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为一个高校管理者学习国家教育发展纲要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高校管理者学习国家教育发展纲
要的心得体会
2011-4-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规划了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要实现的目标,令人鼓舞,非常振奋,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教育改革发展的美好蓝图。它紧扣国情,实事求是,目的明确。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我从中深受启发:教育优先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公平的发展,也就是国力增强,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同时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
一、学校的发展要求有一个完善的管理,教师梯队建设是重中之重
我校的教师教龄都比较年轻,这样的好处就是教学有创新,容易接受新事物,做事敢于拼搏,有冲劲。但同时也暴漏出一些弊端,那就是缺乏教学经验,同时教学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学校的发展也要求青年教师继续学习的必要性。现代教育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观念,因为我们生活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当今高新技术发展飞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身为教师如果用昨天的知识来教现代的学生去做明天的事,那就太可悲了,所以这种学习不只是我在进入课堂教书以前要做的事情,一个真正的教师总是在寻求机会学习更多的知识不断拓展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在教师进行自我提高的同时,还需要学校提供梯队建设环境,给青年教师一个成长机会。
二、强化学习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德育为先”要有师德为先做保障
纲要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 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具体的指明了教育的目的及途径,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将之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作一种事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将纲要落到实处。
三、高校教育需要给学生更多的空间
规划纲要差不多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强调改革,《规划纲要》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处于深水区的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那就是:教育目前的供给水平,包括质量的水平,跟人民群众旺盛的需求以及各行各业对劳动力专门人才的需求这两方面不太相适应。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如何能让我们的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成了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的与时俱进和教育改革。我觉得想要让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更多的了解本专业的发 展动态,就要做到在课堂上除了讲解专业知识以外还要给学生多讲一些课外的和本专业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时事新闻以及媒体的体制等等,这样有助与学生在实习或是工作的时候上手快,接受能力强。并且要让学生尽早的树立职业观念,不要什么东西都去尝试,每一样都学,但是每一样都不能坚持下来,这样到头来学生自己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自然而然的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我觉得作为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是学生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的综合。从某种角度上说,这是学生求职成功的关键。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的竞争就是人才能力的竞争,是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竞争。这些素质会有助于综合体现学生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就会使学生自己有信心,有了信心就能够比较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我相信,在这些宏伟目标的指引下,教育能够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事业,成为群众拥护的工程,把纲要精神植根于具体的工作中,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二篇:学习国家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国家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
今年 11月下旬我参加了由广州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的“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远程专题培训”,通过观看视频,参与讨论,阅读文献资料等方式深入学习《纲要》的所有内容。通过学习,全面了解了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以及近十年来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为自己目前乃至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进一步增添了自己职业的幸福感、责任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改革、教育公平是纲要强调并着力解决的重大议题。《纲要》的出台,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将指导着我国未来十年教育发展。
《纲要》对于教育的规划,从而在十二五中使得中国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更快更稳地走下去。对我有帮助。我认为教育思想的转变决定着改革的成效,所以要努力改变大家的认识,了解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是什么样的,实现多元化录取,综合评价,让专才有用武之地,让通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纲要》中明确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地配置,在教育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上,打破现有的教育不公平现状,是民众的一大憧憬。好的教育、公平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为多数人提供同等机会同等优质服务的教育。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极为重要的工具。现今,我国正全力构建和谐社会,“公平”成为十分重要标杆,头等大事便是消除教育中的诸多不公平。如今,教育面临着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公。国家把大量的教育资源投向大中城市,而广大的农村与欠发达地区,师资匮乏,资金匮乏;二是城乡差别、地区差距不断拉大。不光是在学校的硬件设施上,还是在教学资源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尤其,同样是教师,同工不同酬,严重挫伤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招生制度、各种优惠政策上的不公平等。因此,此次的纲要提出的政策给教师群体、教育集团都提出了相当的要求。提高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广大教师应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从而形成教育特色和办学风格。除此之外,学校必须花大气力,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学习,不断提升知识层次;学校必须开齐开足各门课程,平等对待,并配齐配足专任教师;学校必须积极开展各类教育教研活动,实施素质教育的规章细则,导引教师,指导学生,才能真正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以上是我学习《纲要》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希望在我们的不断探讨和努力之后,我们的学生在结束高中学习的时候已经在学会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学会了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更能学会做事做人。
