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荣在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苏荣在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我省全面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奋力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而不懈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江西在崛起进程中阔步前进的五年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我们面临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和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特大洪涝和特大干旱等重大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党组织带领全省人民大力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团结奋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全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迈出了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坚实步伐。
——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跨越发展的态势初步显现。“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加速增长,经济总量五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四年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三年翻一番,出口总额两年翻一番,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多项指标在全国位次前移。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主导产业加速成长,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十二五”开局良好。初步预计,今年全省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分别突破1万亿元,财政总收入将突破1500亿元。强劲的发展势头,增强了全省干部群众实现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信心。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创新发展的势头日益强劲。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一大批改制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继在全国率先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又在全国先行实施国有林场改革。省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圆满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文化体制、财税金融体制、行政审批制度以及事业单位等方面的改革稳步推进。要素市场加快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迅猛,实际利用外资持续保持中部第一,外贸出口跃居中部前列,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央企等行业龙头企业来赣投资兴业,为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
——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协调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全省城镇化率由37.1%提高到44.06%,设区市建成区面积扩大1.5倍,城镇功能更为完善,承载力和辐射力明显增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明显提高,涌现了一批超常规发展的县(市、区)。城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高速公路、乡村公路、铁路、机场、电力、通信、水利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全省近三分之一的农村人口过上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住整洁房、上卫生厕、用洁净能”的生活。
——生态保护与建设强力推进,绿色发展的特色更加凸显。“五河一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城镇污水处理、生态园区建设、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全省森林覆盖率由60.05%提高到63.1%,居全国前列;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由76.3%提高到80.5%,11个设区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既为我省科学发展提供了明晰的“路线图”,又为我省跨越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社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和谐发展的局面不断巩固。深入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着力解决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扶贫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城乡义务教育免费和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制度“四个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启动白内障等四类重大疾病免费救治以及尿毒症患者免费血透治疗。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文化、卫生、体育、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管理在创新中强化,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公众安全感指数全国领先,全省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共谋发展的氛围空前浓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人才工作成效显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与此同时,人大、政协工作显著加强,依法治省进程稳步推进。爱国统一战线日益壮大。群团组织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口支援四川小金县地震灾后重建任务圆满完成,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扎实推进。全省上下共谋发展、奋力崛起的氛围更加浓厚。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在历届省委打下的扎实工作基础上不断前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江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赣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江西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一切关心、支持江西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来以及进入新世纪十年来全省发展的历程,我们的一切探索和实践归结为一点,就是不僵化,不浮躁,不摇摆,不折腾,坚韧不拔,开拓进取,致力走出一条符合江西实际的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路子,实实在在为4400万江西人民谋福祉。实践给予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必须始终立足江西基本省情,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些年,我们始终从江西经济欠发达的基本省情出发,认真贯彻中央的大政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发展不足这个主要矛盾,把尽快做大经济总量与着力提升发展质量,统一于加快江西绿色崛起的进程中。不管东西南北风,牢牢扭住发展不放松,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实践证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是我们不断开创全省发展新局面最为宝贵的经验,也是在今后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
(二)必须始终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抢抓发展机遇,赢得发展的主动权。近几年,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急剧变化,我们坚持把江西的发展放在国内外发展大格局中去思考和谋划,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变经济波动期为发展机遇期。通过全省上下积极顽强的努力,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和严重自然灾害情况下,我省经济发展不仅没有出现大的波动,而且呈现增长加速、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强劲势头。实践启示我们,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才能趋利避害、化危为机,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三)必须始终坚持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在加快发展中保护和建设好江西的绿水青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宝贵的财富。在加快发展中,我们坚定不移贯彻“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积极发展低碳、生态经济,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特别是在多年研究探索的基础上,提出并经国家批准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一重大战略不仅对江西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对于探索生态与经济融合的发展模式,破解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这一世界性难题,具有重大创新和示范意义。
(四)必须始终牢记富民为先、民生为本,不断满足全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加速江西崛起进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连续几年大幅度增加民生投入,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大力推进干部下基层常态化,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坚持科学抗灾救灾,加强安全生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实践反复昭示我们,坚持富民为先、民生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是我省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根本目的所在,是我们实践党的宗旨、为民执政的终极追求。
(五)必须始终强化责任意识,敢于担当,勇于破解改革发展稳定的难题。五年来,我省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各类矛盾叠加交织、各方面难题日益增多的复杂情况,我们正视矛盾、直面难题,努力攻坚克难。狠下决心,用3年时间顺利完成全省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七个系统国有非工业企业改革任务;采取特殊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渡过难关,缓解电力、土地、资金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标本兼治,着力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大量经验教训表明,矛盾、难题不可怕。只要我们不计个人名利得失,敢于担当,勇于碰硬,多谋善断,就没有趟不过的河、越不过的坎!
(六)必须始终致力江西崛起、富民兴赣,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一任接着一任干。这些年江西发展的好势头、好局面之所以能够不断巩固和发展,至关重要的是,我们坚持以发展凝聚人心,坚持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形成了万众一心、加快崛起的强大合力和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韧定力。实践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实现江西崛起、富民兴赣,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唯有全省上下坚持以发展为重,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唯有各级领导班子坚持以事业为重,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懈奋斗,江西崛起、富民兴赣的航船才能在不折腾、不停顿中加速驶向胜利的彼岸!
五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成绩和进步,江西经济欠发达的状况有所改观,但尚未完全改变。发展不足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经济总量偏小、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产业层次整体不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约束趋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维护社会稳定的难度加大;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领导能力和工作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强,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腐败现象还比较严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仍然是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二、紧紧抓住进位赶超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迈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更大步伐
放眼未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平、发展、合作仍是全球时代潮流,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国际国内环境总体有利我省发展。以经济总量跨上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为标志,全省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多年高强度投入的效应加速释放,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驱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为我省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突破,绿色产业蓬勃兴起,为我省发挥独特的生态优势和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政策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后发赶超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我们也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区域竞争更为激烈,“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的形势更加严峻;我省能源资源瓶颈约束更加凸显、要素成本逐步上升,面临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型双重压力。综观大势,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历史经验表明,能否抓住机遇、赢得发展,取决于对一系列风险挑战的科学应对转化,取决于在每一个战略十字路口作出正确的选择。我们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更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敏锐把握发展大势,切实抓住用好机遇,努力迈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更大步伐。
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抓住用好发展机遇期,妥善应对矛盾凸显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以富民兴赣为主要任务,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新时期党的建设,不断迈出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新步伐,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而奋斗。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江西省情,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和谐、保护良好生态上,努力实现强省与富民的统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的统一,把广袤的赣鄱大地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殷实、社会和谐、环境秀美的幸福家园。这是一个寄托着全省人民美好期待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省上下坚持不懈、长久奋斗!
