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预防流感、腮腺炎、肺结核
卫生知识
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一、流行性感冒的预防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发病突然、发病率高、迅速流行。
病人是传染源。病毒存在于鼻涕、唾液中、随咳嗽、打喷嚏排出体外。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毒通过说话、咳嗽、喷嚏散播到空气中。
预防:
1、早期发现:希望各班主任要及早发现本班级患病或疑似患病的学生、并及早向医务室报告,做到及早隔离、及早治疗是减少传播和控制流行的重要措施。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减少传播和控制流行的重要措施。
2、接种疫苗:在流行前接种有关疫苗。
3、室内经常保持通风,以减少病毒的浓度。
4、密切观察与病人密切的接触者。
5、室内也可以熏蒸食用醋的方法来消灭病毒。
二、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的急性传染病。腮腺炎病毒通过空气非沫传染,病人的唾液、血液中、尿液中均含有病毒,冬春季节为流行高峰期。表现:耳下部肿胀,以耳垂为中心,疼痛,表面皮肤不红,咀嚼时疼痛加剧,可并发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心肌炎。
预防:
1、早期发现:希望各班主任要及早发现本班级患病或疑似患病的学生、并及早向医务室报告,做到及早隔离、及早治疗是减少传播和控制流行的重要措施。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减少传播和控制流行的重要措施。
2、接种疫苗:在流行前接种有关疫苗。
3、室内经常保持通风,以减少病毒的浓度。
4、密切观察与病人密切的接触者。
5、室内也可以熏蒸食用醋的方法来消灭病毒。
三、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近年来有死灰复燃之势。
开放性肺结核患者的排菌和带菌牛奶是肺结核的主要传染源。患者咳嗽排出的结核杆菌在空气飞沫中,被他人吸入后即可被感染,排菌量越多,接触的时间越长,危害就越大。结核病人随地吐痰,痰液干燥后结核杆菌随尘土飞扬,被他人吸入而感染。
预防:
1、早期发现:希望各班主任要及早发现本班级患病或疑似患病的学生、并及早向医务室报告,做到及早隔离、及早治疗是减少传播和控制流行的重要措施。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减少传播和控制流行的重要措施。
2、彻底治愈肺结核患者。
3、及早接种疫苗(卡介苗)。
4、室内经常保持通风,以减少细菌的浓度。
4、密切观察与病人密切的接触者。
5、室内也可以熏蒸食用醋的方法来消灭细菌。
6、广泛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注意个人,禁止随地吐痰,加强儿童营养,食用消过毒的牛奶,公用餐具要消毒。
第二篇:预防腮腺炎教案
三年级《卫生与健康》“预防腮腺炎”教案
洪山区铁机路小学 李小红
一、教学目的要求:
1.让学生了解流行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且多在冬、春季流行。
2.教育学生消除恐惧心理,认识腮腺炎并不可怕,只要认真预防,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就能达到防病的目的。
二、教材重点难点分析:
了解流行腮腺炎,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三、教学对象及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学习新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充满好奇心,但是阅历所限,缺乏卫生健康知识,所以正是建立良好的健康意识,形成卫生习惯和养成健康行为的年龄阶段。我校三年级15%同学自己患过腮腺炎,大部分同学对此病缺乏了解。有的了解一点,但因为一知半解可能对该病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
四、教学准备
1、通过上网、使用教学光盘、观摩优质课等方式获取信息,广泛吸纳别人的经验,取长补短,形成有特色的符合自己教学思路的课件。
2、编排小品
五、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1)小品表演
剧中人:小明、妈妈、医生、老师。
剧情:小明手托腮部作痛苦状,身背书包,无精打采地去上学并强打精神学习。老师劝他去看病。妈妈带冬冬去看病,医生对其进行诊治。
讲述:小明清晨起来就感觉自己的头昏昏的,耳底疼,腮帮子也疼,并且好像还有一点点发烧似的,他以为自己感冒了。一想到今天老师要讲新课,他一咬牙,对谁都没说自己不舒服,就坚持上学去了。谁知,到了第二天,他的一边腮部又红又肿,疼得什么东西都不能吃,因为嘴巴已张不开了。妈妈发现小明病了,急忙带他去医院。医生表扬了小明不怕苦、爱学习的精神,但也批评了他,因为得了这种流行性传染病,是不能到集体中去的,以免传染给别人。
(2)学生看完小品质疑。
(3)激思释疑: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小明患的这种流行性传染病是什么病吗?它对人体有哪些危害?怎样预防和治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4)学生带着疑问浏览课文一遍。
㈡.学习新课
学习第一部分内容:了解腮腺炎症状及其传播途径。(1)出示CAI课件:【最大唾液腺:腮腺的位置】学生观察腮腺,加强感性认识。
出示CAI课件腮腺炎的症状:主要是通过唾液飞沫经过呼吸道侵入腮腺,经过2~3周才会发病。腮腺炎最早的症状是耳下部突然肿大,挤压是非常疼痛,摸起来有些发热,肿胀2~4天达高峰,5~12天后逐渐消。
哪位小朋友得过这种病?能说说当时的感受吗?
(2)学生讨论、汇报。
(3)讲述:得过一次腮腺炎就可以终身免疫,也就是不会再患此病。腮腺炎是怎样传播的呢?它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腮腺炎病毒会藏在唾液里,唾液飞到哪儿,病毒就传播到哪儿,因此它传播的速度很快,范围也很大。
出示CAI课件:
①腮腺炎病人→飞沫在空中飘荡→被健康人吸人→患病。
②在腮腺炎病人的家里→健康人去探视→吸人含有病毒的空气或触摸器具和吃东西→患病。
③提问:你知道腮腺炎是怎样传播的吗?
(4)讨沦:如果我们班里有一位同学得了腮腺炎,那么周围的同学会受到什么影响?为什么?
(5)小结:腮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如果一个同学得了腮腺炎,那么其他同学也极容易患病。
学习第二部分内容:认识、了解腮腺炎的危害
(1)描述腮腺炎的症状。
(2)讲述:腮腺炎的危害。患了腮腺炎的小朋友除了两腮红肿一碰就疼外,同时还伴有发烧、头痛、不想吃东西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其他并发症。
(3)讨论:腮腺炎除了影响病人的进食,令人疼痛不已.发烧,呕吐之外,还能引起其他疾病,你们知道吗?
(4)出示CAI课件:儿童患腮腺炎时的常见并发症是脑膜脑炎。
学习第三部分内容。预防、治疗腮腺炎的方法。
(1)谈话:我们已知道腮腺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那么应当怎样进行预防和治疗呢?