第三篇:学习国家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国家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规划了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要实现的目标,令人鼓舞,非常振奋,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教育改革发展的美好蓝图。它紧扣国情,实事求是,目的明确。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我从中深受启发:教育优先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公平的发展,也就是国力增强,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同时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
一、学校的发展要求青年教师继续学习的必要性
我校的教师教龄都比较年轻,这样的好处就是教学有创新,容易接受新事物,做事敢于拼搏,有冲劲。但同时也暴漏出一些弊端,那就是缺乏教学经验,同时教学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学校的发展也要求青年教师继续学习的必要性。现代教育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观念,因为我们生活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当今高新技术发展飞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身为教师如果用昨天的知识来教现代的学生去做明天的事,那就太可悲了,所以这种学习不只是我在进入课堂教书以前要做的事情,一个真正的教师总是在寻求机会学习更多的知识不断拓展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德育为先
纲要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
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具体的指明了教育的目的及途径,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将之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作一种事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将纲要落到实处。
三、学校让学生更具竞争力
规划纲要差不多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强调改革,《规划纲要》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处于深水区的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那就是:教育目前的供给水平,包括质量的水平,跟人民群众旺盛的需求以及各行各业对劳动力专门人才的需求这两方面不太相适应。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如何能让我们的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成了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的与时俱进和教育改革。我觉得想要让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更多的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就要做到在课堂上除了讲解专业知识以外还要给学生多讲一些课外的和本专业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时事新闻以及媒体的体制等等,这样有助与学生在实习或是工作的时候上手快,接受能力强。并且要让学生尽早的树立职业观念,不要什么东西都去尝试,每一样都学,但是每一样都不能坚持下来,这样到头来学生自己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自然而然的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我觉得作为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是学生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的综合。
从某种角度上说,这是学生求职成功的关键。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的竞争就是人才能力的竞争,是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竞争。这些素质会有助于综合体现学生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就会使学生自己有信心,有了信心就能够比较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我相信,在这些宏伟目标的指引下,教育能够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事业,成为群众拥护的工程,把纲要精神植根于具体的工作中,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四篇:教师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
我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纲要》从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及保障措施四方面详细、深入地探讨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问题。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内容之多,范围之广使我无法一一详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结合自身,我们应时刻践行两大基本点:
第一,开拓创新,做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者。
创新是优秀教师最具时代特征的精神品格。我们广大教师应增强创新意识,把握教育规律,勇于探索,敢为人先。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坚持启发式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形成更加浓厚的争先创新氛围。只有在教学科研一线的改革创新上有重大突破,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才有实质性的推动。
第二,树立教学新观念,做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启发者。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观:教——教会学生学习;学——学会如何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这一双边活动过程的参与程度,由消极被动地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们广大教师应增强荣誉感,责任感,不负使命,不负重托,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教师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心得体会
我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纲要》从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及保障措施四方面详细、深入地探讨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问题。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内容之多,范围之广使我无法一一详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结合自身,我们应时刻践行两大基本点:第一,开拓创新,做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者。
创新是优秀教师最具时代特征的精神品格。我们广大教师应增强创新意识,把握教育规律,勇于探索,敢为人先。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坚持启发式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形成更加浓厚的争先创新氛围。只有在教学科研一线的改革创新上有重大突破,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才有实质性的推动。
第二,树立教学新观念,做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启发者。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观:教——教会学生学习;学——学会如何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这一双边活动过程的参与程度,由消极被动地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们广大教师应增强荣誉感,责任感,不负使命,不负重托,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