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人物形象 体会描写方法(朱丽花)论文

时间:2019-05-12 15:08: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感受人物形象 体会描写方法(朱丽花)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感受人物形象 体会描写方法(朱丽花)论文》。

第一篇:感受人物形象 体会描写方法(朱丽花)论文

感受人物形象 体会描写方法

泸西县建设小学 朱丽花

摘要: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可从这几个方面来体会:肖像描写,以形传神;语言描写,闻其声而知其人;动作描写,形神兼备;心理描写,倾诉心声;细节描写,彰显精神;运用对比,烘托人物。

关键词:人物形象 描写方法

人是万物的主宰,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出现人,便出现了生机与活力,因而,人自然而然地成为文学的主要描写对象。写人容易,但要把人物写好,则不是一件易事。根据自己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刻画出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应先让学生体会人物的描写方法,从而进一步感受作家所描写的人物形象,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一、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人物和世界上一切客观事物一样,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他们的年龄、性格、思想、职业和社会地位等等都在变化,而这一切变化映射在人物的肖像上,因此,高明的作者不但善于抓住不同人物的特点进行肖像描写,而且善于根据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写出变化的肖像。例如鲁迅《故乡》中少年闰土形象: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中年闰土形象: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的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的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穿一件极薄的棉衣„„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润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两次闰土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人物肖像变化的描写中寄托了作者的同情和怜悯。

同样还有《祝福》中的祥林嫂,在沦为乞丐后,她由第一次失去 丈夫时的“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和第二次失去丈夫后的“两颊消失了血色”变为“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气,仿佛是木刻似的”。眼睛也呆滞无光,她成了封建迷信的牺牲品。

二、语言描写,闻其声而知其人。

“言为心声”,从对话中,可以看到人物心灵的隐秘。在创作中,我们应赋于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让读者闻其声而知其人,例如《红楼梦》中作者对王熙凤的刻画,小说第三回写王熙凤出场时的情景: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敬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是声威,人未到声先到,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王熙凤特有的权利。故一句话,就把王熙凤性格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张狂放肆,表现了出来;同时还可以看出她在贾府里的特殊地位。

《金钱的魔力》一文中,作者更细致地描写了老板的语言,“您说得很对,先生,您说得很对。您请稍等一会儿——我送您出去,先生。好吧——再见,先生,再见。”通过语言反映了他的一系列的活动,最后还送出门去。可见,他为了金钱不惜采用一切手段,甚至降低自己的人格。作者就是这样刻画出了老板的唯利是图、世故圆滑、阿谀奉承、献媚讨好的丑态。

三、动作描写,形神兼备。

人们的所作所为,是其思想性格的直接表现,正如高尔基所说:“要使艺术作品具有令人信服的教育作用,就必须使主人公们尽可能 地多做事,少说话”。为了使形象鲜明、突出、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作家就要运用典型化的方法,从生活中选取、提炼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行动。如《水浒传》“景阳冈”中的第九自然段写人虎相遇时,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等动作,把老虎凶猛残暴、让人生畏的气势显现无遗。此时武松唯一的对策就是“闪开”,一个接一个的“闪”字,乍看起来,好像轻描淡写,又是重复雷同,其实,它显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独到之处。一是表现了动作的准确。武松在遭遇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二是体现形象的鲜明。“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表现出武松的以退为进、机智灵敏、有勇有谋。当武松躲闪过了猛虎的“一扑”“一掀”“一剪”之后,便立即转守为攻。在文中,这部分内容又准确地运用了几个动词“揪、按、踢、提、打”,把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神采飞扬,打虎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

又如《小嘎子和胖墩比赛摔跤》一文,文中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极为细致,作者用了“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等表示动作的词,从不同的方面对小嘎子的摔跤动作进行了细致描绘,从而反应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

四、心理描写,倾诉心声。

文学是心灵的镜子,心灵是人的镜子。通过心理活动描写可以透视人的性格特征。文学要揭示人物心灵的奥秘,就必须探讨和刻画人 物的心理活动。

心理描写是刻划人物的一项基本功,其表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内心独白、表情描摹、展开联想等。心理描写经常与动作描写结合在一起,目的在于准确地传情达意,但无论用哪一种方式表现,一定得注意合情合理。

《小嘎子与小胖墩儿摔跤》这篇短文采用的是内心独白法。即用人物“怎样想”来表现。这种写法最能清楚在表明人物的心迹。如“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去勾他的腿。”这两句心理描写从另一个侧面丰富了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塑造了小嘎子这个儿童形象,显示出作者在人物刻画上的功力。在体会小嘎子的性格特点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些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去体会,并感受小嘎子在摔跤中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

另外文学是以情动人的,文学要写情,就不能不表现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各样的情态。情态既神情状态,是人物内心的情绪、情感的外部流露。

五、细节描写,彰显精神。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 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物细节描写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有对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经典细节描写: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的喉咙里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为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纪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上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作者通过这一典型细节的描写,把这个吝啬鬼的特有精神面貌和鲜明个性深刻地表现出来了。一个细节,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个吝啬鬼的丑恶灵魂,真是写得如木三分。

