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思修重点总结及测试题,适合打印

时间:2019-05-12 14:19: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考研政治-思修重点总结及测试题,适合打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考研政治-思修重点总结及测试题,适合打印》。

第一篇:考研政治-思修重点总结及测试题,适合打印

考研政治-思修重点总结及测试题,适合打印.txt两个男人追一个女人 用情浅的会先放弃。两个女人追一个男人 用情深的会先放弃。╰︶ ̄—你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男女授受不亲,中国哪来13亿人口。本文由yhare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思想修养篇 1.理想: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2.信念: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某种思想或事 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3.信念体系:信念有不同的内涵,也有不同的层次;同一个人不同信念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并形成有机构成的整体。其中,高层次的信念决定着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 层次的信念;由于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因而它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社会信仰。4.信仰:信念中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 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崇拜;另一种是在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对以事物发 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后者就是我们所主 张的信仰。5.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 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它是 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6.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 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7.时代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8.国防观念: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 认识,它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 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9.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 根本看法,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10.人生目的: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 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11.人生态度: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是 在回答“人要怎么活着”的问题。12.拜金主义人生观: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人生观。13.享乐主义人生观: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的人生观,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 于满足感官的需求和快乐。14.个人主义人生观: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的人生观,主张个 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15.价值观: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回答。16.人生价值: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内 在地包含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 具有的价值,衡量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人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 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表现为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17.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与其根本制度和要求相适应的、主导全 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即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基本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体现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 对每个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深刻的影响。18.人生环境: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自我测试练习篇 1.结合理想信念的作用,谈谈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3.如何理解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4.当代大学生为何及如何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5.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6.请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科角度,结合理想与信念的实现问题,谈谈“立志高远” 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7.谈谈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关系? 8.如何理解实现理想过程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9.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理想与现实?理想与信念?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10.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概念、基本要求、历史性)? 11.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谈谈你的认识? 12.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3.谈谈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14.谈谈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15.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的关系? 16.结合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谈谈你对民族精神的理解? 17.谈谈你对时代精神的理解?(改革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8.如何成为一名忠诚的爱国者?(如何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重要意 义?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基本途径和要求?)19.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20.谈谈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1.价值观与人生价值的关系? 22.如何正确评价人生标准? 23.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24.谈谈实践对于人生价值实现的作用? 25.人生环境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如何营造良好的人生环境?)26.如何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27.如何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28.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29.如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道德修养篇 1.公共生活: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具有活动范围广泛性、活 动内容公开性、交往对象复杂性和活动方式多样性的特点。2.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 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 总和。3.道德建设的核心:即道德建设的灵魂,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 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现象。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为什么人服务” 的问题。4.集体主义原则: 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根本思想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

个人利益的关系。5.共产主义道德:不仅是人类的道德理想,而且深深植根于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表现为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艰苦奋斗、无私奉 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6.“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7.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具有 重要的规范、激励和指导作用。8.社会风尚:指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的价值取向、心理习惯和 行为方式。9.公民道德: 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2001 年中共中央 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 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10.诚实守信:诚实,即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即重诺言,讲信誉,守信 用。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11.个人品德: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的强烈认同,对道德情感的充分表达,对道德规范的执着 践履。12.道德修养:个人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 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13.人类社会: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组成的有机整体。14.公共秩序: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一种有序化状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1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社会。16.社会公德: 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7.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 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18.职业道德: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 准则。19.职业活动中的法律: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履行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律规范。20.爱情: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性爱、理想和责任是其三个 基本因素。21.婚姻: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22.家庭: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基础上由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23.家庭美德: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 的关系。自我测试练习题 1.人类道德是如何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 2.道德的功能是什么?并谈一谈道德的社会作用? 3.人类道德的发展过程、规律及主要表现? 4.结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谈谈当今时代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 的重大意义? 5.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6.如何理性认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相互作用? 7.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8.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 义原则?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目标是什么? 10.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何在? 11.结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谈谈当代大学生如何参与到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中去? 12.为什么要大力倡导诚信道德建设?并谈谈诚信对于当代大学生有怎样的影响? 13.个人品德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4.道德修养的实质及方法? 15.人类公共生活的有序化(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意义? 16.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是什么? 17.社会公德的科学内涵? 18.大学生应如何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 19.谈谈法律规范在人类公共生活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20.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1.职业生活中的法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并举例说明。22.谈谈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23.当代大学生择业与创业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4.结合爱情本质,谈谈恋爱中的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5.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有哪些? 26.概述婚姻家庭法的主要内容?

