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点感想
材料交流
关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点心得
谈起整治形式主义,整治官僚主义,我就想起四风问题,然后联想到两句话和大家分享下,第一句话“一杯茶,一支烟一个抖音玩半天”第二句话就是“早上坐着车子转,中午围着桌子转,晚上抱着裙子转”想表达什么意思呢,就是形势主义,官僚主义的最直接的体现作风飘浮、工作不实,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说大话、讲空话、谈套话,从政治上看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就是不作为、不负责、不担当的表现,不仅贻误工作、劳民伤财,更从根子上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最终会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和公信力,像一堵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使党丧失根基。我们常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害死人,首先就是指政治上的危害大。
但是抓关键,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我想就是作风问题,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党员干部要转变作风,在这里,我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在工会工作上遇到的一些问题,思考如何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一、转变作风,服务职工,要想在要处。
职工是工会的主体,是工会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做好工会工作的依靠力量。服务职工是做好工会工作的关键,如果没有服务意识,没有维护职工权益的思想,那你所作的工作就是和形式主义没有区别,职工有困难你不去关心,不去解决就是官僚主义。所以,服务职工就是要想职工所未想到之处,做职工不能做之事,比如作为一个党员谈心谈话即是我党优良传统,也是了解职工关心职工的重要途径,对密切联系职工、维护职工关系大有裨益,首先做到“心连心”,心里装着职工 这是和职工交友交心的前提。二“面对面”,和职工坐在一起促膝恳谈了解职工思想状态及生活动态,三“点对点”,一把钥匙一把锁,针对职工不同的问题“堵点,痛点”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为广大职工谋福事、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推动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实际行动赢得职工的信任和支持。
二、转变作风,组织活动,要干在实处
工会开展一切活动,都必须从职工的愿望和利益出发,失去了职工,脱离了职工,工会组织就失去了存在的客观基础。在工作中,我们深切体会到,有些分工会就是形同虚设,没有承担起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有些活动也是流于表面,没有干在实处。所以,要增强基层分工会组织活力,就要转变基层分工会的作风,就要多设载体,多开展活动。有组织而不去开展活动工作职工就没有凝聚力、向心力,更谈不上活力。一直以来工会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如“金秋助学”、“互助基金”、“困难补助”、“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等温暖工程,开展了职工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建立职工书屋,大力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等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展示职工风采,提高职工素质,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
三、转变作风,宣传工作,要创在新处。
工会宣传工作也是公司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组织更是做群众工作的群众组织,但是我在工作中经常发现,基层分工会的很难做好职工思想工作并在其中体现出舆论引导的作用。公司工会的宣传工作大多是工会工作部负责,基层分工会很少能主动承担起宣传工作,或者无法组织起宣传工作,当然这也有主职工作繁忙等客观原因的存在,但是这也造成了分工会宣传工作的形式主义,宣传报道,影像留存,随意敷衍,没有拿出积极的态度。所以,要改变这样的状态,就要从宣传工作的创新入手。一是创新宣传载体,现在工会宣传形式主要是报道、简讯、微信公众号,要充分调动分工工会的积极性,实施行之有效新媒体宣传,比如抖音、短视频等,激发广大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兴趣爱好。二是创新评选形式,很多工会活动的评比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利用网络,把评优、评先的权力全部交给职工群众,既调动了参与的热情,也增强工会活动的参与感。三是创新培训形式,在以往的培训形式上,融入网络课堂的概念,将宣传工作相关技巧以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展现,使更多的职工参与进工会宣传工作。
我想作为一个党员,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中展现,转变工作作风,干好本职工作才是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手段。对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邪气,职工群众看得清、看的明。所以我们要虚心听取职工群众意见,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坚持讲真话、讲实效、办实事,只要和职工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会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谢谢!
