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送父亲进养老院》读后感

时间:2019-05-12 14:0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送父亲进养老院》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送父亲进养老院》读后感》。

第一篇:《我送父亲进养老院》读后感

因为无所事事在大街上闲逛,随手从街角的书摊儿上买了俩本儿《读者》,准备回家当“催眠曲”用。没想到才翻看到第八页儿,竟然心情激动泪水涟涟,把个本来很好的心绪完全打乱了。望着窗外朗朗的月色和漫天的繁星,我的心情却始终高兴不起来。看来觉是睡不成了,索性下地打开电脑记录下我此时难以言表的心情。

一篇简短的文字,是邵衡宁写的《我送父亲进养老院》。初见文题时我并没有在意,因为在当今社会里这已经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可是往下续读,我的心情忽然不那么坦然了。

文章的开始,作者写到“我正在参加同学聚会。当时气氛很热烈,我喝了不少酒,微醺中,我一边恋恋不舍地穿上大衣,一边和同学说:我父亲没事,我接到这样的电话不是一次两次了。”由此可以想象得出,年迈的父亲在此之前,一定总是寻找一些让女儿注意和关心的事情,让院方把女儿找来,以慰自己思亲之情。所以这次的电话并没有引起女儿的惊慌,只是按照往日的惯例前去探视。

谁知当她带着满身酒气赶到医院时,父亲已进入半昏迷状态,养老院的人说父亲是撑着最后一口气,在等待着女儿的到来。此时的父亲虚弱地张张嘴,但纵有千言万语,已说不出一个字来,大颗大颗的泪珠从他的眼角滚落,之后他疲惫地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醒来„„。此时作者的那种锥心的痛和自责,无人能够理解。

作者写到五年前,因母亲去世父亲得病不能自理,而自己正是事业的巅峰时期,先生不在身边,自己又要照顾儿子。无奈之下先后为父亲找了八个保姆,但只要自己有一天不去看父亲,他就和保姆闹腾。父亲说还是丫头做的饭好吃,还是丫头贴心。

无奈之下,作者想到了送父亲去养老院,在经过和国外的大哥协商后,为了花钱买心安,弥补感情上的“欠债”,给父亲选择了一家很好的养老院。父亲为了让孩子放心,尽量在女儿面前表现得很坚强。他故作轻松地和同屋的大爷说:“没什么,老哥,既然孩子们小的时候要送到幼儿园,为什么咱们年纪大了就不能送到养老院呢?孩子们也不易,让咱们住到这么好的养老院就是孝顺呢„„。”他还常常对别人说“丫头舍不得我来,是我自己非要来的。”读到这里我的泪水已经如泉水般涌出,那个坚强而慈祥的父亲仿佛就站在我的面前,用自己善意的谎言在安慰着儿女。这是位多么通情达理的老人啊!在这里我看到了父爱的伟大,他明明希望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却又怕因自己年老多病而拖累了女儿,只好顺从女儿的安排,去了他并不十分喜爱的养老院。

接下来的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作者竞聘当上了一个部门的主管,因为很想做出成绩来证明自己,于是总得加班。先生在北京工作根本顾不了家事,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所以,作者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照看父亲。坦白地说,很多时候她去养老院看父亲都是敷衍了事,只是怕别人说自己把老人扔进养老院就不管了。

可是当父亲真的走后,失去父亲的伤痛和内心的拷问,沉重得就像一座永远搬不走的大山压在作者的心头。有时在路上看到养老院的牌子,也会令她忍不住泪流满面。因为就在父亲去世的前一天,本来是父女约好去探望的日子,而作者却因为在聚会上要见到那个曾经心仪,而后来错过了的男人,在大街上流连,买了一天的衣服。第二天上午本来还可以有机会弥补自己的失信而去看望父亲,却打电话告诉父亲说自己在加班,在美容院做了一上午的皮肤护理。只为这小小的私欲却在几小时后,她永远地失去了父亲。

读完此篇文章,我的思绪万千,心情起伏跌宕。想想自己小时候是那么依恋父母,每天在幼儿园内殷殷盼望父母早些接自己回家。那时每天被家长第一个接走的小朋友,都是大家十分羡慕的对象。我们会眼巴巴地看着他蹦蹦跳跳地和父母走远,然后在心里想,我的爸爸什么时候才能来接自己回家呢?

再想想我们年迈的父母,他们已经风烛残年,失去了照顾自己的能力,唯有依靠孩子们的帮助,才能走完那段艰难的人生路。诚然,孝顺是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精力的事情。当今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使得我们精神压力很大,令我们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承担家庭责任,确实是有些感到力不从心。因此把父母送进养老院,也是很多人无奈的选择。但不管怎么说,都要好好对待这一问题,因为老人们尽管有些磨叨,但他们喜欢的是享受儿孙满堂的快乐,而不是远离亲人去孤独地生活。

所以,我们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自己的父母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尽到儿女对父母的赡养责任。常言说得好“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待。

第二篇:辩论材料_是否应该送老人进养老院?

是否应该送老人进养老院? 关键词:

 送:什么意义上的送?完全意义上不带任何条件的送吗?这个是关键点。我们可以分一下层次回答这个所谓的送。

 老人:我方的观点应该是有一定自主能力,而且经历了时间的磨练,经验丰富足够的老人群体。因为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做老人可以自主主动选择去养老院,而避免对方说我们不尊重老人等等方面的陈词。

 养老院:我们要了解养老院的概念(让老人安享晚年,具备一定的配套设施,有专业的护理人员的老年人住所),还有养老院的种种好处,有什么硬件啊,软件啊,等等。我就想到有:专业的医疗队伍,丰富的娱乐活动,同龄相聚的陪伴,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等等。具备休闲,娱乐,学习,交友,疗养等等功能。 家:针对对方的可能有的观点,如亲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我方可以下这么一个定义:父母在哪里,牵挂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交际关系等:要避免对方在这方面下功夫,比如说打破旧的联系关系,交际能力下降的老人难以在养老院建立新的交际网络。我们可以利用养老院的优点回说,在旧的关系中,未必一定有像养老院里面的专业的医疗护理人员,平时聊天谈心还可以,但是如果出现了什么紧急的状况,他们能否及时处理。另一个方面,我们要注意关系是中性的,如果说对方表示在养老院难以建立良好的交际圈,那么就反问他们,在旧的关系中就都是友好,和谐的关系吗?

