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针灸学重点总结

时间:2019-05-12 15:3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验针灸学重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验针灸学重点总结》。

第一篇:实验针灸学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1、实验针灸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一个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2、得气:是指针刺穴位后产生的经气感应。

3、循经感传现象:是指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等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重、胀等特殊感觉,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经脉循行路线传导。

4、经穴-脏腑相关:反映了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关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穴位上;刺激体表穴位又可对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5、牵涉痛:是指当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时,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不适或疼痛外,尚可在远离该器官的体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痛觉过敏。

海氏带:当一些内脏器官患病时,往往在相关部位的皮肤出现痛觉过敏,这种痛觉过敏的皮肤部位即称为海氏带或痛觉过敏带。

6、穴位功能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不同穴位之间在主治和功能作用上所存在的差异。

7、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时,针灸效应的发生、发展呈现一个渐进的时间过程,分为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时效曲线: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针效与时间的关系。

8、针麻诱导期:在实施针麻手术之前,对选定的穴位预先进行一段时间针刺刺激,至镇痛效果达到可以手术这段时间。(一般在25~40min左右)

9、针刺耐受:是指由于长时间针刺或反复多次针刺后,针刺镇痛效应降低的一种现象。

10、针刺后效应:停止针刺后继续存在的针刺效应

11、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它包含痛感觉 和痛反应两个成分。痛阈(或痛反应阈):是指从刺激开始到引起疼痛感觉或运动反应的最小刺激量。耐痛阈:是指能耐受疼痛的最大刺激量

12、针刺麻醉:是指用针刺止痛方法来预防手术中的疼痛及减轻生理功能紊乱,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施行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

13、吞噬能力:指100个白细胞中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占的比例。

吞噬指数:指100个白细胞中,能够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吞噬细菌的平均个数。

针灸作用:针灸的镇痛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和对失调的脏腑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第一章针灸作用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

1、穴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感受刺激、反应病症

2、穴位感受器的特点:(后面要加具体的内容)1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2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3穴位对不同形式刺激的感觉阈不同

3、穴位病理反应的表现形式:感觉异常、组织形态改变、生物物理特性改变

5、得气机制:针感的形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通路、脑内通路几个环节。手下感的实质:穴区肌肉轻微的紧张性收缩。手下感机制:针刺信息由外周传入神经通路进入中枢,经中枢整合调制后,一方面形成针感,另一方面通过脊髓ϒ-传出系统随躯体神经到达相应支配区穴位下的肌梭,引起梭内肌收缩和肌电发放,以及局部肌纤维收缩,后者经针柄传于施针者指下,从而形成沉紧的手下感 第二节:

1、循经感传的基本特征:1循经扩布,2趋向病所,3宽度和深度不均,4感觉性质多样,5慢速传导,6双向循行和回流现象,7可以阻滞,8影响脏腑功能活动

2、常见的经络现象及其特点: 常见的经络现象

(1)生理现象——循经感传现象

(2)病理现象——循经性感觉障碍和可见的经络现象:①循经性感觉障碍;②可见的经络现象:循经性皮肤病、循经性皮肤血管神经性反应 特点:(1)循经感传现象基本特征:1)循经扩布;2)趋向病所;3)宽度和深度不均;4)感觉性质多样;5)慢速传导;6)双向循行和回流现象;7)可以阻滞:①机械压迫②局部降温③局部注射普鲁卡因和生理盐水,亦称张力阻滞④皮肤触觉刺激⑤外加磁场刺激 第三节:

3、牵涉痛特征:

①牵涉痛出现的部位,多发生在与病变器官同一神经节段的皮节区或肌节区。②牵涉痛一般均为可逆,当去除内脏病变后,其牵涉痛也随之消失。

③皮肤过敏带不仅对接触、压迫、牵引等出现感觉过敏,而且皮下组织硬度也发生变化,有时用手可以触到有结节和条索状物等,有的还可见皮肤变厚的现象。

④皮肤过敏带的毛细血管出现循环障碍,如发生痉挛等,从而引起局部缺血。

5、神经节段性分布与穴位主治功能的关系 1)躯干部经穴主治功能与神经节段的关系

分析任脉、督脉、胃经、膀胱经、肾经和脾经位于颈部、上胸部、下胸部和腰骶部经穴的主治病症,可发现其有明显的神经节段性。从神经解剖学分析,人体躯干部穴区所属神经节段与其主治内脏所属神经节段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7、远距离取穴可以用“中枢汇聚理论”解释。

8、胃耳反射:传入神经—迷走神经;传出神经—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中枢神经—下丘脑后外侧区

第二章 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与影响因素

1、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1整体性,2良性、双向性,3功能性、早期性

2、针灸作用的影响因素:1个体差异,2穴位功能特异性,3得气,4针法灸法的刺激参数,5时间因素

3、穴位功能特异性的表现(举例):P76

5、艾灸的刺激参数及临床意义:P86①灸温:温度幅值、温度升降速度、温度作用面积②艾灸壮数、③每壮的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④灸量、⑤灸时、⑥灸质 第三章

1、疼痛特点:①痛觉不是一个独立的单一感觉。(而是和其他感觉糅合在一起组成一种复合感觉。)②痛觉伴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构成相当复杂的心理活动。③疼痛还具有“经验”的属性。④能引起痛觉的刺激多为伤害性刺激。疼痛分类:(根据疼痛的性质):

①刺痛:又称快痛、第一痛。其特点是痛觉清晰、尖锐,定位明确,迅速发生又迅速消失,引起较弱的情绪变化,常伴有受刺激的肢体出现保护性反射。

②灼痛:又称慢痛、延缓痛、第二痛。其特点是痛觉缓慢形成,持续时间较长,定位较差,呈烧灼感,使人不易忍受,常伴有情绪反应、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变化。

③酸痛、胀痛、绞痛:其特点是痛觉难以描述,定位差,难以确定痛源部位。伴有内脏反应和躯体反应,以及较强的情绪反应。

2、常用体外致痛物质(七种):K+、H+、组织胺、乙酰胆碱、5—HT、缓激肽、SP

3、闸门控制学说的中心思想(P111):刺激皮肤发生的传入神经冲动进入脊髓后,被引进三个系统:闸门控制系统,中枢控制系统,作用系统。这三个系统协同作用才能产生痛感觉和痛反应。

4、针刺镇痛的一般规律:

⑴针刺镇痛作用的性质:具有以下特点:①针刺既能镇急性痛,又能镇慢性痛;②针刺既能抑制体表痛,又能减轻乃至消除深部痛和牵涉痛;③针刺既能抑制痛感觉,又能减低疼痛的情绪反应;④针刺既能减低痛觉分辨率,又能提高报痛标准。

⑵针刺镇痛作用的强度:在适宜的针刺刺激条件下,针刺可使正常人痛阈和耐痛阈提高,达到65%~180%。

⑶针刺镇痛的空间作用范围:针刺具有全身性的镇痛作用,但穴位与针刺镇痛部位之间有相对的特异性。

⑷针刺镇痛作用的时程:在人体从针刺开始至痛阈或耐痛阈升高至最大值一般需20~40min,继续运针或通电刺激可使镇痛作用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停针后其痛阈呈指数曲线形式回复,半衰期为16min左右。

⑸针刺镇痛作用的影响因素:针刺镇痛作用主要受到个体差异、时间因素、刺激参数等的影响。

5、针麻特点:①使用安全,适用范围广。②患者处于清醒状态,便于与医生配合。③生理干扰少,利于术后恢复。④简便、经济、便于推广。

作用:①辅助镇痛作用,②镇静作用,③抗内脏牵拉反应作用,④抗创伤性休克作用,⑤抗手术感染作用,⑥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的作用,⑦促进创伤修复的作用。★缺陷/局限性(针麻“三关”):镇痛不全、不能完全抑制内脏反应、肌肉松弛不够。

6、针刺镇痛的作用原理:

一、针刺镇痛的外周机制:

1、针感感受器的兴奋,2、针刺信号的外周传入纤维(针刺传入主要由躯体感觉神经中的Ⅱ类、Ⅲ类纤维传导。)

3、同神经电针镇痛的外周机制。

二、针刺镇痛的中枢机制:(论述题)第四章 针灸的免疫调节作用

1、举例针灸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肿瘤免疫、白细胞、巨噬细胞免疫等): ⑴针灸对白细胞的调节作用:针灸可以调节外周血白细胞的数量和吞噬功能。

①针灸对白细胞数量的调节:例如针灸正常人的足三里、合谷、内关,可使血中白细胞总数上升,并以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为主,而淋巴细胞比例下降。②对白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针刺足三里或合谷穴,均能提高白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

⑵针灸可以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例如针刺老年大鼠双侧足三里和关元穴,能使老年大鼠肝内巨噬细胞在数量上增多,体积上增大,吞噬功能增强。

⑶针灸对肿瘤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例如电针荷瘤大鼠足三里、合谷和三阴交,可以提高CD4+细胞数量和CD4+/CD8+比值下降