六、运用对比,烘托人物。

如《刷子李》一文中,“刷子李”大胆的“承诺”,充满自信,豪气千丈,同时又心细如发,对于小徒弟细微的内心活动体察入微。而曹小三开始听说师傅有手绝活时,“半信半疑”;师傅刷墙时,“最关心的还是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看见师傅身上出现白点时,以为师傅“名气有诈”。这样把曹小三对师傅“半信半疑”的态度和主人公“艺高胆大”的自信进行对比,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刷子李”这个具有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

《金钱的魔力》一文,“我”来到裁缝店,托德以衣取人,对“我”表现得漫不经心,十分怠慢,对“我”十分轻视。当“我”因“身边没有带着零钱”而“胆怯”地请求他“通融通融”的时候,竟遭到他十分刻薄的嘲讽。当这一嘲讽引起“我”的“冒火”时,他的态度才“稍微”有所改变。作者的这些描写,目的是极力表现托德的势利眼和傲慢无礼。

当“我”真的把钞票拿出来后,托德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笑容遍布满脸”,托德的见钱眼开,表现出了托德对金钱的贪婪。而当他向钞票瞟了一眼,发现是百万英镑时,他的“笑容马上牢牢凝结”,“变得毫无光彩”。作者就这样通过钞票拿出前和拿出后的强烈对比,活脱脱地刻画出了托德市侩小人的形象。

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在比较典型的文章中总结和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对于我们的习作课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作文有效教学招招鲜》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云南教育》

论文题目:《感受人物形象 体会描写方法》 姓 名:朱丽花

出生年月:1981年10月 性 别:女

籍 贯:云南泸西 民 族:汉

工作单位:泸西县建设小学 学 历:小教大专 职 称:小学高级教师 邮 编:652499 电 话:*** 电子邮箱:1090778205@qq.com

第二篇:积累内化方法任丽论文

积累内化方法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探索

彭州市丰乐九年制学校任丽

摘要从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看,学生的生活面不广而且生活单调,学生家长知识水平偏低,教师因为接触新的教学理念比较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是应付考试分数,对语文学习中的积累和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作文教学低效。我通过近两年的针对这一现状的作文教学研究,从引导学生积累材料、内化语言和作文方法的指导同时着手,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无拘无束地写出来,作文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积累内化方法农村小学作文探索

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曾经指出, 教育者的基本观念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 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他认为“只要提供适当的先前与现时的条件, 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上所能学会的东西。”

古人云:“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话一点不假,没有到过农村学校,不知道农村学校的学生差在何处,没有实际到农村尤其是农村薄弱学校任教,所倡导的提高教学质量就只是一句纸上谈兵的口号。

2009年9月,我到了目前任教的仅算是成都平原的彭州市的较为偏远的学校。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让我惊讶:六年级58人的班级,知道“赴”是半包围结构的只有3人!布置作文,不要奢想主题明确、有自己的观点,只要能够语句通顺就已经算是好学生了,更多的学生口水话连篇,并且语句不通,不知所云。课外读物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奢侈品,有课外读物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看到他们面

1对习作时的那副痛苦状,我问他们以前考试时作文怎么写出来的,他们告诉我:“临时背诵几篇作文,到时候哪篇能够对上就默写哪篇。”

在农村学校想教好语文很难,而教好作文就是难上加难。究其难处,主要在于:读得少,积累少,很多人连课文都不能流利地朗读。作文中的语言,要么是生搬硬套抄来的,要么就是口水话;表述语言的方法是单一的,语言干巴巴的。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我综合以往的一些教学经验,不断摸索、实践、总结,有了一些较为适合的方法:

一积累材料——不动笔墨不读书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让孩子有米可做,我们就应该想办法为孩子找到可以下锅的米。

⒈充分利用教材。我们的教材里选用的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篇目,值得孩子去用心感悟。为了让孩子学会从教材中去学习,去领悟,我要求孩子拿起笔,每篇课文都进行勾画,勾画出文中的新词、好词,好的词组,描写细致的句子,如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的比较典型的句子,勾画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生动具体的句子。在细细品味这些好词佳句,让学生能够实实在在地感悟具体细致的描写的好处,使他们在每一篇范文中都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

⒉将课内所学运用到课外。不仅如此,我还鼓励学生把课内的这种勾画阅读的方式运用到课外的精美篇章。例如,各年级配套的《同步阅读》,有许多经典篇章,引导学生们去细细品味,让孩子在阅读的同时尽可能多地浸润、吸收,积少成多。我发现,这样的吸收是不可小觑的,学生丰富的语言就这样渐渐炼成。

⒊创造条件拓宽视野,尽可能多地阅读。我准备了几十本适合小学高年级阅读的、趣味性与思想性融为一体、能够拓宽孩子视野的书籍,像《海底两万里》《环球八十天》《草房子》《再被狐狸骗一次》等等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全部用于同学们去借阅。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常常推荐一些好书让学生去借阅,并提供机会让同学们相互介绍。这样一来,同学们阅读的热情更加高涨。我相信日积月累、滴水穿石的工夫,终将产生“溪流汇成江河”的功效。

