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省情》部分考试试题及答案
《贵州省情》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2.(欠发达)和(欠开发)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3.(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4.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5.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6.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高原山地)和(丘陵)。
7.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8.贵州气候的地域性差异常表现在水平距离不远但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9.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10.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08年,森林覆盖率达(39.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11.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贵州煤炭资源基础储量达146.76亿吨,居全国第(4)位。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
12.截至2008年,贵州的行政区划共设有(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和(88)个县级单位。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13.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14.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农村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1.从点上看,全省最高点是:(A)
A、赫章韭菜坪 B、铜仁梵净山 C、威宁草海 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2.贵州的气候,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C)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铜仁 3.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D)A、红水河 B、乌江 C、北盘江 D、赤水河 4.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A)A、黄壤 B、石灰土 C、紫色土 D、水稻土 5.贵州植物种类繁多,分布错综复杂,呈现过渡变化。在高大山脉具有垂直分布特点,一般从山脚到山顶依次表现为:(C)A、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丛和灌草丛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 C、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落叶阔叶混交—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
6.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B)位。A、5 B、6 C、7 D、8 7.春秋时期兴起的夜郎国,其范围主要在(D)。A、广西 B、云南 C、四川 D、贵州 8.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D)。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9.从(C)年起,国家开始制定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建立经济建设的计划管理体制。
A、1949 B、1950 C、1953 D、1978 10.2008年,贵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方针,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人均生产总值突破(A)大关,取得了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A、1000美元 B、3000美元 C、4000美元 D、5000美元
三、多项选择题(所列答案中有一个以上为正确答案,请选出。每题1分,共10分)1.贵州省主要的气候灾害有(ABCD)A、干旱 B、秋风 C、凌冻 D、冰雹 2.贵州土壤的耕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ABCD)。
A、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B、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C、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D、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3.贵州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下列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ABC)。A、珙桐 B、贵州苏铁 C、银杉 D、马尾松
4.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珍稀名贵药用植物主要有(ABD)。A、珠子参 B、三尖杉 C、何首乌 D、冬虫夏草
5.下列矿产中,贵州储量排全国前三名的有(ABC)。A、重晶石B、铝土矿C、磷矿 D、黄金
6.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种文化类型是(ABD)。
A、北京周口店 B、山西西候度 C、盘县的大洞遗址 D、贵州黔西观音洞 7.本世纪中叶,贵州人民掀起了一系列的“反洋教”斗争,主要有(ABC)。A、青岩教案 B、遵义教案 C、开州教案 D、安庆教案
8.下列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是(AB)。
A、黎平会议会址 B、遵义会议会址C、息烽集中营旧址 D、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
9.贵州目前“一横一纵四联线”公路主骨架中的“四联线”包括了下列哪些市(州、地)政府或行署所在地与主干线公路相连接的高等级公路(ABCD)。A、六盘水 B、黔西南 C、毕节 D、铜仁
10.20世纪90年代,贵州开始制定和实施“三大战略”,具体是指(ABD)。A、科教兴黔战略 B、开放带动战略 C、计划生育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问答题(共50分)
1、简述贵州的地貌特点对发展的特殊影响。(10分)
答:地貌特点对发展的特殊影响。从有利方面看:一是多种土地类型与多种气候型组合在一起,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衍生长,因此,贵州的生物资源比较丰富。二是能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组合态势良好,开发前景广阔。三是多种矿产资源与煤水结合、水火互济的能源优势组合在一起,形成了高能耗的原材料开发体系。从不利方面看:一是自然生态比较脆弱。二是可耕地资源数量少,耕地质量不高,水资源不配套。三是崇山峻岭,河谷深切,极不利于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事业的发展。
2、试述贵州的自然旅游资源特点。(10分)答:
1、原生性,受到破坏的程度较小;因为贵州开放较晚,开发程度较小,所以很多景区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
2、配套设施基本跟进,比如说黄果树有大扶梯,梵净山有索道等等,在大的景区里基本都有观光车,景区的道路还算可以;
3、和民族风情景区错杂在一起,便于一起开发。比如说黄果树有天龙屯堡,荔波有瑶族村寨、苗寨。
3、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0分)
答:明代是贵州历史上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省的建立。朱元璋统一中国以后,为了保持局势的稳定,仍然用元代的行省制度,但是削弱的地方的权力,集权于中央。
(2)开发进程加快。大兴屯田,移民实边,寓兵于农,注重发展交通。明代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出省驿道干线加以拓宽和改造,增加驿站,是驿道有了较大的发展。此外,在手工业和矿业方面,开设了很多局所。在城镇建设和文化方面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3)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原有的生产关系被打破。地主经济飞速发展。(4)大规模的进行改土设流
贵州原先是土司统治区。从永乐十一年起,便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改土设流。后来又不断的扩大流官的统治区域。
4、简述“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10分)
答: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贵州成为法国的传教区,教会和外国传教士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藐视官府,欺压百姓,霸占田土,唆使不良分子挑起事端,激起了贵州人民一连串的“反洋教”斗争,先后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青岩教案”、“开州教案”和“遵义教案”。
青岩教案不仅是贵州历史上的第一次教案,也是全国“反洋教”斗争的先声。在其影响下出现了四川的酉阳教案和安徽的安庆教案等。虽然“三大教案”最终因清政府的无能而遭查办,但它震惊了全国,也使贵州的社会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对唤醒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觉悟起到了重要作用。
5、试述贵州实现西部大开发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10分)
答:1)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横一纵四联线”公路主骨架加快形成,基本实现了各市(州、地)政府所在城市与省会城市的高速或高等级公路连接。在公路方面,实现了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在铁路方面,株六复线、内昆铁路贵州段等已建成通车;在航空方面,铜仁、安顺、兴义、黎平机场先后通航;水路建和通信、城镇基础设施、水利设施等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供电情况得到极大改善。
2)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贵州是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工程的重点。第一批“四水四火”电源项目陆续建成投产,第二批“四水八火”电源项目建设全面启动,省内主干输配电工程与华南电网及周边省市区联网,“西电东送”格局基本形成。2006年末,全省电力装机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其中,贵州电 网统调装机容量达到1816.8万千瓦。
3)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相继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体系建设、石漠化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为建设长江和珠江上游生态屏障奠定了基础。2006年全省自然保护区达到130个,比2000年增加58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为5.5%。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大力推广。4)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重点的水利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已开工建设王二河水库、玉舍供水工程、遵义灌区一期工程等,完成了一批病险水库治理和县城防洪工程项目;开展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的前期工作;“滋黔”一期工程、“烟水配套工程”、水利“三小”工程进展顺利。5)以“两基”攻坚为重点的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了“两免一补”。到2006年,威宁、赫章、望谟4县(自治县)通过了“两基”攻坚达标验收,全省“两基”教育人口覆盖率由2000年的31.0%提高到2006年的100%。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加快,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改进。组建了新的贵州大学,并成功进入了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
6)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全省“二、三、一”的产业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7.8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上升4.4和3.4个百分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特色农业发展加快,工业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重点、优势行业发展加快,能源工业成为全省第一支柱产业,铝、磷等优势工业进一步壮大,烟、酒传统支柱产业地位得到巩固,高新技术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服务业增势强劲,把旅游业培育成后续支柱产业的步伐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
二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30分)
1.贵州是一个多民族(交错杂居)和一些民族(成片聚居)的省份。
2.贵州省2008年末总人口为(4036.75)万人,人口密度为(229.1)人/平方千米。3.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4.贵州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行政区划变更过程中逐步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2008年全省共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和(253)个民族乡,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5)%。
5.在贵州目前自治州中唯一的一个自治县是(三都水族)自治县。
6.目前铜仁地区管辖的4个自治县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和(玉屏侗族)自治县。毕节地区管辖的1个自治县是(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7.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表现在(种植业)比例下降,(畜牧业)比例上升,形成了以(粮食种植)为基础,以(畜牧业)为重点,农林牧渔业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格局。8.贵州正在开发的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沼气)生产为关键,通过(生态)链、生物链和食物链将农林牧渔业连接起来的一种循环农业。
9.根据目前贵州的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贵州以(重工业)占绝对优势。
10.解放后贵州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体系,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体系,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和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11.贵州根据山区实际,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小城市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许多小城镇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境况。
12.贵州的交通运输以陆路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和(电气化干线铁路)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支线铁路相配合,以内河航道、民用航空为延伸的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陆路交通枢纽和南下出海大通道。
13.贵州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的度假型、休闲型、探索型、商务型,(自然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等,成为国际、国内旅游的热点地区。
14.贵州电信业,已具备有完善的包括装备网、业务网和支撑管理网的电信通信网络,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并以国际接轨,以(光导纤维电缆)传输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传输为辅的,综合化、立体化、数字化的现代电信通信网络。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1.贵州人口发展的快速增长期是(D)。A、战国时期 B、明代 C、清代 D、解放后
2.贵州少数民族有的存在自己的文字。有一种从字形看有的类似于甲骨文或金文,有的则是仿汉字倒写或反写,被称为“反书”。它是(C)族的古老的文字。A、彝 B、仡佬 C、水 D、瑶
3.解放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民族自治地方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排序变化是:(B)
A、由1949年的一、三、二变化为2007年的三、一、二。B、由1949年的一、三、二变化为2007年的二、三、一。C、由1949年的一、二、二变化为2007年的二、三、一。D、由1949年的一、二、三变化为2007年的三、二、一。4.2008年贵州国民生产总值突破(C)亿元大关,比1949年增长63.33倍。A.1000 B.2000 C.3000 D.4000 5.改革开发以来,贵州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连续(12)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A、7 B、8 C、10 D、12 6.贵州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出现明显变化,2008年与1978年相比,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变化是:(A)
A、种植业下降,林业、畜牧业、渔业上升 B、种植业上升,林业、畜牧业、渔业下降 C、种植业、畜牧业下降,林业、渔业上升 D、林业上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下降 7.在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的酒和茶分别是(B)。
A、青溪酒和湄潭绿茶 B、茅台酒和都匀毛尖 C、湄窖酒和凤岗青茶 D、董酒和余庆苦丁茶 8.贵州目前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较高、利润最大、纳税最多的行业是(D)。A、电力工业 B、机械工业 C、国防科技工业 D、食品工业
9.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贵州电力工业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主要以(B)为主。A、黔电送湘 B、黔电送粤 C、黔电送桂 D、黔电送沪 10.2007年贵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是(A)。A、荔波 B、镇宁 C、遵义 D、赤水
三、多项选择题(所列出答案中有一个以上为正确答案,请选出。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民族中属于贵州世居民族的有(ABD)A、苗族 B、藏族 C、水族 D、畲族
2.贵州少数民族大都通用汉语,但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目前国家还帮助(ABC)等民族创制了以拉丁文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A、苗族 B、侗族 C、布依族 D、水族 3.贵州发展畜牧业已具有的优良品种有下列:(BCD)A、马头山羊 B、大耳白兔 C、可乐猪 D、竹乡鸡
4.贵州彝族主要分布在(AB)A、毕节地区各县 B、六盘水市各县 C、铜仁地区各县 D、安顺市各县