按照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翻番,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位次前移;力争基本公共服务、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化率等指标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保持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水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实现阶段性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为实现江西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
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举措不动摇,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要更加注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发展质量新跨越。
——要更加注重发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发挥有关政策效应,加快形成各展优势、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要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坚定不移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实施加速城镇化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同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要更加注重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新一轮发展。
——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稳定两手抓、两手硬,大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要更加注重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科学发展、加速崛起提供坚强保证。
三、在加快发展中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升全省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首要在发展,根本靠发展。要坚定不移加快发展,坚定不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注重做大总量,更注重提高质量,不断提升全省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一)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抓住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加快调整升级的机遇,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技术先进、清洁安全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市场为引领,立足现有基础和条件,突出江西优势和特色,大力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新动力汽车、民用航空、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使之成为引领江西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对有色、钢铁、汽车、石化、建材、陶瓷、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建设铜、钨和稀土精深加工以及有机硅、铀、锂资源系列开发等若干国家级产业基地,打造一批超千亿元优势产业。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服务、商务会展、服务外包、教育培训、医疗保健、文化创意、旅游娱乐等新兴服务业,尤其要大力挖掘整合、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建设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产业大省。
强化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在联系,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中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果带动和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互渗透、互动发展。强化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内在联系,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不失时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拉长产业链,培育增长点,使新型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强化重大项目、各类园区和大型骨干企业的内在联系,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和质量兴省战略,加速产业向园区聚集,促进骨干企业裂变扩张,大力引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强、主业突出、行业领先的大企业大集团,形成一批集中度高、关联性强、技术先进的产业集群,实现以项目兴园区,以园区聚企业的良性互动,加速提升全省产业整体水平。
(二)强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努力形成多极支撑、多元发展的格局。中心城市是江西崛起的脊梁。要坚持把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中心城市崛起带动全省崛起。加速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鼓励支持省会南昌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大力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鼓励支持其他设区市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壮大实力、加强协作,形成特色鲜明、竞相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协调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和品位,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下大力气解决好城市道路交通、空气质量、防洪排水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为市民创造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环境。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和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互通互连的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和沿沪昆线、京九线两条城市带,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形成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分工明确、联系密切、布局合理、发展协调的城镇网络。
县域经济是江西崛起的筋骨。要坚持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加快全省崛起的重要突破口。大力推进扩权强县、省直管县、兴乡强镇试点改革,给基层提供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和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从政策上鼓励和引导科技、人才、资金向县域发展倾斜,加快产业向园区集聚,大力发展优势突出、产业配套的“块状经济”,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基础设施是江西崛起的血脉。要坚持把能源建设摆在基础设施建设首位,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加快建设一批骨干电力项目,加速天然气和多类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坚持不懈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以增强防洪抗旱减灾能力为重点,抓紧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构建调控有力、配置合理的水利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快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和水运航道建设,推进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组团快速通道建设,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基本实现县县通铁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的发展,努力实现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
(三)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广泛运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手段装备农业,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强耕地保护,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施新增百亿斤优质稻谷工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努力实现大宗农产品生产经营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打响“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形成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加强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生产效益稳定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持续加大“三农”投入,不断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坚持把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遵纪守法的新型农民作为促进农村繁荣进步的战略工程来抓,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法治观念、道德素养和科学务农能力、转移就业能力、创业致富能力。
(四)着力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融合,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深入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进一步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绿色生态屏障。加大生态综合治理力度,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统筹鄱阳湖流域上下游、干支流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切实保护好“一湖清水”。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绿色产业,大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逐步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经济产业化,加快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用足用好国家赋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先行先试政策,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保护和建设重点地区的生态补偿力度,积极探索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模式。发展碳汇林业,培育发展水权、林权、碳汇、排污权交易市场,促进资源环境产权有序流转和公开公平公正交易。
(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引导国有资产和资源配置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聚。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大力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继续深化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推进改革中,要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坚持统筹兼顾,科学设计,民主决策,精心操作。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敢于破除阻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又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时机和社会承受程度,平稳有序推进各项改革。
进一步拓展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紧紧抓住国内外产业、资本、技术、人才加速转移流动的重大机遇,完善服务体系,提高行政效率,对接国际规则,进一步优化我省投资发展环境,努力打造中部地区对外开放高地。扎实推进招商引资,更加注重择商选资,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充分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大力推进沿江开放开发。加快各类园区等开放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对外开放中的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发展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外向度。鼓励支持更多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拓展发展空间。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
(六)大力推进科技、教育和人才工作创新,为江西崛起提供强大智力支撑。科技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要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创新驱动的轨道。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展集中技术攻关,重点突破一些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加速提升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创建一批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完善落实鼓励创新创造的政策和机制,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大力推进“科技入园”工程,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教育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基础。要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投入,确保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当年财政收入比例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并稳定增长。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公平,在基本解决“上学难”的基础上着力化解“上好学难”的矛盾。大力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均衡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切实办好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尤其要把加快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加快培育和建设国家级高水平学科和科技创新平台,下大力气建设几所在全国有竞争力、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或特色大学。要积极构建高校与企业合作互动平台,增强教育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强省之基、崛起之本。要敢为事业谋人才、用人才,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抓好人才工作。加快培养造就创新创业型领军人才,大力引进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党政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政策机制,既要重视引进人才,更要大力培养使用本土人才,既要为各类人才提供干事创业平台,又要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一些高端、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措施,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四、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是让人民更幸福、社会更和谐。要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各项权益,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让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一)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促进社会公平。坚持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省人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扎实做好就业培训、就业援助和就业服务。着力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着力改变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状况,努力使全省人民的“腰包”伴随江西崛起的进程逐步鼓起来。加快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人人基本生活有保障。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加强监督管理,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逐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加大对连片特困地区和重点贫困村的帮扶力度,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合法权益,确保人人拥有平等发展的权利。
(二)着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全省人民美好精神家园。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振兴,离不开文化的振兴。在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省党员和干部群众。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推进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法律素养,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理直气壮唱响时代主旋律,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江西自古享有“文章节义之邦”美誉,近代更是驰名中外的革命老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大力培育以赣鄱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以井冈山精神为特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的新时期江西人文精神,大力弘扬近年来我省相继涌现的英模群体的崇高精神,增强江西人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进一步展示江西人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大气包容、见义勇为的新形象。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文化大省。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普遍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着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充分挖掘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立足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努力生产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优秀文化产品。加强对优秀地方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倾力打造江西文化品牌,不断提高赣鄱文化的影响力。积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度。社会和谐稳定是顺利推进改革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要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切实维护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统筹兼顾和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并落实领导联系群众制度,推进干部下基层常态化,更好地把人民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和社会力量的重要作用。扎实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提升城乡基层组织社会管理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生产和其他方面的安全工作。着力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深入推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切实加强国家安全工作,高度警惕、严密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窃密、破坏活动,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食品药品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要严格依法依规加强对食品药品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依法从快从重惩处那些见利忘义、昧着良心赚黑心钱的违法犯罪分子,确保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凝心聚力加速江西崛起。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充分调动全省人民的积极性,加速江西崛起。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进一步发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进一步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成效。加强同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加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引导鼓励青年健康成长、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健全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透明度。
加快推进依法治省进程。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引导群众依法维权、理性表达诉求。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和检察权,维护司法公正。加强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工作。加强政法队伍和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确保公正、廉洁、文明、规范执法。
落实党管武装责任,加强国防教育,健全国防动员体系,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加快推进全省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提高“双拥”共建水平,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五、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不断锻造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坚强领导核心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关键在加强党的建设。要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组织保证。
