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心得
学习《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心得
开学以来,我认真地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受鼓舞,感受、感触颇深,《纲要》,内容是: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适应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有必要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应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对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和部署。一要在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提出符合国家战略和群众需求、反映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指导方针。二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立足国情,改革创新。三要以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核心,科学确定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部署,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以及分阶段和分地区的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四要综合考虑人口变化、学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专题性规划。五要系统研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教师培养、教育发展保障等重大问题,找准症结,提出思路,使规划纲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操作性。再一次感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人民对教育的期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结合学校工作,我不仅了解了国家对教育的宏观政策,了解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同时对教育中的一些细小环节也找到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证据,也明白了教育在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认真学习了《纲要》,根据《纲要》内容,我们应该将教育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从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方面提出我们的教育观:必须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普及学前教育、巩固好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等都紧紧围绕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个说的好,我从中深受启发:教育优先发展,要以人为本均衡公平地发展。发展国力要以提升人的素质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要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
我再谈几点认识:
一、以人为本,纲要再一次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可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培
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德育为先,纲要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具体的指明了教育的目的及途径,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将之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事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将纲要落到实处。
三、教学改革,纲要指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减轻课业负担,不需进行教学改革。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目前正在进行高中课改,改变教师的教,目的是促进
学生的学,转变现有的灌输式,积极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其实,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我认为学校更应注重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纲要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应。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业或规定死写作业时间,而是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变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抑制过重课业负担。
四、专业化界定。“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本专业范围内所达到的一种要求,主要包括三方面:
1、在职业道德要求上,从一般的道德要求向教师专业精神发展。就能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都会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社会发展的未来联系在一起,都会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每个个
体的生命价值和每个家庭的希望与幸福联系在一起,就会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事业心和责任感,就会把终身奉献给教育事业。
2、在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上,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教育的社会化,教育、科研一体化趋势,要求教师具有一般的、较宽广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教师专业能力上的要求包括:要求教师具有教学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教育研究能力。
3、在劳动形态上要求从“教书匠”到“创造者”。培养创造型的人才使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而培养创造型的人才就需要有创造性的教师。只有创造型的教师,才能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的创造性的学生。
4、通过学习,“实现三个转变、达到三项提高、形成三个发展方向”:
(1)实现三个转变:即转变观念、转变方法、转变行为。(2)达到三项提高:即理论水平提高、业务素质提高、管理实效提高。(3)形成三个发展方向:即向学习型、研究型、实践型发展。
由此我更深刻理解了陶行知老先生“生活即教育”,孩子有能力在体验后思考和决定,在犯错误和改正错误中有效地学习。孩子由此获得的学习能力是可持续的,由此获得的成长动力也是可持续的!因此我们更应该“1,解放孩子的头脑;2,解放孩子的双手;3,解放孩子的嘴巴;4,解放孩子的空间;5,解放孩子的时间。”因为在玩中学习,是遵循了兴趣牵引孩子进步的规律,由此获得效率,不是约束和传统的激励可以实现的!
《纲要》的每一条我感觉都是针对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的,脉络很清晰,应该说把握住了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
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的脉搏。从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两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和实践,在整个教育中实践“先育人后教书”的科学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人人皆为教育者”完成了教师角色的转型。针对学生也形成了一套“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模式,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培养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教育以外,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教育等多元化教育方法和模式,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先育人后教书,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深刻地理解“生活即教育”,孩子有能力在体验后思考和决定,在犯错误和改正错误中有效地学习,兴致盎然的玩耍和学习的心态,久而久之学习成为孩子一生中玩耍的一部份,孩子就能喜欢上学习甚至享受学习!
第二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心得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大田小学:吴春兰
通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加快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精神;提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明确要求;提出“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行列、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二是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用10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四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五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显著提升,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六是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七是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公共教育资源向民族地区倾斜。八是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三、在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方面有哪些重大措施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规划纲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对教育改革进行了总体设计。一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系统培养观念。二要创新培养模式。深化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改革,使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改革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三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革考试招生制度,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促进公办学校多种形式办学,把民办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赋予省级政府更大的教育统筹权。四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五要鼓励先行先试,支持鼓励地方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为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和保障。
四、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一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二要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三要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四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扶持困难群体,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和就学困难等原因而失学。
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一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二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三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切实强化教育督导,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四要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第三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心得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大田小学:林乃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理念的提出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明确了工作方向和工作任务,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作为教师要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我认为学校更应注重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纲要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业或规定死写作业时间,而是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变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抑制过重课业负担。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道必须精于道,要授业必须精于业,要解惑必须先自知。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因此我们应时刻不忘记学习,善于学习,具有学习意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新观念,钻研业务,讲究教育策略和方法,做到教学相长,努力创造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强化支持服务意识。成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教师。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我认为教师是实现一流教育的真正主体。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办出一流的学校,才能建设一流的教育。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尊师重教,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社会要有一定的包容心。政府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加强教师培训,关心教师身心健康,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
