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挂甲裕村有感
参观挂甲裕村有感
2009年4月25日,在党支部的组织下,由支部田书记带队,我们教工支部的党员及积极分子参观平生态第一村——挂甲峪村,亲身感受京郊新农村的发展变化和当代农民的精神风貌。
上午我们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平谷区大华山镇挂甲裕村,村委会干部安排一个导游带领我们参观了生态小别墅。导游介绍,全村共146户,460人,村民家家拥有一栋小别墅,楼上作为旅馆,楼下自家住,农民们在自家当上了老板。我们参观期间也见到了许多游客在别墅里悠闲的度假。挂甲峪现有三大产业:一是林果业,二是工业,三是旅游业。目前村民年收入达到了人均2万元。
接着我们途步走上山,在平谷挂甲裕山庄大门口,悬挂着我国四代领导人的大幅照片。山间建有30多处红顶小木屋,几十处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机组,十几处亭榭长廊,以及可环视四周的观景餐厅和宽敞的民俗大舞台。在山顶向远处观望,到处是梯田,还将所种树木围成了一个五角星形,让人一看就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平谷挂甲裕山庄,曾经接待过许多中央领导,书记是全国劳模,山庄的最大特色是环保、节能,充分利用太阳能技术,将山区中的照明、取暖、洗澡、做饭全部利用太阳能作能源。如果将该技术推广到全国农村,不知每年能节省多少能源。
还有个特色是将下雨水充分收集再利用,根据地形在好多山沟中建了水库,把能够收集的水源充分保留,用于浇灌和生活饮用。
第三个特色是村民全部住在别墅里,一层是村民,二层游客住,家家户户在自己家当老板。有的游客住在散布在半山腰的一个个用木头搭建的小木屋,很有特点,只是条件比较原始简陋。
参观完挂甲山庄,使我感处很多。过去的荒山秃岭,如今是绿树满坡;过去住的是破旧房屋,如今是别墅二层楼。村民不再是种自家那片地,全都到村里的专业公司上班。所有的这一切都离不开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一切。按照党和领导继续走下去,使我们国家早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第二篇:关于挂甲峪村文字介绍资料
挂甲峪山庄
崇山峻岭之间,多有奇秀之境诱人流连,出京城东行,进平谷境,绕曲曲洳水,穿茫茫林果走廊,辗转入一山谷,远望山居俨然,梯田层叠,路径缠绕,空中弥漫有蒸腾气韵。这便到了北山深处的民俗旅游村——挂甲山庄!有游客誉为:奇中有奇,秀中有秀。
八百年前,大宋抗辽名将杨六郎杀敌归来,铁枪掷地,卸铠甲挂树,歇在此地山岭。于是留下挂甲村名,此为一奇。
风水上佳,居民以两点攒聚,以神龟岭为界,恰如《周易》“阴阳鱼”图谱,此为二奇。
老官顶,五彩崖,钟乳洞,石人山,凤凰树,一应山川风物,各有迷人掌故传说,深藏文化底蕴,此为三奇。
八百年后,甲衣无存,英雄气概长留天地,大山沉睡,精诚石开。有党的富民政策的深厚感召,有各级领导和各界友人的积极关注和大力扶植,经被誉为“新一代愚公”的挂甲峪人民的艰苦奋斗,以心智和汗水将家园重塑,开荒芜为锦绣,垦天堑为通途,昔日落后山居成为一道亮丽风景,此为四奇。
秀中蕴奇,奇中蕴秀,方为胜景。山庄之秀,秀在花果漫山,团团簇簇,无雨滴翠,逆风而香;秀在赫然水脉,有五瀑十潭连缀,崖间湍湍激荡,谷底涓涓细流;秀在草木丛薇,绿云翻卷;秀在花径塘池,虫鸣鸟唱.....奇秀皆备,便造就了这迷人的福地洞天,加之民风淳朴,人情古道,又施以食、住、游、娱的配套,自有挂甲山庄休闲模式的簇新,旅游感觉的独特。
景色无言最可人。无言风景的深处,期待着远客的身影和脚步。风景原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她希望有人对她微笑,看着她慰藉,盯着她舒畅。山庄民众其实就是这风景的组成部分,那双明亮的眼,即为山庄人一颗滚烫的心。
挂甲峪——挂甲山庄
挂甲峪村位于平谷北部山区大华山镇镇域内.南距平谷城区20公里。
西经大华山、官庄路口距北京(东直门)75公里。
