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菜根谭》心得体会(精)

时间:2019-05-12 15:07: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菜根谭》心得体会(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菜根谭》心得体会(精)》。

第一篇:读《菜根谭》心得体会(精)

修身立德,敬廉守廉

以古鉴今守廉洁 学文知礼修自身

----读《菜根谭》有感

培根曾说过:“历史使人明智、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知书达理是每一个文明人一生的追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不断地冲刷、洗礼中留下了一颗颗璀璨无比的明珠。时时采撷、俯拾、把玩、品味这些明珠,定能使人修身养性、志存高远,明白做人、扎实做事。《菜根谭》就是其中之一,犹如滴水穿石,持久而有力,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灵,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常念贪欲之祸。

《菜根谭》有言“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就是说,人只要一有贪欲私心,也就没了骨气、失去智慧、变得无情、丑陋,败坏了一生的人品。所以,古人认为没有贪欲是最可贵的,可以平安、幸福、快乐地度过一生。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到处充斥着欲望和诱惑。欲念一现,利令智昏。正如当我们习惯了美酒佳肴之后,却吃不出粗茶淡饭的真味了;当我们习惯了宝马香车之后,却寻不到脚踏实地的稳重了;当我们习惯了阿谀奉承之后,却想不起忠言利耳的警示了;当我们习惯了灯红酒绿之后,却受不了清贫淡泊的考验了。到那时,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声叹息吧!?在这一次比一次更高的欲望追求中,一些人成了一只可怜的摇头乞尾的哈巴狗,一个会说话的奴隶。诚如《菜根谭》所述“人生只为欲字所累,便如马如牛,听人羁络;为鹰为犬,任物鞭笞。若果一念清明,淡然无欲,天地也不能转动我,鬼神也不能役使我,况一切区区事物乎!”其实,人生真正的滋味,是平淡,在粗茶淡饭中,体会淡泊的美妙;在精神生活中,得到极大的满足,真切的享受人生。人生在世,不妨学学颜回。颜回是孔子最得意弟子。《论语》中记载他为“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安贫乐道才解人生真味,淡泊从容方为幸福源泉。

常存敬畏之心。常修为业之德

《菜根谭》里说得好,“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古今同理,只有心存畏惧的人,才会始终不敢稍越雷池一步。我们作为一名基层领导,手上或多或少掌握着一点权力、管理着一些财物,如果心无畏惧、恣意妄为,迟早后深陷泥淖、无法自拔的。还是《菜根谭》言:“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就是说,关于欲念上的事,绝不要依靠职务之便,而苟且占为己有,一旦贪图非分的享乐就会坠入万丈深渊。据《明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告诫群臣,为官老实本分,方能守着俸禄过安稳日子,这好比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竭。自家的“井水”清澈甘甜,喝在嘴里爽口,咽进肚里放心;喝自家的“井水”,日子过得踏实舒坦,“夜半不怕鬼敲门”。白居易也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但是,有人见自家“井”中水不如人家的满,心里就不平衡,总想“捞一把”、“加满井”,铤而走险,一意孤行,结果却连自己那口“井”也未能保住。因此,面对各种诱惑和各种“好处”,党员干部在张嘴时,要想想该不该吃,迈腿时要想想该不该去,伸手时要想想该不该拿。千万不要以为吃点、玩点、拿点没关系。要知道,只要触犯党纪国法,终究难逃法网。有的人即使侥幸隐藏一时,但做贼终究心虚,想想惶惶不可终日,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和快乐?所以说,守住自家那口“井”,至关重要。《菜根谭》警语:“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

常保自律之态。常怀律己之心

《菜根谭》提示我们:“居官有二语曰,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身为一级领导,必须洁身自好,严于律己。还是《菜根谭》有言“人生祸区福境,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此处著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这就是《菜根谭》告诉我们,对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假如为官者不能做到自律自省、拒腐防变,就会一时糊涂、作茧自缚,相反,倒可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从而安然度日。诚如“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淮南子》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楚国的相国公议休很喜欢吃鱼,于是很多人投其所好,送鱼给他,但都被一一回绝。别人不解,他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敢接受别人送的鱼,如果因为接受贿赂而被免职,我虽然爱吃鱼,也就无法弄到鱼了。不接受别人送的鱼,就永远有鱼吃。”公议休嗜鱼,但不贪鱼,他知道吃贿赂的鱼要“哽喉”的道理。他嗜鱼有度,嗜鱼有方,嗜而不乱。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能知其理,慎其行,说到做到,的确也是不容易的了。这也是《菜根谭》中说的“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的道理。古人尚能自觉廉洁自律,拒腐防变,我们共产党人理应比他们做得更好。

毛泽东主席曾说过:“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最后,让我们以《菜根谭》中的一句名言共勉吧,“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咀嚼菜根,品味人生——读《菜根谭》有感

发布单位:人文学院 | 发布时间:2010/6/17 10:04:40 古人云:性定菜根香,静心沉玩,乃得其旨。读《菜根谭》须静静地读,细细的品,用心感悟,方能领略到它的哲学和智慧。毛泽东曾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读懂一部《菜根谭》体味人生的百种滋味,方能做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我读《菜根谭》的最大感悟是平和的心境,超脱万物的逍遥精神。它是一缕清风,扫除你脸庞上的阴郁;它是一场甘霖,润醒了干渴难耐的浮躁。愉悦时,它是一首清脆婉转的歌,让你心悦飞翔;沉郁时,它是一首悠远而又有力的笛声,让你重整旗鼓,走出阴影。《菜根谭》是一坛久经酝酿的老酒,值得我们去品味、享受。