第二篇: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心得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目前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大敌,强调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审视,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来破解。
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对作风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强调坚持以上率下,继续整治“四风”问题。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要求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刻认识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深刻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本质上是政治问题,必须保持政治定力,坚持久久为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站在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监督重点,开展“靶向治疗”,持续深化集中整治,切实为基层减轻负担,让干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抓落实。要自觉把自己摆进去,防止自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对作风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强调坚持以上率下,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十九届中央政治局首次会议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对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等方面内容作了细化和完善。各级党委和纪检监察机关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狠抓节点,正风肃纪,紧盯隐形变异新动向,严肃查处,抓具体、补短板,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中央纪委制定实施专项工作意见,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展专项督导,抓住典型、严肃问责、通报曝光,推动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然而,当前还存在一些需要着力破解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如,对于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
工作事事留痕、把“痕迹”当“政绩”;
工作拖沓敷衍,遇事推诿扯皮、回避矛盾和问题,不担当不负责;
拍脑袋决策,搞“一言堂”,听不得不同意见;
问责泛化滥用,把问责作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以及基层反映强烈的会议多、文件多、要材料多、检查考核多,等等。这些都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够深入、不够到位的表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格格不入,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多样性、变异性,严重侵蚀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直接损害党群干群关系,误党误国误民。三次全会把“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今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升到党的政治建设的高度。从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进一步要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更加深入、更加扎实、更加有效。
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的重要内容,是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的延续和深化。纠正“四风”必须一体推进,必须紧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个主题推进工作。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政治任务。各级党委(党组)要扛起主体责任,层层负责、尽责,全党动手一起抓。要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锤更比一锤硬,坚决防止产生“疲劳综合征”,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坚持下去,让党的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永远闪亮、永不褪色。
第三篇: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心得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心得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反复向全体党员干部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广大党员干部都应该时刻牢记习总书记的叮咛,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于党员干部自身和党员干部队伍的腐蚀与危害,预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引发的“心病”。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会腐蚀我们“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时间是初心是对初心最大的考验。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琐碎而繁重,长期耕耘所获得的成绩并不会很明显,容易产生倦怠情绪,从而滋生形式主义、应付心理,用资料的卷帙浩繁来掩盖工作的空洞低效,事没给群众办多少,影像资料、会议记录却留了一大堆,在应付工作、应付群众的同时,实际上也在应付自己。与此同时,一些党员干部在办公室坐久了,当领导指点江山惯了,就不愿意再去深入田间地头去调研了,不愿再深入社会基层去同群众接触交往了,逐渐出现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滋生与传播,极大败坏了党政机关内的风气。党员离安逸近了,群众却离我们的党远了;干部获得了自己工作的“实迹”,最终却失掉了自己的初心。习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群体的宿疾,及时而准确。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会销蚀我们“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踏实为群众服务的耐心。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作风。要密切联系群众就要深入群众当中去,弯下腰,俯下身,摘下帽子,挽起裤腿,用群众听得懂的话同民众交流,用真心和耐心去同群众交往。群众有问题,我们要耐心解释;群众有难事,我们要耐心解决;群众有误会,我们要耐心解释。