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2014年暑假,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新教育培训,聆听了来自海门教育专家的报告,对新教育有了初步的认识。开学后,学校为老师购买了《新教育》一书,通过阅读,对新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新教育实验”是当今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改变之一,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完善指导我们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机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的方法,给我很大的收获。
通过“新教育”学习,逐步掌握了一些方法。它有操作性很强的六大行动,这无疑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指导方案,我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课堂教学反思,让反思成为习惯。同时我也学习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把读、写、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海门新教育实验学校的晨诵做得很好,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在早读时间里原来可以引导学生如此深入的领悟美文的主旨,学生们真正把晨诵当成一种享受,一种与作者交流的方式,每天伴着朝阳畅游在书海之中,开启美好的一天,师生过着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通过“新教育”学习,我充分认识到一切教育都应该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作为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应该热爱学生,因为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热爱。没有热爱便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全部技巧,教师的主要作用不单是讲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维。有了创造思维的能力,学生
不仅可以学会教师讲授的知识,还可以在自己的思维实践中学到教师没有讲授的知识,甚至创造新知识。新教育下的完美教教室和高效课堂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教师的童心和爱心,教师只有把自己当成孩子中的一员想孩子之所想,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授课,和他们互动起来,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阅读的注重还体现在整本书的阅读教学,每月读一本书好书,阅读的书目既有学校的推荐也有班级的共选,通过整本书的阅读指导教师和学生进入到文本之中,深入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教师还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把书本和现实生活连接起来,加深学生的体会,开阔学生思维,激发想象力。俗话说读写不分家,在广泛的阅读之下学生的作文写作就水到渠成了。
从学习中我感受到,新教育实验的课程对教师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学生更多的要在一种良性的、合作的、对话性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发展。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某些仅仅在形式上表现为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创设实质性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各种学习环境的能力。其次,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带来了个体差异的日益显著,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关注个体差异,并针对不同个体有效地组织教学,协调与沟通生生、师生关系并且解决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
通过学习,不能说给自己带来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但也受到了很大的触动。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现代社会非学不可、非善学不可、非终身学习不可。教师面临着一场学习的革命,高尚的思想道德、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学艺术都需要我们不断学习。过硬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身心素质构成了教师素质的骨架。“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教育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昨天我们从阅读中起步,今天我们在阅读中充实;明天从阅读中圆梦。
第二篇: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我作为新一代的年轻教师,为了适应新时代的]www.Gzu521.com 些有自己的个性的人,也只有那些有个性的,典型的人才能进入人们的视野。所以,我们要学着去发现学生的特别的地方,或许这个特别的地方是学习上的,或许是思想上的,性情上的,又或是运动方面的,等等,总之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或许这些特点不尽人意,但只要是特点,他就是出色,这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发现学生的特点后,我们应当告知学生,你能行,你甚么地方行,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我,并引导他们更好地发展。同时,我领悟到了教师应当具有的以下几方面素质:
一、富有豪情。读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梦》时,无时你不感觉到愉悦与冲动,让你感觉到你不是在读书,而是在凝听一位布满豪情富有诗意的大师在演讲,大师用他诗一般的语言和豪情感染着每位读者每位听众。作为教师,我们用肢体与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文明,假如我们没有豪情,我们就没法感染学生,我们就没法调动学生,生动课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主客体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转换,课堂教学就很难成效,由于老师讲课讲得怎样终究会从学生那里反馈出来。