第二篇:考研政治-思修重点总结及测试题,适合打印

思修法基重点总结

思想修养篇

1.理想: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信念: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3.信念体系:信念有不同的内涵,也有不同的层次;同一个人不同信念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并形成有机构成的整体。其中,高层次的信念决定着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由于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因而它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社会信仰。

4.信仰:信念中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崇拜;另一种是在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后者就是我们所主张的信仰。

5.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6.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7.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8.国防观念: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它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

9.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10.人生目的: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11.人生态度: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是在回答“人要怎么活着”的问题。

12.拜金主义人生观: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人生观。

13.享乐主义人生观: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的人生观,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和快乐。

14.个人主义人生观: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的人生观,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

15.价值观: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回答。

16.人生价值: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内在地包含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人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表现为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17.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与其根本制度和要求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即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基本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体现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18.人生环境: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自我测试练习篇

1.结合理想信念的作用,谈谈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3.如何理解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4.当代大学生为何及如何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5.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6.请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科角度,结合理想与信念的实现问题,谈谈“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7.谈谈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关系?

8.如何理解实现理想过程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9.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理想与现实?理想与信念?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10.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概念、基本要求、历史性)?

11.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谈谈你的认识?

12.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3.谈谈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14.谈谈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15.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的关系?

16.结合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谈谈你对民族精神的理解?

17.谈谈你对时代精神的理解?(改革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8.如何成为一名忠诚的爱国者?(如何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重要意义?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基本途径和要求?)

19.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20.谈谈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1.价值观与人生价值的关系?

22.如何正确评价人生标准?

23.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24.谈谈实践对于人生价值实现的作用?

25.人生环境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如何营造良好的人生环境?)

26.如何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27.如何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28.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29.如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道德修养篇

1.公共生活: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具有活动范围广泛性、活动内容公开性、交往对象复杂性和活动方式多样性的特点。

2.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3.道德建设的核心:即道德建设的灵魂,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现象。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4.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根本思想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5.共产主义道德:不仅是人类的道德理想,而且深深植根于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表现为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7.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具有重要的规范、激励和指导作用。

8.社会风尚:指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的价值取向、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

9.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0.诚实守信:诚实,即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即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

11.个人品德: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的强烈认同,对道德情感的充分表达,对道德规范的执着践履。

12.道德修养:个人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

13.人类社会: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组成的有机整体。

14.公共秩序: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一种有序化状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1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6.社会公德: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7.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

18.职业道德: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19.职业活动中的法律: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履行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律规范。

20.爱情: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性爱、理想和责任是其三个基本因素。

21.婚姻: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2.家庭: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基础上由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23.家庭美德: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自我测试练习题

1.人类道德是如何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

2.道德的功能是什么?并谈一谈道德的社会作用?

3.人类道德的发展过程、规律及主要表现?

4.结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谈谈当今时代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重大意义?

5.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6.如何理性认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相互作用?

7.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8.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目标是什么?

10.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何在?

11.结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谈谈当代大学生如何参与到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中去?

12.为什么要大力倡导诚信道德建设?并谈谈诚信对于当代大学生有怎样的影响?

13.个人品德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4.道德修养的实质及方法?

15.人类公共生活的有序化(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意义?

16.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是什么?

17.社会公德的科学内涵?

