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培训学习材料
课题培训学习材料
课题研究实际上是一种行为研究,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校本数学研究的形式。
【课题研究的定义】
关于校本教学研究,刘良华教授这样表述:“校本教学研究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不过,并非任何教学‘问题’都构成研究‘课题’。只有当教师持续的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只有当教师比较细心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日常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教师的‘问题意识’才上升为‘课题意识’。有效的校本教学研究所研究的‘问题’的产生过程是:教师的大量地、随意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某个值得‘追踪’和‘设计’的‘关键的问题’。教师一旦打算在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个‘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就可能转化为课题。”
【问题转化为课题】
而实际的情形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遇到许多困难,许多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难以被发现和解决,教师的数学研究活动大都流于形式,缺乏基于问题解决、追踪问题、设计解决方案的课程意识,教师将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能力更是缺乏。
课题研究的流程
与行动研究一样,课题研究过程的表述可多种多样,并且其基本程序并非不可更改,可适当地删减或增补之后运用于自己的研究过程中,在实践中,如果用一条研究路径来表现其过程的话。教师的课题以及包含了这样的流程:确定问题—问题归因—拟定计划—合作研究—行动与反思—总结与交流。
【课题研究的流程】
需要关注的是教师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行动意识和自我反思。
1、确定问题
确定问题是课题研究的起点,虽然已明确了教师课题研究总的框架是教师研究,但是,教师研究的范围仍然很广泛,教育观念、教育机智、素质结构、日常生活、体态行为、课堂教学等都可能成为研究的问题。教师必须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中找到自己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具体指出问题的焦点。教师小研究的问题应是有意义的问题。所谓有意义的问题起码有两重含义:一是研究者对该问题确实不了解,希望通过此项研究获得一个答案:二是该问题所涉及的地点、时间、人物和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对被研究者来说具有实际意义,是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
【有意义问题的含义】
如何提出问题也是教师不叫关心的,一位教师这样描述他们提出问题的过程:
每位教师以自己(一线教师)的亲身经历叙说新课程教学中的困惑、疑难和课堂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的问题归纳、概括,找出学校日常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再将这些(个)普遍问题转化为本学期实施的“课题”。
【提出问题的过程】
2、问题归因
问题归因是教师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寻找问题形成的原因,解决问题的范围。以期对问题的本质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为设计与拟定研究的方案作准备。需要强
调的是,在对问题归因时。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原因,并侧重于教师、学生的主观原因分析。如、有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发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数学》第一册教材中的计算教学是困扰试验教师的一大难题,对此作了专门的调查和分析,这个分析的过程就是对问题进行归因。
3、拟订计划
在确定问题,对问题归因的基础上,教师要拟订课题研究计划,计划中包括研究问题确定、归因、人员安排、措施与行动等。
4、合作研究
课题研究强调“同伴互助”、即教师集体在教学研究中的平等交流、经验分享和学术互助。教师依据自己在教学时所遭遇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想出解决的策略与方法,然而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容易受限于个人的主观因素,因此和同事共同讨论、对话可以察觉出个人的盲点,透过共同的脑力激荡可以针对问题发现更多的原因,并经由搜集相关的资料加以分析,可以使问题情境更加清晰,并能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启迪。
5、行动与反思
课题研究是一个动态发展与改进的历程,教师设想出来的策略并不意味着能够立即解决实际的问题,可能又会回到先前的问题确认,然后再重新澄清问题与提出新的解决策略并付诸行动。同时,课题的研究过程是教师对实施策略不断修改和完善的过程,所以也必然是教师个人不断自我反省批判的过程,教师可以用“课题研究报告单”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思考,同时回馈个人的研究状况,表格式的记录形式简单明了,易于操作。
6、总结交流
总结与交流就是总结研究的过程与成果,并公开自己的研究过程与成果。一般总结的方式有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研究叙事等。研究报告的撰写是在前面大量工作的基础上的总结性归纳。形成一个研究报告的方法有多种,它即可是教师对所研究课题的故事性描述,对“事”的论述性分析,也可使表格式的研究报告。教学叙事的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这种“叙述”是上课的教师本人在反思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第一人称的语气撰写的“教学事件”。每个“教学叙事”必须蕴涵一个或几个教学事件,即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或发生了某种意外的“教学冲突”每个教学叙事所叙述的教学实践必须具有典型性、体现“有效教学”的相关教学理念,有较强的说服力。教学叙事可以反映教师以自己的方式化解教学事件之后获得的某种教学效果、也可以反映教师忽视了教学事件之后导致的某种教学遗憾。在叙述“教学事件”时,应尽可能地“描写”教师自己在教学实践发生时的“心理”状况。心理描写实际上是将教师的个人教育理论、个人教育信仰反映在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上,它促使教师在“反思”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时显露或转换自己的个人教育理论以及个人教育信仰。
如何开展课题研究(1)
一、科学定位教育科研,让科研从“天堂”走向“田野”走进教室,走进教师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教师又热衷于听课、思考而烦于做研究,因为在教师们看来,听课对教师的影响更直接,研究是游离于教师本职工作之外的负担。提起科研,做课题研究,不少的老师都认为是很难的,应该是专家们做的事。于是,我们常常听见老师们有这样一些想法:课题研究怎么个搞法?我们该从哪儿做起?到底怎样做才是科研呢?工作太多了,我们那有时间搞课题研究哦!的确,作为一线老师日常有那么多的教育教学任务,容易对科研产生畏难的情绪。其实,学校里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科学家、专家所作的复杂、高深的科学实验,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一种研究,他是以“行动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为基本方式的。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些方式的立足点,我们就明白了教师做课题研究其实不是游离于教学以外的负担。教师做课题的立足点是:作为教的主体,要从自己开始,从自己的课堂开始,运用教育理论,以科研的思路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思考解决的办法,而不是要去创立一种教育理论,或者证明一种理念。这是课题研究的起点,所以:课题研究不是游离于课堂的负担!但是,课题研究又不等同于传统的教研活动,它是对教学经验、总结的一种提升,表现在它的过程是规范的,它重视理论的指导参照作用,它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分享。一线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改进改善教育教学行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困惑。
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对于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认为教育科研是天堂,可望而不可即;是神仙,敬畏而不可亲。为了打破农村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畏惧感,改变教育科研在农村学校成为盲区的现实,需要对农村教育科研进行科学定位。为了找准农村教育科研的位置,教育科研必须降低门槛,产生“两个变化”,达到“三个等同”。