和群众交往是一个以心换心的过程,我们付出真心与耐心,换来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一旦染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势必使我们的党员干部形成敷衍群众,应付群众的恶劣作风,无法耐心地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忧,使我们的党员干部同群众产生隔阂,最终站到群众的对立面去。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会蛀蚀我们党执政的根本——民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封建时期君主都明白的道理,但很多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却经常无意将其忘记。一旦染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病态作风,势必会使我们和群众产生距离。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从一个干部的作风就能看出这个干部对工作,对群众的真实态度。你去敷衍群众,应付群众,摆官架子,群众可能不会明显表现出什么,但实际群众一早就把你这个人都看透了,你敷衍群众,群众也会敷衍你,表面上风平浪静,海不扬波,实际上是在蛀蚀我们党的执政根基——民心。根基不稳,地动山摇。铲除党员干部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无疑是我们党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得不为,不容缓为,不容少为。
要预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引发的“心病”,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同志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守初心,保持耐心,凝聚民心,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做新时代奉献者,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第四篇: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查报告
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查报告
教务处
按照学院纪委通知要求,在我院开展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查工作,教务处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整改。
一、存在问题
(一)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方面,学习传达的不够明晰,消化理解的较少;在工作中有时存在行动少落实差;少数情况以会议贯彻会议,过度留痕。
(二)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有时对群众合理诉求解决的不及时不坚决;有时因工作繁忙服务态度较差、办事效率较低。
(三)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时存在担当不够、主动性较差的情况;有时调查研究不够、论证不充分,因而影响决策的科学性;有时存在回避问题和矛盾,上推下卸责任的情况。
(四)在学风会风文风及检查调研方面,学风还不够扎实,有时理论脱离实际,实效性较差;有时开会不研究真实情况、不解决实际问题,开会效率较低;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对调查情况分析不够透彻,提出意见建议有时可操作性不强。
二、整改措施
1、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xxx省、市、学院有关文件要求,彻底认清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危害,提高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自觉性。
2、对照本职工作及日常做法,查找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现象和表现形式,深挖思想根源,提出解决措施。
3、按照存在的问题线索,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师生一线,经常了解教学运行情况,及时解决问题,促进管理水平提升。
4、转变文风会风,少开会少发文,多落实具体措施和政策,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作风。
5、按照工作职责层层分解工作任务,倡导履职尽责勇于担当的精神,不推诿扯皮。
2018年11月12日
第五篇: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心得
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心得3篇
【篇一】
为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深刻认识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七严格”、“十严禁”规定,深入纠正“四风”,继续深化干部队伍“提神振气”工程,深入开展“学、查、改”干部作风整治活动,集中整治“不作为、乱作为”行为,严格纪律管理,整治文风、改进会风,形成勤学善行好作风、遵规守纪好作风、勇于担当好作风、务实高效好作风、争创一流好作风的五种好作风。
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健全完善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自觉把加强学习作为一种责任来履行、一种习惯来培养、一种能力来提升,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切实提高班子的整体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强化干事创业中的担当精神。牢固树立“干就干大事,争就争一流”的高远之志,真抓实干,提高领导的担当意识。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切实践行群众路线,坚持作决策前看一看、干工作时问一问、看成效时想一想,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急盼的地方做起,确保各项工作建立在深厚的群众基础之上。
作风建设重在常教化、抓细节,贵在抓持久、建长效。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没有完成时,只有持续不断的进行
时,浩大工程需要深耕细作、久久为功,下足绣花功夫,方能实现标本兼治,结合“主题党日、学习强国等学习的平台,强化学习交流,确保学习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以“群众的满意度”为准绳,制定“四风”路线图、时间表,加强干部考核监督,确保不良风气不反弹不回潮。从体制机制层面进一步破冰,建立领导干部“四风”长效机制,以下定决心反“四风”的高压态势,常抓不懈,确保作风建设长效化、常态化,为全社会上下营造一片风清气正,让共产党人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篇二】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任何问题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贯彻落实落细每一项工作。当下,正在开展破解“中梗阻”问题专项活动,目的是解决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进一步优化干事创业环境,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为此,必须以下“猛药”的气力,去“中梗阻”疴疾。
