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钱商心得体会
钱商心得体会
钱商一书由加拿大作家阿瑟·黑利著,并被翻拍成了电视剧。故事是从美利坚第一商业银行总裁宣布病情后,亚历克斯.范德沃特与罗科斯.海沃德2位竞争对手争夺银行总裁位置为主要内容的一本金融小说,详细阐述了银行内部发生的一些故事,是我国总理李克强推荐的一本书,被称为金融从事人员必读的书。本书分为三个部分讲述了银行内部发生的故事。
第一部分为:银行现金失窃案。给了我很深的影响。美利坚第一商业银行市中心分行经理接到报告,出纳员胡安尼塔.努涅兹的现金抽屉里少了6000元美金,一开始,所有人都怀疑是出纳员自己窃取了现金,并对其进行调查和审问,直至差点被开除,随着事件的深入,最后查明是营业部助理迈尔斯.伊斯汀所为,并被送入监狱。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主要是通过亚历克斯.范德沃特与罗科斯.海沃德2人竞争总裁为主线,由于2个人在性格、价值观和处事方式等方面截然不同,这也造成他们在经营理念方面截然相反。罗科斯.海沃德为了总裁位置,四处拉票,许以重利;同时为了提升自己在银行的地位和影响,在未对超国公司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积极游说董事会成员,与其建立了信贷关系,发放了巨额的贷款,最终因超国公司的资金链断裂导致公司倒闭,进而引发了一轮挤兑潮,给银行造成几乎毁灭性的打击,最终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而亚历克斯.范德沃特虽然也想登上总裁位置,但他一直坚持“钱不是第一位的,银行除了赚钱以外,还要尽量多的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多做公益,帮助民生事业,鼓励发展小额贷款业务”的经营理念,强调社会责任,关注小微客户,极大的提高了银行的知名度和储户的满意度,增加了银行的储蓄存款,同时完美的处理因超国公司倒闭引发银行挤兑潮的事件,避免危机的进一步扩大,展现了自身的能力,最终走上了总裁的位置。
作为银行从业人员,我在此书中学到了很多。首先要坚持我行的市场定位不动摇,支农支小,做散做面,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不会受个别客户的经营危机的影响。其次要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做好内控管理,做实风险排查,关注员工行为,尤其是8小时之外的一些情况,及时发现情况,做好疏导和防范。再次在与客户接触时,一定要做到了解你的客户,不能被表现所欺骗,进而踏入别人设计的陷井之中,要时刻保持警惕之心、心怀敬畏之心。
第二篇:读《钱商》有感1500字
读《钱商》有感1500字
初次知道《钱商》是因为“罗辑思维”栏目的推荐,罗胖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阿瑟·黑利是位极具洞察力的作家,黑利的每部小说对主人公所在的行当都描述得极其细致内行,仿佛是出自从业几十年专业人士的手笔。为此罗辑思维推出一系列书,声称只要读了这些书,就可以对这些行业有深刻的了解,包括一些行业内幕和潜规则。因此,身为一个银行从业者,我一直对这本《钱商》非常期待。通过这次读书月,终于有机会一览为快,小说写得果然非常精彩,让人读来有种大快朵颐的酣畅淋漓。
银行做得是金钱的生意,因此银行家也可以被称为金钱商人,即“钱商”。本书故事由美利坚第一商业银行董事长的宣布身患绝症开始,之后发生两件事构成了小说的两条主线,一个故事由银行的一场盗窃案引出,主人公因为赌博借高利贷,从银行盗窃六千美元,事发后锒铛入狱,出狱后因为犯罪污点,找不到正经工作,最后受雇于老主顾银行成为一名为探明伪造信用卡犯罪而混入黑帮的暗探(卧底),虽被黑帮分子严惩落下终身残疾,但因为协助银行和警方破案有功而洗清污点得以再造重生。另一个故事,讲了老董事长过世后,两位副总为争夺董事长的位置开始争权夺利,银行内部分成了两派,代表了银行发展的两种路线:一种倾向于让银行独善其身,尽量少承担社会责任,专注于赚取最大利润,主要为利润高的大企业、大项目服务(唯利派);一种认为银行应该顺应社会变化,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中小企业和普通市民服务(责任派)。开始唯利派因为争揽到一家跨国大公司在董事会取得优势,但随着大公司破产,银行迅速陷入困境,最终责任派的副总被请出来收拾残局,继而成为美利坚第一商业银行的新任董事长。