两个变化,即“变常规性工作为反思性工作,变经验性工作为研究性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注入反思,实现工作的螺旋上升;关于“经验”这里要澄清两个问题,一是工龄长不等于有经验;二是经验会随着时间的延伸、环境的变化而废弃,只有不断研究、提炼,经验才会长久不衰。
三个等同,即“问题即课题,教研即科研,效果即成果”。
此三个等同是为了降低科研的门槛,让广大农村教师参与到教育科研中来,让中小学科研从“天堂”回归“田野”。“问题即课题”说明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而非寻找教育教学规律,对成果加以学术化。“教研即科研”教研与科研本来有层次的区别,但新的科研观要求提升教研层次,让教研更趋于科学;同时降低科研的门槛,打消教师对科研的神秘感和畏惧感,让两者趋于等同。“效果及成果”,从科研术语的严格意义上说,效果不等于成果,效果是现象,成果是规律,但为了实现中小学科研向“田野”的回归,将两者等同起来,降低了成果的标准。
综上所述,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准确定位应该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它不一定发现规律但必须有效地解决问题),实现学生和谐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内涵提升的过程。
二、帮助教师选题,让技术成为教师科研敲门砖 1.帮助教师认识选题的重要性
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爱因斯坦、贝尔纳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问题固然表示我们对世界的无知,但同时也是一种知识,是关于不知的知识。选题既决定着现在和今后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目标和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科研活动应采用的方法和应选择的途径。是关系到研究的结果,是其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性问题。套用一句罗丹名言:生活中不是缺乏问题,而是缺乏发现问题的眼睛。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符合“想好了做”这个教育科研的重要特征的。如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答案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不是的。如果你以科研的意识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五花八门的:有学习态度的原因,预习不充分;有学习能力的原因,自己学不会;有心理因素的原因,胆子小„„这时,你再反思:青少年时期是求知最强烈的时期,但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想问?但为什么他在课堂上宁愿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调动学生课堂的主体参与的策略研究”这样,一个课题就形成了。学生的困难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学生的不足、缺点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2.帮助教师掌握选题的操作技术
(1)选题要把握一个“真”字,提出真实而有价值的问题。
①确定问题的轻重缓急。找出最令你头痛的问题(重),找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急)。
②分析问题的真伪首次。问题中有真问题,有假问题;有问题本质,有问题现象(课堂纪律差——问题现象,课堂教学枯燥——问题本质);有重要问题,有次要问题;有关键问题,有一般问题。
案例: 关于关键问题和一般问题
一科研机构曾在农村教师培训中,对教师的科研困惑进行过调查,教师们有以下反应:
不知研究什么?(研究范围)不知如何研究?(研究方法)不知研究来有何用?(研究目的)同科教师少不知与谁研究?(研究途径)都是包班,没有时间研究。(研究认识)头绪太多,不知从何研究?(研究方法)
地势边远、信息闭塞,没有人指导研究。(研究条件)
通过分析,他们发现其中对科研的认识问题是关键问题,这个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选题要突出一个“微”字,切入点越小越好(但着眼面要大,要看到问题影响和问题本质)。微:细小。课题主要是从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周期上界定的。课题研究的着眼点应关注于教学细节,研究的周期控制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
操作时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把一个大的问题按照内在逻辑体系分解成相互联系的许多问题,从而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和相关的网络。也就是说,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展开成一定层次结构的问题网络,从而在问题具体化基础上选题。通过分解将问题尽量细化,然后再在问题网络的末端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如上,可立一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课堂纪律差的问题。
(3)拟题要注重一个“明”字,问题清晰,研究点要明确。这不仅仅是拟题的问题,而牵涉到研究方向是否明确的问题。
①列举教师课题拟题,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正误分辨。通过拟题的正误分辨,概括出拟题要注意的两点:一是形式上以“研究、初探、探究”等字眼为特征;二是内容上要包含研究范围、研究途径、研究结果、研究状态等,或其中部分内容。
如:阅读的延伸研究(评:范围过大。)(改:《农村初中生语文阅读的课外延伸研究》)②归纳出课题标题的基本结构:
研究范围+研究途径+研究结果(或状态)+研究 如:小学生课外阅读摘抄习惯的培养研究
③教给教师微化课题的方法。分析语法结构,给中心语加上限制语。其语法结构是:短语+研究
短语中心语的限制越多,课题越小。
三、共同探索研究方法,让研究成为教师的工作需要
1.行动研究法——帮助教师形成学习、研究和反思的习惯,实现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操作建构。
在学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二是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成果。
在研究中解决实际问题:一是学会分析、综合、归纳、提炼;二是学会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学会结合自己的实际将别人的成果进行改造、应用、发展。
在反思中不断进步得到成长:一是把握反思的时机。做到随时反思、及时反思、适时反思;二是注意反思的内容。审视研究方向,检验改革措施,进行效果归因。三是找准反思的表现形态。教案后写反思、叙事中记反思、合作研讨时收集反思。(反思体现研究的推进,前进的步伐)
2.叙事研究法——帮助教师养成记录教育故事的习惯,实现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生命建构。
教育故事跳动着师生生命的脉搏,是最鲜活的案例,也是农村教师最愿意接受、最便于操作、最容易运用的研究方法,只要稍加点播,100%的教师都会操作。日积月累,成册成集,就能反映出师生生命成长的轨迹,研究的成效。
叙事研究法的操作要点: ①选择自己最心动的故事 ②有重点地记录故事的经过 ③简要写出自己的所得和所思
3、统计分析法——帮助教师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严谨态度,实现教师在教育科研上的跨越。
根据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定位,本方法只从适用角度和简单操作层面指导,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教给农村教师教育心理统计学的高深理论和繁杂的计算。
(1)明确收集和分析数据的作用
收集和分析数据是调查研究法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对研究效果进行检测的一种手段。其主要作用有两点:一是揭露教育发展中现实存在的问题,暴露矛盾,通过不断解决教育内外部的各种矛盾而促进教育的发展;二是帮助教师发现和总结先进教育思想和先进经验,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2)掌握分析和收集数据的方法 关于评价
制定评价方案和评估细则 对照细则实施评估 统计评估数据 分析评估数据 关于调查
全面调查。是对所有被研究对象全面进行调查,由此可以获得某一时点或某一时期总体的某些特征的数据资料。
非全面调查。是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由于非全面调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简便易行,因此得到较多的应用。其中包括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
①抽样调查。是按随机的原则从总体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②典型调查。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分析,从中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调查对象,以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特点、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的一种调查形式。
