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给教师的建议》第7、第 8、第20条心得体会
读书体会
读《给教师的建议》第7、第
8、第20条
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知识既不能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又不能脱离学生的智力兴趣。知识不是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从而让学生获得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再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认为,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我觉得说的太好了!针对这条建议,我想反思一下我的课堂教学。首先在教学中,我给学生“灌输”得多,让学生思考得少,所谓的知识“掌握”了,即把知识储藏在记忆中了,到了考试的时候能把它“倒出来”。我给学生也是讲得太多,给学生思考得太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能把所学知识变成创造的最主要工具。
苏霍姆林斯基在文章中说:“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一切力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产生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的确是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有所怀疑。新课程中特别强调的一条就是学生的质疑精神的培养。教学中,经常让学生找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在“挑刺”的过程中知道了别人的错误,告诉自己不能这样去做,同时,这样做还培养了学生的仔细观察的学习态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总归是有限的,教给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手段和思维习惯同样重要,“教是为了不教”也是这个道理。
怎么让知识转化为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其中再一次谈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就是学生们还没有学会流畅地、有理解地阅读。这种建立在没有理解基础上的知识就自然成了空中楼阁,自然也不会转化为应用的能力,要想学以致用,得先从阅读开始。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了呢?就要求学生能用眼睛和思想把握住句子的一部分或整个的较短的句子,然后使眼光离开书本,念出所记住的东西,并且同时进行思考——不仅思考眼前所读的东西,而且思考到与所读材料有联系的某些画面、形象、表象、事实和现象,做到 “有理解的阅读”。
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系列练习,“读”是理解的基础,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课堂就应该是书声琅琅的。今后,我会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有理解地阅读”,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成绩,阅读才是一把最实用的“金钥匙”,让我们铭记“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从阅读开始”。
第二篇:毕业典礼第7稿
江山文溪实验学校2010届毕业典礼活动过程安排
一、全体嘉宾、家长、老师起立,欢迎毕业生入场。
二、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
三、介绍嘉宾,并鲜花。
四、毕业班任课教师代表讲话——张秀芳老师。
五、毕业班教师朗诵《挥洒汗水铸就辉煌》。学生献花。
六、杨高益校长致辞。
七、江睿瑶把毕业生心愿瓶交给校长,并代表讲话。杨校长讲话。
八、家长代表六(1)班祝雨欣家长祝红阳叔叔讲话。
九、全体学生演唱歌曲《天空之城》、《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十、学生集体舞《我们毕业了》。
十一、董校长为毕业生颁发毕业证,携手前行:【六(1)班】、【六(2)班】、【六(3)班】、【六(4)班】、【六(5)班】依次上台。
十二、文溪外国语小学老校长,现文联主席姜英讲话。
十三、真情抒怀:
①六(3)班同学献上合唱《友谊地久天长》。
②六(1)班同学献上相声《五官争功 》。
③六(2)班同学献上合唱《 守住一片阳光》。
④六(4)班同学献上环保时装秀。
⑤六(5)班同学献上集体诗朗诵《桃李情》。
十四、薪火传承:优秀毕业生代表郭玉诚发表感言。
十五、鼓励向上:林寻忠演唱《稻香》。
十六、全体学生葫芦丝齐奏《希望》。
十七、主持人宣布典礼到此结束,放礼花。音乐:《祝你一路顺风》
第三篇:第6、7、8单元教材分析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四篇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题材、体裁与第二组相同,但表达的主题不同。本组以“执著的追求”为主题,选取的是名人和普通人不懈追求的故事,富有教育意义。训练的重点是: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留心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执著追求精神;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 ;还要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描写一个人精神风貌的方法。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伽利略提出疑问、解决疑问的实验过程,体会伽利略追求真理的精神。第三自然段是理解上的难点,要引导学生弄明白。
《全神贯注》,注意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语句,从而体会罗全身心投入、精神高度集中的艺术创作状态。再让学生抓住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结合实际谈自己的体会。有关罗丹的“资料袋”可先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读读,以丰富对课文人物的理解。
《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心里”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课文理解上的重点,也是难点,可抓住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场景来理解。
《父亲的菜园》要了解父亲是怎样开垦菜园的,从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可以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同样,要抓住对人物描写的语句重点学习和体会。