读完《钱商》钱商真的令人惊叹,作者对银行的方方面面了如指掌,描写专业而细致,从网点的安保系统、柜员的工作流程、内控合规与外部风险的防范、总行到分支行的管理架构、个人存款和公司业务的营销等等的描述,都仿佛就是发生在我身边事情。书中讲述的员工因赌博而盗窃,经理因收受贿赂,项目贷前调查未尽职等故事也经常在《案例警示》中看到。银行是金钱汇聚之地,也是一个人性的高危地带,多少人因为禁不住诱惑,而身陷囹圄、身败名裂,只有将合规教育、廉洁文化深植每个从业者的心中,才能保证银行的稳健发展。
文章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亚历克斯·范德沃特先生对银行发展的看法,他说企业的发展应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无视变化的人,事业绝不可能兴隆,只有预见到变化并努力适应变化的人才能赚钱。只有认真听取并注意周围的变化,努力去适应这种变化,才能取得最大的利润。”近几十年来,社会经历了一场涉及良心和行为的个人革命,人权、社会公平、保护环境等越来越受到重视,银行应顺应这种变化,主动承担起推动社会发展的的社会责任。如决定发放一笔贷款前,考虑企业是不是重污染企业,是否雇佣童工、尊重人权等,又比如我行对绿色信贷、扶贫贷款、涉农贷款等给予优惠利率等等。如果银行只知一味攫取最大利润,而罔顾其他,终有一天会引起,社会民众和政府的不满,继而政府就会出台强制政策,对银行加以限制。如次贷危机后,美国就发生“占领华尔街”事件,表达了美国人民对唯利是图的金融机构的强烈不满。
范德沃特先生认为,发展普惠金融为小微企业和普通民众服务才是银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这可能也是李克强总理向大家推荐这本书的初衷,希望银行界学习书中主人公的银行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我行易会满董事长也提到“工商银行不做小微,就没有未来”,这既是政府金融监管机构的要求,也是银行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普惠金融的发展现在仍困难重重,但是相信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创新工作思路,定能在普惠金融事业上开辟出一条阳关大道。
(作者:吕忠原)
第三篇:社群 谈钱 伤感情 谈感情 商钱
社群 谈钱 伤感情 谈感情 商钱
何为社群?
学术界尚没有明确定义。
如果你用手机,碰巧又用手机上过网,那么你几乎不可能没用过微信;
如果你用过微信,你又几乎不可能没看过“朋友圈”;
如果你看过“朋友圈”,你不可能没受到过“朋友圈”里人们的生活状态的影响,也不太可能不给个点赞、给个评论;
如果你们正好兴趣爱好相投,又想在一起讨论勾搭,又不可能不会建个群,而且各自会拉入各自认为的有相应调性的朋友,当然这个群的规模可大可小;
手机可以随时上网,可以随时上传信息,群内可以持续互动,于是群内日益活跃,有稳定的群体结构和较一致的群体意识,成员也会形成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的各种交往形式。
如此一来,这些有强烈的社交色彩的群,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调性、情怀、情感、文化、价值观,形成了一个既开放又封闭的圈子,这就是现今火热的“社群”。
基于社群所产生的生产力,则被称为“社群经济”。用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的话说:“一旦一群人聚集起来,他们就会产生占便宜的能力。”
海尔“社群化”的榜样力量
在工业时代,员工与企业属于层级关系,用户与企业属于企业主导关系,与各方面的合作方更是处于博弈状态。而进入信息时代,张瑞敏看到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元素关系发生了变化。
于是,作为传统企业的代表,海尔提出网络化战略。张瑞敏也率先提出了“外去中间商,内去隔热墙”的海尔号召。
这种转变,可以概括理解为:
对内,史无前例推行“组织社群化”变革,就是希望能先把坚固的金字塔打碎,成为网状,以节点带动僵化的组织边界的延展。
对外,则推行主动地构建和培育“用户社群”,重新构筑与用户之间的连接方式,形成有交互与黏性的用户生态圈,把产品和服务放到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而不是传统的广告侵入。
当前在营销界,几乎已经成为共识的是: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话语权越来越大,传统消费理念、传统品牌塑建的方式明显受到挑战。在消费者主权时代,社群有可能弥补传统客户关系的裂痕,而新社群层出不穷,消费者社群化将是解决消费碎片化的路径。
但目前,社群化似乎是作为一个很好的补充形式,在海尔依然处于摸索阶段。
海尔的实践,却坚定了大批企业(尤其是初创品牌)与个人(尤其是各个群主和准群主)的“社群心愿”。
凤巢社就是一个例子。
“凤巢社”社长梁洪军,最早一批社群的组建者之一,群友称呼他为“战神老梁”。
“凤巢社”来由与西凤酒有关。当初他拉起社群,组建圈子,似乎可以与商业品牌嫁接,于是与西凤酒一拍即合,西凤酒参与投资,老梁操盘,在北京建基地(兼产品体验功能),达到以酒会友、以友售酒的目的。但老梁隐晦提到过,结果并不理想。此番合作,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酒不好卖”。“因为消费者的消费路径已经发生变化,加上酒行业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在社群里单纯卖酒很难。”
几经摸索,甚至一度停滞。凤巢社最终形成“资源互换免费自助平台”的社群定位,希望通过人际资源的裂变和结合,诞生各类创业项目。
海尔的网络化变革,给了他“理论证实”,所以他推崇张瑞敏为“社群化第一人”。
海尔对组织内部推行“打散重聚”,对外推行消费者重新聚合。老梁则设想着“从散到聚”:
以“凤巢社”社群为平台,各个个体自由结合,形成各类小型自组织,即小微(小型创业项目);
借助其社群内的消费动力,借助C2B,实现产品优化和产品迭代;
而且还寄希望于社群内社员们的发散性,实现产品的群外扩展和推广,包括吸引外来投资等等。
社群维系难题
老梁承认,社群是基于社交而建,而每个人的朋友体系的参与,也就产生了社群信用作用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脉圈,每个人都能吸引N个人,只不过每个人的名望、信誉不同,而吸引的人数或交往深度不同而已。”
但一个人对深度交际关系的维护范围通常是148人。这来自于著名的“150定律”(“邓巴数字”),由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提出。他证实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约为150人。邓巴数字理论后来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以及SNS的基础。“现在不管什么都拉群的,规模越大,死得越快,因为各类人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不同。”
所以,现在很多社群都会根据价值观的不同,形成拆分,自发筛选,分群而建,对社群形成分层,大社群之下有小社群,小社群之下有微社群。
“先无序,后有序,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过程。”
这就必然引起一个所有社群都在面临的问题:社群的质量如何控制。如果说社群强调的是情感归宿和价值认同的话,社群也应该是有边界的,社群过大,情感分裂的可能性就越大,即便是有的宗教派系也不例外。
“比如,我们正在建立商学院和培训体系,需要推出多个大师坐镇,各围一圈,能够形成传递,形成不同圈层。”
老梁也承认,“现在一个社群挂几块牌子的太多,社员在不同社群的重合率极高。”其中,观望者众(毫无参与)。
凤巢社也是如此。社员“成分”参差不齐,有小型创业者,也有只是观望、毫无参与感的“纯丝”。
社群商业化:“表面光鲜,兜里没钱”
多数社群群主,内心狂野,雄心勃勃,但或许是出于害怕伤害群内人民感情的考虑,在口头上大都会回避一个现实问题:社群是否需要商业化。
老梁也承认,现今,社群“去商业化”是等死,而“商业化”则是找死。
此话怎讲?