二语言内化——为有源头活水来

⒈ 把课文中的好的语段,增加为背诵的内容。学生背诵的篇目有教材所指定的,也有一部分是我为弥补学生的贫乏而规定的一些内容。像《海上日出》《瑞雪图》等等经典篇目,我要求学生背诵文中环境描写的语段,动静结合的语段,总分结构、由远及近的语段等等,背诵能帮助我们透过文字的描述,更深刻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现在我们做的是量的积累,让学生把不同风格的语言渐渐贮存起来,逐渐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当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它们就会适时地跑出来,那些优美精炼的语言将成为学生口头或书面表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正如人们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⒉ 增加积累,还需要从课外拓展入手。像小学生常背的古诗篇目80首、名人名言、歇后语、谚语、对联等等,都是非常适宜的材料。当然,积累只是一个方面,在积累的同时,我们还要给学生们一些展示自己的平台,让他们尝到语言丰富的 “甜头”,继而把积累当成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去自觉完成,养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习惯。如,我常常在上课刚开始的时候来上一点积累比赛,看谁的积累多。有时候是由我来考,有时候是由学生自己来考。接受考试是乐事,担任考官就更是幸事了,谁不愿让自己在人群里显得更亮呢?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都高涨,参与度都非常高,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都能够在这样的比赛中获得乐趣。

当积累到了一定的量以后,我们还要训练学生习惯在学习中、生活中运用。最开始的时候需要教师为他们创造练习的平台,像:“元旦庆祝会上,每一个同学都根据自己的特长,唱歌,跳舞,表演魔术,说相声,积极参加了节目表演,同学们这真是”让学生选择一个适合的歇后语。这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运用明显使这个句子显得更加的有趣了,而同学们通过这样的填空,更真切地领悟到了歇后语的好处,可以使语言更加幽默,表达更加生动,也使听的人不觉厌烦。尤其是有运用的平台以后,学生们会不由自主地冒出平时积累的语言。练习多了以后,作文语言丰富了,描写生动了,说和写的兴趣更浓厚了。

⒊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寓教于乐。语言类的表演,可以为积累活动增添更多的色彩。语文课前的三分钟大舞台,好书推荐、讲故事、讲笑话、表演

相声、小品、三句半等等,各种类型的活动,无疑是一剂剂强心针,使学生在活动中更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也会渐渐变成他们的自觉行为。

三方法指导——柳暗花明又一村

积累很重要,我们重视积累,内化很重要,我们重视背诵,但同时不能忽略的还有作文教学。在“地处偏远”和“农村学校”这样的条件和背景下,是不可能像名家们所说的那样,让学生“任意写什么都可以”。让他们任意写就意味着他们不知道写什么,也同样意味着收到的要么是口水话连篇、语句不通,不知道写的是什么的习作,要么就是不知从什么作文书上抄袭而来的。

我非常重视作文教学。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认为作文难是因为不知写什么,因此,我的作文教学就从内容着手,在活动中写作文。四川教育学院的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杨东老师说“活动中的语文最精彩”,我认识到活动中的作文真精彩。

⒈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参与,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观察,并根据学会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训练。例如水果的习作教学,我采用的是小组活动的形式。课前,我为每一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既新鲜又艳丽的橘子,上课时他们可以用手摸,用鼻子嗅,用眼睛看,尽可能调动多种感官去观察橘子的外形,并请他们用一定的顺序叙述出来,叙述的同时,还要把自己的思考和情感融进去。接下来,我们一起对橘子进行了从外到内的解剖,了解橘子的结构,后请每一个同学掰下一瓣尝味道,细细地品味橘子的味道,再请同学们介绍自己对橘子的了解,如价钱,用处,每个部分的具体功用等。这样,橘子这种水果就非常立体地呈现在了同学们的面前,当请几个同学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橘子的时候,结构清晰的作文就大体梳理了出来。同学们写的题目各不相同,《可爱的橘子》《橘子,一种普通的水果》《我是橘子》《谁说橘子不好吃》等。

在指导学生写活动类的作文时,我组织了游戏《猜一猜》,让学生们个个参与猜成语。我先介绍了游戏的规则,并请人复述,让每个学生对游戏的规则都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请了一个猜词人,一个写词人,下面的同学都可以做提示人,也可以由猜词人自己指定提示人。第一场游戏结束以后,我指导同学们有重点地讲述自己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引导他们在描述时注意“点面结合”,注意选取有特别表现的同学,把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细致地描写出来,还要加

上自己的心理活动。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以后,后面再进行活动的时候,同学们就知道该抓住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了。最后请学生们在活动结束后,谈谈自己的收获。因为有了亲身的参与,学生的感悟特别深,写出的作文也特别生动形象,更加血肉丰满。

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经历,发现素材。除了上课的活动内容,我还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变成写作的内容。