二、富有爱心。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很实在,在我们教育的进程中,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无从谈起,感情虽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布满感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爱心是唤醒学生***美好的音乐,是激起学生动听动听的语言,是照亮学生黑暗中的明灯。教师富有爱心可以******师生关系,教师理解信任学生,学生尊重迷恋教师。教师富有爱心,可以给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心理感受,便于学生构成健康的心理。
三、富有责任心,有人把教师比作烛炬,燃烧自己是为了照亮他人。也有人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管束师是烛炬也好,还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也吧,都说明了教师职业的特殊与责任。作为一个教师他除具有足以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外,教师的责任心是很关键和重要的,由于教师面对学生不但是传授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与发展,培养学生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对待社会。
四、富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要胜任新课改需要,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使我们很轻易驾驭课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技能来丰富课堂,调动和感染学生;另外,扎实的基础,使我们很轻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五、富有健康的个性自古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这句话里说明了,教师不但要学识高,还要身正,所谓身正,就是指教师要有健康的个性。教师要大度宽容,教师要布满自信,教师要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教师要谦虚好学,教师要与人相处合作***。教师在教育学生同时,有无时不刻的用自己的言谈举止去影响学生,去感染学生。感谢《新教育之梦》,她,让我心随豪情飞扬,梦随理想共舞,重新教育中,我看到了一个真正有成绩的大教育家,他一定是深深地、认真地、努力地在天天去润泽他的课堂,他的学生,最后才能成绩他自己。我从《新教育》中学到的知识足以让我向教育事业迈进一大步,但是这一大步对学校来讲或许只是一小步,所以我深知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浮华喧嚣的城市里,我们缺少了一份内心的平静,惟有读书,才能让我们找回一份宁静。荣幸的是,教师这一份工作可让我们天天与书为友,在书海中翱游。一旦平心静气了,生活与工作就会是另外一番景致,人生也将更充实、更完善。所以我们相信,有梦想就会有寻求;有豪情就会有不懈。在此希望我们的新教育会越来越好,教育只有在永无止境的探索中建构自我,在永不停步的发展中壮大自我,教育永久是一个美丽的梦,是我们每个教育人具有的梦,我将与新教育这艘航船同行,共同追寻教育之梦,也更希望我们的老师都能借助更宽松的新教育环境成绩自己的梦,迎接美好的未来。
第三篇: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新教育学习心得
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其崇高建立于每一刻稚嫩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每一份生命尊严和质量的扶植,对每一颗纯真心灵的理解和尊重。通过对新教育的学习,我对自己的教育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朱永新老师讲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身为一名教师,自己离理想教师还有很大的差距,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慢慢向理想教师靠拢。
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新教育的四大改变,改变教育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新教育的六大行动,虽然不是新教育的全部内涵,但是,由于这些行动是中国教育相对缺少的东西,所以显得很迫切,很重要。六大行动简单的可以用听,说,读,写,网络,课堂来阐述,我们都可以做到。
新教育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以前,我们只关注学生成长,从来没有人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这样真真切切地摆到大家面前。其实想想也是孩子在不断的成长与变化的,我们怎么可以用陈旧的思想来进行教育呢?新教育,就是这样一个注重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育,在教育的道路上教师与学生都在成长。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应该是不同的,今天的我会更加珍惜时间读书学习的机会。给一点时间给阅读,陶冶我们因繁杂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点时间给阅读,矫正我们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挤一点时间给阅读,开启我们因机械学习而遮掩了的心扉。努力读书,用书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力争做一个永远富有魅力的老师。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礼。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教育永远没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无止境的探索中建构自我,在永不停步的发展中壮大自我,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我所范,进一步学习“我的教育理想”,使自己的思想不断进步。我们要向朱永新老师学习,做一名对未来有理想的教师,做一名对社会有个性的教师,做一名对事业有思考的教师,做一名会自我学习的教师。
第四篇: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让完美人格在这里起飞
