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洋海军兴亡史观后感 徐聪
看了中央电视台第十套探索节目播出的由中国海军制作的六集《北洋海军兴亡史》后不禁心潮澎拜热血喷涌。
节目呈现了120多年前日本发展军国主义道路处心积虑野心占领朝鲜及至中国种种罪恶卑鄙行径。让人悲愤难忍,雪耻之恨。
英勇的北洋海军将领和战士在甲午战争中所表现出的英勇顽强宁可战死也决不让日本鬼子侵略我中华大地的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精神深深地撼动着我的心。今天的日本右翼军国主义甚嚣尘上不但不悔悟军国主义给朝鲜、中国带来的灾难、伤痛及耻辱也给日本自己带来遭受核打击深痛教训,现在反而还歪曲历史颠倒黑白百般狡赖,试图复活军国主义。
严正的奉劝当今日本政府切底反省军国主义罪恶历史,真诚地给受害国家人民道歉,得到世界人民原谅才是日本的唯一出路。在观看完之后我也有一些心得体会
一是感动。片首和片尾的北洋军歌,令人慷概激昂。综观当时中国,虽未经启蒙,民智尚未开启,但军人以死报国的朴素情怀和死战不屈的精神意志仍令人敬仰。陈京莹给老父家书中开篇就写到,“军人战死沙场,幸事也,然尽忠不能尽孝,自古忠孝难两全也”,家书还未寄达,陈已随经远战沉大海。
二曰愤懑。巨舰忠魂,忠臣良将,到头来不过做了腐朽没落王朝的陪葬,这部纪录片,是迄今官方最为客观地对甲午的反思。这种反思国耻的纪录片,看了难免让人心情淤塞,但我们要的是理性反思,不是燃起复仇主义的烈火,而是要苦练内功,让国耻不再重演。当年北洋海军以一己之残躯唤醒国人四千年之大梦,但国人似乎离大国民还有距离,据到过刘公岛纪念馆的朋友说,留言薄上尽是歪七扭
八、错字连篇、满篇生殖器,叫嚣战争与复仇的文字。纪念甲午,就是要冷静地近乎残酷地再次揭开自己120年的伤疤,牢牢记住耻辱和教训,而不要在叫嚣复仇中迷失自我。
三是激动。许多沉睡了120年的历史一一浮现。特别是慷慨激昂的北洋海军军歌,完爆鬼子的军舰进行曲。另外,此片是由海军拍摄的,也可以说代表了官方对于甲午、海洋、海权、海军的认识,令人鼓舞。环顾当今东亚局势,此片值得国人尤其是当政者好好学习,中华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之林,一定要以史为鉴。
第二篇:近代史《北洋海军兴亡史》观后感
甲午海战战败之反思 观《北洋海军兴亡史》后感
这两天我看了纪录片《北洋海军兴亡史》。
这部纪录片改变了以往我对甲午战争战败原因的看法,让我对北洋海军及甲午战争的失败有了新的认识。
在看这部纪录片之前,受某些原因的影响(比如我曾在某历史方面的书中看到过清军在朝鲜战场上士气低不怎么抵抗就逃跑的片段)我总认为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因为清军士气低下,将领无战心。但看了《北洋海军兴亡史》后我发现事实可以说跟我之前的认知基本是相反的。在整个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高级将领中一半以上殉国,这在世界海战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并且北洋海军大部分官兵都是英勇抗战的。可以说北洋海军的将士门已经竭尽全力了,那为什么还是失败了呢?甲午海战结束后,李鸿章去日本与日本的伊藤博文谈判前,他们之间曾有这样一段对话,伊藤博文:想当年中堂大人何等威风,谈不成就打,如今真的打了,结果又怎样呢?李鸿章:如果我们两人易地以处,结果会如何?伊藤博文:如果你是我,在日本一定干得比我强;如果我是你,在中国不一定干得比你好。并且当时北洋海军被认为是东亚第一,虽然后来发展停滞了,但武器装备并不是决定性因素(这从解放战争就可以看出来)。因此甲午海战的失败是有着更深层次原因的,而不是所谓的将无战心,士气低落。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认为甲午海战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两方面的不足:思想制度落后、战略失误。