 孝:什么是孝?孝的评判标准到底是什么?难道说,把老人送去养老院就是不孝?把老人留在家里不管不理就是孝顺?  子女的孝顺:是一个中性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某一些问题。比如送进养老院,家庭养老是否温馨,等等。 行孝:在养老院,子女也可以适时表示他们孝心。

 亲情:对方一定是拼命地往感性哪方面凑,我们在和他们讲理性的同时,也要发掘我们在感情上的筹码,比如说,养老的社会化,带来的其中结果就是丰富了社会成员之间的感情(医务护理人员与老人,养老院的老人们,还有不时来养老院的是志愿者,等等),而我们的父母一定只能是接受自己的关爱吗?让社会上的人都尊老爱老,不是很好吗?

 传统伦理与社会趋势:我们是不是应该放下一些以往的,沉重的包袱了,比如说“养儿防老”,送老人进养老院就是不孝,会被人笑话,都是老人不愿意的,等等。面对现实,接受现实。 现实问题:

1.留守老人(城里的子女如何照顾得到乡下的老人呢)2.人口老龄化——家庭负担——421家庭——社会养老的必要性 3.农民工问题——农村养老

4.房价——房子根本住不下(很现实的问题,不要让对方说什么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房子虽小但可以很温馨的P话)——居无定所(何来的幸福家庭的感觉??)——(反方)经济能力(不要随便用啊!!没有经济能力怎么支付老人院的费用!!)5.(反方)大量事实可以证明老人不愿意进入养老院——怎么说?社会趋势啊!!我们要继承传统的孝文化观念,但是,要在行孝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啊,跟不上时代的行为和思想注定是社会发展的羁绊!!

6.新型的社会养老形式,比如上门服务等等,我们不能否定,用养老院的种种优点来反驳! 亲,要补充啊!!!

我方立论:参考一下辩论赛上的,但是一定要有所修改!!反方观点:

1.《常回家看看》。(应对:改为“常到养老院看看”)

2.老人角度:比如说老人孤独,感到有伤自尊的心态,所以不愿意去!!(应对:还是回到前面说的传统伦理与社会趋势上,并不是大多数人认同的就是真理,就是符合时代的潮流,有时候我们就是要去克服一些所谓传统的东西。);

3.老人角度2:觉得子女没时间照看自己,害怕连累子女,所以勉强自己去,不是真的愿意;(应对:不就是活生生的现实问题吗?!)4.托儿养老的小故事?!(应对:第一,请问对方辩友,故事中的小孩对托儿所,养老院的排斥思想是谁给灌输的?还是这已经是社会的诟病呢?第二,如果父母因为工作忙碌把子女送进托儿所,而子女却是因此把父母送去养老院,这是孝还是不孝呢?即使留在这样的子女的家里,会幸福吗?)

5.把养老院展望得很完美。(所以社会养老才需要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支持,并且从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完善)6.家的定义 7.旧的交际关系网络

8.进过调查研究,养老院里的老人患抑郁症的几率大得多!!(应对:那么请对方辩友也去调查一下,居家老人因中风、心脏病发等猝死在家里的机率又高不高?这里涉及养老院的优点之一)9.新型的社会养老,上门服务

(应对:相对于养老院24小时的服务。那么请问你们所说的护工何时上门,又何时让你们的父母再落回孤独无助的状态呢?)10.邻里生活圈里有医疗人员(当今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医护人员吗?你能保证老人身边一定有医护人员?)

11.自己可以学一些医疗知识(考虑到专业性的问题时,请问你是否愿意让一个只懂皮毛的人给你急病的父母做治疗吗?)12.对于一部分人群,他们不得不接受养老院的时候,养老院是有必要的!(应对:养老院的好处啊!)

13.为了明天的名车豪宅,我们可以心安理得,理所当然地把父母送进养老院吗?(应对:我想请对方辩友思考一下,第一,把父母留在家里就是代表自己没有追求吗?第二,把父母送进养老院就一定是在追求名车豪宅吗?你是否想过有这么以为环卫工人在忙碌完一整天后,回到家是否还有精力照顾家中老人的起居?)我想到的死角:

1.养老院有存在的必要吗? 2.孝的评判标准到底是什么?

3.如果地域空间真的可以冲淡亲情的话,那么我们为什么还有一句话叫做“血浓于水”呢?

4.养儿为防老,但总有子女不孝,那么在这样不孝的家庭中老人感觉不到家的温暖时,对方辩友为什么还要封杀社会的温暖? 5.但我们子女想要父母得到更科学更细心的照料是,由于怕别人的非议而不敢开口,而我们的父母想要更踏实的享受夕阳的美好时,由于怕给子女担上不孝的恶名也没轻易开口时,这是为什么呢? 6.几句古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鳏寡孤独皆有所养”„„

第三篇:(原创)浅析经典之十一:赞成or不赞成送老人进养老院

(原创)浅析经典之十一:赞成or不赞成送老人进养老院 正方:赞成送老人进养老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胜)反方:不赞成送老人进养老院

澳门大学

一、立论陈词

正方:

谢谢主席,大家好。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居家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家庭小型化的趋势下,特别是421家庭的不断涌现,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的养老需求,为此社会应当提供多元化的养老选择,而送老人进养老院就是指政府或者子女依据老人的意愿将他们送进养老院安度晚年。可见养老院是在养老模式多元化的背景下让老人老有所养的一个新途径。

我方赞同送老人进养老院,理由有三:

第一:对于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或者由于种种原因子女无力赡养的困窘老人,政府将他们送进养老院是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的重要手段。