“在社群组织体系下,如果单纯以兴趣、爱好、吃喝为主,这类社群一定是垃圾社群,结局注定完蛋,很难深度凝聚成为固定群体。”
在社群体系下,“要想让更多人跟着你干,一定是打土豪、分田地,分到他手里去,所以一定是利益当头。”
在他看来,如果没有利益指引和利益凝聚,就很难形成共同目标。而知识、兴趣、爱好、价值观这些东西,在利益面前,是永远被首先牺牲掉的。
那么,诸多社群在商业化尝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呢?
“跟谁都合作,门槛太低,这是一个天大的错误。”
一旦一个垃圾产品出现问题,再或者是销量很小,就会让这个社群的品牌信誉丧失,会丢掉社群品牌的调性。因为,对上游品牌来说,他们说你销售力不行,缺乏黏性;对下游会员来说,认为你推荐的产品不行。
“所以现在的社群,多数都是表面光鲜,兜里没钱。”
但各大社群又都在积极尝试着商业化的道路。
有的社群选择高端产品切入,做的产品很酷很炫;有的社群选择大众必需品切入,依赖于刚需。有外品牌嵌入,也有社群各自定制的自有品牌。
可能成就微信上的“宝洁”,但不会成就微信上的“安利”
老梁同样按捺不住,已经全面开始他的商业化构思。
老梁乐观地认为,在凤巢社这类社群中,每一个人都可能会集合四种身份:第一,参与创业者;第二,消费者;第三,售卖方;第四,信用代理人,即品牌传播者。
他承认,现在只是借助社群营销,可能造势起哄(品牌传播效果),但不一定能带来销量。但他又强调:“社群未来商业化一定是可以带来销量的,但这种销量一定不是通过微信卖出去的。而是通过社群的资源,通向各类渠道卖出去。”
他的观点是,社群的盈利方式在于它社群内的资源交互,单单在微信圈里分享几种产品是完全错误的。只有在资源交换的基础之上寻找到新的渠道和路径,才可以称之为社交的商业价值。
换个角度看他的话,可以理解为:社群商业化,可能成就微信上的“宝洁”,但不会成就微信上的“安利”。
于是,凤巢社计划在三大商业化方向同时尝试:推荐产品,即社群外产品;特供产品,即原产地直采或企业直供,双品牌运作;自有产品,则指社群内成员的创业项目,与社群总部形成股份关系。
“凤巢社首选我们自己生产、可控的产品,因为当产品不可控,产生问题时无法改正,产品无法迭代也就很难往下发展。”所以在导入外来的推荐产品时,“必须选择值得大家分享并且物超所值的东西。”
由于是利用社群为产品代言,则可能产生产品质量风险,伤害社群信誉,“社群商业,必须当婊子还要立牌坊,维护社群信用。”社群树立信用,社群也才有价值。
他希望被其社群导入的中小品牌,能够拥有更多创意和逼格。这些中小品牌越有凝聚性,才可能形成更有可信度的销售平台,平台品牌效应大过单品品牌效应。人们的信息量过大,能记得的品牌越来越少,品牌聚合是更有效率的方式。类似于宜家,再或是品牌卖场。
至于选品,则由凤巢社各地分社推荐。产品路演之后,哪些商品能进入凤巢社体系,又会取决于凤巢分社各地负责人的集体投票,团队支持率及格,则可以全面上线。
销售产品环节,是直接从厂家发货,凤巢社只是作为订单体系。对于自有产品,则各地分社决定采购量,总社负责集体采购,分社负责对各地资源(包括社群内聚集的传统渠道成员)推动,收入归入分社。
老梁称,其当前另一个主要工作是分社公司化。针对那些分社成员中,有的自组织愿意全职投入,愿意联合成立公司化的分社,总社参与分社股份。据称目前有十几个城市已经成为此类直属分社。
此类公司化运作,出自两个目的:一是规避政策和法律风险,二是增加控制力。老梁解释说:每个“自组织”一定不是自己形成、自生自灭的,“自组织”一定要通过“他组织”的引导,才能形成有序。他希望通过社群直属化,同时扮演“他组织”的职能。
“十大社群联推”梦想
在老梁的社群商业化构思中,他更看好其社群内自有品牌的商业化路径。
比如他们的第一个生活用纸“纸小微”项目。
“纸小微”最初由社群内5个“义工”创意推出,然后他们自组织、自驱动成立5人创业小组,号称“中国第一支小微创业团队”。作为“总公司”,凤巢社参股。
“纸小微”产品号称对标清风、维达、心相印同等品质,价格却便宜不少,“我们相信最牛×的产品自己会自传自说,我们拒绝虚伪和吹牛×!”
