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省情复习资料(答案)
一、填空题
1、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2、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发育地貌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61.9)%。
4、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原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三级阶梯,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
5、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河口出省界处),海拔(148)米。
6、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年平均气温(20)℃左右。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铜仁),最高达(42.5)oC;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威宁,最低达(-15.3)oC。年降水量()毫米左右,雨水最多的地区分别是(西南部和东南部的苗岭东段)南坡的晴隆、丹寨和(东北部武陵山的)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赫章)。
7、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红水河)水系、(北盘江)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8、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和丘陵占(90)%。在各类土壤中,(山地和丘陵)面积最大。
9、贵州森林覆资源丰富。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草山草坡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
10、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全省煤炭资源总量超过(2400)亿吨,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五位)。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和毕节地区)。
11、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总蕴藏量居全国(第六位)。按单位土地面积占有量计算居全国(第三位)。
12、贵州的史前文化是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
13、贵州随唐时期的“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14、为了扭转“大跃进”造成的被动局面,从1961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15、1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航天)、(航空)和(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16、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4年12月31日共设了(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和(87)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17、人口的自然构成是依人口的生理属性来划分的,主要有(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
18、贵州省2003年末总人口为(3869.66)万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比上年下降2.05和1.71个千分点,实现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逐年下降0.5个千分点以上的要求。
19、到2004年,贵州省人口达到(3903.7)万。人口密度为(221.7)人/平方千米。
20、国际上一般将(65)岁及以上人口称为老年人口或老龄人口,一个国家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0%),成为该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
21、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2、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贵州省共有56个民族成分。世居民族包括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等18个民族。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7.8)%。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苗族)。
23、贵州在建立民族民主政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民族区域,目前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8个民族。全省共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和(253)个民族乡,覆盖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4)%。
24、贵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现在已建立的自治州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25、贵州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按三次产业的排序在1999年实现了由(一、二、三)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
26、贵州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首先是在农村全面推行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7、贵州的生产力布局各具特色,贵阳市以(高新技术产业)、(航天航空工业)、汽车、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烟草、食品、医药、电力、轻纺等为主,是(黔中)产业带的核心;遵义市以(航天工业)、电力、煤炭、(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烟草、医药等为主,是(名酒)之乡;六盘水市以(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为主,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毕节地区以煤炭、(电力)、()、有色金属、轻工、烟草等为主,是贵州工业发展(较快)地区。
28、目前贵州共有2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是(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包括(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安顺经济技术开)和(六盘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白云、都匀、顶效、红果、钟山、凯里、大龙等经济开发区。
2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州工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正在形成工业以公有制为主体,以股份制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格局。
30、贵州的工业布局主要分布在(黔中)地区,以贵阳为中心,以遵义、安顺、(六盘水)、都匀、凯里为次中心,沿(黔桂)、湘黔、(川黔)、贵昆铁路干线展开,形成各具特色的6个工业区。
31、贵州工业产值虽然全国排名较后,但许多行业却有突出之处:(贵州的国防科技工业)整体实力仅次于四川、陕西,居第三位,(其中航空航天)工业规模全国最大;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三大(磷及磷化工)基地之一、十大(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之一;有规模最大的(铝)厂、钛厂、钎钢厂、钢丝绳厂、锰系铁合金厂、人造金刚石磨具磨料厂等,许多产品名列全国前茅。
32、到2003年,贵州原煤生产能力约(8500)万吨,产量7802.5万吨,居全国第(五)位。
33、贵州电力工业2001∽2004年以(黔电送粤)为主,实施“西电东送”战略,水火并举,建设了一批大型企业和输电线路。
34、贵州水电主要分布在(乌江)及其支流,呈梯级分布;(南北盘江)等河流也建有大中型水电站。火电主要分布在(黔中)、(六盘水)和毕节地区。
35、贵州的化学工业主要布局在4个工业区,(贵阳)以磷煤化工、橡胶、涂料工业为主;(安顺)以重化工为主;(遵义)以化肥、精细化工为主;(黔南)以化学矿山开采、化肥工业为主。
36、贵州(传统特色产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还形成了绝招绝活。大大增强了市场的竞争能力。
37、贵州的交通运输网络已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高速公路)、(一级二级)公路、(电气化)铁路为骨架,县乡公路、支线铁路、内河航运、民用航空相结合,连接渝、湘、桂、滇、川和全国各地,并辐射省内各地州市县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和西南南下出海通道。
38、贵州的公路建设目前基本形成以(贵阳)为中心,以(高速公路)、(一级)和(二级)公路为骨架,横连东西、纵穿南北的公路网。
39、目前贵州铁路网络已形成以(贵阳)枢纽为中心、(六盘水)枢纽为次中心,以(电气化铁路)为骨架,连接周围(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西横贯连接华中、华东,南北纵接长江、南海,省内连接(9)个市(州、地)的格局,在西南地区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40、服务业可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两大部分,具有庞大的产业群体。
41、贵州旅游网络是西南地区旅游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与华中华南相联。贵州境外东有(张家界)风景区、南有(桂林山水)、西有(路南石林)、北有(长江山峡),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42、在城乡规划方面,贵州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加强对城镇和风景区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
43、贵州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小城镇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44、贵州文化构成形态复杂,文化的(多元并存),(共同发展),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现象。
45、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含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
46、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47、1996年国务院确定(深圳)、(宁波)、(青岛)、(大连)4个计划单列市对口帮扶贵州。
48、中共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共存)”的方针。
49、中共贵州省委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
50、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
51、贵州第一批“五个一工程”是指(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一部好电影)、(一出好戏剧)、(一部好电视剧)。
52、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贵州把(扩大内需)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5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给贵州的发展带来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四、问答题(答案均为答题要点)
1、简述如何认识贵州省情?