月亮是我们都很熟悉的,关于它,孩子们更是有着无限的遐想,但我们农村的孩子不会认为这也是习作的内容。我先引导学生去回忆有关月亮的故事,有关月亮的诗歌、人物,再由月亮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去回忆。月亮不断变化,月牙、香蕉、小船、月饼等形状周而复始地变个不停,让人联想到魔术师奇异的本领、模特着装的变化万千; “月亮走,我也走”现象,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成是“我在走,月亮跟踪”,月亮的侦探形象也从此诞生了„„学生想象力被充分发掘,奇思妙想如江河般滔滔不绝,《可爱的月亮娃娃》也就在孩子们的笔下熠熠生辉。

⒋ 从故事、电影中去寻找灵感。开展了多种活动,我们的作文题材也就更加丰富多彩了。看了《当幸福来敲门》,片中的父亲在重重困难面前不低头,毫不气馁,坚持不懈,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好日子。这部片子给了孩子们极大的震撼。观后,我引导他们去思考“幸福”,从人人渴望幸福,到我们每个人对幸福的不同感受——有人认为身体健康是幸福,有人认为有亲人相伴是幸福,有人认为遇到困难不放弃,再到取得成功是幸福的,直至最后认识到幸福不会从天而降,需要自己有一颗善于感悟的心„„学生在思考、讲述、倾听、写作的过程中,思想也在一点点地净化,对幸福的感悟更加深刻。童话可以让他们的想象长上翅膀。每一个孩子都爱幻想,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有着自己的童话故事,常常听童话故事可以让他们更加具有想象力。引导孩子张开想象的翅膀,用他们稚嫩的小手抒写他们心中的童话,这对他们的内心也是一种净化。童话故事的题材也是孩子喜欢的。我先教会他们了解童话的特点,童话中人物的特点和童话中每一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思想寓于童话中的人物身上,写出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试行下来,我发现孩子的想象是

丰富的,思维的火花不断闪耀,一篇篇颇有新意的童话故事不断诞生,如《睡衣的故事》《小灰鼠补月亮》《柚子》《苹果树的梦》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也有古人云,“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我相信,只要找到恰当的方法,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农村学校的孩子笔下也能生花!

参考文献:管建刚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

支玉恒的《支玉恒老师教语文》

第三篇:分析小说之体会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老师版)

现代文小说阅读

——人物形象分析

【.学习目标】

1.掌握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及特点,学会在阅读中辨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及其作用。2学习小说通过刻画人物形象来推动情节发展、表现思想内容的写作方法。.3.加强小说的阅读训练,培养分析、理解、运用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的能力。

【概念阐释】

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也是其中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既生动地体现了小说的思想内容,也深刻地反映了小说的艺术价值,因此,感受并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成了领会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的关键。

【阅读指导】

初中小说课文:《社戏》、《三颗枸杞豆》、《甜甜的泥土》、《父母的心》、《窗》、《范进中举》、《孔乙己》、《最后一课》、《故乡》、《变色龙》、《多收三五斗》、《百合花》、《我的叔叔于勒》、《在烈日和暴雨下》、《骆驼祥子》、《呼兰河传》、《热爱生命》、《台阶》„„

回顾已学的小说,选择其中你印象最深的人物,说出有关的他的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一种神态、一种心理,并能说出他在你心中是怎样的人。

请说出下列句子采用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一)1.观其貌、听其言、察其行。

小说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总离不开相关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阅读分析小说时,要先着眼于作品中描写人物外貌、衣着、语言、动作的语句,在作者或工笔细雕、或简笔勾画、或漫画夸张的描写中,了解人物形象的基本性格,形成对人物形象的初步印象。

①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故乡》

肖像描写

杨二嫂:泼悍 放肆

②“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孔乙己》

语言描写

孔乙己:死要面子

,自命清高,迂腐可笑,自欺欺人

③胡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了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个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范进中举》

语言描写、动作

胡屠户:见财心喜却又假意推让——爱财、贪婪、虚伪 2.忖其心、辨其神、体其情。

要想深刻地体会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还要学会由表及里地分析人物形象的情感和思想。小说中往往会运用细致传神的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展现人物形象内心的微妙变化和情感起伏,进而展示人物形象个性、推动小说情节、表现作品中心。同学们在阅读分析时,要紧扣作品中描写人物形象神态、表情的语段,透过人物形象的神态变化来剖析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了解其情感变化轨迹,进一步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①我听了这几句,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现在都好象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

《最后一课》 心理描写

小弗郎士:对敌人的恨,对失去学习法语机会的痛苦,不好好学习的懊悔 ——懂事、爱国

②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

《我的叔叔于勒》

神态描写

菲利浦:见到于勒再次变穷后的惊恐、绝望 ——自私,冷酷,惟利是图

3.解背景、品景色、借陪笔。

把握人物形象,除注重小说中大量的正面描写外,还要注意作品中的背景语句、景色描写和他人言论。阅读分析时,同学们要善于从小说交代的社会背景入手,了解特定时代之下的人物命运和性格演变;结合小说中对天气、季节、时令、景色描写的句子,体会场面气氛,感受人物心境;还要善于抓住小说中的插叙、补叙语句,从他人之口及作者眼中来了解人物形象的经历遭遇。