“纸产品,本身没有太高技术限制,主要是因为成本和竞争因素带来的低质低价。而我们通过减少代理层级,走低价高质的尝试。”
在笔者访谈老梁时,“纸小微”尽管已经经过其“社群内的C2B”,但产品包装等方面虽几经修改,依然显得稚嫩生涩。
他承认,现在依然是其“产品迭代阶段”。而且,他同时梦想着能够将“纸小微”以更大的声势推向全国,他说正在积极奔走于“海星会、K友会等各大社群”之间,动员“十大社群”以入股方式,将“纸小微”形成十大社群的共有产品,联合推动。“靠一己之力想做成改变历史的事情是不容易的,所以要讲融合,停止各大社群之间的互斗互争。”
然而,他刚刚跟笔者讲完这个设想,之后没几天,另一知名社群“海星会”,发出了“海星会纸巾”的消息——“3.0生活实验的头号计划,代号001”,发起单位为“海星会、凤巢社、设计联”三大社群。
笔者充满好奇地观望着老梁“纸小微”的十大社群联推的心愿能否实现。但在各大社群当前的商业化尝试中,也能看到一个事实:活跃的社群品牌,需要相互借力达成营销目的。
第四篇:商道论坛心得体会
商道论坛心得体会
关于可口可乐成功案例分析
这个学期开展一门非常有新意的课程——商道论坛。课程主要由同学自己商业上的提供案例给班上的同学分析,每一期老师都会请一个嘉宾过来对我们的问题进行点评,最后又老师进行总结。
在这门课程里,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我敬佩京东商城的商业模式,我被迪拜的七星级酒店震撼,宝马的发展史让我吃惊,音王让我羞愧自己对音响的无知。
在这次课程里,我得到了两次主讲的机会,话题都是关于可口可乐公司的。第一次是因为我的不负责任,使得使得课堂气氛低沉,第二次我通过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我开始对可口可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觉得通过对可口可乐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它的发展史,能够得到大量商业运作的知识。
可口可乐公司从1886年创立以来,一直以其可口的碳酸饮料系列产品风靡全世界,历经117年长盛不衰。一个王朝也就几百年事件,然而一个公司却能持续一百多年之久,甚至还将更长,这里面的学问大有文章。无数学者津津有味的分析着可口可乐的成功之道,百家争鸣,各有千秋。因此我也不为浅薄,敢于深刻。
目前,可口可乐已成为世界十大最有价值品牌之一,拥有超过500个饮料品牌,产品畅销世界各地,每天的销量达16亿杯,有上百万人在为她服务。
可口可乐公司由一瓶甜水起家,纵横捭阖百余年,独占世界饮料行业鳌头,获得世界级声誉,靠的是什么?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公司机制运转正确。一个家族企业发展史,看看中国就知道,看看“真功夫”就知道,真功夫各部门主要负责人都有家族成员担任,家族之间的利益瓜葛纠缠不清很容易导致公司四分五裂。可口可乐公司用人唯贤。企业控股者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管理,而是通过正确的渠道选拔高层。这是一个股份制企业的转折史,需要企业拥有者很强的觉悟性。中国股份制企业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是可口可乐上百年久经不衰的原因。一个君主制的王朝总会有后代不争气的时候,一个议会制的国家却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一个公司正确的机制运转关乎公司百年生存大计。
第二,广告策划。可口可乐是世界上最会做广告的公司之一,不仅广告费数额巨大,而且精心策划,富有吸引力。从可口可乐诞生当年起,广告宣传就开始了,不过投入非常少,后来广告数额逐渐投入。可口可乐CEO甚至拿出相当于利润一半的钱做广告,可口可乐充分认识到了广告的作用,喜欢进行狂轰滥炸式的宣传,并且比较讲究广告技巧,如故意把可口可乐的名字拼错,然后再着重纠正。在饮料市场混战的时代,可口可乐常常不惜血本做广告,而且种类繁多。他们利用各种小东西做广告,如温度计、日历、碟子、火柴盒、记事本、口香糖、雪茄烟等,甚至连棒球上也有可口可乐的商标。可以说,可口可乐无孔不入。他们还制作与可口可乐有关的歌曲到处播放。也许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很难在找到一个没听说过“可口可乐”这四个字的人了。
第三,适应市场,不断创新。早期的可口可乐中,含有可卡碱成份,喝后使人上瘾,为此可口可乐公司吃了不少官司,也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当时可口可乐公司被迫把这些成份从可口可乐中去掉。到后来,可口可乐则是主动地适应市场需要,努力使其成为大众喜爱的饮品。
进入70年代,市场占有率出现下降趋势,为了夺回失去的市场,他们用开发出了一种口感更好、更甜、气泡更少的新型可乐,并全面推向市场。