(2)讨论:根据腮腺炎病毒的传播方式,我们怎样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众生议论,畅说)
(3)围绕课文内容广泛展开讨论
(4)出示CAI课件,预防腮腺炎的方法(5)出示CAI课件,患者护理方法
第四部分内容
明理导行,消除恐惧心理
出示CAI课件。教育并指导儿童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的侵害。患了腮腺炎(或其他流行病)虽然很痛苦,但不能惧怕它,而应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医生治疗,卧床休息,多喝开水,采用少吃多餐的方式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腮腺炎一般经过7一12天的治疗与休息就会好的。
在流行病多发的季节里,同学们要尽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因为许多呼吸道传染病都有潜伏期,往往看似健康的人,实际上已是病毒携带者了。只要认真预防,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就能达到防病的目的。
六、多媒体应用策略
策略一:研究生本,吃透教材。课堂要体现生本,课前就必须研究学生,吃透教材,认真钻研教材,找准重难点,撰写课件脚本,不断修改大胆突破,不能老是“拿来主义”。通过上网、使用教学光盘、观摩优质课等方式获取信息,广泛吸纳别人的经验,取长补短,最终形成有特色的符合自己教学思路的课件。策略二:重点突出,使用有度。多媒体功能的发挥有赖于一定的条件,所以课件的好坏应该体现在使用效果上,媒体使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如本课《预防腮腺炎》的课件,通过展示各种的图片,非常直观让学生理解人体腮腺组织结构、位置及“腮腺炎的症状”。既直观形象,又激发学习兴趣,课件适当点缀,教学效果就会更佳。
策略三:激发兴趣,陶冶情操。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提供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人体唾液腺图》课件把推到学生面前,让深奥的生物知识浅显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策略四:自主发展,拓展思维。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来实现自我发展,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实现智慧教育的目的。如开课故事导入后,学生提出疑问:“小明患的这种流行性传染病是什么病吗?它对人体有哪些危害?怎样预防和治疗呢??”等等。再由学生阅读文本自主探究的方式解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声、形、光、色的作用,视听结合,深化了思维训练,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七、教学效果评价:
多媒体因其图文声像并茂,能突破视觉限制,多角度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情趣和注意力,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单调、枯燥的教学过程,还有它的图文并茂、声光俱全的信息,也节约时间和空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更好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扩充知识,加深理解。
八、板书设计
一、腮腺炎症状及其传播途径。
二、腮腺炎的危害
三、腮腺炎的预防和治疗
九、教学反思
学生普遍不重视副科,怎样上好健康教育课,是我经常反思的问题,怎样把健康知识传授给他们,让他们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联系这节课实际,我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第一:健康教育不能像语文数学这样讲解,只有通过学生讨论,联系身边的实际情况进行,这样我想学生会懂一些,但教材有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偏离很远,学生感觉不到,使这部分知识显得很空洞。
第二:健康教育课可以作为活动课来上,通过表演,演讲的形式进行,这是有关生活中习惯行为方面的知识。
第三:有关疾病方面的知识学起来会很困难,教师只有在网上调一些相关的资料,在学生理解有些困难,无法观察和体会的地方,我想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亲自体会,增强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副科的学习效率。
第三篇:预防腮腺炎教案
预防腮腺炎主题班会教案
一年级(2)班 邹斯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流行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且多在冬、春季流行。
2.教育学生消除恐惧心理,认识腮腺炎并不可怕,只要认真预防,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就能达到防病的目的。
活动重点难点:
了解流行腮腺炎,知道各项防治措施。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了解腮腺炎的症状。
(1)讲故事:冬冬清晨起来就感觉自己的头昏昏的,耳底疼,腮帮子也疼,并且好像还有一点点发烧似的,他以为自己感冒了。一想到今天老师要讲新课,他一咬牙,对谁都没说自己不舒服,就坚持上学去了。谁知,到了第二天,他的一边腮部又红又肿,疼得什么东西都不能吃,因为嘴巴已张不开了。妈妈发现冬冬病了,急忙带他去医院。医生表扬了冬冬不怕苦、爱学习的精神,但也批评了他,因为得了这种流行性传染病,是不能到集体中去的,以免传染给别人。(2)提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冬冬患的这种流行性传染病是什么病吗?它对人体有哪些危害?怎样预防和治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活动过程,了解腮腺炎及其传播途径、危害、预防方法。
(1)讲述:腮腺炎就是人们常说的“痄腮”,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得了腮腺炎很痛苦,不仅腮部肿胀不能吃东西,而且会引起头痛、耳底疼痛等。哪位小朋友得过这种病?能说说当时的感受吗?(2)讲述:得过一次腮腺炎就可以终身免疫,也就是不会再患此病。腮腺炎是怎样传播的呢?它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腮腺炎病毒会藏在唾液里,唾液飞到哪儿,病毒就传播到哪儿,因此它传播的速度很快,范围也很大。
①腮腺炎病人→飞沫在空中飘荡→被健康人吸人→患病。
②在腮腺炎病人的家里→健康人去探视→吸人含有病毒的空气或触摸器具和吃东西→患病。