统计数据,形成统计表。将大量分散的数据归集拢来,便于发现其规律性。
读统计表,分析现象,发现规律(问题)。总之,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⑴观察法;⑵调查法;⑶测验法;⑷行动研究法;⑸文献法;⑹经验总结法;⑺个案研究法;⑻案例研究法;⑼实验法;等等。
四、渐进指导成果提炼,让收获激发教师可持续发展
为了降低科研门槛,让广大农村教师都参与到教育科研中来,像成果提炼这样具有一定难度的操作没有作硬性要求,而是采取以下方法。
1.明确成果提炼的意义
①成果提炼使科研更科学更规范; ②成果提炼促进课题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③成果提炼有利于优秀成果的推广应用;
④成果提炼有利于扩大课题研究的影响,给教师提供更大的发展平台。2.分层对待,分类指导
按课题研究的质量分层按教师的能力和年龄分层
从研究效果和教师素质来看,不同层面的课题,不同素质的教师,要求不一,指导和培训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总之课题研究程序: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归因——措施与行动——评估与反思的提出就来源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课题实施的过程就是我们有计划、有步骤、不断反思调整的教育教学行动,而课题的成果就是解决问题,达到师生双赢。因此,要想真正搞好课题,我们就必须一丝不苟的教学和科研,把以前仅是停留在嘴边、头脑里的“困惑”,用一个个的实践活动去研究它、最终解决它。
如何开展课题研究(2)
关于课题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课题研究源自于一线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反思,以及对教育实践困惑的追问。为了使教师这种自发的教育研究行为科学化、组织化、制度化,我们把课题作为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并研制出台了“如皋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指南”和“如皋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实施计划”。通过实践,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课题研究不仅有利于普及教育科学研究,使广大中小学教师进入研究状态,还有利于减负增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了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加深对课题研究的认识,本文就课题研究的性质、特点等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课题研究是不是教育科学研究
课题研究是研究者采用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对细微的教育问题进行观测、分析和了解,从而发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教育现象之间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识活动。
课题研究是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科学研究?它属于何种类型的研究?它与一般的课题研究有何不同?对此,学术界和教育行政部门都存在不同的认识。有人对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存有疑问,认为教师虽然从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但教师缺乏理论基础、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且大多数没有经过教育研究的理论学习和正规训练,难以发现和提升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甚至难以理解别人的科研成果,还不足以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我们认为,判定课题研究是不是教育科学研究应该看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而不是看研究者的研究水平。
课题研究是一种研究范围小、研究周期短、研究过程简便的教育科研方式。就其性质而言,是群众性的、大众化的教育科学研究。其主要任务不是建立新的思想和理论,也不是发现或发展教育科学知识,而在于解决教师工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有效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在于普及教育科学研究,促使教师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与水平,提升自己的成功经验,形成教育教学个性化风格。教育科学研究有不同的类型,同一类型的研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水平上还有不同的层次。大家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组织和控制研究的过程和表达研究的水平,但不应该说专业研究就是科学研究,群众研究就不是科学研究。就如写作,专业作家写小说是艺术创作,业余作者写小说同样也是艺术创作。
就科学性而言,科学方法和科学水平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你不能说高水平的、熟练运用研究方法的就是研究,反之就不是。正如彭钢先生所言,不同类型与范式的研究,本质上无所谓高下之分,不同的研究类型和研究范式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有各自的地位和功能。同时,我们也不应把研究的科学性与理论性混为一谈,似乎教师教育研究的理论性下高也就没有科学性。诚然,同所有“研究活动”一样,教师的教育研究需要以理论为基础,以理论为指导。但”研究的本质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科学性”的实质在于对事实的尊重和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也就是“实事求是”。在这一点上,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无论是专业研究者的研究,还是中小学教师的研究,都是一样的。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在课题研究的性质上做多少文章,应该加以鼓励和引导,使之更规范、更科学,更受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欢迎。
如何开展课题研究(3)
一.课题研究有什么特点
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一种形式,课题研究有它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小,即研究的问题小。课题研究主要聚焦于教育实践中的矛盾和疑难,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价值的细小问题。问题可以具体到一堂课的教学案例设计、授课导人方式、课堂提问、作业设计等等。“小”还表现在研究的规模上,课题研究涉及的范围小、人员少、时间短,因而规模小、投资少。“小”是课题研究最显著的特点。
2活,即灵活。首先,课题研究的选题论证、方案设计、立项开题、实施研究等相对简便,没有省市规划课题研究那么复杂。其次,在研究的组织形式上,教师可以单独研究,也可以合作研究。第三,课题可以重复研究,不同学校的教师或课题组可以同时或先后研究同一个问题。我们在组织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对课题申报时间也没有作统一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要发现问题了,并且考虑成熟的,随时可以申报;正在思考的问题甚至可以先研究后申报。课题研究没有固定的研究模式,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人人都可以研究,时时都可以开展,处处都可以进行,在兴趣中生根,在实践中开花,在过程中结果。
3实,即实在。首先是选题“务实”,课题研究立足于当前教育教学工作,选题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其次,研究过程“踏实”,源自于实践中的问题还在实践中解决,课题研究在教中研、研中教,不是游离于教育教学实践之外的活动。再次,研究成果“真实”,课题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也不同于省、市规划课题,注重在工作中做得怎么样,强调在“做得好”的基础上写得好,从表达形式上看,它不需要编写专著,也不一定要撰写长篇的结题报告和专业论文。它可以是教学案例设计稿,听、评课稿,教育案例,教育故事,课堂教学实录;也可以是研究小报告,访谈记录,调查报告,沙龙材料。学生作品;还可以是音像作品,图表、教具等实物。这些成果是教师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自己的实践。从自己的实践中提炼自己的经验,让自己的经验体现自己的特点。