虽然停止老配方可口可乐的生产是一个失误(后来纠正了),但我相信如果没有新可口可乐的问世,其霸主地位是难以保持到今天的。因为新可乐让他们真正意识到可口可乐的价值。就像可口可乐总裁对新可乐失败而导致老可乐价值倍增评价一样:有一些好事者认为这是我们精心策划的一场战役,事实上我们并没有那么聪明,但也不会像一些人想的那么笨。
第四,规模扩张。可口可乐能从一个小作坊发展到今天,也得益于其不断的规模扩张。最初可口可乐自己勾兑,由药店和杂货店出售。这限制了它的发展。后来可口可乐只生产原浆,由各地的瓶装厂稀释后装瓶分销,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轻了运输的压力,因为可口可乐饮料中有 99.7%是糖和水。可口可乐能够行销世界,恐怕跟这种独特的制售方式有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可口可乐加快了规模扩张的步伐,收购兼并了多家食品厂、饮料厂和瓶装厂,并涉足酒类生产和销售,还曾一度经营哥伦比亚制片公司。目前可口可乐已发展成为拥有多个事业部、国际化经营的大跨国企业集团。郭思达掌印16年可口可乐由市值43亿美元升至1450亿美元。看看今天市场企业饮料泛滥成灾,而可口可乐仍旧能够一枝独秀,也许可口可乐本身就书写着羚羊和豹故事。
第五、管理人员本土化
一般来说,跨国企业的中国公司员工给大家的印象往往就是大胡子、绿眼睛和西装革履的外国人;工作往往是一半时间在中国办公,一半时间在国外度假;除开秘书,没有更多的内部员工与之交流,一副深不可测的态势;交流语言毫无疑问是外方语言。
虽然有国内市场操作经验,要想在国际市场兴风作浪最重要的是了解国情。如果坐在美国总部纸上谈兵,进行毫无针对性的经营决策,结果肯定不尽人意。只有在当地了解具体实现情况,作出具体分析,进行针对性的决策,并让熟悉当地情况的本土人才去实施,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纵观可口可乐公司用人策略,其最为独特的一点就是“本土化"。人才本土化理念对可口可乐公司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其理论精髓是:在市场当地设立公司,所有员工都用当地人;销售方针、人员培训由总公司统一负责。
第六、非常注重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我想很多人都懂,在是真正做到足够细节的人却很少,我看过可口可乐销售人员培训本,这简直是教一个小孩子怎样去销售。销售人员怎样去接触客户,怎样和客户沟通,甚至怎样说第一句话都写在培训本上,基本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非常到位,而且非常详细。我不得不佩服可口可乐的在细节方面的处理。我想可口可乐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细节。“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而细节往往最容易被人忽视,殊不知这不起眼的细节,看在眼里便是风景,握在掌心便是花朵,揣在怀里便是阳光。细小的事情往往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第五篇: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钱)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10401040128
中文一班
钱佳伟
又到了暑假,细细算来,这是我大学里的第三个暑假了,或者也是我学习生涯的最后一个暑假了。临近毕业,总会时不时感慨路在何方,回首一路走过的学习生涯是那么轻松愉悦,可是即将步入残酷的社会的我们又会怎样呢?不管未来是美好的还是糟糕的,我们就要从现在做起,使自己变强,为将来做好准备。所以,我这次依旧选择了去暑期实践。为了和自己的专业匹配,也为将来的工作积累经验,我选择去一家教育培训机构打工,在里面学习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也长了自己的见识。
因为这是最后一次暑期实践,所以对前两次实践做个总结,谈谈自己对暑期打工的看法。说实话,打工累,这我是深有体会的,但是虽然累,却可以增加收入,减轻家里的负担,此外还可以通过打工锻炼自己,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打工是人生历练的过程,是人生很有意义的经历。对于结果,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襟: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一定非要用成功来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要求。人生需要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是凭空出来的,是需要成本的,失败就是一种成本,有了成本的投入,就预示着的人生的收获即将开始。