首先是思想制度落后。事实上在建造北洋海军的过程中,李鸿章、沈葆桢、丁汝昌等人甚至清政府都做了大量努力。如李鸿章主持创建了江南制造总局,而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又创建了福州船政局、上海轮船招商局、金陵机器局等军工企业;并且多次向英德购买一流船舰,打造出了一支一度位居东亚第一的海军。但是清政府官员的思想、清朝的相关制度却很落后。清政府官员几乎没有意识到海军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醇亲王为首的海军衙门成立后,成为为太后“修园子”的重要资金渠道。勘修“三海工程”(三海工程即慈禧太后颐养之地南海、中海、北海)曾经先后挪借海军衙门经费四百多万两、修缮颐和园又挪用了大量海军衙门军费。为了挪用海军经费,醇亲王奕譞与海军衙门会办大臣庆郡王奕劻竟然提出恢复当年乾隆皇帝的昆明湖水操旧制!在小小的昆明湖里训练大洋海军,是多么的荒谬绝伦!这其中有清政府官员在思想上没有认识到海军重要性的原因,更是由封建社会唯上是从的专制制度造成的。而时任户部尚书翁同龢在听说渤海门户已有深固不摇之势后竟然决定把“南北洋购买外洋枪炮船舰等暂停二年”,完全没有意识到海军建设的持续性、长期性。这导致了北洋海军停止了自己的发展,以致错过了当时的世界大势,最终导致了北洋海军在与日本的对决中丧失了装备优势。而清军的体制也存在很大问题,如军队的指挥权不统一,军队的编制不统一。这就导致了各部队之间相互配合的缺失,削弱了战斗力。总之,清政府对海军的不重视,封建社会唯上是从的专制制度,以及海军的体制问题是北洋海军战败的的重要原因。
还有就是海军战略问题。在发展海军方面,虽然清政府也设立了海军衙门这一类的海军部门、制定了相关章程,并且海军也经常进行演习、出海巡航,显示存在,但并没有明确的战略,很大程度上觉得只要能保卫门户就够了。而反观日本,明治天皇一开始就确立了“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打破岛国地缘困境,“雄飞世界”的国家目标。并且在大臣上的“耀皇威与海外,非海军莫属”的奏折上批示“海军建设为当今第一急务,应从速奠定基础”。从而在国家层面上确定了海军建设的战略地位。并且用实际行动推进海军建设及其近代化。如1870年时在兵部省内设置海军局;1872年又撤销了兵部省,设立了海军省;1885年建立内阁时就设立了海军大臣。与此同时,还对国民进行尚武和军国主义教育。到1889年日本确立了近代化军事制度。并且确立了夺取制海权的目标。而清政府一直没有制海权的概念。因此,中国与日本相比,在战略上就存在巨大差距。这也是北洋海军战败的原因之一。
总之,清政府跟日本在思想制度、战略上的的差距是北洋海军战败的最主要原因。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为了不再重蹈北洋海军的覆辙,今天我们必须以史为鉴,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海军建设的重要性;并且要不断完善军事体制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同时还要制定适当的军事战略,防患于未然,打造一支真正能打仗、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海军,决不再让甲午战争的悲剧重演。
第三篇:北洋水师观后感
《北洋水师》观后感
在上周杨老师的中国近代史课上,看了《北洋水师》的电影。
公元1894年,日本联合舰队浩浩荡荡地向中国黄海进发。日军“吉野号”一马当先,令日军做梦也没料到的是,马上受到北洋水师“致远号”的猛烈炮轰,“吉也号”由于吃水很浅在躲过一擦船底而过的鱼雷后,最终还是被北洋旗舰“定远号”的炮火打了个底朝天,日军一看魂飞魄散,落荒而逃。这就是电影《北洋水师》中最为精彩的一幕。每当看到这里,我心里的自豪感不觉油然而生。我为那时的中国就拥有这种军舰而骄傲,更被这些士兵英勇抗战的精神而感动。