4短,即周期短。课题研究的时间视研究内容而定,可长可短,时间短的两至三周就可以解决问题长的三至五个月,最长的一般不超过一年。它不需要固守三、五年的研究周期。平,即符合当地、当时教师的研究水平。第一进行课题研究,教师一般不需要专业研究人员具备的有关研究设计和解释的高级技术,只要具有基本的研究知识;第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发展和检验理论而在于获得能够直接应用于眼前工作的知识,它既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又提高研究者本身的能力;第三,课题研究的问题都是研究者感兴趣的话题,与当前工作无关的问题一般不去研究;第四,课题研究,不需要广泛的文献研究和原始资料,不需要彻底地了解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教师只需要对相关的研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第五,课题研究在设计的程序上下需要那么严格,往往在比较自由的行动中做出调整。第六,课题研究不强调其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以及对后继研究的可能启示,关注的是研究结果所具有的实践意义,以及对研究者本身和他们同事的教育教学会不会有一些应用价值。
6快,即见效快。由于研究的周期短巨基于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具体问题,因而速度快、效率高,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转人到下一个问题的研究;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得到一点收获。它不需要触及该问题的方方面面,更不需要形成系统的经验总结,也不苛求一定要将自己的研究心得发表,关键是要让自己体味到眼前一亮、“心头一喜”的愉悦。
二、课题研究如何定位
1.课题研究是一种应用性研究
课题研究以课堂为现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教学为重点,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和先进的教育实践经验来指导、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使之符合教育规律。
作为应用研究,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工作中特定的问题或为工作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具体表现为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课题研究是微观研究
课题研究是广大一线教师以职场为起点,以反思教育教学实践为己任的教育科研方式。它研究的内容来自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困惑或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有体验的、有积累的、有浓厚兴趣的、长期关注的,而且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小问题。因而,广大一线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是课题研究的主体。课题把本校、本学科、本班内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就教学活动而言,它既可以进行单科研究,也可以进行单项研究。单科研究是对某一学科的教学法体系的研究,例如对语文、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单项研究是对教学活动过程的某一环节或构成教学活动的某一细节进行的研究,如教学方案的设计、新课导人方式、课堂提问、作业评价等等。就管理工作而言,课题研究是一种局部性研究。着重点是管理过程中师生的情感、态度、需要、动机以及管理的方法、途径和手段等等。
3.课题研究是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问题而进行的研究。行动研究是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的批判性思考,以“理论的批判”和“意识的启蒙”来引起和改进行动。在课题研究情境中,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内容则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客体的关系。课题研究完全是出自教师自身的需要,是教师应对“专业困境”自主意识的觉醒,是教师自我完善的积极姿态,具有“属己”的特性。这种“属已”的特性反映了教师不再只是研究成果的操作者或教育行政指令的执行者,教师成为研究的行动者,亲自参与研究的过程,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并在自己的反思性实践中观察研究的过程,收集、分析有关研究资料。在课题研究中,教师从过去的教科研‘描试转变为主试,这种转变也意味着教师由过去教科研的旁观者转变为教科研的中心人物。
课题研究的价值可以归结为“改进”和“参与”。其中“参与”是指教师参与整个研究的全过程。在计划——行动——观察——评价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教师的声音。行动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改进教育实践,不是构建教育理论,构建和利用理论从属与依赖于这个基本目的。教师“参与”研究是为了科学地“改进”自身的工作,“改进”不仅仅意味着教师通过内省、反思、探究教育教学行为,还意味着通过研究改变教师对教育实践的理解,使教师专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扩展。在传统的教育研究中,教师的个人化知识以及内隐知识被当作毫无意义的东西,被忽视了,而课题研究关注的正是那些被传统教育研究冷落的教师的“个人代理论”,这种关注将导致教师的专业意义发生变化,由此课题研究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式之一。
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
1.研究报告的题目
研究报告的题目就是课题的研究报告。如“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能力训练报告”;“'成功教育'实验报告”;“'和谐教育实验'阶段性成果研究报告”;“'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训练'实验报告”;“利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结构,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初中课堂教学tet模式实验报告”等等。一般在题目下面都应该写清楚课题研究组或课题研究报告撰写人姓名。2.研究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实际上就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有如“引言”的功能。这部分主要内容是写清楚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背景、价值和意义,以及这一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成果、现状,研究这一课题预计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理论框架。在这一部分还要分析清楚研究假设是什么,假设用语是否明确、是否具有可检验性,对课题假设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当然可以参考课题立项申请报告中的有关内容。3.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这一部分主要写明进行这一课题研究所选用的方法。包括:
(1)根据课题的特点,选用何种研究方法。
(2)研究对象(即样本)的取样方法、数量(即容量)、条件(即研究前所具备的水平)。
要求取样方法科学,样本容量合适且具有代表性。
(3)根据所选用的研究方法确定研究设计。
(4)明确操作定义。
即对课题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给出明确的定义或解释,使研究更具有可操作性。
(5)对研究的变量给出明确、具体的测量方法和统计检验方法。(6)对课题研究的无关变量给出控制方法。
(7)课题的具体实施程序。即研究时间和步骤。4.研究的结果
课题研究的结果是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内容。这一部分要求客观、真实地对研究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既要有定性分析,也要有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实际上就是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和逻辑分析,因此,在定性分析时要避免研究者主观判断,以陈述研究所取得的事实为主。这样的目的是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到下一部分对这一研究结果的讨论中去。5.讨论部分
这一部分就是对有关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说明,阐明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并分析和评价研究的结果和意义。在这里可以阐述个人对研究的结果的见解或观点。6.结论部分
结论部分就是对所研究的问题或课题假设给出一个答案,要求简明扼要。在这一部分中也可以对研究中有待于解决的问题给予指出。7.参考资料和附录
在这一部分,可以对研究报告中所引用的或者是提到的资料注明其出处来源,以备读者进行查对。参考资料的排列格式一般是:
① 如果是期刊资料,则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标题、刊名、刊号。② 如果是书籍资料,则注明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名
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
(八)现有基础
(九)经费估算
基本的写法与方案的写法相同,在这里简要介绍几条:
1、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我们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这在第一部分已经谈到。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3、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
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怎么样。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组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
4、现有基础 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
5、经费估算:就是课题在哪些方面要用钱,用多少钱,怎么管理等。
第二篇:课题学习培训总结
“十二五”课题学习培训心得
-------------李红利
参加了“十二五”课题的培训,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在教学中要把握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返朴归真,在提高语文素养上下工夫,要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尊重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理念。就此谈一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巧问引读
学生能否投入到学习中去,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习理解,从古至今都是为人师者长期探索的内容和“教”、“授”的最终目的。本人认为,作为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学习、理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提问可以体现教育目的,突出教学重点,实现难点突破,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更有效地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更要做到“巧问引读”。
所谓“巧问”,指的是通过一系列有层次、有步骤、有目的的提问激发想象、引导思考,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问”在层次、步骤和目的中突现一个“巧”字,讲究的是提问的技巧,提问的艺术。“巧问”可以启迪思想,发散思维。通过提问,可以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朗读。
二、以情激情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
读实践,应把自主研读和合作研读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独立钻研文本,自读、自悟、自得,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抓重点句、关键词合作研读,讨论、品读,以读带讲,读中感悟,读中激发情感,适时适度的巧问妙点,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深刻内涵。
2、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容易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谁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把学生的信心树立起来,使学生很快的投入到教学中。
4、联系实际拓宽交流。培养学生在交际活动中的交际角色意识,构成真实的课堂交流学习情景,让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完美结合起来,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的整合。
在今后教学中,我要牢固树立以学为本的理念,以重教转向重学,“以学并教,顺学而导,”大胆试验,加强研究,转变评价标准。我相信通过努力,使自己更深入思考课堂,更规范的实践课堂预想,我终将铸就高效课堂,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变成学生成长的沃土,变成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
第三篇:课题研究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课题研究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我校研究的课题名称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法研究)作为国家课题,学校领导和参研教师十分重视,从课题组建到现在,课题负责领导已组织参研教师多次培训学习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本人收获较大,获益匪浅,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安排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许多情境图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实际活动,亲身体验来表现。因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得到的知识,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得更加牢固。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学习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一定用同一种模式,同一种方法,一定非得让学生看明图意来理解知识,学懂知识,而是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情境中,增加实际体验,亲身感受数学。
2.要懂得欣赏与爱的艺术。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会欣赏孩子、爱孩子,才会赢得孩子们的爱与尊敬,“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生动、幽默的讲解,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孩子们那发自内心的笑声,亮晶晶闪烁着求知欲的眼睛,下课后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表情,就是对教学最好的评价。
3.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每节课的教学力求做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后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去倾听、交流、归纳,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动力展。数学老师应着眼于方法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训练,而不能只盯着眼前,如果真正在教学中关注了、注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4.善于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
反思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追问“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能更有效吗?”,不断总结自己的工
作得失,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修正自己的策略,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有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所要求的大量知识和实践智慧,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
5.找到差距,克服自身不足。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通过培训,感到了自己的理论薄弱,理念滞后,思想境界不高。特别是近几年由于放松学习,对教育前沿理论缺乏了解,教育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提高。
总之,通过培训学习,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深知自己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法研究》
课题研究培训学习
心
得
体
会
教师:黄安敏
2013年1月
第四篇:课题研究培训学习总结
课题研究培训学习总结
2013年4月20日---21日,我有幸参加了省“十二五”2013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培训会,感觉受益匪浅。几位教授对教研课题如何选题,选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读,特别是刘永和教授的讲座,让我对课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惧怕研究课题到觉得研究课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从刚开始对课题的迷惑到现在对课题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脉络认识,这其中的变化和谈处的精彩讲座是密不可分的,谈处用一个个浅显易懂的案例为我们解读了一个个“深奥”的课题方面的有关知识,使我对课题研究方面有了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今后我们进行教研课题的研究、选题等有了很大的帮助,为我们以后研究课题提供了一盏盏明亮的指示灯。