3、针灸的抗炎作用(三个方面)(论述题):(1)对渗出的影响:针灸可抑制炎症过程中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减少炎症渗出物;减轻炎症灶白细胞浸润;改善炎症局部微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减轻炎性水肿。(2)对变性的影响:针灸可控制和缩水炎症灶坏死面积,延缓和防止坏死的发生,从而减轻炎症的变性病变。(3)对增生的影响:针灸可促进细胞的修复再生和瘢痕化进程;在促进肉芽组织形成的同时抑制其过度增生。第五章 针灸对各器官系统功能的调节(论述题)

1、针灸治疗脑血管病的作用机制:①改善脑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②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③改善脑电活动,④抑制免疫炎性反应,促进内皮细胞的修复,⑤保护受损神经元(a、降低自由基水平,b、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作用,c、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d、抑制钙超载)

2、针灸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①影响血糖水平(双向调节)、②影响血脂水平(降低)、③改善胰岛素抵抗、④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a、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异常,b、改善神经病变)

3、针灸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针刺内关穴可以改善急性心肌缺血①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泵血功能,②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状态,③调节心电活动,改善心电图指标,④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⑤调节血管活性物质。

4、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①改善肺功能,②对多种炎症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③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④调整免疫功能 第六章 科研方法

1、医学研究的分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

2、医学研究的基本程序:①提出问题,确定选题,建立假说;②查阅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③科研设计;④观察实验与验证;⑤整理资料,实验结果的分析;⑥撰写论文与发表。

3、选题的原则: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适用性、可行性、效能性。基本程序(了解):1提出问题、2查阅文献、3建立假说、4确立选题、5选题的说明

5、实验设计的三要素:研究对象、处理因素、实验效应 四原则: 对照原则、随机原则、重复原则、盲法原则

第二篇:实验针灸学复习重点

实验针灸学复习重点

1.实验针灸学是在中西医学科学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学

基础理论、刺灸效应和机理,探索针灸对人体生命活动影响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从“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过渡的重要标志。

2.实验针灸学的研究思路与科研设计:

一、选题

选题的范围、选题的种类、选题的原则(需求性、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

二、文献检索

三、假说建立

四、立题(简明、具体、新颖、醒目)

五、设计

对照:是在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的过程中,确立可供相互比较的组别。

对照的方法:空白对照、实验对照、标准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配对对照、历史对照、安慰对照。

随机化的意义和概念:在抽样研究中,抽取或分配样本时,每一个研究对象或观察单位都有完全均等的机会被抽取或分配到某一组,而不受研究者或研究对象主观意愿所左右 常用随机分配的方法:简单随机化、区组随机化、分层随机化

盲法的概念和意义:盲法是指临床研究过程中,指标的观测、数据的收集和结论的判断,应在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前提下进行。

3.选题的种类包括:

基础研究:探索性强,自由度大,风险高

应用研究:实用性强,理论和方法比较成熟,风险较小

开发研究:风险低,成功率高,具有投资大,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4.设计的主要环节:

研究对象:是由研究目的所决定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是研究因素所作用的对象。

研究因素:包括单因素研究和多因素研究。

实验效应:关联性、客观性、精确性、灵敏性、特异性

5.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随机、重复、盲法。

6.临床研究的特点是具有较详细的临床资料,相对统一的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较固定的治疗方案,并对有关资料、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符合事实的结论。

7.临床研究的分类:前瞻性临床研究和回顾性临床研究

8.针灸学实验研究的对象包括两类,一是人,二是动物。

9.受试对象:可分为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受试对象对被施加的处理因素应有较高的敏感

性,容易显示效应;受试对象对被施加的处理因素应有较强的特异性和稳定性,不易受非处理因素的干扰。作为受试对象的实验动物选择,应尽可能选择对处理因素的反应与人近似的动物,同时还应考虑其可行性和经济性。研究的内容不同对动物的要求也不同。动物的选择除种类、品系外,动物的年龄、性别、体重、营养状态也应注意。如果受试对象是人,应考虑到人的心理和社会特征。

10.观察指标: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后出现实验效应。

11.经络现象是指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

象。包括循经感传、循经皮肤病、循经感觉障碍和经物理、化学、组织学技术检测出的循经现象。

12.循经感传:出现率为12%~25%,表现特征包括感传路线、感传性质、感传速度

(10-20cm/s)、感传宽度(0.5-5cm之间)、感传深度、感传方向、感传的阻滞、感传的效应。其机理有四种观点包括中枢兴奋扩散观点、外周动因激发学说、外周-中枢综合说、脊髓α运动神经元兴奋传递说。

13.循经感传速度依次为:手法运针快于电针,电针快于压迫穴位,艾灸的传感较慢。

14.循经皮肤病是由于某些遗传因素,或内外环境的刺激,沿着经脉体表循行路线分布的呈

带状的皮肤病。

15.穴位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感受刺激和反映病证。

16.适宜刺激: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刺激引起的能量变化最敏感,这种形式的刺激就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17.穴位的适应现象:当某一个恒定强度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虽然刺激仍在继续作用,但

感受器对刺激的敏感性会逐渐降低,发放冲动的频率逐渐减弱,感觉也随之减弱,这种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

18.感受阈:作用于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必须具有一定的刺激强度才能引起感觉。引起某种感

觉所需的最小强度称为感受阈。

19.穴位病理反应的形式:感觉异常、组织形态改变、生物物理特性改变

20.常用针感点标记法:蓝点法、改良蓝点法、美蓝法、墨汁法

21.铁离子-普鲁士蓝反应法:是根据普鲁士蓝反应原理,即铁离子遇到亚铁氰根会产生蓝

色的亚铁氰化铁沉淀,在需截除的肢体上,用尖端裸露的绝缘针测定得气感,然后向针尖通30-50μA直流电,起针后,针尖有部分铁离子电解出来并沉淀于针尖周围的组织中,待肢体被截下后,用1%亚铁氰化钾-甲醛溶液灌流,沉淀于局部,铁离子遇到亚铁氰化钾而形成蓝色颗粒,从而显示得气部位。

2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各种感受器在功能上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形

式的刺激能量最后转换为传入神经的上动作电位,这种能量转换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23.针刺效应的外周传入通路和传入神经纤维类别:电针感以兴奋Ⅱ类和Ⅲ类纤维为主,而

手法运针针刺的酸、麻、涨、重感则主要由Ⅲ类和Ⅳ类纤维传导。

24.得气的产生机理是:针刺肌肉丰厚处的穴位时,引起梭内肌收缩产生肌电,其继发冲动

传入中枢后形成针感,其局部的肌纤维收缩经针体传到针柄后引起捻针者的手下感。

25.得气:是指针灸穴位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包括受针者的针感和施针者的手下感两方面

内容。

26.穴位不仅是一个接受针刺刺激的感受装置,而且还可视为一个效应装置,可以在针刺或

内脏活动的影响下发生变化。针刺的机械刺激(或电针的电刺激)作用于穴位感受装置而产生针刺信号,后者由支配穴位区域的神经(主要是躯体神经)传入纤维进入脊髓背角。

27.脏腑病理或生理改变的体表反应:压痛与硬结、躯干和四肢体表皮肤电学性质变化、耳

郭皮肤导电量变化、牵涉痛。

28.牵涉痛:是指当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时,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局部不适或疼痛外,尚可

在远离该器官的体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疼痛感觉过敏。

29.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

一.良性、双向性

二.整体性、综合性

三.功能性、早期性

30.影响针灸作用的因素:㈠腧穴特异性㈡得气㈢个体差异㈣心理因素㈤时间因素

31.腧穴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穴位与穴位之间在功能作用上所存在的差异,即某些

穴位对某病或某系统疾病具有明显疗效。

32.腧穴功能特异性包括:⑴穴位与非穴位功能作用的差异

⑵不同经脉穴位在主治功能上的差异

⑶同经不同穴位在主治功能上的差异。

33.针灸效应的时间分期:是指针灸效应的发生、发展过程,可根据不同时间呈现不同的起

落消长规律划分为不同的针灸效应时间分期。根据针灸效应发生、发展的时间过程,可分为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

34.获得最佳针灸效应的两次施术间隔时间为3-6小时。

35.针灸效应潜伏期短者,称为针灸效应的速发性反应。潜伏期长者,称为针灸效应的迟发

性效应。

36.针灸即时效应:指针灸施术后的数分钟或到1次针灸施术停止即出现的治疗效应。

37.针灸后效应:指停止针灸施术后继续存在的针灸效应。

38.艾灸的量效:⑴温度幅值⑵温度升降速度⑶温度作用面积⑷艾灸壮数⑸每壮的持续时间

和间隔时间⑹灸质材料

39.针刺镇痛:是指用针刺方法防止和治疗疼痛的一种方法。

40.针刺麻醉:是指用针刺止痛效应预防手术疼痛及减轻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种方法,由于其

作用类似于现代医学的麻醉,故称针刺麻醉。针刺是通过调节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而起作用的。