18.大学生应如何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

19.谈谈法律规范在人类公共生活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20.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1.职业生活中的法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22.谈谈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23.当代大学生择业与创业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4.结合爱情本质,谈谈恋爱中的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5.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有哪些?

26.概述婚姻家庭法的主要内容?

第三篇:2016考研政治冲刺必背思修重点总结

距离2016考研初试只剩下10多天的时间,想要在这短短的10多天中再突击一下,最终获得高分也是有可能的,最重要的是提高复习效率。提高复习效率的方法之一就是学会总结和整理重点。尤其是现在到了2016考研冲刺复习阶段,复习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只有抓住重点才能提高复习效率。针对2016考研政治在冲刺阶段的复习,给大家分享考研政治各科的重点总结,以下是思修总结绪论的重点总结: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

(3)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一、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与作用

(1)理想的含义: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类型:从性质和层次上划分,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3)信念的含义:信念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4)理想和信念的关系:理想和信念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

(5)理想信念的作用与意义: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二、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1)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

(2)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

2、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1)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的确立要以社会理想为引导,个人理想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理想的实现。

(2)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社会理想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并体现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具体实践中。

一、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1)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2)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1、爱国主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组带。

(2)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3)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4、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问题上,需要树立的观念有: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3)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3、做忠诚的爱国者:

1推进祖国统一;

2促进民族团结;

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

1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

2人生道路的方向;

3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2、人生观主要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

3、人生目标,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1)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1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2)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完善自我、全面发展的保障。

2、人生价值的标准

(1)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

(2)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越大,他在社会中获得的人生价值的评价就越高。

(3)劳动和贡献的尺度是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

三、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1、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

(1)平等原则。平等待人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

(2)诚信原则。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

(3)宽容原则。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

(4)互助原则。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

2、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的胜利,通常总是某一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缺乏活力。

3、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1)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2)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3)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一、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1、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2、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1)道德的主要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

1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2道德的规范功能是在正确的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

3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2)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

1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影响;

3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4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5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二、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中国革命道德:

(1)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是对中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3)是中华传统美德新的升华和质的飞跃;

(4)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三、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1、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切实加强道德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2)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要破解的难题更多,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大,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会更大。推进改革全面深化,需要有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引领。

(3)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4)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2)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知道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型原则。

一、社会公德

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2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的重要基础;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1)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1文明礼貌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

2助人为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

3爱护公物是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4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系人民未来;

5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二、职业道德

1、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1爱岗敬业(最基本要求);

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5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

三、个人品德

1、个人品德是通过个人自觉的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2、个人品德具有鲜明的特点:

1实践性;

2综合性;

3稳定性。

3、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3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的主题精神力量。

一、法律的概念及发展

1、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资本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四个原则:

(1)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2)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自由原则;

(3)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适应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4)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相适应的人权保障原则。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1、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首先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秩序以及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此外,法律还有指引、预测、评价、强制、教育等重要作用。

(1)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来实现的。

1授权性规范指引人们可以做什么或者有权做什么;

2禁止性规范指引人们不得做什么;

3义务性规范指引人们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

(2)预测作用。法律通过对某种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使人们能够预见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从而自觉地实施合法的行为,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3)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评价行为法律意义的作用。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实施的行为,可以根据法律作出合法与非法,正当与不当的评价。

(4)强制作用。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实施的,其强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公民等法律主体必须实施某种行为或者不实施某种行为,以及公民等社会主体实施违法行为后应当受到的惩罚。法律的强制作用有利于促使公民等法律主体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义务,树立法律权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良好社会秩序。

(5)教育作用。教育作用主要有三种实现方式:

1通过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2通过制裁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使违法犯罪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受到警示;

3通过表彰法治建设的先进人物,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法治环境。

2、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运行的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遵守(守法)等环节。

(1)法律制定

1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2立法程序大体包括:a.法律案的提出;b.法律案的审议;c.法律案的表决;d.法律的公布。