第二:在经济来源确定的情况下,养老院在生活照料方面更为专业,面对通常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养老院能够为他们提供更专业、更好的护理,而在精神慰藉方面,子女的孝心不会因为父母居所的变化而减少,同时在养老院里老人们同龄相聚、同生同息,增加了社会交往,扩大了社会联系,给生活增添了更多的乐趣和欢笑,可见养老院的出现给老人们在晚年多了一个养老的选择,让老人们自己自由的决定,给老人的夕阳之光添一抹新的色彩。

第三:从社会的角度而言,承认和接受养老院体现了养老院社会化的趋势,反映了新的孝文化观念。从伦理的角度讲,孝的观念要继承和传扬,那那么孝的形式是可以改变的。但是一切为了老人,让老人健康安宁的这个精神内核不能改变,昨天老人们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而今天当他们老去步入人生黄昏的时候,年青一代有责任对他们竭尽所能的赡养,这不仅是子女对父母的法定义务,更是年青一代对上一代人普遍的社会责任,事实上个人对孝的观念只能体现个人的德行和修养,而社会整体普遍对孝的认识则是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谢谢

正方陈词概括如下:

1、现代社会的背景下,传统的家庭养老已无法满足现代的养老需求,因此社会应当提供多元化的养老选择(比如说,送到养老院)

2、怎么就无法满足呢?

这又得分为两种大的情况:

(1)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无家可归,传统的家庭养老自然无法满足,需要被送到养老院才能养老

(2)有儿有女的老人:

①儿女有孝心却无力赡养的困窘老人:子女不是没有孝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心无力,与其让老人在家里受苦,还不如送到养老院呢

②儿女无孝心的老人:子不欲养,与其在家里受虐待,还不如去养老院呢

③儿女有孝心也养得起的老人:人上年纪,健康就是个问题,容易患有慢性疾病,养老院能够为他们提供更专业、更好的护理,在这一点上,传统的家庭养老不如养老院更能够满足。

A、当然了,养老院不是集中营,不能强迫老人去,是否去,政府或者子女需要依据老人的意愿。

B、现代社会背景下,新的孝文化观念也在发展:孝的关键不在于用何种形式,孝心才是关键,而孝心的精神内核在于让老人健康安宁,无论是否在父母身边,抱着让老人健康安宁的孝心去赡养老人,就是孝。

就正方的立论体系来看,他们从“传统的家庭养老已无法满足现代的养老需求”为核心,对需要养老的老人进行了清晰地划分,这就使本方的观点有的放矢。

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儿女有孝心也养得起的老人”这个部分:因为在这个领域,反方的战略空间不小,对正方的防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正方巧妙地引出“养老院比家庭在医疗和生活护理方面更专业更好,更能满足老人的健康需求”这样一个主攻方向,同时在其侧翼加入了“是否要去需要依从老人意愿”和“形式不重要孝心是关键的新孝文化观念”的两翼保护,这就形成了极好的整体攻防体系。

那么他们的对手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反方:

谢谢,对养老问题对方一辩已经不知不觉中,偷偷给我们预设了两个概念:

第一:现代人已经忙到无暇照顾老人了,所以说就送老人去养老院。

第二:养老院可以展望的像天堂一样好,因此他方赞成。您方那么多的角度有没有一个角度是老人的角度,我们来看看这两个预设真的合理吗:

首先,想过父母为什么有人愿意去养老院吗?同意去的老人中,百分之六十是觉得子女没有时间照顾自己,而百分之三十其实害怕自己连累了子女,我们可以想象老人心里有多矛盾,一方面不愿意离开家里,另一方面不愿意麻烦儿女,老人辛辛苦苦一辈子都在为儿女着想,可儿女就可以心安理得的送出去了吗?难道豪宅、名车、存款地位就真的比我们唯一的父母更重要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太忙根本只是借口和日后徒增悔恨的原因而已。

其次,再来看看养老院,无论它条件多好,但它始终不是家,因为心理学证明老人心灵的慰藉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家人,第二是人家关系网,这两点正是养老院所天生缺失的,那里没有儿女直接的关怀,没有孙辈天真的笑脸,它再怎么好又真的是老人想要的吗?

再去看看养老院,会破坏老人固有的人际网,老人在他原来居住的地方会建立一大群朋友关系,而去养老院无异于要对这些朋友说再见了,这对于体力和认知能力不足的老人来说有多重的负担呢?举个例子来说,这就好比把冬天里的一株古树从它原来根深蒂固的地方拔起来移到新的地方,即便这个新的地方再好,我们也说这是对树的一种伤害,因为你已经割断了他的根茎,更因为冬天就根本不适合移植树木。

同时,在一个随时有可能老人离世的地方,脆弱易波动的老年心里多容易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而居家老人有儿孙的绕膝、邻居的寒暄,更容易感到生活的阳光和希望,这也就是为什么调查显示养老院老人抑郁症的得病率比居家老人高了百分之二十的原因所在。

再次,其实我方也提倡社会养老和家居养老结合,但是养老院的模式却万万不可做为首选,现在北京大力发展的社区家居养老模式很值得借鉴,各种工人上门服务照料老人的饮食起居分担儿女的压力了,而且老年沙龙等社区的机构更鼓励老人开展社会活动,到处走走下棋聊天,回家还可以享受天伦之乐,这不更是颐养天年吗?