(一)紧紧抓住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不懈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把坚定理想信念摆在思想理论建设的首位,切实增强党员意识、执政意识、“赶考”意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党员意识从根本上说就是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刻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决不能与党离心离德,决不能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决不能给党的形象抹黑。执政意识是执政党对自身历史方位、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和把握。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增强执政意识,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党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为履行党的执政使命殚精竭虑、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奋斗终生。“赶考”意识集中体现了一种自我警醒、自我鞭策的精神。62年前,毛泽东同志把党中央机关入驻北平、建立新中国形象地喻为“赶考”。今天,我们已经取得建立新中国的伟大胜利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成就,但在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中,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以及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在我省今后发展中,也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不断强化“赶考”意识,始终保持“赶考”的精神状态,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永不懈怠,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夺取新的胜利,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的答卷。
(二)紧紧抓住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议、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机制,努力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真正把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特别注意保护和重用那些埋头苦干、不事张扬、坚持原则、作风正派的干部,真正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地位,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来抓,继续扎实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和整体合力。从保证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的战略高度,加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鼓励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经受锻炼和考验。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真心爱护、真诚关怀基层干部,带着责任和感情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大力推进机关与基层优秀干部的双向交流,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三)紧紧抓住加强基层基础这个重点,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不断丰富活动内容,突出实践特色,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与时俱进、创先争优。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切实加强农村、国有企业、城市社区和大专院校党建工作,提高机关和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水平,积极构建城乡统筹、相互促进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坚持不懈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改进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加强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关怀帮扶,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的长效机制。坚持把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拓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渠道,建立健全党员发挥作用的机制,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和活动场所建设,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发展。
(四)紧紧抓住发展党内民主这个着力点,充分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不断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积极稳妥推进党务公开,切实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大力营造讲真话、说实话的浓厚氛围和宽松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讲真话、说实话,包容不同意见,决不能乐喜厌忧,更不能“报喜得喜、报忧得忧”,带坏风气!要坚持民主与集中的统一,严守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维护中央的权威,确保政令畅通。
(五)紧紧抓住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核心,以优良的作风和良好的形象凝聚党心民心。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永远保持并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虚心拜群众为师,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坚决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持之以恒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急功近利,坚决反对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反对贪图享受、铺张浪费,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我们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从源头预防遏制腐败力度。坚持把反腐倡廉教育融入干部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的全过程,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认真落实廉洁自律、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完善凭制度用权、靠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机制,保障公共权力阳光公开、透明运行。加强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严肃查处侵害人民群众权益的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的规律,继续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同志们!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风雷激荡的革命战争年代,江西这块红土地孕育的井冈山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理想追求和政治品格,是全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激励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以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艰苦奋斗的顽强作风,齐心协力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苏荣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推进科学发展 加快绿色崛起 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而不懈奋斗[图] ——在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苏荣
(2011年10月26日)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我省全面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奋力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而不懈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江西在崛起进程中阔步前进的五年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我们面临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和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特大洪涝和特大干旱等重大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党组织带领全省人民大力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团结奋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全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迈出了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坚实步伐。
——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跨越发展的态势初步显现。“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加速增长,经济总量五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四年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三年翻一番,出口总额两年翻一番,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多项指标在全国位次前移。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主导产业加速成长,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十二五”开局良好。初步预计,今年全省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分别突破1万亿元,财政总收入将突破1500亿元。强劲的发展势头,增强了全省干部群众实现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信心。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创新发展的势头日益强劲。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一大批改制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继在全国率先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又在全国先行实施国有林场改革。省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圆满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文化体制、财税金融体制、行政审批制度以及事业单位等方面的改革稳步推进。要素市场加快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迅猛,实际利用外资持续保持中部第一,外贸出口跃居中部前列,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央企等行业龙头企业来赣投资兴业,为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
——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协调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全省城镇化率由37.1%提高到44.06%,设区市建成区面积扩大1.5倍,城镇功能更为完善,承载力和辐射力明显增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明显提高,涌现了一批超常规发展的县(市、区)。城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高速公路、乡村公路、铁路、机场、电力、通信、水利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全省近三分之一的农村人口过上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住整洁房、上卫生厕、用洁净能”的生活。
——生态保护与建设强力推进,绿色发展的特色更加凸显。“五河一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城镇污水处理、生态园区建设、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全省森林覆盖率由60.05%提高到63.1%,居全国前列;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由76.3%提高到80.5%,11个设区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既为我省科学发展提供了明晰的“路线图”,又为我省跨越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社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和谐发展的局面不断巩固。深入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着力解决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扶贫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城乡义务教育免费和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制度“四个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启动白内障等四类重大疾病免费救治以及尿毒症患者免费血透治疗。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文化、卫生、体育、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管理在创新中强化,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公众安全感指数全国领先,全省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共谋发展的氛围空前浓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人才工作成效显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与此同时,人大、政协工作显著加强,依法治省进程稳步推进。爱国统一战线日益壮大。群团组织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口支援四川小金县地震灾后重建任务圆满完成,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扎实推进。全省上下共谋发展、奋力崛起的氛围更加浓厚。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在历届省委打下的扎实工作基础上不断前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江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赣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江西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一切关心、支持江西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来以及进入新世纪十年来全省发展的历程,我们的一切探索和实践归结为一点,就是不僵化,不浮躁,不摇摆,不折腾,坚韧不拔,开拓进取,致力走出一条符合江西实际的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路子,实实在在为4400万江西人民谋福祉。实践给予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必须始终立足江西基本省情,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些年,我们始终从江西经济欠发达的基本省情出发,认真贯彻中央的大政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发展不足这个主要矛盾,把尽快做大经济总量与着力提升发展质量,统一于加快江西绿色崛起的进程中。不管东西南北风,牢牢扭住发展不放松,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实践证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是我们不断开创全省发展新局面最为宝贵的经验,也是在今后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
(二)必须始终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抢抓发展机遇,赢得发展的主动权。近几年,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急剧变化,我们坚持把江西的发展放在国内外发展大格局中去思考和谋划,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变经济波动期为发展机遇期。通过全省上下积极顽强的努力,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和严重自然灾害情况下,我省经济发展不仅没有出现大的波动,而且呈现增长加速、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强劲势头。实践启示我们,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才能趋利避害、化危为机,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三)必须始终坚持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在加快发展中保护和建设好江西的绿水青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宝贵的财富。在加快发展中,我们坚定不移贯彻“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积极发展低碳、生态经济,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特别是在多年研究探索的基础上,提出并经国家批准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一重大战略不仅对江西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对于探索生态与经济融合的发展模式,破解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这一世界性难题,具有重大创新和示范意义。
(四)必须始终牢记富民为先、民生为本,不断满足全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加速江西崛起进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连续几年大幅度增加民生投入,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大力推进干部下基层常态化,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坚持科学抗灾救灾,加强安全生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实践反复昭示我们,坚持富民为先、民生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是我省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根本目的所在,是我们实践党的宗旨、为民执政的终极追求。
(五)必须始终强化责任意识,敢于担当,勇于破解改革发展稳定的难题。五年来,我省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各类矛盾叠加交织、各方面难题日益增多的复杂情况,我们正视矛盾、直面难题,努力攻坚克难。狠下决心,用3年时间顺利完成全省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七个系统国有非工业企业改革任务;采取特殊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渡过难关,缓解电力、土地、资金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标本兼治,着力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大量经验教训表明,矛盾、难题不可怕。只要我们不计个人名利得失,敢于担当,勇于碰硬,多谋善断,就没有趟不过的河、越不过的坎!
(六)必须始终致力江西崛起、富民兴赣,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一任接着一任干。这些年江西发展的好势头、好局面之所以能够不断巩固和发展,至关重要的是,我们坚持以发展凝聚人心,坚持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形成了万众一心、加快崛起的强大合力和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韧定力。实践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实现江西崛起、富民兴赣,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唯有全省上下坚持以发展为重,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唯有各级领导班子坚持以事业为重,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懈奋斗,江西崛起、富民兴赣的航船才能在不折腾、不停顿中加速驶向胜利的彼岸!
五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成绩和进步,江西经济欠发达的状况有所改观,但尚未完全改变。发展不足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经济总量偏小、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产业层次整体不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约束趋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维护社会稳定的难度加大;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领导能力和工作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强,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腐败现象还比较严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仍然是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二、紧紧抓住进位赶超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迈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更大步伐
放眼未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平、发展、合作仍是全球时代潮流,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国际国内环境总体有利我省发展。以经济总量跨上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为标志,全省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多年高强度投入的效应加速释放,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驱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为我省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突破,绿色产业蓬勃兴起,为我省发挥独特的生态优势和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政策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后发赶超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我们也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区域竞争更为激烈,“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的形势更加严峻;我省能源资源瓶颈约束更加凸显、要素成本逐步上升,面临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型双重压力。综观大势,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历史经验表明,能否抓住机遇、赢得发展,取决于对一系列风险挑战的科学应对转化,取决于在每一个战略十字路口作出正确的选择。我们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更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敏锐把握发展大势,切实抓住用好机遇,努力迈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更大步伐。
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抓住用好发展机遇期,妥善应对矛盾凸显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以富民兴赣为主要任务,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新时期党的建设,不断迈出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新步伐,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而奋斗。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江西省情,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和谐、保护良好生态上,努力实现强省与富民的统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的统一,把广袤的赣鄱大地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殷实、社会和谐、环境秀美的幸福家园。这是一个寄托着全省人民美好期待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省上下坚持不懈、长久奋斗!
