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读《菜根谭》有感(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3 12:2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平常心——读《菜根谭》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平常心——读《菜根谭》有感》。

第一篇:平常心——读《菜根谭》有感

平常心

——读《菜根谭》有感

岭院

《菜根谭》是明代思想家、学者、道士洪应明在万历年间,写的一部论及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文集。它糅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智慧,一条条警句教人在尘世中应如何为人处世,修身养性。

明朝,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对物质的追求亦是愈发明显。但是这种指导人们在喧嚣中安身立命的劝世之说《菜根谭》并没有得到重视,甚至波澜不惊,连《四库全书》的存目中都没有它的影子。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社会问题日益尖锐,《菜根谭》进入人们的视野。

记得军训的时候,无意间听到一个排的教官跟他的学生说:“我要送你们一句话,是关于我最喜欢的《菜根谭》的话: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当时我很惊讶,教官虽然是软件学院的国防生,却能够喜欢《菜根谭》这样一本古代经典。再反观自己虽然是文科生,却没真正读过几本好书。后来渐渐发现,真正的牛人都是可以文理兼修。

之前有了如此之深的印象,所以当看到这次思修读书报告的书目里有《菜根谭》,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出乎我的意料的是,本来以为这种古代的讲大道理的语录体书,是像《论语》般枯燥而且晦涩难懂的。但读了之后发现,发现白话文通俗易懂,语言十分精炼并且对仗工整。其中不乏“吉人”—“凶人”、“苦事者”—“平心者”、“施恩者”—“利物者”一类的对比,带着《论语》中小人与君子的对比的写法,更给人直击灵魂的触动,发人深省。虽然资料上说洪应明是一位归隐的道士,但他书中的观点也不单单只是某一学派的一家之言,是融汇了儒、释、道的修身养性的思想的警句。一句句深入浅出的道理,极为通俗,是脚踩实地的、我们随时可以在生活中践行的准则。

匆匆读完了全书的每一句箴言,虽来不及句句细嚼品味,但也感觉灵魂得到了洗濯,其中最大的体会就是做人要有一颗平常心。我想书能这样感染我,跟作者的人生经历也是密不可分的。

冯梦祯说作者洪应明是“幼慕纷华,晚栖禅寂”。脱离官场后,洪应明在万历年间潜心著成这部《菜根谭》。他字“自诚”,号“还初道人”,字号里寄托了他返璞归真的愿望。洪应明真的是一位神秘的“思想家、学者、道士”,在百度百科上,对他的介绍只有寥寥数语,甚至其中还夹杂着一句“生卒年不详”。他的词条,大半还是对他的《菜根谭》和《仙佛奇踪》的介绍。可见洪应明真是一个隐士,给纷哗喧嚣的尘世,仅仅是留下他的思想。他自己,正如《菜根谭》“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境悬空,静躁两不相干”中,那不留恋山谷的孤云、不闻问世间的明月。心如古井,不起波澜,这是人生超然物外的化境。

而反观欧阳修,哪怕在《醉翁亭记》中说自己逍然山水之间,一再写“乐”,却还是可以看出他并没有真正旷达,需要借山水饮酒来排遣被贬的不悦。再看才子唐寅,虽然吟唱“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但他自己又何尝不是郁郁寡欢呢?其实中国古代文人,写出了超脱的句子,实际上心中却还耿耿的不在少数。正如我们常说的,真的放下了,何必写出来呢?所以,洪应明倒真的是一位奇人。

看完洪应明那两三百字的记录,我马上想到另外一个人——陶渊明。当完了彭泽县令,陶渊明作《归去来兮辞》,宣誓了他的解印辞官。吟唱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至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而熹微”,靖节先生走向了归隐,隐逸于世外桃源,煮酒著文,在浔阳柴桑间享受了自己的人生。同样的,追逐完一番功名后,洪应明也归隐山林,沉浸在儒释道中,与袁黄、冯梦祯等大家往来。