①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故乡》

社会背景: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军阀官僚压迫下的农民生活贫困,农村荒凉、衰败。“我”悲凉的心情。

②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象风雨中的树叶。

《在烈日和暴雨下》

天气冷

人物心境无法自控命运

③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我的叔叔于勒》

侧面描写

通过“我”的眼睛,表现于勒的穷困潦倒

(二)依据课标精神和中考命题改革实际,小说阅读关于人物分析的考点是:①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②能根据文本对人物进行自己的个性评价与初步赏析。

(三)中考拟题方向:①分析人物性格,评价或赏析人物。②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感情。③展开想象揣摩人物心理。

【金题精练】

槐抱柳

袁省梅

(1)你见过这样的树吗?

(2)本是棵槐树,扭曲的躯干,黑铁般的外表,龟裂的表皮,半腰里却被谁挖走了般,凹陷成一个马槽般的大坑。偏偏就在那大坑里长出了一棵柳树,枝条越长越大,夹在槐树横横竖竖的枝条间。风沙把村里村外的树都击打地枯死了,却在槐抱柳跟前没了奈何。

(3)槐抱柳活着,也有一部分死了,死了的是槐树的一半,长在槐树怀里的柳树却活的好好的。这棵树是五里柳最老也是唯一的一棵树。没有谁不知道这棵树多少岁了,就像不知道王长信老人多少岁一样。

(4)人们都很忙,忙着搬家。人们说,五里柳不能住了,风沙要把人都给埋了。王长信老人说他不走,他说那些空荡荡的院子房子不让他走,五里柳不让他走。老人说,我走了,谁管这棵槐抱柳呢?

(5)王长信老人每天从很远的地方担水,给自己喝,给槐抱柳喝。

(6)都走了,就剩咱俩了。王长信老人给树浇着水,给给笑,五里柳就剩咱俩个活物了。老人把这棵树当成人了。王长信老人浇完树,又去挑水了。村里,地里,老人种了好多棵树苗。老人说,我就不信风沙能跑过咱。老人叨叨着,五里柳不能只有你和我啊。咱得把风沙撵走,得让房子是房子院子是院子,得让鸡飞狗跳鸟叫人闹。

(7)一场风沙过后,五里柳又是死寂一片,树苗东倒西歪的,有的连影子也吹刮到很远的地方看不见了。【A】村口的槐抱柳就担心,戚戚地把满身的结疤都瞪成了大大小小的眼睛寻找老人。槐抱柳担心风沙把老人也吹刮得歪倒了。沙梁上老人给给地笑,我的命硬着哩,不怕。

(8)老人在沙梁上,挖了更深的树坑,把一棵棵倒了的树苗扶起来,压实,浇水。老人说,我就不信撵不走沙,不信这树活不了。

(9)恣肆的阳光里,老人提着铁锹,担着水桶,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地在沙梁上忙碌。(10)槐抱柳安心了,安安静静地没有一丝声息。老人再给老树浇水时,老树就对老人说,您也是一棵树,会走的树。老人给给给给笑得开心,粗糙的手抚着老树,说,我是树,咱都是树,五里柳要有好多的树。槐抱柳满枝头的叶子就哗哗哗哗响了起来。

(11)然而有一天,老人没有来。太阳在天上肆无忌惮地滚着,从东滚到西,老树都没看见老人,老树的每个枝条都耷拉的没了精神。老树开始担心起来。没有老人,五里柳就真的完了。老树忧愁地想着。

(12)夕阳给五里柳罩了一件金线银丝般的外衣时,老树看见了老人。老人晃晃悠悠地担着水,说,不服老不行了,得叫他们都回来,回来栽树。【B】老树看着老人,满树的枝条都担心地揪扭成了一团。

(13)第二天,老人果然唤来了四五个人。老人和这几个人回到村里。老人摘下一把猩红晶亮的大枣给这几个人吃。那是老人栽种的沙枣树上结的大枣。

(14)老人说,好吃吧?老人说,不能白吃,你们得帮我栽树。吃一颗枣,栽一棵树。(15)那些人看着沙梁上的树,说,栽树栽树。我们都栽树。把五里柳的人都唤回来栽树。

(16)老树看见老人脸上狡黠的笑,一层一层地堆积。老人悄悄地给老树说,不急,他们会回来的。五里柳还是五里柳,你信吗?

