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及特色小镇建设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15:5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态文明及特色小镇建设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态文明及特色小镇建设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第一篇:生态文明及特色小镇建设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生态文明及特色小镇建设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X月X日至X日,我参加了XX举办的生态文明及特色小镇建设专题培训班,既开阔了思路,又拓宽了视野,还增加了见识,感受良多,受益匪浅。

一、“天府之国”重点学府,静心洗礼

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成都,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此次培训班所在地是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该校区环境优雅、学风浓郁、花木繁茂、建筑别致,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踏进校园的那一刻,我就深切地体会到了四川大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训的深刻内涵,它不仅蕴含着多种精神的内涵,并且恰巧暗嵌“川大”二字。于是乎,让人不自觉地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和期待在此次培训中能学到些什么?就这样开启了这趟川大培训之旅……

二、应有尽有课程丰富,精心安排

此次培训班XX为我们精心安排的课程既有专题讲座,也有实践案例;既有情景教学,也有现场教学,通过教授的分享和学员的交流,使我们在学习和认知上受到进一步的触动。且县委组织部更加精心的安排在于,我们的培训课程仔细一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套完成的流程,是一副亮丽的蓝图!我来为它们排个序: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解读)——解决建设用地问题的方法(土地制度改革与特色村镇建设)——生态空间规划(建设生态文明的空间格局)——特色小镇规划(特色小城镇建设研究)——生态文明与发展(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支撑(产业园区促进新型城镇化)——旅游产业发展(旅游资源的挖掘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产区品牌(构建科学系统铸造强势品牌)。

三、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专心充电

XX教授系统地讲解了特色小镇的创建不仅是对小镇本身具有重要意义,更应该将其放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为小城市培育、乡镇转型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动力支持。且特色小镇是具有全面性的,它应该具有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管理运营、社会保障、基础设施齐全等内容;特色小镇也是具有门槛性的,它应该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发展潜力。特聘教授XX一开讲就直点主题:“你们需要学习的是一个新的思维,而不是学概念、学理论”,并用了三句耳熟能详的段子更新了我们的以往的观念。第一句是“世界是我们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转变观念为“我们是世界的”,并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就需要转变原先的观念,人们才会自觉的行动起来;第二句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可现在的动车组不一样了,它在靠车头带的同时,普遍采用动力分散技术,每节车厢都有动力装置,因此跑得又快又稳。寓意我们需要有团队精神,协同合作,同时发力,效率会更高,效果会更好;三是长板效应。即木桶原理说的是一个木桶的容量取决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又称短板效应。平常的理解,应用于一个组织,说的是,要提升组织能力,获得组织的成功,就必须提升最弱的那个个体的能力;应用于一个个体的人,要提升个人综合能力,获得个人的成功,就需要提升自己最薄弱的那一点。转变思维理解,每个团队里的成员能力是不一致的,且成员在一段时间内又是相对固定的,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就需要把能力相接近的成员重组成新的小组,这样一来,各个新的小组就都是长板效应了。XX教授与我们一同分享了特色村镇建设的三个方面升华认识和九大土地策略,让我们对土地制度改革有了全新的认识。XX教授,通过自身的经历和体验,用青城山农家乐、巴厘岛度假酒店等鲜活案例,搭配上幽默诙谐的演讲,大家时而聚精会神,时而喜眉笑眼,课堂氛围和谐融洽。XX教授给我们介绍了产品从土特产到现在的产区品牌经历的模式,以及特色小镇流量+文化+产品模式,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特色镇村活力迸发,良心推荐

此次现场教学点一共有三个,分别是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三道堰青杠树村,城乡建设示范基地三圣乡,成都市特色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农科村,无论是哪一个点,都让我们产生了视觉上的冲击、思想上的碰撞。

