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遵义及娄山关有感

时间:2019-05-12 15:3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游遵义及娄山关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游遵义及娄山关有感》。

第一篇:游遵义及娄山关有感

游遵义及娄山关有感

遵义近邻重庆,驱车前往仅3个半钟头。身为重庆人的我虽然一直仰慕却从未找到机会去过。今次借着学院组织考察的机会,我终于踏上了这片中外闻名的土地,跟随着革命先烈曾经走过的路,切身感受了长征精神。

从小到大,历史课本就告诉我们,遵义会议在危难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的意义作为考题无数次地出现在历史或者政治的考卷上。我必然已经背的滚瓜烂熟了,但是当身临其境并似乎将自己置身于当年那段历史中去,其心灵的震撼是无法言语的。有谁能想到78年前就在湘江河畔这座本属于黔军师长柏辉章的两层小楼里,一位年轻人改变了年仅14岁的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命运,甚至改变了中国未来的道路——他就是毛泽东。

1935年的中国共产党还十分弱小,对中国革命更多的依赖于共产国际的帮助。而就在这空前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时刻,被蒋介石视为“共匪”的中国共产党也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局面。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的红军在到达贵州境内时,人数已经锐减到3万人。而与此同时,蒋介石集结了40万的人马想把红军“解决”掉。可是李德、博古等人不但没有认识到军事指挥的错误,还继续排挤毛泽东,拒绝接受正确的意见。屡次失败的阴影笼罩着这支弱小的军队,悲观的情绪在整个部队中蔓延。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这就是我们后来简称的遵义会议。在会上,毛泽东作了长篇发言,对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进行了切中要害的分析和批评,并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和今后在军事上应采取的方针。这次会议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得到解决,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最终,中国红军用不断的胜利证明了这次抉择的正确性。思及至此,我不得不佩服毛泽东的远见和用兵谋略。

离开遵义会议遗址,循着红军曾经行过的路,再行两个小时的车程,我来到了黔北第一咽喉要道——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首《忆秦娥·娄山关》不仅由内到外形象地描写了当年红军两战娄山关的场景,更是表达了毛泽东重掌军事指挥权后挥斥方遒的气魄。海拔1300多米的战场遗址上,红军当年激战时留下的战壕依然保存完整,似乎在向我们述说着那段光辉的岁月。就在这里,红军曾两次挥洒热血,就在这里,红军曾两次书写胜利史,而就是这里,确保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那些曾经战斗在这里的战士们或许没有想到,他们用血肉之躯改变了中国红军的命运。清冽的风吹走了云贵高原的薄雾,阳光洒在战壕里投射出历史的阴影。长征精神就在这温暖的阳光中,在我辈怀着对先烈的敬仰之情中延续下去。

第二篇:遵义娄山关导游词

遵义娄山关导游词

遵义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北部大娄山山峰之间,距市区50公里,这里正处于遵义、桐梓两地的交界处,是川黔公路和铁路交通要道。下面是,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遵义娄山关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嘉宾:

娄山,位于黔北乌江与赤水河之间,自东北走向西南,群山巍峨,万峰矗立,海拨1500~1700米,相对高度为500米左右。它北临四川盆地边缘,南断乌江峡谷,东抵湘西十万大山,西接滇东乌蒙山系,莽莽苍苍,雄浑磅礴。

娄山关为娄山山脉主峰,海拨1576米,距遵义城50公里,是遵义县与桐梓县的交界处。北距巴蜀,南扼黔桂,自古以来,为川黔两省来往必经的孔道。

关口周围奇峰突起,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关下,公路陡曲险仄,九曲盘旋,始达山巅。关口西侧的山峰名“鸡爪山”,海拔1576米;东侧的山峰俨若巨锥,故名“大尖山”,海拔1444米;大尖山下有一小山依傍,称“小尖山”,海拔1321米。娄山关上的制高点为点灯山(又名点金山)海拔1422米,关上有1米多高的石碑一道,上镂“娄山关”三个阴文草书大字。