(3)讨沦:如果我们班里有一位同学得了腮腺炎,那么周围的同学会受到什么影响?为什么? 学生讲述:腮腺炎的危害。患了腮腺炎的小朋友除了两腮红肿一碰就疼外,同时还伴有发烧、头痛、不想吃东西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其他并发症。
(4)小结:腮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如果一个同学得了腮腺炎,那么其他同学也极容易患病。
三、班主任总结
加深对春季流行病的认识和了解,知道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教育并指导儿童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的侵害。患了腮腺炎(或其他流行病)虽然很痛苦,但不能惧怕它,而应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医生治疗,卧床休息,多喝开水,采用少吃多餐的方式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腮腺炎一般经过7一12天的治疗与休息就会好的。
2018年3月14日
第四篇:肺结核预防
肺结核病防治知识
2012-7 为了实现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2005年达到60%、到2010年达到80%这一规划目标,进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广泛、深入、科学地宣传国家结核病防治的政策、策略和结核病的防治知识,有效遏止结核病的流行,我省结核病项目办公室向公众进行系列防治知识宣传活动。
1.肺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得了肺结核病如果不能彻底治疗就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且还会传染他人,对个人和家庭都是极大的危害。
2.肺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肺结核病是由一种叫结核菌的细菌引起的传染病。但是,只有痰中能够查出结核菌的肺结核病人才有传染性。这些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把唾沫喷到其他人的脸上就可能造成传染。
一般来说,被感染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当身体抵抗力降低时,才能进展成为肺结核病。
3.咳嗽咳痰三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怀疑得了肺结核病。
连续三周以上的咳嗽、咳痰通常是肺结核的一个首要症状,如果同时痰中带有血丝,就有极大的可能是得了肺结核病。其它常见的症状还有低烧、夜间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月经失调等。4.肺结核病人应转诊到专门的结核病防治机构检查、治疗和管理。
为了保证结核病人能够得到正规的治疗,卫生部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将有肺结核症状的可疑患者和肺结核病人转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统一的检查、治疗和管理。
5.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
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又称化学疗法,是现代结核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其它治疗方法均为辅助治疗。只要病人能按照医生的要求全程不间断地服药,绝大部分的病人都是能够治愈的。
6.国家免费为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提供抗结核病药品和主要的检查。
国务院制定的《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中要求“对没有支付能力的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实行免费治疗”。目前,我国已经实行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进行免费检查和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病人可到所在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免费检查和治疗。
免费检查的范围包括:胸部透视、拍摄X光胸片和痰涂片检查。免费治疗的范围包括:统一方案的抗结核药物。其他费用仍需自付。
第五篇:如何预防肺结核
如何预防肺结核
如何预防肺结核呢?大家知道,我们常常说的新生儿“出生第一针”就是接种卡介苗,这就是预防肺结核的。但是,接种卡介苗主要对儿童期发生较严重的结核病有预防作用,对学生及成年人的结核病预防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们要预防肺结核的发生,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点,积极发现并治愈在校学生中的肺结核病人。如果发现连续咳嗽、咳痰两个星期以上或者有咯血等症状的学生,就要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报告校医和学校领导,并尽快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带同学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
第二点,一旦确诊学生或教职工得了肺结核,一定要休学或者休假在家正规治疗,避免传染其他同学。等到经过检查确认没有传染性了,凭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证明就可以复学、上岗。
第三点,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教室和集体宿舍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第四点,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咳嗽、打喷嚏的时候应该将手纸巾捂住嘴巴和鼻子,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
第五点,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
第六点,学校要通过健康教育课、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对学校师生进行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第七点,如果你知道有同学或者家庭成员中有人连续咳嗽、咳痰两个星期以上或者有咯血等症状,请你提醒他们马上到当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