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三道堰青杠树村,位于成都市郫都区三道堰镇,集生态环境、田园风光、川西民居、林盘特色、小桥流水、鸟语花香于一体,荣获“2015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四川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称号。2012年6月,青杠树村启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成九个川西民居特色农民新居聚居点。按照“高端项目为龙头,农家旅游为配套,都市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产业发展路径,大力引进一批现代农庄、休闲会所、乡村酒店和农业总部等“一·三互动”农旅融合产业项目,配套完善游客中心、停车场等旅游设施,成立粮经合作社,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举办“踏青节”、“香草花海嘉年华”等农旅节会活动,帮助村民实现财产性和经营性双重收益。

城乡建设示范基地三圣乡,也叫“三圣花乡”,坐落于素有“中国花木之乡”之称的四川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总面积达15000亩,是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如今的三圣花乡是一个以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题,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于一体的城市近郊生态休闲度假胜地。花乡农居、幸福梅林、东篱菊园、荷塘月色、江家菜地五个景点被称为成都“五朵金花”,已经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园区内主要依托当地农户传统的花卉、蔬菜种植为特色,将农房进行了景观化的改造,引导农户经营农家乐,走出了一条不征地、不拆迁,农民就地市民化、农村就地变新城的道路,使农民就地享受城市化的文明成果。

成都市特色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农科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友爱镇,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是“农家乐”的发源地,农科村也被誉为“鲜花盛开的村庄,没有围墙的公园”。全村花卉面积数百亩,农家旅游接待户百余户,形成了以农科村为中心的花木盆景生产、销售和农家旅游基地。其中徐家大院作为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第一家,历经了四个时期的发展,已经多次被CCTV4专题报道。其建筑以中式庭院,田园风格为主。整个大院建筑式样与附属的景观构成川西园林式建筑群体。最早修的小青瓦房最具川西民居特色,二十世纪末期修建的仿古式小楼房与本世纪初修建的房屋是现代中式建筑,各具独特的风格。并与长亭、独亭、小桥流水、喷泉、假山、长短廊等景观相映成趣,形成独具特色的徐家大院美景。

五、学思结合互动交流,真心启发

此次培训班的特色之一就是学员微论坛,部分学员在微论坛上把自己的体会感悟也给大家做了分享,我也对我单位的发展作了一些设想:一是规划引导。坚持高点谋划,高瞻远瞩,专业人做专业事,邀请国内外实力规划团队整体规划全镇发展方向,规划好近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结合我镇实际,结合土地资源整合优化,用好国家政策,以国际化眼光,积极促进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金融、贸易等行业的发展。二是产业引领。坚持整体布局,突出产业融合,定位准确。着力做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项目的组合发展。以特色农业小镇建设为例简单设想。设置种植区、观光区、体验区等;农产品加工、销售、集散中心,电商平台等;借助打造新农村设置民宿、餐饮一条街、文创产品等。三是思维引变。思维引变是三点里面最重要的一点,顾名思义,就是要更新观念,转变思维。发展的战略远光看得长远,格局的高低决定着成败,这是成功的案例的共性。

第二篇:参加特色小镇和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参加特色小镇和新农村建设专题

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日—

日,本人参加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组织的特色小镇和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班学习,认真听取了讲话精神》和主任所作的的专门辅导课,参加了苏州市委党校组织的“苏州城市建设与保护”“苏州高新区规划”“苏州最美乡村树山村”“苏州古城保护示范街平江路”等现场教学课学习,对苏州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特色小镇新农村建设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特别是对“苏州精神——崇文睿智、开放包容、争先创优、和谐致远”的了解,我认为确实是苏州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值得高度珍惜的无形资产和无价之宝。“苏州发展的基本经验——三大智慧:蓄势谋变、腾笼换鸟、以小博大;三大法宝:敢于争先、勇于突破、善于融合”,对我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通过学习参观,自己在思想认识上有了较大的触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得体会:

一是必须抓好规划,并持之以恒坚持按规划执行。这次学习参观,先后参观了苏州城市规划展示馆、高新区规划展示馆和树山村规划,详细听取了这些规划的建设过程,总体感觉苏州在做好整体规划、超前规划和功能区规划等方面,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特别是如何持之以恒坚持按规划建 设这方面的经验,更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这是一个城市一个农村能否避免重复建设、避免资金浪费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一个地方不会出现“瞎折腾”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县正在广泛进行城市的扩容提质和新农村建设,如何做好一个详细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是必须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二是必须做好人文历史文化的传承工作。宋人范成大《吴郡志》一句谚语“天上天堂、地下苏杭”,是中国各地风土谚语中流传最广的地方谚语了,一句话成就了千年的苏杭,说明了文化传承的极端重要性。我县也有着千年的客家文化,境内名人古迹、古民居众多,“汉乐、花环龙”更是非遗物质保护产品,如何传承这些古老的人文历史文化,打造客家香格里拉世界客都旅游区,苏州的经验值得我们好好深思学习。

三是正视变化中的农村,因地制宜全力做好新农村建设。当前,我县广大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发展呈现多元化发展势头,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开放,农业已不仅仅局限在种植传统的农副产品,而是以市场为导向,种植经济农作物,特别是蜜柚、茶叶已成为我县两大特色优势产业,这一改变给农村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一大批家庭农场也在逐步兴起,如何将这些新兴产业与乡村旅游结合在一起打造新农村建设亮点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当前,全县正大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这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造人居环境空前的发展机遇,也是大力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千载难逢的时机,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撸起袖子加油干”,确保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 大地生根开花结出硕果。

第三篇:**特色小镇建设情况

龙江县头站镇尹波干菜特色小镇

建设情况

头站镇位于龙江县东南部,距县城60公里,北与景星镇毗邻,南与内蒙扎赉特旗相连,齐乌线、景头线贯穿全境,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幅员面积600.71平方公里,人口3.0万,下辖10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全镇拥有30万亩肥沃的黑土地,蔬菜种植面积达2万亩,是龙江县粮食主产区,同是也是齐齐哈尔市蔬菜和干菜的生产基地。

近年来,我们抢抓国家大力培育全国特色小镇的历史机遇,挖掘自身优势和特色,在政策、土地及项目安排上予以扶持,重点支持干菜小镇建设发展。现将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规划

(一)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

头站镇处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腹地,第一积温带下限,年积温在2750℃,年降雨量在400毫米,自然景观优美,生态资源良好,境内三河一湖,水质优良,灌溉水源为瓮泉湖水,水质检测为弱碱水,种植环境无污染,周边绿水青山,半径50公里内无工业企业,是蔬菜种植的“黄金区域”。

(二)有突出的特色产业基础。

头站镇多年以来农民就有种植蔬菜的习惯,头站白罗卜、小辣椒远近闻名,近年来,我镇将蔬菜种种植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全镇10个行政村每村都有扶贫小菜园,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主要以小辣椒为主,种植的收益为全镇贫困户分红,农民有种植蔬菜的习惯和技术,为发展干菜项目奠定了基础。尹波干菜项目基地面积已达1万亩,其中:架油豆2000亩、胡萝卜3000亩、大白菜2000亩、水果萝卜和白萝卜2500亩、桔梗500亩,年产值3000万元,利润1200万元。

下一步重点以架油豆、胡萝卜和药食两用桔梗为主栽品种,扩大生产规模,2020年辐射到团结村,基地种植面积计划达到2万亩以上,2021年辐射到南华村、二沟河村,基地面积种植计划达到3万亩以上,2022年辐射到全镇适合种植蔬菜的村,基地种植面积计划达到5万亩以上,占全镇耕地的16.7%。力争用3至5年时间,把头站镇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干菜生产和批发基地。

二、目前推进情况

头站镇尹波干菜项目于2017年落户,是集蔬菜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项目。项目投资3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420平方米,2019年基地面积已达1万亩,其中:架油豆2000亩、胡萝卜3000亩、大白菜2000亩、种植水果萝卜2500亩、桔梗500亩,在基地生产方式上,采取品种、育苗、技术培训、生产指导、检测销售五个统一,保证每一株蔬菜都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基地建成干菜生产线2条,鲜菜生产线3条,生产工艺国内领先,日产干菜1万斤,鲜菜3万斤,年产干菜总量可达1000万斤,鲜菜3000万斤。产品加工过程中实现了全程无污染、零添加、干菜有外观美、口感好、耐储存的特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3000万元,利润1200万元。