(2)法律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

(3)法律适用

1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2司法机关是指国家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3司法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合理、及时。

(4)法律遵守

1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人们通常把守法仅仅理解为履行法律义务;

2依法办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二是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三、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2)人权保障原则。

(3)法治原则。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4)民主集中制原则。

2、我国的法律部门

(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遵循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基本原则。

(2)商法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同时秉承保障商事交易自由、等价有偿、便捷安全等原则。

(3)刑法:

1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

2我国刑法规定了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行相适应等基本原则;

3刑法规定了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主刑以及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附加刑。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党中央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1)科学立法。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立法是法治的龙头环节。科学立法以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为目标。

(2)严格执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严格执法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

(3)公正司法。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4)全民守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全民守法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为目标。

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三个方面的核心要义。

(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当家做主的治国方略。

二、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1、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1)法律至上。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

1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法律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2法律的优先适用性,是指当同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种社会规范的调整时,要优先考虑法律规范的使用;

3法律的不可违抗性,是指法律必须遵守,违反法律要受到惩罚。

(2)权力制约。权力制约分为权力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

(3)公平正义。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

(4)人权保障。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障和司法保障。

1宪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

2立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条件;

3行政保障是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

4司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

正当程序。正当程序具有合法性、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等基本特征。

2、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的途径:

1学习法律知识;

2掌握法律方法;

3参与法律实践;

4养成依法办事习惯。

三、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尊重法律权威的意义重大,表现为:

(1)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2)尊重法律权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

(3)尊重法律权威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4)尊重法律权威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2、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主要在如下四个方面:

1信仰法律;

2尊重法律;

3服从法律;

4维护法律。

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1、法律权利

(1)法律权利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2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3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4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2)法律权利的分类: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

基本权利是指宪法以及宪法性法律规定的权利,如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宗教信仰自由;③人身自由;③受教育权等。

2、法律义务

(1)法律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履行的对他人的责任。

(2)法律义务的履行表现为两种形式:

1作为,是指义务人实施积极的行为;

2不作为,是指义务人不得实施某种行为。

(3)法律义务具有法定的强制性,违反法律义务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包括:①民事责任。②行政责任和③刑事责任等。

二、我国宪法法律规定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1、政治权利与义务

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政治表达的自由、民主管理权、监督权等。

2、人身权利与义务

人身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住宅安全权、通信自由权等具体的权利。

3、财产权利与义务

财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劳动或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产的权利。

4、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

(1)社会经济权利以生存权为核心。

(2)将生存权作为首要人权。一般而言,国家对于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具有三层义务:

1尊重的义务,即不采取行动加以干涉的消极义务;

2保障的义务,即保护公民免受第三方行为侵害的义务;

3实现的义务,即采取积极措施为公民提供某些服务及给予某种便利的义务。

第四篇:考研政治思修大题分析

亲,按照技巧写思修与法基分析题答案

1、(2013、37)(1)从法律角度如何理解“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5分)

答: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某图书馆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乞丐和拾荒者也不例外,都可以在图书馆读书,接受教育。有读者对此表示不满,向馆长抱怨说:“图书馆是大雅之堂,如果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入阅读,就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馆长回答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

这体现了我国宪法中: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平等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人身自由权是公民具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实际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也是保持和发展公民个性的必要条件。

(2)图书馆向乞丐和拾荒者免费开放对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有何启示?(5分)