所以我们告诉在座各位,只要您多用点心考虑老人的心理需求您就会发现养老院并不是最适合的选择,谢谢大家。

反方陈词概括如下:

现代人太忙了,忙得没有精力照顾老人,所以把老人送进了养老院。

1、老人真心论:老人的真实想法是渴望留在家里,不是真心想去养老院:之所以去是怕连累子女,作为子女应该体会父母的这份关爱,为父母着想。

2、老人环境论:养老院怎么能和家相比:老人去养老院,会使老人远离家人,也会使老人远离原有的朋友,这对老人的情绪和心理产生极大的损害。

3、护工减压论:护工的上门服务可以分担儿女的压力,这是对老人在家养老的一个极好的保障。

与正方的分门别类不同,反方的立论针对的对象很简单:就是“儿女有孝心也养得起的老人”,这部分老人的子女把老人送进养老院是绝对不应该的,随后就有了后面的三点论述。反方这种为老人着想以情动人的立论,相比正方,反方比较实诚。

二、自由辩论环节

第一阶段:

正方:谢谢,诚如对方同学所言,换一个环境对老人有影响,但是不是像对方同学所说的那么可怕呢。请问您了,城里的儿子该如何奉养乡下的老人呢?

反方:对方辩友说了,要看老人自己想不想,那我就问了,对于养老院养老和家居养老,哪一个更给老人家的感觉呢?

正方:对方同学,其实对于孝顺的儿女养老院就是家,家就是养老院,但是对于不孝的子女呢,养老院是家,但家就是牢笼,您说哪个更好呢?

反方:养老院怎么可能是家呢?家,不仅是有亲人的地方,更是有周围三朋四友左邻右里的地方,对方辩友您的养老院有吗?

正方:什么是家?我的父母在哪里,我的牵挂在哪里,这就是家。这是哪个留守的父母不愿意看到儿女来赡养自己,哪一个在外打工的农民兄弟不愿意回家侍奉父母,但是生活总是无奈的。我们今天要不要现实的解决问题呢?

这是双方交锋的第一阶段,正方从“儿女有孝心却无力赡养的困窘老人”(城里的孩子如果把老人接到城市的家里,等于是破坏了老人的生活环境)的主攻方向出发加以进攻,反方则从“养老院和家哪一个能给老人家的感觉”加以逼问,正方以“孝心是关键”加以应对,并巧妙地进一步移花接木从“儿女无孝心的老人”(在不孝的儿女身边又怎能有家的感觉,还不如去养老院呢)进一步施压,这迫使反方避其锋芒,这一轮交锋正方初占上风 第二阶段:

反方:对方辩友,您的意思是您现在在央视,您父母的心在央视,所以央视就是您和您父母的家吗?对方辩友我觉得央视台长可能不会同意您这个看法呀。我还想请问对方辩友了,杭州经过调查有95%的老人不愿意进入养老院养老,请问您这是什么原因呢?

正方:可是按照您方的说法,只要换了一个环境,这个老人必然不适应,按照您方的说法,只能得出结论:那就是我们城里的孩子根本没有办法奉养乡下的老人啊。

反方:对方辩友还是请回答一下我们的问题吧,杭州那么多老人不愿意去养老院,这个时候你硬把他送去养老院,您究竟是孝还是不孝呢?老人是开心还是不开心呢?

正方:对方同学,其实原因很多,北京玉渊潭养老院院长说,其实很多老人还是愿意来的,但是他们就怕面子挂不住,这是不是对方同学不赞同的观点惹的祸呢?

反方:对方辩友,您刚刚反复提到乡下,我想请问您,乡下哪儿有养老院呀?

正方:对方辩友,难道您不知道吗?中国农村大量农民工到城里务工,现在农村养老可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要不要解决呢?

反方:我们要解决,所以请问了,农村的那些老人送到哪里的养老院呢?

正方:对方辩友,给您举一个例子吧,现在天津市正在大力兴建农村养老院,再请教您这样一个问题了,有的老人操劳一生,但是膝下无儿无女,请问您不把他送到养老院,难道要看到他们晚年凄凉吗?

反方:对于这种根本没有选择,只能去养老院的选择,您认为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核心吗?对方辩友,还是回答我方辩友的问题,为什么杭州有那么多老人不愿意去呢?

正方:不愿意去的问题我已经回答过了,对方辩友的逻辑很奇怪,有子女的就叫老人,没有子女的难道就不叫老人了吗?其实郑州市给了我们很明确的答案,他们斥资1500万修建养老院颐养天年,您为什么就不赞同呢?

在这一阶段中,反方从“老人的真实想法”出发向正方进攻,正方以因人而异防御之后,立刻打出杀手锏“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这迫使反方只能以“不是讨论核心”为理由进行生硬地回避,正方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第三阶段:

反方:我们从来没有说养老院没有存在的必要,就是因为他们无儿无女无牵无挂没有经济来源,所以我们政府才负起了这个责,可是对于那些有儿有女的老人,你们觉得他们愿意待在家里,还是愿意待在养老院呢?请正面回答吧。

正方:那要看我们父母自己的选择了,您的意思是不是说,今天有的父母很想去养老院,但是您就不让他去呢?

反方:正如我方一辩所说的,这时候父母真的是真心愿意的吗?他是在考虑您呀,对方辩友,您就接着他这个不真心的愿意,就把他送到养老院,对方辩友您于心何忍呢?

正方:好,我们也来看看父母的意愿好不好呢?我们知道有些军人要保家卫国,请问您这个时候考虑父母的意愿,究竟是把他送到养老院,还是带着老人一起去保家卫国呢?

反方: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共同奉养保家卫国的妈妈,所以请问了,中国科学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在养老院的老人,他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要差于居家的老人,请问您对此如何解决呢?

正方:对方二辩说得好,我们要家人和社会共同奉养呀,现在养老院分担了一部分养老职能,这好不好呢?

反方:对方辩友,养老院就代表社会养老体系了吗?请您给我论述一下可以吗?

正方:对方同学,不是代替而是多了一种途径,所以说军功章有他们的一半,也有我们社会的一半。你说好不好呢?

反方:对方辩友,您刚才提到军人的例子,请问军人的父母在家乡有没有亲人,有没有朋友,他们难道不能帮忙照顾老人吗,您就一定要把他和原来的环境分开,把他硬生生塞到养老院呢?

正方:所以多种途径并存嘛,现在我们政府也愿意帮他们分担一部分,您为什么就是不要呢?