5.贵州种植业中的经济作物主要以(BD)为主。A、板栗 B、油菜籽 C、甘蔗 D、茶叶 6.下列属于贵州名牌香烟的是:(ABC)A、黄果树 B、驰 C、桫椤 D、红塔山 7.贵州工业科技自主创新决策能力、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已开发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有:(ABCD)A、无人驾驶飞机遥测遥感技术B、中央空调智能化节能控制技术C、新型半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技术D、纳米氧化锌开发技术
8.下列属于贵州特色食品的是(AC)A、老干妈辣椒 B、过桥米线C、牛头牌牛肉干 D、手扒羊肉
9.截至2008年贵州通航机场除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外,还包括下列(ABCD)A、铜仁(大兴)机场 B、安顺(黄果树)机场 C、荔波机场 D、兴义机场 10.贵州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下列(ABCD)A、化工产品 B、矿产品 C、机械电子产品 D、橡胶制品
四、问答题(共50分)
1、试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10分)答:
(一)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及交通工具方面不健全,使得农作物等许多物品得不以有利的对换,从而使他们在信息了解方面缺少。政府基层干部工作人员应加大下乡回访力度,并不断增加每年农作物产量提高的相关知识、生育、综合素质等。
(二)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在旅游、农作物、人物等方面有很多的个性独特之处,但是我们的相关政府部门由于没有重视农业,使得所有的销量、包装、产量等没有得到得很好的成绩及发展,宣传太少。
(三)贵州的确少数民族地区都是很有个自的特色,我们的政府要去挖掘人、物的潜力使这样的地区更能吸引外来人员,使他们了解而成为每年必不可少的可去之处。利用生态资料发展第三产业收入,如现在的农家乐等,这样农民即增加了收入真正做到了自己的主人农田也不会大片片没人种出现荒疏的景象。吸引更多的当地人回家减少城市人口的复合量。
2、简述贵州经济发展的特点。(10分)答:一是生产要素占有方面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二是生产要素利用方面由资源型向技术型转变;三是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四是增长动力因素方面由投资型向需求型转变;五是发展阶段演进方面由渐进型向跨越型转变;六是经济管理职能由直接型向间接型转变。
3、简述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概况。(10分)答:
(一)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
1、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其主要表现,一是中低产田土得到改造;二是把水利设施作为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点之一;三是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成效显著;四是农业气象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五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六是农膜、化肥、农药和饲料、曾药等农用生产物资的使用得到保证;七是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八是积极治理水土流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改进农药等化学产品的使用,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2、农业产业化速度加快;
3、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成效显著;
4、农业产出水平不断提高。
(二)农业生产结构得到调整。1种植业。一是种质资源;二是主要耕作制度;三是生产经营;
2、养殖业。一是畜牧业生态化
五星文库wxphp.com包含总结汇报、资格考试、文档下载、考试资料、外语学习、行业论文、专业文献、人文社科以及《贵州省情》考试试题及答案(很齐全的哦,不看后悔)等内容。导读:
4、简述贵州的工业结构特点,答:贵州工业结构的特点为:①从轻重工业结构来看:2005年,②从行业结构来看:2005年贵州工业有3个门类、37个大类和若干中小类,5、简述贵州的旅游特色及旅游线路,答:贵州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贵州)大学正式被列入“211工程”学校行列,结束了贵州无国家重点大学的历史,贵州的石器、骨器等工艺体现了原始的(造型)艺术,贵州已形成包括青铜、陶瓷在内的独特(夜郎文化),进程加快;二是内陆渔业特色鲜明。
3、林业和生态建设。
4、简述贵州的工业结构特点。(10分)
答:贵州工业结构的特点为:①从轻重工业结构来看:2005年,全省轻重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22.5:77.5,资源开发型的重工业占着绝对优势。②从行业结构来看:2005年贵州工业有3个门类、37个大类和若干中小类。其中优势产业是以卷烟白酒为重点的轻工业;以水火电结合的电力工业、采选矿结合的煤炭工业、以铝为主体的有色冶金工业、以磷为代表的化学工业等重工业;以航空航天器制造、电子通讯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和办公设备制造、医药制造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特色食品、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的新兴产业。③从企业规模结构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大中型工业企业、工业企业集团是主体,总资产、产品销售收入占有重要地位。④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以股份制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格局。
5、简述贵州的旅游特色及旅游线路。(10分)
答:贵州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经过开发目前形成了包括高原喀斯特生态、苗侗文化生态、绿色喀斯特森林生态、丹霞桫椤生态以及民族文化、屯堡文化、长征文化、酒文化、阳明文 化、夜郎故地遗址文化等在内的旅游特色。
已经建起以贵阳为中心的4条跨省骨架旅游线:①以喀斯特生态景观和多民族文化为主的贵阳—红枫湖—安顺—龙宫—黄果树—织金洞—马岭河峡谷,延伸至云南路南石林、昆明的黔西旅游线;②以苗、侗民族文化和苗岭风光为主的贵阳—凯里—榕江—从江—黎平,延伸至广西三江、桂林以及施秉—镇远氵舞阳河—铜仁梵净山,延伸至湖南张家界的黔东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线;③以喀斯特原始森林生态和布依、水、瑶民族文化为主的贵阳—都匀—三都—荔波,延伸至广西的黔南旅游线;④以长征文化、酒文化和丹霞桫椤生态为主的
贵阳—息烽—遵义—茅台—赤水,延伸至重庆、长江三峡的黔北旅游线。
三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30分)
1.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根据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发展(体力和智力),从而成为为社会服务的人。
2.通过教育体制改革,目前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各级各类学校普遍推行(目标责任)制和(老师聘用)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3.2005年9月8日,(贵州)大学正式被列入“211工程”学校行列,结束了贵州无国家重点大学的历史。
4.旧石器时代,贵州的石器、骨器等工艺体现了原始的(造型)艺术。5.战国时期,贵州已形成包括青铜、陶瓷在内的独特(夜郎文化)。
6.明初,元宵唱灯、跳灯、说书、唱书等娱乐形式以及地戏、花灯舞、傩舞等扎根贵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屯堡文化)。
7.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 知行合一 ”)和(“ 致良知”)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
8.20世纪五、六十年代,贵州各类艺术表演团体创作、演出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其中黔剧《秦娘美》、(《 奢香夫人 》),花灯剧《七妹与蛇郎》,舞剧(《 蔓箩花 》)等,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9.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10.构建和谐贵州,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公平正义)的、(诚信友爱)的、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贵州。
11.在思想建设上,中共十五大以后,贵州重点学习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定。12.中共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13.截至2008年,贵州共有(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工商联7个民主党派贵州省地方组织和1个工商联贵州地方组织。
14.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1.贵州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教育先驱是(D)。A、舍人 B、盛览 C、严修 D、尹珍
2南宋绍兴年间,贵州出现的第一所书院是(B)A、阳明书院 B、沿河鸾塘书院 C、贵阳师范学院D、经世学堂
3.清朝光绪年间向朝廷上奏《请推广学校折》,建议开设算学、外语、天文、地理、格致(理、化)、制造、农、工商、矿业、时事外交等方面的课程,推行新教育的先驱者是(A)。A、李端棻 B、严修 C、王阳明 D、尹珍
4.清代在黔北崛起了“独领中国西南文化之风骚”的(B),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道德、文化艺术遗产。A、清明文化 B、沙滩文化 C、黔北文化 D、西南文化 5.1907年周素园创办的贵州第一张日报是(D)。A、《新黔日报》 B、《西南日报》 C、《筑报》 D、《黔报》
6.1913年,贵阳绅士张春山等筹建戏园“黔舞台”,将(B)传入贵州。A、黔剧 B、京剧 C、越剧 D、沪剧
7.贵州文化构成形态复杂,文化的(C)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现象。
A、苗族、布依族、侗族三大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突出B、少数民族文化突出,汉文化衰退 C、多元并存、共同发展D、各族文化大融合,汉文化尤为突出
8.(B)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组织形式。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D、“一国两制” 9.贵州的扶贫开发工作1986年以后改进扶贫方式,实行(A)扶贫方针,贫困人口迅速下降。
A、开发式 B、救济式 C、“输血”式 D、加薪式
10.“十一五”时期是指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时间,具体日期是(C)
A、2000—2005年 B、2005—2009年 C、2006—2010年 D、2008—2012年
三、多项选择题(在所列出的答案中有一个以上为正确答案,请选出。每题1分,共10分)1.清代贵州夺魁天下的状元有下列(AC)A、赵以炯 B、赵以奎 C、夏同龢 D、孙应鳌 2.抗日战争期间,敌占区的部分学校迁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当时迁入贵州的学校有(ABCD)。A、私立大夏大学 B、私立湘雅医学院C、国立浙江大学 D、国立交通大学分校
3.贵州基础教育中的“两基”指的是:(AB)。
A、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B、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C、基本达到高中毕业水平D、基本小学文化程度
4.下列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是:(ABCD)。
A、镇远青龙洞 B、赫章可乐遗址C、安顺文庙 D、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 5.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有:(ABC)。A、侗族大歌 B、苗族蜡染 C、茅台酒制作技艺 D、彝文习俗。6.下列属于贵州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有(BD)。
A、苗族的抢花炮、摔跤 B、布依族的丢花包、板凳操C、侗族的划龙舟、爬花杆 D、水族的赛马、打手毽。7.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中提到的“一府两院”是指:(BCD)。
A、各地、州、市人民政府 B、省人民政府 C、省高级人民法院 D、省检察院
8.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包括依法选举并按有关程序任免(ABC)。A、贵州省省长、副省长B、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C、各厅、局的领导干部D、各地、县的领导干部
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解决好的“三农”问题是指(ACD)。A、农村 B、农田 C、农业 D、农民
10.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对社会成员在年老、疾病、(ABCD)等情况时,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
A、伤残 B、失业 C、遭受灾害 D、生活困难
四、问答题(共50分)
1、简述贵州的科学技术发展现状。(10分)
答:
1、科技与经济结合日趋紧密,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逐步显现。
2、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框架基本建立,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3、科技发展明显改善,科技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
2、简述中国共产党贵州地方组织在廉政建设方面的表现(10分)
答:中国共产党贵州地方组织在廉政建设方面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反腐倡廉教育;二是抓源头治理,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三是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四是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五是加强基层党风建设。
3、简述政协贵州省地方组织职能作用的发挥。(10分)
答:各级地方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协调 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推动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构建“和谐贵州”,推动贵州民主政治建设,促进贵州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4、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的新农村建设情况。(10分)
答:搞好扶贫开发,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自国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扶贫开发,特别是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奋起向贫困宣
战,实现了全省农村总体上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完成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阶段性任务。进入21世纪,全省上下根据中央的部署,全面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从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省情出发,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一直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新阶段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一五”期间(2006-2010),贵州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围绕新阶段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大历史任务做好“三农”工作,坚持开发扶贫和劳动的基本方针,采取开发式扶贫、易地搬迁扶贫、长期救助的具体措施,突出分类指导,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贫困群众的基本增收门路和帮助贫困群众提高基本素质,扎实抓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3项重点工作。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为中心,以增加贫困农户收入为重点,实行解决温饱与抑制返贫并重。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艰苦创业,胆大探索,直符合贵州实际的扶贫开发路子,加快贫困地区稳定脱贫奔小康的步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是中央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解决好“三农”问题。从整体上看贵州省仍处在从基本解决温饱向实现总体小康迈进的历史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省工作台的重中之重。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关于“贵州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比例高,农民收入还比较低,需要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做出更大努力”的指示精神,贵州坚持从实际出发,“十五”期间,扰“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试述贵州环境保护的主要成效。(10分)
答:我省建设6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全省共建成101个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已达每天179.1万吨,为贵州省实现减排目标起到决定性作用。其中,贵阳小河污水处理厂、清镇朱家河污水处理厂等运行良好,对改善南明河、百花湖水质有着明显的效果。我省各级各部门注重大气环境的保护,关闭了一大批火电厂燃煤机组、燃煤供热装置以及小火电厂、小水泥厂、小冶炼厂、小造纸厂等冒烟企业,对保护群众健康、还大自然蓝天白云作出了贡献。
六盘水市对规模小、污染重、环保不达标的煤炭洗选企业进行清理整顿,第一阶段取缔关闭51家煤炭洗选企业。按照淘汰一批、整改一批、完善提高一批的原则,盘县关闭了16家手续不全、工艺落后、规模小、无环保设施、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选煤企业。水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500万元建设的污水回收处理工程2008年6月投运,将水钢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等收集起来进行沉淀、净化处理后,再次循环投入使用,或用来养鸭子和鱼。目前,水钢的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达98.4%,一年可节约用水1200~1500万立方米。黔东南州关闭了一批重污染企业,淘汰了一批落后工艺和设备。关闭了凯里造纸厂、凯里发电厂、天柱县的5家小化工厂、榕江的2家造纸厂等。仅关闭凯里发电厂,每年就减少二氧化硫排量83000多吨。2006年以来,全省把污染减排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出台政策措施,全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遏制,环境质量逐年有所改善,促进了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
“贵州省情”课程实践题:
写一篇有关贵州省情课程内容的调查报告。(可以是工业、农业生产情况,也可以是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要求:注明调查时间、地点,有调查对象和内容,根据调查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字数不限,可打印或手写。)贵州省实施生态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贵州是中国著名的山区省,具有典型的“老、少、边、穷” 特征,其最突出的问题:一是长期大规模的生态破坏,二是广大农民极端贫困。为此,贵州借助于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提出推行实施“生态建设与扶贫富民工程”。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其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与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还对于确保整个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乃至中国西南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社会现实意义。
一、贵州省生态建设的基本区情
贵州最基本的区情是:地处江河源头,山地、丘陵面积广大,生态环境脆弱。全省80% 的县、市,分布于土壤贫瘠、易于水土流失的亚热带湿润岩溶高原山区?。这一山区面积广大、岩溶地形广布的自然环境特点,决定了贵州水土流失、土地石漠贫瘠化现象严重,生态条件十分恶劣,绝大部分地区既缺土又缺水,是中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区之一L2]。具体来讲,其基本区情特征是: 1.地处江河源头地区
贵州地处长江、珠江流域上游地区。全省86个县中,有65个县属于长江流域,长江流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5.7% ;有21个县属于珠江流域,珠江流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4.3%L3]。这一特定的生态环境区位,客观决定了贵州在长江、珠江流域乃至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特殊重要地位。2.山地丘陵面积广大
贵州是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大平原的省份。全省97%的土地面积为山地、丘陵,平原坝区面积仅占3%。其中,73.5%的山地丘陵为石质山地,面积大于万亩的平原坝区只有19片L4 J。农业生态环境普遍恶劣,加之山高坡陡,极易造成“山上开荒、山下遭殃” 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
3.位居湿润多雨地区
贵州绝大部分地区位居中国西南部亚热带湿润多雨地区,年平均降水是达1200毫米,全年雨量80%以上集中在6月至8月[5I。由于雨量大、降水集中,且山高坡陡、土层浅薄,平均土层厚仅15厘米,一旦植被遭到破坏,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床,毁坝冲堤时有发生。如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地处乌江上游三岔河畔的水城火电站,就曾因上游水土流失,泥沙淤积,使河床不断升高。遇大雨便遭致坝毁堤垮,电站淹没水深达4~5米,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危害。4.坡耕地占比重较大
贵州是一个山区农业省。全省现有耕地7355.25万亩,81% 的耕地是坡度大于6。的坡耕地。其中,坡度大于15。以上的坡耕地面积为365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9.6% ;坡度大于25。以上的坡耕地面积达1460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9.5% ;坡度大于35。以上的坡耕地面积为422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则高达5.7%。[ 由此可见,陡坡耕地面积广大,是造成贵州水土流失严重最为主要的原因。因此,将贵州作为全国生态建设投资的重点省区,推行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的生态建设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贵州省生态建设的经验模式
贵州民间早有“地无三里平,天元三日晴,人无三分银”之说,这是千百年来贵州人民对自己所__生活这片土地的深刻认识,更是对未来经济振兴发展的真切企盼。贵州人民有着改善自己生存环境的历史传统,经过长期的生态建设,已总结出了多种生态建设的经验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 1.流域治理
贵州通过多年的生态治理建设,总结形成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林田路” 综合治理经验,即整治山地、修筑水塘、植树造林、改造农田、平整道路的流域治理模式。2.山地改造
贵州当地老百姓早就认识到保持水土的重要性,认为“保土,就是保命;一捧土,一碗饭”。历史上就有“石保坎”,即坡改梯的山地生态改造历史传统,山地生态建设的重点,就是将陡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形成了“山 地上部为生态林带、山地中部为经济林带、山地下部为农田带” 的坡改梯山地改造基本模式。3.综合治理
贵州生态建设长期坚持综合治理的思想,积极采取生物治理工程、农业生态保护工程与水土保持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从而总结得出了“先重点后一般、分区分片治理” 的生态建设综合治理基本原则。4.沼气建设 贵州生态治理,既在治根、又要治本。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村生活用能源匮乏,即使煤炭资源丰富地区,也因农民贫困无力购买煤炭作为生活用能源,而以砍伐灌木作为作为生活用能。导读:据贵州省计委农业资源区划办调查估计,贵州农村生活用能的52.7%为柴薪,三、贵州省生态建设的主要问题,贵州由于自然历史的原因,因而完全依靠贵州自身财力、物力,资金短缺问题是制约贵州生态建设最为主要的限制因素之一,贵州生态环境建设,这一标准对于山大沟深的贵州来说显然不符合当地实际,国家应将贵州退耕还林还草坡改梯建设工程资金标准,贵州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贵州农村沼气建设技术已相当成熟,根据贵州
据贵州省计委农业资源区划办调查估计,贵州农村生活用能的52.7%为柴薪,每个农户年平均农村生活用柴薪9000公斤,每个农户年平均生活用能消耗的木材量,相当于2.5亩有林地、5.6立方米木材。因此,大力发展农用沼气,形成“灌溉农田一沼液一沼气池一果园一养猪一养鸡一鱼池一增加收入” 的生态农业良性循环系统,是尽快抑制植被破坏的重要手段。
三、贵州省生态建设的主要问题
贵州由于自然历史的原因,发展至今仍然是中国最为贫困的欠发达省区之一。目前,全省人均GDP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36.32%,属于中国极低收入地区,仍有53.83% 以上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有55.81%的县属于贫困县【7 J,因而完全依靠贵州自身财力、物力,难以全面开发生态建设,必须依靠国家及其他省区的扶持帮助。为此,资金短缺问题是制约贵州生态建设最为主要的限制因素之一,这些限制性因素主要包括: 1.坡改梯治理工程建设资金标准问题
贵州生态环境建设,最为主要的治理措施—— 坡改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资金标准过低,致使治理工程质量难以保证。根据国家生态治理建设标准,大于25。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平均每亩补助粮食125公斤、苗木费50元,这一标准对于山大沟深的贵州来说显然不符合当地实际。如水土流失严重、最为贫困落后的毕节地区,坡改梯退耕还林还草平均每亩需要补助粮食250公斤、苗木费100元,即使生态条件较好的黔南州坡改梯平均每亩也需要补助粮食100公斤、整地费20元、苗木费50元。据此,国家应将贵州退耕还林还草坡改梯建设工程资金标准,提高到平均每亩补助粮食200公斤、苗木费150~200元。2.农村生活用能沼气池建设资金问题 贵州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植树造林与农村沼气建设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生态建设持续稳固。目前,贵州农村沼气建设技术已相当成熟,未能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技术问题,而主要是受农村沼气建设资金的约束。根据贵州省农业资源区划办提供的资料表明,一个平均5口人规模的农户,养两头猪,修建一个6~8立方米白g沼气池,便可保证日常的生活用能源,平均每天可减少25公斤的柴薪砍伐量;每一个沼气建设的平均费用为1070元(含300元农民沼气技术员的技术指导费,870元的建筑材料、炉灶具、管道材料等费用)。如果国家仅按800元标准的沼气池建筑材料费予以补贴,平均每年需投资3亿元,连续实施5年,便可使全省30%的农户能够使用到沼气,从而可使植被砍伐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
3.省外大规模调运粮食运输费用问题
贵州山大沟深,交通极为不便。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主要以自力更生为主,采取“基本立足区内,部分区外调入” 的粮食供给政策,且因贵州约有80%的农民生活用粮、经济收入,特别是粮食生产主要依赖于25。以上的坡耕地,因而大规模推行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生态建设政策限制因素较多、困难较大。因此,贵州生态建设是否能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其关键就在于采取什么样的粮食供给政策,能否确定合理的退耕还林还草外调粮食运输费用补贴标准。根据国家1996~1998年的粮食定购价格,由于贵州老百姓的食用生活习惯是以大米为主,外调原粮50公斤稻谷,可折合34.5公斤大米;中籼稻(原粮)1公斤的定购价格为1.44元,中等玉米(原粮)1公斤的定购价格为1.32元,标二中籼米(大米)2.08元。显然,依据贵州农民的实际购买能力,难以承受如此巨额的粮食购买消费支出。如果实施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国家必须给予农民相应的粮食及生活补贴。根据贵州省粮食局提供的资料表明,国家规定每调运1公斤粮食可补贴运费0.2元。但实际情况是,如果从东北外调1公斤粮食需补贴运费0.4元,从江西调运1公斤粮食需补贴运费0.34元(只限调入贵阳,不包括向贵阳以外地区调运的费用);如果向贵阳以外地区调运粮食,公路运输1公斤粮食平均运费为0.5-0.6元/吨·公里,3~4级公路运输1公斤粮食的平均运费则高达0.8~1.0元/吨·公里。由此可见,依据贵州农民的粮食现实购买能力以及现有的交通条件,显然不能采取“完全依赖外部调入”的粮食供给政策,只能是立足区内粮食生产为主,充分利用平坝地区的耕地资源,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采取“山下补山上” 的区域自给型粮食供给策略,并在立足区内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为确保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而应适度从省外调运粮食以弥补退耕还林还草造成粮食缺口,但应将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外调粮食运输费用补贴标准提高到 每调运1公斤粮食补贴运费0.5~0.7元。4.搬迁移民生产、生活安置费用问题
贵州石灰岩地区分面面积广,坡度大于25。的陡坡耕地占比重大,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4。石灰岩地区及陡坡带,人类生存条件恶劣,绝大部分地区需退耕还林还草搬迁移民,加之水库淹没移民数量较多,因而移民生产、生活安置费用问题的妥善解决,将是关系到贵州社会长期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贵州全省因退耕还林还草移民搬迁人口多达75万人,平均每人安置费用为5000元,约需生产、生活安置费用多达37亿元。仅贵州毕节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后,剩余劳动力需要寻找新就业出路的农民就多达29万人,如果将80%耕地退耕还林还草需要安置的移民人数达10万人,将100%耕地退耕还林还草需要安置的移民人数则多达17万人。此外,全省还因水库淹没需搬迁的移民多达30万人,仅洪家谷一个水电站淹没搬迁移民就多达4万人。因此,对于地方财政长期短缺的贵州来说,必须寻找新的财源以及生活、生产途径,并给予搬迁移民适当的经济补助。否则,就会出现“严重的返耕或复耕现象”,即未能妥善安置的移民,又会重新回到陡山陡坡地区开荒种粮,从而有可能使生态建设成蒙受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
四、贵州省生态建设的政策建议
贵州人1:3的90%以上生活于广大农村,加之全部耕地中的75%是坡度大于15。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当地农民为了求取生存不断地垦荒种粮,使绝大部分坡地一直开垦至山顶,致使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水土流失面积现已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4%,形成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 的恶性循环,这正如当地农民形容的那样“一种种一坡,一收收一箩”。因而,我们认为贵州生态建设必须要有新思路,应努力实现两大突破,即突破局限粮食生产的传统观念,突破环境治理的单一认识,必须将生态建设与扶贫富民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推动解决贵州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生态建设与扶贫富民并举贵州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是要抓住西部开发的历史机遇,实行“生态建设与扶贫富民并举工程”,生态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扶贫富民是生态建设的根本保证,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攻方向,将恢复植被建设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的突破口,把扶贫富民融入生态环境建设之中,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民族区域经济和本土化特色经济,开发环保替代产业和增加就业,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与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以确保长江、珠江流域上游地区的生态安全。2.山地生态建设必须因地制宜贵州是中国的一个多山农业省,山地生态建设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分布于山地不同坡度大小的耕地,坡度大于25。的耕地退耕栽种生态林或用材林,坡度小于25。的耕地退耕栽种经济果木林,坡度小于15。的耕地主要利用科技兴农,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及非农无污染产业。具体来讲,就是要充分利用贵州当地人民长期总结得出的生态建设经验模式,采取“先重点后一般、分区分片治理” 的生态建设综合治理基本原则;实行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推行“山地上部为生态林带、山地中部为经济林带、山地下部为农田带” 的坡改梯山地改造模式;积极采取生物治理工程、农业生态保护工程与水土保持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大力发展农用沼气,形成“灌溉农田一沼液一沼气池一果园一养猪一养鸡一鱼池一增加收入” 的生态农业良性循环系统。
3.完善“四荒” 拍卖政策体系贵州应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进行生态建设的良好机遇,加大“荒山、荒地、荒滩、荒水”的拍卖力度,坚持“谁承包、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推行“能人承包荒山造林”制度,利用合同公证等法律手段,进一步明确退耕地的管理权和使用权,逐步完善“四荒”拍卖政策体系。
4.尽快建立生态建设评估机制贵州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区域之间甚至县区之间,生态环境差异较大。为此,必须尽快建立科学的生态建设评估机制及评价监测体系,各类建设项目应按水土保持法严格审批,以确保生态环境建设的顺利进行。
5.积极开发地方绿色农副产品充分利用贵州生物多样性、民族多样性特点,积极开发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培育无公害产业,大力开拓寻找市场空间,发展“人无我有,人优我特” 的本土化绿色、特色农副产品,尽快建立具有地方特色又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无公害绿色产业。6.应将珠江流域纳入“天保工程”自1998·年长江大洪水以后,国家为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天然林的破坏程度、增强大江大河的防灾能力,由国家林业局负责启动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生态建设项目之一—— “天然林保护工程”,这一工程的实施范围包括l7个省市区。由于贵州绝大部分地区属于长江、珠江流域上游地区,这一特殊的生态区位使其成为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的重点省区之一。但是,“天保工程”在贵州的生态建设投资重点区域仅限于长江流域地区的部分县市,而雨量充沛、水土流失侵蚀强度大、天然林植被破坏严重的黔南州、黔东南州、黔西南州等珠江流域上地区却未纳入“天保工程” 的生态建设范围之内。为此,从长远来看,建议国家应尽快将贵州珠江流域上游地区纳入“天保工程”的生态建设重点工程范围之内。
7.生态建设资金给予重点支持贵州不仅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而且生态环境条件极其恶劣,大多数农民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如果在世界其它一些生态环境相类似的国家,象贵州这样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早已采取措施,被封山移民。然而时今日,当地的农民为了生存仍然不不断地垦殖,其实际种植面积可能是统计耕地面积的2~3倍L8 J。为此,国家应重点在贵州实施“生态建设与扶贫富民工程” 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或以工代赈” 的生态环境建设政策,不仅要给予其特殊的生态建设政策,而且还要在生态建设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具体来讲,一是国家每年无偿给贵州参与生态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的贫困人口提供50~60亿公斤粮食,这相当于贵州全年粮食总产量60~70%,连续支持7~8年,并相应每年补助省外粮食调运费35~45元;二是由国家提供生态建设投资50~60亿元,根据种树、种草的实际生物量,给予农民利益补偿;三是由国家无偿提供30~40亿元的种苗补助费,l0~l5亿元的农村沼气建设费,40~50亿元的退耕还林还草移民及水库建设移民的生产、生活安置费,以巩固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建设成果;四是生态建设与增收脱贫并举,帮助贫困农民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特色畜牧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特色旅游业,使他们在7~8年之后具有购买食品、自我发展的基本生态能力。
第二篇:贵州省情答案
贵州省情(答案)
一、填空题
1、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2、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发育地貌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61.9)%。
4、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原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三级阶梯,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
5、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河口出省界处),海拔(148)米。
6、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年平均气温(20)℃左右。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铜仁),最高达(42.5)oC;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威宁,最低达(-15.3)oC。年降水量()毫米左右,雨水最多的地区分别是(西南部和东南部的苗岭东段)南坡的晴隆、丹寨和(东北部武陵山的)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赫章)。
7、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红水河)水系、(北盘江)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8、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和丘陵占(90)%。在各类土壤中,(山地和丘陵)面积最大。
9、贵州森林覆资源丰富。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草山草坡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
10、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全省煤炭资源总量超过(2400)亿吨,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五位)。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和毕节地区)。
11、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总蕴藏量居全国(第六位)。按单位土地面积占有量计算居全国(第三位)。