答:(1)要用正确的观点去研究和认识省情。
(2)要把一个省放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大环境中去考察。(3)要从本质上去认识和把握省情。(4)注意省力的研究。
(5)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2、贵州省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山区自然条件。(2)多民族团结合作的社会环境。(3)发展潜力巨大的社会环境。
3、简述贵州地貌的地域差异。答:(1)贵州东部山地丘陵区。(2)贵州北部中山峡谷区。(3)贵州中部山原盆地区。(4)贵州南部山地河谷区。(5)贵州西南部山原丘陵地区。(6)贵州西北部山原山地区。
4、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答:(1)在贵州建立了行省,使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
(2)在贵州大规模地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发,使贵州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5、试述当代贵州历史发展的辉煌篇章。
答:(1)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
(2)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3)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曲折发展。(4)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5)实施“三大战略”,发展这会主义市场经济。(6)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5、为什么说贵州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答;(1)贵州不仅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组合匹配相对良好,而且还具备一定的开发能力。
(2)贵州地处大西南的东南前沿,处于东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地带,在国家对内对外开放的格局中,处于左右逢源的地位,有利于与东部和西部地区开展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3)贵州面临着国际和国内良好的发展机遇。
6、贵州发展旅游业的自然资源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2)瀑布与峡谷景观多而壮丽。
(3)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4)森林美景多。
(5)湖泊与水库景观多。
7、试述贵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具体表现。答:(1)城市结构体系和城镇化水平。(2)城市公用事业。(3)小城镇建设。(4)村寨建设。
(5)风景名胜区的调查、规划、建设和保护。(6)城乡规划。
8、试述贵州制定和实施的“三大战略”。答:(1)制定和实施科教兴黔战略。(2)制定和实施开放带动战略。(3)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9、试述贵州当前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具体工作。答:(1)围绕解决“三农”问题,打好农业基础。(2)优化工业结构,壮大特色产业。(3)以旅游业为龙头发展壮大特色产业。(4)实施城镇化战略。
(5)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6)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10、简述贵州人口目前的城乡构成、文化教育程度构成和民族构成。答:地域构成:指人口的地理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行政,自然与经济区域分布,城乡分布等。人口受教育程度:一个地区各种受教育的人口的比例,贵州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占总人口中,接受大学(大专以上)教育的为67.49万人,占2.16%。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9.67万人,占6.38%;接受初中教育的727.48万人,占23.25%;接受小学教育的1315.30万人,占49.07%。
人口民族构成: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2.15%,少数民族人口占37.85%,2000年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苗族占12.20%,布依族人口占7.49%,侗族占4.62%壮族占0.15%,瑶族占0.13%,其余的所占比例更小。
11、简述贵州两类开发区的性质。
答:贵州两类开发区分别是指贵州省境内的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1)所谓的国家级开发区是根据“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以工业项目为主,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高新技术”的发展方针,分别由国家科技部、国家经贸部会同地方政府,选择科研力量较为集中的地区划出一定范围,以吸引和利用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发新兴产业为主进行重点规划建设,并报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开发区。(2)所谓的省级开发区是根据贵州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和调整产业布局的需要,由省人民政府外经贸主管部门会同各市(州、地)人民政府(行署),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划出一定范围,结合贵州省产业发展优势进行经济开发建设,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开发区。
12、简述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自然区域性特点。答:(1)自然资源比较丰富。(2)立体性较强。
(3)农业生态比较脆弱。(4)自然灾害频繁。
13、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状和特点是什么? 答:(1)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2)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3)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明显变化。(4)科教兴农成效卓著。
(5)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14、试述解放后贵州经济发生的深刻变化。
答:(1)全省财政收支大幅度增长;金融运行平稳。(2)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省三次产业的排序在1999年实现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4)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15、试述国家在贵州的重点生产力布局。
答:(1)乌江流域以电力、煤炭、铝、磷、锰等为重点的综合开发区。(2)以盘水——攀西能源、冶金、化工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区。(3)南北盘江——红水河以能源矿产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区。(4)建设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圈。
16、试述贵州林业近年在生态保护方面呈现的良好态势。答:1998年,贵州林地覆盖率达到25.7%,加上灌木林地,森林覆盖率达到30.8%,比1990年提高12个百分点,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三个同步增长。全省提前两年实现十年基本绿化贵州的总目标。1998年以后,国家陆续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六大工程”,贵州林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一是林业生态建设成绩斐然,造林绿化步伐加快;二是林业产业建设取得新进展;三是林业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四是国家林业局对贵州林业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17、简述当前贵州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答:(1)产业梯度发展趋势明显。(2)资源型产业特色突出。
(3)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加强。(4)经济外向化程度提高。
(5)探索出一条具有地区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18、贵州特色产业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是产品。这类特色产品易于通过市场变成商品,具有突出的独到的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较高,这类产品多为消费品、药品。二是资源。以独特的自然资源作为基础通过市场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从而加快经济的发展。
19、贵州六大工业区的工业布局是什么
答:六大工业区主要分布在黔中地区,以贵阳为中心、以遵义、安顺、六盘水、都匀、凯里为次中心。(1)、贵阳中心区是国家规划乌江电力和黔中铝磷基地的中心区是全省综合性的工业中心区,重点工业行业有黑色和有色冶金,机械电子、航天、航空、信息、化工、建筑材料、电力、烟草、和纺织业等工业;(2)、遵义以航天、黑色有色冶金、化工、医药、烟草、饮料、轻纺等工业为主;(3)、安顺以航空、机械、化工、纺织等工业为主;(4)、六盘水以煤炭、电力、钢铁、建筑材料为主,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5)、都云以国家“三线建设”中建成的电子工业基地,并有机械、化工、建筑材料和轻纺等工业;(6)、凯里森林工业比较突出,并有机械、化工、电力、造纸等工业和国家“三线建设”中建立的电子工业
20、简述贵州交通运输业的特点。答:(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
(2)贵州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明显,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连接华南、华东的中间地带,是西北、西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东南西南亚地区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通道。
(3)交通运输方式以陆路运输为主,历史上较长时期中贵州交通以河运为主。
21、贵州商业贸易的特点是什么?