竹篙镇小学
周海霞
去海门的路上,看到车窗外广袤的平原、相同风格的两层小楼、阳光普照的大地,我一直在猜想:“完美教室”会是什么样?
带着这个简单的问题,我走进了江苏海门师范附属小学(海师附小)和东小开发区校区。在这里,我看到了“完美教室”的真模样。它和我们的教室大小一样,前后两扇门,中间几扇窗。可是,这些教室里的陈设、教室里发生的故事又与我们的教室有很大的区别。它的不同之处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景文交融缔造完美的校园文化
海师附小是一所有百年历史的名学校,她有自己的校歌、校园标志——金钥匙、校园小金娃、每两个月更换一次的校园之星。学校秉着“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块绿地都会抒情,让每一个景点给人以启迪,让每一句提示温暖学生”的原则打造优美校园。学生每天都在漂亮、灵动的校园里快乐嬉戏、健康成长。
他们以童话为文化建设的主线。“用童话的美催开学生的智慧,用童话的趣构建理想的课堂,用童话的真引领师生成长”。该校教师合力写了《金色的小螺号》、《月光下的长笛》。《金》是一本校本教材。分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编写的适合儿童阅读的课外书。这本书里,低段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五言诗句;中段诵读童诗、童谣。高年级诵读名言警句、论语。《月》是一部经典剧本,共有12个小剧本。这些剧本的来历也挺有意思。首先老师做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喜欢哪些童话故事,然后师生一起编写剧本。这些剧本有的是书本上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有的是经典童话,如《皇帝的新装》、《小红帽》。学校每月有童话节,全校学生讲童话、演童话剧、写童话小报、唱童话歌曲、编童话故事„„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受到童话文化的浸润,他们的意志力和智慧在童话中得以开启,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自信得体,课间时做各种趣味活动,如踢毽子、跳绳、打乒乓球,看不到追逐打闹,看不到在地下扇画片、打滚的现象。
二、班社合力缔造完美的教室文化
完美教室的愿景是“教室是图书馆,是阅览室;教室是实践场,是探究室;教室是操作间,是展览室;教室是信息资源库,是教师的办公室;教室是习惯养成地,是人格成长室;教室是共同生活所,是生命栖居室。” 这个愿景告诉我们:教育的根在教室,教师的魂在教室,学生的得也在教室。教室建设是一个班的班风、班级管理、班级文化优劣的具体体现,它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海师附小花了很多心思在教室建设中。所有班级都有各自个性化的班名、班徽、班级精神、班歌、班级图腾,每月有一个班级之星。个性化班名是师生根据童话中的人、物来命名,依据童话中人物的精神来设计班徽、班级图腾和班级精神。班名和班级图腾体现了该班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班级精神是师生积极进取的强大动力。东小教室内还有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特色:“我们的约定”。这是师生之间制定的具体、可行又是常用的规则。它类似于我们的班规。其高明之处在于老师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让学生遵守这些规则,既规范了学生的学习和行为,又培养了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
当师生共同完成上述项目后,这里就成了他们一个实实在在的“家”。这个家里里外外都是他们的乐园。图书角有同学带来的读不完的书;展示墙有字有画有小制作;课堂上有老师精彩的引领;课后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海师附小有30多个社团,多数社团的活动地点都在教室。每间教室的前门上都有一个标志牌。如经典诵读、奇妙数字、快板说唱„„每到活动的时候,同年级的学生就可以走班去学习。
东小开发区校区的社团活动主阵地在“儿童之家”。他们的社团老师有三个来源:
1、学校有专长的老师,如围棋老师是业余四段。
2、聘请外边的专业老师,如笛韵吧的老师是一个中学的老师。
3、学校的艺术老师,如音体美老师。参加了“儿童之家”的学生每周有五节课,活动时间是每天下午第三节课。有了良好的师资和充足的活动时间作保障,部分学生的特长得到专业老师的辅导,取得骄人的成绩,在各级比赛中获得佳绩。
我们欣赏了海师附小5.4班——“快乐天使班”的汇报表演。他们表演的内容有朗读班上同学写的诗歌、讲相声、学生关于笑的感言;才艺展示如跳舞、吹葫芦丝、弹古筝、拉小提琴、家长讲述儿子笑对残疾的故事。家长讲述他的儿子小学二年级时不小心从六楼摔下来,动了大大小小几十次手术依旧笑对自己是一个残疾人的感人事迹。孩子动完手术后对医生说:“妈妈,我是超人,我不要镇痛泵。听说这东西会伤害我的大脑,我还要用我的大脑读书学习呢,快给我取掉吧。”其他学生还这样说:“„„”(见图片)。从他们的言语中,我们看到了意志力强、乐观面对生活、积极进取的一群小学生,这不得不令我们大人为之佩服!这就是班级精神的力量,这就是班级文化带来的巨大魅力!在书籍的感召下,老师们还需要强调要团结、要进取、要乐观、要好好学习吗?一切尽在无言中,每一种精神、每一种动力,都水到渠成了,这就是幸福完整的教育!
三、取长补短力造属于我们的“完美教室”
在海门,学生和老师都痴迷于这一间间教室。从这些教室里,我感受到老师充满激情地投入到教室里,学生像小草一样吮吸着这甘露,于是,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在他们手中诞生了。在这里,老师感受到了教育的快乐,学生感受到了学校的美好!教育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
回过头来看看海门的新教育,他们的“完美教室”创造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生活,丰富多彩的艺术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心灵生活。这里的每一个人不仅能憧憬未来的幸福,更能幸福地生活在今天。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新教育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作为老师,1、首先要发自内心地喜欢教育,喜欢学校、喜欢学生,中有真正地爱生,才有和谐是师生关系。所谓“信其师而亲其道”。
2、其次要具备精湛的教学技艺,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
3、最后要多学习。首先要读各种书籍,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其次学习各种新东西,与时俱进,从而与学生拉近距离,服务于我们的教育。
反思我们学校,我们也有校歌、校徽,也有不错的校园文化建设,看看我们的教室,也有班名、有班主任寄语、班级口号、班级图书角。但是,与之相比,总感觉我们做得肤浅,没有沉下来,没有浸润到学生的心里,更没有影响到学生的言行中。
“新教育”就像一盏灯塔,相信它会指引我们在教室这块土壤里深耕细作,开启教育的新篇章!