口语交际、习作:这是本学期第二次写人的作文(第二组实际上也是写人的)。作文指导的重点是怎样选择材料,即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把一个人的执着追求的精神风貌写出来,把自己对这个人的敬佩之情表达出来。可以提示学生注意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作文教学的目标定位在:“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教材在“习作教学部分”没有系统地提示写作的方法或者说没有明确地提出写作的方法,但在阅读教学时还是作了提示,如,三年级开始就安排了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体现在课文中泡泡里的思考题和课后思考练习题,有的在“我的发现”中提出来,如第二组有关留心周围事物、多读书、勤观察、勤动笔。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以“故事长廊”为主题,选有中外著名故事,包括成语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学习本组课文,要求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讲述的道理。训练的重点是: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这组课文,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有关阅读的训练项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在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提出来,一般意义来讲,这是有关分段、归纳段意方面的训练。二是可以引导学生读一些中外民间故事、神话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教学时可以采取默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把握主要内容──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这组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无论是提出不懂的问题还是提示重点的句子,都举例性质的,暗含着阅读方法的引导和迁移,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知道哪些句子表情达意。
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组课文的学习,要综合运用本学期掌握的语文基本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学习目标。
习作:安排的是不拘形式、自由表达自己想写的内容。这也是体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作文教学的要求。不管写实作文,还是写想象作文,都应该要求学生把作文内容写清楚、写具体,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如写后认真修改;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想象作文同样要鼓励学生真实的想象,而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想乱造,老师要引导学生合理的想象。
“小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经常性的练习活动。本册内安排了三次小练笔,分别是“想象人物的表现”“读课文后的感受”“想象周围人议论的情景”。教学中可以由读到写,不要受教材内容安排的局限,可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时间情况,多安排一些适于学生的练笔内容。“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练习的时间为随堂练习,一般为半课时。不宜拔高要求,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来对待。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当作日常要求,鼓励学生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记在日记本中。
第四篇:一年上册第6。7。8教案
南海区西樵镇第四小学“三步五环导学案”
学:教研组:执教者:
三 步 五 环 导 学 案
2013-2014 一年级数学
2读作:-------读作:-------
读作:-------读作:-------
3.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组成()?
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组成()?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组成()? 1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组成()? 2个十组成()?
3.(先出示完整的尺子图)一起把尺子上的数读出来。(先顺数,后倒数)13的前面()和后面一个数是()? 14和16中间的一个数是()?13比15大还是小?
师: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猜一猜,老师手里拿了多少支铅笔?(11支)(学生猜数)
师:同学们猜得都不一样,那怎样才能知道多少根呢? 生:数一数(学过的方法)
师:我们就用数数的方法来验证吧。(师生一起数)
南海区西樵镇第四小学“三步五环导学案”
师:可每次都这样数,太慢太麻烦了,怎样才能数得快而又不麻烦呢?你们有什么好主意吗?请试着和同桌一起用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
反馈: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一边出示画面演示。(课件演示,边演示边告诉学生这是什么样的摆法)
师:你觉得哪一种摆法最好呢? 生:十根一捆的摆法。
师:请同学拿出10根小棒,把它捆成一捆。(学生捆,教师巡检)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11~20各数的组成。师:这一捆是多少根? 生:10根。
师: 10根就是10个一,把10根捆成一捆,一捆就有10个一,用1个“十”表示,也就是说1个十里面有10个一,反过来也可以说成10个一合成1个十。
独立完成导学提纲。二. 合作探究(8分钟)
1.小组讨论 2.小组汇报
三. 汇报点拨(10分钟)1.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十一 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就是十二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就是十三 1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就是十九 2个十合起来就是二十
2.13的前面12和后面一个数14。14和16中间的一个数是15.13比15小。
四. 有效训练(15分钟)
南海区西樵镇第四小学“三步五环导学案”
1.书P75 1.2.3 五. 作业布置 练习十七 板书设计: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十一 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就是十二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就是十三 1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就是十九 2个十合起来就是二十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11-20各数的写法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书写11—20各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迁移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重点难点:
正确书写11—20各数。
三、教具准备:小棒,计数器,数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数数导入
6782 = 11()()()(三、合作探究(8分钟)1.小组讨论,组内汇报
11 = 2......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之间有几人
教学目标: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南海区西樵镇第四小学“三步五环导学案”
重点 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前提检测(5分钟)出示教学图,你发现他们在做什么?