记得一节思修课的最后,老师放出ppt,跟我们说,不要今天因为得到了肯定,就骄傲得忘乎所以,也不要明天因为别人的否定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那节课的前几天,刚刚受到过赞扬,也收到过批评,所以听到老师的话,特别有感触。

《菜根谭》里有一句话:“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庄子在《逍遥游》里说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种逍遥的境界,如果能达到,便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可以省却现在的多少纠结和烦恼。可是要做到这样,放下所有对功名的追求,超然脱俗,需要我现在还远远不具备的勇气。能不让自己的心性受到外人的评价而变化,做自己,而不是做别人眼中的自己,又是需要何等的智慧。

或许这些人生的大智慧,是需要时间和阅历来肇基柱础的。一如陶渊明和洪应明,没有前半生在官场的羁绊,哪里能够大彻大悟,寻得他们自己人生的真谛,寻得一颗平常心,做自己。

达不到“至人”、“神人”、“圣人”的境界,怀着一颗平常心,也能让我们坚定自己的操守。“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不管宦途是否畅顺,都要怀着一颗平常心,盈思缺,亏也要淡然。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的那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管你身处庙堂还是江湖,既然立志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以一颗平常心去践行。不管路途是否顺利,其中的磕磕碰碰也不应扰乱你为天下苍生着想的平常心。“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公相;士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

蔡琴有一首《菜根谭》同名的歌曲,我想作词人也是因为对《菜根谭》深有体会吧。里面有一句歌词:吃得菜根好福气不为五斗米只穿青步衣道理全在菜根里。菜根易见,道理常听。但不是每个人都嚼得出菜根的甜味,不是每个人都悟得出道理的真谛。

第二篇:读《菜根谭》有感

读《菜根谭》有感

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思想的提升和科技的发展共同助推。其中,思想的提升可以说是整个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本源。作为五千年中华文化传承人的华夏子孙,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沉浸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里。今所阅读的《菜根谭》正是一本儒家通俗读物,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它是儒家真理的结晶,其中,不乏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对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接触到《菜根谭》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在旧书摊淘书,偶然看到古色古香的封皮和有些泛黄的书页,心想这书的名字也挺有趣,不知道书中内容为何,但是翻看几页后发现,书中很多字句简练又很有深度,所以就买回家细细品读。读这本书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因为是整理收集的,所以整书没有大块衔接的文段,基本都是以短句彰显含义,利用少量的时间也能体会到书中的真谛。这本书分为修身、应酬、评议、闲适、概论五个部分,每一部分相对应有几十折的篇幅,从思想、生活、工作等方面谈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修身”这一部分,主要讲从个人心智素质的方面整体提高。“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很多人做人做事都有很强的目的性,做善事是为了向别人彰显自己的品德,施恩惠是为了结交朋好,事业出众是为了惊世骇俗,甚至连养株植物都是要标新立异……这所有的目的,并不应是我们做这些事的本意,善念中存戈矛,理想路上存荆棘,拔除它们很难,但是这正是事物最应该被扶正的本源。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很多人说理想,但却并不是真的理想,有人为了追求金钱,有人为了追求名利,不同的目的,让我们丧失本应该单纯的追求。本应是为实现自我认可而追求的理想,变成为了迎合世俗眼光和物质享乐的贪婪,这理想路上出现的荆棘,我们每个人都不敢否认自己有过。一生很长,成长的路上我们会面临不同的诱惑、不同的陷阱,他们让我们迷惑,让我们迷茫,甚至让我们迷失,而最能帮助我们的就是我们自己,那些心灵深处的小荆棘需要我们亲手用刀斧修整或斩断,脑海中出现的邪念需要我们自己去板正、去克服。