41.疼痛包括痛感觉和痛反应两个成分,痛感觉是指人类对疼痛的感觉,是人类所特有的。

42.痛阈:是指引起人体知觉性痛觉最小刺激强度。

43.痛耐受阈:是指能耐受疼痛的最大刺激强度。

44.痛感受范围:是指痛耐受阈与痛阈的差值。

45.针刺麻醉术前准备:术前预测、试针、心理诱导。

46.针药复合麻醉:是只有以针刺为主,加上正常情况下不足以完成手术镇痛要求剂量的麻

醉药的麻醉,才可称之为针药复合麻醉。

47.研究者依据药物对针刺镇痛效应的影响:一类是拮抗针刺镇痛效应的药物,称为针刺麻

醉减效药,目前发现的有氯胺酮等6种;一类是能增加针刺镇痛效应的药物,称为针刺麻醉增效药,目前发现的有芬太尼等16种;一类是对针刺麻醉不产生影响的药物,称为针刺麻醉无影响药,已观察到的有舒必利等3种。

48.针灸对受损周围神经功能的调节与针灸的消炎镇痛和促进神经纤维再生,改善末梢神经

血液循环有关。

49.针灸对大脑皮质功能的调节作用:⑴对条件反射活动的调节⑵对运动从属时值的调整⑶

对大脑皮质生物电活动的调整⑷对大脑皮层局部血流量的调节

50.针刺能双向调节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条件反射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从而促使大脑

皮质病变部位功能的恢复。

51.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由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的统称。

52.针灸对T细胞亚群的主要影响有以下几点:⑴针灸对T细胞的影响具有双向性和调整性,+ + 其效果与机体原有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⑵针灸对CD4T细胞的影响较大,而对CD8 T细

++ 胞的影响不太明显。⑶ 针灸可使紊乱的CD4/CD8比值趋于正常。

53.针灸确能提高哮喘患者的免疫功能,针灸能明显降低IgE和补体C3、C4 含量,而对IgM、IgG具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

54.针灸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机制:⑴依赖于神经系统⑵内分泌系统⑶免疫活性因子

55.针灸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且调节作用呈现双向性。

56.针灸对循环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包括:对心脏活动的调节作用(对心率和心律的调整作

用和对心脏功能的调节作用)、对血管功能的调节作用、对毛细血管和微循环功能的调节

57.针灸对胃液分泌具有明显的双向性调节作用。

58.针灸具有显著的调节胆囊功能,并可促使胆汁的分泌与排泄。

59.针灸对胃肠道影响的传出途径与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及一些体液因素有密切关系。

60.激光穴位照射和针刺治疗先兆流产和松弛子宫紧张的一个作用机理,可能是它提高了血

浆孕酮的浓度。

61.穴位探测是根据机体在生理及病理条件下,穴位部位具有某些生物物理特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客观显示穴位、辅助诊断疾病的检测技术。

62.影响穴位探测的因素:⑴不同生理状态下机体经穴皮肤电的差异⑵病理状态下机体经穴

皮肤电的变化⑶机体外环境变化对经穴皮肤电的影响

63.脉冲电是指在极短时间内出现电压或电流的突然变化,即电量的突然变化构成了电脉

冲。常用的频率调制脉冲波形有疏密波、断续波。不受频率调制的基本脉冲波形称为连续波。

64.脉冲电针仪的输出参数:⑴波形⑵脉冲幅度⑶脉冲宽度⑷脉冲的重复频率

65.连续波能够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对神经肌

肉瘫痪性疾病有良好的效果。

66.疏密波对一些软组织损伤、腰背筋膜劳损,以及一些神经肌肉麻痹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67.断续波对脑血管意外、乙型脑炎、小儿麻痹症等出现的后遗症和一些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肌肉萎缩性疾病有较好的效果。

第三篇:针灸学重点总结

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经气:即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临床的刺激点。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又名针感。

侯气:将针留置于所刺腧穴之内,安静地较长时间的留针,也可间歇的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催气手法,直待气之所至之谓。

气街:是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通路,头、胸、腹(背)、胫等处,是经气流行、集中和布散的主要部位,即“气街”。

五输穴: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为经气初出。荥穴——分布于掌指或柘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输穴——分布于掌指或柘趾关节之后,为经气渐盛。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冲盛且合于脏腑。

滞针: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感觉痛剧时,称为滞针。俞穴: 是指分布于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脏腑俞穴,共十二个,亦称背俞穴。多治疗脏虚证。

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共12个。

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奇穴: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的疗效。又称为“经外奇穴”。

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十二原穴多分布与腕踝关节的附近。

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蹻、阳蹻、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郄穴共有16个,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

背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共12个 背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并分为冠以脏腑之名。

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共有6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8个腧穴。八会穴分散在躯干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

八脉交会穴: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又称“交经八穴”均位于腕踝关节的上下。四海: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为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交汇之所。奇经八脉:是指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阳跷脉的总称。

十二经筋: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十二经别:十二经别从肘膝关节附近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体表的阳经经脉(合)。六合: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

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

天灸: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充血、起泡,犹如灸疮。四根三结:十二经脉以四肢为“根”,以头、胸、腹三部为“结”。

标本根结:“标本”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标”原意是树梢,在上部,与人体头面胸背的位置相对应;“本”是树根,在下部,与人体四肢下端相应。“根结”指经气的所起所归,“根”指根本、开始,即四肢末端的井穴;“结”指结聚、归结,即头、胸、腹部,《标幽赋》谓之“四根三结”。

刺手: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拇指、中指夹持针柄,其状如持笔,故右手称刺手。

骨度分寸定位法: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度,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灸法: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

一夫法:又称横指同身寸。是以食、中、环、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标准,四指横度为3寸量取穴位的方法。押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

角法:拔罐法,或称吸筒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体表,使皮肤局部充血、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

一源三歧: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故称为“一源三歧”。浮络:.简答:12经络循行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属肺、络大肠,联系胃及肺系;从肺系出来,外形线起于侧胸上部,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经过寸口,止于拇指桡侧端;分支从腕后分出,止于食指桡侧端。主治: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循行于上肢外侧的前缘,上走肩,入缺盆,络肺属大肠;从缺盆入下齿,过人中沟,止于对侧鼻旁。主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沿着鼻外侧下行,入上齿,环绕口唇,交汇承浆,循行过下颌、耳前,止头角;主干线从颈下胸,内行部分入缺盆,属胃络脾;外形部分循行于胸腹第2侧线,抵腹股沟处,下循下肢外侧前缘,止于第2趾外侧端;分支从膝下3寸和足背分出,分别到中趾和足大趾。主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循行于小腿内侧的中间,至内髁上8寸后循行于小腿内侧的前缘,经膝股部内侧前缘,入腹属脾络胃,上膈,经过咽,止于舌;分支从胃注心中;另有一条分布于胸腹部第3侧线,经锁骨下,至于腋下大包穴。主治: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联系心系、肺、咽及目系,属心络小肠,从肺部浅出腋下,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至掌后豌豆骨部,入掌内,止于小指桡侧端。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尺侧端,循行于上肢外侧的后缘,绕行肩胛部,内行线从缺盆进入,下行络心,属小肠,联系胃、咽;上行线从缺盆至目外眦、耳,分支从面颊抵鼻,至于目内眦。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循行至头顶并入络脑;分支至耳上角;主干经脉从头顶向下到枕部,循行于脊柱两侧,经过腰背臀部,入内属膀胱络肾,向下贯臀,止腘窝;枕部分支向下循行于背腰部主干经线外侧,至腘窝部相合后循行与小腿后侧,经过外髁之后,前行止于小趾外侧端。主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及神志病,位于背部两条侧线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应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之下,斜走足心,经舟骨粗隆之下、内踝后侧,沿小腿、腘窝、大腿的内后侧上行,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另有分支向上行于腹部前正中线旁0.5寸,胸部前正中线旁2寸,止于锁骨下缘。肾部直行脉向上穿过肝、膈,进入肺中,再沿喉咙上行,至于舌根两旁;肺部支脉,联络于心,流注于胸。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以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病及咽喉、舌等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属心包,下膈,联络三焦;外行支从胸中出于侧胸上部,循行于上肢内侧面的中间部,入掌止于中指端;掌中分支止于无名指末端。主治:心、心包、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末端,沿手背第4、5掌骨间上行于上肢外侧中间部,上肩,经颈部上行联系耳内及耳前后、面颊、目外眦等部;体腔支从缺盆进入,分布于胸,联系心包、膻中、三焦等。主治:头、耳、目、颊、胸胁、咽喉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向上到达额角,向后行至耳后(风池),经颈、肩部后下入缺盆。耳部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经过耳前到达目外眦后方;外眦部支脉,从外眦部下行至大迎,再向上到颧骨部,下行经夹车、经颈部向下与前脉合于缺盆;从缺盆部发出内行支进入胸中,通过横隔,联系肝胆,经胁肋内,下达腹股沟动脉部,再经过外阴毛际,横行入髋关节部(环跳);从缺盆部发出的外行支,下经腋、侧胸、季胁部与前脉会合于髋关节部,再向下沿着大腿外侧下行到外踝前至足背,止于第4趾外侧;足背分支止于足大趾。主治: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胸胁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外侧,经足背、内踝前上行于大腿内侧,联系阴部,入体腔,联系于胃、肝、胆、膈、胁肋,经咽喉上联目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颠顶部。目系支脉下经夹里,环绕唇内。肝部支脉上膈,注于肺中。主治:肝、胆、脾、胃病,妇科,少腹、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督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后、向上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颠顶,沿前额下行鼻柱,止于上唇内龈交穴。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证,及相应内脏病证。