二、自主学习(7分钟)出示导学提纲: 1.你知道了什么?
小丽排第(),小宇排第()。要解决的是------------------? 2.你是怎样解决的?
------
三、合作探究(8分钟)
1.同学们认真观察后,互相说一说。2.小组汇报
四、汇报点拨(10分钟)
1.可以通过数的方法:数一数,小丽第10,后面是第11、12、13、14,第15是小宇,中间有(4)人。2:可以通过画的方法
五、有效训练(15分钟)书本P79做一做 六.课后作业:
小芳和小明排队买票,小芳排第7,小明排第12,小芳和小明之间有几人?
板书设计:
小丽排第(),小宇排第()。要解决的是中间有()人?
南海区西樵镇第四小学“三步五环导学案”
你是怎样解决的?
1.可以通过数的方法:数一数,小丽第10,后面是第11、12、13、14,第15是小宇,中间有(4)人。2:可以通过画的方法
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并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学具准备】小钟面。
南海区西樵镇第四小学“三步五环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课件出示谜语:嘀哒嘀哒,嘀哒嘀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2、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谜语中的 “它”是谁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钟面
(1)师:今天,小猪经理——噜噜的钟表店开张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点击课件,出示钟表图)
师:哇,噜噜的钟表店有这么多漂亮的钟表,你认识哪些?钟表有什么作用呢? 师:钟表的作用可大了,它们身上还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2)认钟面
师:我们刚才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钟面,你们的桌上也有一个钟面,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钟面,观察钟面,你能说说钟面上都有什么呢? 出示导学提纲:
1.钟面上有两根针,它们是()和()。2.针在钟面上是()运动的 3.钟面上有()个数字,()个大格。
南海区西樵镇第四小学“三步五环导学案”
4.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这个时间就是()时,电子计时法是()。5.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这个时间就是()时,电子计时法是()。6.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这个时间就是()时,电子计时法是()。
三、合作探究
1.同学们认真观察后,互相说一说。2.小组汇报
四、汇报点拨
1.学生汇报:
预设a:钟面上有两根针,它们是时针和分针。
师:请你给同学们指一指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它们长的是什么样子?
(短短胖胖的是时针,瘦瘦长长的是分针)
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是怎样运动的?请你用手比划一下。
(教师介绍顺时针方向。)
你们会认时针和分针吗?和你的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怎样记住时针和分针呢?
课件演示:闪动时针和分针。(大哥时针又矮又胖,弟弟分针又细又长。)预设b:钟面上有12个数字
师:这些数字是怎样排列的?你怎样记住它们的位置呢? 预设c:钟面上有一些格子。
南海区西樵镇第四小学“三步五环导学案”
师:对,你观察的真仔细,两个数字中间就是一个大格每过一个小时,时针就会走一个大格,我们一起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
2.小结: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还有时针和分针。(板书)
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3.第一种方法是普通计时法,是几时就在几的后面写上一个“时”,如8时写8时(教师板书:8时)第二种方法是电子计时法,是几时就在左边写上数字几,中间写两个小圆点,右边写两个“0”。这就是记录时间的两种方法,同学们学会了吗?(板书:8:00)
五、有效训练(15分钟)书本P85做一做 六.课后作业: 练习十九
六、总结回顾,课外延伸
师:时间过得真快呀,一节课很快结束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
师:时光一去不复返,时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宝贵的,我们不但要珍惜时间,还要合理利用时间,准确掌握时间,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不浪费时间,做个遵守时间的好学生。
板书设计: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还有时针和分针。(板书)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普通计时法:8时 3时 6时
南海区西樵镇第四小学“三步五环导学案”
电子计时法:8:00 3:00 6:00
课后反思: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一课时 9加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教学关键】
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小棒、游戏用品。学具:小棒20根、圆片20个。
南海区西樵镇第四小学“三步五环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对口令。
复习2、4、5、8等数的组成。2.10加几的加法。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lO+8 10+9 师:这些都是几加几的算式?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
二、自主学习出示导学提纲: 1.观察主题图。
纸箱里装了()盒?散的有()盒?一共有()盒饮料? 算式:--------------你是怎样想的?