反方:我方已经承认多种途径并存,可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是这一种途径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对方辩友请正面回答。

正方:好,您说不能换环境,我们现在就有一种新型的养老院,直接把养老院建在在社区里面,环境没有换,您赞不赞成送进去呢?

吃了大亏的反方只好再次捡起自己的“老人真心论”向正方施压,以缓解本方压力,正方则就势回到“儿女有孝心却无力赡养的困窘老人”的角度继续施压,尽管是故地重游,但景色却已不同,军人这个例子显然更有杀伤力,进攻失效的反方只好再次捡起“老人环境论”尝试施压,但立刻落入有备而来的正方的精确打击,此时的反方则被动之极。第四阶段:

反方:对方辩友,您刚才一直在强调一些无儿无女或者儿女不在身边的例子,那我想正面请您回答了,如果您和您的父母就住在同一个城里,您会不会愿意把您的父母送进养老院呢?

正方:我来的时候我父亲给我打电话,他跟我说他老了之后他要去养老院,那是我父亲的选择,我当然支持了。

反方:我们都跟你说了,你父亲为什么要去,因为他不想麻烦你啊,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照着你父亲的话把他送进养老院吗?其实说不定他希望你说一句:不,爸爸,我愿意跟您呆在一起,对方辩友您是不是有点不太明白您的父亲呢?

正方:对方同学,其实情况不是这样的,因为进了养老院,他有更专业的护理,我方一辩当然可以和父亲待在一起,但他父亲腰疼的时候,他根本不知道他是腰间盘突出,还是颈椎管狭窄,应用更专业的护理不好吗?

反方:对方辩友,老人腰疼的时候他真的是最需要专业的护理吗?他最需要的是他心爱的儿子在他身边跟他说:父亲没关系,我来帮你揉揉;对方辩友您把这个抛弃了吗?

正方:可是我并不知道,我父亲的腰疼究竟是什么原因,万一揉错了怎么办呢?

反方:所以我们说,我们社区要有一些人可以专门上门帮你父亲揉,他帮你父亲揉的时候,你也可以帮你父亲敲敲腿,父亲不是更开心吗?

正方:对于孝顺的儿女,无论父母在哪里他都会经常去联系,但是对于不孝顺的儿女,您不送养老院在家里面他不管不问,这就是您要的吗?

反方:所以对方辩友的孝顺就是和父母离得很远的时候,心里想父母一下,但是不顾父母的真实需求,对方辩友,这样的孝顺,大家能同意吗?

正方:孝顺是不论我父母在哪里,我都爱他,这才是孝顺。

反方:可是您这样的孝顺,父母感受得到吗?

正方:那我父母在家里,我给他打个电话叫联系父母;难道他在养老院里,我给他打个电话就不叫联系父母了吗?

反方:所以为什么不能够他在家里,您又可以给他打电话又可以亲自侍奉他更好呢?

正方:对方同学,所以说其实两种途径都是可以的,看老人怎么选择。我们再来来看具体例子好不好呢?其实心脏病、脑血栓都是老人常见的突发性疾病,如果说不及时抢救的话,后果不堪设想,送进养老院时刻有人陪护,您说好不好呢?

反方:对方辩友,当然不如在家里既有专业的护工,又有学习了一定医学知识的儿女一同照顾,这样既有心的关怀又有身体的关怀,难道这不比送到养老院更好吗?

正方:我送进养老院就不能给父母心的关怀了吗?

反方:那您家里不是可以更关怀吗?对方辩友您更奇怪了,您说让老人自己选择,可是这个时候我问你我的姥姥送不送,你说送也可以在家里也可以,到底怎么办呢?(反方时间到)

正方:对方同学说要请专业护工,是不是请一个医师一个厨师一个保姆还有一个菲佣呢?

正方:所以多元化的选择,我们要让这种多元化存在,让老人自由选择不好吗?

正方:南京一家养老院的两位老人最近喜结良缘。。。谢谢(正方时间到)

这是自由辩论的最后一个阶段,反方终于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任由正方漫无边际的打下去,于是巧妙地通过对方为例给辩题做出有效限制:“儿女有孝心也养得起的老人”。

此招一出立见威力,针对正方“根据老人意愿”的回复打出了“老人真心论”的精彩连击,这使反方看到了翻盘的机会。

但正方也是有备而来,立刻打出了“相比家庭而言,养老院能够为他们提供更专业、更好的护理”进行反攻,反方针对此种情况拿出了“护工帮忙论”加以对抗.在这个地方,我个人认为:对于反方而言,如果能够从“老人环境论”进一步施压或许更好,因为根据“老人环境论”老人在家比在养老院更容易心情愉快,所谓病由心生,老人在更愉快的情绪之下,在家生病的几率比养老院要小,而且复发的几率也要低,更何况经常与周围的老友一起活动更容易身体健康。

“护工帮忙论”本来是反方为了预防正方提出“儿女太忙顾不上照顾老人而提出的”,这条防御线与反方前面的两条主攻方向“老人真心论”和“老人环境论”的衔接并不是很顺畅,而且从后来反方的延伸来看:

“护工帮忙论”被进一步演化为“儿女学习论”,这显然和设立之初的减轻“儿女的压力”背道而驰,而且这种延伸反而是给了正方进一步论证“养老院的护理更专业”的机会。

如果考虑查到此前的不利,也就不难理解了,此前的反方被正方漫无边际的打法所牵制,一直极为被动,好不容易能够得到一次反攻的机会了,自然想彻底打倒对方的观点已获取优势,殊不知正中正方下怀,就这样失去了最后翻盘的机会,败局已定。

就分析到这里了,***惯,考虑到资料的完整性,把双方的总结陈词也附上来。总结陈词:

正方: 谢谢,对方同学和主持人刚才都提到了《常回家看看》,我想如果是一个孝顺的儿女的话,无论父母在家里面还是在养老院里,我们都可以做到常和父母见见,但是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如果他能在养老院里得到更好的照顾,为什么我们不选择这样一种途径呢?