一、平和生境”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

的确,当我们心情舒畅时,眼前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万籁寂寥时的一声鸟鸣,便会唤起许多幽趣,万卉摧剥后的一枝擢秀,便又触动无限生机。境由心生,用平和的心去审视万物,那么你将收获一份超值快乐。“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樵讴。”皆人间圣境,但惟有内心平和的人才能发现它,欣赏它。

二、淡欲求真“茶不求精而壶也不燥,酒不求冽而樽亦不空。素琴天弦而常调,短笛无呛而自适。纵难超越羲皇,亦可匹俦稽阮。”

只要有茶,有酒,纵使无弦之琴,短笛也能使淡欲者快活。这是朴实淡泊的生活,是飘逸洒脱的人生。“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淡欲者像孤云、朗镜一般自由自在,无所顾忌,独享一份宁静。“芦花被下,卧雪眠云”,“竹叶杯中,吟风弄月”,不是神仙胜似神仙。用一颗淡泊的心去领略“风花之潇洒,雪月之空清,水木之荣枯,竹石之消长”,岂不快哉!“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正如我们常说的“知足常乐”,这当然不是否定进取,否定欲望,而是要坚持适度原则,让过分膨胀的物欲在淡泊

三、宽容、豁达心旷,则万钟如瓦缶;

心隘,则一发似车轮。

荀子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放宽心胸,包容别人,不求全责备,方能在生活的海洋钟扬帆,否则将会被搁浅。“地之秽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所以,立身处世不可过于清高,应气量宽厚,兼容并包。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让,山高水长。“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侧之人情”。用一颗宽容、豁达之心为人处世,你的世界将充满欢声笑语,快乐地生活,在生活中享受快乐。

四、宠辱不惊;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咀嚼菜根,用一颗平和、淡欲之心去发现生活的美和真,能做到宽容、豁达,宠辱不惊,方能真正地享受生活的快乐。咀嚼菜根,让我们汲取智慧的营养,品味百味人生,发现生活的真谛。

常修为业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让我们一起修德、自省、笃行、慎独,做一名廉洁的教师!(《菜根谭》是明朝万历年间洪应明写的一本语录体著作,被后世誉为修身准则和处世大全,对于人们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着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书中许多至理名言,至今读来,仍值得领导干部品味深思。

感悟之一:要常修为政之德。《菜根谭》中有言:“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心者修行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高尚品德就是他一生事业的基础,这就如同兴建高楼大厦一般,假如不事先把地基打得很稳固,就绝对不能建筑既坚固又耐久的房屋。心性是修行的根基,就像没有根的植物不能长的茂盛一样,心性不正就不可能修行得道。毋庸置疑,道德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国之基。做人,应该身先立德;做官,应该以德从政。领导干部作为一个单位、部门或地区的领头羊,其道德好坏绝不只是个人问题,而是关系着党风政风民风、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的大问题,因此,领导干部理应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时刻将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于心,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政绩观,带头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努力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生活作风,净化生活圈、交际圈和娱乐圈,切实提高自身的政治品位和生活品位,真正把锤炼党性、修炼人品、提升境界当作终生追求,永远固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争当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践行者、维护者和引领者。

感悟之二:要常思贪欲之害。《菜根谭》中提示我们:“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意即人只要一有贪欲私心,也就没了骨气、失去智慧,变得无情、丑陋,败坏了一生的人品。所以,古人把不贪作为法宝,这样的人才可以平安、幸福、快乐地度过一生。不可否认,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的欲望与生俱来,这本无可厚非,因为正当和积极的欲望是一个人追求幸福、走向成功的强大驱动力。但是,如果一个人欲望太过膨胀,尤其是追求名利、美色和权力的欲望太过分,失去节制,只会自食苦果,成为欲望的奴隶,任其驱使,正如《菜根谭》所言:“人生只为欲字所累,便如马如牛,听人羁络;为鹰为犬,任物鞭笞。若果一念清明,淡然无欲,天地也不能转动我,鬼神也不能役使我,况一切区区事物乎!”因此,面对灯红酒绿的诱惑,领导干部不妨少一些私心杂念,多一些清心寡欲,自觉强化定力,牢记“警戒线”,筑牢“防守线”,远离“高压线”,切实做到不为物惑,不以情移,不为利诱,不为名扰,从而享有轻松洒脱和幸福快乐的人生。

感悟之三:要常存敬畏之心。《菜根谭》中说得好:“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诚然,古今同理,一个人只有心存畏惧,才能变得理智、谦和和客观,才不会无所顾忌,肆意妄为。古人云:“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又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手中或多或少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如果用得好,可以为民造福,如果用得不好,则会误国殃民,因此,领导干部更应常存敬畏之心,懂得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权力,敬畏法纪,只有这样,才会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对待工作,才会自觉严格要求自己,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持正确人生航向,切实做到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法之事不干,勤勤恳恳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

刘建明

第二篇:读《菜根谭》心得体会

它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之所以以“菜根为名”表现了作者甘于清贫的淡然态度和平凡超脱的生活理想,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菜根谭》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菜根谭》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一】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被称之为“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起初,我被这样的高评价而吸引并且持怀疑态度,读罢才觉如此评价毫不夸张。此篇仅表达对其中部分语录的感悟体会。

《菜根谭》文字简练明隽,兼采雅俗。其似语录、似训诫又似随笔,而亦有其独特的趣味与力量。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练才能获得”。作为一本通俗读物,其对仗工整而耐人寻味,便于记忆与理解。