任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前上行于阴毛部,在腹内沿前正中线上行,经关元等穴至咽喉部,再上行环绕口唇,经过面部,进入目眶下,联系于目。主治:少腹、脐腹、胃脘、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和相应的内脏病证,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

简述腧穴的主治规律:腧穴的主治规律: 1.经穴的分经主治规律:

既能治本经的病症,又能主治二经或三经相同的病症。2.经穴的分部主治规律:

头面、颈项、躯干及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腧穴以治局部病症为主,膝关节以下的腧穴除治局部病症外,还可治头面、脏腑及全身性疾患。

3.奇穴的特殊主治作用:

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是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如百劳穴治缧疬,四缝穴治小儿疳积等。4.阿是穴的特定主治规律:

此穴以痛为腧,无具体名称和部位,对身体上的病患有比较显著的效果。

常用灸法的分类:(分类:有艾灸法、药艾灸法、药锭灸法、电热灸法和其他材料灸法。艾灸法用单纯艾绒施灸;药艾灸法则在艾绒中掺入其他药物施灸,如太乙神针等药物艾条灸;药锭灸是用芳香类药物(麝香、冰片等)和易燃药物(硫磺等)混合研末,制成锭剂施灸;电热灸法采用特殊的电灸器施灸;其他材料灸法,包括灯火灸、黄蜡灸等,是以除艾叶以外的易燃物置于穴位或病变部位的施灸方法。)

特定穴的内容:特定穴是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分为“五输血”、“原穴”、“络学”、“郄穴”、“下合穴”、“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

郄穴的含义及其临床应用:“郄”有空隙之义,经脉之气深聚于四肢肘膝以下的空隙部位,称郄穴。12经脉各有一个郄穴,另外,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也各有一个郄穴,合为16郄穴。郄穴多分布在经脉循行的曲折处。其临床意义是:

一,郄穴可治疗本经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阴经郄穴多被用来治疗血症,如咳血、崩漏等;阳经郄穴多用来治疗急性疼痛。

二,可辅助诊断,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

三,郄穴常与八会穴配合使用,称“郄会配穴”。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阴经不上头面,但足厥阴肝经上出颊,与督脉会于巅;阳经在头面部的分布规律是:阳明经在面部,少阳经在侧头部,足太阳经在后头顶部;在躯干部:阴经行于胸腹部,足阳明经亦行于胸腹部,足少阳经行于侧身部,足太阳经行于背腰部。

晕针的概念: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这是可以避免的,医者应该注意防止。

晕针的原因: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发生此现象。

晕针的症状: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恶心欲吐,四肢厥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不清,仆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细微欲绝。

晕针的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晕针的预防:如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或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虚弱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对针刺的顾虑,同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最好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令进食、休息、饮水后少时再予针刺。医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一,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应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八脉交会穴的内容:

八会穴的内容:定义:脏、腑、气、血、筋、脉、骨、髓之气所聚会的八个特定穴。即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悬钟。

名称 八会穴 经属

脏 章门 肝经(在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腑 中脘 任脉(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气 膻中 任脉(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

血 膈俞 膀胱经(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筋 阳陵泉 胆经(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脉 太渊 肺经(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骨 大杼 膀胱经(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髓 绝骨 胆经(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天枢、太溪、中脘、风池、中极的归经、定位、主治和刺灸法:

天枢

足阳明胃经

在腹中部,距脐中旁2寸

①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②月经不调,症瘕,痛经,闭经。[刺灸法] 直刺 l~1.5寸。

太溪

足少阴肾经

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主治]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胸痛咳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中脘

任脉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主治】:①胃脘痛,呕吐,呃逆,吞酸。②腹胀,泄泻,饮食不化。③咳喘痰多。④黄疸。⑤失眠。

中极

任脉

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主治】:①遗溺、小便不利。②遗精,阳痿。③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不孕。④疝气。〖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风池

足少阳胆经

[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衄,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

〖刺灸法〗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5~0.8寸,或平刺透风府穴;可灸。

第四篇:针灸学考试重点总结

1.《针经》是指《灵枢》

2.王惟一的著作是《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3.最早的经络学专著《足臂十一炙经》《阴阳十一脉炙经》

4.三大总结:《灵枢》又称为〈针经〉,魏晋.皇莆谧〈针灸甲乙经〉是幸存最早针灸学专著,扬继洲<针灸大成>.5.王唯一编〈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6.明代是针灸学最昌盛的时期

7.李学川〈针灸逢源〉列出361个穴位。

8.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任、督、冲、带、阴、阳维、阴、阳跷脉共8条。9.六合: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故有六合之称

10.五腧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想、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穴即 井荥输经合

11.经络: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一上下纵行为主。系经络的主体部分;络脉是从经脉中分出侧行,系经络的细小部分。是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人体各部的通路。12.十二经别:十二正经离、入 出 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13.疾徐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

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14.中风: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班口角

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以口喎、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主症的疾病 15.刺手:针刺操作时,医者持针的手。一般是

右手作用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押手:针刺操作时,医者用来按压辅助进针的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左手为押手,作用:a固定腧穴的位置,b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身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c减少刺痛和协助调节、d控制针感。16.十四经:因任、督两脉不仅有各自的专穴(其

他六奇经的穴位都依附于十二经中),而且与十二经关系密切,故常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为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 17.特定穴:十四经穴中有一部分腧穴除具有经

穴的共同主治特点外,还有特殊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18.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19.原络配穴:原穴与络穴相配伍使用的配穴方法。

20.经外奇穴:是在十四经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作用的腧穴 21.奇穴:是指具有一定的名称,又有固定的位置但未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22.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也没固定位置而

是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23.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

殊部位,同时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临床治疗的刺激点。腧,本写作“输”,或从简作“俞”,有传输,输注的含义,言经气传输之意;穴,即孔隙的意思,言经气所居之处。

24.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腹募穴”。“

26.得气:古称“气至”,今又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酸麻胀痛等经气感应。

27.行针:又叫运针,毫针刺入穴位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

28.烧山火:将针刺入腧穴应深度的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将针刺入中1/3(人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然后将针刺入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即慢慢地将针提到上1/3,如此反复操作3次,即将针紧按至地部留针。在操作过程中,或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补法,即为烧山火法,多用于治疗冷痹顽麻,虚寒性疾病等。

29.透天凉:将预定针刺深度分为浅(天部)、中(人部)、深(地部)三层,操作时,由深至浅,每层紧提慢按六次,如此反复几遍(称几度),至病人自觉某一局部或全身有凉感时出针,不揉闭针孔,有泻阳退热的作用。适用于肝阳上亢及温疟、骨蒸痨热等症。

30.滞针: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痛剧的状态。

33.刺法:古称“砭刺”,是由砭石刺病发展而来,后来又称“针法”。指使用不用的针具或非针具,通过一定手法或方式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操作方法。

34.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续。

35.奇经八脉的功能:①任脉:“阴脉之海”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②督脉:“阳脉之海”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③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④冲脉:“十二经脉之海”或“血海”涵蓄十二经气血;⑤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⑥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⑦阴跷脉、阳跷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36.十二经脉的络穴:肺络列缺偏大肠,胃络丰隆脾公孙,心络通里小支正,膀胱飞扬肾大钟,心包内关焦外关,肝络蠡沟胆光明,脾之大络是大包,任络鸠尾督长强。

37.十五络脉的作用: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躯干部的任脉别络、督脉别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

38.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附近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

39.四海即:髓海:脑(百会、风府);血海:冲脉(大杼、上下巨虚);气海:膻中(大椎、人迎);水谷之海:胃(气冲、足三里)40.五输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

41.十二经原穴:手太阴肺经:太渊;手阳明大肠经:合谷;足阳明胃经:冲阳;足太阴脾经:太白;手少阴心经:神门;手太阳小肠经:腕骨;足太阳膀胱经:京骨;足少阴肾经:太溪;手厥阴心包经:大陵;手少阳三焦经:阳池;足少阳胆经:丘墟;足厥阴肝经:太冲。42.郄穴治疗急症和久病

43.下合穴: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对足三里上下巨墟阳陵泉委中委阳。

44.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悬钟; 45.①通于任脉:列缺②通于冲脉:公孙③通于督脉:后溪④通于阳跷脉:申脉⑤通于阴维脉:内关⑥通于阳维脉:外关⑦通于带脉:足临泣⑧通于阴跷脉:照海 46.骨度分寸:上肢:腋前、后纹至肘横纹9寸;肘横纹至腕掌(背)侧横纹12寸。下肢: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外缘18寸;胫骨内侧可下方至内踝尖13寸;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19寸;腘横纹至外踝尖16寸 47.平神阙的穴位有哪些:肓俞、天枢、大横、带脉 48.平命门的穴位有哪些:肾俞、志室

49.尺泽: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鱼际 :小儿疳积。合谷:发热恶寒等外感病症,热病无汗或多汗;经闭滞产;凡太阳病,皆可用合谷。丰隆:人身祛痰第一要穴,三阴交:妇科病症;生殖系统疾患;心悸,失眠,高血压;阴虚诸证