修身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人性本善,但每个人成长的环境是不同的,所面临的境遇和其中出现的挫折也是不同的。唯一相同的就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是无往不利的。有些人会保持初心,有的人却会被现实腐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最不能忽视的就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应有的修养自身的性情的能力。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并不是从一出生就比平常人更有思想,而是在经历过痛苦后努力地反思和纠正,才让自己的精神得以提升。

修身难,难就难在我们没有去思考,没有通过事情去质疑,没有想从事件上得到提高。时刻保持着警醒,通过事情看到本质,只有刨除路上的荆棘,才能让精神得到升华。

第二部分所讲的“应酬”,是待人接物和处世方面的道理。“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在自身素质提高的前提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我们面对这个世界所做出的反应。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说的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不要用十分的力,平和清淡顺其自然才更能长久,而不是将力量全部用尽,这样在日后的交往中反倒会有不利。《菜根谭》里的这些文字,也是说万事不能做尽,待人要留有余地,在恩惠和礼数上不要做尽才能维系双方不厌烦,做事也要留有余地,不要每次都将智慧用尽,才能提防不测的发生,为自己留条后路。这是儒家思想的一个很明确的体现。中国人讲究礼数,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万事都讲求周全,但在长久的生活中,我们也同样悟出很多道理。我们懂得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刚刚认识就将万事做尽,以后的相处便处处都是意料之中,久而久之就变成厌倦,为了避免这种厌倦我们懂得适可而止。做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事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此时此刻将万事做尽,接下来事情的发展也许就不会按照自己的预期进行,那么之前没为后来留退路的做法就可能将自己置于不复之地。

第三部分主讲“评议”,对于世事及内心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谏言,以达到身心的提升。“贪心胜者,逐兽而不见泰山在前,弹雀而不知深井在后;疑心胜者,见弓影而惊杯中之蛇,听人言而信市上之虎。人心一偏,遂视有为无,造无作有。如此,心可妄动乎哉!”做人做官,最不能有的就是贪念,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掌握好自己的内心才能长久;客观公正,不疑心偏颇,才能平衡好事物看清本质。

《菜根谭》的第四部分讲的是“闲适”。除了做人当官,我们作为活生生的人,同样需要享受生活中的种种乐趣和培养一些闲适的性情。“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白天我们需要扮演很多角色,或是员工或是家人,晚上我们拥有的却是自己的清幽和放松。生活忙碌、工作紧张,让很多都市人忘记抬头看看太阳和星星,但人生即使再繁忙,我们都应该时不时抬头仰望星空,不要忘了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或聆听涓涓细流,或闲看花开花落,也同样是一番滋味。

“闲适”这部分的臻句让我感悟到什么是真正的生活,我们对生活应该有怎样的态度。读书、饮酒、赏花、种树……这些仿佛只有在书中能实现的生活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也无须做出过大的改变,其实细微的变化就能调整我们整个生活的节奏和质量。其中读书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精神的成长和技能的成熟都离不开它。多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气质,让我们变得更加有礼有节,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用智慧战胜生活中面临的困难,读书也可以让我们更快乐,调节我们身体的状态,用读书来放松身体绝对是明智之举,读书更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变得更加高尚纯洁。

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是整书的概论,其中所包含的哲理正是我们生活中、工作中、精神上、物质上所能接触到的方方面面的道理。刚刚来到工作单位,我对于工作刚刚有一定概念却还没有太多自身的理解,读了《菜根谭》里面的这些警句,我对工作有了一些新鲜的定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做领导的好助手、同事的好搭档,一切以工作为重,处理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和教育细数不尽,对我精神的提升更是潜移默化的,我会将这本书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以及待人接物上,努力融入工作环境中,成为一名合格的测绘人!