(17)果然,更多的人来到了五里柳。人们栽树累了,就坐在老树下,望着槐抱柳说,树老成精哩,有槐抱柳护佑着五里柳,五里柳就不会被黄沙埋了。

(18)老树说,老人才是精哩,他是五里柳的精魂。(19)老人给给给给地笑着,靠着老树的槽坐了下去。(20)老树看见老人慢慢慢慢地坐在了它的怀里。

(21)老树用它糙糙的却温暖的“马槽”像抱柳树一样,抱住了老人。(选自《2011中国小小说》,有改动)

13.文章第(6)段表现了老人哪些形象特点?(4分)答:

14.品味第(16)段画线句中“狡黠”一词,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像,描写此时老人的心理活动(不超过60字)。(5分)

答:

16.文末描写老人坐到老树的怀里、老树抱住老人的画面有何作用?(5分)

答:

13、(4分)平均2.3分

①刻画了王长信老人坚守、执着,信念坚定,答到任一点得1分;

②乐观,1分;

③勤劳,1分;

④爱家园(家乡),1分。

14、(5分)平均2.52分

①能联系前文表现出老人的得意、智慧(3分)②联系后文对人们能回来的坚信,以及对五里柳美好未来的信念(2分)。若不是心理描写酌情扣分;若语言不流畅扣1分。示例:示例:太好了!我终于让你们知道只要下决心,坚持栽树,我们这儿还是能将树载活的,你们吃的 枣子不就是我亲手栽的枣树结的籽吗?我相信,只要有更多的人回来栽树,种庄稼,我们五里柳的未来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16、(5分)平均2.5分

第一层面:画面内容概述,即画面写的是什么,如“老人与老树相互依赖,相互呵护等,1分;第二层面:①画面对揭示形象的作用,如“深化主题,表现了人类亲近自然,自然呵护人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2分;②画面给读者的启示,如“意蕴悠长,让人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等,2分。

【实战演练】

赊 米

赵丰华

这天,镇上逢集,牛村长向“二虎米行”走来,裤腰上别着一只塑料口袋,在屁股后头一甩一甩的。

“二虎,给我装一袋米——记账!”

二虎到剥米车间,盛了一袋米出来:“牛大叔,看我给你装的新米,刚剥出来的,还热着呢!”

牛村长“嗯”一声,扛起米袋,头也不回地走了。

二虎干瞪眼,瞅了牛村长背影一眼骂道:“妈的,屁大个官,牛气啥呀?”

不到一个月,牛村长又来了,腰间仍是一只塑料袋,吼一嗓子:

“二虎,装一袋米!”

二虎攥着塑料袋,进剥米车间,装一袋好米,提到牛村长跟前。

“牛大叔,新米,热着呢——我那宅基地手续,啥时候批下来?”

“慌啥?你又没在家呆过几日。”牛村长扛起米袋,晃悠悠地走了。

下次来,老子往你米里掺沙!二虎望着牛村长远去的背影,恨得咬牙切齿。

没过多久,牛村长又来了,还是那只塑料袋,说的还是那句话。

二虎心里不乐意,可照旧到车间装一袋米出来,照样笑嘻嘻的。

“狗日的,下次来,老子再给你就不是人!”二虎向着牛村长的背影重重地啐了口唾沫。

牛村长又来了,腰间仍是那只袋子。

“牛大叔,又赊米呀?我们把以前的账结一下吧!”二虎皮笑肉不笑地说。

“我会赖你这点米钱?以后一块儿结!”

“姓牛的,你欺人太甚了!村里几百口子人,你„„三番五次,只诈我„„”二虎的脸黑了。

“等你爹死了,这账也就结了!”牛村长解下袋子,冲到剥米车间去了。

“你„„难不成逼我„„逼我爹去火化„„我„„要告你!”二虎气得直哆嗦。

牛村长扛着米袋子出来,板着脸,理直气壮地走了。

二虎说到做到,一纸诉状告到了法院。

法院受理了这个案子。开庭那天,牛村长被传唤到庭,坐在被告席上。

作为被告,牛村长对二虎的指控全部认账。

二虎得理不饶人:“还村长哩!次次拿米,都不付钱。还说我爹死的时候,要重重敲我一回。今儿个,我得讨个说法!”②

话音刚落,门外跌跌撞撞进来一个老头,衣衫破旧,瘦得皮包骨头。这老头扶着椅子喘了半晌气儿,颤声说道:“我„„我来圆这个说法!你„„黑了良心的,开着米行,连米都不给我吃„„要不是村长,我早饿死了!”

二虎张大了嘴怔在那里,好久回不过神来。

1.面对牛村长的一次又一次赊米,二虎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

请用文中的词句作答。干瞪眼→恨得咬牙切齿→重重地啐了口唾沫→气得直哆嗦。

2.小说往往在人物对话前加上适当的神态、心理或动作描写,来丰富形象。请揣摩上下文语境,为文中①、②两处分别加一段神态、心理或动作描写。

①牛村长板着脸,瞪着眼,说:②二虎咧着嘴,舞着手,大声吼着。

3.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请从原文中摘抄两句能暗示小说结尾的语句。

如:①“我会赖你这点米钱?以后一块儿结!” ②“等你爹死了,这账也就结了!”

