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政治与经济学习心得
《当代政治与经济》学习心得
未上课时我就很喜爱这门课,原因有二:
一、我喜欢探求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本质,因而那些藏在时政之下的博弈和利益冲突,以及在那些经济现象下的成因和推动力都吸引我去探求;
二、懂得经济知识和与其紧密相关的政治是极为必要的,且不说我未来会从事哪方面的工作,仅仅从我自己是学习金融的这方面来说,经济政治都与我紧密相关,并且关注政治与经济发展变化也是我们所必须做的。所以我是带着求知来上这门课的,虽然课时很少,但还是获益颇多。
在选课的时候,就有好多同学对我说李美幸老师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非常好,说我选对了,上课之后发现老师讲得的确非常非常好,很有激情,讲课内容也很精彩,不像有的文科课程那样枯燥乏味。不过,当老师说对学经济的同学感到悲哀的时候,我真的是很囧,因为我自己就是金融工程专业的啊。
我觉得,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应该再像一个中学生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说爱国,单单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来说,关注时事和时势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在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的过程中所必须做的一件事。学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总体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了解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的外交指导方针及政策,认清中国青年一代肩负的使命,从而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人类进步而不断奋斗的信念。
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国际社会而独立存在和发展。我们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中从事着前无古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世界格局新旧交替之际,我国所面临的外部形势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局势的缓和,中国国际环境的改善是我国的机遇,此外,在多极格局中,中国对国际战略平衡的影响,已比过去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也得到提高。从挑战方面看,首先是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保护主义盛行,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其次,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制约。再次,少数发达国家推行一种新的强权政治,施加种种压力,企图迫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只有坚持独立自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利用有利因素,抵制外来的不利影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尽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学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使我清晰地了解了当代国际上重要的国家关系与国家间如何在博弈中发展的过程。身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更应该要在大学期间发奋读书、学习,把自己培养为一个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能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而奉出一份力的人!
第二篇:当代政治与经济
世博大舞台 中国新天地
——浅谈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上海世博会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它更鼓励人类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点、新技术奉献在世人面前。世博会是综合反映当代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及成就的大型展示活动,被称为经济、科技、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它精神内涵丰富,是工业文明的产物,也是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我们不禁要问:上海世博会带给了中国什么呢?
一、经济篇
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对中国经济尤其是以上海为代表的珠三角的经济形势的积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为上海的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综合素质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举办世博会能够推动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优化城市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等。
上海世博会有超多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而在这个世界最大舞台上展示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形象,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必将对长三角地区各主要城市形成很强的辐射作用和财富溢出效应。上海世博会筹备期间,世博经济对上海周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约为30%以上。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对上海周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将超过50%。世博会的市场开发计划将给长三角地区带来众多发展机遇,为长三角企业参与世博市场开发提供各种机会和平台。目前,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经济总量规模、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等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内差异性,产业结构呈阶梯状特征,部分产业集聚程度低。几年前,长三角16座城市已经签署了《以承办“世博会”为契机,加快长江三角洲城市联动发展的意见》。而且,国家首个跨行政区域性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也已经出台,苏浙沪三省市政府间《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建设协作备忘录》、《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十一五”合作规划》等各专业领域的规划也纷纷面世,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的有机结合,使长三角地区实现资源整合、产业联动、功能互补和利益共享,促使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进而对中国整体经济在未来实现全面复苏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二、政治篇
上海世博会不仅有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有政治的交流。各国领导人在此相聚,有利于深化战略合作关系,确保周边环境安全。世博会是国际级的盛会,它的成功举办对提升举办国在国际社会各方面的地位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上海世博会有超多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它的成功举办再次向世界彰显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世博会成功举办,外媒体好评如潮:这是因为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政府号召力强,而这归根结底,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国际金融危机慢慢复苏的的大背景下,这一盛会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经济的活力,给国民以信心,同时也给世界以信心。我们对外展示五千年的文化风采,使得世界更了解中国,更能理解中国在某些国际政治问题上的立场,有利于减小外交阻力。世博会矫正了部分外国人对中国认识的偏差: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再积贫积弱,有些方面我们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上海世博会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解决城市问题提供了思路。它展现了中国文化,同时增强了世界应对经济危机的信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上海世博会是我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深化的良好契机,向世界强有力地表明,开放将是中国的长期国策,融入世界,与世界共生共荣,是中国坚定不移的发展道路。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凝聚国内人心,将开放作为执政的核心理念之一,长期坚持下去,尽快与国际接轨,在全球化时代加快中国的发展,提升中国的地位,彰显中国的形象。