每一个尚未涉世的年轻人,都对未来抱有无限期待。在社会中,我们经历磨练与挫折,并由此获得经验。然而,我们在不断做加法的同时也在不经意中做了减法,失去了本性中珍贵的品性。“抱朴守拙,涉世之道。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这是《菜根谭》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尽管我们尚未完全进入社会,但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或许已经失去了最初的纯真与烈性。饱经世故的人或许从容而能干,却也沾染了圆滑。社会中各行各业的“潜规则”被习以为常却未必正确,这些“恶习”也在不经意中伴随着成长而增加。与其讲究做事的圆滑,倒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点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做一个有丰富内心世界的人,就要学会保留本性中的特质与闪光点。如此,才不至后悔迷失。

现代的快节奏生活,让许多人在忙碌中失去了生活的快乐与情趣。不论古今,好好生活才是幸福人生的主旋律。“闲里吃紧,忙里偷闲。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古人总是擅长从自然规律中摸索人生的道理。我们每天看到的天地好像一动也不动,其实天地的活动一时一刻也没有停止。早晨旭日东升,傍晚明月当空,可见日月昼夜都在奔驰,可在宇宙中,日月的光明却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一个聪明睿智的人,平日闲暇时胸中要有一番打算,以便应付意想不到的变化,忙碌时也要做到忙里偷闲,享受一点生活中的乐趣。于是又忽然想到陶渊明的豁达自由,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恬淡。虽然我们不能避世隐居,但是我们可以追求高质量的生活。高质量的生活不是追求享乐安逸,也不是追求朝乾夕惕,而是追求充实和快乐。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智慧。一个人经常保持开朗的心情,乐观的态度,豁达的心胸是事业成功、人生幸福的基础。“和气致祥,喜神多瑞。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此处在描写自然事物的情感时让人不禁联想到杜甫笔下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狂风暴雨的天气中,连飞禽都感到哀伤忧虑;在晴空万里的日子里,连草木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由此可见,天地之间不可以一天没有和祥之气,而人间也不可以一天没有欢欣之气。人们喜欢风和日丽的春景。同样,人们也喜欢平和快乐的人生。一个人保持一种健康豁达的心态,那么他周围的世界就是一个欢快美丽的世界,一个和气幸福的世界。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坐观天外云卷云舒”“真味是淡,至人如常”……每每读到让自己豁然开朗或眼前一亮颇有醍醐灌顶之意的至理名言,我都会摘抄记忆。虽然有些可能已经遗失至脑海中无法追寻的角落,但有些却是永远印刻在了心上。慢慢咀嚼,细细品味,静静思索,《菜根谭》是一本读不尽阅不完的“心灵礼物”。

读《菜根谭》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二】

可以说涉世未深的我对这本书的体会和感悟还比较浅薄,不过品读后着实感觉到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其中蕴藏的细小而又深刻的道理值得细细品味,所以在此也向各位老师推荐。有人对其评价是:这是一本修身养性的人生教材,能够净化你的心灵,启迪你的智慧。我是在今年的暑假期间与之结缘,翻开品读一番,受益匪浅,简练的文字,带给人潜移默化的力量。

该书总结了为人处世之策略,概括了功业成败之智慧,指示修身养性之要义,指点生死名利之玄妙,倡导的是悲天悯人,普度众生,空灵无际的超脱境界。让人读后犹如醍醐灌顶,顿感受益无穷。坦白的讲,很多言辞我感悟并不深,可能实际的经历有限。仅就感悟颇深的几点谈起:《路留一步 味让三分》讲的是走路到狭窄处,要尽量留出一点空间,让别人也能过得去;吃饭吃到美味之时,别忘了省下三分,让别人也能尝一尝。这正是最安全、最快乐的处世立身之道。《心虚明理 心事却欲》讲的是一个人要抱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只有谦虚才能容纳真正的学问和真理;同时一个人又要抱善则善执着的态度,因为只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抵抗外来物欲的侵入。举个小例子,有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花尽心思,学生们还是面无表情,此时你会怎么做?是暴怒处之还是冷漠的态度置之不理呢?还是……对待学生也要有一种胸襟,所谓律己宜严,待人宜宽。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去解决。

徜徉在此书中,带给你的是另一种境界,你会发现你所谓的烦恼毫无存在的意义,在体验真理的同时让我们一并收获快乐。该书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无法一一述说,我想说,读这本书如同与一位智者交谈,他似乎明白、理解你的一切,把你的烦恼、你的忧虑在细小的情理中帮你消除。

呈上一句话:读书能够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快乐、光彩和才干的体现也会因人而异,我们争取在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抽取一点时间与书为友,在这位朋友的带领下去感悟幸福、体验快乐。总之,读书就是学习,就是反思,就是进步,也就是成长。争做幸福的读书人……

读《菜根谭》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三】

一个“低”字,却演绎出了深厚的境界,风范,哲学。

李嘉诚曾给自己的儿子开出了一条训词:“树大招风,低调做人。”古往今来多少成功者,都是从中领悟处世之道。

三国时诸葛亮对蜀国居功至伟,刘备本想以皇位相让,但诸葛亮谨守属臣本分,低调做人,而正是他的功成不居,让后人敬佩不已。

低调,不是压抑自身的欲望,而是自然而然,修养品性,“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能为人着想,能顾全大局,能合作共赢。更进一步,让自己拥有超脱欲望、淡泊名利的胸襟。