第一题是考查人物的神态描写和细节描写。四次态度变化是村长四次赊米后二虎的反应,第一次到第三次是村长赊米走后二虎的反应,最后一次是二虎当着村长的面想发泄而又无可奈何的表现。我们找到村长赊米的四次情节,就不难找出二虎态度的变化:干瞪眼→恨得咬牙切齿→重重地啐了口唾沫→气得直哆嗦。

第二题是考查对人物的神态、心理或动作的描写。解答时所加的人物神态、心理、动作描写一定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第①②处分别加在二虎所说的话的前面和后面。因前后都有语言描写,所以这两处加上神态或动作描写较为恰当。答案示例:①牛村长板着脸,瞪着眼,说:②二虎咧着嘴,舞着手,大声吼着。

第三题是考查小说前面内容对故事结局的暗示,而这些暗示都包含在人物的语言之中。我们从小说的结局了解到村长赊米的目的:开米厂的儿子居然不承担赡养父亲的职责,村长只好以赊米之名到二虎那里“赊米”,再送给其父亲,用心可谓良苦。因此在赊米过程中,村长的语言和动作很多都与此有关,如:①“我会赖你这点米钱?以后一块儿结!” ②“等你爹死了,这账也就结了!”

【解题指导】

以叙事为主的小说通常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题,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一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二是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三是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进行解答呢?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人物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三是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去理解;四是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第四篇:水粉画色彩感受的培养方法论文

摘 要:根据学生在色彩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关于如何掌握色彩的变化规律和培养学生的彩色感受的方法,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减少在色彩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观察 分析 感觉 调色 写生

水粉画具有色彩艳丽鲜明,绘画时可干湿并用、可厚可薄且便于修改的艺术特点,有较大的表现空间和调整余地,所以越来越受到广大美术专业人士的喜爱和接受。如德国画家丢勒、英国画家桑德拉、瑞典画家左恩、中国画家董希文都曾使用过“不透明的粉质颜料”作画,对水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各类高等美术院校把水粉画作为入学考试和大学色彩基础训练的重要课程之一。水粉画逐渐成为美术园地里一朵不可缺少的奇葩。

在水粉画色彩写生的开始阶段,画面色彩容易画的单调,或出现脏、火、花、粉、灰等很多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其实包含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对光色变化规律的掌握;二是不善于观察、区别不同物体间相似色彩的差异;三是不熟悉色彩的调配方法;四是缺少恰当的练习手段。

有光线才能看到物体,并能看到物体的颜色。颜色受光线的影响很大,我们在写生时应对光、色进行细致分析,才能充分的理解,同一个物体在不同强弱或冷暖不同的光线下照射,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变化,如:光线过强或过弱,会影响物体色彩的纯度和明度,光线的冷暖直接影响物体受光部的色彩冷暖变化。物体因质地不同,反射光的强弱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变化,这就构成了物体丰富的色彩,在观察时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色彩感觉。因此,在做画时首先观察光源的冷暖、方向、强弱是非常重要的。在一组静物中,物体之间颜色相互影响,要注意这些色调的联系性、统一性。我们学习色彩知识首先要掌握什么是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和掌握住物体色彩形成的规律,这样才能真正对色彩有一个正确的、科学的、全面的认识。

对物体色彩倾向性的把握,最根本的就是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这种观察方式就是用“比较”的方法去观察一组静物或风景每个物体的色彩。有比较就会辨别出差异,哪怕是最相似的物体之间的色彩,我们也同样会感觉出差异。但为了使这种生理上的直观视觉感受更加的准确,我们还需学习一些色彩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如明确色性、色相、明度、纯度这几个色彩要素的含义和要领范畴。在对一个物体的色彩倾向进行观察和把握时,潜在的色彩概念就会帮助我们去把握这个颜色具体的色彩定位。如:看到的几个颜色哪一个偏冷,哪一个偏暖,纯度、明度是高是低等。判断颜色时,可以用感受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感觉不明显的色彩可以通过色彩的规律进行分析,这样表现出来的颜色才更准确生动。

除了对色彩的理性分析,当然观察时也离不开感觉,色彩感觉是感性的,它的获得是快速的、短暂的、整体的,重在第一印象,不能用理智的分析来代替感觉。如苹果画的太绿显得太酸,画面没有重色显得太轻,瓷器没有光泽像是陶器,水果、蔬菜画得太干没有水分等,这些都可以用感觉很快的感知到。如果能够把这些细微的感受表达出来,你的画面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才能打动别人。要做到理性和感性相统一,让学生经常去感觉对象,激发出自己对色彩美感的感受,轻松自然地营造出色彩既丰富又协调的动人画面。

想调准颜色,一方面要对调色盒中的颜料必须熟悉,颜色之间相互混合知道会出现什么颜色,由于每个颜色的用量不同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二是面对一个颜色要会“拆色”,拆成调色盒里的“原色”,也能准确选择出最接近的“原色”;三是勤奋练习,开始可以试着调出单色彩纸上的颜色,进行调色练习,然后就是进行临摹和写生练习,在写生练习中,要注意整幅画面颜色的协调统一性,要懂得大统一、小对比,先统一、后对比的绘画规律,注意画面的色彩倾向,颜色之间要有联系,自然,和谐。尤其是物体的暗部和投影部分,一定要画的颜色明确、透明,沉稳,不能画的太脏。另外,在生活中也可随时随地进行,如:看到树木、房屋、衣服等在心里“默想”进行调色,长此以往,我们的色彩感受能力和组织、默写能力都会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色彩感的提高,由迟钝到敏锐,由模糊到鲜明,要基于长期深入的研究和正确掌握色彩理论,并且进行持续的训练才能得到。