三、工作推进中的经验做法

一是建基地,壮大干菜产业种植规模。

依托头站镇蔬菜种植的传统优势,积极建设蔬菜产业现代化种植基地,全面提升规模化种植水平。目前尹波干菜基地面积已达1万亩,要以基地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村屯,种植面积达5万亩以上的成为黑龙江省最大的干菜生产和批发基地。

二是建企业,提升干菜产业服务水平。

为全面提升干菜产业化发展水平,尹波投资300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占地2万平方米干菜加工车间,上干菜生产线2条,鲜菜生产线3线,年产干菜1000万斤,鲜菜3000万斤,并对干菜购销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进行了完善,有效促进了干菜交易市场经营商户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同时基地与精准扶贫进行有效对接,尹波干菜可就地转移劳动力470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6户,2017到2019年户均增收1万元。

三是创品牌,提升干菜产业品牌影响力。

为全面提升干菜产业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我镇抢抓“一村一品、一镇一特”的战略机遇,正在积极注册“尹波干菜”“寒地干菜”“驿站干菜”“老区干菜”等品牌,有效提升了头站干菜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与此同时,我镇积极申报欧盟农产品质量认证,正在积极申报全国驰名商标和“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力争打造干菜产业全国知名品牌。以便产品日后打入国际市场。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特色小镇前期投资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协助推动的模式,受资金影响,特色小镇做大做强资金是发展的瓶颈;

二是特色小镇在“特”上还不够明显,缺乏高大上,在差异化、个性化上进一步做文章不足不深;三是特色小镇的产业辐射面和带动力不强。

五、下步工作打算

总体思路是采取“特色小镇+”多元化发展模式。

一是“特色小镇+电子商务”模式。

借助龙江电商平台、龙江鲜生等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加快推进网络营销,把注册的“尹波干菜”“寒地干菜”“驿站干菜”“老区干菜”挂到电商平台,在网上销售,实现“线上与线下”融合。组建头站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整合现有网商资源,为尹波干菜搭建网络平台,同时全镇镇村干部利用微信、QQ、微博等现代营销手段,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头站干菜绿色食品的知名度。年销售额实现300万元。

二是“特色小镇+小菜园”模式。

现在各家各户小菜园,不上肥、不打药,土壤无污染,特色小镇充分挖掘小菜园资源,采取为农户统一品种、统一供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指导、统一检测销售的“五个统一”模式,企业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户生产蔬菜交由企业回收,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同时将各村扶贫小菜园纳入特色小镇范围,2020年计划带到全镇1000户,小菜园种植面积达3000亩,2021年带到全镇3000户,小菜园面积达5000亩,2022年带到全镇5000户,小菜园面积达8000亩以上。要将蔬菜产业打造成为我镇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性产业。

三是“特色小镇+观光旅游”模式。

要将特色干菜发展成集蔬菜种植、农业观光、采摘、休闲、餐饮为一体的经济实体。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传统的静态模式受到了严重冲击,现代化的参与性的外出休闲模式,备受认同和青睐。人们对良好的休憩环境的渴望,小镇恰恰满足了人们对回归自然的心里要求。大大缓解了现代生活所带来的压力感,观光采摘休闲式的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生产模式,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而且正形成一种潮流。由单一的蔬菜种植转向采摘与度假为一体的旅游产业的开发,使特色小镇更具活力和生机。

第四篇: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如今,“绿色”成为时尚,绿色食品、绿色发展„。我们须意识到,全球恶化的生态环境形势已不是单纯的科学技术就可挽救的,要靠政策、靠政治,更要靠全社会觉悟的生态道德文化观。否则,如何拯救“濒临失衡的地球”。通过对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深入学习,结合保护区工作,就生态文明中的生态道德教育谈点体会。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认为要以“绿色通道”中特殊先行的“绿”来为生态道德教育开道。

一 是生态道德教育意识的“绿”