50.孕妇禁针穴位:合谷、缺盆、三阴交、昆仑、肩井、至阴(慎用: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少泽)51.阴维为病苦心痛,阳维为病苦寒热

52.手太阴肺经经(共11穴)手阳明大肠经经(共20穴)足阳明胃经(45穴)足太阴脾经(21)手少阴心经(9穴)手太阳小肠经(19穴)足太阳膀胱经(67穴)足少阴肾经(27穴)手厥阴心包经(9穴)手少阳三焦经(23穴)足少阳胆经(44穴)足厥阴肝经(14穴)

53.刺法的量学要素包括:刺激的强度,刺激的时间。

54.头针:⑴额中线:从神庭向前引一条1寸的线。主治:癫痫、精神失常、鼻病等。⑵额旁1线:从膀胱镜眉冲引出。主治:冠心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失眠。⑶额旁2线:从胆经头临泣引出。主治: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胆疾病等。⑷额旁3线:从胃经头维穴引出。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遗精、子宫脱垂、尿频等。⑸枕下旁线:玉枕穴向下引一条长2寸的线。主治: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后头痛等。

55.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左右对称的分布在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阴经属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上下肢内侧为手足三阴经,阳经属腑,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手足三阳经在四肢排列顺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则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56.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总的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交接规律: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②同名的阴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57.十二经起止穴:手太阴肺经:起于中府,止于少商;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商阳,止于迎香;足阳明胃经:起于承泣,止于厉兑;足太阴脾经:起于隐白,止于大包;手少阴心经:起于极泉,止于少冲;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少泽,止于听宫;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睛明,止于至阴;足少阴肾经:起于涌泉,止于俞府;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天池,止于中冲;手少阳三焦经:起于关冲,止于丝竹空;足少阳胆经:起于瞳子髎,止于足窍阴;足厥阴肝经:起于大敦,止于期门。

58.腧穴的主治特点:①近治作用:如睛明、承泣、攒竹、瞳子髎等经穴均能治疗眼疾;②远治作用:如合谷能治疗本经所过处的颈部和头面部病症;③特殊作用:如内关可治心动过速,又可治疗心动过缓。59.简述经络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经脉作用: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临床引用:1诊断方面: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脉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辩证归经的依据2治疗方面:针灸治病选穴,一般在明确辩证的基础上,除选用局部腧穴外,通常以循经取穴为主,即某一经络或脏腑有病,便选用该经便选用该经或该脏腑的所属经络或相应经脉的远部腧穴来治疗。

61.耳穴的分布规律: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居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集中在耳甲。

62.针灸治疗原则:⑴补虚泻实(1、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

2、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

3、不盛不虚以经取之)⑵清热温寒;热则疾之,寒则留之。⑶治病求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⑷三因制宜:因时地人。63.针灸的治疗作用: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64.举例说明针灸的取穴原则

1)近部选穴 颠顶痛取百会 胃痛取中脘 面瘫局部去颊车 地仓 颧髎,近部选风池 2)远部选穴 胃痛选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 上牙痛选足阳明胃经的内庭 下牙痛选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 3)辩证对症选穴 肾阴不足导致的虚热选肾俞 太溪;肝阳化风导致的抽风选太冲 行间等;牙痛由病因病机可分风火牙痛 风池 外关,胃火牙痛内庭 二间,肾虚牙痛 太溪 行间。根据特殊症状取穴如哮喘选定喘穴 虫证选百虫窝,腰痛选腰痛点,落枕选外劳宫。崩漏选断红穴

65.八脉交会穴歌: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缝。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隔喉咙。

66.列缺 归经:手太阴肺经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主治:a.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疾病;b.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功效:祛风散邪,通条任脉 67.内关 归经:手少阴心经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a.心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心疾;b.胃痛、呕吐、呃逆等胃腑病证;c.中风;d.失眠、郁证、癫狂痫等神志病证;e.眩晕症,如晕车、晕船、耳源性眩晕;f.肘臂挛痛。功效:宽胸理气,宁心安神,降逆和胃,化痰

68.外关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主治:a.热病;b.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病;c.瘰疬;d.胁肋痛;e.上肢痿痹不遂。功效:清热解表,活络聪耳

69.三阴交 归经:足太阴脾经 定位 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主治 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难产、阴挺、不孕等妇产科病证;遗精、阳痿、遗尿、水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失眠、多梦、高血压、中风;下肢痿痹;阴虚诸证。

70.足三里 归经:足阳明胃经 定位 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主治 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便秘、痢疾等胃肠病证;下肢痿痹证;癫狂等心神病;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71.合谷 归经: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牙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72.曲池 归经: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 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主治 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等胃肠病证;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

73.阴陵泉 归经:足太阴脾经 定位 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主治 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膝痛。

74.阳陵泉 归经:足少阳胆经。定位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主治 黄疸、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肝胆犯胃病证;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等下肢、膝关节疾患;小儿惊风。

75.曲泽 归经:手厥阴心包经。定位 肘微屈,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主治:心悸、善惊等心系病证;胃痛、呕血、呕吐等热性胃病;暑热病;肘臂挛痛

76.次髎 归经 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 第2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主治 月经不调、带下、痛经等妇科病证;小便不利;遗精、阳痿、疝气;腰骶痛、下肢痿痹。

77.天枢 足阳明胃经穴。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大肠的募穴。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78.百会 督脉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头痛,眩晕,休克,高血压,脱肛等

79.大椎 督脉穴。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椎棘下凹陷中。大椎,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外感病症,骨蒸潮热,癫狂痫等神志病,项强,脊痛,风疹,痤疮

80.水沟 督脉穴。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等危急重症 癔症癫狂急慢惊风等神志病症 闭塞鼻扭面肿口歪吃痛牙关紧闭等鼻口部 闪挫腰痛

81.肾俞 足太阳膀胱 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肾绞痛,遗尿,尿路感染,阳痿,早泄,遗精,精液缺乏; 外科系统疾病:肾下垂,膀胱肌麻痹及痉挛,胃出血,肠出血,痔疮,肝肿大; 其它:月经不调,腰痛,哮喘,耳聋,贫血,肋间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等。

82.丰隆 足阳明胃经穴。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气逆,喉痹卒暗,狂癫,足不收,胫枯,胸腹痛,呕吐,便秘,脚气,厥头痛,眩晕,烦心,面浮肿,四肢肿,身重,经久闭,忽大崩,妇人心痛,诸痰为病,头风喘嗽,大小便涩难。

83.风池 足少阳胆经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衄,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

84.人中 位于上唇中线的垂直沟,督脉穴位之一。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人中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位于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为急救昏厥要穴。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昏迷,晕厥,暑病,癫狂,痫证,急慢惊风,鼻塞,鼻出血,风水面肿,牙痛,牙关紧闭,黄疸,消渴,霍乱,温疫,脊膂强痛,挫闪腰疼 85.后溪 手太阳小肠经穴。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主治头痛项强,落枕,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鼻衄,癫痫,疟疾,黄疸,盗汗,腰背腿痛,肘、臂、手指挛急 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86.关元 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小肠的募穴。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痿,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并有强壮作用仰卧位。

87.膻中 任脉穴。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咳嗽,气喘,咯唾脓血,胸痹心痛,心悸,心烦,产妇少乳,噎嗝,膨胀。胸部 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喘咳病等。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 1.中风:眩晕: 面瘫:胃痛 外感头痛:祛风通络,止痛。督、足少阳、手太阴

主穴:列缺、太阳、百会、风池

配穴:阳明头痛配印堂、攒竹、合谷、内庭,少阳头痛配率谷、外关足临泣,太阳头痛配天柱、后溪、申脉,厥阴头痛配四神聪、太冲、内关;风热配曲池、大椎点刺出血,风寒配风门拔罐或艾灸,风湿配阴陵泉 余穴泻法

方义:百会、太阳疏导头部经气,风池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列缺宣肺解表,祛风通络 2内伤头痛

实证:疏通经络,清利头窍。督、足阳明、足少阳 主穴:百会、风池、头维

配穴:肝阳上亢加太冲、太溪、侠溪,痰浊头痛加太阳、丰隆、阴陵泉,瘀血头痛加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 泻法 方义:百会、头维收通头部经络气血,风池活血通经,清利头目,调和气血 3虚证:疏通经络,滋养脑髓。督、足阳明、足少阳 主穴:百会、风池、足三里 配穴:血虚加三阴交、肝俞、脾俞,肾虚加肾俞、太溪、悬钟 风池平补平泻,余穴补法 方义:百会疏调气血以养脑髓,风池活血通经,调和气血,足三里补益气血,滋养脑髓 皮肤针叩刺太阳、印堂及头痛处,出血少量——外感头痛 2.落枕

治法:舒筋通络,活血止痛。阿是穴、手太阳、足少阳 主穴:外劳宫、肩井、后溪、悬钟、阿是穴 配穴:风寒袭络加风池、合谷,气血瘀滞加内关、阿是穴,肩痛加肩髃、外关,背痛加天宗 泻法

方义:外劳宫是经验穴,后溪、悬钟、阿是穴疏通颈部经络气血,舒筋通络止痛 3.漏肩风 治法:通经活血,祛风止痛。阿是穴、手三阳经 主穴:肩髃、肩髎、肩贞、肩井、阿是穴