但是后来北洋水师屡屡遭重创,直至全军覆没。但是他们没有失去作为军人的气节,作为中国人的骨气。历史上留下了他们的名字,邓世昌在弹尽后,撞向敌舰,被鱼雷击中后,自沉海底。林永升最后的时候,在军舰上站立着,昂着头战死还有林泰增、杨永霖„„
看完北洋水师从清政府耗巨资开始打造到亚洲第一强,再到被东夷小国打败彻底覆灭的一切的一切。除了感慨还是感慨,失败了我们肯定要究其原因。
第一、清政府腐败
女人当权,把皇帝当成傀儡,自私自利,奢侈腐化,把大好河山糟蹋的支离破碎,民不聊生,饿殍满地,国家到了灭亡的边缘,还挪用买巡洋舰的军费。上奢则臣贪,大小官员为了私利,对上逢迎巴结,对下横征暴敛,“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从而直接导致民风败坏,用鸦片削弱中国人体质,难道清政府是瞎子吗?难道我们的同胞都是傻子吗?也许是我们的同胞对清政府失望变绝望,而又无力改变现实通过消极堕落发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慨呢?不过自然规律让清朝到了该灭亡的时候,客观规律到头了。
第二、中日两国海洋观的差异
1、陆地为主的清政府
满清八旗兵和他们的亲家——蒙古贵族一样是骑在马背上开拓疆土的勇士,他们从小学会的是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纵马驰骋,海洋对于他们是那么的遥远和神秘。恶劣的生存环境从小就铸就了他们对土地的向往和崇拜,而当他们面对比草原更为浩瀚的海洋时,就难免感到茫然与困惑。但是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却有一个名叫马汉的人提出了至今对世界仍有重要影响的“海权主义”,提出了重视海防、开发海洋资源、保护领海、建设新型海军、谋求海洋霸权等一系列相关理论,并迅速被美国、英国、日本等沿海或岛屿国家接受,近代海洋观便随之产生。
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中国自古以来对海权和海洋的重视程度同西方国家相比存在着先天的差距,五千年来,我们对海洋的认识是那么的肤浅,甚至产生了对海洋的仇视,于是就有了精卫填海的“动人”传说;郑和七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宏勋伟绩,康熙大帝为了对付郑氏的骚扰不是组建强大的海军,而是下了道“禁海令”,与海隔离„„
秦汉奠定了古代中国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政体,历代王朝都沿着秦汉设计的政治模式,把大陆文明的因素整和的强大而有序,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大陆文明为主流的文化类型。而海洋文明虽没有被禁绝,甚至某些时代还有较大的发展,但一直处于非主流的文化状态。
当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支强大的舰队随郑和一同逝去的时候,经历了汉唐盛世后的中国真正走向了衰落(虽然中国衰落的拐点是在宋朝)。在清朝初期,郑成功收复台湾,施朗率清军攻占台湾统一中国,这时的中国海军虽然在舰船的吨位、火炮的数量威力方面已远远落后于欧洲,但还有一定战斗力。可惜,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只重视塞防,不重视海防,只重视陆军,不重视海军,经过和日本几百年的战争后没有一个统治者想到要彻底消灭日本永除后患,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在近代,中国海军都很弱,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海军,基本上都是有海无防,以至于中国的大门就是被侵略者从海上打开。