如此,方能看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读《菜根谭》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四】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静;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你听过吗?这是在《菜根谭》中的一则,说了在一个静的地方,很安静,这不是真正的静,要在一个喧闹的地方静下来,才是真正的静。

有一次,我和妈妈来到一个农村,那里很穷苦,他们在那里干活,种田,满头大汗。我在城市里整天很开心,可是我在农村里看到那些小孩子,和种田的大人们也很开心。为什么呢?我知道了一个道理,在快乐的环境中很快乐,这不是真的快乐,在很穷苦的生活环境中仍然保持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我终于知道了,我在学校里努力学习,刻苦读书中取得的快乐才是真的快乐。

我一定会做到这些的。

《菜根谭》这本书是对我有好处,我会把这本书保存得很好,认真学习。

读《菜根谭》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五】

我第一次看《菜根谭》是在十年前,那时太年轻,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很多东西都是囫囵吞枣。而今已是而立之年,有了一些人生经验,便更能理解书中的至理名言了。《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的语录集。书里阐述了为人处世、淡泊从容、修身养性、怡情适性、功业成败、返璞归真几方面内容。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方式。表现了古人对人生、人际、人性的见解。

读《菜根谭》须静静地读,细细的品,用心感悟,方能领略到它的哲学和智慧。毛主席也曾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读懂一部《菜根谭》体味人生的百种滋味,方能做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商界人士喜欢读《菜根谭》,因为他们认为《菜根谭》是一部奇书,是企业界经营管理的“指南”,企业家修身养性的“教材”;僧侣们喜欢读《菜根谭》,是因为其博大、宽容、善良。我也喜欢读《菜根谭》,因为我觉得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

我读《菜根谭》的最大感悟是它能使人的心境更加平静。当你愉悦时,它是一首清脆婉转的歌,让你心悦飞翔;当你忧郁时,它是一首悠远而又有力的笛声,让你重整旗鼓,走出阴霾。《菜根谭》是一坛久经酝酿的老酒,值得我们去品味、享受。它更像是一壶老茶,值得用心去泡,用心去喝,用心去细细体会。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大意是在狂风暴雨的天气中,连飞禽都感到哀伤忧虑;在晴空万里的日子里,连草木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由此可见,天地之间不可以一天没有和祥之气,而人间也不可以一天没有欢欣之气。这让我体会到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皱眉,它就对你皱眉;你微笑,它就对你微笑。幸福不是一种现实,而是一种感觉。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保持喜悦的心情,就是获得幸福的根本。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而且更加要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先学生之忧而忧,后学生之乐而乐”的工作热忱;不但要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态,更加要有“以修身自强”、“修辞立其诚”、“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的品格,作为一个平平凡凡的人要想不落后于这个时代,不但要有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想法,而且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来不断为自己充电、加油!

第三篇:青少年读《菜根谭》心得体会

知道这本书绝不仅仅是文字优美气度旷达那么简单,它具深远的意义,哲理应验纵贯古今、横穿中外,用最浅显的字句,言明最高深的道理。此书值得反复揣摩,反复回味。可为良师,可为益友。从此此书常置于手边案头,每回翻阅,总有所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少年读《菜根谭》心得体会精选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青少年读《菜根谭》心得体会精选模板【一】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具有儒释道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变的教人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着潜移默化的力量。

开篇第一文《天道忌盈,卦终未济》就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应留有余地,不要做得太绝,这样上帝才不会嫉妒我们,甚至恶鬼也不会伤害我们。假如一切事物都要求尽善尽美,一切功劳都要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即使不为此发生内乱,也必为此招致外患。

又如《弄权一时,凄凉万古》一文,告诉我们一个坚守道德规范的人,虽然有时会遇到短暂的冷落;可那些依附权势的人,却会遭受永久的凄凉。大凡一个胸襟开阔的聪明人,能重视物质以外的精神价值,并且又能顾及到死后的名誉问题;所以,他们宁愿承受一时的冷落,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凉。

《菜根谭》一书糅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整部书似语录,却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却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却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攻人毋太严,教人毋过高》一文告诫我们,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接受,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以希望过高,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做到。

又如《伏魔先伏自心,驭横先平此气》一文,说的是要想制服邪恶,必先制服自己内心的邪恶,自己内心之恶制服后,一切其他邪恶自然不起作用。要想控制不合理的横逆事件,必须先控制自己容易躁动的情绪,心平气和了,外来的横逆事物自然不会侵入。

《菜根谭》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本书文辞优美,对仗工整,涵义深邃,耐人寻味。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人能放得心下,即可入圣超凡》一文中说“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超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便是文辞优美,耐人寻味的绝句。在优美的韵律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一个人只有丢开功名富贵的思想左右,才可以超越庸俗的尘世杂念;一个人只有不受仁义道德等教条的束缚,才可以进入超凡绝俗的圣贤境界。

《欲路上勿染指,理路上勿退步》一文也一样,“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在工整对仗的语言中,我们明白关于欲念上的事,决不要贪图方便,就可以顺手占有一次,一旦占有一次就会跌入万丈深渊;关于义理方面的事,绝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而放弃,放弃一次就等于与真理远隔千山万水了。