配穴:手太阳经证加后溪,手阳明经证加合谷,手少阳经证加外关,外邪内侵加合谷、风池,气滞血瘀加内关、膈俞,气血虚弱加足三里、气海(补法)余穴泻法 方义: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肩前可疏通肩部经络气血,活血祛风止痛 3.腰痛 治法:活血通经。阿是穴、足太阳经 主穴:阿是穴、大肠俞、委中 配穴:寒湿配腰阳关,瘀血者配膈俞,肾虚者配肾俞、命门、志室 主穴泻法,寒湿灸法,瘀血刺络拔罐,肾虚补法,肾阳虚加灸法 方义:阿是穴、大肠俞疏通气血,通经止痛,委中疏调背部膀胱经之气血 梅花针叩刺出血,加拔火罐寒湿和瘀血 4.痹证

治法:通痹止痛。阿是穴、循经及辩证选穴 主穴:阿是穴、局部经穴 配穴:行痹加膈俞、血海,痛痹加肾俞、关元,着痹加阴陵泉、足三里,热痹加大椎、曲池

泻法或平补平泻。寒痹、湿痹灸法,大椎、曲池点刺出血,局部穴位可拔罐法 5.中风 中经络: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手厥阴、督脉、足太阴 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配穴: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曲池、丰隆、内庭,气虚血瘀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口角斜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加风池、天柱、晴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曲骨、关元

操作:内关泻法,水沟雀啄法,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角,提插补法,极泉在原穴位置上下2寸取穴,直刺进针,提插泻法,尺泽、委中直刺提插泻法,余穴按虚补实泻操作 方义:内关调理心神,疏通气血,水沟醒脑开窍、调神导气,三阴交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体经络

中脏腑:醒脑开窍,启闭固脱。手厥阴、督脉 主穴:内关、水沟 配穴: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

操作:内关、水沟同前,十二井穴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泻,强刺激,关元、气海艾灸,神阙隔盐灸

方义:内关调心神,水沟醒脑开窍,十二井调和阴阳,加太冲、合谷平肝熄风,关元灸之可辅助元阳,神阙、气海益气固本,回阳固脱 6.眩晕

实证:平肝化痰,定眩。督、足少阳经、手足厥阴 主穴:*风池、百会、内关、太冲 配穴:肝阳上亢加行间、太溪、侠溪,痰湿中阻加中脘、头维、丰隆、阴陵泉 操作:泻法

方义:风池、太冲清泻肝胆,平抑肝阳,内关宽胸理气,和中化痰止呕,百会清利脑窍定眩

虚证:益气养血,定眩。督、足少阳经、相应背俞穴 主穴:*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 配穴:气血两虚加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亏虚加悬钟、太溪、三阴交 操作:风池平补平泻,肝、肾俞、足三里等补法 方义:肝肾俞滋补肝肾,养血益精,培元固本,足三里补益气血,风池疏调头部气血,百会升提气血,二穴配合充养脑髓,缓急治标 7.面瘫

治法:祛风通络,疏调经筋。手足阳明、手足太阳

主穴:攒竹、鱼腰、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合谷、昆仑

配穴:风寒加风池,风热加曲池,恢复期加足三里,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鼻唇沟浅加迎香

操作:面部腧穴平补平泻,恢复期灸法,肢体远端腧穴行泻法,手法宜重,恢复期肢体远端足三里补法,合谷、昆仑平补平泻,余穴泻法

方义:面部腧穴疏调局部经络气血,活血通络,合谷、昆仑循经远端选穴,急性期用泻法可祛除阳明、太阳筋络之邪气,祛风通络,恢复期,足三里补法可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8.不寐

治法:调理蹻脉,安神利眠。相应八脉交会穴、手少阴、督 主穴:照海、申脉、四神聪、神门、印堂、安眠

配穴:肝火扰心加行间、侠溪,痰热内扰加丰隆、内庭、曲池,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足三里,心肾不交配心俞、脾俞、太溪、水泉,心胆气虚配心俞、丘墟、内关,脾胃不和配足三里、太白、公孙、内关

操作:神门、印堂、四神聪平补平泻,对重者,四神聪留针过夜,照海补,申脉泻,配穴虚补实泻

方义:心藏神,神门为心经原穴,印堂调理脑神,二穴相配安神利眠,四神聪、安眠镇静安神,照海、申脉蹻脉,主睡眠 9.哮喘:实:祛邪肃肺,化痰平喘。手太阴、相应背俞 主穴:列缺、肺俞、膻中、尺泽、定喘 配穴:风寒者配风门,风热者配大椎、曲池,痰热者配丰隆,喘甚者配天突 泻法,风寒可灸,定喘刺络拔罐

方义:列缺宣通肺气,祛邪外出,尺泽肃肺化痰,降逆平喘,膻中宽胸理气,舒展气机,肺俞宣肺祛痰,定喘平喘 虚:补益肺肾,止哮平喘。相应背俞、手太阴、足少阴

主穴:肺俞、肾俞、膏肓、太渊、定喘、太溪、足三里 配穴:肺气虚配气海,肾气虚配阴谷、关元 定喘刺络拔罐,余穴补 方义:肺俞、膏肓针灸并用,补肺气,肾俞补纳肾气,太渊、太溪补肺肾之气,足三里调和胃气,定喘平喘之效穴 10.月经不调:(1)经早:清热调经。任、足太阴 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实热配太冲或行间,虚热配太溪,气虚配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配隐白,腰骶疼痛加肾俞、次髎 操作:关元、三阴交平补平泻,血海泻,配穴虚补实泻,气虚加灸或温针灸

方义:本方主功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调冲任之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调经之要穴(2)经迟: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任、足太阴、足阳明 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 配穴:寒实加子宫,虚实加命门、腰阳关 操作:气海、三阴交毫针补法,灸,归来泻,配穴虚补实泻,灸或温针灸

方义:气海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足阳明经,调理气血而调经(3)经乱: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任、足太阴 主穴:关元、三阴交、肝俞 配穴:胸胁胀痛配膻中、内关,肝郁配期门、太冲,肾虚加肾俞、太溪 操作:肝俞泻,余主穴补,配穴虚补实泻

方义: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疏肝理气 11.痛经

实证:行气散寒,通经止痛。足太阴、任 主穴:三阴交、中极、次髎

配穴:寒凝配归来、地机,气滞配太冲,腹胀配天枢、气穴,胁痛加阳陵泉、光明,胸闷加内关 泻法,寒甚灸

方义:三阴交通经止痛,中极调冲任之气,散寒,次髎治痛经经验穴 虚:调补气血,温养冲任。足太阴、足阳明 主穴: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配穴:气血亏虚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加悬钟 补法加灸法 方义:三阴交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足三里补益气血,气海温暖下焦,温养冲任 12.崩漏:实证:通调冲任,祛邪固经。任脉、足太阴 主穴:关元、隐白、三阴交、公孙 *隐白为足太阴脾经井穴,是治疗崩漏的经验穴

13.蛇串疮: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局部阿是穴及相应夹脊穴

主穴:阿是穴、夹脊穴 *以治疗肝、胆、脾三经为主 配穴:肝经郁火加行间、大敦、阳陵泉,脾经湿热加血海、隐白、内庭

操作:泻,疱疹局部阿是穴用*围针法,中央沿皮平刺,拔火罐,大敦、隐白三棱针点刺 方义:阿是穴*围针刺或点刺拔罐,引火毒外出,夹脊穴泻火解 毒,通络止痛

14.乳痈:疏肝和胃,清热散结。*足阳明、足厥阴 主穴:足三里、梁丘、期门、内关、肩井 配穴:肝郁加太冲,胃热配内庭,火毒加厉兑、大敦 操作:泻,期门、肩井不得针刺过深

方义:乳痈为病,多胃热、肝郁,足三里、梁丘清泻阳明胃热,期门疏通厥阴肝郁,内关宽胸理气,加期门疏泄厥阴壅滞,肩井乳痈经验穴

15.扭伤:祛瘀消肿,舒筋通络。受伤部局部腧穴 主穴:腰部:阿是穴、肾俞、腰痛穴、委中,踝部:阿是穴、申脉、解溪、丘墟,膝部:阿是穴、膝阳关、梁丘、膝眼,肩部:阿是穴、肩髃、肩醪、肩贞,肘部:阿是穴、曲池、小海、天井,腕部:阿是穴、阳池、阳溪、阳谷,髋部:阿是穴、环跳、秩边、承扶