2、四面环海的日本 由于地形狭窄,岛国日本的防御纵深十分短浅。历史上日本一直努力建设超出其四个主岛的岛屿防御体系,来保障其海上和本土的安全。在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这种通过夺岛来增强军事防御力的欲望就更加强烈了。对岛屿的拥有权是日本海洋国土观的核心。
日本是一个被大海环抱的岛国,由3000多个岛屿组成。日本列岛向北延伸与千岛群岛相接,向南依次排列着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犹如一条由岛屿组成的链条,横亘在亚洲大陆东侧,将亚洲与太平洋隔开,这就是地理上常说的“第一岛链”,这种岛链把大陆与大洋隔开的地理形势在全球独一无二。若以台湾岛为中心,日本诸岛处在“第一岛链”的北半段,恰好将东亚大陆环绕。在“第一岛链”以东是“第二岛链”,日本对构成第二岛链的硫黄列岛和小笠原群岛拥有主权。由于日本列岛位于中国、俄罗斯、美国三个大国的结合地带,这种地理形势使日本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日本自身拥有的“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的岛屿恰似两道大门,扼守着中国东进太平洋和美国西向进入东亚的通道,同时其“第一岛链”北端的千岛群岛还是警戒、阻滞俄罗斯舰队南下的前哨阵地。这种天生的地理优势。
所以很明显:两国的军事防守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中国似乎缺少了对海战的主动积极性,而当时的日本正是这么一条强势军事战略。
北洋舰队说是清政府的海军,还不如说是李鸿章私人舰队。只听命于李鸿章一人。而私人拥有军队不是用来打仗的,军队只是一个实力的象征,你有多大的实力你就可以拥有多大的官职、享受多大的特权、获得多大的利益。所以李鸿章多少有点想保留实力,后来觉悟的太晚,想从别人那里调兵也无济于事了。所以军队的训练、战略战术、武器更新保养、战斗意志„„什么都不重要了,只要有规模,能唬住人就可以了。到了后来的官僚主义的北洋舰队,真只是纸老虎而已。北洋舰队一开战就是采用舰头对敌的雁行阵,优势:减少被敌人火力击中的概率。缺点:只有舰首火炮可以射击,火力仅有三分之一能发挥。原因:只想保命,不想作战。旗舰首次开炮,就震垮舰桥,导致统帅丧失指挥能力,简直荒唐透顶。说明:旗舰可能是糊的、旗舰的火炮从来没有使用过,或者几乎没用过。导致海战后期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传达战争旨意。
最后,北洋水师败于日本舰队已经是一个无法接受而又不得不接受的一个现实。我们应该从这样的历史事件中考虑到的自身,以及当今中日关系不和谐的国情。
承认落后,接受失败,勇于变革,善于学习,开放创新,才会更进一步。
108026013
教育技术学
牟晶
第四篇:(二十)“北洋海军腐朽说”误读甲午海战
(二十)“北洋海军腐朽说”误读甲午海战
核心提示:甲午战后,“北洋海军腐朽说”迅速出炉并被强化。
黄海海战后回到旅顺抢修的“定远”舰。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该舰主炮距离甲板很高,并不适于晾晒衣物。(大连市旅顺口区委宣传部供图)
参考消息网4月1日报道甲午战后,人们从不同角度分析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有“清政府腐败无能说”、“李鸿章避战求和说”、“战略战术落后说”、“日本间谍猖獗说”等。其中流传很广的是北洋海军腐朽不堪,军纪败坏,训练废弛,不堪一击,是导致甲午海战最终失败的直接原因。这种广为流传的观点是如何形成的?它符合历史的实际吗?厘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甲午海战失败的根本原因,还原历史的真相。