三、外交篇
上海世博会的外交是一项系统工程,活动密集,内容丰富,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其中最突出的主要有:
首脑外交卓有成效。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贾庆林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出席开、闭幕式、中国国家馆日、高峰论坛等活动,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展会期间,胡主席等领导人同外国领导人举行了密集的会谈会见,深入交流对话,共商发展大计,达成广泛共识。胡主席还亲自探望并派专机送回来华出席开幕式不慎摔伤的马耳他总统,体现了真挚友情,赢得广泛好评。首脑外交对于展示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深化友好合作起到重要政治引领作用,是世博外交最重要的亮点。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民间外交积极活跃。从事世博外交的不仅有官员政要,更有广大普通民众。世博园区与上海社区直接对接,使外国政要走进上海社区,实现了零距离接触。200多万志愿者活跃在世博园区内外,架起了中外交流沟通的桥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官民互动是世博外交最有特色的亮点。
绿色外交丰富多彩。上海世博会的绿色“低碳实践”是世博会历史上的创举,也为绿色外交提供了难得契机。我们与来访各国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深入探讨,为加强合作注入新动力。绿色外交昭示了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理念,是世博外交最富时代内涵的亮点。
公共人文外交实现跨跃。上海世博会历时长达半年,广受媒体关注,是全景式、深层次宣传中国的重要窗口。展会期间举行了约2万场文艺演出和丰富多彩的文物展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十分活跃。我们邀请发展中国家百名记者组成联合新闻团来华采访。各驻外机构通过报告会、图片展,组织“世博进社区”、“世博花车游行”等活动,在世界各地掀起“世博热”。利用世博会开展公共人文外交,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是世博外交最具创新意义的亮点。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外交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其影响可以用三个“新起点”来概括:
一是中国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本次盛会见证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由羸弱走向富强、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进程,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友好合作,为中国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二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本次盛会加快了中国与世界融合的步伐。世界更全面地看到中国的古老文明、巨大进步和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面貌,加深了对华理解与合作。中国进一步展示了负责任大国形象,更全面地了解、掌握和运用国际规则,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材,为下一步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是中国外交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通过世博外交,我国全方位外交布局进一步完善,与各国友好关系得到深化,外交工作的方式方法更加丰富,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和实践日臻完善,维护我国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条件更加有利。
我们即将迈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国际形势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外交工作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抓住机遇,化解挑战,努力扩大和延长 “世博效应”,全面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 3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好合作,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谱写新的华彩乐章。
四、文化篇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很大的,这种影响不一定是通常的文化,其实能和很多东西联系起来。其实在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科学技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世界了解各自的文化。可以说,上海世博会是文化创意友好比拼和表演的大舞台。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辉煌历史的国度,各个时期都留下了灿烂的文明,影响着后世的一代代人。就算是发展飞快的今天,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的东西。能够和这么多国家的文化进行交流,中国是幸运的,世界也是不会失望的。
上海世博会充分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表达着现代人对新型城市、环保城市、更自然化城市,更人性化城市的追求和向往。世博会展示着经济的辉煌,科技的进步,低碳的新理念,建筑设计的最新成果等等。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埃及与中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埃及的金字塔与中国万里长城的交相辉映,此次上海世博会期间,埃及在上海世博会展馆展出8件国宝级文物,埃及国际展览中心主席萨利姆将作为埃及代表团成员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开幕式,埃及以非凡的展馆向中国和全世界展示其古老辉煌文明成就。
还有很多的场馆都显示了它们丰富的文化内容。和鲜红的中国馆交相辉映。仿佛是一场文化的交流。就像以前的百家争鸣一样,世博会放在了中国举行,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个学习各国先进技术的机会,一个融合世界多元文化的机会。
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吸收好的文化,融入到自己的深厚文化里面。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民族的。我国将借世博会对我们文化的影响,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五、结束语
世博会不仅仅是这184天,这只是一个开始,还有更长的道路要走。其对中国文化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深远影响将会渗透于中国的未来发展进程中。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以此为契机,不断地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的前进步伐,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与综合竞争力,最终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
第三篇:当代经济政治
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能脱离具体的时代来进行抽象的分析。因为在不同的时代,核心竞争力有不同的内涵,由不同的因素作支撑。在农业文明时代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土地和劳动力,在工业文明时代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资本和技术,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则是信息和文化,特别是软实力。