第五篇: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定稿)
新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清江学校
黄立新
《新教育》(朱永新――漓江出版社)为我们教师打开了另一扇窗。我们一直以为,教师的职责就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努力地实现韩愈老先生所提倡的为师之道。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将毕生的精力奉献在三尺讲台,将毕生的心血奉献给学生。铁打的教室流水的学生。一茬又一茬的学生走了,我们依然坚守在这里。慢慢地白发满头,老态龙钟,曾经的风华少年,曾经的美丽容颜,随着岁月的流逝都老去了,只余偶尔对生命的感叹!
老师是什么?老师就是人生的桥梁,是燃烧的蜡烛,是指路的明灯。从孔子开始,就认为我们老师必须是这样的,必须站在讲台上,流尽最后一滴血,要倒在讲台上,这是应该的,这是老师的职责,这是老师应有而且必然的归宿。虽然,我们也头顶很多的光环,有很高的赞誉,但这一切其实都是虚无的,只有精神的慰藉而无丝毫实质的帮助。从古至今,有多少人真正关心过老师的生存?关心过老师的发展?关心过老师对推动社会发展所体现的巨大作用?我们真的就不求回报吗?我们无须回报吗?
老师也是人,也是社会成员的一部分,我们也生活在社会之中,也有衣食住行的需求。整个社会说到老师,首先想到的是老师们的无私奉献,默默耕耘,是理所当然的将所学知识回报下一代的人,只要是老师,我们就无须想其它的,清贫是他的代名词,奉献是他的精髓。诚然,我们有时候也有很高的社会声望,也在某种程度上获得大家的尊重与敬重,也能得到部分学生家长的真心拥护,也能得到精神方面的安慰。但是,整个社会却忽略一个事实:老师们也需要生活,也得吃饭穿衣,也得生存,也应该发展。都说祖国的未来是靠教育,都说年轻一代是未来的建设者,那么,对于培养建设者的我们来说,是不是应该有良好的环境,起码的生活保障,不会成为社会的最底层,这样的我们才能有更好的动力去创造我们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教师首先要保障生活的无忧,然后再有对事业的追求。在当今社会的条件之下,国家还是很重视教育的地位的,财政投入也不可谓不多,政府的发展还是很偏向教育的方面。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教育发展的水平各地区是极不平衡的,东南沿海一带比内地,尤其是中西部还高出很多。在许多的西北部中小城区,在许多比较偏僻的地区,很多少年儿童还在为自己有机会上学而苦苦挣扎,硬件与软件都还很欠缺,老师们的教学需求得不到保障,还有待国家进一步扶持。
然后,我们要说,教育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教师也应该是发展中的教师。教师要不断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借鉴吸收外地的、外区的、外国的先进教育理念与方法。在最近的几百年中,中国在教育方面严重落后于世界主流。一提到中国的教育,能想到的古人也只有孔子,近代的能想到有梁启超、有蔡元培、有陶行知等。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都列举不了几个,而对于不是教育战线上的人来,听说过的,就几乎没有了。而外国的夸美纽斯、赫尔巴特、苏霍姆林斯基、赞科夫、第斯多惠等等,在近代教育史上的成就如日中天,举世瞩目。这些成就相对近代中国的所谓教育家们来说,那就是耀日与萤火般的对比,他们开创了近代教育的全新思想,全新局面。而我们,只能在他们的后面亦步亦趋地学习,还学得一知半解。虽然是因为国情、历史等诸多原因,但我们真的落后了,而且是很落后了。历史的重任放在了我们现在的教育人身上,我们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我们是传统的教育大国,我们一定要发展起来,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要赶超教育的前沿,而我们现在依然战斗在一线的老师们,正是发展的主力军。
那么,我们这一代教育人究竟应该怎么做?