“腐朽说”的三大依据
后人立论北洋海军军纪败坏主要有三大史料依据: 其一,1897年姚锡光编撰的《东方兵事纪略》。其“海军篇”说:“丁汝昌本陆将,且淮人孤寄群闽人之上,遂为闽党所制,威令不行。琅威理去,操练尽弛。自左右翼总兵以下,争挈眷陆居,军士去船以嬉。每北洋封冻,海军岁例巡南洋,率淫赌于香港上海。”这被视为北洋海军腐朽的“铁证”。由于《东方兵事纪略》被时人推崇为记述甲午战争的权威著作,所以姚氏观点不胫而走,屡为后人引用。
1901年,清官员刘锦藻编写《清续文献通考》,就沿用了《东方兵事纪略》的说法,还总结出“海军废弛久矣”的观点,“北洋海军腐朽说”进一步强化。民国初年赵尔巽的《清史稿》在记述丁汝昌时也直接引用了《东方兵事纪略》的原文。1945年,范文澜在延安出版《中国近代史》。该书在描述甲午海战时,也以姚著为蓝本。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范先生在中国史学界的泰斗地位,使得《中国近代史》成为国人学习中国历史的经典教材。
其二,“来远”大副张哲荣甲午战后的反思呈文。他说:“前琅威理在军中时日夜操练,士率欲求离船甚难。是琅之精神所及,人无敢差错者。自琅去后,渐放渐松,将士纷纷移眷,晚间住岸者,一船有半,日间虽照章程操作未必认真,至有事之秋,安耐劳苦。”1980年陈旭麓先生等人编辑盛宣怀档案资料时将其选录在《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三〈甲午中日战争〉》中,此后便被其他论著反复引用,成为北洋海军腐败的有力佐证。
其三,“主炮晾衣说”。该说以唐德刚《晚清七十年》的叙述最为典型:“一八九一年(光绪十七年)七月九日,循日本政府之邀请,李鸿章特派丁汝昌率‘定远’、‘镇远’等六舰驶往东京湾正式报聘„„东乡原为刘步蟾的留英同学,但是当东乡应约上中国旗舰‘定远’号上参观时,他便觉得中国舰队军容虽盛,却不堪一击——他发现中国水兵在两尊主炮炮管上晾晒衣服。主力舰上的主炮是何等庄严神圣的武器,而中国水兵竟在炮上晾晒裤子,其藐视武装若此;东乡归语同僚,谓中国海军终不堪一击也。”
海军史专家陈悦考证说,这个流传极广的故事是日本人编造的谣言。他在《谎言如何成真:北洋海军主炮晾衣实为谣传》等文中指出:这一谣言是日本小笠原杜撰,由田汉传入中国,再经罗尔纲、唐德刚等人“三传”,从而在中国广泛传播。陈先生对所涉军舰名称、东乡平八郎身份等细节详加考察,一一驳斥了“主炮晾衣说”。他指出,故事的主角“定远”,在小笠原的《圣将东乡全传》中是“平远”,在田汉版本中却变成了“济远”。但无论是“平远”还是“济远”,当时都留防国内,根本没去日本。罗尔纲在《晚清兵志·海军志》中沿用了田汉的说法,而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将“济远”改成了北洋海军铁甲舰“定远”。其实,“定远”的干舷非常低,4门主炮并未直接装在主甲板上,而是安装在主甲板之上的甲板室顶部甲板上,因此主炮距离主甲板的高度接近3米,平时主炮炮管露出炮罩外的长度不足2米。因此要攀爬到一个离地3米、长度不到2米,而直径接近0.5米的短粗柱子上晒衣服是何等艰难,甚至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发生从高处摔落的事故。而“定远”的栏杆、天棚支柱均可晾晒衣物,北洋舰队官兵军纪即使真的涣散,也无须为了晒几件衣服而冒险。
“腐朽说”依据有夸大之嫌