12、贵州的史前文化是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
13、贵州随唐时期的“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14、为了扭转“大跃进”造成的被动局面,从1961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15、1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航天)、(航空)和(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16、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4年12月31日共设了(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1 个地区、和(87)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17、人口的自然构成是依人口的生理属性来划分的,主要有(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
18、贵州省2003年末总人口为(3869.66)万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比上年下降2.05和1.71个千分点,实现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逐年下降0.5个千分点以上的要求。
19、到2004年,贵州省人口达到(3903.7)万。人口密度为(221.7)人/平方千米。20、国际上一般将(65)岁及以上人口称为老年人口或老龄人口,一个国家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0%),成为该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
21、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2、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贵州省共有56个民族成分。世居民族包括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等18个民族。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7.8)%。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苗族)。
23、贵州在建立民族民主政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民族区域,目前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8个民族。全省共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和(253)个民族乡,覆盖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4)%。
24、贵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现在已建立的自治州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25、贵州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按三次产业的排序在1999年实现了由(一、二、三)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
26、贵州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首先是在农村全面推行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7、贵州的生产力布局各具特色,贵阳市以(高新技术产业)、(航天航空工业)、汽车、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烟草、食品、医药、电力、轻纺等为主,是(黔中)产业带的核心;遵义市以(航天工业)、电力、煤炭、(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烟草、医药等为主,是(名酒)之乡;六盘水市以(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为主,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毕节地区以煤炭、(电力)、()、有色金属、轻工、烟草等为主,是贵州工业发展(较快)地区。
28、目前贵州共有2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是(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包括(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安顺经济技术开)和(六盘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白云、都匀、顶效、红果、钟山、凯里、大龙等经济开发区。
2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州工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正在形成工业以公有制为主体,以股份制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格局。
30、贵州的工业布局主要分布在(黔中)地区,以贵阳为中心,以遵义、安顺、(六盘水)、都匀、凯里为次中心,沿(黔桂)、湘黔、(川黔)、贵昆铁路干线展开,形成各具特色的6个工业区。
31、贵州工业产值虽然全国排名较后,但许多行业却有突出之处:(贵州的国防科技工业)整体实力仅次于四川、陕西,居第三位,(其中航空航天)工业规模全国最大;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三大(磷及磷化工)基地之一、十大(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之一;有规模最大的(铝)厂、钛厂、钎钢厂、钢丝绳厂、锰系铁合金厂、人造金刚石磨具磨料厂等,许多产品名列全国前茅。
32、到2003年,贵州原煤生产能力约(8500)万吨,产量7802.5万吨,居全国第(五)2 位。
33、贵州电力工业2001∽2004年以(黔电送粤)为主,实施“西电东送”战略,水火并举,建设了一批大型企业和输电线路。
34、贵州水电主要分布在(乌江)及其支流,呈梯级分布;(南北盘江)等河流也建有大中型水电站。火电主要分布在(黔中)、(六盘水)和毕节地区。
35、贵州的化学工业主要布局在4个工业区,(贵阳)以磷煤化工、橡胶、涂料工业为主;(安顺)以重化工为主;(遵义)以化肥、精细化工为主;(黔南)以化学矿山开采、化肥工业为主。
36、贵州(传统特色产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还形成了绝招绝活。大大增强了市场的竞争能力。
37、贵州的交通运输网络已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高速公路)、(一级二级)公路、(电气化)铁路为骨架,县乡公路、支线铁路、内河航运、民用航空相结合,连接渝、湘、桂、滇、川和全国各地,并辐射省内各地州市县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和西南南下出海通道。
38、贵州的公路建设目前基本形成以(贵阳)为中心,以(高速公路)、(一级)和(二级)公路为骨架,横连东西、纵穿南北的公路网。
39、目前贵州铁路网络已形成以(贵阳)枢纽为中心、(六盘水)枢纽为次中心,以(电气化铁路)为骨架,连接周围(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西横贯连接华中、华东,南北纵接长江、南海,省内连接(9)个市(州、地)的格局,在西南地区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40、服务业可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两大部分,具有庞大的产业群体。
41、贵州旅游网络是西南地区旅游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与华中华南相联。贵州境外东有(张家界)风景区、南有(桂林山水)、西有(路南石林)、北有(长江山峡),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42、在城乡规划方面,贵州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加强对城镇和风景区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
43、贵州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小城镇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44、贵州文化构成形态复杂,文化的(多元并存),(共同发展),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现象。
45、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含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
46、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47、1996年国务院确定(深圳)、(宁波)、(青岛)、(大连)4个计划单列市对口帮扶贵州。
48、中共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共存)”的方针。
49、中共贵州省委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
50、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
51、贵州第一批“五个一工程”是指(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一部好电影)、(一出好戏剧)、(一部好电视剧)。
52、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贵州把(扩大内需)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5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先富带后 3 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给贵州的发展带来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四、问答题(答案均为答题要点)
1、简述如何认识贵州省情?
答:(1)要用正确的观点去研究和认识省情。
(2)要把一个省放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大环境中去考察。(3)要从本质上去认识和把握省情。(4)注意省力的研究。
(5)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2、贵州省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山区自然条件。(2)多民族团结合作的社会环境。(3)发展潜力巨大的社会环境。
3、简述贵州地貌的地域差异。答:(1)贵州东部山地丘陵区。(2)贵州北部中山峡谷区。(3)贵州中部山原盆地区。(4)贵州南部山地河谷区。(5)贵州西南部山原丘陵地区。(6)贵州西北部山原山地区。
4、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答:(1)在贵州建立了行省,使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
(2)在贵州大规模地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发,使贵州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5、试述当代贵州历史发展的辉煌篇章。
答:(1)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
(2)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3)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曲折发展。(4)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5)实施“三大战略”,发展这会主义市场经济。(6)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5、为什么说贵州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答;(1)贵州不仅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组合匹配相对良好,而且还具备一定的开发能力。(2)贵州地处大西南的东南前沿,处于东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地带,在国家对内对外开放的格局中,处于左右逢源的地位,有利于与东部和西部地区开展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3)贵州面临着国际和国内良好的发展机遇。
6、贵州发展旅游业的自然资源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2)瀑布与峡谷景观多而壮丽。(3)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4)森林美景多。
(5)湖泊与水库景观多。
7、试述贵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具体表现。答:(1)城市结构体系和城镇化水平。(2)城市公用事业。
4(3)小城镇建设。(4)村寨建设。
(5)风景名胜区的调查、规划、建设和保护。(6)城乡规划。
8、试述贵州制定和实施的“三大战略”。答:(1)制定和实施科教兴黔战略。(2)制定和实施开放带动战略。(3)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9、试述贵州当前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具体工作。答:(1)围绕解决“三农”问题,打好农业基础。(2)优化工业结构,壮大特色产业。(3)以旅游业为龙头发展壮大特色产业。(4)实施城镇化战略。
(5)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6)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10、简述贵州人口目前的城乡构成、文化教育程度构成和民族构成。
答:地域构成:指人口的地理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行政,自然与经济区域分布,城乡分布等。
人口受教育程度:一个地区各种受教育的人口的比例,贵州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占总人口中,接受大学(大专以上)教育的为67.49万人,占2.16%。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9.67万人,占6.38%;接受初中教育的727.48万人,占23.25%;接受小学教育的1315.30万人,占49.07%。
人口民族构成: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2.15%,少数民族人口占37.85%,2000年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苗族占12.20%,布依族人口占7.49%,侗族占4.62%壮族占0.15%,瑶族占0.13%,其余的所占比例更小。
11、简述贵州两类开发区的性质。
答:贵州两类开发区分别是指贵州省境内的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1)所谓的国家级开发区是根据“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以工业项目为主,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高新技术”的发展方针,分别由国家科技部、国家经贸部会同地方政府,选择科研力量较为集中的地区划出一定范围,以吸引和利用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发新兴产业为主进行重点规划建设,并报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开发区。
(2)所谓的省级开发区是根据贵州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和调整产业布局的需要,由省人民政府外经贸主管部门会同各市(州、地)人民政府(行署),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划出一定范围,结合贵州省产业发展优势进行经济开发建设,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开发区。
12、简述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自然区域性特点。答:(1)自然资源比较丰富。(2)立体性较强。
(3)农业生态比较脆弱。(4)自然灾害频繁。
13、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状和特点是什么? 答:(1)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2)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3)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明显变化。(4)科教兴农成效卓著。
5(5)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14、试述解放后贵州经济发生的深刻变化。
答:(1)全省财政收支大幅度增长;金融运行平稳。
(2)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省三次产业的排序在1999年实现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4)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15、试述国家在贵州的重点生产力布局。
答:(1)乌江流域以电力、煤炭、铝、磷、锰等为重点的综合开发区。(2)以盘水——攀西能源、冶金、化工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区。(3)南北盘江——红水河以能源矿产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区。(4)建设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圈。
16、试述贵州林业近年在生态保护方面呈现的良好态势。
答:1998年,贵州林地覆盖率达到25.7%,加上灌木林地,森林覆盖率达到30.8%,比1990年提高12个百分点,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三个同步增长。全省提前两年实现十年基本绿化贵州的总目标。1998年以后,国家陆续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六大工程”,贵州林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一是林业生态建设成绩斐然,造林绿化步伐加快;二是林业产业建设取得新进展;三是林业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四是国家林业局对贵州林业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17、简述当前贵州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答:(1)产业梯度发展趋势明显。(2)资源型产业特色突出。
(3)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加强。(4)经济外向化程度提高。
(5)探索出一条具有地区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18、贵州特色产业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是产品。这类特色产品易于通过市场变成商品,具有突出的独到的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较高,这类产品多为消费品、药品。二是资源。以独特的自然资源作为基础通过市场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从而加快经济的发展。
19、贵州六大工业区的工业布局是什么
答:六大工业区主要分布在黔中地区,以贵阳为中心、以遵义、安顺、六盘水、都匀、凯里为次中心。(1)、贵阳中心区是国家规划乌江电力和黔中铝磷基地的中心区是全省综合性的工业中心区,重点工业行业有黑色和有色冶金,机械电子、航天、航空、信息、化工、建筑材料、电力、烟草、和纺织业等工业;(2)、遵义以航天、黑色有色冶金、化工、医药、烟草、饮料、轻纺等工业为主;(3)、安顺以航空、机械、化工、纺织等工业为主;(4)、六盘水以煤炭、电力、钢铁、建筑材料为主,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5)、都云以国家“三线建设”中建成的电子工业基地,并有机械、化工、建筑材料和轻纺等工业;(6)、凯里森林工业比较突出,并有机械、化工、电力、造纸等工业和国家“三线建设”中建立的电子工业
20、简述贵州交通运输业的特点。答:(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
(2)贵州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明显,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连接华南、华东的中间地带,是西北、西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东南西南亚地区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通道。
6(3)交通运输方式以陆路运输为主,历史上较长时期中贵州交通以河运为主。
21、贵州商业贸易的特点是什么?