一、核心竞争力: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和关键因素力的关键因素。如,历史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先后领跑工业化进程,就是因为在航海技术和资源加工能力上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位置,而英国之所以最终成为日不落帝国,就是因为英国不但航海技术先进,而且加工技术先进,拥有热兵器的优势,二、软实力:构成知识经济时代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简单地说,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人实现生存与发展所独具的关键因素及其形成的优势能力。不同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有不同的内涵和关键因素。软实力是相对硬实力而言的。硬实力指的是能直接体现为物质成果的竞争力因素,如环境、资源、科学技术、物质装备等等。而软实力则是硬实力背后的更深层次的理念、精神、文化和传统等因素。就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它的软实力就是这个国家和地区的凝聚力、民族精神、公民的爱国热情和综合素质。就一个企业而言,它的软实力就是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包括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和企业员工的素质。就一个人而言,它的软实力就是这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他的学习力、决策力、执行力等。只是近年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推动作用与日俱增,知识在经济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开始为人们所认识.随着科技对经济的贡献日益加大,产品弋服务中知识含量的不断提高,知识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比起其它资源来,知识作用也日益突出。由于知识经济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既不是土地、资源,也不是资本,而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捕获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和人员的素质。因为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土地、资源和资本的使用效益是非常有限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土地、资源和资本的使用效益呈现难以预料的放大效应,而其放大的效果是乘数效应还是指数效应,最终取决于软实力。
三、提高软实力:国家、企业、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知识经济时代,提高竞争力必须提高软实力,提高软实力就是提高竞争力。如何提高软实力,对国家(地区)、企业和个人有不同的要求,下面分而述之。
(一)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国家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联合体,其软实力就是能够把一个国家内各种因素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的能力。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通过弘扬民族精神来凝聚力量。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在长期曲折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内核与精神支柱。一个国家或地区靠什么来凝聚力量,从深层次来说就是靠民族精神。因此,要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使民族精神得到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认可,以民族精神为骄傲和自豪,使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团结和凝聚在民族精神的旗帜下。
(二)提高企业的软实力。目前企业竞争已经进入到企业文化竞争的阶段,企业竞争的核心因素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也就是企业的软实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一是必须有正确的企业文化建设理念。有的人认为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只要加强管理就行了,要不要文化无所谓;有的人把企业文化当成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以为只要建立了企业文化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有的人则认为建立企业文化就是把外面好的企业文化空降给企业就行了,等等。实际上这些理念都是错误的,从长远来看企业文化对企业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提高个人的软实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人之间的竞争不在于个人拥有多少资产、金钱,多高的学历和现有的地位这些有形的东西,而在于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意志品质、学习能力和人格魅力等这些软实力因素。而要提高个人的软实力,一是要强化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第四篇:《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学习心得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学习心得
强
莉
说到经济与政治,脑中闪现的就是柴米油盐和村委会选举,如果再加上定语“世界”二字,我也只能徒叹奈何!起初,我感性的认为这门课就是对高中政治的扩充和详细化,上了几节课之后才发现,原来情况并非如此。这门课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认清世界政治动向,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上课时,老师能够旁征博引,讲得深入浅出,其中穿插许多时事和经典案例,再结合理论进行分析,每节课都让我豁然开朗、收获颇丰。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以前看问题比较片面,不懂联系起来看,现在通过上这门课,打破了这种区隔化,与以往相比我的认知有了质的飞跃。
我个人认为,要想学好这门课,首先要有一种探求的精神,能积极发掘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本质,透过海量时政之中的博弈较量和利益冲突,寻求其推动力及根源。例如,虽然中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极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但欧盟和美国却常以各种理由对中国企业进行制裁,或对中国商品征收反倾销关税。我们难免要问,难道中国不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参与者?难道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称号是徒有虚名吗?究其根源,经济全球化虽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但区域经济集团化也同时存在。作为本地区经济集团的代表,无疑欧盟、美国(北美自由贸易区)都有排他性,对集团外的国家和地区往往实行歧视政策,他们制裁和反倾销的理由大多是站不住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本国或本地区企业,实行的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损害了中国的利益,而且极大地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而最近出现的歧视案例的主角——鼎鼎大名的苹果跨国公司,它竟对中、外消费者实行差别化对待,无视中国消费者的尊严及权益,既有损自身形象,又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再如,由于中国居民对食用植物油的巨大需求,国际黄豆价格一直居于不合理高位!因为中国冶钢厂的好胃口,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可以让铁矿石价格一夜之间连翻几番!