对方同学今天反复和我们讲居家养老才是真的好,才是真的做对了,这本来没有错,但是不是太绝对了呢?那我们为什么还说: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呢?

对方同学今天反复和我们谈家,然而什么是家呢?家就是简简单单的一座房子吗?不是。家是对老人一种真心的牵挂,那么老人在哪里我们的牵挂自然就在哪里。

对方同学,今天还反复和我们谈孝,但是孝很显然显然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口号,而是对老人幸福生活的不断追求。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轻易地否定了这样一种养老的模式呢?

如果空间真的能够冲淡亲情的话,我们为什么还有一句话叫做:血浓于水呢?

反过来我们看到张爱玲女士,她在家里面死亡六七天才被发现,一代才女死的如此凄凉啊。养儿为防老,但总有子女不孝,那么在这些不孝的家里,老人已经感觉不到家的温暖了,对方同学为什么还要封杀社会的温暖,让他们更加无助呢?

相反我们看到,有些子女确实很孝顺,但总也不能做到时刻陪伴在父母左右吧,那么匆忙的一别,有可能父母得了突发的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这一次分别就变成了永别。子欲养而亲不待,对方同学也提到了,这不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悲哀吗?

而我们这个社会上,总还有一些流浪老人,总还有一些留守老人,对于他们而言晚景凄凉,对方同学还要关闭养老院的大门,那么先哲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的“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何时才能够实现呢?

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以上的种种,即便是一个旁观者我们也会追悔莫及,而对于步入夕阳的老人而言,又有哪一个不是心惊胆战心有余悸呢?

当中国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社会重大问题的时候,对方同学却告诉我们不能送进养老院,那我想请问了:当我们的子女想要父母得到更科学更细心地照料时,由于怕别人的非议而不敢开口,而我们的父母想要更踏实的享受夕阳的美好的时候,由于怕给子女担上不孝的恶名也不敢轻易开口,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正是因为有对方同学那样错误的认为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就是抛弃不孝的观念,才人为地造成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交流障碍,人为地为我们的养老难上加难。

而我们的政府和众多的有识之士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呼吁加强养老院的建设,让它来分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重任。(时间到)谢谢。

反方:

谢谢主席,刚才对方辩友说实在的,在自由辩论进行的过程当中真是有点狡猾,因为他刻意地为我们模糊了三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他说今天的养老模式是居家养老和养老院养老二者可以优势互补。

对方辩友我方承认,对整个一个社会群体来说,二者的确是优势互补的,因为总有那么一部分人群他们不得不接受养老院,于是养老院对他们来讲是必要的;但是当考虑到我们自己的例子、考虑到我们自己的情况的时候、当考虑到我们要怎么来赡养我们的老人的时候,难道这二者真的能做到优势互补吗?

往往我们的选择只有一次,我们只能在一个时间点内将我们的老人放在家里,由我们自己的心来赡养或者把他送到养老院去,在这点上来讲,二者正是具有排他性,因此对方辩友您的优势互补可能不是那么完全。

对方辩友模糊的第二个例子是:他们今天一直在跟我们讲的老人是哪些老人呢?

那些无儿无女或者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比如说军人,比如说出去打工的人,对方辩友,如果今天的辩题真是主要讨论这部分人的话,我想实在是辜负了我们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的这样一个主旨,因为这些无儿无女的的老人,政府本来就有相当的义务去赡养他们,把他们很好地照顾起来,讨论这部分话题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真正应该讨论的是:子女就在身边,而老人的意愿如此矛盾冲突的时候,我们到底该怎样对着我们的心做出何种选择,这才是今天真正辩论的焦点。可惜我刚才问了对方辩友好几次,对方辩友就是不敢在这个问题上回答我,反而在往一些边缘的例子上靠。对方辩友刚才提到了农村,对方辩友您知不知道在农村的礼数是很讲究地缘和亲缘的,一个家前面可以是自己的大奶奶,后面可以是自己的二姑,这些人之间就形成了很好的相互照顾的网络,这个就可以达到很好的照顾关系,可是对方辩友您的意思是什么呢?是把他从这个农村的亲缘关系中赶出来放到养老院,以形成您的孝心。对方辩友,您这是真的孝心吗?

对方辩友,您模糊的第三个概念就是孝,您刚才告诉我什么是孝:只要你的心在老人那里,您就是孝了。

对方辩友,我最多承认您这是小孝,因为这是按照您自己的标准,在判断父母在想什么,在判断父母需要什么样的孝。

什么是大孝呢?就是我的心跟父母在一起,我的人也跟父母在一起,在父母需要我的时候,我能贡献出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大脑和精力去照顾他。

不错,我们缺少一定的医学知识,但我们可以学呀,我们自己也许做不了一些事情,我们可以请护工来做,护工做的时候我们学,我们学着跟护工一起做,对方辩友,这个过程难道不正可以加深我们和父母之间的亲情,让她享受到家的关怀吗?

对方辩友,如果把这三个您模糊的概念去掉的话,对方辩友我真不清楚您方的立论是怎么赞成起来的?

其实今天这个辩题就我们来讲,有一个更深层的话题,很可惜我们没有能够跟对方辩友好好思考一下,今天这个辩题的一个预设前提就是我们都很忙忙到了无暇照顾父母的阶段,可是我们这么忙真的是应该也真的是必要这么忙的吗?