除北洋海军“主炮晾衣”说被有关专家否定外,另外两个论据是否属实?我们认为,这两个论据可能部分反映了历史事实,但有夸大之嫌,不能据此证明北洋海军的腐朽。这是因为: 第一,从其他史料来看,这两个论据并没有客观反映历史的真相。英国远东海军司令弗里曼特尔精通海战,又长期寓居中国与北洋海军交往,因此洞悉北洋海军的虚实。他不相信北洋海军废弛的传闻,而以自己耳闻目睹认为,北洋海军训练有素,操演精熟。水师每打海靶,多能命中。或谓水雷,亦颇不弱。其发炮号令之旗,皆用英文,各弁皆能一目了然,因此不可藐视。甲午战后,英国有记者采访三年前辞去北洋海军总教习的琅威理。谈及北洋海军,琅威理仍认为他们操阵很精,射击颇准,营规很严格,士兵都能勤勉于事;而军官大都留学海外,与西方海军将领相比也毫不逊色;那些诋毁北洋海军废弛的传闻,都是捕风捉影。琅威理说北洋海军治军极严,可能有吹嘘之嫌,但凭他多年对北洋海军的了解,他坚信北洋海军不可能一下堕落到腐朽不堪的地步。二是从甲午海战北洋海军实际表现来看,也有力批驳了“北洋海军腐朽”的说法。在黄海海战开战前4小时,丁汝昌还率北洋舰队在鸭绿江口操练。在黄海海战中,清军虽然装备落后,但士气高昂。在亲历实战的洋人眼中,对北洋海军称赞有加。德人汉纳根说:“遂命开战,诸华舰颇能如余之意,直至药弹罄尽。”可见北洋水兵相当勇敢。当时在“镇远”号的美国人马吉芬也描述道:“及视其次诸官,皆能各司其事,不露胆怯之态,甚属可恃。水手亦甚得力。”众所周知,“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在弹尽“援”绝时率舰勇撞“吉野”,全舰252名官兵英勇牺牲;“经远”号管带林永升临危不惧,操轮撞击日舰,不幸中鱼雷沉没,全舰270人除16人获救外全部牺牲;北洋海军舰长以上的军官一半以上以身殉职。倘若整个北洋舰队腐败不堪的话,又怎会有那么多铮铮铁骨的官兵殊死搏斗呢?
三是上述论据都是在战后总结战败原因时才提出的,有为清政府和李鸿章开脱之嫌。黄海海战后,清廷把丰岛和黄海海战的失败归咎于北洋海军的废弛,但上谕对“废弛”没有细化。显然,这条上谕是以北洋海军训练不精来为清政府掩过。而姚锡光与李鸿章私交深厚,1897年《东方兵事纪略》出版时,李鸿章虽已被解除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职务,但仍为文华殿大学士,依然受到慈禧太后的宠信,所以姚著描述甲午海战失败的缘由时,侧重北洋舰队军纪涣散、训练废弛等,而对真正应该承担责任的李鸿章和清政府讳莫如深。而“来远”张哲荣对甲午战败原因的分析,也不得不顾忌自身处境。作为下级军官,他既不敢开罪朝廷,也不敢得罪李鸿章,因此不得不避重就轻,从北洋海军自身找原因。他对甲午战败根源的分析与高承锡、曹嘉祥等其他将士关于武器落后等的分析截然不同。据戚其章在《甲午战争史》中统计,甲午战后,参战将士纷纷检讨海战失利原因,他们基本是从武器装备上寻找客观原因,而像张哲荣那样将战败归结于北洋海军纪律败坏实属罕见。张哲荣的说法仅代表了其个人见解,却没料到竟被后人广泛引用,成为支持“北洋海军腐朽说”的“铁证”。
事实上,北洋海军总体上是一支颇具战斗力的近代海军,其官兵素质在清军中还属翘首。一是北洋海军的高级军官大都留学欧美,学习过近代西方海军技术,具有较高的军事素质。从1874到1886年,清政府从福州船政学堂和天津水师学堂遴选出80多名优等生赴欧美留学。这些学生回国后,大都成为北洋海军的骨干。总兵刘步蟾在英国留学时“成绩冠诸生”,另一总兵林泰曾也是英国留学生,“资深学优”。还有林永升、林颖启等将领都才学优长。即使一些将领如邓世昌等,虽未留学,但刻苦自学,“治事精勤”,也被提拔重用。
二是北洋海军普通的士兵也经过严格西式训练,具有一定的军事文化素质。因为海军是一个新技术兵种,如旗兵、轮机兵、鱼雷兵等,没多少文化的普通农民是不能充任的。士兵们平时使用英语操练,训练科目也有一套较为严密的规程。琅威理任总教习时,对士兵要求极严,“尝在厕中犹命打旗传令”。
“腐朽说”消极影响不容忽视。
甲午战后,“北洋海军腐朽说”迅速出炉并不断被强化。随着历史的层层累积,这种观点被后世史家反复引用,愈来愈被认为真实可信。这种观点广为流传,已严重影响到人们对甲午海战失败根本原因的正确认识,而且对清末海军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