答(1)市场体系初具规模,呈现多元化格局。(2)消费品营销良好,餐饮业发展较快。
(3)商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调整,私营和个体商业成了主力。(4)商业业态和经营方式走向现代化。(5)现代物流业起步发展。
22、简述贵州城乡建设的特点。
答:(1)城市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在全省以城市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带动村寨发展的城乡结合体中,城市的地位越来越突出。(2)城市形态各具特色。
(3)城镇结构表明城镇发展空间大。(4)民族村寨建设,风格各异。
23、试述贵州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的机械电子工业的特点。答:(1)发展方向发生战略性转变。(2)成为贵州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军。(3)企业结构以大中型为主。(4)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5)发展非国有制工业的空间较大。(6)生产力布局走向合理。
24、目前贵州有哪些旅游区和旅游线?试述贵州旅游业的特点?
答:
(一)全省已形成红枫湖------贵阳、黄果树------安顺、马岭河峡谷-------黔西南、织金洞------黔西北、舞阳河------黔东南、梵进山-------乌江、荔波咯斯特森林-------黔南、遵义--------赤水8个旅游区;
(二)旅游线:以喀斯特生态景观和多民族文化为主的贵阳------红枫湖-------安顺------龙宫------黄果树--------织金洞------马岭河峡谷,延伸至云南路南石林、昆明的黔西旅游线;以苗、侗民族文化的苗岭风光为主的贵阳------凯里-----榕江-----从江----黎平,延伸至广西三江,桂林以及施秉-----镇远舞阳河-----铜仁梵净山延伸至湖南张家界的黔东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线;以喀斯特原始森林和布依.水.瑶民族文化为主的贵阳-----都匀----三都-----荔波,延伸至广西的黔南旅游线,以长征文化.酒文化和丹霞桫椤生态为主的贵阳-----息烽----遵义-----茅台-----赤水,延伸至重庆、长江三峡的黔北旅游线。旅游的特点有四个方面:(1)、属于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好;(2)、结构显示的发展空间大;(3)、国内旅游在全国已有一定的地位;(4)、国际合作推动了贵州旅游业与世界旅游业的对接。26.贵州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围绕那些方面展开? 答: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自觉服从于和服从于全党全国全省工作大局,认真抓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五个一工程”。(1)、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人。(2)、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主要解决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基本任务是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3)、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把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并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4)、实施“五个一工程”即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一部好电影、一出好戏剧、一部好电视剧;后增加了一首好歌、一部好广播剧等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军事理论重点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
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
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 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
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 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
《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它从政治范畴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思想,总结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
七、武经七书的含义
《武经七书》又名《武学七书》,或简称《七书》,即《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八、毛泽东军事理论的科学含义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和实践验证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毛泽东军事理论的形成及主要内容 形成: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初步形成的时 期;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趋于成熟的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并在以后的抗美援朝战争和新中国国防与军队建设中进一步完善。
主要内容:1.战争观和战争方法论;2.人民军队建设思想;3.人民战争思想; 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5国防建设思想。
十、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军事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批判地吸取了古今中外优秀的军事思想,是更科学、更先进、更完善的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既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有反映了现代战争和国防建设的一般规律,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尽管现在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毛泽东军事思想对我军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十一、现代战略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含义:指军事统帅“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包括对战争准备的筹划和指导,既指导战争力量的使用,又指导战争力量的建设,是对既定战争的准备与实施方略。是一个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层次性的概念;是研究未来战争的知道规律,正确判断战争爆发及其发展概貌和特点,确定战略总方针,拟定战争计划和实施的原则;是规定战略展开和战争初期作战的指导原则以及全部武装力量的战略使用方法。
特征:系统性,时代性,层次性,实用性
十二、国际战略形式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
现状、特点:当今世界战略格局正处于转换和调整的过渡时期,各国和各种力量集团之间的关系在重新组合中不断进行调整;各国和各种力量集团都在进行相应的军事战略调整,增强以经济和科技未基础的综合国力;军控和裁军谈判连获突破性进展,但军备斗争仍在提高质量和发展高级是兵器方面展开竞争;大战危险更趋减小,战争趋势向着高技术局部战争方向转变
发展趋势:联合国的作用与日俱增;大国间相互制约的势头正在上升;各种国际和地区安全机制逐步完善。
十三、简述中国军事战略方针
中国的军事战略是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军事家从中国的国情和敌我双方的客观实际出发,在领导中国军队胜利的进行了国内革命战争和反侵略战争实践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战略阶段分别描述:革命战争时期的不同历史时期和战略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十四、论述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威胁和挑战
1.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和长期的; 2.日本将我国视为假想敌国,对我国安全构成的潜在威胁呈上升趋势 3.俄罗斯对我国安全有着长远的影响。
4.我国与周边国家尚存在诸多领土、领海、领洋权益的争议。
十五、军事高技术概念和分类
概念:主要用于军事方面的,对提高军队战斗力,满足国防现代化需要,强化国防实力,起重大作用的那一部分高技术。具体说,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分类:1.军事基础高技术(军用微电子技术,军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军用光电子技术,军用航天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生物技术,军用信息技术,军用核技术,军用海洋开发技术,军用定向能技术)2.军事应用高技术
十六、精确制导的概念
以各种高性能光电探测器为基础,采用目标识别跟踪、相关跟踪等新方法,控制和引导武器精确命中目标的技术。
十七、电子对抗的定义及主要内容
定义:电子对抗是指采用各种措施、行动(比如利用电磁能或定向能)以攻击、削弱、破坏对方电子设备(系统)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电子设备(系统)正常发挥效能的斗争。
主要内容:无线电通信干扰,雷达对抗,光电对抗
十八、电子对抗的主要作用及手段
主要作用:获取重要军事情报,破坏敌方作战指挥,掩护突防和攻击,保卫重要军事目标,夺取战争主动权
手段: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十九、航天技术定义及在军事上的应用
定义: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亦称空间技术。
在军事上的应用:1.军事航天运输系统;2。军事卫星(军事侦查卫星,军事通信卫星,军事导航卫星,测地卫星,气象卫星);3.军用载人航天器(航天飞机,空间站,载人飞船)。
二十、激光通信的定义及其优点
定义:激光通信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称作光纤通信,无线通信分为大气激光通信和空间激光通信。
优点:信息容量大,通信距离远,保密性能好,设备体积小,质量轻。二
十一、激光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1.改进和完善现有武器装备,使其成为高技术武器装备(激光测距机和激光雷达,激光制导,激光通信)2.形成和发展新概念的武器装备 二
十二、激光技术应用上的局限性
1.技术方面(1)破坏机理问题(2)能量需求问题(3)定点追踪问题 2.应用方面(1)大气传输问题(2)对抗措施问题(3)条件限制问题 二
十三、简述核化生武器的防护
1.侦检。侦检,即侦察和检验。就是利用各种侦察技术手段,从敌方的某些迹象和各种异常情况中,力图及时准确地判明其核化生武器的编制,装备,发射基地,使用企图,袭击手段等,因地制宜,及时采取各种有效防护措施,揭露或粉碎敌人的阴谋,减轻或避免核化生武器的杀伤破坏作用。2.防护。有效的防护,是减轻或避免核化生武器杀伤破坏的基本手段和主要措施。而对人员的防护,则是战场上的首要任务。具体防护方法是:
(1)利用工事集体防护(2)利用器材或地形地物进行个人防护(3)药物防护。3.消毒。根据染毒种类,性质和受染成度,分别采用机械法,物理法,化学法进行消毒。对人员的消毒,通常是先扫刷,拍打以除去表面尘土,然后由上到下,由表及里脱去帽衣鞋或全身洗消。如果是生物战剂染毒,除对受染人员洗消隔离外,还要迅速封闭疫区,防止疫情蔓延。
4.救治,是防护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战斗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必 须采取群众性的自救互救与有组织的抢救相结合的办法,减少死亡,保证作战和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十四、核武器的爆炸方式
九种:空中爆炸中的低空、中空、高空、超高空爆炸、地面、地下爆炸、水面、水下爆炸和深海爆炸。
二十五、武器的杀伤破坏特点
1.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杀伤破坏效应复杂严重;2.使用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可视不同目的来选择;3.杀伤破坏范围大;4.有延缓、无形、积累的杀伤作用,精神威胁很大。
二十六、军队指挥自动化的基本内涵
军队指挥自动化,就是以军事科技为基础,在军队指挥系统中,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及其他先进的技术设备,组成各种自动化系统,实现信息工作 快速化与决策工作科学化,以提高军队指挥的效率和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军队战斗力。二
十七、军事指挥自动化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1.指挥自动化能够确保指挥员做出快速反应;2.指挥自动化能确保对高技术武器装备实施全程控制;3.指挥自动化能确保指挥员进行高效指挥;4.指挥自动化能确保联合作战诸军兵种协调一致的行动。二
十八、军事指挥自动化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基本组成:1.硬件设备(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信设备,探测器,显示设备)2.软件设备(系统软件,应用软件)3.各类人员
功能:信息收集功能,信息传递功能,信息处理功能,信息显示功能,信息监控功能,指令执行功能。二
十九、C4I系统简介
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与情报”系统,即C4I系统。实际上,C4I系统是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技术装备的军用信息系统,是国家和各级指挥人员对武装力量行使权力,进行管理,实施指挥的物质基础和手段。综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实现军事情报搜集、传递、处理自动化,保障对军队和武器实施指挥与控制的人-机系统。
三
十、信息化战争的概述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胁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它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取得信息上的优势,以保障在物质空间实现局部或全局的优势,并将战争附带杀伤破坏减至最低限度。三
十一、信息化战争 作战样式多样化特点
1.战场空间呈现多维化(1)陆地,海洋,空中仍将是信息化战争的主战场(2)太空战场将成为信息化战争中的第四维有形战场(3)无形的电子信息对抗充斥于有形战场空间。
2.作战力量形成一体化(1)信息化战争是一体化联合作战(2)作战力量一体化依赖横向一体化技术(3)作战力量由“以平台为中心”向“以网络为中心”转变。
3.战争过程趋于短暂化(1)战争目的有限(2)战争消耗巨大(3)战争时间短暂。
4.作战行动体现实时化(1)战场信息获取实时化(2)战场感知实时化(3)指挥控制实时化 5.作战样式趋向多样化
网电一体战将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样式;情报战,心理战和实体精确摧毁等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作战样式。6.作战效果实现精确化
(1)目标选择的精确性;(2)作战力量使用的精确性;(3)对目标打击的精确性。
三
十二、信息化战争作战基本形式
1.精确战;2.网络战;3.电子战;4.情报战;5.心理战。三
十三、信息化战争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1.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2.极高的科学文化素质;3.过硬的军事专业素质;4.开拓性的创新素质;5.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三
十四、论述大学生在信息化战争中的主力军作用
1.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生动最具有活力的群体,因此,大学生素质能力的高低,将对社会起到巨大的辐射作用,也会对未来产生直接影响; 2.随着军事高技术的飞速发展,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未来战争是技术的抗衡,是人才的较量。大学生应自觉融入到武装力量建设体系中,从而保证武装力量的整体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3.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军政素质、顽强的战斗作风,关系到国家的而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关系到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胜利。这就要求广大学生在认真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要积极参与军事训练,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为打赢信息化战争打牢基础。
三
十五、观察大国关系发展变化的三个标尺
1.国家利益的关系状况(拓展安全和经济利益)2.国际权力结构(相互抑制和制约)3.价值观的异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三
十六、影响大国关系的因素
1.世界总的发展趋势;2.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和他们在世界上的影响;3.各个大国对外基本政策的选择。
三
十七、试述对军训的认识和体会
第三篇:贵州省情作业答案
贵州省情作业答案
(大体是对的,简答题自己对一下)
第一次、1、发展规律
动态
2、欠发达
欠开发
3、封闭
4、重庆
云南
广西
5、咯斯特地貌
6、高原山地
丘陵
7、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8、降低
9、长江
珠江
乌江
北盘江10、39.93 黔东南11、4 六盘水市
毕节地区12、4 3 2 88
13、经制州
羁縻州
藩国
14、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第二次
1、交错杂居
成片聚居2、4036.75 229.1
3、普通话4、3 11 253 55.5
5、三都水族
6、玉屏侗族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
7、种植业
畜牧业
粮食种植
畜牧业
8、沼气
生态
9、资源开发型重工业
10、贵州新型
国防科技
烟酒
11、协调
突出重点
12、高速公路
电气化干线铁路
13、自然生态
红色
14、光导纤维电缆
数字微波
第三次
1、知识技能
思想品德
体力和智力
2、校长
目标责任
教师聘任
3、贵州
4、造型
5、夜郎文化现象
6、屯堡文化
7、知行合一
致良知
8、奢香夫人 蔓萝花
9、核心内容
根本保证
本质要求
关键
本质属性
10、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和谐相处
11、三个代表
12、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13、民革
民进
九三学社
14、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非公有制经济
第一次作业:ACDAA BDBCA
多选ABCD ABCD ABC ABD CAB ABD ABC
ABD ABCD ABD
问答题1.P3
2.P35—37 3.P50—52
4.P64 5.69—70
第二次作业:DCCCD ABABA 多选ACD ABC BCD AB BD ABC ABCD
AC ABCD ABCD
问答题1.P84—87 2.P92—93 3.P94—95 4.P103—104 5.P120—121
第三次作业:DBABD BCBAC 多选 AC ABCD AB ABCD ABC BD BCD
ABC ACD ABCD