自明迄清,娄山关上曾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军的战争。为黔北著名的古战场之一。但娄山关真正闻名于世,还是在1935年以后。

1935年2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后,中央红军欲“先机占领赤水、北渡长江,会合红四方面军”。大军行至赤水河,遭川敌重兵所阻,遂改变计划,东渡赤水(二渡赤水),改向敌人防御力量薄弱的黔北进军。红军于太平渡、二郎滩等渡口渡河后,挥戈东指,即向贵州桐梓疾进。正在桐梓驻防的黔军第四团(团长蒋德铭)忽接遵义黔军二十五军军长王家烈电,饬他迅速向松坎方向推进,桐梓城防交第六团(团长刘鹤鸣)接替。于是蒋德铭留下两连交防之兵,匆匆率部北撤。

黔军旅长社肇华亲率第六团由遵义的虾子场等地出发,兼程赶赴桐梓接防。2月24日,红一军团一师一团迅速攻占桐梓,接军军委于25日指示红军部队要坚决消灭娄山关之敌,并乘胜夺胜遵义。红军袭占桐梓县城后,军委趁黔军第六团正向桐梓趋进的空隙,令三军团第十三团是夜急速南进,力求先敌迅猛进占娄山关。书法家舒同题写的娄山关三个大字.25日上午9时许,红军十三团南进途中,在娄山关北麓的红花园与赶赴桐梓接防的黔军第六团遭遇,敌人猝不及防,被红军重创,且战且退,最后退守关上。为夺雄关,红军勇猛冲杀,与敌反复争夺娄山关侧的制主点点金山,终于在黄昏前占领。是夜,红军与敌对峙在关口一线。当晚,红十一团奉命从东侧取道点灯山下,迂回关南板桥之敌,断敌后路;一军团的一部也奉命于天明前抢占关侧的石炭关。(万紫千红提示:导游员讲解历史事件一定要真实准确,掌握全面。)

娄山关上的守敌遭红军狠击,连夜速向遵义城军部告急,王家烈慌令黔军第十五团(团长金祖典)赶赴板桥增援;另派十团(团长宋绍奎)迂回增援关口之敌。26日清晨,娄山关上农雾弥漫,寒风砭骨。红十二团接替红十三团担任正面进攻,红十一团和红十团从东西两侧包抄关口至黑神庙一线之敌,激战至下午五时,红军终于夺下关口。敌人兵败如山倒,山崖草丛,遍遗黔军双枪兵的大烟枪与吸烟工具。敌残部沿川黔公路纷纷向遵义城狼狈逃窜。红军在娄山关至板桥一线击溃和消灭黔军三个团后,于26日夜间衔枚疾驰,挥戈南下,乘胜直取遵义。

娄山关一战,揭示了遵义大捷的序幕,首获长征以来的巨大胜利,立即显示了遵义会议的伟大成果,全军振奋,士气倍增。当时任红三军团军团长的彭德怀,是娄山关战斗的战场指挥员。他坚决执行军委命令,勇猛果敢,身先士卒,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敌人炮火,亲临前线直接指挥战斗,充分表现出一个高级指挥员大无畏的英雄本色。

为讴歌革命的艰难与胜利,战后,毛泽东于2月作词《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为了纪念著名的娄山关战斗,贵州省委决定在关上竖一道石碑,将毛泽东手书的《忆秦娥•娄山关》镌刻在碑上,长留千秋万代。石碑悉用云南大理石镶嵌,长25米,高13.55米,纯金贴字。最大的字有3米多高,一般在2米左右,娇若游龙,惊似飞鸿。红日落照,石碑金碧辉煌,与雄关相映衬,巍峨壮美,气势非凡。(万紫千红导服提示:此段可以对着实物再进行讲解)1985年,在纪念遵义会议胜利召开50周年的时候,娄山关上又新建一座纪念碑,镂刻着张爱萍于1935年2月为歌颂遵义大捷而作的一首词:《西江月•遵义大捷》。红军书法家舒同为关口题写的“娄山关”三个大字亦镌刻在关口的山崖上。关口的小尖山上,保存着当年战斗的壕堑,曲折蜿蜒,深可及人。见之,令人思想昔日战斗的惊心动魄。