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安排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许多情境图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实际活动,亲身体验来表现。因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得到的知识,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得更加牢固。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学习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一定用同一种模式,同一种方法,一定非得让学生看明图意来理解知识,学懂知识,而是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情境中,增加实际体验,亲身感受数学。
2.要懂得欣赏与爱的艺术。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会欣赏孩子、爱孩子,才会赢得孩子们的爱与尊敬,“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生动、幽默的讲解,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孩子们那发自内心的笑声,亮晶晶闪烁着求
知欲的眼睛,下课后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表情,就是对教学最好的评价。
3.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每节课的教学力求做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后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去倾听、交流、归纳,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动力展。数学老师应着眼于方法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训练,而不能只盯着眼前,如果真正在教学中关注了、注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4.善于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
反思是教师的一块“自留地”,只有不断耕耘,才能检讨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追问“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能更有效吗?”,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得失,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修正自己的策略,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就不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有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所要求的大量知识和实践智慧,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
总之,通过培训学习,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深知自己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第五篇:课题培训材料
科研课题培训材料
一、中小学科研管理
教育科研管理指遵循教育科研规律,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科学方法来管理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有效地发挥人、财、物、时、信息等要素的效用,以完成教育科研任务的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着重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加强理论学习,以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理念武装头脑,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意识,使教育教学活动和科研工作真正走向自觉。
(二)机构与管理
1、科研机构是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保障。学校要充分重视科研机构在组织科研工作、推广科研成果、促进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建立、健全科研机构,形成完善的科研组织网络。
2、我县中小学的科研工作由县文教体育局统一领导,并设立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教育科研工作指导小组、教育科研成果鉴定评价小组。该机构负责规划、协调、指导、监控全县科研工作;评审科研立项课题;推动、指导科研工作的开展;组织科研成果的鉴定和优秀科研成果的评选。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
室,办公室设在教研室。主要负责全县中小学科研工作的管理。包括:科研机构的构建、县级以上科研课题的组织管理与过程管理,科研培训,科研信息的搜集和交流等。
3、学校要建立、健全科研处、室、组,其主要职能是:
①规划职能:制定本校科研的中、长期规划和学年科研工作计划。②管理职能:对学校的科研工作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指导,制定学校科研工作管理、评价和奖励等办法。对学校教师承担的各级科研课题进行管理、指导和服务,及时解决科研工作遇到的问题。对学校各级课题的成果及科研资料、信息进行管理。
③研究职能: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的科研项目以及根据学校的情况拟定校级课题项目,协调学校各处室并组织教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并按计划取得预期的科研成果。④评价职能:对校级课题研究成果及教师的科研论文组织鉴定或评价。对教师的科研能力进行评价。
⑤推广职能:将学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在校内、外推广;积极引进并在校内推广先进的科研成果。
⑥培训职能:有计划的对教师进行科研知识、科研理论方面的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的有关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4、课题组是科研的承载主体,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学校科研工作的总体部署承担课题并进行研究。课题组要处理好教研和科研的关系,要保证每月至少一次的教研活动,专门学习有关科研理论或总结回顾科研课题的进展情况。
(三)队伍建设
1、学校要选配具有较高政治素养,热爱教育科研工作,较强的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较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的人员负责科研工作,并逐步形成年龄结构、职务结构、专业结构较为合理的专兼职相结合的科研管理队伍。
2、学校科研机构要设主任1名,成员若干名。
3、学校科研机构的组成人员名单需报县教研室备案。
(四)课题体系
1、课题研究是科研的主要形式。我县中小学科研课题的确定,基本是根据张家口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下达的通知,进行课题的申报、评审、立项等相关工作。
2、各学校在承担上级教研机构的课题或委托课题研究时,应根据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需要进行选题。同时,学校也可以结合学校的办学模式、办学特色,确定1——2项综合性课题,鼓励教师自选课题进行研究,以形成课题和子课题相结合,以自选课题为补充的研究课题体系。
五、评价要求
1、教育科研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要工作,教育科研已经纳入评价学校办学水平、领导工作业绩和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2、教育行政部门把承担教育科研课题及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实绩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3、学校要把教师承担教育科研课题及进行教育科研情况列入教师评估方案,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
六、档案管理
1、建立科研档案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课题主持人都应建立科研档案。科研档案以课题研究档案为主要内容。