再如《处世要方圆自在,待人要宽严得宜》《忘功不忘过,忘怨不忘恩》《舍己毋处疑,施恩勿望报》《清浊并包,善恶兼容》《律己宜严,待人亦宽》《宁为小人所毁,勿为君子所容》等文,无不教育我们不计前嫌、不计得失、虚怀若谷、宽以待人、乐以忘忧。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没有永远的顺境,也没有永远的不顺。生活中即使遇到些许玩逆与小人,也不用太在意,莫若去慢嚼几篇《菜根谭》,如《善根暗长,恶损潜消》《德怨两忘,恩仇俱泯》《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春风解冻,和气消冰》《厚德以积福,逸心以补劳,修道以解厄》《执着是苦海,解脱是仙乡》《躁极则昏,静极则明》《处事流水落花,身心皆得自在》等,嚼着嚼着,便也欣然释怀了。

青少年读《菜根谭》心得体会精选模板【二】

不要让那些无谓的思虑持续地停留在心里,人心本来平静,何必自寻烦恼?较劲的人生不值得过。

周国平说,“人生许多痛苦都源于盲目较劲”。我们给自己设定太多标准,太多比较,有人死磕到底获得了成功,但更多的人,在无端的较劲里,心中满是负累。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要有些不较劲的智慧。

成大事者不纠结。曾国藩有一句话“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这是种不较劲的智慧。

曾经两江总督遇刺,慈禧怀疑是曾国藩所为,特地把他叫来,阴阳怪气地说:“此事甚奇呀!”目的在于激起曾国藩的怒气,试探虚实,然而曾国藩却也只回说:“我也觉得此事甚奇。”

不纠结于慈禧对于自己的怀疑误解,自然清者自清。

有时候人与人的差距就这么一点,有的人和自己较劲,和他人较劲,和命运较劲,却忘了眼前,人生艰难处如空中走钢索,心无杂念的人才能更胜一筹。

青少年读《菜根谭》心得体会精选模板【三】

这段时间,闲时一直在看从女儿那儿拿来的一本《菜根潭》,它是明朝末年隐士洪应明所著。菜根潭三个字表达了作者“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至高心境。它讲述了作者对人生的的领悟,包含了许多的人生哲理,让你读后会豁然开朗。无论你身陷人际困局还是职场是非中,它都会给你一把智慧的钥匙帮你打开烦恼的大门。不仅如此,它还能让你开阔思想、修养身心、让你成为一个懂事理、明大义的人,这是本难得的、助人一生的好书。

常言道,人生不顺之事十有八九。只要你还在人世间生存,就不可避免的涉入人情,不可避免的与各种各样的烦心之事搅和在一起。“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隐珠藏,不可使人易知。”阐述了,做人要光明磊落,象晴天白日一样,人们都说“君子坦荡荡”“明人不做暗事”。对于才能来说呢,不易急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以免遭人嫉妒。在坦露自我的同时,我们要心存善意的带上面具,不同的面具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展现才华的时候不要不分时间,不分场合。这样不仅不能让你瞩目,还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因而做人要低调些,这不是世俗眼中的软弱,而是一种修身之法,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世之道。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那是因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

“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只要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能跻身于名流,做学问也没有什么诀窍,只要摈除外物的诱惑,便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了。如果我们没有被名利所左右,便专心致力与一项事业,只要能摆脱俗情物欲。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远。如果追求华服美食,这些贪图物质享受的做法还在继续,那我们就是真的活着没什么意义了。真的没有必要去屈膝奉承,一切随遇而安。

“晴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身履薄处出。”像晴天白日般的光明磊落的节操,是从贫困艰难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而扭转大局的雄才伟略是从谨慎的行事态度中磨练出来的,我明白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并且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来行事。在读书中静静的思考过程也即是生活的过程,若要真正的读懂一部书,必须要保持一颗融有真实,真诚,真情的心,并可以为你所控,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释放出来,让周围的人们感受的到你的真实,真诚与真情。读书也就是品味人生真谛的过程,一本包含智慧的好书,让人感觉就是如沐春风,《菜根谭》中每条的字数都不多,但却融入了人生的最为真切的感悟。当这些集古贤人智慧于一体的文字从舌尖划过时,不单单的是一种清新,心头那份无法言喻的快感更是另一番情趣。《菜根谭》成功的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之道,既让人有积极的对待人生之态度,又有超然于名利之外的情怀。我“悟性浅”,对于书中的智慧,只能“浅尝”,结合自己以前对待人生的想法,感悟最为深刻的就是“糊涂处世”及如何耐得住寂寞。《菜根谭》的智慧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另一方面上,我也找到了一条排遣寂寞、烦恼的曲径——在夜深人静时,翻开一本名著,静下心来,走入文字的世界,用心来品味“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青少年读《菜根谭》心得体会精选模板【四】

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籍贯不详。他的名作是《菜根谭》,和王永彬的《围炉夜话》、陈继儒的《小窗幽记》被人评为处事三大奇书。不过,就文学的艺术而论,其余两部书赶不上《菜根谭》:《围炉夜话》过于拘谨,语言缺乏灵动性,好像一滩浓泥流不开;《小窗幽记》部分语句大胆的因袭了《菜根谭》,那没有添砖加瓦加以掩饰的行为好像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勇敢。所以这两部书如同同胎兄弟,部分观点是一以贯通的。

据洪应明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可知道,他早年热衷于仕途,不过和大多数不得志的文人雅士一样,到了晚年都隐归了山林。他和袁黄、冯梦桢等人是好朋友,难免有些相互的影响。可是多数人不知道《仙佛奇踪》是洪应明的书,只知道一本《菜根谭》,这应该是一般作家的通病,因为自己某一部作品的过分出名而其他作品黯然失色,甚至有的干脆滞销,惹得出版商不快,又让我们以为这位作家的才情有限,只能做到一支独秀,无法促使百花齐放。