我们在为了明天的名车、明天的存款、明天的豪宅,把我们的父母送去养老院,这个真的是我们要获取的目的吗?谢谢(时间到)

正方的概念界定得很不错啊,老人是指哪些老人,为什么指这些老人,都界定得相当清楚,并准备了足够的论证,让对方毫无空子可钻。

整场比赛,我感觉双方缺少了对敬老院情况的了解,似乎敬老院的护理等水平比较高是共识,可实际上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其实有挺多的敬老院很缺乏设备,而且里面的服务人员也不怎么专业,更有人根本就没服务意识……如果反方在这些方面找些证据,或许会更好一点。

第四篇:当下中国应该提倡送老人进养老院——立论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

当中国面临着“未富先老”的严峻挑战,当“421家庭”大量出现,养老问题越来越引起各方关注。其中,按照国家《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建设的养老院,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思路。我方的观点是:当下中国,应该提倡送老人进养老院。我方的判断标准是:送老人进养老院,是在适应社会现实的情况下,兼顾父母与子女感情的最佳选择。

首先,养老院能为老人提供更好的照顾和更丰富的精神空间。从健康的角度看,大多数老人都患有一些疾病,而子女往往不具备急救能力,也不可能24小时守候在父母身边。相反,养老院有基本的医疗能力和全天候的专业护理,可以减轻老人的病痛,并在急病发作时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从情感的角度看,与同龄人朝夕相处,能消除老人内心的孤单、寂寞感。养老院为老人们搭建了良好的交往平台,让他们聚在一起分享人生的经历,让他们有机会做年轻时想做又没有来得及做的事、学习一直梦想着却总没时间学的琴棋书画。所以,送老人进养老院,能更好地保障老人晚年幸福。

其次,送老人去养老院,为有心尽孝又苦于工作繁忙的年轻人提供了一种“忠孝两全”的途径。处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年轻人面临着工作、房贷等诸多压力。他们怎不希望能三头六臂、铁打钢铸?可是,他们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必须为了生计奔波的人。他们无时无刻不牵挂着父母、不想在他们膝下尽孝。却又无奈着,只能在某个不加班的周末,去父母家小坐,甚至只能在春节,与父母见上一面。对千千万万的他们来说,送父母进养老院,给了他们一个尽孝的机会,让他们工作时不用总担心父母的安危,闲余时又依然能与父母交流生活和感情。

最后,提倡送老人进养老院更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目前,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而据专家预测,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还将进一步加剧,并在未来10~20年间迎来高峰。在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八成网友不赞同送父母去养老院,是因为担心被人说不孝,正体现了道德观念往往滞后于社会发展这一哲学观点。事实上,孝的观念必须继承和传扬,孝的形式却是可以改变的。提倡机构养老,打消人们心中的顾虑,能够让大家理智地选择真正有利于两代人的养老模式。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当下中国应该提倡送老人进养老院。

谢谢!

第五篇:《我的父亲邓小平》读后感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读后感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1001班 乔洁 041001017

作者自己将《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归纳为“感情流水账”。看完此书,给我最大的感触也是文革时期,邓小平一家人面对文革的不幸,所表现出的中国式家庭的温暖,邓家人的乐观。我看到了作者对父亲的敬爱和邓小平夫妇对于子女的疼爱。即使是在文革时期,邓家凭借着每一位成员的智慧、帮助和爱,度过了黑暗的文革时期。通过此书,我也更加爱戴邓小平。他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长远的目光,高尚的人格。他办事严谨,一心为国。我想大家都会被他这句发自内心的质朴的语句感动——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他有着一腔爱国之情,有着杰出的政治才干,有着邓家人的关心照顾支持,有着乐观的性格,这些让他经受住一切考验,成为中国的脊梁。

文革时期,邓小平一家共8口人。邓小平的继母,妻子卓琳,还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邓家有着良好的家教。卓琳出身巨商之家,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她要求自己的孩子都要读大学。在生活上,她对自己的孩子是极关爱的。书中提到,邓楠的女儿——眠眠,大家都极其疼爱她。眠眠不仅是说小眠眠爱睡觉,也是见证了她的爷爷邓小平的政治冬眠时期。邓小平甚至每天起来时,都会先去看看小眠眠。卓琳在给邓楠补营养时,看她吃的过多,卓琳就不顾邓楠的“反抗”,提出要科学补充营养,不可以补过了。邓小平是很少言语的。但是,我想他是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给孩子最好的教育。邓小平办公桌上总是干干净净。他总是及时处理完工作事物。邓家最宝贵是书籍。在文革开始,邓家小孩被赶出中南海,下榻在方壶斋,在能干的奶奶夏伯根的照顾下,作者和弟弟飞飞依旧坚持读书。书籍甚至成了他们最好的慰藉。即使是在邓小平夫妇及奶奶去江西时,三位老人行动已经很不方便时,他们依旧要带上那一箱沉沉的书籍。邓小平夫妇每天劳作后,在晚上都要读上1个多小时的书。我想有这样热爱读书,热爱思考,朴实的父母,那么在他们的潜移默化下,在他们的悉心照顾,在他们开放科学的教育下,邓家的孩子,即使处在文革那样**迷失的年代,依旧能够茁壮成长。

我想,作者之所以说这部书属于“感情流水账”,也许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家庭的温暖是他们能够熬过十年文革的重要原因吧。在文革期间,有多少家庭,妻子揭露丈夫,孩子揭露父亲等等,但是,邓家始终是一家人紧紧的团结在一起,互相支撑,相互取暖,用集体智慧战胜困难,再大的打击也无法拆散他们。文革开始,邓家的孩子就和父母分开。1967年前后,邓家的孩子,邓朴方和邓林是最大的,20几岁,被批斗的也是最多。邓飞和毛毛都还小。邓家夫妇节省自己的开支,想法设法的尽量为孩子们提供经济上的帮助。邓朴方是邓小平的大儿子,在文革时期受到残酷破害,导致胸部以下失去知觉。邓家人面对这一不幸,没有去责怪,而是紧紧的团结在一起,想尽办法为邓朴方医治。很少写信的邓小平,在文革期间,为了家人,一次又一次的写信请求帮助。甚至后来,邓朴方被送到了江西,由邓小平等三位年老者照顾。邓家人无论被分开的多远,都想聚在一起。文革时期,毛毛、飞飞等邓家孩子都到农村参加劳动。邓林后来到工厂工作。孩子们都利用冬季农闲回到父母身边。父母将收了好久的好吃的拿出来给孩子们吃,孩子们则将外面发生的事情讲给一直处于与外隔绝的父母听。他们享受着家人团聚的欢乐。文革十年,政治变化太多。就如作者所说,他们的每一次搬家,都反映了政治在变化。但是,无论政治如何善变,邓家的家庭温暖始终未变。邓