2、各级课题研究档案主要指上级教育科研管理组织批准立项的科研课题档案,其内容主要包括:科研立项课题申请书、课题研究方案、开题报告、研究计划、中期调查表、研究工作总结、研究报告、相关教案或课例、成果(含论文、专著、教学软件)、获奖证书以及课题研究过程记录和数据分析,学生跟踪观察记录、对比情况,学生个案分析积累等。
3、学校科研部门要重视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要根据学校规模设专兼职管理人员,做到内容详实、分类科学、管理规范、使用方便。有条件的学校应对教育科研档案实现计算机管理,并逐步推进科研档案的自动化、网络化进程。
七、制度建设
1、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是搞好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学校要重视科研制度建设。
2、教育科研制度主要包括教育科研中、长期规划,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教育科研奖励制度、教育科研评价制度、教育科研保障制度。
八、科研培训
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学习课题研究的程序,保证教师每年至少一周时间接受教育科研培训。
中小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提高领导者的管理水平,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效益。所以,在开展课题研究的时候,一定要从本校和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不能摆花架子、走形式,不要好高骛远,要小题大做。要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较快地更新教育教学
观念,快速学习并吸收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经验,并将其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参与教育科研,我们的教师要转变观念,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增强工作的创造性;传统的经验型“教书匠”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科研素质的学者型教师。而我们的领导要在参与教育科研的过程中,提高创新、变革的能力,提高理论修养和总结、积累管理经验的能力,成为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开拓者。总之,通过参加教育科研,一定会造就出一批具有科研素质的专家型校长,具有科研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一)确定研究课题,进行论证
(二)设计研究方案,制定计划
(三)实施课题研究,搜集资料
(四)分析研究资料,得出结论
(五)撰写研究报告,阐述成果
(六)整合档案材料,接受验收
(一)确定研究课题,进行论证
◆选题
选题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二是选择进行研究的问题。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是进行课题研究的第一步,并且是关键性的一步,它不仅决定研究者现在和今后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目标与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科学研究应采取的方法与途径。
◆ 论证——课题论证基本格式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
1、课题研究的意义
2、国内同类研究现状综述
二、本课题的理论基础、现实意义及创新之处
1、理论基础
2、课题研究的价值及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1、主要概念的界定
2、研究的目标
3、研究内容
4、研究范围的限定与研究对象的确定
四、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1、研究的方法
2、研究步骤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二)设计研究方案,制定计划 ◆设计研究方案
1、研究方案的基本要求
(1)研究什么。第一:确定合适的课题名称;第二:明确提出研究的问题;第三:对课题中的关键词进行界定,让别人了解研究的范围。
(2)为什么研究。第一:说明研究动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第二:揭示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述为什么进行这项研究,揭示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列举研究的具体目标。
(3)如何研究。第一:说明研究的方法与实施程序,其中包括研究对象及其取样、研究的方法与步骤、研究工具的选择与编制、收集资料的程序、资料分析的方法等;第二:对研究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研究人员的组成、研究进度的安排、研究经费的预算。(4)有何成效。研究最终会取得什么样的成果?这就需要研究者首先必须在研究方法中具体说明研究的预期成效;其次,要有成果达到的水平和表现形式。
2、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1)课题依据与意义
课题依据包括课题形成的理论或实践上的依据。这常体现在研究方案的“问题提出”部分中,对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具体情况的分析。研究者只有明确了这些,才能真正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这是制定方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2)课题目标与范围
研究目标是指: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要求达到的某种愿望和期望的结果。其实质是课题研究任务在客观现实中的具体化。故课题的研究目标应包括目标的描述及目标的系统性。
课题研究范围是指:研究类型、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关键概念等方面的界定。当课题确定后,相应的就要投入到某种范围中去研究,要充分注意研究类型、对象、范围的界定。否则,在研究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目标的变更或方向的转移。对研究对象的界定
包括: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进行界定和对一些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3)研究方法与步骤
课题研究的方法: 主要反映一项课题的研究要“做些什么”和“怎样做”。研究者除了要交待清楚使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外,还要尽可能写的详细一些。如用调查法,可写明调查方法是问卷还是访谈。如果是问卷调查,最好是能将设计好的问卷附上;如果是访谈调查,尽可能附上访谈提纲。
课题研究步骤:包括实践和进度安排。如果把整个课题研究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的话,前期研究的主要内容为:①选择课题和进行论证;②制定研究方案,开题;中期研究的主要内容为:③实施研究,搜集材料;④整理和分析材料。后期研究的研究内容为:⑤解释结果——即课题研究报告和课题研究总结。(4)课题成果形式与构成
课题成果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研究报告,二是学术论文。如细分,一般有五种表现形式:①先进教学经验总结。②教育教学调查报告。③教育教学实验报告。④理论概括性的学术论文。⑤其他一些表现形式。如: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具和教学仪器、专著和教材等。
研究成果的构成:研究成果是研究者经过选择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收集资料;加工、整理资料等一系列研究步骤后,对某些教育教学问题的一些新看法、新观点、新知识、新方法、新产物。
(5)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在组织上,要重视做好课题组成员的优化组合。课题研究的任务完成情况与课题组成员的合理匹配、通力合作密切相关。故在选择课题组成员时,要考虑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特长、实际经验等。尤其是课题主持人,要规划、主持、全面负责研究工作,课题成果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学术水平,研究能力及其事业心。课题组成员分工要明确,目的是增强课题研究组成员的责任感,以利于方案的落实。
在经费上,应该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研究方案中要把开支的项目、用途、金额、一一列出,最好采用经费预算一览表。一般经费预算的主要项目有:图书资料费、研究人员研究费、小型会议费、交通差旅费、测试问卷费、上机费、印刷费、研究实施的劳务费、设备材料费、邮电费、管理费、研究评审费、杂费等。
3、研究方案的基本格式
(一)问题的提出:对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具体情况的分析。
(二)理论依据:借鉴他人现成的理论。
(三)研究目的:为什么研究。
(四)研究内容:在研究过程中要求达到的某种愿望和期望的结果。
(五)研究方法:反映一项课题的研究要“做些什么”和“怎样做”。
(六)创新程度:有别与他人的一些成功做法。
(七)研究步骤:包括实践和进度安排。
(八)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九)预期成果:一是研究报告,二是学术论文。