人类对社会的依赖性与其对自然的依赖性,构成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沙尘暴、雾霾天气、经济发展中的透支等现象,并非主要出自科学上的无知或技术上的缺失,而是与人们的道德水平直接相关。确立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生态道德这一触及人类的道德规范的必然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而展开,相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类与其他生命之间关系的教育,没有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其中的重点来进行。针对目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提高全民对生态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很是必要。

二是生态道德教育制度的“绿” 学校在“生态教育”的统领下,用生态教育思想关注每一位孩子,关注孩子的每一个方面。学校通过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制度将生态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管理结为一体,利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形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从外部环境促进学生把接受的生态教育内化为自己所认可的价值观,再外化为学生的生态行为。

三是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绿”

生态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使其目标得以实现,就必须选择和运用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方法和途径。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使生态道德思想转化为人们的生态道德实践,并且使其真正成为公民的一种素质,其中,开展自然价值和生态美意识的教育,进行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意识的教育,以及实施生态保护和生态创造意识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几个方面。从生态道德规范教育的作用来看,主要在于使人们尊重生命、尊重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正确处理控制人口与合理消费、适度发展与维护生态平衡、消除贫困与反对奢侈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持续、有效地提高人的生态道德素质,才能使人拥有保护自然和生命的道德意识、道德能力与道德习惯,才能自觉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四是生态教育行动的“绿”

生态道德教育最根本的是帮助人们树立绿色的消费理念,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学校要让同学们从利用身边的废物做起,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在手工制作中,要引导同学利用废弃物制作精致的小作品。

五是生态道德教育心灵的“绿”

在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要通过继承传统美德教育的合理内核,通过创设情景、诱发道德体验、引导反思等方式,以心理体验的形式促进德行的生成和发展,比单纯的说教或灌输要更有效。学校的“环境爱护,从我做起”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悟大自然,欣赏大自然,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感与欣赏之情,来消除人与自然对抗的情绪,从而积极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努力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环境,培养起人与自然积极健康的生态道德情感。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如环保讲座、知识竞赛、征文等来传授生态和环保知识,并注重校园的绿色环境和绿色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接受绿色环保教育的氛围。还要通过组织学生野外实地参观考察及在“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特殊日子里参加校内外环保宣传和环保行动等方式开展环境教育。

六是国家生态安全教育中的“绿”

要把国家生态安全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全球环境的变化,国民生产、生活方式的状况,跨越国境的污染,生物的入侵以及军事冲突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如今我国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严峻的生态安全问题,如果对国家生态安全不及时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严厉措施,就会给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建立国家生态安全预警与防范体系,改变经济增长和资源利用方式,开展国家生态安全的国际合作,形成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环境战略影响的评价等;另一方面,要把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相关举措作为全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并且通过各种现代传媒对有关案例适时加以披露,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对一切导致生态恶化现象的危害性引起高度警觉,进而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化为全体国民的自觉行动。

保护区应充分发挥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以学校为主阵地;积极有效地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引导人们运用科学理性和道德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需要,提升公民的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调发展。

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2015——2016学第一学期)

马迎春

2015.9

第五篇: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国面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做出的积极回应。农村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生态文明。因此,积极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就是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让生态文明的观念落实到农村的企业、家庭和个人。

一、对生态文明与农村生态文明的理解

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应包括实现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人的思维观念的生态化转变,创造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文明农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时,主动、积极地改善和优化农村内部结构,以及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二、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一)我国环境保护资源分配不均衡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经济的大国,有9亿多农民生活在农村,绝大多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发生在农村。全国的绝大多数乡镇没有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60多万个行政村绝大多数没有条件治理环境污染。城市作为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和人口的高度集中地带,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环境保护资源,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来防止城市的环境污染以及治理污染,但对广大农村的投入却少之又少。从城乡的环境基础设施来看,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由于投资到位,在集中用水、垃圾、污水和粪便处理等基本面上都能够满足城市需求且每年呈增强的形势,而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匮乏,供水和垃圾处理等基本事项都难以得到保证,大部分垃圾由于没有相应的设施,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随意乱扔、乱倒、乱堆,严重影响环境卫生,破坏农村景观。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渗人地下或直接排入沟渠、水塘,污染水源,致使农村饮水型地方病多发。正是由于法律的空缺及环境保护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愈演愈烈。