挂甲峪村位于平谷北部山区大华山镇镇域内,南距平谷城区20公里,西经大华山、官庄路口距北京(东直门)75公里。区域总面积5.5平方公里,东南高、西北低,主峰老官顶海拔623米,区域内两侧大山尤如两条巨龙从村西北口蜿蜒东南向直达主峰两侧,形成二龙戏珠之势,整个村庄就坐落在龙的怀抱中。2006年获北京市“最美乡村”的提名。正是:
昔日六郎挂金甲,今朝山庄披红花。
人间仙境生态村,闲来小住是君家。
平谷村情——挂甲峪村
村情概况 大华山镇挂甲峪村位于平谷北部山区,镇域东南部,两山相峙的沟谷之中。南距平谷城区20公里,西北距镇政府驻地2.8公里,北临西峪水库,东与四座楼长城、京东大溶洞和金海湖景区相连;沿村水泥路西北行,与胡(家店)熊(儿寨)公路相接,途经大华山、官庄路口乘918路公共汽车直达北京(东直门),交通便利。
挂甲峪村域面积4.6平方公里,112户,368人,有壮族2人,余为汉族。聚落沿沟谷散列分布,西北处为出入口,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180-250米之间。历史沿革 清咸丰年间成村。据传,古时此地为养马息憩之地。北宋杨六郎(彦昭)行军途中,曾在此路过,将铠甲脱下挂在树上,故称挂甲峪。建村后以此为村名。
村南主峰老官顶,海拔624米,是平谷正北第一高峰,因形似古人官帽而得名。相传明英宗驾临平谷,曾有宫中太监触犯龙颜,罚来此地放马,太监常于峰顶,望京城吹箫倾思,声感四野,故又称老公顶。亦因此峰挺秀于群峰之巅,神话传奇,曾有太上老君在此驻足,亦称老君顶。平谷有“西有娘娘庙,东有老君顶”之说,娘娘庙指的是丫髻山碧霞元君祠,老君顶即指此峰。峰顶簇生翠柏,因苍秀出奇,几十公里外便可识认。登峰远眺,京城及京东诸县尽收眼底,天津盘山、密云水库、四座楼长城等诸多名胜一览无余。当地百姓亦有登峰赏月,观京城节日烟火的习惯。目前,此峰已做为挂甲峪山庄重要景点对外开放。
神龟山。村东有山因形似五爪神龟而得名。据传,太上老君从东海携神龟西行至此,发现此处是一个大豁口,下面有潭湖相间,风从西北入,从此地出,常有恶障作怪,民不聊生。于是,便嘱神龟守此,以护一方生灵。现山上建有长寿山庄,柴锅火炕,已接待游人。
自然环境 挂甲峪村土地多为台地,土壤为铁美质岩类淋溶褐土,地下水资源为山地基岩裂隙水弱富水区。1978年,山洪暴发,将该村小水库冲毁。
挂甲峪气候宜人。全村四面青山环抱,常年气温平均在10至20摄氏度之间,比北京城内低3至6摄氏度,属半温暖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加之村中的旅游休闲居住区多建在林荫和向阳山坡上,冬暖夏凉,是休闲旅游的极佳去处。
站在村西的观景台上四处眺望,但见东西两侧大山宛如两条巨龙从村西北口蜿蜒东南直达主峰老官顶,形成二龙戏珠之势,整个村庄犹如坐落在龙的怀抱之中。村内保存有18亿年前形成的火山口,红色的火山岩与绿色的植被交相辉映,成为当地特有的景观。
挂甲峪村青川秀谷,林木覆盖率达70%以上。1000亩梯田如波似涌,10多万株果树栽植其间;山间建有30多处红顶小木屋,几十处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机组,十几处亭榭长廊,以及可环视四周的观景大餐厅和宽敞的民俗大舞台;香烟缭绕的龙王庙,追溯千古的各类雕塑,众多民风浓郁的农家院,更有新开发的西山观景、十洞探宝、五瀑十潭等景区,宛如天上人间之美景。
光荣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挂甲峪村化名“东岳”。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十三团官兵曾常住该村。至今,八路军堡垒户华宗合老人仍健在,八路军住过的房屋仍保存完好。
战争年代,挂甲峪村民赵福山、贾壮头、三园子3人在与敌人作战中光荣牺牲。去年清明节,该村将烈士遗骨重新安葬,并拟建烈士陵园和战争纪念馆,实施八路军堡垒户保护工程,以铭记历史,教育后人。
1945年,挂甲峪村成立党支部,有党员5人,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华宝瑞。现有党员30名,党支部书记张朝起(兼村委会主任)。