按照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翻番,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位次前移;力争基本公共服务、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化率等指标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保持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水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实现阶段性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为实现江西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
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举措不动摇,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要更加注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发展质量新跨越。
——要更加注重发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发挥有关政策效应,加快形成各展优势、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要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坚定不移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实施加速城镇化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同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要更加注重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新一轮发展。
——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稳定两手抓、两手硬,大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要更加注重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科学发展、加速崛起提供坚强保证。
三、在加快发展中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升全省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首要在发展,根本靠发展。要坚定不移加快发展,坚定不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注重做大总量,更注重提高质量,不断提升全省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一)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抓住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加快调整升级的机遇,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技术先进、清洁安全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市场为引领,立足现有基础和条件,突出江西优势和特色,大力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新动力汽车、民用航空、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使之成为引领江西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对有色、钢铁、汽车、石化、建材、陶瓷、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建设铜、钨和稀土精深加工以及有机硅、铀、锂资源系列开发等若干国家级产业基地,打造一批超千亿元优势产业。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服务、商务会展、服务外包、教育培训、医疗保健、文化创意、旅游娱乐等新兴服务业,尤其要大力挖掘整合、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建设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产业大省。
强化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在联系,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中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果带动和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互渗透、互动发展。强化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内在联系,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不失时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拉长产业链,培育增长点,使新型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强化重大项目、各类园区和大型骨干企业的内在联系,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和质量兴省战略,加速产业向园区聚集,促进骨干企业裂变扩张,大力引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强、主业突出、行业领先的大企业大集团,形成一批集中度高、关联性强、技术先进的产业集群,实现以项目兴园区,以园区聚企业的良性互动,加速提升全省产业整体水平。
(二)强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努力形成多极支撑、多元发展的格局。中心城市是江西崛起的脊梁。要坚持把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中心城市崛起带动全省崛起。加速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鼓励支持省会南昌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大力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鼓励支持其他设区市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壮大实力、加强协作,形成特色鲜明、竞相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协调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和品位,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下大力气解决好城市道路交通、空气质量、防洪排水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为市民创造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环境。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和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互通互连的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和沿沪昆线、京九线两条城市带,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形成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分工明确、联系密切、布局合理、发展协调的城镇网络。
县域经济是江西崛起的筋骨。要坚持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加快全省崛起的重要突破口。大力推进扩权强县、省直管县、兴乡强镇试点改革,给基层提供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和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从政策上鼓励和引导科技、人才、资金向县域发展倾斜,加快产业向园区集聚,大力发展优势突出、产业配套的“块状经济”,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基础设施是江西崛起的血脉。要坚持把能源建设摆在基础设施建设首位,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加快建设一批骨干电力项目,加速天然气和多类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坚持不懈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以增强防洪抗旱减灾能力为重点,抓紧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构建调控有力、配置合理的水利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快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和水运航道建设,推进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组团快速通道建设,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基本实现县县通铁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的发展,努力实现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
(三)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广泛运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手段装备农业,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强耕地保护,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施新增百亿斤优质稻谷工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努力实现大宗农产品生产经营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打响“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形成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加强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生产效益稳定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持续加大“三农”投入,不断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坚持把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遵纪守法的新型农民作为促进农村繁荣进步的战略工程来抓,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法治观念、道德素养和科学务农能力、转移就业能力、创业致富能力。
(四)着力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融合,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深入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进一步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绿色生态屏障。加大生态综合治理力度,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统筹鄱阳湖流域上下游、干支流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切实保护好“一湖清水”。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绿色产业,大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逐步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经济产业化,加快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用足用好国家赋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先行先试政策,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保护和建设重点地区的生态补偿力度,积极探索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模式。发展碳汇林业,培育发展水权、林权、碳汇、排污权交易市场,促进资源环境产权有序流转和公开公平公正交易。
(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引导国有资产和资源配置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聚。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大力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继续深化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推进改革中,要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坚持统筹兼顾,科学设计,民主决策,精心操作。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敢于破除阻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又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时机和社会承受程度,平稳有序推进各项改革。
进一步拓展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紧紧抓住国内外产业、资本、技术、人才加速转移流动的重大机遇,完善服务体系,提高行政效率,对接国际规则,进一步优化我省投资发展环境,努力打造中部地区对外开放高地。扎实推进招商引资,更加注重择商选资,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充分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大力推进沿江开放开发。加快各类园区等开放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对外开放中的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发展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外向度。鼓励支持更多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拓展发展空间。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
(六)大力推进科技、教育和人才工作创新,为江西崛起提供强大智力支撑。科技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要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创新驱动的轨道。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展集中技术攻关,重点突破一些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加速提升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创建一批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完善落实鼓励创新创造的政策和机制,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大力推进“科技入园”工程,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教育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基础。要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投入,确保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当年财政收入比例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并稳定增长。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公平,在基本解决“上学难”的基础上着力化解“上好学难”的矛盾。大力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均衡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切实办好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尤其要把加快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加快培育和建设国家级高水平学科和科技创新平台,下大力气建设几所在全国有竞争力、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或特色大学。要积极构建高校与企业合作互动平台,增强教育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强省之基、崛起之本。要敢为事业谋人才、用人才,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抓好人才工作。加快培养造就创新创业型领军人才,大力引进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党政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政策机制,既要重视引进人才,更要大力培养使用本土人才,既要为各类人才提供干事创业平台,又要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一些高端、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措施,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四、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是让人民更幸福、社会更和谐。要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各项权益,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让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一)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促进社会公平。坚持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省人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扎实做好就业培训、就业援助和就业服务。着力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着力改变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状况,努力使全省人民的“腰包”伴随江西崛起的进程逐步鼓起来。加快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人人基本生活有保障。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加强监督管理,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逐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加大对连片特困地区和重点贫困村的帮扶力度,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合法权益,确保人人拥有平等发展的权利。
(二)着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全省人民美好精神家园。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振兴,离不开文化的振兴。在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省党员和干部群众。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推进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法律素养,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理直气壮唱响时代主旋律,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江西自古享有“文章节义之邦”美誉,近代更是驰名中外的革命老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大力培育以赣鄱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以井冈山精神为特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的新时期江西人文精神,大力弘扬近年来我省相继涌现的英模群体的崇高精神,增强江西人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进一步展示江西人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大气包容、见义勇为的新形象。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文化大省。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普遍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着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充分挖掘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立足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努力生产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优秀文化产品。加强对优秀地方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倾力打造江西文化品牌,不断提高赣鄱文化的影响力。积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度。社会和谐稳定是顺利推进改革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要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切实维护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统筹兼顾和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并落实领导联系群众制度,推进干部下基层常态化,更好地把人民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和社会力量的重要作用。扎实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提升城乡基层组织社会管理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生产和其他方面的安全工作。着力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深入推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切实加强国家安全工作,高度警惕、严密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窃密、破坏活动,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食品药品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要严格依法依规加强对食品药品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依法从快从重惩处那些见利忘义、昧着良心赚黑心钱的违法犯罪分子,确保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凝心聚力加速江西崛起。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充分调动全省人民的积极性,加速江西崛起。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进一步发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进一步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成效。加强同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加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引导鼓励青年健康成长、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健全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透明度。
加快推进依法治省进程。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引导群众依法维权、理性表达诉求。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和检察权,维护司法公正。加强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工作。加强政法队伍和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确保公正、廉洁、文明、规范执法。
落实党管武装责任,加强国防教育,健全国防动员体系,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加快推进全省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提高“双拥”共建水平,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五、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不断锻造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坚强领导核心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关键在加强党的建设。要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组织保证。
(一)紧紧抓住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不懈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把坚定理想信念摆在思想理论建设的首位,切实增强党员意识、执政意识、“赶考”意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党员意识从根本上说就是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刻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决不能与党离心离德,决不能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决不能给党的形象抹黑。执政意识是执政党对自身历史方位、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和把握。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增强执政意识,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党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为履行党的执政使命殚精竭虑、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奋斗终生。“赶考”意识集中体现了一种自我警醒、自我鞭策的精神。62年前,毛泽东同志把党中央机关入驻北平、建立新中国形象地喻为“赶考”。今天,我们已经取得建立新中国的伟大胜利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成就,但在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中,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以及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在我省今后发展中,也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不断强化“赶考”意识,始终保持“赶考”的精神状态,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永不懈怠,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夺取新的胜利,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的答卷。
(二)紧紧抓住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议、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机制,努力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真正把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特别注意保护和重用那些埋头苦干、不事张扬、坚持原则、作风正派的干部,真正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地位,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来抓,继续扎实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和整体合力。从保证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的战略高度,加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鼓励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经受锻炼和考验。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真心爱护、真诚关怀基层干部,带着责任和感情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大力推进机关与基层优秀干部的双向交流,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三)紧紧抓住加强基层基础这个重点,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不断丰富活动内容,突出实践特色,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与时俱进、创先争优。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切实加强农村、国有企业、城市社区和大专院校党建工作,提高机关和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水平,积极构建城乡统筹、相互促进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坚持不懈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改进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加强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关怀帮扶,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的长效机制。坚持把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拓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渠道,建立健全党员发挥作用的机制,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和活动场所建设,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发展。
(四)紧紧抓住发展党内民主这个着力点,充分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不断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积极稳妥推进党务公开,切实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大力营造讲真话、说实话的浓厚氛围和宽松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讲真话、说实话,包容不同意见,决不能乐喜厌忧,更不能“报喜得喜、报忧得忧”,带坏风气!要坚持民主与集中的统一,严守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维护中央的权威,确保政令畅通。
(五)紧紧抓住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核心,以优良的作风和良好的形象凝聚党心民心。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永远保持并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虚心拜群众为师,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坚决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持之以恒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急功近利,坚决反对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反对贪图享受、铺张浪费,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我们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从源头预防遏制腐败力度。坚持把反腐倡廉教育融入干部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的全过程,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认真落实廉洁自律、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完善凭制度用权、靠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机制,保障公共权力阳光公开、透明运行。加强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严肃查处侵害人民群众权益的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的规律,继续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同志们!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风雷激荡的革命战争年代,江西这块红土地孕育的井冈山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理想追求和政治品格,是全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激励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以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艰苦奋斗的顽强作风,齐心协力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而努力奋斗!