三、合作探究
1.同学们认真观察后,互相说一说。2.小组汇报
四、汇报点拨
1.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1)1、2、3„„
12、13依次数。(2)从9数到13。
南海区西樵镇第四小学“三步五环导学案”
(3)9和4合起来是13。(4)13可以分成9和4。
(5)先捡一盒放进箱子里,再想“10+3=13” 2.得出最佳方法。
师:小朋友,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好加法,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呢?为什么?
师:几种方法都很好,不过依次数比较麻烦,9和4合起来是多少一下子很难想出来,先看纸箱本来可以装几盒,这时还是要先把它变成10盒再来想,10加几比较简单。(演示凑+过程)为什么要拿1个放进纸箱里呢?
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用思维图表示出来,把4分解成1和3,1和9合起来是10,再想10+3=13”。
(板书:)
我们的想法在思维图上一目了然。3.归纳算法特点。
齐读算式。问:算式有什么特点?第一个加数是几?我们叫它9加几。
师:我们是怎样算9加几的呢?都是把9加几变成10加几来算的。(用箭头将算式和 10加几连起来)
边画边说顺口溜:看大数,分小数,凑成+,算得数。学生齐说后同桌拍手说顺口溜。
五.有效训练 数学书P89做一做
1.(1)摆小棒,“左边摆9根,右边摆5根,怎样列式计算一共有几根小棒?”(实物展示台出示)
南海区西樵镇第四小学“三步五环导学案”
(指名列式)师:说说怎样想的?(学生说后,展示移小棒,圈小棒)
(2)摆图片,“左边摆9个红色的圆片,右边摆7个黄的圆片,怎样算一共有几个圆片?”(指名列式)“说说怎样想的?”
师:把你想的过程在书上填思维图。(指名报答案)3.第2-3题
六、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解答这些题比较简便的方法该怎样想?(学生能说多少说多少)
师:对于这些题目,先想到9+1=10,再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9加1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数,这种方法叫“凑十法”。“凑十法”非常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还要经常用到。
七.课后作业
练习二十
板书设计 8、7、6加几教学设计
南海区西樵镇第四小学“三步五环导学案”
教学内容: 8、7、6加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3、培养学生初表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探索的意识及环保意识,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13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口算
9+8=
9+5=
9+3=
9+7=
9+4
9+9=
二、自主学习
出示导学提纲:
南海区西樵镇第四小学“三步五环导学案”
1.前面有()人,后面有()人,一共多少人? 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2.出示例3(独立完成)
你喜欢哪种方法?
三、合作探究
1.同学们认真观察后,互相说一说。2.小组汇报
四、汇报点拨
1.生可能出现的三种算法:
(1)数数法:1、2、3……
12、13,一共有13个人。
(2)接数法:左边有5个人,然后接着数6、7、8……13,一共有13个人。
(3)凑十法;左边有8个人,把右面的2个人与这8个人合起来,凑成10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2.教师小结:这几种方法都不错,那你最喜欢用哪一种方法?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不仅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特别是不爱发言学生,同时还体现算法多样化,让学生通过交流,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
3.动手操作
1、探索用计算方法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怎样列算式呢?(生说,师板书8+5)
2、小组合作交流,动手用小棒摆
南海区西樵镇第四小学“三步五环导学案”
要求在摆好后,把你的摆法说给同桌听,在听人讲话时,要学会倾听,这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
(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对所学的加法计算过程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指名演示过程(师板演过程)
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用凑十法小组,到前面演示。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实现知识的迁移过程。初步体验“凑十法”比较简便。)
5.我们在计算8加几时,可以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和8凑成10,再计算,也可以把8拆分与另一个加数组成10再计算,也可以以前学过的知识,比如9+8=17,8+9=17等多种方法来计算,在以后的学习中,你认为那咱好,就用那一种做题。
6、小结
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几种方法中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但是凑十法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
(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8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新课改所提倡的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
五。有效训练
生独立完成P91 p92做一做
鼓励用多种方法来计算
六、课堂总结,画龙点睛
愉快的一节课很快过去了,你学会了什么?那么8、7、6加几是怎么样计算呢?我们可以把其中一
南海区西樵镇第四小学“三步五环导学案”
个加数拆开和8、7、6凑成10,然后再计算,可以用数数的方法,无论用那一种方法都可以,看来这节课同学们收获可真不少啊!