答(1)市场体系初具规模,呈现多元化格局。(2)消费品营销良好,餐饮业发展较快。
(3)商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调整,私营和个体商业成了主力。(4)商业业态和经营方式走向现代化。(5)现代物流业起步发展。
22、简述贵州城乡建设的特点。
答:(1)城市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在全省以城市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带动村寨发展的城乡结合体中,城市的地位越来越突出。(2)城市形态各具特色。
(3)城镇结构表明城镇发展空间大。(4)民族村寨建设,风格各异。
23、试述贵州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的机械电子工业的特点。答:(1)发展方向发生战略性转变。(2)成为贵州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军。(3)企业结构以大中型为主。(4)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5)发展非国有制工业的空间较大。(6)生产力布局走向合理。
24、目前贵州有哪些旅游区和旅游线?试述贵州旅游业的特点? 答:
(一)全省已形成红枫湖------贵阳、黄果树------安顺、马岭河峡谷-------黔西南、织金洞------黔西北、舞阳河------黔东南、梵进山-------乌江、荔波咯斯特森林-------黔南、遵义--------赤水8个旅游区;
(二)旅游线:以喀斯特生态景观和多民族文化为主的贵阳------红枫湖-------安顺------龙宫------黄果树--------织金洞------马岭河峡谷,延伸至云南路南石林、昆明的黔西旅游线;以苗、侗民族文化的苗岭风光为主的贵阳------凯里-----榕江-----从江----黎平,延伸至广西三江,桂林以及施秉-----镇远舞阳河-----铜仁梵净山延伸至湖南张家界的黔东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线;以喀斯特原始森林和布依.水.瑶民族文化为主的贵阳-----都匀----三都-----荔波,延伸至广西的黔南旅游线,以长征文化.酒文化和丹霞桫椤生态为主的贵阳-----息烽----遵义-----茅台-----赤水,延伸至重庆、长江三峡的黔北旅游线。
旅游的特点有四个方面:(1)、属于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好;(2)、结构显示的发展空间大;(3)、国内旅游在全国已有一定的地位;(4)、国际合作推动了贵州旅游业与世界旅游业的对接。
26.贵州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围绕那些方面展开? 答: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自觉服从于和服从于全党全国全省工作大局,认真抓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五个一工程”。(1)、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人。(2)、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主要解决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基本任务是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3)、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把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并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4)、实施“五个一工程”即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一部好电影、一出好戏剧、一部好电视剧;后增加了一首好歌、一部好广播剧等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
第二篇:贵州省情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赤水河)。(P9)
2.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黄壤)。(P11)
3.横亘贵州中南部,成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水岭的山脉是(苗岭)。(P3)
4.贵州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同时拥有氵舞阳河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系是:(沅江水系)。(P10)
5.有一个山脉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斜贯贵州北部,成为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其上被称为“黔北第一险要”的川黔要隘是(娄山关)。(P3)
6.贵州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P4)
7.位于贵州东北部,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留地网”成员,是我国亚热带生态系统保护较为完整的典型地区之一,被称为“镇黔之宝”的山是(梵净山)。(P3)
8.贵州的平均年降水量在(850~1600)毫米之间。(P6)
9.发源于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乡西南,是珠江干流西江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流,流域内水量十分丰富,水能及矿产资源也较丰富的河流是(北盘江)。(P10)
10.贵州森林资源丰富,分布最多的地区是(黔东南)。(P15)
11.2006年贵州电力工业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装机容量为1366.18万千瓦,以(火电为主)为主。(P103)
12.保有储量26.7亿吨,居全国第2位,其富矿约占全国富矿总量的44%,成为华夏之冠的矿产是(磷矿)。(P19)
13.贵州名称的由来是开宝七年(974年)彝族首领普贵以所领(矩州)归顺朝廷,宋太祖敕书:“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使“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P23)
14.抗战时期贵州作为大后方,一些沿海地区的机关、学校、商号、企业纷纷迁入,使贵州的社会经济出现了短暂繁荣。学校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浙江大学,其旧址在(湄潭)。(P153)
15.贵州从2006年开始,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那时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3000)美元。(表述有误,参见P65)
16.“一五”计划时期,贵州的建设主要以(发展农业)为重点。(P53)17.贵州的史前文化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P32)
18.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制定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建立经济建设的计划管理体制。(P53)
19.辛亥革命爆发后,贵州人民在自治学社的组织领导下,于1911年11月4日在贵阳发动了武装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贵州的统治,成立了(“大汉贵州军政府”)。(P44)
20.隋唐时期,中央王朝为了加强对今贵州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制度。(P35)
21.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后,中共中央组织部听取了中共贵州地下党组织的情况汇报,建立了省一级党的工作机构,当时由(林青)担任书记。(P46)
22.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共有56个民族成份。其中有(18)个民族为贵州的世居民族。(P70)
23.在贵州自治州中唯一的一个自治县是(黔南三都水族)自治县。(P30)
24.截止2005年,贵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面积占了全省总面积的(55.5)%。(P80)
25.2006年贵州白酒制造业在产量、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方面均居全国前(4)位。(P106)
26.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贵州电力工业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主要以(火电)为主。(P63)
27.2004年11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是(贵阳)市。(P194)
28.解放时贵州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序为一、二、三,第一产业(农业)占有绝对优势。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超过第一产业,使三次产业结构排序变化为二、一、三是在(1992)年。(P88)
29.解放后贵州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不断变化,体现了工业化加快的过程。按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序,贵州在(1999)年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P88)
30.贵州的邮政业建成了以(陆路)为主的现代邮政运输网络和物流系统。(P110)
31.目前贵州铁路网络已形成以贵阳为中心,以(电气化干线)铁路为骨架,东西横贯连接华中、华东,南北纵接长江、南海,省内连接9 个市(州、地)的格局。(P109)
32.2005年,贵州获国家建设部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的城市是(遵义)市。(P117)
33.在贵州的交通运输结构中,客货发运量以(公路)运输最高。(P110)34.贵州旅游网络是西南地区旅游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与华中华南相联。贵州境外的东部与(张家界)风景区联接。(P114)
35.目前贵州基本形成大中小城市相结合的城镇体系,已跻身于全国重点城市50强行的城市是(贵阳)市。(P117)
36.在黔西北最具特色的粮食作物是(荞麦)。(P92)
37.贵州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进行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工业结构调整迈出了实质性步伐,重点、优势行业发展加快,成为全省第一支柱产业的是(能源工业)。(P64)
38.贵州医药制造业是全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其布局比较集中,主要分布于(贵阳)市区周围。(P108)
39.在贵州的交通运输结构中,客货周转量以(铁路)运输最高。(P110)
40.根据2003年排序,省会贵阳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34)位。(P117)
41.旧石器时代,贵州的石器、骨器等工艺体现了原始的(造型)艺术。(P140)
42.战国时期,贵州形成的以青铜、陶瓷为代表的独特文化是(夜郎文化)。(P146)
43.贵州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教育先驱是(尹珍)。(P123)
44.(2005)年,贵州大学正式被列入国家“211工程”学校行列,结束了贵州无重点大学的历史。
45.清朝光绪年间向朝廷上奏《请推广学校析》,建议开设算学、外语、天文、地理、格致(理、化)、制造、农、工商、矿业、时事外交等方面的课程,推行新教育的先驱者是(李端棻)。(P124)
46.1913年,贵阳绅士张春山等筹建戏园“黔舞台”,将(京剧)传入贵州。(P147)
47.1949年11月28日,中共贵州省委正式出版发行的机关报是(《新黔日报》)。(P148)
48.贵州曾经获得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本创作“孔雀奖”金奖的大型话剧是(《二月天》)。
(P151)
49.西汉初期,《尔雅注》的作者是(舍人)。(P146)
50.明初,元宵唱灯、跳灯、说书、唱书等娱乐形式以及地戏、花灯舞、傩舞等扎根贵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屯堡文化”)。(P146-147)51.2005年,首届黄果树杯(“多彩贵州”)歌唱大赛,推动了大型民族歌舞走进文化市场。
52.截止2005年,贵州共有(8)个民主党派贵州省地方组织。(表述不确切,详见P182)
5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组织形式。
54.环境保护是指为使自然环境和人类居住环境不受(破坏和污染),能更适合人类生活和自然界生物生存而采取的措施。(P192)
55.1949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确定,担任中共贵州省委第一任书记的是(苏振华)。(P164)
56.“十五”期间,贵州处于从基本解决温饱向实现总体小康迈进的历史阶段,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三农”)问题。(P188)
57.贵州省国家权力机关是指(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P175)
58.中共十六大提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P191)