苏荣:肩负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历史重任 ——在中共江西省委十三届一次全会上的讲话 苏荣
(2011年10月30日)
同志们: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委和省纪委。刚才,省委十三届一次全会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委常委会和书记、副书记,通过了省纪委一次全会的选举结果。这是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对我们的信任,是全省广大党员对我们的重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此,我代表新一届省委常委会,对大家的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年龄原因,上届省委班子中的达恒同志、上洋同志没有进入本届省委班子,他们在任职期间,为江西的改革发展稳定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业绩将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由于领导班子职数、结构等因素的限制,还有一些优秀的同志没有进入省委班子。这些同志识大体、顾大局,正确对待进退留转,体现了很高的觉悟、坚强的党性和宽广的胸怀。在此,我代表十三届省委,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我省迈入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全面完成省党代会确立的目标和任务,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新一届省委的全体同志特别是常委会的同志,一定要不辱执政使命,不负人民重托,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历届省委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开创全省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开启了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新航程。当前,摆在全省各级党组织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学习宣传好、贯彻落实好大会精神,进一步统一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使党代会精神深入人心,并转化为伟大实践。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把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总体要求、工作任务具体化,进一步凝聚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奋力把江西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深刻领会和牢牢把握大会的主题。“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而不懈奋斗”,是省党代会报告的主题,也是今后全省工作的主题。“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我省的具体实践,体现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重大战略方针,顺应了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明确了江西未来发展的定位,反映了全省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江西科学发展的方向标。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充分调动和激发全省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成为引领全省人民团结拼搏、不懈奋斗的旗帜。
深刻领会和牢牢把握大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和总体要求。省党代会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这些要求和目标,综合考虑了我省当前发展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既与我省“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要求相衔接,又体现了全省人民的新追求。既非高不可攀,也非轻而易举。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定信心、积极进取,努力把省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和描绘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深刻领会和牢牢把握大会提出的主要任务。党代会对今后全省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首要在发展,根本靠发展。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不渝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抓住和用好发展重要机遇期,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不动摇、不放松。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求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提升全省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要坚持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用足用活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按照“三区一平台”(即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和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的发展定位,继续落实和深化我省同36个国家部委(局)及央企签署的共同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争取国家的更大支持,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特别珍惜生态环境,坚决实现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是让人民更幸福、社会更和谐。要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关键在加强党的建设,不断锻造江西各项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要全力以赴抓好工作落实,不断推动全省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开创新局面。
从现在起,十三届省委接过上届省委的接力棒,肩负起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江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作为全省的领导核心,新一届省委的精神状态、能力水平、作风形象,直接关系到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全省党风政风。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组织的厚爱与重托,倍加珍惜群众的信赖与期待,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切实加强省委全委会和常委会的自身建设,努力建设政治坚定、务实创新、执政为民、团结和谐、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全省人民开拓进取,不懈奋斗,向党中央和4400万江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们要带头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实效。伴随实践发展,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江西的发展变化,得益于不断解放思想,实现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首要的还是靠解放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和推动新一轮的大发展。我们省委“一班人”要在解放思想上带好头、做表率,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省解放思想不断引向深入。要清醒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省取得了巨大成绩和进步,但江西经济欠发达的状况尚未完全改变,发展不足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加速崛起、富民兴赣任重道远。要努力使我们的眼界更开阔一些,思维更活跃一些,目标要求更高一些,力争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迈出更大的步伐,全省面貌有更大的改变。要清醒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仍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足够估计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居安思危,防患未然,敢于负责、敢于担当,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对江西的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着力破解改革发展中的难题,推动工作打开新局面。要清醒认识到,解放思想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我们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创新、善待挫折,激励成功、宽容失败。要敢于为基层干部承担责任,让基层干部放开手脚谋发展、促和谐,让解放思想、创新创造成为赣鄱大地最活跃的生动实践。
我们要带头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为政之要在于用人”。选人用人历来是一种敏感的风向标,干部关心、群众关注。我们要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始终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始终坚持任人唯贤、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用人原则,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求贤若渴、海纳百川的胸怀,大胆选拔使用各类优秀人才,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真正选拔那些品德好、有真才实学、能力突出、可以委于重任的干部。要进一步创新人才评价和选拔使用机制,以业绩和贡献论英雄,着力选拔在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思路好、能力强、实绩突出的干部。要不断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坚持五湖四海,特别关注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干部,特别关注在条件艰苦、困难多、矛盾多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干部,特别关注那些心系群众、埋头苦干的老实人、正派人,广开进贤之路,真正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全省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来,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引导全省各级干部切实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用在为人民谋福祉上。
我们要带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省人民。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让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富裕、更幸福、更有尊严,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人民至上的高度自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竭力关注民情、纾解民困、改善民生。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把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实践中。要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取民意,问计于民,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抓民生,切实做到政声民意同频共振,使政策决策与群众呼声相统一,干部政绩与民生需求相一致。
我们要带头坚持求真务实、勤政廉政,保持和塑造新一届省委的良好形象。省委的形象是全省各级党组织的标杆示范。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谋全局、议大事、抓落实,使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历史的检验、人民的检验。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按照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办事,自觉维护省委的集体领导。要倍加珍惜和维护团结,切实做到和谐共事。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团结得人心,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唯有团结和谐才能成就事业。自觉维护省委全委会和常委会的团结,维护省委与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几套班子的团结,维护全省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团结。要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省委全委会的每一位同志,特别是常委同志,都要自觉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敬仰事业,敬畏权力,敬重人民,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清正做人、清白为官、清廉从政,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这里,我代表省委常委会全体同志郑重承诺:(1)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秉公行使权力。不违反规定干预或插手土地、工程建设领域、重大项目投资、矿产资源开发、国有企业重组改制等市场经济活动,并从中谋取私利;不违反规定配备使用公务用车;不收受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干股;不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谋取其他一切不正当利益;严禁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和影响谋取私利。(3)严格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和衷共济,团结共事。(4)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严格按照标准和规定选拔任用干部,不搞个人封官许愿,不搞任人唯亲,坚决抵制跑官要官。(5)坚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杜绝弄虚作假、奢侈浪费,坚持下基层轻车简从,不搞迎送和超标准接待。(6)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敢抓敢管,作好表率,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以上承诺,请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监督。
全会选举我继续担任省委书记,这是党中央的重托,是全省党员、全省人民的高度信任,我深感责任重大,乃至诚惶诚恐。我将把大家的掌声化作奋进的鼓点,把同志们的信任变为永恒的动力,殚精竭虑、夙夜在公,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不辜负组织的培养、同志们的信任和全省人民的厚望。
同志们,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是全省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倍加珍惜机遇、倍加发愤图强、倍加勤勉务实,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共同开创江西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三篇:苏荣2011年10月26日在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推进科学发展
加快绿色崛起 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而不懈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江西省委书记 苏 荣(2011年10月26日)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我省全面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奋力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而不懈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江西在崛起进程中阔步前进的五年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我们面临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和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特大洪涝和特大干旱等重大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党组织带领全省人民大力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团结奋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全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迈出了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坚实步伐。
——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跨越发展的态势初步显现。“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加速增长,经济总量五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四年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三年翻一番,出口总额两年翻一番,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多项指标在全国位次前移。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主导产业加速成长,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十二五”开局良好。初步预计,今年全省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分别突破1万亿元,财政总收入将突破1500亿元。强劲的发展势头,增强了全省干部群众实现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信心。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创新发展的势头日益强劲。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一大批改制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继在全国率先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又在全国先行实施国有林场改革。省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圆满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文化体制、财税金融体制、行政审批制度以及事业单位等方面的改革稳步推进。要素市场加快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迅猛,实际利用外资持续保持中部第一,外贸出口跃居中部前列,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央企等行业龙头企业来赣投资兴业,为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
——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协调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全省城镇化率由37.1%提高到44.06%,设区市建成区面积扩大1.5倍,城镇功能更为完善,承载力和辐射力明显增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明显提高,涌现了一批超常规发展的县(市、区)。城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高速公路、乡村公路、铁路、机场、电力、通信、水利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全省近三分之一的农村人口过上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住整洁房、上卫生厕、用洁净能”的生活。