(十)完成项目的条件和保障:在组织上,要重视做好课题组成员的优化组合;在经费上,应该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十一)参考文献
◆ 制定计划——开题报告
在课题开题会上,课题主持人要宣讲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也称教育科研计划。教育科研计划是在对选题进行初步论证的基础进行的,是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是开始进行课题研究的工
作框架。有了教育科研计划,课题研究如何进行就有了基本思路。通俗的说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怎么做,和哪些人一起做,在多长时间内完成,组织机构、人员管理将如何安排,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人力、物力如何分配,需要哪些条件,是否有恰当的调查、访问对象,在研究的每一阶段取得哪些成果,等等。将这些问题弄明白并形成书面材料,就是研究计划。◆开题报告的基本结构(1)课题名称(2)课题的界说
(3)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4)课题研究的背景
(5)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具体任务:目标、内容、方法、主要思路、步骤
(6)课题研究工作分工(三)实施课题研究,搜集资料
按照研究方案、开题报告、各个阶段工作计划所规定的内容和步骤,具体地操作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按照设计的方法尽可能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搜集有关的资料。
课题研究应注意积累整理以下方面材料:
(1)计划材资料:总体研究设想;设计实验方案;研究性实施计划;
(2)基础性资料:实验班学生登记表;实验班教师情况登记表;有关调查表;
(3)过程性资料:实验课教案,典型实验课记录。课后分析记录;组织活动记录;教师实验观察记录、随笔;不同角度的调查记录。
(4)专题性资料:专题讲座;专题报告;专题研讨;
(5)效果性资料:对比统计分析;有价值的作品、试卷、作业等;
(6)总结性资料;学期学年专题总结;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资料在形成、积累、归档时:应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 注意材料的完整性、系统性;注意建立课题档案的科学性、实用性。
(四)分析研究资料,得出结论
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运用恰当的方式对取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进而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五)撰写研究报告,阐述成果
对于一个科研课题来说,撰写研究报告和工作总结是课题研究的最后一个程序,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
研究报告和实验报告侧重体现“研究”或“实验”;研究工作总结侧重体现“工作”。◆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
1、研究报告的题目
研究报告的题目就是课题的题目。课题的题目要表达清两点:即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一般在题目下面都应写清楚课题研究组或课题研究报告撰写人姓名。
2、研究问题的提出
这部分主要内容是写清楚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背景、价值和意义,以及这一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成果、现状,研究这一课题预计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理论框架。在这一部分还要分析清楚研究假设是什么。研究假设就是教育科研课题选定以后,对课题研究提出的一种或几种可能出现的结论,是我们心中设想的预期结果。
3、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这一部分主要写明进行这一课题研究所选用的方法。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等。进行一项课题研究不可能单单用一种方法,往往是几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可以是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4、研究的结果
课题研究的结果是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内容。这一部分要求客观、真实地对研究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即要有定性分析,也要有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分析。具体的说就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提示内部规律的目的。也就是说我们用事实材料说明道理的过程。
5、讨论部分
这一部分就是对有关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行说明,阐明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并分析和评价研究的结果和意义。讨论部分的讨论问题可以包括:假设是否得到支持;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前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对将来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最后结论,反映作为这次研究的结果,原来的问题是否有更深的了解,或已得到解决。
6、结论部分
结论部分就是对所研究的问题或课题假设给出一个答案,要求简明扼要。
7、参考资料和附录在这一部分,可以对研究报告中所引用的或者是提到的资料注明其出处来源,以备读者进行查对。参考资料的排列格式一般是:
①如果是期刊资料,则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标题、刊名、刊号。②如果是书籍资料,则注明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名、出版时间、页码。
◆研究工作报告:研究工作报告是课题从开始到结题,课题研究的客观记录、进程和主要大事的汇总,它是研究工作是否按计划实施的具体体现。基本结构为:
1、课题简介:简单介绍课题名称、隶属、批准立项单位、研究周期等。
2、课题相关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指导思想(原则)、研究方法等,即方案中的相关内容。
3、课题研究进程:这部分是工作报告的主体。按研究计划,明确研究所经历的主要阶段和每个阶段所作的主要工作。首先是准备阶段的基本工作,如问题调查、工作分工、拟定计划、后勤保
障等;然后是研究阶段,围绕研究所开展的活动、如观摩、研讨、学习、反思,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对方案作出的调整等,都可以包括在内;最后阶段总结阶段,重点写出进行测查、收集材料、撰写报告等内容。
4、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这部分内容可以包括课题组建,管理制度的落实,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经费的筹集与开支情况。
5、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研究的成果可以从量的方面来写:一是显性成果,如教学论文、课件、光盘、优秀案例、学生作品、学生考试成绩等;二是隐性成果,如教师教学理念、行为的转变,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等。
(六)整合档案材料,接受验收
一般接受验收有两个阶段:中期成果验收和结题验收。
1、中期成果验收内容:
提交课题研究资料一套(A4纸打印),主要包括:
(1)张家口市或怀来县教育科研“十一五”课题中期评价表(附件1)
(2)市或县课题立项申请书(复印件)(3)研究方案
(4)开题报告
(5)研究资料(可以参考市、县课题研究档案册的内容整理)(6)阶段研究报告(7)阶段成果等
2、结题验收内容:
第一部分:必备材料(A4纸打印)
(1)张家口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鉴定封面(附件2)。(2)张家口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重要事项变动申请书(附件3,一式3份,指经过校、县、市批复的变更申请书)。(3)张家口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期评价表。(4)张家口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立项申请书。(5)张家口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鉴定证书(附件4)。(6)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总结(单行材料,各一式四份)。第二部分: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如,问卷调查、各种活动记录等、可根据张家口市或怀来县教育科研档案整理过程性研究资料)。
第三部分:各种研究成果。包括论文、论著、教育软件、课件、其它相关材料,课附相关证书复印件。
教育有规律,科研有程序,只要遵循规律,按照一定程序,扎扎实实地进行研究,定能取得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