59.197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30周年献礼演出后,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创作演出一等奖的黔剧是(《奢香夫人》)。(P84)
60.积极参与贵州省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本级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参政议政,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地方组织是(政协)。(P187)
第三篇:贵州省情答案
贵州省情(答案)
一、填空题
1、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2、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发育地貌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61.9)%。
4、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原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三级阶梯,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
5、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河口出省界处),海拔(148)米。
6、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年平均气温(20)℃左右。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铜仁),最高达(42.5)oC;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威宁,最低达(-15.3)oC。年降水量()毫米左右,雨水最多的地区分别是(西南部和东南部的苗岭东段)南坡的晴隆、丹寨和(东北部武陵山的)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赫章)。
7、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红水河)水系、(北盘江)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8、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和丘陵占(90)%。在各类土壤中,(山地和丘陵)面积最大。
9、贵州森林覆资源丰富。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草山草坡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
10、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全省煤炭资源总量超过(2400)亿吨,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五位)。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和毕节地区)。
11、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总蕴藏量居全国(第六位)。按单位土地面积占有量计算居全国(第三位)。
12、贵州的史前文化是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
13、贵州随唐时期的“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14、为了扭转“大跃进”造成的被动局面,从1961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15、1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航天)、(航空)和(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16、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4年12月31日共设了(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1 个地区、和(87)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17、人口的自然构成是依人口的生理属性来划分的,主要有(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
18、贵州省2003年末总人口为(3869.66)万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比上年下降2.05和1.71个千分点,实现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逐年下降0.5个千分点以上的要求。
19、到2004年,贵州省人口达到(3903.7)万。人口密度为(221.7)人/平方千米。20、国际上一般将(65)岁及以上人口称为老年人口或老龄人口,一个国家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0%),成为该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
21、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2、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贵州省共有56个民族成分。世居民族包括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等18个民族。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7.8)%。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苗族)。
23、贵州在建立民族民主政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民族区域,目前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8个民族。全省共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和(253)个民族乡,覆盖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4)%。
24、贵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现在已建立的自治州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25、贵州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按三次产业的排序在1999年实现了由(一、二、三)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
26、贵州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首先是在农村全面推行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7、贵州的生产力布局各具特色,贵阳市以(高新技术产业)、(航天航空工业)、汽车、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烟草、食品、医药、电力、轻纺等为主,是(黔中)产业带的核心;遵义市以(航天工业)、电力、煤炭、(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烟草、医药等为主,是(名酒)之乡;六盘水市以(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为主,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毕节地区以煤炭、(电力)、()、有色金属、轻工、烟草等为主,是贵州工业发展(较快)地区。
28、目前贵州共有2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是(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包括(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安顺经济技术开)和(六盘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白云、都匀、顶效、红果、钟山、凯里、大龙等经济开发区。
2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州工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正在形成工业以公有制为主体,以股份制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格局。
30、贵州的工业布局主要分布在(黔中)地区,以贵阳为中心,以遵义、安顺、(六盘水)、都匀、凯里为次中心,沿(黔桂)、湘黔、(川黔)、贵昆铁路干线展开,形成各具特色的6个工业区。
31、贵州工业产值虽然全国排名较后,但许多行业却有突出之处:(贵州的国防科技工业)整体实力仅次于四川、陕西,居第三位,(其中航空航天)工业规模全国最大;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三大(磷及磷化工)基地之一、十大(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之一;有规模最大的(铝)厂、钛厂、钎钢厂、钢丝绳厂、锰系铁合金厂、人造金刚石磨具磨料厂等,许多产品名列全国前茅。
32、到2003年,贵州原煤生产能力约(8500)万吨,产量7802.5万吨,居全国第(五)2 位。
33、贵州电力工业2001∽2004年以(黔电送粤)为主,实施“西电东送”战略,水火并举,建设了一批大型企业和输电线路。
34、贵州水电主要分布在(乌江)及其支流,呈梯级分布;(南北盘江)等河流也建有大中型水电站。火电主要分布在(黔中)、(六盘水)和毕节地区。
35、贵州的化学工业主要布局在4个工业区,(贵阳)以磷煤化工、橡胶、涂料工业为主;(安顺)以重化工为主;(遵义)以化肥、精细化工为主;(黔南)以化学矿山开采、化肥工业为主。
36、贵州(传统特色产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还形成了绝招绝活。大大增强了市场的竞争能力。
37、贵州的交通运输网络已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高速公路)、(一级二级)公路、(电气化)铁路为骨架,县乡公路、支线铁路、内河航运、民用航空相结合,连接渝、湘、桂、滇、川和全国各地,并辐射省内各地州市县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和西南南下出海通道。
38、贵州的公路建设目前基本形成以(贵阳)为中心,以(高速公路)、(一级)和(二级)公路为骨架,横连东西、纵穿南北的公路网。
39、目前贵州铁路网络已形成以(贵阳)枢纽为中心、(六盘水)枢纽为次中心,以(电气化铁路)为骨架,连接周围(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西横贯连接华中、华东,南北纵接长江、南海,省内连接(9)个市(州、地)的格局,在西南地区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40、服务业可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两大部分,具有庞大的产业群体。
41、贵州旅游网络是西南地区旅游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与华中华南相联。贵州境外东有(张家界)风景区、南有(桂林山水)、西有(路南石林)、北有(长江山峡),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42、在城乡规划方面,贵州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加强对城镇和风景区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
43、贵州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小城镇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44、贵州文化构成形态复杂,文化的(多元并存),(共同发展),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现象。
45、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含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
46、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47、1996年国务院确定(深圳)、(宁波)、(青岛)、(大连)4个计划单列市对口帮扶贵州。
48、中共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共存)”的方针。
49、中共贵州省委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
50、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
51、贵州第一批“五个一工程”是指(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一部好电影)、(一出好戏剧)、(一部好电视剧)。
52、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贵州把(扩大内需)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5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先富带后 3 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给贵州的发展带来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四、问答题(答案均为答题要点)
1、简述如何认识贵州省情?