——生态保护与建设强力推进,绿色发展的特色更加凸显。“五河一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城镇污水处理、生态园区建设、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全省森林覆盖率由60.05%提高到63.1%,居全国前列;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由76.3%提高到80.5%,11个设区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既为我省科学发展提供了明晰的“路线图”,又为我省跨越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社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和谐发展的局面不断巩固。深入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着力解决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扶贫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城乡义务教育免费和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制度“四个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启动白内障等四类重大疾病免费救治以及尿毒症患者免费血透治疗。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文化、卫生、体育、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管理在创新中强化,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公众安全感指数全国领先,全省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共谋发展的氛围空前浓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人才工作成效显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与此同时,人大、政协工作显著加强,依法治省进程稳步推进。爱国统一战线日益壮大。群团组织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口支援四川小金县地震灾后重建任务圆满完成,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扎实推进。全省上下共谋发展、奋力崛起的氛围更加浓厚。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在历届省委打下的扎实工作基础上不断前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江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赣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江西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一切关心、支持江西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来以及进入新世纪十年来全省发展的历程,我们的一切探索和实践归结为一点,就是不僵化,不浮躁,不摇摆,不折腾,坚韧不拔,开拓进取,致力走出一条符合江西实际的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路子,实实在在为4400万江西人民谋福祉。实践给予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必须始终立足江西基本省情,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些年,我们始终从江西经济欠发达的基本省情出发,认真贯彻中央的大政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发展不足这个主要矛盾,把尽快做大经济总量与着力提升发展质量,统一于加快江西绿色崛起的进程中。不管东西南北风,牢牢扭住发展不放松,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实践证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是我们不断开创全省发展新局面最为宝贵的经验,也是在今后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
(二)必须始终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抢抓发展机遇,赢得发展的主动权。近几年,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急剧变化,我们坚持把江西的发展放在国内外发展大格局中去思考和谋划,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变经济波动期为发展机遇期。通过全省上下积极顽强的努力,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和严重自然灾害情况下,我省经济发展不仅没有出现大的波动,而且呈现增长 加速、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强劲势头。实践启示我们,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才能趋利避害、化危为机,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三)必须始终坚持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在加快发展中保护和建设好江西的绿水青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宝贵的财富。在加快发展中,我们坚定不移贯彻“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积极发展低碳、生态经济,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特别是在多年研究探索的基础上,提出并经国家批准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一重大战略不仅对江西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对于探索生态与经济融合的发展模式,破解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这一世界性难题,具有重大创新和示范意义。
(四)必须始终牢记富民为先、民生为本,不断满足全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加速江西崛起进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连续几年大幅度增加民生投入,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大力推进干部下基层常态化,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坚持科学抗灾救灾,加强安全生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实践反复昭示我们,坚持富民为先、民生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是我省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根本目的所在,是我们实践党的宗旨、为民执政的终极追求。
(五)必须始终强化责任意识,敢于担当,勇于破解改革发展稳定的难题。五年来,我省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各类矛盾叠加交织、各方面难题日益增多的复杂情况,我们正视矛盾、直面难题,努力攻坚克难。狠下决心,用3年时间顺利完成全省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七个系统国有非工业企业改革任务;采取特殊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渡过难关,缓解电力、土地、资金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标本兼治,着力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大量经验教训表明,矛盾、难题不可怕。只要我们不计个人名利得失,敢于担当,勇于碰硬,多谋善断,就没有趟不过的河、越不过的坎!
(六)必须始终致力江西崛起、富民兴赣,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一任接着一任干。这些年江西发展的好势头、好局面之所以能够不断巩固和发展,至关重要的是,我们坚持以发展凝聚人心,坚持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形成了万众一心、加快崛起的强大合力和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韧定力。实践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实现江西崛起、富民兴赣,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唯有全省上下坚持以发展为重,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唯有各级领导班子坚持以事业为重,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懈奋斗,江西崛起、富民兴赣的航船才能在不折腾、不停顿中加速驶向胜利的彼 岸!
五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成绩和进步,江西经济欠发达的状况有所改观,但尚未完全改变。发展不足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经济总量偏小、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产业层次整体不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约束趋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维护社会稳定的难度加大;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领导能力和工作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强,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腐败现象还比较严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仍然是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二、紧紧抓住进位赶超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迈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更大步伐
放眼未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平、发展、合作仍是全球时代潮流,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国际国内环境总体有利我省发展。以经济总量跨上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为标志,全省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多年高强度投入的效应加速释放,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驱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为我省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突破,绿色产业蓬勃兴起,为我省发挥独特的生态优势和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政策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后发赶超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我们也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区域竞争更为激烈,“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的形势更加严峻;我省能源资源瓶颈约束更加凸显、要素成本逐步上升,面临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型双重压力。综观大势,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历史经验表明,能否抓住机遇、赢得发展,取决于对一系列风险挑战的科学应对转化,取决于在每一个战略十字路口作出正确的选择。我们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更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敏锐把握发展大势,切实抓住用好机遇,努力迈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更大步伐。
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抓住用好发展机遇期,妥善应对矛盾凸显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以富民兴赣为主要任务,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新时期党的建设,不断迈出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新步伐,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而奋斗。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江西省情,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和谐、保护良好生态上,努力实现强省与富民的统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的统一,把广袤的赣鄱大地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殷实、社会和谐、环境秀美的幸福家园。这是一个寄托着全省人民美好期待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省上下坚持不懈、长久奋斗!
按照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翻番,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位次前移;力争基本公共服务、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化率等指标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保持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水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实现阶段性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为实现江西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
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举措不动摇,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要更加注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发展质量新跨越。
——要更加注重发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发挥有关政策效应,加快形成各展优势、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要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坚定不移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实施加速城镇化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同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要更加注重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新一轮发展。
——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稳定两手抓、两手硬,大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要更加注重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科学发展、加速崛起提供坚强保证。
三、在加快发展中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升全省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首要在发展,根本靠发展。要坚定不移加快发展,坚定不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注重做大总量,更注重提高质量,不断提升全省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一)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抓住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加快调整升级的机遇,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技术先进、清洁安全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市场为引领,立足现有基础和条件,突出江西优势和特色,大力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新动力汽车、民用航空、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使之成为引领江西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对有色、钢铁、汽车、石化、建材、陶瓷、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建设铜、钨和稀土精深加工以及有机硅、铀、锂资源系列开发等若干国家级产业基地,打造一批超千亿元优势产业。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服务、商务会展、服务外包、教育培训、医疗保健、文化创意、旅游娱乐等新兴服务业,尤其要大力挖掘整合、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建设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产业大省。
强化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在联系,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中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果带动和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互渗透、互动发展。强化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内在联系,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不失时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拉长产业链,培育增长点,使新型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强化重大项目、各类园区和大型骨干企业的内在联系,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和质量兴省战略,加速产业向园区聚集,促进骨干企业裂变扩张,大力引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强、主业突出、行业领先的大企业大集团,形成一批集中度高、关联性强、技术先进的产业集群,实现以项目兴园区,以园区聚企业的良性互动,加速提升全省产业整体水平。
(二)强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努力形成多极支撑、多元发展的格局。中心城市是江西崛起的脊梁。要坚持把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以中心城市崛起带动全省崛起。加速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鼓励支持省会南昌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大力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鼓励支持其他设区市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壮大实力、加强协作,形成特色鲜明、竞相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协调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和品位,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下大力气解决好城市道路交通、空气质量、防洪排水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为市民创造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环境。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和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互通互连的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和沿沪昆线、京九线两条城市带,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形成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分工明确、联系密切、布局合理、发展协调的城镇网络。
县域经济是江西崛起的筋骨。要坚持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加快全省崛起的重要突破口。大力推进扩权强县、省直管县、兴乡强镇试点改革,给基层提供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和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从政策上鼓励和引导科技、人才、资金向县域发展倾斜,加快产业向园区集聚,大力发展优势突出、产业配套的“块状经济”,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基础设施是江西崛起的血脉。要坚持把能源建设摆在基础设施建设首位,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加快建设一批骨干电力项目,加速天然气和多类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坚持不懈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以增强防洪抗旱减灾能力为重点,抓紧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构建调控有力、配臵合理的水利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快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和水运航道建设,推进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组团快速通道建设,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基本实现县县通铁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的发展,努力实现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
(三)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广泛运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手段装备农业,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强耕地保护,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施新增百亿斤优质稻谷工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努力实现大宗农产品生产经营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打响“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持续推进高标准农 田水利建设,形成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加强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生产效益稳定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持续加大“三农”投入,不断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坚持把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遵纪守法的新型农民作为促进农村繁荣进步的战略工程来抓,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法治观念、道德素养和科学务农能力、转移就业能力、创业致富能力。