问答题1.P141—144 2.P170 3.P179—180 4.P182 5.P1
四、问答题
1、简述贵州的气候、地貌特点对发展的特殊影响。P3
2、请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的矿产资源优势。P28-P32
3、请结合实际描述贵州的能源资源优势。P26-P28
4、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P50
5、简述贵州“三大教案”在全国的历史影响。P54-P55
6、请说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重要作用。P55-P56
7、结合实际说明“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P64
8、试述目前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P69-P71
9、说明贵州目前的行政区划现状。并举例说明其市州地的主要特点。P41-P44
10、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经济发展的特点。P92-P93
11、结合实际说明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概况。P94-P98
12、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的工业结构特点。P103-P104
13、请描述贵州自然风光资源的特点。P35-P37
14、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的旅游特色及旅游线路。P120
15、对比过去举例说明贵州的城乡建设变化。P114-P116(要突出在市政实施等方面的变化)
16、结合实际说明中国共产党贵州地方组织在廉政建设方面的表现。P170-P171
17、(小论文)浅析贵州的扶贫开发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情况。P180-P182
18、(小论文)浅析贵州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P183-P184
19、(小论文)浅析贵州的环境保护工作。P184-P187
20、(小论文)浅析贵州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P187-P188
第四篇:贵州省情作业及答案
贵州省情作业及答案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3、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4、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5、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千米。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
6、贵州的史前文化是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
7、为了扭转“大跃进”造成的被动局面,从1961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8、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3年12月31日共设了(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和(87)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二、单项选择题
1、从面上看,全省最高处是(A)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
2、贵州从面上看,全省最低处是:(B)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
3、贵州从点上看,全省最低处是:(D)A、赫章韭菜坪 B、玉屏
C、威宁 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4、贵州最大的河流是:(B)
A、綦江 B、乌江 C、南盘江 D、清水江
5、贵州省内危害最大的灾害性气候是(A)
A、干旱 B、秋风 C、凌冻 D、冰雹
6、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D)A赫章 B 玉屏 C 威宁 D 铜仁
7、(B)是贵州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
A、自然生态比较脆弱 B、喀斯特地貌发育 C、高原山地 D、盆地
8、贵州水资源丰富,居全国第(D)位 A、7 B、8 C、9 D、6
9、在贵州省总面积中耕地面积占(C)。A、43、55% B、9.38% C、26.68% D、3.6%
10、贵州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在:(C)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1、(C)文化能证明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A、北京周口店 B、山西西侯度
C、贵州黔西观音洞 D、旧石器文化
12、“一五”计划时期,贵州的建设主要以(D)为重点。A、工业 B、商业 C、服务业 D、农业
三、多项选择题
1、认识贵州省情的目的意义是(ABC)A、是实行科学决策的需要
B、是培养各级干部和教育各簇人民的需要 C、是实行对内对外开放的需要 D、是行政区划的需要
2、贵州除了(ACD)以外,均为石灰岩等酸质岩石发育的喀斯特地貌。A、赤水 B、黄平C、雷山 D、榕江
3、贵州省主要的气候灾害有(ABCD)
A、干旱 B、秋风 C、凌冻 D、冰雹
4、贵州流域面积10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ABD)A、赤水河 B、綦江 C、珠江 D、乌江
5、贵州自然的有利条件是:(ABC)
A、多种土地资源与多种气候资源相结合,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衍生长
B、受地形影响,沟壑纵横,河流较多,河床较陡,天然落差较大,水能资源比较丰富
C、在地质历史上,经历了活跃的地质构造运动,成矿条件优越 D、千资百态的岩溶奇观,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资源
6、贵州自然条件的不利因素是:(ABCD)A、自然生态比较脆弱
B、可耕地资源数量少,质量不高,水土资源不配套
C、灾害性气候较多,对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威胁较大
D、层峦叠嶂,河谷深切,极不利于交通运输和通信事业的发展
7、贵州是中国(BC)三大产区之一
A、重晶石 B、铝土矿 C、磷矿 D、黄金
8、贵州水资源有以下特点(ABCD)
A、资源丰富 B、时空上分布不均匀
C、岩溶水分布广、水量丰富 D、贵州地表天然水质良好
9、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种文化类型是:(ABD)
A、北京周口店 B、山西西候度 C、盘县的大洞遗址 D、贵州黔西观音洞
10、贵州土司制度的主要特征是:(BCD)
A、流官 B、世官 C、世土 D、土民 11、19世纪中叶,贵州人民掀起了一系列的“反洋教”斗争,主要有:(BCD)A、安庆教案 B、青岩教案 C、遵义教案 D、开州教案
12、邓小平视察中国南方时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BCD)A、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B、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C、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3、20世纪90年代,贵州开始制定和实施“三大战略”,具体是指:(ABD)A、科教兴黔战略 B、开放带动战略
C、计划生育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问答题
1、贵州省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0-17页)
一、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山区自然条件
二、多民族团结合作的社会环境
三、发展潜力巨大的社会经济
2、简述贵州地貌的地域差异。(19-20页)
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和形态组合的总称。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贵州地势可分为三级阶梯: 西部大方、织金、普安等地以西,是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东部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是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中间广大地区为第二级阶梯。
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黎平水河口出省处,海拔148米。
地貌区域差异:
1、东部山地丘陵区。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以东,地势东高西低。沟岩发育、水网密集,地表分割破碎,山地和丘陵地貌显著。适宜发展农业,但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2、北部中山峡谷区。包括大娄山以北,地势南高北低。以中山峡谷地貌为主,丘陵、盆地、岩溶洼地有零星分布。适宜发展林业,但河水和地下水较难利用。
3、中部山原丘陵盆地区。包括黔西、织金以东,黄平以西,绥阳以南,镇宁、惠水以北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又从中部向南、北倾斜。以山原丘陵洼地和山原丘陵盆地为主。是贵州粮食和经济作物主产区。
4、南部山地河谷区。包括苗岭中段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地貌以中、低山河谷为主。适宜发展亚热带作物和林木。
5、西南部山原丘陵地区。包括普安以南,望漠以西,南盘江以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貌以丘陵盆地和峰丛横谷为主,有部分中低山河谷和峰丛山地,岩溶湖分布较多。适宜农、林、牧业发展,南部河谷区适宜发展亚热带作物和经济作物。
6、西北部山原山地区。包括盘县、晴隆以北,黔西、织金以西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是全省最高地,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是典型的山原山地地貌。这里林牧业发展潜力较大,但水土流失严重。
3、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47-51页)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一是在贵州建立了行省,使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二是在贵州大规模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发,使贵州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一、行省的建立明代朱元璋统一中国后,加强了中央集权,设承宣布政使司掌管地方行政,都指挥司掌管军事,提刑按察司掌管刑法。为了加强对西南的统治和巩固边防,1382年朝廷在贵州设都指挥司,这是贵州第一次建立的省一级军事机构。1413年设贵州布政使司统辖8府4州,贵州正式成为全国的一个行省。1417年设提刑按察司,至此贵州“三司”具备,实行“军政分管、土流并治”。
二、大兴屯田,推动贵州经济发展明代在“移民就宽乡”原则下实行屯田制,使人口从稠密地区向地广人稀地区流动。屯田分为军屯(给卫所官兵发屯地、种子、耕牛、农具等“且耕且战”,以足军粮);民屯(是政府将稠密地区人口和罪徒大规模移向贵州组织开垦荒地);商屯(是商人招募流民在缺粮卫所附近屯种)。明代的屯田,推动了贵州的开发。大批移民进入贵州,开垦了大量土地,也带来了农耕技术,引进了新的品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同时明代还注重交通的发展,在原有基础上,对出省驿道干线加以拓宽和改造,增设驿站,使运输有了较大发展。而且在手工业、矿业、城镇建设、贸易和文化方面都得到相应发展。4 当代贵州历史发展的辉煌篇章?(59-76页)
作业二
一、填空题
1、人口的自然构成是依人口的生理属性来划分的,主要有(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
2、贵州省2003年末总人口为(3869.66)万人,实现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逐年下降0.5个千分点以上的要求。
3、国际上一般将(65)岁及以上人口称为老年人口或老龄人口,一个国家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0%),成为该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
4、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5、贵州省有56个民族成分。世居民族包括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 等18个民族。
6、贵州在建立民族民主政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民族区域,到2003年全省共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和(253)个民族乡。
7、贵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到2003年,全省建立的自治州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8、贵州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按三次产业的排序在1999年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
9、贵州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首先是在农村全面推行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构成是依据人口的(A)来划分的。
A、社会经济属性 B、生理属性 C、自然属性 D、地理属性
2、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A)开始的。
A、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 B、城市的企业改革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D、农村合作社
3、贵州农业和农业经济结构明显变化,2002年与1978年相比,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变化是:(A)
A、农业下降,林牧渔业上升 B、农牧业上升,林渔业下降 C、农渔业下降,林牧业上升 D、林业上升,农牧渔业下降
三、多项选择题
1、普查的特点是(ACD)
A、全面性 B、一次性 C、周期性 D、全国性
2、贵州种植面积居前三位的是(ABC)
A、水稻 B、玉米 C、薯类 D、小麦
3、贵州目前共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它们是(AB)A、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B、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C、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 D、黎阳高新技术工业园区
4、国家在贵州的重点生产力布局(A B C D)
A、乌江流域以电力、煤炭、铝、磷、锰为重点综合开发区 B、以六盘水--攀西能源、冶金、化工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区 C、南北盘江--红水河以能源矿产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区 D、建设南(宁)贵(阳)昆(明)网络圈
四、问答题
1、简述贵州人口构成中的地域构成、文化教育程度构成和民族构成。地域构成
1、人口分布。2002年贵州人口遵义市占18.98%,毕节地区占18.39%,黔东南州占11.24%,黔南州占10.10%,铜仁地区占9.98%,贵阳市占9.02%,黔西南州占7.9%,六盘水占7.67%,安顺市占6.71%。
2、城乡构成。2002年贵州常住人口中市镇人口占24.29%,乡村人口占75.71%。
人口受教育程度。2002年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占2.3%,高中以上教育的占6.8%,初中以上教育的占27.1%,小学教育程度的占38.7%,15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占13.7%。
民族构成。2000年汉族占62.15%少数民族占37.84%,苗族占12.2%,布依族占7.94%,侗族占4.62%,壮族占0.15%,瑶族占0.13%,其他少数民族比重较少。
2、简述解放后贵州经济发生的深刻变化。
解放后,特别是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贵州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达1356.11亿元,比1978年增长7.6倍。其中第一产业为298.37亿元,第二产业579.31亿元,第三产业478.43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2.1倍、12.6倍和13.9倍。1997~2003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连续7年高于全国平均速度。①全省财政收只大幅度增长,金融运行平稳。2003年财政收入达236.64亿元,比1978年增长15.7倍,地方财政支出增长了26倍。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898.6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714亿元。保险业和证券业也发展迅速。②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省三个产业排序1999年实现了“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2003年第一产业占22%第二产业占42.7%,第三产业占35.3%。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农村逐步完善了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商品流通基本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并存的格局;国有企业改革一些完成了公司制改造,部分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所有制形式,推进了股份制改造,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财政管理实行分税制;金融设立跨省区的一级分行等体制改革。④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96年后贵州作为沿海的帮扶城市,以东西部合作为契机,以跨区域资产重组为重点,促进了电子、化工、煤炭等行业的发展。近年又抓住入世机遇,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利用国际贷款达7.3亿美元,02年进出口贸易达6.9141亿美元。同时加快了开发区建设,建成了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0个省级开发区。
3、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状与特点是什么?(127-130页)
一、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二、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三、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明显变化。
四、科教兴农成效卓著。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
六、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4、阐述贵州林业近年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的良好态势。(149-150页)