而作为全球第一稀土大国,中国不仅没有定价权,连卖与不卖都要受制于人„„如果在以前,我肯定认为这是市场规律使然,但上了这门课后才知道,其根源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没有根本改变,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有主导地位和绝对优势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等少数大国一手操纵世界经济事务,使平等互利原则和国际间的合作屡遭破坏,增加了国际政治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对此,中国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如加入世贸组织,积极谋取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高管职位,积极投身国际经济事务,不断增强自身的话语权。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努力提高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中国才能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想要学好这门课,平时多看报纸、新闻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储备了丰富的信息,才能在探求、论证的同时举一反三,从而发现类似事件的区别和不同事件的关联。总而言之,我的体会就是: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总结,要理论联系实际、辩证的去学习,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来观察世界,学习和掌握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认识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科技及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飞速发展,正确理解、掌握和拥护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人类的进步繁荣而奋斗的信念。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感悟和不成熟的看法,有不足之处,请老师指正。
第五篇:第一章当代经济与政治讲稿
第1章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一、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一)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 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
当今主要世界经济组织是指有较大影响的全球经济组织,主要有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些组织的性质不同。它们共同构成了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成为国际经济调节的重要杠杆。世界贸易组织是独立与联合国之外的,相当于经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联合国的机构
世界贸易组织作用是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有稳定国际金融秩序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当今主要世界经济组织是指有较大影响的全球经济组织,主要有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些组织的性质不同,作用也不同。它们共同构成了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成为国际经济调节的重要杠杆。
(1)世界贸易组织(WTO)它的前身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是一个关于关税和贸易准则的多边国际协定,1948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1986年至1994年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形成的“最后文件”在规范世界贸易竞争规则和加快贸易自由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宣布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1995年1月1日正式运行的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机构,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它在调节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世贸组织继承了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以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为目标,将有效执行乌拉圭谈判成果,特别是将知识产权、投资措施和服务贸易等纳入世界多边贸易体系的法律框架。它的成立,是世界贸易史上里程碑式的大事。标志着统一的世界贸易组织与规则的诞生,将对国际贸易关系发生重大影响。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它是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成立于1945年12 1 月,1947年11月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是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要任务是保持汇率的稳定、国际收支的平衡,主要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时产生的短期外汇资金需求。它具有根据协定监督、协调和融通资金的作用。1980年俄罗斯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并担任执行董事会董事的职务。
(3)世界银行(又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于1944年,现有成员国170多个,属于全球性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它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紧密配合、互相联系。世界银行侧重于支持成员国经济发展计划和经济开发,提供和组织长期贷款,重点在发展中国家。1980年世界银行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权。
这些经济组织在当今世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关贸总协定通过一系列多边谈判,在规范世界贸易竞争规则和加快贸易自由化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对推动世界贸易的增长起到了显著作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更是日益明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在维护世界经济秩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的世界经济中,这些经济组织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这些组织被发达国家所控制,因此在运作中较多地向发达国家的利益倾斜,有时甚至被少数国家用来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约束和限制。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总之,在战后短短的50多年中,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从一极到多极的演变过程。
(一)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两个原因,第一个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一般来讲战争对任何国家都是不利的。莎士比亚讲过一句名言,任何一场战争都不可能有所谓的胜利者,有的只是有几个死者几个伤者。这句话对其他国家都合适,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合适。但是对美国是一个例外,美国没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损失,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了一笔横财。主要是本土没有收到战争的破坏。再加上美国搞了一个租借法案,向交战国提供剩余的农产品,和军火大发了一笔横财。战后美国在世界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第二,是美国战后利用了有力的形势,采取了种种的措施,拥有了称霸世界的地位。
经过二战,战败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的经济完全被破坏;英、法等战胜国经济实力大大被削弱;苏联在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唯独美国经济在战争中不仅未受到破坏,反而大大地膨胀起来。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具有绝对优势,主要表现在:1948年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占56.6%,出口贸易占32.5%,黄金储备占74.6%,是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纽约成为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美国拥有最大的经济规模和市场,领先的科学技术,大大高于其他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国正是凭借自己的巨大经济实力和优势,采取种种措施,夺取了世界经济霸权。其基本步骤有:
1、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即《布雷顿森林协议》,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
有两个内容,规定美元和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这样美元就成为了世界性的货币。第一个是国际金融方面,我们看第二个是对国际贸易方面。关贸总协定是世贸组织的前身。
2、缔结关税及贸易总协定。1947年,美、英、法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从形式上看,它只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准则的国际性多边协定,但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它作为《布雷顿森林协议》的补充,为美国在经济领域谋取全球霸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客观上也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贸易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三加强对西欧盟国的控制,主要是两个计划。
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美国的哈佛大学发表演讲,声称西欧各国是自由世界的兴旺地带。这些国家的繁荣稳定直接影响到世界的繁荣和稳定。美国有责任也有义务向这些国家提供援助。只要这些国家提出要美国援助的计划。并且得到美国的核准,就可以得到美国的援助;马歇尔计划制定之后纷纷得到欧洲各国的响应。原因一个是经济贫困,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欧各国贫困的也是无法想象的。再加上46年西欧发生了严寒西欧各国粮食和 3 燃料极为短缺。当时为了发展经济急需外援,这是美国抛出了马歇尔计划。当时英国首相说,马歇尔的演说是最伟大的演说,马歇尔计划实施之后,在51年6月,美国向世界各国拨款165亿元,其中十分之一采取贷款的形式,十分之九采取的赠与的形式,这就是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各国应该说对西欧经济的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加强了对西欧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控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对于西欧来说是是馅饼同时也是陷阱
3、实施“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方案”(即“马歇尔计划”),加强了对西欧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控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建立“经济安全网”和“军事安全网”。建立了两个网,美国主动的承担了西欧各国经济上、军事上安全的义务。这样一方面使西欧各国经济上,军事上更加安全,增强了西方盟国的经济、军事安全感,另一方面,加强对西方盟国的控制又使西方盟国完全接受美国的领导地位。
4、推行“第四点计划”。
主要针对不发达国家,杜鲁门在第二次竞选总统,演说中提到技术援助落后国家政策
1949年,杜鲁门提出援助开发落后地区的“第四点计划”,实质是在给亚非拉地区不发达国家以技术援助和投资的幌子下,加强对外经济扩张,控制不发达国家的受援国。
5、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1949年11月,美国操纵西方国家共同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封锁。1951年,美国通过《巴特尔法案》(通称《禁运法案》),迫使其他西方国家完全纳入美国的战略轨道。
(二)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进入70年代,发生的大的动荡,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美国经济的衰退,国际金融体系在70年代初受到了巨大冲击,1971年12月、1973年3月美元两次宣布贬值,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②73年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利用石油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那些西方国家搞了一系列斗争,比如说石油禁运。减少原油产量,大幅 4 度提高原油价格,造成了世界性的能源危机。③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逐渐陷入了经济增长缓慢而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的困境。
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力量中心的确立。由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到70年代末,欧共体的经济实力超过美国;到70年代初,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美国独霸世界经济的局面为美、欧、日三大经济力量鼎足而立的格局所取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最终崩溃,这标志着战后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1975年召开的第一次西方首脑会议是三足鼎立形成的标志。西欧是50年代在美国的扶植发展起来的。西欧这些国家经济底子比较好,后来由于受到了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自身又调解了经济结构,50年代走上了西欧一体化的进程。60年代成立了欧共体。欧共体的经济总量在70年代已经超过了美国。日本是在50、6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60年代,是日本经济的第二次起跳。70年代已经发展成为近似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60年代是美国发展的黄金时期,原因一个是美国的援助,这个没有问题。美国对日本的援助主要不是经济上的,是政治上的。最主要的是美国为日本设计了一整套相当完备的法律体系,这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再加上日本赶上了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浪潮,进行过大调整。到70年代初,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美国独霸世界经济的局面为美、欧、日三大经济力量鼎足而立的格局所取代。美国从1985年开始由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沦为最大的债务国,并长期出现对外贸易逆差,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2、苏联经济实力增中有减。五六十年代苏联经济发展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60年代已成为实力雄厚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原因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应该说捞了不少的好处。得到了很多战争的赔款和很多的领土。200多万的战俘免费为他劳动。其次和苏联模式有关系。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也适应当时工业化的需要。所以经济发展比较快。苏联模式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要完全否定,但从70年代开始,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下降,在世界多极化过程中走向弱势。
苏联模式的弊端暴露出出来了。再加上和美国走上了军备竞赛的道路。使他的综合国力受到了很大的削弱。不管怎么样苏联的发展也是推动世界经济向多极 5 化发展很重要的因素。
3、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出现。
虽然发展的不平衡,但是也很快。特别是崛起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的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和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委内瑞拉、阿根廷等。这些国家主要是依赖世界经济大调整时期,搞大进大出战略。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促进世界经济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新生力量。