第四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
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纲要内容,我们应该将教育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从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方面提出我们的教育观必须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等都紧紧围绕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我从中深受启发:教育优先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公平的发展,也就是国力增强,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同时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
中国的许多大集团大企业,都是在运用人才资源方面成为成功的典范。比如: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将产、学、研一体化,知识分子和科研人员自主研发中国第一代计算机“奔腾四”,中国第一台激光照排打印机......让中国信息产业技术建设,走在时间的前面。海尔集团也是在运用中国自己的人力资源,创造了世界品牌,走向世界。中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必须要走独立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就必须依靠人才资源建设。教育的进步,将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普通劳动者和无数专家学者等专门人才。“行行出状元”,只要是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实践创新能力,敬业奉献精神,为国家为社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有所贡献,都是社会需要的人才。
由此更深刻理解了陶老先生“生活即教育”,孩子有能力在体验后思考和决定,在犯错误和改正错误中有效地学习。孩子由此获得的学习能力是可持续的,由此获得的成长动力也是可持续的!因此我们更应该“1,解放孩子的头脑;2,解放孩子的双手;3,解放孩子的嘴巴;4,解放孩子的空间;5,解放孩子的时间。”(陶行知先生《创造的儿童教育》(1944))因为在玩中学习,是遵循了兴趣牵引孩子进步的规律,由此获得效率,不是约束和传统的激励可以实现的!在学习过程中,着重看了职业教育,其中提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随着职业教育近年来在国民教育中比重的增加,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教育还是需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中就需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鼓励行业组织,让企业可以接受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科园教育结合了职业教育中学生的个性特点,从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两反面进行了许多创新和实践,在整个教育中践行“先育人后教书”的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人人皆为教育者”完成了教师角色的转型,在针对学生也形成了一套“个性化,多元化”的创新教育模式,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培养学生必要的技能教育以外,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教育等多元化教育方法和模式,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手段,先育人后教书,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科园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可视为国内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逐步走出了传统职业教育思维的限制,在今后的职业教育上走出一条自己道路。
第五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范文]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自贡市德铭中学 喻中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我国,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存在着很多问题,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不相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这对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纲要》的制定过程中,由于广泛倾听了来自教育基层、社会各个阶层、专家等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所以,针对性更加切合实际,把握住了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的脉搏,因而制定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更加符合中国的教育国情。《纲要》着眼于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教育现状,描绘了2010至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体现了国家意志,回应了群众关切,是一份指导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新世纪继科技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之后的又一个支撑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
首先,《纲要》提出了“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十六字工作方针,它指明了今后教育发展方向。
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根本,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培养什么样的人关系着民族的兴衰存亡,作为教育工作者,这是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它要求我们始终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如何培养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每个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认真努力的目标。作为教师,应该关心每一个学生,创造各种条件,因人施教,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成长;作为学校,关心每一位教职员工,营造宽松和谐的校园氛围,团结处事,合作前进,促进教师的健康发展。学生成长了、教师发展了,学校才能壮大。学校都壮大了,教育资源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就学难的问题。
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没有创新就不会有进步,一项事业没有改革,就会裹足不前。教育要发展,根本在改革,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改革意识,不断更新新观念,让自已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被社会淘汰;作为学校,要有创新意识,不断探寻适合学校发展的新思路,不断发展自身,让学校始终跟上时代节拍,促进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家家都有孩子,每一个孩子的成才成长是家庭的希望,更是普通百姓的根本希望,所以促进教育公平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择校热”盛行,以往择校还仅限于高中与大学,而如今,随着人们对子女教育的百倍重视,怀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择校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也是愈演愈烈。由于我国还存在着区域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结果就出现了:为了进一所好的幼儿园,家长不辞辛苦打着铺盖、连夜排队;为把孩子送入城里的学校读书,农村家长想方设法地运过了各种方式、各种途径;为了到优质教师班上读书,家长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结果,农村生源变少,教师工作不安心;城区班额超大,教师苦不堪言。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唯一就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提高每一个教师的素质,对于政府来说,要有计划地发展好每一所学校,在发展的同时要倾斜好薄弱学校,不让薄弱学校更薄弱;对于学校来说,尊重理解每一位教师,关心每一个教师,及其所能地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机会与平台,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与能力,让教师能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展现自己的才能;对于教师来说,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学生,既坚持原则,公正无私,又耐心细致,循循善诱,让每个孩子都有信心地学习,都有信心地认为“我能行”;对于社会来说,要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倡导行行出状元、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行业观,逐步消除此尊彼卑的尊卑思想,只有这样,全社会齐努力才能逐步建起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我认为,随着此纲要的精神进一步落实,我们的教育将会发生更多令人振奋、喜悦的变化。但是,任何新事物都要经受时间与实践的检验,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只要我们坚持去做,努力去做,把握方向,咬住青山不放松,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向均衡,每个学生才能接受公平的教育,国家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公平。
其次,在保障措施部分明确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倡导教育家办学。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教育家。那么一流的教育如何实现呢?我认为教师是实现一流教育的真正主体,其地位值得突出。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办出一流的学校,才能建设一流的教育。
再次,《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努力钻研、学为人师;以身作则,行为世范”是总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这几点要求是作为人民教师应该首先要具备的,教师在启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其自身的人格形象也在潜移默化的对学生施加着影响,强调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也是教育事业整体发展中的重要途径。
最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教师是一个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真知的人,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自已的专业素养。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的完善自我,充实自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新观念,钻研业务,成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教师。要讲究教育策略和方法,做到教学相长。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了解到理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尊重人、理解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相辅相承的教育原则,既要坚持原则,公正无私,又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在教学上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创造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强化支持服务意识。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教育质量不仅仅是教学质量,更有对人的思想教育和身心健康发展的质量;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教学质量观,更要有育人质量观,这也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明确育人方向,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不懈努力。
总之,学习《纲要》,就是要把纲要精神植根于具体的工作中,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