①林业生态建设成绩斐然,造林绿化步伐加快。按照国家林业“六大工程”部署,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等林业工程,1998~2002年完成营造林面积255万公顷,其中工程人工造林71.6万公顷,实现了以社会造林向工程造林为主的转变。②林业产业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发展多种林业生产,把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推行公司加农户加基地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大力发展名优经济林、竹林和速生丰产林。1998~2002年,营造经济林27.1公顷,营造用材林38.5公顷。人造板生产也初具规模,生产能力达10万立方米。2002年林业总产值达到36.02亿元。③林业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不断加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森林火灾的预防扑救能力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防治率达75%;森林野生动植物保护成效显著,全省保护面积达80万公顷;林木种苗基地建设得到加强,已建县级以上林木种苗站23个;林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逐步完善,科技贡献率达27%;林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也不断加强。④国家林业局对贵州贵州林业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林业局将贵州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林业工作联系点,提出了确保10年覆盖率增长1个百分点的目标,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等工程全面纳入国家规划,并给以重点支持。2001年安排重点生态工程建设1427万亩,累计投资33.3亿元。
作业三
一、填空题
1、工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到2003年,我省工业以公有制为主体,以股份制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格局正在形成。2、2003年,全省原煤生产能力约(8500)万吨,居全国第(五)位。
3、贵州(酿酒、特色食品等传统特色产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还形成了绝招绝活。大大增强了市场的竞争能力。
4、贵州的公路建设到2003年,基本形成以(贵阳)为中心,以(高速)、(一级)和(二级)公路为骨架,横连东西、纵穿南北的公路网。5、2003年贵州铁路网络已形成以(贵阳)枢纽为中心、(六盘水)枢纽为次中心,以(电气化铁路)为骨架,连接周围(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西横贯连接华中、华东,南北纵接长江、南海,省内连接(9)个市(州、地)的格局,在西南地区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6、服务业可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两大部分,具有庞大的产业群体。
7、贵州旅游网络是西南地区旅游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与华中华南相联。贵州境外,东有(张家界)风景区、南有(桂林山水)、西有(路南石林)、北有(长江三峡),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8、在城乡规划方面,贵州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加强对城镇和风景区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
9、贵州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小城镇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二、单项选择题 1、2003年贵州省原煤生产能力约(C)万吨,居全国第五位。A、5000 B、6000 C、8500 D、9000
2、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总蕴藏量居全国(C)
A、第二位 B、第五位 C、第六位 D、第八位
3、建筑业属于(B)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4、贵州工业中利税总额就居全省第一位的是(B)
A、酿酒工业 B、烟草工业 C、软饮料工业 D、特色食品工业
5、(D)在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A、董酒 B、青溪酒 C、湄窖酒 D、茅台酒
6、贵阳邮政总局成立的时间是:(B)
A、1901年 B、1910年 C、1935年 D、1920年
7、到2003年贵州省下列不属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是(D)A、黄果树 B、红枫湖 C、织金洞 D、花溪 8、1987年被列入“国际生物圈保留地网”的是(A)
A、梵净山 B、赤水竹海 C、习水原始林 D、花溪公园
9、贵州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有(C)个 A、10 B、11 C、12 D、13
三、多项选择题
1、贵州工业的主要特点是:(ABCDE)A、产业梯度发展趋势明显
B、资源型产业特色突出
C、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加强
D、经济外向化程度提高
E、探索出一条具有地区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2、现行计划生育的主要内容包括(ABD)A、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B、提倡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
C、汉族和少数民族一样 D、农村宽于城市
3、贵州省邮政通信业的主要特点是(AB)
A 面向市场,加快发展 B 以人为本,邮政服务程度提高
C 市场竞争激烈 D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服务特色
4、贵州服务业的主要特点是(ACD)
A、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最高 B、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C、劳动就业岗位最多 D、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基本适应
5、金融业的行业分类:(ABC)
A、银行业 B、证券业 C、保险业 D、房地产业
四、问答题
1、当前贵州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171-173
2、贵州特色产业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187
3、贵州交通运输业的特点是什么?P216-217
4、贵州旅游业有什么特点?(246-249页)目前贵州有哪些旅游区和旅游线?(245页)
作业四
一、填空题
1、(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缓慢,是贵州经济文化落后的重要原因。
2、文化的(多元并存)、(共同发展),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现象。3、1996年国务院确定(深圳)、宁波、青岛、(大连)4个计划单列市对口帮扶贵州。
4、中共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9、5、中共贵州省委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
6、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
7、“五个一工程”是指(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一部好电影)(一出好戏剧)(一部好电视剧)。
8、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贵州把(交通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9、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给贵州的发展带来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单项选择题
1、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除了遵义会议会址、息烽集中营旧址,还有(C)A、遵义红军烈士陵园 B、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C、王若飞故居 D、黎平会议会址
2、、贵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D)
A、阳明书院 B、沿河鸾塘书院
C、贵阳师范学院 D、经世学堂
3、(B)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A、文化
B、经济
C、法律
D、哲学
4、中共贵州省委确定每年(A)月为公民道德集中宣传月。A、3 B、4 C、5 D、6
5、(B)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组织形式。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D、“一国两制”
6、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D)A、党要管党 B、密切联系群众
C、批评与自我批评 D、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多项选择
1、贵州民间民族文化有(AB)
A、地戏 B、花灯舞 C、琵琶舞 D、泥哨
2、州教育发展的特点主要有(ABCD)A、从本省的实际情况出发多种形式办学 B、坚持全社会办学的方向
C、教育事业走向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D、发展潜力大
3、贵州人民生活的现状和特点是:(ABC)A、农民生活显著改善
B、城镇居民生活基本实现下康 C、医疗卫生基本有了保障
D、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化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州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ACD A、拨乱反正实现工作重点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农村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C、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实行对外开放
D、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
5、贵州巨大的发展潜力表现在(ACD)A、贵州地理位置利于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开展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B、贵州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组合匹配相对良好具备了一定的开发能力
C、贵州的生产力水平高
D、贵州面临着国际和国内良好的发展机遇
6、贵州扶贫攻坚取得明显进展(ABCD)A、一批贫困人口陆续越过了温饱线
B、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C、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后劲有所增加
D、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和文化教育落后状况有一定改善
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启动的工程项目有(ABC)A、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B、“西电东送”工程建设
C、退耕还林和天然保护为重点的生态建设 D、解决工程性缺水重点的水利设施建设
8、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包括:(AB)A、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B、大西南南下出海通道和陆路交通枢纽 C、畜牧业产品出口大省
D、科技水平发展赶上中部地区
四、问答题
1、贵州目前已形成了什么样的教育网?P287-289
3、贵州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势和条件是什么?(299-300页)
4、试述贵州环境保护的现状和特点。P318-323
4、贵州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围绕哪些方面展开?P358
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何重大意义?(366-368页)实施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逐步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
二、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利于促进全国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首先是有利于扩大内需,其次有利于为经济增长提供资源保障。再次有利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利于推动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快西部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四、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边疆安全。
6、试述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372-377页)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是:①围绕实现“十年重点突破”的目标全省工作的重点是:继续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建设,努力建成较为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全面贯通高等级公路主骨架的基础上,形成加快构建铁路网络。实施民用支线机场建设规划,实施重点内河航道整治工程。
②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形成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高新产业为先导的特色经济体系。进一步做大以能源、优势原材料为主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黔电送粤”,发展省内电力相关产业,发挥能源和矿产资源组合优势,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精深加工水平。加强以烟酒为主的传统支柱产业,实施品牌战略,落实品牌保护措施,推进资产重组,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优质白酒比重;积极培育以生态畜牧业为重点的后续支柱产业。实施旅游发展精品战略。大力发展以民族制药,特色食品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以航天航空、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城镇化步伐,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③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④坚持生态立省,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积极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高质量实施各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
1、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落实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任务。
⑤大力发民以“两基”攻坚为重点的教育,科技和卫生等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五篇:贵州省情题目及答案
贵州省情题目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2.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3.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4.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5.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6.截至2008年,贵州的行政区划共设有(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和(88)个县级单位。
7、(黔东南州)的重晶石储量居全省第一,具有“中国重晶石之乡”的美称。
8、贵阳市的市树为樟树和(竹子)
9、(息烽集中营)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江西上饶集中营同为抗战期间国民党设立的四大集中营。
10、贵阳市被称为(森林之城),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超过34%,有长70千米的环城林带,林木苍翠,成为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
11、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古为梁州之城,是由黔入川的咽喉,黔北重镇。
12、遵义市素有(黔北粮仓)之称,粮食产量大致占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
13、(娄山关)在遵义、桐梓两县的交界处,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为黔北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
14、(乌江)是贵州第一大河。
15、六盘水市,即取(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特区字头而得名。
16、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因其境内煤矿资源丰富,素有(西南煤海)之称。
17、气象学家对六盘水市夏季气候特点进行科学分析,认为六盘水夏季“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具有唯一性,可称(凉都)。
18、安顺蜡染被誉为(东方第一染);安顺地戏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
19、贵州省现有的四个地级市分别是(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安顺市)。
22、安顺地处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
21、毕节地区是(乌江)、(赤水)、(北盘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22、(咸宁草海)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
23、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有亚洲最大的(磷矿肥)基地。
24、贵州森林资源丰富,分布最多的地区是(黔东南)
25、(欠发达、欠开发)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
26、贵州高原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27、.贵州的史前文化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