总体来说,世界经济在560年代保持了较快的发展。这个时期我们的国家在干什么,在搞人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政治运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整整的耽误了20年时间,57-76年这20年时间,我们国家经济处于停滞,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没有二十年可耽误,这是挺可惜的。
(三)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
80年代,在世界经济不稳定、低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普遍进行经济调整和改革,促使世界经济格局进一步发生变化。80年代末以来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洲联盟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当前,世界经济正朝着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统一市场、亚太经济贸易区这三大地区集团化方向发展。
(1)欧洲联盟(EU)。欧洲统一思潮由来已久,二战后进入高潮。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6国在巴黎签署欧洲煤钢联营条约(1953年7月生效),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最初形式。1957年3月,西欧6国进一步签订了《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生效),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7月,依据6国1965年签订的《布鲁塞尔条约》,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三个机构合并,称为欧洲共同体。1973年,欧共体吸收英国、丹麦、爱尔兰参加,1981年吸收希腊、1986年吸收西班牙、葡萄牙加入。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确立了欧洲经贸联盟和政治联盟的目标,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正式成立。1995年1月奥地利、瑞典、芬兰加入,欧洲联盟由12国扩大为15国。2004年5月后扩大到25国。1999年1月欧元正式启动,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货币体系中最重大的变革。由11国首先共同使用欧洲统一货币欧元,实现了货币经济联盟的计划。欧盟是目 6 前世界上最有成效、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
(2)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1987年美国与加拿大签订自由贸易区协议,1994年吸收墨西哥参加,形成了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组成的统一大市场。根据协议,贸易区将用15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取消关税及其它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自由流通。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具有重大意义。它是美国实现其“美洲倡议”的第一步,目标是逐步取消关税和投资障碍,进一步推动西半球的贸易自由化进程。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它是亚太地区的一个主要经济合作组织。东亚是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而且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地区,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但经济一体化步伐明显落后于前两个地区。1989年,亚太地区有组织的经济合作正式起步,1993年6月,正式启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名称。刚成立时,该组织只是一个政府间的联络及论坛式组织,1994年进入机制化合作阶段。创始成员为亚太地区的12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在1991年参加。现有成员21个,包括美国、中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墨西哥、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文莱、智利、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秘鲁、越南和俄罗斯。它已成为把亚太地区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系起来、开展合作的重要纽带。APEC从1993年开始每年召开一次部长级会议(外交、贸易部长参加)和领导人(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非正式会晤。APEC是一个经济论坛,不是一个具有实际管理职能的地区组织,但它又不是一个空谈俱乐部。
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功经验有:
一是坚持亚太经合组织的经济论坛性质,集中精力开展区域经济合作。这是亚太经合组织发挥积极作用、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前提条件。
二是亚太经合组织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合作方式,即大家公认的“APEC方式”。这一合作方式承认多样性,强调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灵活渐进等原则。实践证明,这些原则对保证各成员的经济合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是按照多样性特点的要求,在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同时,照顾各成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规定两个时间表,不强求一致。
四是重视经济技术合作,努力推动科技交流、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以及在基 7 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使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投资自由化这两个“轮子”一起转,共同承载亚太经合组织前进。
五是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加强对金融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并对维护正常金融秩序、共同防范金融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
除了这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外,还有众多的经济集团遍布世界各地。跨洲际的集团之间的联系也更为密切。1996年以来连续召开五届的亚欧会议,为建立亚欧新的平等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
三、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所有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国际化的发展,现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越来越分不开,就导致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一种趋势,这就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具体掌握三个要点:动因,为什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动因一个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国际化的发展。第二个是科技革命的推动,特别是90年代后,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科技信息发展,导致了科技全球化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它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其突出表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货币和跨国公司等领域的发展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趋势。
然而,由于经济全球化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以及世界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仍在危害世界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只能在曲折中发展。