《菜根谭》原书共有三人作序,都是当时名士,足见此书炙热一时。其实这只是一本教人出世入世的小册子,说到底是一本《使用说明》,与袁了凡《了凡四训》情致相当,都是说教口气。全书综合了儒、释、道三者思想,所以领悟起来显得缓慢,有时不知所云。好在书中语言峭拔,意境阔大,颇能引起读者兴趣。书中节目分为“修身”、“应酬”、“评议”和“闲适”四大部分,阅毕后生出些感想,如同秋后算账一样一一记下,给读过的人一些心得上的交流,给未读或在读的人一点铺垫。

第一是“无为”。这本是老庄的产物,洪应明取其神进行说明,将其变成体系化,让自己的观点不仅有据可依,又显得正统。他说“躯壳的我要看得破,则万物皆空而其心常虚,虚则义理来据”,又说“**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咀蜡”,清心寡欲得让人险些丧失味觉。他不像老子直接说“为无为,则无不治”,也不像庄子愤愤劝道“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更不想列子挑明了说“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总归在“无能”二字上。所以洪应明话说得很漂亮,让自己成为《菜根谭》处事规则的生动标榜。

第二是“无欲”。洪应明抄袭了释氏的玄妙,却发展了他们的空灵,传播了佛家的禅宗。例如“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心与竹俱空,问是非何处安脚?”、“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等,都是这种特点的体现。

第三是“清闲”。这是最绝妙的一部分,集中在“闲适”章节里,表现出了古代隐士的雅致。比如“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窗前一片浮清映白,悟入处尽是禅机”,“芳菲园林看蜂忙,觑破几船尘情世态;寂寞衡茅观燕寝,引起一种冷趣幽思”,比较有名的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支卷云舒”。

这本书里的另一个可观之处在语言上,洪应明用了细碎精致的笔法去表现一种雄健放浪的情怀,可是落在条条细则上面,却如同滂沱大浪里面的小水滴,温柔可爱,比如“鸢飞鱼跃”、“波恬浪静”、“沤生大海”、“影灭长空”、“碗茗炉烟”等等。

这是一本值得看的书,在其他类似书籍里它要算较出色的一家,对我们人生以及人生以外的认识会给出一些合适的指引,不至于过早的迷了路。

青少年读《菜根谭》心得体会精选模板【五】

佛家有言“心静自然凉”,与《菜根谭》有异曲同工之妙,“欲其中者,波沸寒潭,山林不见其寂;虚其中者,凉生酷暑,朝市不知其喧”,心中浮躁的人即使在幽静的山林中也体会不到的寂静,心中虚脱明净的人即使在夏日里也能得到清爽,在嘈杂的躁市也能心静。无论在哪个时代这都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很多人一昧的追求功名利禄整天心浮气躁,惶惶不可终日,若得若是若即若离忐忑不安的,就算是找个人间仙境也无福消受;但是一个人把名利地位看得很简单,他的人生会很轻松,这也是把物欲看透了的表现,他明白钱财乃身外之物,内心纯洁才是最重要的。

陶渊明就是超凡脱俗的隐士的典范,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情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昭然可见。但是他那种清高又是那么的平易近人,把清高放在内心而不是表现在外表的高傲,这也是洪应明所认可的高尚。

洪应明对叱咤政坛的风云人物说要学会激流勇进明哲保身,对仕途迷茫前途坎坷之人说要苦中求进永不言弃,对整日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人说要内心持净以修其德,对高傲自大自以为是的人说要虚怀若谷虚心谦卑,对雄才大略威震八方的霸主说要仁者无敌。

嚼着菜根香,体会世海沧桑,读懂人生哲理,导航着未来的方向!

第四篇:读《菜根谭》有感

读《菜根谭》有感

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思想的提升和科技的发展共同助推。其中,思想的提升可以说是整个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本源。作为五千年中华文化传承人的华夏子孙,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沉浸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里。今所阅读的《菜根谭》正是一本儒家通俗读物,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它是儒家真理的结晶,其中,不乏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对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接触到《菜根谭》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在旧书摊淘书,偶然看到古色古香的封皮和有些泛黄的书页,心想这书的名字也挺有趣,不知道书中内容为何,但是翻看几页后发现,书中很多字句简练又很有深度,所以就买回家细细品读。读这本书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因为是整理收集的,所以整书没有大块衔接的文段,基本都是以短句彰显含义,利用少量的时间也能体会到书中的真谛。这本书分为修身、应酬、评议、闲适、概论五个部分,每一部分相对应有几十折的篇幅,从思想、生活、工作等方面谈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修身”这一部分,主要讲从个人心智素质的方面整体提高。“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很多人做人做事都有很强的目的性,做善事是为了向别人彰显自己的品德,施恩惠是为了结交朋好,事业出众是为了惊世骇俗,甚至连养株植物都是要标新立异……这所有的目的,并不应是我们做这些事的本意,善念中存戈矛,理想路上存荆棘,拔除它们很难,但是这正是事物最应该被扶正的本源。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很多人说理想,但却并不是真的理想,有人为了追求金钱,有人为了追求名利,不同的目的,让我们丧失本应该单纯的追求。本应是为实现自我认可而追求的理想,变成为了迎合世俗眼光和物质享乐的贪婪,这理想路上出现的荆棘,我们每个人都不敢否认自己有过。一生很长,成长的路上我们会面临不同的诱惑、不同的陷阱,他们让我们迷惑,让我们迷茫,甚至让我们迷失,而最能帮助我们的就是我们自己,那些心灵深处的小荆棘需要我们亲手用刀斧修整或斩断,脑海中出现的邪念需要我们自己去板正、去克服。