第三篇:读菜根谭有感

读菜根谭有感

从作为一个学生的时候我们就读书就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对书的认识选择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萌芽、成长、深入的过程,也曾经经历过一个崇洋媚外、不重视本国自身学术文化的过程。当前相较于国外学者对学术研究的客观和严谨,注重传授一个思维和认知的过程,我国同时代不少书籍过于注重形式和框架,光凭作者主观定义的概念、特点就占去大半篇幅,实质内容则走马观花、轻描淡写,以至于读书至今,我只看见一次我国的文献在西方学者的著作中被援引,甚是疾首。一度也曾觉得戴尔卡内基、卡尔 罗杰斯的思想似乎要比我们高很多,一度也曾兴起过以后只看老外的书的冲动,直到偶尔读到了这本《菜根谭》,才是我真正明白,原来我们的先哲也很高明,而且还高的不止一点点。对于这本书毛泽东曾有过,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佳评,一本《菜根谭》囊括了中国几千年为人处世智慧的经典文献,处处透射出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理念,其旺盛的生命力在于无论你是成功者、失败者、生意人还是公务员,人人都可以在其中汲取智慧。

一、静坐观心真妄毕现

每天,在家里、在单位、与家人、与朋友,我们都时时刻刻都浸没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交往中,对生命的意义和自己的内心都无暇思索,只是简单的为工作指标、为养家糊口而

奔波、忙碌,为邻里的一句狂言、为小孩的调皮捣蛋而大悲、大喜,难道我们仅仅就是活在别人的口中吗?这真的就是你自己吗?此时此刻,你真的是这样想的嘛?所以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尝试花一点点时间静坐独思,你会觉得一种心灵的宁静,一种自己真实情感的流露,(卡尔罗杰斯),或许白天困扰你许久的纠结就都成了浮云。

二、善喜致福去杀避祸

幸福是无法强求的,只要保持愉快的心境,就能获得幸福的根本;灾祸是无法避免的,只要打消有违良心的念头,就是远离灾祸的方法。人生在世幸福和痛苦都是我们慰藉自己心灵调味品,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裁判员、监理师,每一件小事或许都会触动内心的震撼,豁达、开朗,保持乐观地看待人生是我们不断追求幸福的基础,过度刻薄地要求对待自己,只会使烦恼忧愁伴随你左右,歌里唱到“女人何苦为难女人”,那我们自己又何苦为难自己呢?难道我们的灵魂就真的如此千锤百炼铜墙铁壁吗?养喜神,以为招福之本而已,幸福之神其实就在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秉持信仰和价值,恶行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在伤害我们自己,“人在作,天在看”我们自己看的比天还清楚,话说三国曹孟德“知错、改错、不认错”,可还是得靠编一个“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的故事才能勉强克服失眠,孰是孰非、功过对错曹操的良心

还是很清楚的,原来一代枭雄也没办法忽悠自己的良心,也时时刻刻收到来自内心的审判、惩罚、煎熬,他,真正快乐吗?他,真正幸福吗?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吃得香、睡得着,还不用去买脑白金。

三、宽宏大量君子之操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而无友”,大千世界、众生百态,为人处世一定要有宽宏大量、清浊并容的雅量,特别是我们搞基层工作的,面对工作中零零总总的群众现象,必须始终保持宽容、接纳的态度,在和谐理解中求得更高层次的大同,不可有自以为清、孤芳自赏的消极态度。

四、忠恕待人养远远害

不执念于责备别人的小过失,不以揭发别人隐私为乐,不记恨人与人之间种种纠葛,三者可以养德,亦可远害。但实则不易做到,引赵一卓的一句话来说,不论过去或者现在,人都挂着两只口袋:前袋装着别人缺点,一切看来那么明显;后袋装着自己缺点,挂在背后老不看见。过于专注于别人的过失、隐私,为一点小事而记仇不快,只会让自己久久不能从烦恼、郁闷中解脱,每一次的见面、招呼,都会勾起你对那个所谓的“敌人”的不满和抑郁,或许在别人早已淡忘、笑了之时,你还在怨恨的圈子里不停打转,无尽的纠结,何必呢?多给他人一点宽恕,多给自己一点笑容,转眼间,你会