(四)着力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融合,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深入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进一步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绿色生态屏障。加大生态综合治理力度,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统筹鄱阳湖流域上下游、干支流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切实保护好“一湖清水”。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绿色产业,大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逐步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经济产业化,加快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用足用好国家赋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先行先试政策,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保护和建设重点地区的生态补偿力度,积极探索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模式。发展碳汇林业,培育发展水权、林权、碳汇、排污权交易市场,促进资源环境产权有序流转和公开公平公正交易。
(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引导国有资产和资源配臵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聚。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大力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继续深化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推进改革中,要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坚持统筹兼顾,科学设计,民主决策,精心操作。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敢于破除阻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又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时机和社会承受程度,平稳有序推进各项改革。
进一步拓展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紧紧抓住国内外产业、资本、技术、人才加速转移流动的重大机遇,完善服务体系,提高行政效率,对接国际规则,进 一步优化我省投资发展环境,努力打造中部地区对外开放高地。扎实推进招商引资,更加注重择商选资,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充分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大力推进沿江开放开发。加快各类园区等开放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对外开放中的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发展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外向度。鼓励支持更多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拓展发展空间。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
(六)大力推进科技、教育和人才工作创新,为江西崛起提供强大智力支撑。科技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要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创新驱动的轨道。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展集中技术攻关,重点突破一些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加速提升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创建一批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完善落实鼓励创新创造的政策和机制,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大力推进“科技入园”工程,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教育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基础。要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投入,确保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当年财政收入比例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并稳定增长。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公平,在基本解决“上学难”的基础上着力化解“上好学难”的矛盾。大力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均衡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切实办好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尤其要把加快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注重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加快培育和建设国家级高水平学科和科技创新平台,下大力气建设几所在全国有竞争力、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或特色大学。要积极构建高校与企业合作互动平台,增强教育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强省之基、崛起之本。要敢为事业谋人才、用人才,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抓好人才工作。加快培养造就创新创业型领军人才,大力引进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党政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政策机制,既要重视引进人才,更要大力培养使用本土人才,既要为各类人才提供干事创业平台,又要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一些高端、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措施,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四、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是让人民更幸福、社会更和谐。要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各项权益,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让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一)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促进社会公平。坚持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省人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扎实做好就业培训、就业援助和就业服务。着力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着力改变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状况,努力使全省人民的“腰包”伴随江西崛起的进程逐步鼓起来。加快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人人基本生活有保障。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加强监督管理,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逐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加大对连片特困地区和重点贫困村的帮扶力度,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合法权益,确保人人拥有平等发展的权利。
(二)着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全省人民美好精神家园。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振兴,离不开文化的振兴。在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省党员和干部群众。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推进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法律素养,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 量、基本道德规范。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理直气壮唱响时代主旋律,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江西自古享有“文章节义之邦”美誉,近代更是驰名中外的革命老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大力培育以赣鄱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以井冈山精神为特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的新时期江西人文精神,大力弘扬近年来我省相继涌现的英模群体的崇高精神,增强江西人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进一步展示江西人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大气包容、见义勇为的新形象。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文化大省。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普遍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着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充分挖掘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立足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努力生产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优秀文化产品。加强对优秀地方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倾力打造江西文化品牌,不断提高赣鄱文化的影响力。积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度。社会和谐稳定是顺利推进改革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要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切实维护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统筹兼顾和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并落实领导联系群众制度,推进干部下基层常态化,更好地把人民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和社会力量的重要作用。扎实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提升城乡基层组织社会管理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生产和其他方面的安全工作。着力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臵能力。深入推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切实加强国家安全工作,高度警惕、严密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窃密、破坏活动,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食品药品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要 严格依法依规加强对食品药品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依法从快从重惩处那些见利忘义、昧着良心赚黑心钱的违法犯罪分子,确保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凝心聚力加速江西崛起。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充分调动全省人民的积极性,加速江西崛起。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进一步发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进一步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成效。加强同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加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引导鼓励青年健康成长、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健全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透明度。
加快推进依法治省进程。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引导群众依法维权、理性表达诉求。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和检察权,维护司法公正。加强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工作。加强政法队伍和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确保公正、廉洁、文明、规范执法。
落实党管武装责任,加强国防教育,健全国防动员体系,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加快推进全省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提高“双拥”共建水平,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五、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不断锻造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坚强领导核心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关键在加强党的建设。要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组织保证。
(一)紧紧抓住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 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不懈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把坚定理想信念摆在思想理论建设的首位,切实增强党员意识、执政意识、“赶考”意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党员意识从根本上说就是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刻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决不能与党离心离德,决不能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决不能给党的形象抹黑。执政意识是执政党对自身历史方位、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和把握。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增强执政意识,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党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为履行党的执政使命殚精竭虑、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奋斗终生。“赶考”意识集中体现了一种自我警醒、自我鞭策的精神。62年前,毛泽东同志把党中央机关入驻北平、建立新中国形象地喻为“赶考”。今天,我们已经取得建立新中国的伟大胜利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成就,但在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中,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以及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在我省今后发展中,也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不断强化“赶考”意识,始终保持“赶考”的精神状态,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永不懈怠,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夺取新的胜利,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的答卷。
(二)紧紧抓住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议、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机制,努力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真正把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特别注意保护和重用那些埋头苦干、不事张扬、坚持原则、作风正派的干部,真正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地位,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来抓,继续扎实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和整体合力。从保证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的战略高度,加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 干部工作,鼓励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经受锻炼和考验。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真心爱护、真诚关怀基层干部,带着责任和感情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大力推进机关与基层优秀干部的双向交流,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三)紧紧抓住加强基层基础这个重点,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不断丰富活动内容,突出实践特色,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与时俱进、创先争优。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设臵方式,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切实加强农村、国有企业、城市社区和大专院校党建工作,提高机关和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水平,积极构建城乡统筹、相互促进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坚持不懈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改进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加强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关怀帮扶,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的长效机制。坚持把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拓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渠道,建立健全党员发挥作用的机制,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和活动场所建设,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发展。
(四)紧紧抓住发展党内民主这个着力点,充分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不断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积极稳妥推进党务公开,切实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大力营造讲真话、说实话的浓厚氛围和宽松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讲真话、说实话,包容不同意见,决不能乐喜厌忧,更不能“报喜得喜、报忧得忧”,带坏风气!要坚持民主与集中的统一,严守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维护中央的权威,确保政令畅通。
(五)紧紧抓住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核心,以优良的作风和良好的形象凝聚党心民心。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臵,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永远保持并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虚心拜群众为师,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坚决保 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持之以恒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急功近利,坚决反对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反对贪图享受、铺张浪费,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我们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从源头预防遏制腐败力度。坚持把反腐倡廉教育融入干部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的全过程,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认真落实廉洁自律、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完善凭制度用权、靠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机制,保障公共权力阳光公开、透明运行。加强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严肃查处侵害人民群众权益的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的规律,继续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同志们!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风雷激荡的革命战争年代,江西这块红土地孕育的井冈山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理想追求和政治品格,是全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激励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以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艰苦奋斗的顽强作风,齐心协力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学习江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有感