修身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人性本善,但每个人成长的环境是不同的,所面临的境遇和其中出现的挫折也是不同的。唯一相同的就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是无往不利的。有些人会保持初心,有的人却会被现实腐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最不能忽视的就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应有的修养自身的性情的能力。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并不是从一出生就比平常人更有思想,而是在经历过痛苦后努力地反思和纠正,才让自己的精神得以提升。

修身难,难就难在我们没有去思考,没有通过事情去质疑,没有想从事件上得到提高。时刻保持着警醒,通过事情看到本质,只有刨除路上的荆棘,才能让精神得到升华。

第二部分所讲的“应酬”,是待人接物和处世方面的道理。“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在自身素质提高的前提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我们面对这个世界所做出的反应。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说的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不要用十分的力,平和清淡顺其自然才更能长久,而不是将力量全部用尽,这样在日后的交往中反倒会有不利。《菜根谭》里的这些文字,也是说万事不能做尽,待人要留有余地,在恩惠和礼数上不要做尽才能维系双方不厌烦,做事也要留有余地,不要每次都将智慧用尽,才能提防不测的发生,为自己留条后路。这是儒家思想的一个很明确的体现。中国人讲究礼数,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万事都讲求周全,但在长久的生活中,我们也同样悟出很多道理。我们懂得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刚刚认识就将万事做尽,以后的相处便处处都是意料之中,久而久之就变成厌倦,为了避免这种厌倦我们懂得适可而止。做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事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此时此刻将万事做尽,接下来事情的发展也许就不会按照自己的预期进行,那么之前没为后来留退路的做法就可能将自己置于不复之地。

第三部分主讲“评议”,对于世事及内心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谏言,以达到身心的提升。“贪心胜者,逐兽而不见泰山在前,弹雀而不知深井在后;疑心胜者,见弓影而惊杯中之蛇,听人言而信市上之虎。人心一偏,遂视有为无,造无作有。如此,心可妄动乎哉!”做人做官,最不能有的就是贪念,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掌握好自己的内心才能长久;客观公正,不疑心偏颇,才能平衡好事物看清本质。

《菜根谭》的第四部分讲的是“闲适”。除了做人当官,我们作为活生生的人,同样需要享受生活中的种种乐趣和培养一些闲适的性情。“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白天我们需要扮演很多角色,或是员工或是家人,晚上我们拥有的却是自己的清幽和放松。生活忙碌、工作紧张,让很多都市人忘记抬头看看太阳和星星,但人生即使再繁忙,我们都应该时不时抬头仰望星空,不要忘了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或聆听涓涓细流,或闲看花开花落,也同样是一番滋味。

“闲适”这部分的臻句让我感悟到什么是真正的生活,我们对生活应该有怎样的态度。读书、饮酒、赏花、种树……这些仿佛只有在书中能实现的生活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也无须做出过大的改变,其实细微的变化就能调整我们整个生活的节奏和质量。其中读书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精神的成长和技能的成熟都离不开它。多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气质,让我们变得更加有礼有节,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用智慧战胜生活中面临的困难,读书也可以让我们更快乐,调节我们身体的状态,用读书来放松身体绝对是明智之举,读书更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变得更加高尚纯洁。

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是整书的概论,其中所包含的哲理正是我们生活中、工作中、精神上、物质上所能接触到的方方面面的道理。刚刚来到工作单位,我对于工作刚刚有一定概念却还没有太多自身的理解,读了《菜根谭》里面的这些警句,我对工作有了一些新鲜的定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做领导的好助手、同事的好搭档,一切以工作为重,处理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和教育细数不尽,对我精神的提升更是潜移默化的,我会将这本书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以及待人接物上,努力融入工作环境中,成为一名合格的测绘人!

第五篇:读菜根谭有感

读菜根谭有感

从作为一个学生的时候我们就读书就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对书的认识选择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萌芽、成长、深入的过程,也曾经经历过一个崇洋媚外、不重视本国自身学术文化的过程。当前相较于国外学者对学术研究的客观和严谨,注重传授一个思维和认知的过程,我国同时代不少书籍过于注重形式和框架,光凭作者主观定义的概念、特点就占去大半篇幅,实质内容则走马观花、轻描淡写,以至于读书至今,我只看见一次我国的文献在西方学者的著作中被援引,甚是疾首。一度也曾觉得戴尔卡内基、卡尔 罗杰斯的思想似乎要比我们高很多,一度也曾兴起过以后只看老外的书的冲动,直到偶尔读到了这本《菜根谭》,才是我真正明白,原来我们的先哲也很高明,而且还高的不止一点点。对于这本书毛泽东曾有过,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佳评,一本《菜根谭》囊括了中国几千年为人处世智慧的经典文献,处处透射出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理念,其旺盛的生命力在于无论你是成功者、失败者、生意人还是公务员,人人都可以在其中汲取智慧。

一、静坐观心真妄毕现

每天,在家里、在单位、与家人、与朋友,我们都时时刻刻都浸没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交往中,对生命的意义和自己的内心都无暇思索,只是简单的为工作指标、为养家糊口而

奔波、忙碌,为邻里的一句狂言、为小孩的调皮捣蛋而大悲、大喜,难道我们仅仅就是活在别人的口中吗?这真的就是你自己吗?此时此刻,你真的是这样想的嘛?所以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尝试花一点点时间静坐独思,你会觉得一种心灵的宁静,一种自己真实情感的流露,(卡尔罗杰斯),或许白天困扰你许久的纠结就都成了浮云。