发现快乐是如此眷顾你的身旁。

五、有过归己有功让人

在企业、机关抑或社会种种,一件大事的成功往往在于一个团队精诚团结,凝聚一心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有何别人共同承担过失、共同分享成果的雅量,应该有和别人共度难关、克服困难的胸怀。一个团队人数的增加意味着每个人责任的减少,如果个体都发现自己的努力始终得不到认可,反而只会引来过失和责备,那何苦还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呢?同甘共苦、同舟共济,是一种美德也是团队激励的重要原则,纵使有功就抢、有难就让、有过就逃的做法在一定时间、一定期限可能会有市场,但长此以往难免招来孤立和怨恨,对自己、对团队来说都是一种损失,用李云龙的话说“咱还得在这块儿混下去呢”。“同船过渡百年修”,人生不过寥寥数十载,一同共事都是缘分,分享快乐,分享阳光,未尝不是一条通向快乐的捷径。

第四篇:读《菜根谭》有感

读《菜根谭》有感

朱孔明

窗外雨声,细细如丝,似古典优雅的古筝曲《云水禅心》,行云流水入耳声声。暖黄色的灯光下,独自伴一杯清茶,嚼一嚼“菜根”,对于略感疲乏的我的确是一件难得快事。

初看此书,就让我越看越着迷,《菜根谭》是明初隐士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融儒、道、释意蕴于一体之智慧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古人云:“谭者,谈也,性定根香”。花香可以用鼻来品闻,果香可以用舌头来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这些道理在平时常被我们忽略,就如菜根一样,一旦细细品味却是有其独特之处,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人生奥秘和终极情怀跃然于书中,一条语言字数不多,但却融入了人生最深的感悟。读着细细回味,竟如润水溪流于口,那种滋味实是清凉之极。

引用到现代社会里,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欲望和诱惑,我们的选择多了,却很少能选择明智的。正如当我们习惯了吃、喝各种气味浓烈的东西之后,已经完全丧失了欣赏凉水、清茶、淡饭的能力;当我们习惯了宝马香车之后,却浪费了上帝给我们用来脚踏实地走路的双腿;当我们习惯了阿谀奉承之后,却忘了耳朵的功能是用来过滤留不住的风声的;当我们习惯了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之后,却忽略了天空是蓝色的,草儿是绿色的。太多太多的习惯,太多太多对美好事物的视而不见,也许若干年之后,回想自己的一生,早没了绿色的草,蓝色的天空,清净的耳根,甜美的味觉,灵活的双腿。到那时,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声叹息吧。说到人的欲望,大到可以吞噬宇宙,没有几个人能满足于一碟菜根的。

孔子的弟子颜回是古代贤人。他的道德是孔子所推崇的。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赞美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颜回过着粗茶淡饭的清苦生活,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但他却能自得其乐,丝毫不受外界的物欲困扰,所以被后人称为“亚圣”。“君子忧道不忧贫”,“一箪食,一瓢饮”这些古老朴素的道理,阐述了怎样的人生境界,描绘了多么平淡的幸福画面。和今天的人们对比,那是相去甚远的。正如书上所说,一个人的思想不应该被欲望给蒙蔽,太多对物质的欲望会阻止理想的完成,牵绊我们前行的脚步。有了工作,我们还希望工作是轻松的,能赚大钱的,其实手头上的工作能做好了,样样都充满意义;有了房子,我们还希望房子再大一点,再豪华一点,其实房子不就是休息的场所么,能放下一张床足矣,在这一次比一次更高的要求中,我们忽略了握在手中的平淡的真实,更遗忘了这份真实中我们拥有的幸福。于是,人生显得越发不如意起来,在欲望的面前,我们成了一只可怜的摇头乞尾的哈巴狗,一个会说话的奴隶。人生的滋味,真正的口味是平淡。在粗茶淡饭中,体会淡泊的美妙。在精神生活中,得到极大的满足,真切的享受人生。看完这本书,让我从中得到了许多的启迪,心情顿时感觉明亮了很多,书上讲了很