配穴:循经远取:腰部正中加人中、后溪,腰椎一侧或两侧加手三里或三间 上下循经近取:膝内侧上取血海、下取阴陵泉

手足同名经取穴:踝腕对应,踝外昆仑、申脉处扭伤,手养老、阳谷 踝关节内上侧扭伤,病在足太阴经,可在肘手太阴尺泽穴找到压可用点

16.耳鸣耳聋:实:清肝泻火,疏通耳窍。手足少阳 主穴:翳风、听会、侠溪、中渚 配穴:肝胆火盛配太冲、丘墟,外感风邪加外关、合谷 泻

方义:主穴疏通少阳经络,清肝泻火 虚:益肾养窍。足少阴、手太阳

主穴:太溪、照海、听宫 配穴:肾气不足加肾俞、气海,肝肾亏虚加肝俞、肾俞 补,肾气虚小艾柱灸患处 方义:太溪、照海补益肾精肾气,听宫疏通耳部经络气血

17.鼻渊:清热宣肺,通利鼻窍。手太阳、阳明 主穴:列缺、合谷、迎香、印堂、风池 配穴:肺经风热配少商,湿热配曲池、阴陵泉 泻,少商点刺出血

方义:合谷、迎香调手阳明经气,清泻肺热,印堂散局部预热,列缺宣肺气,祛风邪,风池疏风利窍 18.咽喉肿痛:实热:清热利咽,消肿止痛。手太阴、手足阳明 主穴:少商、合谷、尺泽、内庭、关冲

配穴:外感风热配风池、外关,肺胃实热加厉兑、鱼际 泻 方义:少商点刺,清泻肺热(主穴),尺泽泻肺经实热,“实则

泻子”,合谷、内庭泻阳明郁热,加关冲加强泻肺胃之热 阴虚:滋阴降火,养阴清热。足少阴 主穴:太溪、照海、鱼际 配穴:入夜发热配三阴交、复溜 鱼际泻,余穴补 方义:太溪、照海调经,鱼际利咽,清肺热

19.遗尿 健脾益气,温肾固摄 穴取中极、关元、膀胱俞、三阴交。

方义:中极乃膀胱之募穴,配背俞穴膀胱俞为俞募相配,能振奋膀胱气化之功能;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调肝、脾、肾三经之经气而止遗尿。

配穴选穴:肾气不足加肾俞、太溪;脾肺气虚加气海、足三里、太渊;肝经湿热加行间、曲泉、阴陵泉;尿频加百会。1.手太阴肺经(11穴)

a)肺手太阴之脉,起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 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b)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2.手阳明大肠经(共20穴)a)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间,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b)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3.足阳明胃经(45穴)a)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b)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c)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d)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e)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f)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4.足太阴脾经(21穴)

a)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b)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5.手少阴心经(9穴)a)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b)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c)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6.手太阳小肠经(19穴)a)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b)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c)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7.足太阳膀胱经(67穴)

a)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颊,交巅; b)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c)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d)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 e)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循外踝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8.足少阴肾经(27穴)a)肾足少阴之脉,起于足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b)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c)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9.手厥阴心包经(9穴)

a)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b)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c)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10.手少阳三焦经(23穴)

a)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 b)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出页); c)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11.足少阳胆经(44穴)a)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b)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后; c)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手少阳,抵于(出页),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d)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e)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12.足厥阴肝经(14穴)

a)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b)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c)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13.督脉

a)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输,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14.任脉

a)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第五篇:针灸学重点总结复习资料

一.课程学习梳理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

奇经八脉: 督脉: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阳蹻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十五络脉 十二经筋 主要腧穴

1、手太阴肺经

肺系疾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尺泽(合穴):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肺系实热病;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纺上1.5寸 主治:肺系病证;头痛、牙痛、项部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主治:肺系疾患;无脉症;腕臂痛。鱼际(荥穴)

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折肉际处 主治:肺系热性病(失音);小儿疳积。少商(井穴)

拇指桡侧指甲根解旁0.1寸 主治:肺系实热证(热病、昏迷);癫狂。

2、手阳明大肠经

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商阳(井穴)

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五官疾患;热病、昏迷等热证、急证。合谷(原穴)

主治:头面五官诸疾;外感;热病;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 手三里

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主治:上肢病证;腹痛、腹泻;齿痛,颊肿。曲池(合穴)

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上肢病证;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等胃肠病;五官热性病;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臂臑

曲池与肩髃连线,曲池上7寸,三角肌止点处 主治:肩臂颈病;瘰疬;目疾 迎香

主治:鼻塞,鼻衄,口眼歪斜;胆道蛔虫症。

3、足阳明胃经

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 地仓

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主治:局部病证

颊车

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 主治: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歪等局部病 下关

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闭口取穴。主治:面口病;耳部疾病。头维

额角发际上0.5寸。主治: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天枢(大肠之募穴)

脐中旁开2寸。主治:腹痛,腹胀,便秘,泄泻,痢疾;妇科病。归来

脐中下4圤,前正中线旁开2寸。主治:小腹痛,疝气;妇科病。足三里(合穴;胃下合穴)

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棘外1横指。主治:胃肠病;下肢痿痹;癫狂;乳痈肠痈;虚劳 上巨虚(大肠下合穴)

犊鼻穴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主治:肠鸣,腹痛,泄泻,便秘,肠痈;下肢痿痹。丰隆(络穴)

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

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痰饮病;腹胀,便秘;下肢痿痹。内庭(荥穴)

足背第2、3趾间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鼻衄五官热性病;热病;吐酸,泄泻,痢疾,便秘;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4、足太阴脾经

脾胃病,妇科,前阴病 隐白(井穴)

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0.1寸。

主治: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出血证;癫狂、多梦;慢惊风;腹满;暴泄。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

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脾胃肠腑病;心烦失眠,发狂等神志病;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三阴交

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脾胃虚弱诸证;妇产科病;泌尿系统病;高血压;中风;下肢痿痹;阴虚诸证。阴陵泉(合穴)

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主治:水湿: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膝痛。血海

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主治:月经病;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

5、手少阴心经

心,胸病;神志病 少海(合穴)

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主治:心病,神志病;头项痛,腋胁部痛;瘰疬;肘臂病。通里(络穴)

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主治:心悸、怔忡等心病; 舌强不语,暴喑;腕臂痛。阴郄(郄穴)

腕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主治:心痛、惊悸等心病;骨蒸盗汗;吐血衄血等血证。神门(原穴,输穴)

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主治:心与神志病;高血压;胸胁痛。少冲(井穴)

小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主治:热病;心及神志病;胸胁痛。

6、手太阳小肠经

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 少泽(井穴)

小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主治:乳痈、乳汁少等乳疾;急症热证;头痛、目翳、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病。后溪(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

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主治:耳聋,目赤;癫狂痫;疟疾;头项强痛,腰背、手痛 养老(郄穴)

尺骨茎突桡侧骨缝凹陷中。主治:目视不明;肩背肘臂酸痛。天宗

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主治:肩胛痛、肩背部损伤;气喘。听宫

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取穴。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

7、足太阳膀胱经

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神志病 睛明

目内眦角稍内上方凹陷处。主治:目疾;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心动过速。攒竹

眉头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主治:眼部疾病;呃逆。天柱

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主治:后头痛,项强,肩背腰痛痹证;鼻塞;癫狂痫;热病 肺俞

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肺疾;盗汗,骨蒸潮热等阴虚病。心俞

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心与神志病;咳嗽,吐血;盗汗;遗精。膈俞(八会穴之血会)

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呕吐,呃逆,气喘等上逆证;贫血;瘾疹,皮肤瘙痒;潮热,盗汗。肝俞

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胁痛、黄疸等肝胆病;目疾;癫狂痫;脊背痛。脾俞

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腹胀,纳呆,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肾俞

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肾虚病证;泌尿生殖系统病;妇科病 大肠俞

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腰腿痛;胃肠病证。次髎

第2骶后孔中 主治:妇科病;小便不利;遗精阳痿,疝气;腰骶痛;下肢痿痹。委中(合穴,膀胱下合穴)

腘横纹中点。主治:腰及下肢病证;腹痛,急性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承山

委中与昆仑连线之中点。主治:腿痛拘急,疼痛;痔疾。昆仑(经穴)

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主治:后头痛,项强,腰骶痛,足踝肿痛;癫痫;滞产。申脉(八脉交会穴能于阳蹻脉)

外踝直下方凹陷中。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痫,失眠等神志病;腰腿酸痛。至阴(井穴)

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主治:胎位不正、滞产;头痛,目痛;鼻塞,鼻衄。

8、足少阴肾经

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及咽喉病、舌病。涌泉(井穴)

足底前1/3凹陷处。

主治:急症及神志病;头痛,头晕,目眩,失眠;咳 血、咽喉肿痛、喉痹肺系病;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足心热。

太溪(输穴,原穴)

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中。

主治:肾虚证;阴虚性五官病;肺部病;腰脊痛,下肢厥冷;消渴,小便频数,便秘;月经不调。照海(八脉交会穴能于阴蹻脉)

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

主治:失眠,癫痫;五官热性病;月经不调带下阴挺;小便频数;癃闭。复溜(经穴)

太溪直上2寸,当跟腱的前缘。主治:水肿,汗证;腹胀腹泻;腰脊强痛,下肢痿痹。阴谷(合穴)

腘窝内侧,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主治:癫狂;阳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崩漏;膝股内痛

9、手厥阴心包经

心、心包、胸、胃病,神志病 曲泽(合穴)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主治:心系病;热性胃病;暑热病;肘臂挛痛。郄门(郄穴)

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胸病;呕血,咳血;疔疮;癫痫。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能于阴维脉)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疾;胃腑病;中风;失眠、郁证,癫狂;眩晕 劳宫(荥穴)