二、善喜致福去杀避祸

幸福是无法强求的,只要保持愉快的心境,就能获得幸福的根本;灾祸是无法避免的,只要打消有违良心的念头,就是远离灾祸的方法。人生在世幸福和痛苦都是我们慰藉自己心灵调味品,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裁判员、监理师,每一件小事或许都会触动内心的震撼,豁达、开朗,保持乐观地看待人生是我们不断追求幸福的基础,过度刻薄地要求对待自己,只会使烦恼忧愁伴随你左右,歌里唱到“女人何苦为难女人”,那我们自己又何苦为难自己呢?难道我们的灵魂就真的如此千锤百炼铜墙铁壁吗?养喜神,以为招福之本而已,幸福之神其实就在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秉持信仰和价值,恶行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在伤害我们自己,“人在作,天在看”我们自己看的比天还清楚,话说三国曹孟德“知错、改错、不认错”,可还是得靠编一个“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的故事才能勉强克服失眠,孰是孰非、功过对错曹操的良心

还是很清楚的,原来一代枭雄也没办法忽悠自己的良心,也时时刻刻收到来自内心的审判、惩罚、煎熬,他,真正快乐吗?他,真正幸福吗?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吃得香、睡得着,还不用去买脑白金。

三、宽宏大量君子之操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而无友”,大千世界、众生百态,为人处世一定要有宽宏大量、清浊并容的雅量,特别是我们搞基层工作的,面对工作中零零总总的群众现象,必须始终保持宽容、接纳的态度,在和谐理解中求得更高层次的大同,不可有自以为清、孤芳自赏的消极态度。

四、忠恕待人养远远害

不执念于责备别人的小过失,不以揭发别人隐私为乐,不记恨人与人之间种种纠葛,三者可以养德,亦可远害。但实则不易做到,引赵一卓的一句话来说,不论过去或者现在,人都挂着两只口袋:前袋装着别人缺点,一切看来那么明显;后袋装着自己缺点,挂在背后老不看见。过于专注于别人的过失、隐私,为一点小事而记仇不快,只会让自己久久不能从烦恼、郁闷中解脱,每一次的见面、招呼,都会勾起你对那个所谓的“敌人”的不满和抑郁,或许在别人早已淡忘、笑了之时,你还在怨恨的圈子里不停打转,无尽的纠结,何必呢?多给他人一点宽恕,多给自己一点笑容,转眼间,你会

发现快乐是如此眷顾你的身旁。

五、有过归己有功让人

在企业、机关抑或社会种种,一件大事的成功往往在于一个团队精诚团结,凝聚一心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有何别人共同承担过失、共同分享成果的雅量,应该有和别人共度难关、克服困难的胸怀。一个团队人数的增加意味着每个人责任的减少,如果个体都发现自己的努力始终得不到认可,反而只会引来过失和责备,那何苦还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呢?同甘共苦、同舟共济,是一种美德也是团队激励的重要原则,纵使有功就抢、有难就让、有过就逃的做法在一定时间、一定期限可能会有市场,但长此以往难免招来孤立和怨恨,对自己、对团队来说都是一种损失,用李云龙的话说“咱还得在这块儿混下去呢”。“同船过渡百年修”,人生不过寥寥数十载,一同共事都是缘分,分享快乐,分享阳光,未尝不是一条通向快乐的捷径。

下载读《菜根谭》心得体会(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菜根谭》心得体会(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菜根谭》有感

    读《菜根谭》有感 朱孔明 窗外雨声,细细如丝,似古典优雅的古筝曲《云水禅心》,行云流水入耳声声。暖黄色的灯光下,独自伴一杯清茶,嚼一嚼“菜根”,对于略感疲乏的我的确是一件难得......

    读《菜根谭》后感

    读《菜根谭》后感 从一开始只是听过《菜根谭》,到现在读完从图书馆借来的一本, 我受益匪浅。它是一部充满哲理的智慧书。有时,书里一句简单的话,给我带来了足足几天的思考与感......

    读《菜根谭》后感

    读《菜根谭》后感 读《菜根谭》,我受益匪浅。它是一部充满哲理的智慧书。有时,书里一句简单的话,给我带来了足足几天的思考与感动。它用散文诗化的手法从从修养,处事,学习,心境等......

    读《菜根谭》有感

    《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收集整理所著,是一本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的书籍。先哲所云“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的名言意味着人若是能忍受住苦难,则必能成就一番事......

    读《菜根谭》有感范文合集

    读《菜根谭》有感 “外国名著好,但不如自家的好。”这是我读了《菜根谭》谋略全本最大的感受。 外国名著的确好,好在什么地方呢?外国人用以精炼的文笔带着他们所想要表达的东......

    读《菜根谭》有感

    读《菜根谭》有感1 “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生活中,千载难逢的好事就是得到一本好书和结交了一个良友。参加工作整整一年的时间,周末闲暇时,我喜欢一个人静心地阅读,在书的海......

    读菜根谭有感(大全五篇)

    读菜根谭有感这是一本类似于《围炉夜话》的小册子,是明代的洪应明所写,后世流传下来。如果说《围炉夜话》是一本劝善之书,那么《菜根谭》就是一本为人处世之书。以前总见到有关......

    平常心——读《菜根谭》有感(最终定稿)

    平常心 ——读《菜根谭》有感 岭院 《菜根谭》是明代思想家、学者、道士洪应明在万历年间,写的一部论及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文集。它糅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