篇二:遵义娄山关导游词

1935年1月7日红军长征途中占领遵义。贵州军阀王家烈、候之担闻讯,慌忙调兵遣将,在娄山关一带设防,以保老巢。为确保中共中央在黔北遵义建立新战略根据地,确保主力部队在遵义休整和遵义会议的安全,中革军委命令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率部追击,向北逃窜的敌军,夺取娄山关,以防御川南之敌向遵义进犯。1月9日红军以猛烈火力从关南发起总攻,迅猛杀上娄山关,战斗大获全胜。2月25日凌晨,红三军团在军团长彭德怀的率领下,采取正面攻击和两翼包围的迂回战术,再度向娄山关挺进,指挥红一、三军团,与敌军为争夺关口展开激战。

敌人仓皇应战,凭险据守,红军向黑神庙猛烈攻击,并在点灯山急调部队从东侧迂回,歼灭敌军4个团。随后又乘胜追击,击败敌军2个师,攻占娄山关一战,黔军被歼灭600余人,红军伤亡100余人,取得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在娄山关上感慨万端,吟出了长征中最为悲壮的著名诗句《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描写了红军指战员英勇鏖战的壮烈情景。娄山关关口西侧笋子山为娄山主峰,东侧山峰俨若巨锥,名大尖山,山上现遗有碉堡残垒。两则山梁上壕堑犹存,关口南侧公路边,有行书“娄山关”

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北部大娄山山峰之间,距市区50公里,这里正处于遵义、桐梓两地的交界处,是川黔公路和铁路交通要道。娄山关又名娄关、太平关,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拔1576米,娄山关上千峰万仞,重崖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川黔公路盘旋而过,人称黔北第一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自古被称为黔北第一险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1月7日红军长征途中占领遵义。贵州军阀王家烈、候之担闻讯,慌忙调兵遣将,在娄山关一带设防,以保老巢。为确保中共中央在黔北遵义建立新战略根据地,确保主力部队在遵义休整和遵义会议的安全,中革军委命令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率部追击,向北逃窜的敌军,夺取娄山关,以防御川南之敌向遵义进犯。

1月9日红军以猛烈火力从关南发起总攻,迅猛杀上娄山关,战斗大获全胜。2月25日凌晨,红三军团在军团长彭德怀的率领下,采取正面攻击和两翼包围的迂回战术,再度向娄山关挺进,指挥红一、三军团,与敌军为争夺关口展开激战。敌人仓皇应战,凭险据守,红军向黑神庙猛烈攻击,并在点灯山急调部队从东侧迂回,歼灭敌军4个团。随后又乘胜追击,击败敌军2个师,攻占娄山关一战,黔军被歼灭600余人,红军伤亡100余人,取得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在娄山关上感慨万端,吟出了长征中最为悲壮的著名诗句《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描写了红军指战员英勇鏖战的壮烈情景。娄山关关口西侧笋子山为娄山主峰,东侧山峰俨若巨锥,名大尖山,山上现遗有碉堡残垒。两则山梁上壕堑犹存,关口南侧公路边,有行书“娄山关”石碑一道。关口东侧山崖,建有毛泽东《忆秦