答: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图书馆对乞丐和拾荒者免费开放,并不是一种施舍,读者可以被这种和谐的环境所改变,人们在相互尊重中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图书馆是公共场所,乞丐和拾荒者也有读书的需要和权利,理应受到尊重和平等对待。这说明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中要坚持平等原则、互助原则和宽容原则。就个人而言,这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这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这是社会和谐,增进人际交往的基本保证;就国家而言,这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2、(2012、37)(1)基于“信义兄弟”这个事例,怎样理解诚信及其道德力量?(6分)答: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信义兄弟”这件事,感动人们的是孙家和工友共同表现出来的诚信为本的美德。哥哥视诚信为生命,弟弟生死接力,母亲信义为先,工友真诚相待,体现的都是人们以信为本的优良品德。这一信义之举体现了诚信美德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诚信美德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美德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2)在法律关系中,为什么也要坚守诚信?(4分)答: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孙家虽然惨遭不幸,仍然切实履行了按时发放工钱的承诺,这正是法律精神诚信的体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大力倡导诚实信用的美德或法律规范。市场经济是讲究信用的经济,市场经济越发达,对诚实守信的要求就越高。诚实信用也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民事主体必须信守合同,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就个人而言,诚信美德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诚信美德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美德是社会和谐,增进人际交往的基本保证;就国家而言,诚信美德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3、(2011、37)(1)如何理解“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6分)

“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体现出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的内容和辩证关系,是郭明义人生价值观的集中反映。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自我价值体现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包含自我价值;我们不能只看到自我价值看不到社会价值;也不能看到社会价值看不到自我价值,我们应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来。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总体上是统一的,只有特殊情况下,需要牺牲自我价值实现社会价值,这样,表面上牺牲了自我价值实现了社会价值,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高境界。

郭明义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2)为什么说郭明义的先进事迹是“简单中的伟大”?(4分)

答: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出:郭明义多年坚持做平凡简单的事情,但是他的精神是伟大的,境界是崇高的。他影响、带动了更多的人,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产生的社会效应是广泛而深远的。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是否对社会和他人作出了贡献。“简单中的伟大”是人们对郭明义人生价值的评价。

4、(2010、37)(1)为什么文明出行“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6分)

答:文明出行是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公共生活领域的范围逐渐扩大。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生活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需要道德和法律两种手段。两者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则需要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靠法律。(2)我们应如何从自身做起,构建文明的公共生活秩序?(4分)

答: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需要构建文明的公共生活秩序。为此,我们必须做到:增强文明出行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养成遵守文明出行的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和把握文明出行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提升文明出行的自身文明素质。

第五篇:思修重点

1.新的学习理念:自主学习的理念全面学习的理念创新学习的理念 终身学习的理念

2.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 求实 创新

3.成才目标: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4.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含义: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是所表现出来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目的和方向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1.理想的含义、特征和类型.答:理想是人们在时间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特征:现实性 超越性 时代差异性 阶段差异性 实践性 共同性类型:从性质上划分,有科学理想的和非科学理想;从时序上划分,有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等;从主题上划分,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等;从内容上划分,有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个生活理想等。

2.信念的含义和特征答: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使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3.理想信念的作用和对大学生成才的意义

答: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对大学生成才的意义: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4.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2.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5.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答: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2.马克思是具有持久的生命力3.马克思主义已改造世界为己任

6.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答: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4.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7.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

答: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之中,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这是在大学生成长的根本途径。2.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也不是互相孤立的存在,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又互相区别、相互制约。3.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4.社会理想又是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8.立志高远与开始于足下

答:立志当高远 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树雄心、立壮志,是关系大学生一生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2.立志做大事 青年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额不要以个人荣华富贵为人生的理想。3.立志须躬行。

9.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答:在确立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2.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理性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毅力和信心的考验,对此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3.要实现理想、创造未来,就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4.理想实现的路途是艰难曲折的,远大理想的实现更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5.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当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了能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顺境的准备,当身处逆境是,也勿悲观失望,只要勇于掌声逆境,顺境就在前面。

10.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答:正确认识理与现实的关系是现实理想的思想基础2.理想喝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 理想与现实是统一的,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为理想,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成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2.追求理想需要有执着的信念。自信和毅力来源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也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理想而献身,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应该树立起为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在追求理想的过 1