七.课后作业 练习二十一
板书设计: 8、7、6加几8、7、6加几练习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105-106“练习十九”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能熟练地运用凑十法计算8、7、6加几。
2、提高计算能力,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3、能解答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重难点:
熟练计算8、7、6加几。提高口算的准确率和速度。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引入课题
南海区西樵镇第四小学“三步五环导学案”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8、7、6加几”,这节课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练习(板书课题),通过练习小朋友们要能算得又对又快。
二、基本练习
口算卡片:8+5 8+7 7+4 6+8„抽几题说说算法。
三、进一步理解凑十法
1、回顾算法 6+5,7+5,8+5各是怎么想?
2、对比提问:为什么有的算式计算时把5分成4和1,有的把5分成3和2,有的把5分成2和3?
3、方法提炼:把8、7、6凑成十再计算。要分别把第二个加数分为2和几,3和几和4和几。
四、综合练习
1、口算比赛:
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2题
2、帮算式找家(把练习二十一第3题)
3、从9、3、15、6、8、7这六个数中选三个数组成加法算式,你能写多少道? 理解解意,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全面思考
五、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完成练习二十一的其他题目,集体订正。
教学目标:
南海区西樵镇第四小学“三步五环导学案”
„„ 教学过程:
一、前提检测(5分钟)1.听写:„„ 2.引入:„„
二、自主学习(7分钟)
2、出示导学提纲:„„
3、提出自学要求:„„
三、合作探究(8分钟)1.2.四、汇报点拨(10分钟)点拨1:„„ 点拨2:„„
五、有效训练(15分钟)2.„„ 3.„„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篇:第7课时 8和9的加减法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班级: 教师: 备课时间:
第5单元 8和9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53页内容及练习十一的6、7题。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掌握8和9的加减法,理解一图四式。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心算记数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抢答。
2+4=
1+5=
6-1=
2+2= 3+2=
4+3=
6-3=
7-2=
2.揭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8和9这两位新朋友,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8和9的加减法(板书课题——8和9的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8的加减法。
(1)出示花图让学生观察。(今天小花也来参加我们的学习,你看它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数学问题?)提问:根据这幅图你能写出哪些算式?
(2)小组合作学习,先自己写算式,然后教师归纳全班同学所写出的算式。(3)组织交流,汇报所写的算式。板书:5+3=8 8-3=5 3+5=8 8-5=3(4)观察算式,找规律,师生小结。2.学习9的加减法。
(1)左边摆5根蓝色小棒,右边摆4根红色小棒,看看这一组图,说图意列算式。
(2)集体交流、汇报。
①说两个加法算式:有5根蓝色小棒,4根红色小棒,一共有几根小棒?列式是:5+4=9或4+5=9。
(也可以说看见5+4=9,就想到4+5=9)②你能列出两个减法算式吗?
蓝色小棒和红色小棒一共有9根,去掉4根红色小棒,剩下几根小棒?列式是:9-4=5。
蓝色小棒和红色小棒一共有9根,去掉5根蓝色小棒,红色小棒有几根?列式是:9-5=4。
(3)如果不看图,你会算5+4和9-4吗?同桌说说算法。3.自主完成例题后面的“填一填”和“想一想”。4.完成教材53页的“做一做”。
三、巩固应用
完成课本第55页练习十一第6、7题。
此题是巩固8、9的加减法的练习题。练习时,教师引导学生弄清图意,然后再列式解答。反馈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引导: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8、9的加法和减法。还知道了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板书设计:
8和9的加减法 5+3=8
5+4=9 3+5=8
4+5=9 8-5=3
9-5=4 8-3=5
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