答:(1)要用正确的观点去研究和认识省情。
(2)要把一个省放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大环境中去考察。(3)要从本质上去认识和把握省情。(4)注意省力的研究。
(5)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2、贵州省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山区自然条件。(2)多民族团结合作的社会环境。(3)发展潜力巨大的社会环境。
3、简述贵州地貌的地域差异。答:(1)贵州东部山地丘陵区。(2)贵州北部中山峡谷区。(3)贵州中部山原盆地区。(4)贵州南部山地河谷区。(5)贵州西南部山原丘陵地区。(6)贵州西北部山原山地区。
4、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答:(1)在贵州建立了行省,使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
(2)在贵州大规模地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发,使贵州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5、试述当代贵州历史发展的辉煌篇章。
答:(1)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
(2)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3)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曲折发展。(4)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5)实施“三大战略”,发展这会主义市场经济。(6)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5、为什么说贵州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答;(1)贵州不仅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组合匹配相对良好,而且还具备一定的开发能力。(2)贵州地处大西南的东南前沿,处于东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地带,在国家对内对外开放的格局中,处于左右逢源的地位,有利于与东部和西部地区开展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3)贵州面临着国际和国内良好的发展机遇。
6、贵州发展旅游业的自然资源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2)瀑布与峡谷景观多而壮丽。(3)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4)森林美景多。
(5)湖泊与水库景观多。
7、试述贵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具体表现。答:(1)城市结构体系和城镇化水平。(2)城市公用事业。
4(3)小城镇建设。(4)村寨建设。
(5)风景名胜区的调查、规划、建设和保护。(6)城乡规划。
8、试述贵州制定和实施的“三大战略”。答:(1)制定和实施科教兴黔战略。(2)制定和实施开放带动战略。(3)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9、试述贵州当前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具体工作。答:(1)围绕解决“三农”问题,打好农业基础。(2)优化工业结构,壮大特色产业。(3)以旅游业为龙头发展壮大特色产业。(4)实施城镇化战略。
(5)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6)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10、简述贵州人口目前的城乡构成、文化教育程度构成和民族构成。
答:地域构成:指人口的地理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行政,自然与经济区域分布,城乡分布等。
人口受教育程度:一个地区各种受教育的人口的比例,贵州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占总人口中,接受大学(大专以上)教育的为67.49万人,占2.16%。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9.67万人,占6.38%;接受初中教育的727.48万人,占23.25%;接受小学教育的1315.30万人,占49.07%。
人口民族构成: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2.15%,少数民族人口占37.85%,2000年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苗族占12.20%,布依族人口占7.49%,侗族占4.62%壮族占0.15%,瑶族占0.13%,其余的所占比例更小。
11、简述贵州两类开发区的性质。
答:贵州两类开发区分别是指贵州省境内的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1)所谓的国家级开发区是根据“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以工业项目为主,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高新技术”的发展方针,分别由国家科技部、国家经贸部会同地方政府,选择科研力量较为集中的地区划出一定范围,以吸引和利用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发新兴产业为主进行重点规划建设,并报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开发区。
(2)所谓的省级开发区是根据贵州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和调整产业布局的需要,由省人民政府外经贸主管部门会同各市(州、地)人民政府(行署),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划出一定范围,结合贵州省产业发展优势进行经济开发建设,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开发区。
12、简述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自然区域性特点。答:(1)自然资源比较丰富。(2)立体性较强。
(3)农业生态比较脆弱。(4)自然灾害频繁。
13、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状和特点是什么? 答:(1)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2)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3)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明显变化。(4)科教兴农成效卓著。
5(5)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14、试述解放后贵州经济发生的深刻变化。
答:(1)全省财政收支大幅度增长;金融运行平稳。
(2)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省三次产业的排序在1999年实现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4)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15、试述国家在贵州的重点生产力布局。
答:(1)乌江流域以电力、煤炭、铝、磷、锰等为重点的综合开发区。(2)以盘水——攀西能源、冶金、化工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区。(3)南北盘江——红水河以能源矿产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区。(4)建设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圈。
16、试述贵州林业近年在生态保护方面呈现的良好态势。
答:1998年,贵州林地覆盖率达到25.7%,加上灌木林地,森林覆盖率达到30.8%,比1990年提高12个百分点,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三个同步增长。全省提前两年实现十年基本绿化贵州的总目标。1998年以后,国家陆续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六大工程”,贵州林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一是林业生态建设成绩斐然,造林绿化步伐加快;二是林业产业建设取得新进展;三是林业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四是国家林业局对贵州林业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17、简述当前贵州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答:(1)产业梯度发展趋势明显。(2)资源型产业特色突出。
(3)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加强。(4)经济外向化程度提高。
(5)探索出一条具有地区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18、贵州特色产业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是产品。这类特色产品易于通过市场变成商品,具有突出的独到的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较高,这类产品多为消费品、药品。二是资源。以独特的自然资源作为基础通过市场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从而加快经济的发展。
19、贵州六大工业区的工业布局是什么
答:六大工业区主要分布在黔中地区,以贵阳为中心、以遵义、安顺、六盘水、都匀、凯里为次中心。(1)、贵阳中心区是国家规划乌江电力和黔中铝磷基地的中心区是全省综合性的工业中心区,重点工业行业有黑色和有色冶金,机械电子、航天、航空、信息、化工、建筑材料、电力、烟草、和纺织业等工业;(2)、遵义以航天、黑色有色冶金、化工、医药、烟草、饮料、轻纺等工业为主;(3)、安顺以航空、机械、化工、纺织等工业为主;(4)、六盘水以煤炭、电力、钢铁、建筑材料为主,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5)、都云以国家“三线建设”中建成的电子工业基地,并有机械、化工、建筑材料和轻纺等工业;(6)、凯里森林工业比较突出,并有机械、化工、电力、造纸等工业和国家“三线建设”中建立的电子工业
20、简述贵州交通运输业的特点。答:(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
(2)贵州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明显,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连接华南、华东的中间地带,是西北、西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东南西南亚地区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通道。
6(3)交通运输方式以陆路运输为主,历史上较长时期中贵州交通以河运为主。
21、贵州商业贸易的特点是什么?
答(1)市场体系初具规模,呈现多元化格局。(2)消费品营销良好,餐饮业发展较快。
(3)商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调整,私营和个体商业成了主力。(4)商业业态和经营方式走向现代化。(5)现代物流业起步发展。
22、简述贵州城乡建设的特点。
答:(1)城市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在全省以城市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带动村寨发展的城乡结合体中,城市的地位越来越突出。(2)城市形态各具特色。
(3)城镇结构表明城镇发展空间大。(4)民族村寨建设,风格各异。
23、试述贵州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的机械电子工业的特点。答:(1)发展方向发生战略性转变。(2)成为贵州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军。(3)企业结构以大中型为主。(4)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5)发展非国有制工业的空间较大。(6)生产力布局走向合理。
24、目前贵州有哪些旅游区和旅游线?试述贵州旅游业的特点?