同时在写生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几个问题:不要片面的追求色彩的丰富而破坏整体的色调;不要片面追求环境色而使固有色面目全非;不要只注意色彩的明度变化而缺少了色彩冷暖的对比与变化;笔触是为色彩服务的,不要本末倒置.在绘画过程中,认真培养自己的色彩感受能力,使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方法,以减少在色彩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定能使自己的绘画学习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振山.当代水粉画家教学经典范画[M].华山文艺出版社,2003

[2]韦康.水粉画景物写生[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第五篇:SCI论文写作感受与经验体会!

sci论文写作经验

关于写SCI文章,我也向谈谈我的感受。我介绍一下我写SCI文章的具体过程。

1.要写一篇好的文章,思路的创新性和试验数据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条件 要想思路创新,有两种方法。

1)如果你个人对某个领域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在你的潜意识中觉得某些问题解 决的关键应该在于某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如果当时很少有人注意此方面研究,你 首先开始该方面的研究,那么你的文章就有很好的创新。但是用这种方法进行创 新性的前提是你在该领越有多年的研究经历。否则很有可能会导致研究的失败。

因为你认为有创新的东西可能是人家已经做过研究了(只是研究失败,所以没有报道),或者你的思路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所以如果你只是一个研究生,为了保证毕业的论文要求,我觉得还是走第二条路。

2)就是二次创新。举个例子。如果在最近三年有不同的作者发了两篇文章,一 篇文章报道因素A对提高玉米的抗逆性有很大影响,第二篇报道因素B对小麦的抗 逆性有很大影响。那么你就可以参考以上两个作者的研究方法,研究因素A和因 素B对水稻抗逆性的影响。这样做出来的文章一般情况下能够发在和以上两篇文 章档次差不多的杂志。

我就是按照第二种方法开展我的博士论文研究的。

要保证试验数据的可靠,首先你要选用在你的领域中普遍采用的试验方法,最简单的方法,是找几篇和你搞的研究类似的SCI文章,参考他们的研究方法。试验结束后,就要立即进行总结数据,写文章,我的步骤如下:

1.将所有的试验结果整理成图和表,尽力挖掘图和表中的信息,越多越好。在这 个过程中你尽可能和不同的研究人员探讨你的试验结果,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张 表和图有不同的看法。这样会给你写文章的思路。

2.分析完图表好,你应该找到你这个试验结果的Key point,一定要保证这个Key point具有较大的新意,或者说一个到这个Key point 有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然后从所有图表中找出能够论证你这个Key point 的图和表。合理安排你的图和表,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用图。

Result以后,就是Discussion(这是一篇文章的精华)

可以将discussion分为若干段落,可以是并列关系或者递进关系。但是要保证每一段都有一个主题,即每一段讨论一个主要话题。这每一段中,要说明一下几点: 1)你的研究结果说明什么,有什么意义

2)你的研究结果和别人的类似研究结果有什么异同,如果不同的话,那么可以 讨论一些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

3)如果你在研究结果中出现非常新的东西,用以前别人的理论很难解释,那么 你可以提出你的假设理论来解释试验中非常新的东西,一定要做到能自圆其说。在Discussion的最后要总结一下,告诉别人你这个研究的几个主要结果。接下来是文章的materials and methods。

1.你在试验中要到的数据,你都要写出得到这些数据的方法。

2.写试验方法要尽可能详细,能够保证别人看了你的materials and methods 后,能够比较轻松地参考你的方法进行相关的研究。

3.看一下你可能要投的刊物,看看这个刊物中的materials and methods是怎么样写的,你可以参考他们的写。

接下来是introduction 1.介绍一下开展你这个研究领越的意义

2.介绍一下该研究领越的一些人所做的工作,存在什么问题 3.你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

4.可以在introduction 中提出你的hypothesis

接下来是reference 1.最好引用原始文献,不要二次引用。

2.注意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与你要投的刊物要一致。3.不要漏和多参考文献。

接下来是 acknowledge 1.帮助过你做试验,写文章的人 2.提供资金资助的资金项目

接下来是title 1.title 要说明你的研究内容 2.title要有一定的吸引力,接下来是abstracts 包括 研究目的,主要研究结果,得出什么重要的结论。

写好以后,最好能够找一个搞相关研究的美国或者英国的科学家看一下,改一下英文 然后就可以投出去了。

以上说的是我的个人观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点帮助。谢谢!

正弦和余弦曲线10.80.60.4正弦、余弦cos(t)正弦余弦0.20-0.2sin(t)-0.4-0.6-0.8-1024时间t6810

下载感受人物形象 体会描写方法(朱丽花)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感受人物形象 体会描写方法(朱丽花)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