多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成功的心态等等。比如,“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有了这样的辨证,就有了柔度,在生活中才会适可而止,才不至于被逆境击得粉碎。“自老视少,可以消奔驰角逐之心,自瘁视荣,可以绝纷华靡丽之念。”用这样透视的眼光去看人生历史,人才不至于轻得像一颗纤尘,随世风飞扬,而是始终保持一颗冷静的心。至于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这种富有变通的处世哲学在书中无处不在。

政治家可以从其中找到经邦治国的谋略的比如“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经纶”。“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自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商人可以找到机智,一种进退的机智,一种以仁取胜的机智;僧侣则会发现博大和宽柔,而我喜欢《菜根谭》,更多的是喜欢作者的思辨和处世哲学。以《菜根谭》来看人事成败,对何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智若愚”的人生,会有相应的心得。毕竟,对于成功者而言,成功不仅是意味着社会承认其存在的价值,并使之获得金钱、权力、尊重等物质与名誉上的肯定,也意味着成功者实现了自我,安身立命,对自己充满自信,对人生能充实把握,拥有真实的幸福感。

那么,对待世态炎凉呢?作者这样告诉我们,“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让立体“我”与世俗给予我们的外物绝然分开去对待荣辱,这不失为一种绝大的智慧。如果为官的都能这般认为,就不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吹捧者所迷惑,从而做出亲小人而远君子的蠢事来。而作者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度小人,以最小的信任寄于世情,以保持宠辱不惊的心态,这也是一种智慧。

对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菜根谭》则说,“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此处著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假如为官者都能深悟此道,就不会一时糊涂,结果作茧自缚,相反,倒可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从而安然度日。面对权贵呢?他是这样说的,“趋炎附势之祸,甚惨亦甚速;栖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长”。

何谓真君子?他告诉我们,“君子处患难而不忧,当宴游而惕虑,遇权豪而不惧,对茕独而惊心”。还有书中无处不在的博大、淡泊、宽容、善良,无处不有的谋略和智慧,所有这一切,让我觉得自己岂止是在读书,而是与一位智者交谈,与一位畏友交流,心中的疑虑消失了,留下的都是那份沉甸甸的还带着暖意的警策。

目前,公司正从人文、发展的角度着力打造“书香赣电”,成立了“读书俱乐部”、建立了“职工阅览室”,为提升广大员工的文化品味营造了很好的环境与氛围。作为赣电人的一员,我也要出自己的一份力!我喜欢《菜根谭》,并将她推荐给大家。“咬得菜根断,则百事可做。”这就是《菜根谭》,好书《菜根谭》,她淡雅的眉目下藏着的却是一双透视人世的慧眼,充满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益。

第五篇:读《菜根谭》有感

《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收集整理所著,是一本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的书籍。先哲所云“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的名言意味着人若是能忍受住苦难,则必能成就一番事业。本书中含有大量的处世哲学,经邦治国的谋略,虽然在外界评论这本书大量充斥着迂腐的中庸之道,属于规劝书籍一类,并不能适应于现代生存的需要,但是对于目前自己的知识架构而言本书仍然从诸多方面给了我很多启示。虽然目前只少量阅读了修养德行的章节,但现就从书中获益较深的内容进行一番阐述:

“读书不见圣贤,如铅椠佣。居官不爱子民,如衣冠盗。讲学不尚躬行,如口头禅。立业不思种德,如眼前花。”而我认为立业不思种德,则很好的体现在了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人际关系的缺陷会很直接的表现的对事业的影响上,而好的人际关系能带来更多的人力、社会资源。