程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践行艰苦奋斗精神,是大学生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第三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1.爱国主义的含义、基本要求和特征? 答:爱国主义体现了任命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爱自己的国家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答:热爱祖国,矢志不渝。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辱。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答: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3.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4.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答:经济全球化形式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不仅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而且还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援。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积极而理性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实施互利共赢的开发战略,促进民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经济全球化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5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答:3.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爱国主义与维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6.中国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核心,时代精神的内涵和核心?答:民族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到特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改革创新的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7.做忠诚的爱国者?答: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时体现。自觉维护国家利益,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2.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3.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是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 增强国防观念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1.人的本质?答: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2.人生观的含义和内容?答: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3.人生的目的是指在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重要作用? 答: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5.人生态度的含义和确立积极进取得人生态度?答: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6.价值和价值观的含义?答:价值的一般本质在于,它是现实的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7.人生价值的含义、内容、标准和评价方法?答: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就是人们从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根据 人生态度问题,同样要以对人生的价值判断为依据人生价值的标准?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2.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3.衡量人生的价值,标准就在于看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人生价值的评价?答: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4.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8.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和途径?答:大学生只有正确地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才能在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创造人生的价值,成就人生的辉煌。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2.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3.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4.立足于现实,坚持岗位作贡献。5.实现人生价值要自强不息的精神。

9.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答: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3.合理调控情绪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10促进人与人和谐的原则?答: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

11.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答:正确认识竞争 正确认识合作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而从本质上看,二者又是相互伴随的、相互统一的。

12.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答: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的统一关系2.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3.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4.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13.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答: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2.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3.自觉珍爱自然,保护生态。

第四章

1.道德的含义:到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2.道德的起源:人类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特别是随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开始,道德逐渐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式。

3.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4.道德的主要功能: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主要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

5.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影响;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6.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要求的统一。

8.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9.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0.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大学生与诚信道德: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1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第五章

1.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定制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体现,从法律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法律的规范作用: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

4.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

5.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6.法律制定:法律定制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定制柜发行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7.法律执行: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在狭义上,法律执行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

8.法律适用: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刑事法律监督权,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9.法律遵守: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10.宪法的特征: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在效力上,宪法是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定制和修改程序

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11.宪法的基本原则: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原则

1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监督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特定主体权利

13.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他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主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第六章

1.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思想观念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以主义法治的核心和精髓,是我国理发,执法,司法,手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方面的基本内容。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1法3.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法治思维方式是指人们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

律至上。法治思维不仅仅认为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手段和工具,更强调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最高准则,治国理政必须奉守法律至上原则。2权力制约。国家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权为民所赋)3人○,应为人民而行使(权为民所用),因此权利永兴必须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4正当程序。程序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程序问题与实体问题同等重要。权保障。人权是作为人所享有或应当享有的权利。○

4.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法律在众多社会规范中居于主导地位,不得以政策,道德和习俗等社会规范代替法律;社会主体的一切行为都要以法律为最高权威。

第七章

1.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务,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2.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3.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和睦

下载考研政治-思修重点总结及测试题,适合打印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考研政治-思修重点总结及测试题,适合打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修重点

    思修考点吐血大放送 1. 如何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 ① 大学是知识的海洋,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的氛围。 ② 显著的变化: A.学习要求的变化:自主性,创造......

    思修重点

    1.道德的起源 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于社会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道德的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道德的调......

    思修重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马克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

    重点思修

    1. 2. 3. 树立什么样的新的学习理念? 33. 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实现中......

    思修重点[大全]

    思修重点 绪论 第二节明确大学生成才目标 德 灵魂智 内容体 基础美综合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用人评价人的尺度 以德为先 德才兼备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思修重点

    思修重点 题型:选择20 简答5(答要点)案例分析1(有理有据)论述题1(理论、事实、感受)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①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解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

    2014考研政治思修政治试题密押

    2014考研政治思修政治试题密押 客观题部分: 专题一:理想信念 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

    2013考研政治思修法基压题

    2013思修法基最后密押之(一)——李雪飞 客观题 1、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时代价值、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