娥.娄山关》词手迹石碑,关口西侧山垭建有娄山关红军战斗纪念碑。娄山关红军战斗纪念碑:1966年建造,碑高11米,碑座宽6米,南侧为大理石贴面,横刻原国防部长张爱萍手书“遵义战役牺牲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15个行草大字,碑座北侧嵌5.4米长的汉白玉浮雕,雕刻娄山关战斗中红军将领、战士、游击队员跃马横枪,攻克天险的英雄群像;碑座东侧有“娄山关战斗简介”碑文一方;碑体为两根并立的文化石巨柱,顶削为斜尖,状若两把红军刺刀,又象征娄山关群峰刺天,中通一线的险峻形势;碑体二柱,蕴含红军“二渡赤水”、再克娄山、重占遵义的军事行动。碑体二柱的上方分别嵌黑色大理石,南侧雕一面红军战旗,标志红军攻克娄山关;北侧镌刻张爱萍将军长征时作于县境的《西江月.遵义大捷》手迹。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词碑:全长25米,通高13.55米,下有石砌平台,石级,碑南北侧建护墙,栽植松柏。景区还有历史陈列馆,面积160㎡。1982年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被列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篇三:遵义娄山关导游词

强劲的西风猛烈地呼啸着,似乎想要把一切吞噬,苍穹中一轮新月重重地垂在天角,似乎他想挣脱天空的束缚,匐身拥抱这美丽的大地。今天,他将见证一个重要的历史,一场惨烈异常的战役......我们的部队天未亮就到达娄山关了,部队集合在惨淡的晨光中,深秋微凉地寒意糅合着微弱的月光洒在我的身上,我的心中微微一颤......今天,我们要攻打娄山关!

我随着部队尽量小声的在山路上行进着,四周很安静,只有草鞋塌过落叶的沙沙声以及时不时传来的秋日鸣虫的叫声,两种声音混合而成的特殊音效,把这个早晨衬托得更静谧了......忽然,一串“突突突”的响声传来,这是只有机关枪才可以发出的声音,我分不出是冲锋提前打响或是我们的行动被敌人发现了,一时间竟然不知所措;忽地,一阵激动人心的号角声响起,也不知是谁发出了一声大叫:“冲呀!杀!”

我被这声大叫喊的精神振奋起来,手中的枪是早就上好膛的,那一颗颗仇恨的子弹早就迫不及待地奔出枪管,冲进了敌人的胸堂。

这是一场惨烈异常地战役,战士们发起了多次冲锋,枪声、炮声、从清晨一直响到傍晚,鲜血染红了天边的一朵朵云霞;号手中了弹,但他仍坚持地为我们吹奏冲锋的号角;一个旗手到下了,另一个立即扑上去,所以军旗即使已经弹痕累累,却也仍然屹立不倒;团长的右臂被敌人砍断了,可他仍然挥舞着左臂,浴血作战,奋勇杀敌。

打了一天的战斗将近了尾声,我们的部队凭着英勇取得了战斗的优胜权!

“小心”身后传来了班长的叫喊声,我来不及防备,一把罪恶的刺刀贯穿了我的胸膛!

我强忍巨痛,转过身去,也将手里的刺刀刺进了敌人的胸膛,“除了你这个垫背,老子赚了七个,值!”我喃喃着说出了最后一句话。

抽出刺刀,敌人倒在地上,蜷缩成一团。我没有倒下,我站在这片洒满我和战友鲜血的土地上,无比眷恋的望了一眼那如血的残阳,红的像火。红的似血。

我终于闭上了眼睛,了无遗憾,因为我知道,我们胜利了......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第三篇:遵义有感-读遵义遵义

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读《遵义!遵义!》有感

后勤支部汪志祥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1年的光辉历程。怀着对党无限崇敬之情,我阅读了《遵义!遵义!》,它带给我很大的心理触动,让我回味无穷。

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大转折点。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兵败湘江后,广大指战员对李德、博古的错误军事路线极其不满,背负着国家与民族希望的的红军,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党在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遵义!遵义!》用细腻的情感、精炼的语言对遵义会议这个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事件,进行了集中反映和生动表现,将我党我军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淋漓尽致地再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呈现了遵义会议前后,那可歌可泣而又千回百折的悲壮历程。

纵观全书,我深深地思考,做为一名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员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遵义精神,为党、为社会、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我认为,继承和发扬遵义精神,最重要的是加强党性修养,坚