答:
(一)全省已形成红枫湖------贵阳、黄果树------安顺、马岭河峡谷-------黔西南、织金洞------黔西北、舞阳河------黔东南、梵进山-------乌江、荔波咯斯特森林-------黔南、遵义--------赤水8个旅游区;
(二)旅游线:以喀斯特生态景观和多民族文化为主的贵阳------红枫湖-------安顺------龙宫------黄果树--------织金洞------马岭河峡谷,延伸至云南路南石林、昆明的黔西旅游线;以苗、侗民族文化的苗岭风光为主的贵阳------凯里-----榕江-----从江----黎平,延伸至广西三江,桂林以及施秉-----镇远舞阳河-----铜仁梵净山延伸至湖南张家界的黔东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线;以喀斯特原始森林和布依.水.瑶民族文化为主的贵阳-----都匀----三都-----荔波,延伸至广西的黔南旅游线,以长征文化.酒文化和丹霞桫椤生态为主的贵阳-----息烽----遵义-----茅台-----赤水,延伸至重庆、长江三峡的黔北旅游线。旅游的特点有四个方面:(1)、属于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好;(2)、结构显示的发展空间大;(3)、国内旅游在全国已有一定的地位;(4)、国际合作推动了贵州旅游业与世界旅游业的对接。26.贵州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围绕那些方面展开? 答: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自觉服从于和服从于全党全国全省工作大局,认真抓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五个一工程”。(1)、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人。(2)、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主要解决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基本任务是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3)、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把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并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4)、实施“五个一工程”即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一部好电影、一出好戏剧、一部好电视剧;后增加了一首好歌、一部好广播剧等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军事理论重点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
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
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 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
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 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
《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它从政治范畴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思想,总结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
七、武经七书的含义
《武经七书》又名《武学七书》,或简称《七书》,即《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八、毛泽东军事理论的科学含义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和实践验证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毛泽东军事理论的形成及主要内容 形成: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初步形成的时 期;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趋于成熟的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并在以后的抗美援朝战争和新中国国防与军队建设中进一步完善。
主要内容:1.战争观和战争方法论;2.人民军队建设思想;3.人民战争思想; 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5国防建设思想。
十、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军事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批判地吸取了古今中外优秀的军事思想,是更科学、更先进、更完善的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既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有反映了现代战争和国防建设的一般规律,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尽管现在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毛泽东军事思想对我军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十一、现代战略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含义:指军事统帅“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包括对战争准备的筹划和指导,既指导战争力量的使用,又指导战争力量的建设,是对既定战争的准备与实施方略。是一个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层次性的概念;是研究未来战争的知道规律,正确判断战争爆发及其发展概貌和特点,确定战略总方针,拟定战争计划和实施的原则;是规定战略展开和战争初期作战的指导原则以及全部武装力量的战略使用方法。
特征:系统性,时代性,层次性,实用性
十二、国际战略形式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
现状、特点:当今世界战略格局正处于转换和调整的过渡时期,各国和各种力量集团之间的关系在重新组合中不断进行调整;各国和各种力量集团都在进行相应的军事战略调整,增强以经济和科技未基础的综合国力;军控和裁军谈判连获突破性进展,但军备斗争仍在提高质量和发展高级是兵器方面展开竞争;大战危险更趋减小,战争趋势向着高技术局部战争方向转变
发展趋势:联合国的作用与日俱增;大国间相互制约的势头正在上升;各种国际和地区安全机制逐步完善。
十三、简述中国军事战略方针
中国的军事战略是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军事家从中国的国情和敌我双方的客观实际出发,在领导中国军队胜利的进行了国内革命战争和反侵略战争实践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战略阶段分别描述:革命战争时期的不同历史时期和战略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十四、论述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威胁和挑战
1.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和长期的; 2.日本将我国视为假想敌国,对我国安全构成的潜在威胁呈上升趋势 3.俄罗斯对我国安全有着长远的影响。
4.我国与周边国家尚存在诸多领土、领海、领洋权益的争议。
十五、军事高技术概念和分类
概念:主要用于军事方面的,对提高军队战斗力,满足国防现代化需要,强化国防实力,起重大作用的那一部分高技术。具体说,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分类:1.军事基础高技术(军用微电子技术,军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军用光电子技术,军用航天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生物技术,军用信息技术,军用核技术,军用海洋开发技术,军用定向能技术)2.军事应用高技术
十六、精确制导的概念
以各种高性能光电探测器为基础,采用目标识别跟踪、相关跟踪等新方法,控制和引导武器精确命中目标的技术。
十七、电子对抗的定义及主要内容
定义:电子对抗是指采用各种措施、行动(比如利用电磁能或定向能)以攻击、削弱、破坏对方电子设备(系统)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电子设备(系统)正常发挥效能的斗争。
主要内容:无线电通信干扰,雷达对抗,光电对抗
十八、电子对抗的主要作用及手段
主要作用:获取重要军事情报,破坏敌方作战指挥,掩护突防和攻击,保卫重要军事目标,夺取战争主动权
手段: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十九、航天技术定义及在军事上的应用
定义: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亦称空间技术。
在军事上的应用:1.军事航天运输系统;2。军事卫星(军事侦查卫星,军事通信卫星,军事导航卫星,测地卫星,气象卫星);3.军用载人航天器(航天飞机,空间站,载人飞船)。
二十、激光通信的定义及其优点
定义:激光通信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称作光纤通信,无线通信分为大气激光通信和空间激光通信。
优点:信息容量大,通信距离远,保密性能好,设备体积小,质量轻。二
十一、激光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1.改进和完善现有武器装备,使其成为高技术武器装备(激光测距机和激光雷达,激光制导,激光通信)2.形成和发展新概念的武器装备 二
十二、激光技术应用上的局限性
1.技术方面(1)破坏机理问题(2)能量需求问题(3)定点追踪问题 2.应用方面(1)大气传输问题(2)对抗措施问题(3)条件限制问题 二
十三、简述核化生武器的防护
1.侦检。侦检,即侦察和检验。就是利用各种侦察技术手段,从敌方的某些迹象和各种异常情况中,力图及时准确地判明其核化生武器的编制,装备,发射基地,使用企图,袭击手段等,因地制宜,及时采取各种有效防护措施,揭露或粉碎敌人的阴谋,减轻或避免核化生武器的杀伤破坏作用。2.防护。有效的防护,是减轻或避免核化生武器杀伤破坏的基本手段和主要措施。而对人员的防护,则是战场上的首要任务。具体防护方法是:
(1)利用工事集体防护(2)利用器材或地形地物进行个人防护(3)药物防护。3.消毒。根据染毒种类,性质和受染成度,分别采用机械法,物理法,化学法进行消毒。对人员的消毒,通常是先扫刷,拍打以除去表面尘土,然后由上到下,由表及里脱去帽衣鞋或全身洗消。如果是生物战剂染毒,除对受染人员洗消隔离外,还要迅速封闭疫区,防止疫情蔓延。
4.救治,是防护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战斗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必 须采取群众性的自救互救与有组织的抢救相结合的办法,减少死亡,保证作战和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十四、核武器的爆炸方式
九种:空中爆炸中的低空、中空、高空、超高空爆炸、地面、地下爆炸、水面、水下爆炸和深海爆炸。
二十五、武器的杀伤破坏特点
1.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杀伤破坏效应复杂严重;2.使用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可视不同目的来选择;3.杀伤破坏范围大;4.有延缓、无形、积累的杀伤作用,精神威胁很大。
二十六、军队指挥自动化的基本内涵
军队指挥自动化,就是以军事科技为基础,在军队指挥系统中,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及其他先进的技术设备,组成各种自动化系统,实现信息工作 快速化与决策工作科学化,以提高军队指挥的效率和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军队战斗力。二
十七、军事指挥自动化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1.指挥自动化能够确保指挥员做出快速反应;2.指挥自动化能确保对高技术武器装备实施全程控制;3.指挥自动化能确保指挥员进行高效指挥;4.指挥自动化能确保联合作战诸军兵种协调一致的行动。二