经济全球化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以及世界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 8 变化,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在危害世界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只能在曲折中发展。
经济全球化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世界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也就是不可测的因素还很多。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在危害世界的发展,所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只能在曲折中发展。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对世界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随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现代科技的进步,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产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特别是近十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给全球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带来深刻影响,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也为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它有利于促成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优势互补,推动经济的发展。
有哪些机遇呢?各国生产要素可以在世界互相流动和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新一轮的国际经济机构的大调整,会为很多国家提供发展机遇。科技成果的传递加速。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是很不相同的。
经济全球化的话语权在西方国家主导,话语权在他们那,应该讲各个国家的处境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讲对发达国家有利,对发展中国家不利。但并不是对发展中国家都不利,要不然我们还加入WTO干什么。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世界贫富差距拉大、一个表现是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经济全球发展、南北发展越拉越大。金融风险加大
东南亚金融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越南的金融危机,都和经济全球化有关系。
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冲击等方面。不管怎么样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还是次要的。
3、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一方面,各国必须适应这一趋势
任何国家要孤立这个经济全球化发展是不可能,应积极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积极稳妥地开放国内市场,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进一步调整和制定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缓解国际经济矛盾;另一方面,各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经济风险和安全问题要有足够认识,采取有效政策与措施,趋利避害,确保经济安全。
4、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关键在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引导经济全球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怎样的发展才是正确的,江泽民
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所有国家,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都应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少数国家的富裕不应该也不能够建立在广大南方国家的贫困之上;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世界的贫富差距应逐步缩小,而不是不断扩大,否则人类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促进,保持经济发展模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世界文明才能生机盎然地发展。江泽民在联合国的千年首脑会议上的一段讲话。发表了很多讲话,站在第三世界国家的立场上讲话,得到很多国家的同情。
5、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关系。总体上来说是所谓区域经济集团化即地区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毗邻的若干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合作、经济联合和经济融合的一种趋势,主要表现在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等五种区域经济集团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上。其作用有:①有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合理配置,市场扩大,促进区域经济增长;②促进区内、区外的国际贸易;③使经济集团和组织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尖锐;④有利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矛盾的统一体,既有相互排斥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从长远和整体来看,两者是并行不悖的,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尽管区域集团化多少具有排它性,但有成效的区域组织 10 都努力把地区经济与全球经济衔接起来,因而区域集团化发展,反过来又推动和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二)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拥有的全部实力,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物质力、精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过去,大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军事力量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冷战结束后,几乎所有国家都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强盛衰弱,最终起作用的是综合国力,核心是科技与经济发展水平,而不是单纯军事力量,因为经济和科技始终是国家强盛、安全、发达的基础。这与冷战时期相比较,冷战时期主要是军事
具体表现在:①各国把经济安全确定为对外战略的重点。②积极调整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③各国竞相调整科技战略和政策。④争夺科技人才成为高科技竞争的焦点。各主要国家都在调整国家战略,把争夺经济和科技优势作为主要目标。
(三)科技革命的影响加深,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20世纪70年代又掀起了新的高潮,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这次科技革命中充当“火车头”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使全球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技知识空前快速地生产、传播和转化,对世界经济、各国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国际经济竞争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巨大影响。一方面科学技术对传统产业的高度渗透和改造,另一方面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兴起,各国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对世界经济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将会逐步表现出来。