定理想信念。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修养是一个人通过一定的准则进行自我矫正、自我反省,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共党员的党性修养就是按照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纲领、宗旨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锻炼,磨砺自己的品格和意志,修正自己的错误和缺陷,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思想上的纯洁性、行为上的先进性。党性修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修养、能力修养、作风修养、纪律修养。六个方面互为关联,缺一不可。党性修养的核心是政治修养,最根本的是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种政治信仰和精神追求,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反映和体现。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和立身之本,是共产党员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和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源泉。

当前,我们正处于“十二五”开局之时,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已经到了攻坚破难的关键阶段。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重在落实,贵在坚持。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遵义精神,对待党和国家事业始终保持进取之心,对待人民赋予权力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对待个人名利地位始终保持平常之心,珍惜使命,不负重托,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第四篇:遵义之行有感

红色旗帜

————遵义篇

今天是个值得我们纪念的日子,可以说成为预备党员是多年的梦想,而在老红军区根据地宣誓我们的入党誓词就是更令人欣喜的事情,遵义一直都是课本的记忆,我们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在发展预备党员时可以在这样神圣的地方宣誓来庆祝建党91周年。早上7:30集合,项目部书记带领我们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开始了探索红色旗帜的奇妙旅程,从贵阳到遵义的路上,我们一面带着新奇一面红歌而来,缅怀革命志士的一路辛酸并且赞赏他们的丰功伟绩,刚开始大家都不太好意思,但是在书记带领下慢慢的放开嗓子高歌起来,映着山映着水映着歌声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城市,遥想当年,遵义会议召开在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而如今我们踏着先人的脚步,重温了一下当年的艰苦与辛酸,参观展览馆的过程中我们看见了许多为人的画像与照片,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很多历史事件都是以前在课本学到过的,只是对现在而言,感触就不一样了,好像空气中都弥漫着红色信息的味道,四渡赤水、两万里长征等等历史上人人皆知的大事件仿佛昨天发生似的重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由先人的尸体搭建而成的。之后我们参观了大部分领导的起居室,简陋的床铺,零星的生活设备,把原本不大的卧室显得尤为宽敞,借以联想到我们的卧室,本身空间就很宽敞,可是东西多的感觉只有下脚的地。

最后一站我们参观的是息烽集中营,那里有我们熟悉的杨虎城、小萝卜头都关在这里。小萝卜头原名叫宋振中,遇害时不满9岁,死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小的烈士。在敌人的监狱里被关押了8年,他是在敌人的监狱里长大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敌人不让他读书,经过地下党的斗争,他才在监狱里上了学,由地下党员和爱国志士作他的老师。

通过导游小姐的讲解,我们对息烽有了更深的了解,那里关押的大多数都是中共党员,也就是那里对我们党员进行了严酷屠杀行为的“大学”,其中“猫洞”就是实施刑法的主要地方,其刑罚手段极其残忍,通过对刑具的观察也可以看出当时国民党对我党人员的迫害。

行程的最后一项就是在烈士碑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时光荏苒,历史已经过去,我们不能历史重现,介于现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但我们不能忘却那段记忆,不仅如此,还要把革命志士的精神传承下去,老祖宗的东西是不能遗忘的,而且要想接力棒一样传递下去............

第五篇:娄山关教案

忆秦娥·娄山关

【导入语】

毛泽东在青年时期便满怀抱负,身系祖国,一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显示了青年毛泽东深沉的忧虑与关怀。事隔10年,人到中年的毛泽东奠定了自己在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在红军漫漫长征路上,他挥洒笔墨,写下了许多关于行军战斗的诗篇。《忆秦娥·娄山关》就是其中有名的一篇。

【课文分析】

师:请同学们齐读上阙,并思考,上阙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特征?