28、.清朝时期,官府和地主阶级互相勾结,对人民敲骨吸髓,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在贵州先后爆发了(“ 乾嘉起义 ”)和(“ 咸同起义 ”)。
29、辛亥革命爆发以后,1911年自治学社组织领导在贵阳发动了武装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贵州的统治,成立了(“ 大汉贵州军政府 ”),成为继湖南、陕西、江西、云南独立以后宣告独立的省份。30、1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航天)、(航空)和(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31、贵州目前已建立的自治州是(黔东南)、(黔西南)、(黔南)。32、2005年9月8日,(贵州大学)正式被列入“211工程”学校行列,结束了贵州无国家重点大学的历史。
33、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 致良知 ”)和(“ 知行合一 ”)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
1、从点上看,贵州最高点是:(A)A、赫章韭菜坪 B、铜仁梵净山 C、威宁草海 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2、从点上看,贵州最低点是(D)A、赫章韭菜坪 B、铜仁梵净山 C、威宁草海 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3、从面上看,贵州最高的地区是(D)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
4、从面上看,贵州最低的地区是(B)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
5、贵州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A)
A、大方、织金、普安一线 B、威宁、赫章、纳雍一线 C、沿河、思南、锦屏一线 D、荔波、平塘、罗甸一线
6、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D)
A、红水河 B、乌江 C、北盘江 D、赤水河
7、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A)A、黄壤 B、石灰土 C、紫色土 D、水稻土
8、春秋时期兴起的夜郎国,其范围主要在(D)。A、广西 B、云南 C、四川 D、贵州
9、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D)。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0、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贵州电力工业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主要以(B)为主。A、黔电送湘 B、黔电送粤 C、黔电送桂 D、黔电送沪 11、2007年贵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是(A)。
A、荔波 B、镇宁 C、遵义 D、赤水
12、贵阳市的行政级别为(B)A、县级市 B、地级市 C、自治市 D、自治州
13、贵州最大的河流是(B)A、綦江 B、乌江 C、北盘江 D、清水江
14、具有高原人造湖之最美誉的湖是(D)A、天河潭 B、南江峡谷 C、花溪 D、红枫湖
15、贵州四大古镇位于贵阳市境内的是(A)A、青岩古镇 B、镇远古镇 C、丙安古镇 D、隆里古镇
16、遵义市已探明储量居全省第一的矿产是(C)A、黄金 B、煤 C、锰 D、镍
17、遵义是我国著名的转折之城,获得该称号是因为下列哪个历史事件(A)A、遵义会议 B、四渡赤水 C、第四次反围剿 D、红军长征
18、下列唯一一个由国务院以行政区名称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C)A、娄山关 B、遵义会址 C、赤水风景名胜区 D、乌江景区
19、毛泽东策马经过娄山关后,写出的著名诗词是(A)A、《忆秦娥.娄山关》 B、《沁园春.雪》 C、《清平乐.六盘山》 D、《采桑子.重阳 》 20、大鲵(娃娃鱼)属国家(B)保护动物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1、六盘水已探明矿产资源中居全省首位的是(C)A、锰 B、锡 C、煤 D、铅
24、贵州省已探明矿产资源中铝土矿储量居全国(C)。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23、素有“中国金州”之称的是(C)A、黔东南州 B、黔南州 C、黔西南州 D、毕节地区
24、下列矿产中,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的是(C)A、磷矿 B、铝土矿 C、重晶石 D、锰矿
25、六盘水境内以“林海”为主的著名景区是(B)A、麒麟洞公园 B、玉舍国家森林公园 C、北盘江峡谷 D、盘县大洞竹海风景名胜区
26、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的是(B)
A、滴水滩瀑布 B、黄果树瀑布 C、银链坠潭瀑布 D、陡坡塘瀑布
27、被称为是全世界天然辐射剂量率最低的地方的是(A)A、龙宫 B、镇宁夜郎洞
C、九龙山森林公园 D、安顺屯堡
28、被人类学家称为“明代生活的活化石”的风景区是(D)A、龙宫 B、镇宁夜郎洞
C、九龙山森林公园 D、安顺屯堡 29、1987年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的是(A)
A、梵净山 B、赤水竹海 C、习水原始林 D、花溪公园
30、贵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D)个。A、15个 B、16个 C、17个 D、18个
31、贵州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在(C)。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32、(A)不仅是贵州历史上的第一次教案,也是全国“反洋教”斗争的先声。A、青岩教案 B、遵义教案 C、开州教案 D、安庆教案
33、抗战时期贵州作为大后方,一些沿海地区的机关、学校、商号、企业纷纷迁入,使贵州的社会经济出现了短暂繁荣。学校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浙江大学,其旧址在(A)。A、湄潭文庙 B、阳明书院 C、甲秀楼 D、天台山
34、贵阳市人民政府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成立的时间分别是(B)。
A、1949年的11月15日和11月22日 B、1949年的11月23日和12月26日 C、1949年的11月15日和12月26日 D、1949年的11月23日和12月16日
35、近年贵州工业中利税总额居全省第一位的是(B)A、酿酒工业 B、烟草工业 C、软饮料工业 D、特色食品工业
36、贵州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教育先驱是(D)。A、舍人 B、盛览 C、严修 D、尹珍
37、南宋绍兴年间,贵州出现的第一所书院是:(B)A、阳明书院 B、沿河鸾塘书院 C、贵阳师范学院 D、经世学堂
38、清朝光绪年间向朝廷上奏《请推广学校析》,建议开设算学、外语、天文、地理、格致(理、化)、制造、农、工商、矿业、时事外交等方面的课程,推行新教育的先驱者是(A)。
A、李端棻 B、严修 C、王阳明 D、尹珍 39、1907年周素园创办的贵州第一张日报是(D)A、《新黔日报》 B、《西南日报》 C、《筑报》 D、《黔报》 40、贵阳市解放的时间是(C)。
A、1949年9月30日 B、1949年10月1日 C、1949年11月15日 D、1950年1月1日
三、多项选择题 1.贵州省主要的气候灾害有(ABCD)A、干旱 B、秋风 C、凌冻 D、冰雹
2.贵州土壤的耕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ABCD)A、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B、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
C、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D、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3.贵州自然的有利条件是:(ABCD)
A、多种土地资源与多种气候资源相结合,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衍生长
B、受地形影响,沟壑纵横,河流较多,河床较陡,天然落差大,水能资源较丰富
C、在地质历史上,经历了活跃的地质构造运动,成矿条件优越
D、千资百态的岩溶奇观,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资源 4.下列属于我国五大佛教名山的是(AC)A、梵净山 B、黄山 C、五台山 D、华山
5.下列矿产中,贵州储量排全国前三名的有(ABC)。A、重晶石 B、铝土矿 C、磷矿 D、黄金
6、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全省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AC)A、六盘水 B、安顺 C、毕节地区 D、铜仁地区 7.下列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的是(AB)。
A、黎平会议会址 B、遵义会议会址 C、息烽集中营旧址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8.贵州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87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BCD)
A、大熊猫 B、黔金丝猴 C、黑颈鹤 D、华南虎 9.下列民族中属于贵州世居民族的有(BCD)A、黎族 B、瑶族 C、土族 D、满族 10.下列哪些是贵州的特色食品(AC)A、老干妈辣椒 B、康师傅方便面 C、牛头牌牛肉干 D、大白兔奶糖
11、下列为贵阳市别称的是(AB)A、林城 B、筑城 C、贵城 D、阳城
12、贵阳市居住人口人数排前三位的民族分别是(ACD)A、汉族 B、回族 C、布依族 D、苗族
13、贵阳市的市花为(AC)A、兰花 B、玫瑰 C、紫薇 D、牡丹
14、世界三大蒸馏名酒是(ABC)A、茅台酒 B、苏格兰威士忌
C、法国科涅克白兰地 D、法国波尔多红酒
15、在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的酒和茶分别是(BD)。A、董酒 B、茅台酒 C、都匀毛尖 D、湄潭绿茶
16、遵义市内河流均属长江流域,以大娄山脉为分水岭,把全市河流分为(ABC)三大水系。A、乌江 B、赤水河 C、綦江 D、长江
17、清代在黔北崛起了“独领中国西南文化之风骚”的(B),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道德、文化艺术遗产。A、清明文化 B、沙滩文化 C、黔北文化 D、西南文化
18、六盘水煤炭预测储量569亿吨,且具有(ABCD)的特点。
A、品种全 B、质量好 C、易开采 D、埋藏浅
19、六盘水地面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为(AC)A、乌蒙山脉的韭菜坪 B、大娄山脉 C、毛口乡北盘江河谷 D、苗岭
20、下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的是(AC)A、水杉 B、秃松 C、伞花木 D、香果树
21.清代贵州夺魁天下的状元有下列(AC)A、赵以炯 B、赵以奎 C、夏同龢 D、孙应鳌
22.抗日战争期间,敌占区的部分学校迁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当时迁入贵州的学校有(ABCD)A、私立大夏大学 B、私立湘雅医学院 C、国立浙江大学 D、国立交通大学分校
23.贵州基础教育中的“两基”指的是:(AB)。A、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B、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达到高中毕业水平D、基本小学文化程度 24.下列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是:(ABCD)。A、镇远青龙洞 B、赫章可乐遗址 C、安顺文庙 D、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
25.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有:(ABC)。
A、侗族大歌 B、苗族蜡染 C、茅台酒制作技艺 D、彝文习俗。
26.贵州地质结构复杂,形成了种类繁多、组合多样、地方特色鲜明的丰富自然资源,尤以(ABCD)资源得天独厚、最具特色。A、生物 B、能源 C、矿产 D、旅游
27.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珍稀名贵药用植物主要有(ABD)。A、珠子参 B、三尖杉 C、何首乌 D、冬虫夏草
28.20世纪90年代,贵州开始制定和实施“三大战略”,具体是指(ABD)。
A、科教兴黔战略 B、开放带动战略 C、计划生育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29.本世纪中叶,贵州人民掀起了一系列的“反洋教”斗争,主要有(ABC)。
A、青岩教案 B、遵义教案 C、开州教案 D、安庆教案
30.近年贵州种植业的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增长高于粮食作物,(BD)成为大宗产品。A、茶叶 B、油菜籽 C、花生 D、烤烟
3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解决好的“三农”问题是指(ACD)。A、农村 B、农田 C、农业 D、农民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贵州的气候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 答:贵州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条件。从气温来看,贵州属于亚热带范围,年平均气温在15ºC左右,不冷不热,十分宜人。
从降水来看,贵州年降水量在850-1600毫米之间,属于湿润地区。贵州雨季每年4月
到5月上旬,自东向西到来,6-7月雨量最大,这时正是高温季节,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
再从日照来看,贵州具有阴雨多、日照少的独特天气。年日照时数在1050~1800小时之间。
2、贵州土壤的耕作条件具有什么特点?
答: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其次是石灰土,最少的是水稻土。贵州土壤的耕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①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②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
③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④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3、简述贵州的能源优势。
答:煤水结合、水火电互济,优势突出的能源资源。在水能资源方面: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居全国第六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排名全国第3位。贵州水能资源的特点是:分布均、造价低、发力高、区位优。在煤炭资源方面: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素以“江南煤海”著称。
贵州除煤炭、水能资源外,还有生物能、天然气(主要是煤成气和气田成气)、铀矿等。煤成气是一种煤源潜力巨大的能源,贵州煤成气包括聚煤气和煤层气两部分,总储量居全国前列。重点分布在六盘水、织纳、遵义三个煤田。
4、简述贵州自然风光资源的特点。
答:第一、瀑布与峡谷景观多而壮丽。全省有瀑布和峡谷景观1000多处。
第二、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全省长度大于2000米的洞河有1000多条,旱洞数量更多。
第三、河湖、泉水景观多,水质良好,景色美。贵州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十分丰富,形成了许多景色优美的河流、湖泊、岩溶泉和温泉等,具有良好的旅游和疗养价值。
第四、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贵州既有高大雄伟、森林苍翠的梵净山、雷公山等,又有磅礴低吟、恬静祥和的万峰林等山景,还有各具特色的石林景观数十处。
第五、森林美景多。贵州山多林茂,森林景观多而秀丽。
5、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明代是贵州历史上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答:(1)行政省的建立。朱元璋统一中国以后,为了保持局势的稳定,仍然用元代的行省制度,但是削弱的地方的权力,集权于中央。
(2)开发进程加快。大兴屯田,移民实边,寓兵于农,注重发展交通。明代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出省驿道干线加以拓宽和改造,增加驿站,是驿道有了较大的发展。此外,在手工业和矿业方面,开设了很多局所。在城镇建设和文化方面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3)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原有的生产关系被打破。地主经济飞速发展。(4)大规模的进行改土设流
贵州原先是土司统治区。从永乐十一年起,便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改土设流。后来又不断的扩大流官的统治区域。
6、贵州具有悠久的开发历史,为什么在全国长期处于落后地位?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导致贵州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主要原因有:
一、交通,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上,多山和喀斯特地形,“地无三里平”的山区条件对发展交通通讯十分不利,阻碍了商品流通和信息交滚;
二、特定的社会环境,清雍正年间,地方土著首领对其(今贵州地区)领地上的土民统治非常歼,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严重地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地理位臵,贵州位于大西南,是经济开放的最后一个层次;四,贵州的文化教育水平在全国较低,直接影响到贵州经济的开发和发展。(就交通、历史、地理位臵、教育文化四方面可展开,任答两点即可得分。)
7、简述贵州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答:基础教育:(1)“两基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2)“义教工程”“危改工程”助推了贵州“两基”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3)“两基”迎国检工作全面扎实推进
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目标(2)高等教育而已结构发生深刻变化(3)高校我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4)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能力明显增强(5)高校老师队伍整体水平明显提高(6)东西部对口支援工作取得裨性进展(7)打造“花溪高校聚集区”,进一步拓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结构
职业教育:(1)建成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2)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进一步增强(3)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加强,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持续得到改善(4)全面推动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和免费政策的落实,有效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5)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和水平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