(四)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把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随后,一场大规模的市场化浪潮席卷全球。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在当前世界经济秩序中取得了全面的支配地位,使世界经济获得了通行的规则和共同语言,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5√(五)人口、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一些全球性经济问题 所谓全球性经济问题,是指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世界人口增长、自然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短缺、粮食匮乏等关 11 系到世界经济持续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生存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围绕着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存在严重分歧,发达国家片面强调环境保护优先,而发展中国家则要捍卫自己的发展权。出于经济上的利己考虑,发达国家不能正视其工业发展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愿意承担起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不愿意在资金和技术上增加对发展中国家治理环境的支持,反而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甚至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产业或排放污染物。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发展问题,目前还没有能够找到一个既能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又能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
全球性经济问题的解决不是仅仅依靠某些国家或地区的努力就可以做到,而必须通过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具有全球的协调一致性和相互合作性。要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探索出一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六)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这种不平衡既是指经济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表现是多方面的:(1)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美、日、欧三足鼎立,美国经济实力仍居首位。(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南北差距愈来愈大。(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致使南北经济关系更加错综复杂。
(七)世界各国不断调整经济结构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新科技革命的加速发展,为了在当前和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大国,都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强强合并、跨国兼并方兴未艾。这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主要内容:
1、经济调节机制的调整与改革。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越来越紧密的配合,是现代各国经济调节体系发展的基本趋向。
2、所有制实现形式的调整与改革。私有制和公有制这两种所有制,从经济利益的社会性质角度看是对立的,但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们的实现形式和发展方向,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共同性。在资本主义国家,各种股份公司乃至多国或 12 跨国公司得到迅速发展,资本的股份化就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一个突出趋向。进入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各国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3、国有经济地位、结构的调整与改革。国有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及其部门分布与比重都会随着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变化而变化。
4、现代企业组织和规模的调整和改革。以股份制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和规模因市场竞争需要而不断发生变化,又一轮企业兼并浪潮正在全球风起云涌,大大推动了全球化经营,从而在不小程度上调整了世界和地区的经济结构与生产布局。
5、社会保障体系的大幅度调整与更新。西方社会的福利制度正面临两难境地。
6√(八)跨国公司的作用
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经济中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新科技革命的推动,跨国公司迎来了黄金时代。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重要的组织与管理方式,主要表现在:①在绝对数量上迅速猛增。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更加迅速,作用日益突出。据统计,目前世界上跨国公司的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产值的40%,占世界贸易的50%,工业研究的80%,生产技术的90%,左右着世界技术转让的3/4,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贸易的90%。②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和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对各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影响。
就其影响看,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客观上发挥了合理的资源配置者的功能,有利于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具体地说,主要影响有:①加速生产资本国际化,使国际分工更加深化,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②加速了国际资金流动,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③促进和控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④促进了科学技术进步,加快了国际技术交流。⑤加快了经济行为国际化步伐,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跨国公司不光在经济上有重要作用,在政治上也有重要作用。跨国公司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如果发生战争对他们的发展有影响,跨国公司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最不希望发生世界战争的。13 大多数国家对跨国公司是相当的欢迎的。跨国公司给各个国家带去了资金技术管理、税收、还有解决就业问题,还可以解决世界性的生产和销售的网络,特别是管理。如果大家毕业有机会去跨国公司去发展,应该努力的搜集一下他们的管理条例,应该是相当的完备的。我们只有把管理条例本土化,就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以后你们要是自己想当大老板,应该是非常有用处的。
但是从实质上看,跨国公司是高度国际化的垄断资本组织,经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追逐国际高额垄断利润。它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在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它强化了发达国家的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加深了南北矛盾。现在的跨国公司还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获得了高额的垄断利润后,把大量的外汇汇到了我国,加强发达国家的发展优势,再加上,用很少的钱就把发展中国家的优秀人才给网罗走,这样使发展中国家本来就很少的人才和资源,更加雪上加霜。
一些跨国公司甚至凭借强大的实力,操纵弱小国家的经济命脉,插手它国内政。
发展中国家必须善于实行正确的政策,利用它的积极作用,缩小或限制它的消极作用,使其为发展本国经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