十八、军事指挥自动化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基本组成:1.硬件设备(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信设备,探测器,显示设备)2.软件设备(系统软件,应用软件)3.各类人员
功能:信息收集功能,信息传递功能,信息处理功能,信息显示功能,信息监控功能,指令执行功能。二
十九、C4I系统简介
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与情报”系统,即C4I系统。实际上,C4I系统是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技术装备的军用信息系统,是国家和各级指挥人员对武装力量行使权力,进行管理,实施指挥的物质基础和手段。综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实现军事情报搜集、传递、处理自动化,保障对军队和武器实施指挥与控制的人-机系统。
三
十、信息化战争的概述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胁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它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取得信息上的优势,以保障在物质空间实现局部或全局的优势,并将战争附带杀伤破坏减至最低限度。三
十一、信息化战争 作战样式多样化特点
1.战场空间呈现多维化(1)陆地,海洋,空中仍将是信息化战争的主战场(2)太空战场将成为信息化战争中的第四维有形战场(3)无形的电子信息对抗充斥于有形战场空间。
2.作战力量形成一体化(1)信息化战争是一体化联合作战(2)作战力量一体化依赖横向一体化技术(3)作战力量由“以平台为中心”向“以网络为中心”转变。
3.战争过程趋于短暂化(1)战争目的有限(2)战争消耗巨大(3)战争时间短暂。
4.作战行动体现实时化(1)战场信息获取实时化(2)战场感知实时化(3)指挥控制实时化 5.作战样式趋向多样化
网电一体战将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样式;情报战,心理战和实体精确摧毁等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作战样式。6.作战效果实现精确化
(1)目标选择的精确性;(2)作战力量使用的精确性;(3)对目标打击的精确性。
三
十二、信息化战争作战基本形式
1.精确战;2.网络战;3.电子战;4.情报战;5.心理战。三
十三、信息化战争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1.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2.极高的科学文化素质;3.过硬的军事专业素质;4.开拓性的创新素质;5.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三
十四、论述大学生在信息化战争中的主力军作用
1.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生动最具有活力的群体,因此,大学生素质能力的高低,将对社会起到巨大的辐射作用,也会对未来产生直接影响; 2.随着军事高技术的飞速发展,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未来战争是技术的抗衡,是人才的较量。大学生应自觉融入到武装力量建设体系中,从而保证武装力量的整体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3.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军政素质、顽强的战斗作风,关系到国家的而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关系到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胜利。这就要求广大学生在认真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要积极参与军事训练,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为打赢信息化战争打牢基础。
三
十五、观察大国关系发展变化的三个标尺
1.国家利益的关系状况(拓展安全和经济利益)2.国际权力结构(相互抑制和制约)3.价值观的异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三
十六、影响大国关系的因素
1.世界总的发展趋势;2.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和他们在世界上的影响;3.各个大国对外基本政策的选择。
三
十七、试述对军训的认识和体会
第四篇:《贵州省情》清考复习资料
《贵州省情》复习参考资料
一、贵州“十二五”将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
中共贵州省十届十次全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当前贵州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是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慢。因此,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顺应社会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强调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可以起到牵头管总、抓纲带目的作用。
全会分析认为,贵州是一个有4000万人口的省份,工业化不可逾越。工业化是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既体现在工业的快速发展上,又包含着先进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推广运用,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工业上连一产、下连三产,工业可以反哺农业、带动服务业。为此,《建议》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有序发展产业园区”四个方面,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进行了部署。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煤炭、化工、冶金、有色、建材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是贵州工业的重要基础,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加快发展成为重要的资源节约型产业。把煤炭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基础产业,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环境保护,积极发展煤炭精深加工,提高煤炭工业总体水平。
二是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立足于贵州发展阶段、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继续壮大电力、烟酒、装备制造、民族医药等支柱产业,通过支柱产业的市场扩张推动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坚持扩大省外市场与保证省内用电并重,调整优化电力结构,深入实施“西电东送”,积极发展新兴能源,巩固壮大电力支柱产业。发挥“贵烟”和“茅台”的名牌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三是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发展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是改变贵州工业结构的重要途径。要依托贵州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技术含量高的大项目,尽快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和龙头产品。
四是有序发展产业园区。制定促进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编制全省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科学确定总体布局、产业导向、功能区块,提升一批、整合一批、新建一批示范工业园区。
对于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全会认为,贵州城乡差距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贫困人口。要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减少农民,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城镇化,推动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之,贵州生态环境脆弱,可耕地资源稀缺,推进城镇化不仅可以优化要素资源空间布局,而且可以缓解自然条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建议》从“建设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创新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三个方面,阐述了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的主要任务。
《建议》指出,城镇化建设将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发展黔中城市带,以贵阳为中心,以贵阳-遵义、贵阳-安顺、贵阳-都匀和凯里为轴线,以六盘水、兴义、毕节、铜仁为极点,全面强化城镇集聚与辐射能力,形成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的集约发展态势。大力发展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积极培育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络节点上的中小城市。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突出自然、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努力建设一批交通枢纽型、旅游景点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移民安置型城镇。二、十二五期间贵州双轮驱动 提出两大战略目标
站在“十一五”期末展望“十二五”,贵州省委、省政府认为,对于欠发达的贵州来说,加速发展与科学发展并不矛盾,关键是有没有条件“快”,以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实现“快”。根据贵州的现实情况,首先要加速发展,并在加速发展中实现更好更快和富民强省。为此,“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成为贵州省“十二五”时期的主基调。
“十二五”时期,既是贵州可以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是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加速期,更是贵州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攻坚期。为此,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瞄准双轮驱动。
工业总产值瞄准1万亿
贵州省“十二五”时期发展工业的总体思路是:千方百计加速发展、扩大总量;在扩大总量中调整优化结构,实现转型升级;完善区域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强化创新能力,提升整体竞争力。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要达到1万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升到40%以上,工业投资累计达到1.5万亿元以上,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20户以上。重点振兴贵州电力、煤炭、冶金、有色化工、装备制造、烟酒、民族制药、特色食(旅游)品、建材、高新技术等十大产业,全面加快贵州工业发展,实现工业强省目标。