生:西风凛冽,天宇辽阔,雁声嘹唳,寒霜铺地,残月如钩,细碎急促的马蹄声,低咽悲沉的喇叭声。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悲凉沉郁的思想特征。

师:这些景物中,“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是所见,“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是所闻。从所听见的声音来判断,他们在做什么呢?

生:行军。

师:所以上阙就是写霜晨行军的情景,写红军进逼娄山关的军事行动。那么,红军霜晨行军的环境怎么样呢?同时,马蹄声是细碎急促的,喇叭声是低咽悲沉的,这暗示了什么?

它们反映了红军怎样的精神?

生:细碎急促的马蹄声和低咽悲沉的喇叭声暗示了行军的紧张、热烈、肃穆、寂静、严肃,而且天气寒冷,环境艰苦,说明任务急迫艰巨,即将进行的战斗将会是场激战,同时也反映出红军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

师:所以,这里在写作手法上是明暗虚实相结合——明写自然环境,暗写红军的革命精神,实写行军中的所见所闻,虚写娄山关的激战。现在我们看下阙。请同学们思考,下阙作者的感情特征与上阙比较起来有什么不同?

生:下阙体现出一种雄壮磅礴的气势。

师:“真如铁”说明娄山关非常险固,易守难攻,但“漫道”又说明别说雄关不是铁,就算真的坚固如铁,也抵挡不了英勇的红军,表现了红军的英勇。“而今迈步从头越”意谓重新开始。这两句充满了乐观的精神写激战后所感。后两句“苍山如海”显得崇高磅礴,“残阳如血”显得悲壮奇丽,写激战后所见。因此,下阙虽然有点点悲凉,但主要的感情基调却是雄劲豪壮,表现了诗人无坚不摧、履险如夷的豪迈气概和跨越一切艰难险阻的豪放胸襟。因此,本诗另一个艺术特征就是把上片的悲凉沉郁与下片的雄劲豪放融成一体。下阙就是写攻克娄山关后的所见所感。

下载游遵义及娄山关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游遵义及娄山关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遵义干部教育培训有感

    遵义干部教育培训有感纵使时光匆匆流逝,历史也要铭记心中。在这个夏天,我们一行人踏上了去遵义学习的路途。这次遵义之行,让我在红色圣地亲身感知到了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更对今......

    忆秦娥娄山关说课稿

    《忆秦娥.娄山关》说课稿 杨子稳 一、 说教材 《忆秦娥•娄山关》编排在冀教版五年级第五单元的课,是精读课文。写于娄山关激战之后。全是描写了红军越过娄山关,并向遵义进军......

    忆秦娥 娄山关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词句,体会意境,感受红军战士的精神与气概。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借助注释,读懂词的意思。 3.指导学生......

    红色之旅,遵义会址有感5篇

    重走长征路,红色之旅——参观遵义会址有感巴南分公司徐少建春暖花开的季节,踏着和煦的春风,我们巴士巴南分公司全体党员登上了前往革命圣地遵义的列车。车厢内大家欢歌笑语,一片......

    红色之旅,遵义会址有感[五篇范文]

    重走长征路,红色之旅 ——参观遵义会址有感 巴南分公司 徐少建 春暖花开的季节,踏着和煦的春风,我们巴士巴南分公司全体党员登上了前往革命圣地遵义的列车。车厢内大家欢歌笑语......

    游岳麓山有感

    游岳麓山有感 ——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 执笔人:尚岭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们小组的成员做好了登岳麓山前的准备。刚8点,我们就已经到了岳麓山脚下。这时我们想起了书上......

    游红楼有感

    游红楼有感 还是上个学期,我们军事爱好者协会去参观红楼。那是一个万里无云的秋天,菊花开的很灿烂,满天星,绿牡丹,红楼门前,还有菊展。没去之前,我对那一段历史的认识,甚至是有些模......

    游天目湖有感

    游天目湖有感 八一班余达敏 这学期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选在了天目湖。之前我一直没有去看过,只知道它是常州的名湖,所以我一直很期待。 天目湖位于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交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