掌心横纹中,第2、3掌骨之间。主治:中风昏迷、中暑;神志病;口疮,口臭;鹅掌风。

10、手少阳三焦经

头、目上、耳、颊、咽喉病;胸胁病,热病 中渚(输穴)

手背,第4、5掌骨小头后缘之间凹陷中。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肩背肘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于于阳维脉)

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主治:热病;头面五官病;瘰疬;胁肋痛;上肢痿痹不遂。支沟(经穴)

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主治:便秘;耳鸣,耳聋;暴喑;瘰疬;胁肋痛;热病 肩髎

肩峰后下方,止臂外展时,当肩髃穴后寸许凹陷中。主治:肩臂疼痛不举,上肢痿痹。翳风

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面风,牙关紧闭,颊肿;瘰疬 丝竹空

眉梢的凹陷处。主治: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睑瞤动;齿痛。

11、足少阳胆经

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病,胸胁病 听会

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等。齿痛,面痛,口眼歪斜,口噤

阳白

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主治:前头痛;目痛、视物模糊,眼睑瞤动等。风池

胸锁乳突肌与余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主治:内风、外风所致的病证。颈项强痛。环跳

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主治: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风疹。风市

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上7寸。主治:下肢痿痹、麻木及半身不遂;遍身瘙痒。阳陵泉(合穴)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主治:肝胆犯胃病证;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小儿惊风 悬钟(八会穴之髓会)

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主治:髓海不足证;颈项强痛,胸胁满痛,下肢痿痹。丘墟(原穴)

足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

主治:目赤肿痛、目翳等目疾;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外踝肿痛;足内翻、足下垂。足临泣(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带脉)

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足小趾伸肌腱的外侧。

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胁肋疼痛,足跗肿痛;月经不调,乳痈,瘰疬。

12、足厥阴肝经

肝、胆、脾、胃病证,妇科、少腹、前阴病证 大敦(井穴)

足大趾外侧跟上甲根角旁约0.1寸。

主治:疝气、少腹痛;遗尿,癃闭,五淋,尿血;月经病及前阴病;癫痫,善寐。行间(荥穴)

足背,当第1、2趾间趾蹼上方纹头处。

主治: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痛,青盲,口;妇科经带病;阴中痛,疝气;遗尿,癃闭,五淋等;胸胁满痛。

太冲(输穴,原穴)

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主治: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肝经风热病;妇科经带病;肝胃病;遗尿,癃闭;下肢痿痹,足跗肿痛。期门(肝之募穴)

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呕吐,吞酸,呃逆腹胀等肝胃病;奔豚气;乳痈。

13、督脉

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证 腰阳关

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男科病证;腰骶痛,下肢痿痹 大椎

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热病,疟疾,外感病;骨蒸潮热;神志病;项强脊痛;风疹,痤疮。哑门

第1颈椎下,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主治:暴喑,舌缓不语;癫狂痫,癔病;头痛,颈项强痛。百会

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主治:神志病;头风,头痛,眩晕耳鸣;下陷性病证。神庭

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主治:癫狂痫,失眠,惊悸;头痛,目眩,目翳,鼻渊鼻衄

水沟

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主治:急危重证;神志病;面鼻口部病;闪挫腰痛。

14、任脉

腹、脘、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病。中极(膀胱之募穴)

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主治:泌尿系病;男科病;妇科病。关元(小肠之募穴)

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主治:元气虚损证;少腹痛,疝气;肠腑病;泌尿系病;男科妇科病。气海(肓之原穴)

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主治:气虚病证;肠腑病;疝气;妇科男科病;泌尿病 神阙

脐窝中央。主治:元阳暴脱;肠腑病;水肿,小便不利。中脘(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

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主治:脾胃病;黄疸;癫狂,脏躁。膻中(心包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 主治:咳嗽、气喘、胸闷、噎膈、呃逆;乳少、乳痈、乳癖 廉泉

微仰头,在喉结上方,当舌骨体上缘的凹陷处。主治:中风失语,暴喑,吞咽困难、喉痹、口舌生疮等承浆

颏唇沟的正中凹陷。主治:口眼歪斜,齿龈肿痛,流涎等;暴喑,癫狂。第四单元 临床治疗

(一)、头痛

1、外感头痛

选经:督脉,手太阴,足少阳经穴 主穴:百会 列缺 太阳 风池 配穴:风寒:风门 风热:大椎 曲池 风湿:阴陵泉

阳明经痛:印堂 攒竹 合谷 内庭 太阳经痛:天柱 后溪 申脉 少阳经痛:率谷 外关 足临泣 厥阴经痛:四神聪 太冲 内关

2、内伤头痛

(1)实证:

选经:足阳明经,足少阳经 主穴:百会 头维 风池 配穴:阳亢:太冲 太溪 侠溪 痰浊:阴陵泉 丰隆 太阳

瘀血:阿是穴 血海 膈俞 内关

(2)虚证:

选经:督脉,足阳明经,足少阳经 主穴:百会 风池 足三里 配穴:血虚:三阴交 肝俞 脾俞 肾虚:肾俞太溪 悬钟

(二)落枕

选经:阿是穴,手太阳,足少阳 主穴:阿是穴 外劳宫 肩井 后溪 悬钟 配穴:风寒:风池 合谷 气血瘀滞:内关 阿是穴

肩痛:肩髃 外关 背痛:肩外俞 天宗

(三)漏肩风

选经:阿是穴,手三阳经 主穴:阿是穴 肩髃 肩髎 肩贞 肩前

配穴:手阳明经证:合谷 手太阳经证:后溪 手少阳经证:外关

外邪:合谷 气滞血瘀:内关 膈俞 气血两虚:足三里 气海

(四)腰痛

选经:阿是穴 主穴:阿是穴 委中 大肠俞 配穴:寒湿:腰阳关 瘀血:膈俞 督脉病:后溪 足太阳经:申脉

(五)痹证

选经:局部穴为主 主穴:阿是穴 局部经穴

配穴:行痹:膈俞 血海 痛痹:肾俞 关元 着痹:阴陵泉 足三里 热痹:大椎 曲池 内科病

(一)中风

1、中经络

选经:手厥阴经,督脉,足太阴 主穴:内关 水沟 三阴交 极泉 尺泽 委中

2、中脏腑

选经:手厥阴经,督脉

主穴:内关 水沟

配穴:闭证:十二井穴 太冲 合谷 脱证:关元 气海 神阙

(二)眩晕

1、实证

选经:足少阳经,手足厥阴经,督脉 主穴:风池 百会 内关 太冲

配穴:肝阳上亢:行间 侠溪 太溪 痰湿中阻:头维 丰隆 中脘 阴陵泉

2、虚证

选经:足少阳经,背俞穴,督脉 主穴:风池 百会 肝俞 肾俞 足三里 配穴:气血虚:气海 脾俞 胃俞 肾精亏虚:太溪 悬钟 三阴交

(三)面瘫

选经:手足阳明,手足太阳经 主穴:攒竹 鱼腰 阳白 四白 颧髎 颊车 地仓

合谷 昆仑

配穴:风寒:风池 风热:曲池 恢复期:足三里

(四)不寐

选经:八脉交会穴,手少阴经,督脉 主穴:照海 申脉 神门 印堂 四神聪 安眠 配穴:肝火扰心:行间 侠溪 痰热内扰:丰隆 内庭 曲池

心脾两虚:心俞 脾俞 足三里 心胆气虚:丘墟 心俞 内关

心肾不交:太溪 水泉 心俞 脾俞 脾胃不和:太白 公孙 内关 足三里

(五)感冒

选经:手太阴,手阳明,督脉 主穴:列缺 合谷 大椎 太阳 风池 配穴:风寒:风门 肺俞 风热:曲池 尺泽 鱼际

(六)胃痛

选经:足阳明经,手厥阴经,募穴 主穴:足三里 内关 中脘

配穴:寒证:胃俞 饮停:下脘 梁门 肝气犯胃:太冲 气滞血瘀:膈俞

脾胃虚寒:气涨 关元 脾俞 胃俞 胃阴不足:三阴交 内庭

下载实验针灸学重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验针灸学重点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针灸学重点总结(5篇)

    针灸学 针灸学是一种以中国以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止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法灸法及针灸治疗。 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

    《针灸学》重点笔记

    针灸学重点笔记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经络系统: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重点总结

    中医药大学针灸重点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经络系统: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

    《针灸学》重点总结(天津中医药大学)

    第一部分一、针灸发展简史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4、针灸第一次总......

    针灸学 重点穴位,特殊穴位总结解析

    督脉 1. 取穴要点 长强---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 腰阳关---第4腰椎棘突下 命门---第2腰椎棘突下 至阳---第7胸椎棘突下 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 哑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风......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重点最新总结

    中医药大学针灸重点 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 经络系统: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

    针灸学重点知识(推荐五篇)

    针灸学重点笔记 第一部分 一、针灸发展简史 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 3、又称《针经》的是:《......

    《实验针灸学》实验报告大纲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实验针灸学》实验报告大纲 《实验针灸学》实验大纲 适用专业(针灸推拿学)前言 为了配合《实验针灸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