该如何实现上述目标?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表示,就贵州省目前的阶段性特征来看,必须把工业强省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一,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没有工业化,就谈不上实现现代化。工业上不去,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城镇化、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等都将受到极大的制约,现代化进程必然滞缓。第二,工业是实现三次产业加快提速、协调发展的关键。工业可以上带一产,下促三产,推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一、二、三产相互提供需求,相互提供供给,其中最大的创造和产品供给是第二产业。第三,贵州发展的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将贵州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惟一的途径就是推进工业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仍是工业,工业在贵州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其他任何产业代替不了的。栗战书表示,现在贵州站在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起始线上,一定要抓住机遇,果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助推贵州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实现跨越。
栗战书表示,当前,贵州省工业发展存在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布局不合理、创新能力极弱、工业总量太小等突出问题,主要矛盾是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经济总量严重不足。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要把做大总量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在做大总量中完善结构,通过完善结构实现结构优化。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引领工业经济的发展,要发展有利于生态保护而不是损害生态的生态主导型工业,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延长产业链条、降低资源消耗、优化生态环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贵州省省长赵克志认为,要坚持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统领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全过程,突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这两个重点,加快工业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转变,膨胀总量,做优产品、做强企业、做大产业;加快从原材料粗加工向精深加工、配套加工转变,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加快工业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推进产业集群、企业集聚、资源集约利用。确保到2015年全省工业经济总量明显扩大、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升。
贵阳要当“火车头”
在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方面,贵州省委、省政府把突破的重点放在了省会城市贵阳市,并专门出台了《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贵阳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贵阳市要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成为黔中经济区崛起的“发动机”――贵阳市要在2020年之前率先实现全面小康,贵阳市重点要加快实现“四大突破”,强化“三大支撑”,作出“三大贡献”,省直各有关部门要坚决放权让利,落实政策,支持贵阳市加快发展。
栗战书表示,贵阳市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看到,近年来贵阳市与一些同类型的省会城市在某些方面的发展差距继续拉大。要加快贵州全省实现历史性跨越,首先要让经济实力强、发展条件好的贵阳市先行一步、走快一些,让贵阳市这个“火车头”加速前进。国家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把黔中经济区确定为重点开发区域。从空间布局、资源配置、发展格局等方面来看,贵阳市是黔中经济区最为重要的经济体和最为强劲的“发动机”。黔中经济区的发展,核心在贵阳,关键在贵阳。而贵州省委、省政府支持贵阳市加快发展,是见效快、效益好的区域发展战略,可以迅速增加全省社会财富,增强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可以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实现区域合作共赢;可以反哺其他地区,形成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为此,贵州省委、省政府希望在2020年之前在西部10个省会城市中,贵阳经济总体实力要从第三梯队进入到第二梯队。
赵克志说,贵阳市要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发展速度高于以往历史时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西部省会城市平均水平,力争四年、确保五年实现省内生产总值翻番、财政收入翻番、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万亿元。围绕以上目标和任务,贵阳市重点要加快实现“四大突破”,即坚持以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建设,在推进城乡统筹上加快实现突破;坚持以工业化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在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上加快实现突破;坚持以农业产业化和服务业现代化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在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上加快实现突破;坚持以生态化带动城市品质提升,在城市低碳生态发展上加快实现突破。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刘远坤表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将在政策方面全力支持贵阳市加快发展。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将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权限最大限度下放给贵阳市,并把这些下放的权限落实好、执行好。其次,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在已下放权限的基础上,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将为贵阳市加快发展提供最有效的服务。属于省级管理权限审批、核准和备案的项目,只要有利于贵阳市加快发展,贵州省发展改革委都将全力支持,并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简化办事程序和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贵阳市加快发展方面,凡属需要国家支持的政策和项目,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将和贵阳市一起,在充分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争取国家对贵阳市政策和项目上的支持。
第五篇:贵州省情作业答案
贵州省情作业答案
(大体是对的,简答题自己对一下)
第一次、1、发展规律
动态
2、欠发达
欠开发
3、封闭
4、重庆
云南
广西
5、咯斯特地貌
6、高原山地
丘陵
7、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8、降低
9、长江
珠江
乌江
北盘江10、39.93 黔东南11、4 六盘水市
毕节地区12、4 3 2 88
13、经制州
羁縻州
藩国
14、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第二次
1、交错杂居
成片聚居2、4036.75 229.1
3、普通话4、3 11 253 55.5
5、三都水族
6、玉屏侗族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
7、种植业
畜牧业
粮食种植
畜牧业
8、沼气
生态
9、资源开发型重工业
10、贵州新型
国防科技
烟酒
11、协调
突出重点
12、高速公路
电气化干线铁路
13、自然生态
红色
14、光导纤维电缆
数字微波
第三次
1、知识技能
思想品德
体力和智力
2、校长
目标责任
教师聘任
3、贵州
4、造型
5、夜郎文化现象
6、屯堡文化
7、知行合一
致良知
8、奢香夫人 蔓萝花
9、核心内容
根本保证
本质要求
关键
本质属性
10、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和谐相处
11、三个代表
12、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13、民革
民进
九三学社
14、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非公有制经济
第一次作业:ACDAA BDBCA
多选ABCD ABCD ABC ABD CAB ABD ABC
ABD ABCD ABD
问答题1.P3
2.P35—37 3.P50—52
4.P64 5.69—70
第二次作业:DCCCD ABABA 多选ACD ABC BCD AB BD ABC ABCD
AC ABCD ABCD
问答题1.P84—87 2.P92—93 3.P94—95 4.P103—104 5.P120—121
第三次作业:DBABD BCBAC 多选 AC ABCD AB ABCD ABC BD BCD
ABC ACD ABCD
问答题1.P141—144 2.P170 3.P179—180 4.P182 5.P1
四、问答题
1、简述贵州的气候、地貌特点对发展的特殊影响。P3
2、请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的矿产资源优势。P28-P32
3、请结合实际描述贵州的能源资源优势。P26-P28
4、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P50
5、简述贵州“三大教案”在全国的历史影响。P54-P55
6、请说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重要作用。P55-P56
7、结合实际说明“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P64
8、试述目前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P69-P71
9、说明贵州目前的行政区划现状。并举例说明其市州地的主要特点。P41-P44
10、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经济发展的特点。P92-P93
11、结合实际说明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概况。P94-P98
12、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的工业结构特点。P103-P104
13、请描述贵州自然风光资源的特点。P35-P37
14、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的旅游特色及旅游线路。P120
15、对比过去举例说明贵州的城乡建设变化。P114-P116(要突出在市政实施等方面的变化)
16、结合实际说明中国共产党贵州地方组织在廉政建设方面的表现。P170-P171
17、(小论文)浅析贵州的扶贫开发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情况。P180-P182
18、(小论文)浅析贵州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P183-P184
19、(小论文)浅析贵州的环境保护工作。P184-P187
20、(小论文)浅析贵州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P187-P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