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是古代读书人的美好意愿,它已经不符合现代大学生的追求,如今的大学生身在校园,心儿却更加开阔,他们希望自己尽可能早地接触社会,更早地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时下,打工的大学生一族正逐渐壮大成了一个部落,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显然,大学生打工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社会潮流,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这股潮流中正悄悄发生着改变。
对于大学生打工,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人的看法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模式,我们有理由走自己选择的人生路,只要把握住自己,掌握好学习与打工的分寸,肯定能把大学这个人生阶段过得丰富多彩。
打工的途径或者形式多种多样,只要是对社会有益,对自己积累人生经历有益,还能够有少量收入,就可以毫不犹豫的参与其中。
从现实角度来看,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板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的走向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记得老师曾说过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你得去面对你从没面对过的一切。记得在我校举行的招聘会上所反映出来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的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次实践中,这一点我感受很深。在学校,理论学习的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的,而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你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的那么吃力呢?也许老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不像在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有了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认真消化,有平时作业的补充,我们比别人具有了更高的起点,有了更多知识去应付各种工作上的问题。
在我的打工生活中,我也明白了许多:在日常的工作中上级欺压、责备下级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事实如此,但这也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它让我明白到别人批评你或是你听取他人的意见时,一定要心平气和,只有这样才能表示你在诚心听他说话。虽然被批评是很难受的,而且要明确表示你是真心在接受他们的批评。因为这样才能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为以后的成功铺路。我们要学会从那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这才是我所应该做的。
我也从工作中学习到了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技巧。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能看到自身的价值。人往往是很执着的。可是如果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那么你一定会交得到很多朋友。对待朋友,切不可斤斤计较,不可强求对方付出与你对等的真情,要知道给予比获得更令人开心。不论做是事情,都必须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成功要有信心,要学会和周围的人沟通思想、关心别人、支持别人。
打工的日子,有喜有忧,有欢乐,也有苦累,也许这就是打工生活的全部吧。我不知道多少打工的人有过这种感觉,但总的来说,这几次的打工生活是我人生中迈向社会的重要一步,是值得回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