一是“北洋海军腐朽说”的流行掩盖了对甲午战败其他原因的认识。甲午海战的失败绝不是一个孤立的因素在起作用,清政府昏庸腐败、海洋海权观念落后、战略指导错误、指挥体制陈腐、战役指挥失误、陆海军不能协同作战等各种因素相互交织,构成了甲午战败的多层原因。甲午战后,清廷上下指斥北洋海军腐败,全然不作亡羊补牢,以致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轻而易举从海上将兵力运到大沽和塘沽,从容进入天津。
二是“北洋海军腐朽说”的流行使清政府不能正视自身错误,对海军建设做出了错误抉择,影响了清末海军的发展。甲午战后,清政府错误地认为,北洋海军耗费了大量钱财却腐败涣散、不堪一击,因此发展海军已无多大意义,于是因噎废食,1895年撤销了海军衙门,接着停办海军内外学堂,而且任由俄、德、英、法等国霸占海军重要港口如旅顺、胶州湾、威海、广州湾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时,清廷议和大臣甚至建议将“海天”、“海容”等5舰撤售,以向列强表明中国无海防的决心,后经叶祖珪力争才作罢。由于清廷对北洋海军的失败一直耿耿于怀,将失败原因归罪为海军腐败,所以清末新政中编练的新军基本是新式陆军,海军则日益萎缩,清末海军发展每况愈下,万里海防形同虚设,以致日俄两国肆无忌惮,公然在中国领土上开战。这些教训都是极为沉痛的。
三是“北洋海军腐朽说”的流行影响了对北洋海军的正确认识。有的人只看到了北洋海军存在的腐败现象,而忽视了北洋海军大多数官兵所表现出的不畏强敌、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我们不能一叶障目,而应看到北洋官兵的群体形象,并对他们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作者为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主任龚耘、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讲师杨玉荣)
第五篇:《啊,海军》观后感
《啊,海军》观后感
这是一部老片子了,知道这部片子还是我在初中的时候。那个时候,就记得班主任老师专门提到的这部片子,说这部片子是反映日本军国主义的,绝对是一部毒草片,我们当时是没有机会看的。
今天抽空看了一下,整个两个小时。这部片子,而且我相信这也是战后日本拍的一部片子,所以他整个主题也不会完全是围绕着过去那种情况。他反映了日本民众的生活状况,所以至少它是一部现实主义的题材作品。我们当时把贴标签式的处理绝对是一种简单而粗暴的做法。
上网看了一些有关的评论,觉得还是有必要可以引用一下。
如果把国家和民族的立场先放在一边,再来看这部影片,绝对是一部妥妥的励志片。出身贫寒的平田一郎考进了著名的江田岛海军兵学校,从一个不肯服从桀骜不驯,立志要考东京一高的青年,变成了一个成熟的有血有肉的帝国军人,不说中间的转变的过程是否为洗脑,光是片中反映的一往无前,勇敢无畏的精神就已经很催人奋进了。在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后,更加了解所谓国家和民族的意义,江田岛海军兵学校里近乎严苛的纪律锻造出这种服从、规矩、血性、刻板、刚强的军人顽强,但又悲壮成为了军国主义道路的执行者与牺牲品。
平田的奋斗史虽然很励志,但是在国家机器面前最终只是一个牺牲品,就像二战期间众多日本青年一样,一腔热血被人利用,最后换来了自取灭亡的悲剧。导演无非讲述了两点:既赞扬了前日本军人的忠勇,但又暗自讽刺了这种所谓忠勇背后的实质。
我个人以为,除了上述这些内容,我们在整个影片中还要注意两个内容,一个是他的好友,在陆军军官学校里的情况,他为什么会被追查?平田一郎又为什么会掩护他,这是值得探讨的。还有就是那个地主的女儿,为什么爱他最后又没有走在一起,而且地主的女儿结婚了,最后她丈夫也死了,这实际上就是一条非常主要的线索,它让人们去思考这个战争给整个日本社会带来的痛苦和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