小平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后,再一次被打倒了。而祸不单行,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爆发,使20几万人丧命。这一年邓小平已经72岁了。邓家人,即使在这般政治自然灾害面前,依旧保持着乐观的性格。他们利用自己所学,将小家整顿的尽量美好舒适。他们敬爱父亲,甚至在这种政治、自然灾难下,想办法为父亲过了72岁生日。也许,此时的他们,会觉得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在一起,那么什么困难都会克服。

我觉得邓家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庭成员不仅热爱读书,崇尚科学,而且尊老爱幼,关心家人也关心国家。一家人乐观向上开朗。正如邓小平所说那样,第一不怕,第二乐观,向远看,向前看,一切都好办。即使是在文革时期,他们展现出的也是中国式的美好家庭。

通过这本书,我更加崇敬熟悉邓小平。文革时期的邓小平并未做出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邓小平面对文革的处变不惊,始终保持乐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文革时期展现出对家庭的责任,抓住机会为国家工作,让我崇敬。

文革期间,邓小平几乎都是过着“囚禁”的生活。但是,邓小平夫妇依旧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按时吃饭、工作、睡觉、看书,利用有限的资源关注国家实事。我觉得能够长期坚持这样的良好习惯是十分不易的。但是,邓小平夫妇,却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依旧如此,也许,这是他们的大智慧让他们处变不惊。他们的目光看的很远,他们明白,他们该如何去做。无论是在中南海,江西,还是回到北京后再次被打倒,他始终是理智对待。不去做无谓的斗争。但是,对于自己能够争取到的事情,如重新为国家工作,为了子女的问题等。他清楚的知道自己能够获得什么,而哪些事情又是不可以触碰的。他在沉默,但是,不代表他什么也未做。江西那条被他踏出来的小路,是他思考的足迹。他在修炼自己,等着工作的那一天。1975年,邓小平抓住机会,终于可以为国家干些实事。这一次,他没有任何的妥协,他知道机会来的不容易。他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成绩,使中国重新找到正确的方向。他甚至做好了再次被打倒的打算,但是,他坚信,通过他的努力,即使自己被打倒了,他将呼唤起他人,会有着成千上万的人来完成他未完成的事情。

1975年的整顿工作,显示了邓小平的政治才能。周恩来说邓小平比他强多了,说邓小平举重若轻。我想8年的囚禁生活,是邓小平在积聚力量,积聚能够带领中国走上正确道路的力量。1975年邓小平开始整顿,他抓住关键问题,采取一套有效的整顿方案,进行雷厉风行的整顿。国民经济积累下来的问题千头万绪,症结太多,而铁路问题最为严重,也最为重要。因此,邓小平首先抓住铁路问题进行整顿。邓小平亲自点将,让复出工作的铁道部长万里挂帅,整顿铁路。在整顿铁路中,首先整顿的又是最为重要,问题也最多的徐州。铁路整顿取得良好的成绩。这为邓小平开展全面整顿打下基础。进行全面整顿,邓小平非常明确的提出观点步骤。这对于控制文革时期混乱的局面是非常必要的。一是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二是必须坚决同派性斗争;三是必须认真落实政策;四是必须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在邓小平以及其他中央领导人的共同带领下,经过半年的整顿和努力工作,文革以来全面混乱和工业发展停顿的状况得到了扭转,工业生产呈现出一派大好的形式。

人们最先还是从这部书中,开始了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这本书在社会的各个阶层,特别是在青少年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是由亲属所写的领袖人物传记中最为成功的一部。我想这本书让我对文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更值得我学习,使我感动的是邓小平一家用家庭温暖、乐观

精神、每个人的沉着智慧面多文革带来不幸。看了这本书,似乎是和邓小平一起走过了那十年,感受到了邓小平身上优秀的品质——沉着谨慎,一心为国,拥有卓越的政治才干,长远的目光,乐观向上。

下载《我送父亲进养老院》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送父亲进养老院》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的父亲邓小平读后感

    读《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有感 摘要: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长达十年的无产阶级大革命,是我国政治历史上的重大浩劫。毛毛的这本《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从女儿的角度生......

    我的父亲邓小平读后感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描绘了邓小平爷爷的伟大创举之一——打开国门,对外开放。是他使得“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

    《我的父亲邓小平》读后感

    电子信息工程 第二组 读《我的父亲邓小平》有感 翻开《我的父亲邓小平》,里面记载了一位女儿对少年时期与“文革”时期间父亲的客观看法和评价,让我看到了一个除了以前我们认......

    《我的父亲邓小平》读后感大全

    从邓小平三起三落中的感悟 黄咏欣 一生之中,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复出,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引人注目,一次比一次走向更大的成功。这不是神话,也不是人为的编撰。这是邓小平真实的故事......

    《我的父亲母亲》读后感

    世纪末的恋爱挽歌—读《我的父亲母亲》有感思绪不经意间被带回那个遥远的年代,我仿佛看见那个穿着碎花红袄的女孩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在阳光下奔跑,追逐着爱,追逐着梦想„„ 故......

    我的父亲母亲读后感

    《我的父亲母亲》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但在我看来它讲述的更多的是关于等待与奔跑的爱情。影片是以第三人称来讲述。一开始是黑白画面的,似乎是在照应父亲的离去对母亲内心......

    送爱心进聋哑学校

    送爱心进聋哑学校 活 动 策 划 书 一. 活动主题:关爱残疾儿童,传递世间真情 二. 活动目的:为残疾儿童带去我们的关怀,丰富他们的生活,给予他们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三. 活动时间:20......

    父亲读后感

    《父亲》是这七篇小说里文字最少的了,都只有三十多页,父亲读后感。“关于父亲,我写下这篇忠实的文字,为一个由农民成为工人阶级者‘树碑立传’,也为一个儿子保存将来献给儿子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