牛根生就是一个在业界很有口碑,人际关系很好的一个人,所以当蒙牛出事后,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朋友们的支持就是靠的一种信任。这就是为什么新东方创办人俞敏洪能靠大学为室友们天天打开水,打扫寝室得到了大家的信任换来在创业之初时大学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在《乱世佳人》里面,斯嘉丽与白瑞德结婚后,他们与其他人的关系并不好。在他们小女儿出世后,白瑞德认为他有这样的必要为女儿创造一个友善的成长环境,想象着如果女儿长大后如果因为父母的关系得到小同伴们的孤立那么是多么的难以忍受啊。于是为了女儿,他着手去改善与镇上朋友们社交关系。倘若立业不思种德,则如

眼前花,转眼就会凋零

“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也许言谈举止神奇超出众人的人,并不是道德修养最高的人,人生的很多事情都要经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的三重境界,而阅历经验使人的浮躁之气得以沉淀于至常之事中,相对于这句还有另一句与之相呼应,对自己起到了相同的启发作用:

“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服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情俗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意思是指骄傲自大不过是一种虚浮之气,能把这种浮气压下去,而后正气才能得以伸展。七情六欲等意念都是妄想,只有把妄想消灭干净了,真心才能够显现。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好像都充斥着一种生气,而这种勃勃生气极易被浮躁骄傲所掩盖,在短短四年之间我们要学习的似乎很少,也貌似有很多东西需要学,当然了,这些东西也许穷尽一生也钻研学习不完,一个人想要有所为,抑或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自己的心态、意念都是能影响自身发展的要素。

“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常以事

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人们如果常常用事后悔悟的心态去打破遇事之初的痴迷,那么就能保持心性的稳定,行动也就不会不正规了。在思路混乱不清,遇到极大诱惑时,我想这是一种相当有用的办法,能够扭转我们的邪念或者某些冲动的事情,让我们能保持纯真的本性和正确的原则。

下载平常心——读《菜根谭》有感(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常心——读《菜根谭》有感(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菜根谭》有感范文合集

    读《菜根谭》有感 “外国名著好,但不如自家的好。”这是我读了《菜根谭》谋略全本最大的感受。 外国名著的确好,好在什么地方呢?外国人用以精炼的文笔带着他们所想要表达的东......

    读《菜根谭》有感

    读《菜根谭》有感1 “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生活中,千载难逢的好事就是得到一本好书和结交了一个良友。参加工作整整一年的时间,周末闲暇时,我喜欢一个人静心地阅读,在书的海......

    读菜根谭有感(大全五篇)

    读菜根谭有感这是一本类似于《围炉夜话》的小册子,是明代的洪应明所写,后世流传下来。如果说《围炉夜话》是一本劝善之书,那么《菜根谭》就是一本为人处世之书。以前总见到有关......

    读《菜根谭》有感1000字

    发现最真的自己——读《菜根谭》有感1000字张鹏宇《菜根谭》诞生于明万历年间,是一部有益于人们修身正心、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

    读《菜根谭》有感1500字(大全)

    读《菜根谭》有感1500字基础医学院 王麟寒假刚放假就匆匆赶回老家陪护生病住院的老母亲,其间也没有多少时间能静下来读读书。春节后,老妈妈身体状况逐渐好转,照顾她的间歇有了......

    医生读《菜根谭》有感

    医生读《菜根谭》有感《菜根谭》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一位悟透了人生的隐士,融释、道、儒于一身,别具慧眼,将自己的人生奥妙和盘托出的结晶。《菜......

    读《菜根谭》有感(共5篇)

    读《菜根谭》有感 顾君 在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向我们推荐了《菜根谭》一书,老师对此书极为推崇,将其誉为修身之书、智慧之书,我也曾想在闲暇之余仔细阅读一番,但总是不能很好的去......

    读菜根谭有感(魏峰)

    读《菜根谭》有感 《菜根谭》是明代常见的格言体写成的一部清言体,作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关于书名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典出“性定菜根香”,即所谓“夫菜根,其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