把好脉,正确制定诊断药方。“中梗阻”问题不是一下子形成,更不会马上结束。破除“中梗阻”问题,需要久久为功,必须找寻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逐条逐项进行查摆,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达到釜底抽薪,让政治生态环境清朗的目的。对于思想苗头出现的问题,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予以纠正。定期举行培训活动,进行警示教育与党性教育,让干部真正沉下心来,认真领会精神,撰写心得体会。对于落实不严不细的问题,组织干部去外地学习交流,用“他山之石,攻本土之玉”,不断开阔视野,创新思想观念,找差距、补短板。将每月的固定活动日与谈心谈话进行紧密结合,及时了解干部思想动态,时刻关注干部成长,健全成长链条,让工作成为有奔头、有向往的“生活”。
抓好药,精准搭配使用比例。找到问题的症结,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巧妙运用各种方式方法,盘活体制生活,强化工作本领。“中梗阻”、“慵懒散”等现象的产生,是集体意识的弱化和制度的僵化,要想盘活这一池春水,散发初心活力,需要多措并举、齐头并进。不仅要严格落实各项制定,将八项规定铭记于心,通过举办技能比拼、公文写作比赛等实务类竞赛,激发干部学习的主动性,将个人荣誉与集体发展紧密结合,增强归属感。还要将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厉行节俭,多做些实功、潜功,在制定政策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调研,确保有据可寻,真正让政策成为落地有力的措施,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
熬好汤,形成常态监督机制。拓展监督渠道,一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新媒体作用。特别是政府官网的意见平台、微信公众号的信息留言功能,要用活用细,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核对事实情况,情况属实予以整改,情况不实予以说明,增强群众信赖感,营造亲清的工作环境。二是完善考评机制,更加关注工作的质量和实绩,对表现优异者进行破格提拔,对连续多次考评靠后者进行谈话,及时作出相应处理。三是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作用,抓典型、抓案例,对于顶风作案,漠视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严厉进行打击。加大违法成本和违规处罚力度,绷紧作风弦,不留“托人说情”的灰色地带。
进行干部作风集中整顿,从来不是一阵风式的口号,更不是摆谱式的作秀,而是纵观过去、现在与未来工作所做出的长远谋划。让我们认真对照方案,认真剖析整治,细化问题,真正向庸懒散等问题说“不”,改变整体工作面貌,提高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篇三】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九专题里的第二篇文章,文章分六个小章节摘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11日期间有关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深入学,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实际行动落实作风建设相关要求,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拿出干劲、拿出实绩,马不停蹄,奋力答好令群众满意的“民生考卷”。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在思想源头上寻“病根”治“重疾”。之所以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风,究其原因,是领导干部偏离了“人民至上”的为官“初心”,也是“只想当官不想干事”“重显绩不重潜绩”等消极思想作祟。各级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务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为民办事的热情,让“假大空”“官本位”等思想少一点,而挂念群众“想什么”“盼什么”等为民之心则需多一些,拿出有效的措施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行整治,坚决刹住这股不正之风。同时,领导干部也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时刻将自己摆进去,带头查找是否存在“庸懒散浮拖”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相关表现情形的“病症”,用好良方治“重疾”,及时将其扼杀在“萌芽之初”,时刻树牢正确的政绩观,将时间用在维护群众利益之事和解决群众关切之事上,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无所遁形。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在实际行动中持续为基层松绑。纵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形式,有的是文山会海依旧存在,有的是调研检查走马观花,有的是资料要求处处留痕,有的是干事不担当不作为,最终的结果是给基层一线干部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徒添基层压力和烦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各地务必要拿出实际行动,重拳出击,坚决制止任何形式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发生,没有必要的会议少开、没有意义的调研不去、没有作用的“留痕”砍掉,为基层干部松掉“绑”住的双手,释放出更多时间,去看看田间地头、去走访困难群众、去关注民生所向,在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中干出更多令群众满意的辉煌成绩。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在长期坚持下营造干部作风良好氛围。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斗争,定将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稍有思想上的滑坡可能就会出现“反弹”,必须要坚持不懈抓常、抓细、抓长。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保持驰而不息纠正干部作风,若党员干部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的“苗头”,要坚决及时予以纠正,切莫因“小”而任其发展下去,最终难以再回头,也会让群众寒心;在监督执纪时,纪检监察部门要紧盯不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形式,特别是那些隐藏在更深处不易察觉的情形,要用一双“火眼金睛”精准识别,拔除“埋”在地底的“深根”;在长效机制上,要突出问题导向,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压实责任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风。要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激励创新等工作机制,对于有想法、肯干事的党员干部,要给予正向激励,在创先争优的过程中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销声匿迹。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要拿出干劲、拿出勇气进行坚决整治,同时请广大群众全程参与监督,才能看见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更好服务群众提供更加坚实的作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