复强调不管涉及到什么人,只要查实了,查清了,那就毫不手软的坚决处理。这些年来,查出来的被处理的判官,从层级上已经相当高了,最高的到了政治局委员这一级,制止省部级,包括省部级主要领导为数也不很少,那么应该说这个方面的决心、力度绝不能说不大,甚至我跟有一些外国政党的朋友交流的时候,我讲出了我们反腐败的这些例证,他们都感到很吃惊,很震惊,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又看到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腐败现象也还是发生得比较多,就从我们已经查出来的事例,应该说数量还是不少的,恐怕我们现在还不能说腐败的势头已经得到了根本的遏制。什么时候能够得到根本的遏制,我们恐怕也很难说出一个具体的时间。那么腐败的问题我觉得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形象的毒化作用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我有这样一种看法,也可能片面不准确,就是中国共产党内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英雄模范人物,这些人物的事迹不管我们在会场上听事迹报告,或者我们看文字方面的介绍,都能感动到使我们一些人流泪,他们的事迹确实感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脊梁,他们在人民群众当中树立出来中国共产党非常好的形象,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加分作用非常之大,但是我们看我们党内一些反面的典型,这些人对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又起着非常大的毒害作用,毒化作用。我有时候做这样的比较,也可能比得不很适合,我觉得中国共产党内查处的这些重要的贪官,特别是高官,他们对党的形象的毒化作用,恐怕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超过了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一些英雄模范人物对党的形象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当然可能这两个东西不好,不能完全对比,但是我总的意思是我们绝不要低估这些贪官对党的形象的毒化作用,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要把这个方面消极作用要估计得宁可严重一点,一个老百姓就是从一个又一个党的领导干部的表现来看这个党,来判断这个党,来决定他们对于这个党的态度,如果他们看到了更多的是像孔繁森、郑培民这样的人物,毫无疑问他们会是认可党的领导,会真正的拥护党的领导,但是如果他们接触到的是一些贪官分子,而且了解得比较多的是这样一些贪官,我想可能有一些人对共产党的态度,那就是另外一种做法。你可以跟他讲他们的判断是片面、不全面、不准确的,但是想扭转这样的认识,我想并不是轻松的事情,特别如果让老百姓感觉到我们对有一些人的处理,在他们看来还不够重的话,恐怕更容易有这样的认识。几年以前,我曾经有一次到河北一个县去做调研,结果在吃饭闲聊的时候,基层干部的一番话使我大感意外,谈什么呢?我们自然的谈到了程维高的问题,基层干部主动谈到,前不久程维高刚刚受到处理,降职,他的待遇从正省部级降到副省部级,党籍被开除,在我看来应该说中央对程维高的问题做出了严肃处理,但是我们的基层干部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就讲程维高个人没吃什么亏,马上我就问,为什么说他没吃亏?基层干部就解释,从正省部级降到副省部级这个待遇,降多少他们不很清楚,但是从货币工资上看,不会太多,估计也就是一百来块钱,但是为什么说他不吃亏呢?说党籍被开除了,党费不用交了,他们估计程维高这样的人,党费一个月可能也要一百两块钱,这两者似乎是相抵的,那么基层干部这样说,是不是有道理?这个我想不可以评论,但是基层干部看问题的角度,看待程维高这个案子的眼光,应该说是在此之前我没想到的,我自己听了这个话之后,非常清醒的意识到,在老百姓看来,在基层干部看来,对他的处理还不够重,对老百姓来讲这种处理似乎他个人没有损失太多,那我想,类似这样一种情况恐怕也关系到我们的老百姓,包括我们的基层干部对党的态度,所以我想党内的消极腐败的问题恐怕比起来像刚才提到的,什么人口就业,这样一些问题,台湾问题,我想是更值得我们担忧的,因为台湾问题、人口问题是明摆着的,任何人可能处理起来都不是轻松的,但是党内的消极腐败问题恐怕应该说老百姓的忍耐限度那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