(二)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承担着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资料及社会保障的双重职能,对农村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乃至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追求片面的经济发展而断绝子孙后路的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做法屡见不鲜。而且,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国家为了各种基础性建设还会占用或将会占用大量的耕地;快速的城市化扩张急剧向周边农村拓展占用耕地;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非农单位或设施占用耕地的情况,这些都会使农村的耕地越来越少,甚至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

(三)工业污染对农村生态破环严重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已经不仅仅在城市发展,工业污染逐渐侵入广大的农村地区,城市的扩张也导致大量的污染转移到了农村,对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破坏,给农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1.城市污染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向农村扩散,例如将固体垃圾拉到到农村堆放或填埋、有毒气体或烟尘飘落到农村、城市排出的污水通过各种渠道渗入农村等。

2.破坏性利用耕地。迫于地方财政收入压力,近几年来不少农村地方政府大力招商引资,但由于受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资金短缺、信息匮乏以及基础设施不健全等不利因素的制约,招商引资引进来的大部分是一些环境破坏严重,资源消耗巨大的低附加值企业,比如矿山的开采及其矿渣就不仅污染周边农村环境,而且占用大量耕地,污染耕地,破坏生态系统。

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议及对策

(一)政府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

政府应当采取经济手段,通过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推进城乡之间的环境公平,以此来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一方面,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纠纷和群体事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在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加大生态环境和资源的补偿赔偿力度,并从制度上加以保证,显得尤其重要。另一方面,政府应建立保障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加强对农村的环境保护投入。由于过去几十年中的城市经济发展都是以牺牲农村环境作为代价换取的,为了实现环境公平,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有利于农村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推进农村的环境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保障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二)引导广大农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探索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是农民树立生态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其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实现农民从传统单纯追求农业的经济产值向追求农业生态价值观念转变,从而树立农村新的生态价值观念;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对农民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自身生态意识的强弱对整个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方式,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首要的位置,使村民生态、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并成为自觉行动,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转变;倡导生态消费模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价值观;使生态文明理念在生产、科学、社会活动中深入人心,人人参与生态家园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教育,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特点,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的教育。

(三)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和创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将生态环境概念纳人农村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中,控制污染,保护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农村经济增长过程具有 “无污染、无公害、无损于子孙后代”的三无标准,达到有利于人类、生态和自然平衡,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和有利于生产和消费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有利于”的长远目标。这就要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一些地方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行“生态家园”的复合经营模式,以及建立健全清洁农业体系(即无公害农业体系、绿色生态农业体系、有机农业体系)等都取得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赢效果。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今天,我们应当积极采取对策,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努力使农村向着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建设杜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提升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生态安全的总体目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道路。

下载生态文明及特色小镇建设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态文明及特色小镇建设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这次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学习,我们是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的实践活动,为此我们小组的成员在采访了校内同学,留学生和老师,在问卷中涵盖个人关于环保节约的行为习惯......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市、县有关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会议精神结合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紧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在××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我们将担当应有责任,争取更大作为。在保护“一湖清水”上积极作为,重点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园区养生态。对高污染的项目定下“坚决不搞”的铁律,......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范文两篇篇一美丽中国的关键是“美”,是让人民看到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心之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幸福山”,又要“山美、水美、人更......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六篇【篇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更为全面的价值取向......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5篇【篇一】近期的《求是》杂志上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系列讲话的重要文章《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通过认真......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心得体会

    今年,x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国率先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重点解决乡村建设脏乱差、人无厕、畜无圈、饮食不卫生等问题。为了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村,全省投资10亿多元。随着这项......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心得体会

    今年,x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国率先展开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重点解决乡村建设脏乱差、人无厕、畜无圈、饮食不卫生等题目。 为了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村,全省投资10亿多元。随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