朱永新教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新教育。新教育是什么?新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教育生活。教育并且生活,有教育也有生活,教育融于生活,在生活中教育。幸福是它的主题,而完整是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而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归根结底,教育应该面向未来,但是教育同时更应该面对当下。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动的方式。教育在作为促进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的同时,它本向就应该是目的,应该让所有的与教育发生关系的人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生活。
是的,我们其实一起在迷茫,我们的教育该怎么进行?我们是当成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还是一份事业,一份能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伟大事业?这是很多教育人都不能准确回答的问题。现实往往决定了价值取向。每一个教育人,在开始投入这项事业的时候,都是心怀天下,斗志昂仰,充满了无限的激情的,我们都想将它当自己为之奋斗终身,奉献终身而无怨无悔的崇高事业,我们也想桃李满天下,我们也想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同时,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得到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的理解与尊重,得到为人师所应该有的收获。谁说老师真的就只有付出不求回报?我们也想回报,也想听到、看到自己的弟子在社会中崭露头角,勇挑大梁;也希望看到家长满意的表情,也希望看到整个社会对老师发自内心的赞誉;也希望让学生认识教师,这个拥有无尽知识的标志性的称呼,能在社会中生活得很好,学生可以从我们身上体会到有知识并非无用,然后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也希望得到与我们的付出所相应的回报,除了精神,也应该还有物质的方面。试想:学生看见天天见到的老师,在课堂上口若悬河地讲解,要求他们学这学那,全部都是重要的,对人生发展很重要,重要的不得了,但是,他们眼中看见的老师,吃不好,穿不好,还不如那些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人,原来老师所说的知识并不能在社会中有用武之地,原来老师们教给学生的知识却害得他们找不到饭吃,请问,还有哪一个学生愿意学习?还有哪一个学生会认同老师的观点?还有哪一个学生会将自己所有的精力放在学业上?
我们在迷茫中迎来了新教育的观念。
新教育,就是要向老师们展现教育的全方位形态。“我们要从教育中找到成就感,教育与生活并不对立。教育其实是为了生活,为了老师的生活,也为了学生的生活,也为了家长的生活。教育就是努力地去促进每一个人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生活”。这句话说的很好。教育的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而不是对老师、对学生来说都是痛苦的,不情愿的。许多的教育,使孩子失去了童年,他们的学习充满了失败。很多孩子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激情和冲动,失去了尝试成功的勇气和感恩的情怀。没有幸福和快乐的教育,是没有必要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对《新教育》的解读,使我认识到:新教育是“新”的教育。这并不是历史上新教育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新”的教育实验和教育革新运动,是建立在中国文化基础上的新的教育。同时,他应该是创新的教育,用具有新教育鲜明特征的理念、课程、教材和方法,培养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新教育也是“心”教育,是相对于以分数为主要导向的应试教育而言的“心灵的教育”,是中国的新希望工程。新教育也是“行”教育,不是坐而论道,是主张建设与行动的“行动教育”。行动,才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希望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老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新教育还是“幸”教育,就是要让师生都“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反对那种以牺牲学生的当下幸福为代价,追求所谓未来幸福的理论,让教师和学生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享受教育的诗意,享受智慧的快乐。新教育是“星”教育,全力打造有教育梦想并一心逐梦的草根明星,希望用星星之火,燃起整个中国教育革新的烈火。新教育还是“信”教育,无限相信老师和学生的潜能,唤醒潜能,激发力量,促使教师和学生走向成功。新教育人对这个世界,对我们生命的一种根本信任,对于我们自己职业的一种最终的认同。相信自己从事的这个职业最终将会如草木萌芽,花儿开放,成为宇宙创造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经受什么样的磨难,经受寂寞还是严酷,我们都从容面对,从容承受。
新教育主张回到教育的原点,主张让教师和学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放,强调教育应该培养美好的人性,让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从而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新教育对于老师、学生的引导,不仅在于促使他们在自我生活中找寻人生,还在于寻找将他们推入“思考”之中的力量,给予他们“情感”之中的智慧,促使他们在学习的改善、尝试和冒险中建构内心的生命之帆。不仅是对教育一般意义上的敞亮,也应该是观念、思维和方法的刷新。
新教育将是一个从幼儿园到高中甚至大学的完整教育形态,一个从学校文化建设到所有学科课程的,以及师生、家校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独特而完整的教育。“晨诵、午读、暮省”,人类创造的最美好事物在共同生活和课程中不断复活,师生生命也因此不断丰盈。每个生命将自己的生命密码和存在境域,成为独一无二的生命叙事者,教育使命也在其中得到了安顿,既为中国文化的重建,也为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找到归属。
新教育重在行动,这些行动体现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等方面。本人感受到,其中的构筑理想课堂,是成功的关键所在。它是指通过创设一种平等地、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人类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追求高效课堂和个性课堂。理想课堂看六个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要实现理想课堂,分三层境界:一是落实有效教学构架,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三是实现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课堂与社会生活是息息相通的,课堂与人类命运是息息相通的。唯有如此,才能说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已经超越了以亲密为依据,以知识多寡为标准的境界,共同体成员已经成为一群为人类,也为自己的存在追寻真理的志同道合者。
总之,通过学习《新教育》,本人受益良多,它为我们教师打开了一扇认识社会、认识自己、认识教育的新窗口,对我们教师提供了成长的平台,犹如黑暗中的明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需努力更努力,拾起“行动”的法宝,积极而主动,探求教育更辉煌的未来。
201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