学习江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10月26日上午,江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在南昌隆重开幕。江西省委书记苏荣作了《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而不懈奋斗》的报告。听了苏书记的报告,作为一名党员,感触很深,而作为一名在一线任教的教师,我觉得我做得远远不够,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而不懈奋斗,我应该贡献出我的一份力量。
苏荣提到过去不平凡五年江西的巨大进步,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应该在回顾过程中找出我们所做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绩,为未来五年的奋斗规划做出对于自己更合理的计划。把我们江西建设成经济繁荣、生活殷实、社会和谐、环境秀美的幸福家园,我觉得我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坚定理想信念摆在思想理论建设的首位,切实增强党员意识;
以党的指导思想为大目标,根据自己从事的职业,时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决不与党离心离德,决不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决不给党的形象抹黑。增强自己的意识,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党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常怀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做好党与人民群众的沟通,为党宣传党的理念,宣传党的思想,并做好解释工作。
二、扎实自己的职业功底;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更好的教育教学做准备。扎实做好教师常规,认真备课,认真上课,每次上课后都及时反思,并作好记录。多听学校名师讲座,经常与资深教师,有经验的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并把适合于自己教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中。课前准备充分,努力把每一堂课上好,课后认真批改作业,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对于后进生,做到不放弃、不抛弃。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好党代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报告为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教学我直接的工作对象就是学生,必须充分了解当地的学风学情,才能更好的开展的工作,才能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开展工作,才能更加方便快捷的解决一些教学的问题。今后,我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强劲的气势,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奋勇争先,为实现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而贡献一份力量。
树立一个合理的目标是一个人动力所在,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在党代会中史书记提出了赣州未来五年内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自己也因该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和发展规划,这是自己在今后工作中的动力和方向。人非圣贤,对于错误谁都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如此,自己也要五日三省吾身,发现自身问题并且及时的纠正,这样才能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同时只有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步骤才能使自己少走弯路,才不会使自己无所适从,才不会使自己停滞不前。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积极配合学校领导工作,对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为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10月2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南昌隆重开幕。
喜逢盛世赴盛会,科学发展著华章。滨江宾馆大会堂气氛庄严而隆重,来自我省各条战线的省党代会代表和特邀代表,肩负着全省200余万共产党员和4400万人民的重托,精神饱满地步入会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席大会。高悬的党徽、鲜艳的红旗把主席台烘托得庄重而热烈,盛开的鲜花将整个会场装扮得生机盎然。主席台对面悬挂着“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而不懈奋斗!”的横幅,催人奋进。在主席台前排就座的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成员有苏荣、鹿心社、张裔炯、尚勇、陈达恒、刘上洋、舒晓琴、凌成兴、赵智勇、莫建成、陶正明、史文清、王文涛。大会主席团其他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大会由鹿心社同志主持。上午9时,大会在庄严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开幕。
出席大会的代表应到670人,实到662人,符合有关规定。
苏荣在热烈的掌声中代表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而不懈奋斗》的报告。报告分五个部分:
一、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江西在崛起进程中阔步前进的五年;
二、紧紧抓住进位赶超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迈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更大步伐;
三、在加快发展中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升全省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四、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五、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不断锻造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坚强领导核心。
苏荣在报告中指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我们面临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和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特大洪涝和特大干旱等重大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党组织带领全省人民大力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团结奋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全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迈出了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坚实步伐。全省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跨越发展的态势初步显现;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创新发展的势头日益强劲;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协调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生态保护与建设强力推进,绿色发展的特色更加凸显;社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和谐发展的局面不断巩固;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共谋发展的氛围空前浓厚。
苏荣指出,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在历届省委打下的扎实工作基础上不断前进的结果。回顾五年来以及进入新世纪十年来全省发展的历程,我们的一切探索和实践归结为一点,就是不僵化,不浮躁,不摇摆,不折腾,坚韧不拔,开拓进取,致力走出一条符合江西实际的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路子,实实在在为4400万江西人民谋福祉。实践给予诸多有益的启示:必须始终立足江西基本省情,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始终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抢抓发展机遇,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始终坚持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在加快发展中保护和建设好江西的绿水青山。必须始终牢记富民为先、民生为本,不断满足全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始终强化责任意识,敢于担当,勇于破解改革发
展稳定的难题。必须始终致力江西崛起、富民兴赣,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一任接着一任干。
苏荣指出,放眼未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更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敏锐把握发展大势,切实抓住用好机遇,努力迈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更大步伐。
苏荣在报告中提出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抓住用好发展机遇期,妥善应对矛盾凸显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以富民兴赣为主要任务,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新时期党的建设,不断迈出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新步伐,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而奋斗。
苏荣强调,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江西省情,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和谐、保护良好生态上,努力实现强省与富民的统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的统一,把广袤的赣鄱大地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殷实、社会和谐、环境秀美的幸福家园。这是一个寄托着全省人民美好期待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省上下坚持不懈、长久奋斗。按照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翻番,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位次前移;力争基本公共服务、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化率等指标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保持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水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实现阶段性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为实现江西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
苏荣指出,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举措不动摇,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要更加注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发展质量新跨越。要更加注重发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发挥有关政策效应,加快形成各展优势、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要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坚定不移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实施加速城镇化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同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要更加注重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新一轮发展。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稳定两手抓、两手硬,大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要更加注重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科学发展、加速崛起提供坚强保证。
苏荣指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首要在发展,根本靠发展。要坚定不移加快发展,坚定不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注重做大总量,更注重提高质量,不断提升全省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要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在联系,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互渗透、互动发展。要强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努力形成多极支撑、多元发展的格局。坚持把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中心城市崛起带动全省崛起。坚
持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加快全省崛起的重要突破口,坚持把能源建设摆在基础设施建设首位。要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要着力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融合,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深入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等生态工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要大力推进科技、教育和人才工作创新,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为江西崛起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苏荣指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是让人民更幸福、社会更和谐。要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各项权益,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让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要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促进社会公平。坚持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确保人人拥有平等发展的权利。要着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全省人民美好精神家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大力培育以赣鄱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以井冈山精神为特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的新时期江西人文精神,大力弘扬近年来我省相继涌现的英模群体的崇高精神,增强江西人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进一步展示江西人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大气包容、见义勇为的新形象。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度。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格局,扎实推进城乡社区建设,着力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严格依法依规加强对食品药品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监管,确保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快推进依法治省进程,落实党管武装责任,凝心聚力加速江西崛起。
苏荣强调,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关键在加强党的建设。要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组织保证。要紧紧抓住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不懈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把坚定理想信念摆在思想理论建设的首位,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党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为履行党的执政使命殚精竭虑、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奋斗终生。要紧紧抓住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特别注意保护和重用那些埋头苦干、不事张扬、坚持原则、作风正派的干部,真正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地位,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要紧紧抓住加强基层基础这个重点,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切实加强农村、国有企业、城市社区和大专院校党建工作,提高机关和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水平,坚持不懈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坚持把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发展。要紧紧抓住发展党内民主这个着力点,充分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健全
民主集中制为重点,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积极发展党内民主。要紧紧抓住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核心,以优良的作风和良好的形象凝聚党心民心。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永远保持并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从源头预防遏制腐败力度,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苏荣最后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以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艰苦奋斗的顽强作风,齐心协力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而努力奋斗。苏荣同志在报告过程中,全场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根据大会安排,中共江西省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以书面形式提请大会审议。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的江西省委员会和江西省工商联合会向大会发来了贺信。
傅克诚、姚亚平、魏小琴、朱秉发、陈安众、孙刚、熊盛文、洪礼和、朱虹、姚木根、朱张才、胡幼桃、钟利贵、肖光明、张忠厚、曾页
九、唐晓,特邀代表黄智权、许勤、舒圣佑、朱治宏出席大会。
在昌的地方副省级以上党员老同志彭宏松、卢秀珍、马世昌、钟家明、张克迅、蒋如铭、孙用和、蒋仲平、全文甫、张海如、王昭荣、张逢雨、周慹平、华桐、钱家铭、胡东太、王林森、殷国光、刘运来、雍忠诚、黄定元、梅亦龙、叶学龄、杨永峰、李修源、阙贵善、李迎;部队正军级以上党员老同志郝敬民、陈礼久、冯金茂、郑仕超、陈伊;两院院士颜龙安;各民主党派省委会主委、名誉主委、工商联会长和无党派知名人士谢茹、陈清华、汤建人、刘晓庄、郑小燕、万学文、金异、黄懋衡、孙菊生、黄代放、雷元江等应邀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在主席台就座。
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对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十分关心,特派储晓燕、谢生礼、刘伟、邱兆锐、陈若扬同志前来参加和指导会议。
列席开幕式和本次大会的还有,不是本次党代会代表的第十二届省委委员、候补委员、省纪委委员,省委、省政府直属厅局级单位的党员主要负责同志,在昌的中央驻赣厅局级单位的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以及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机关干部、基层一线党员代表等旁听了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