所获荣誉称号:1997年,北京市山区水利富民先进村;1998年,平谷县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先进村;1999年,平谷县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先进村;2000年,北京市科普示范村、平谷县水利富民综合开发优秀村;2001年,首都文明村;2002年,北京市山区建设样板村、北京市文化建设标兵村、平谷区山区建设样板村、平谷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2003年,首都文明村、北京市级山区建设样板村、京郊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先进村、平谷区农村五好党支部;2004年,世界生产率先进单位、北京市生态文明村、北京市山区综合开发先进村、首都文明村。2005年,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北京郊区生态文明村、京郊山区综合开发先进村、首都文明村。
村党支部书记张朝起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北京市劳动模范。2004年10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到北京市考察工作时,张朝起作为京郊农村基层干部的惟一代表,受到了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05年5月29日,江泽民同志到挂甲峪村视察,亲笔题词:挂甲峪山庄。经济发展 1983年,挂甲峪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2001年,部分农户以土地入股方式,将土地交由集体经营,重点发展林果生产,办有天甲高压容器配件有限公司、天甲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挂甲峪农林公司h和挂甲峪物业管理公司等企业。
从1997年开始,挂甲峪村利用本村自然资源优势实施“十上山”即:大桃栽上山、科技跟上山、道路修上山、水利蓄上山、有机果品抓上山、再生能源用上山、电信网络布上山、文体项目搞上山、观光游客住上山、生态别墅新村建上山工程,进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和顶、坡、沟立体开发,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型、可持续发展的山区致富之路,成为京郊著名的生态村和平谷区新农村新民居建设试点村。
如今的挂甲峪,山山水水变了模样。长达35公里的环山路,道路顺畅,像一条蜿蜒的飘带飘落山间;拓宽后的进村主路和村内1.75万平方米街道全部实现了水泥硬化;总蓄水量达10万立方米的塘坝、水池和小水窖等与机井和田间节水设施之间互联形成网络,实现了大气水和地下水综合利用,满足了果树生长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需要;过去单一的林果生产园区随着路通水通,变成了集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多功能高效园区。
生态环境的改善,建在半山腰果林中的几十座红顶生态屋,成了全村吸引城里人的金字招牌,带动着全村民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全村接待游客2.1 万人次,旅游收入100
万元,仅观光采摘收入就高达36 万元。
此外,生态资源利用成效显著,全村长达15公里的环村路安装了风能照明灯和太阳能照明灯;在果园安装的光能频振式杀虫灯有效减少了农药使用量,为生产生态型无公害果品提供了保障;在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山间建起了一座无线通讯塔,来这里的游客在山间的任何角落都能收到清晰的手机信号。
2005年,挂甲峪村总收入884.6万元,人均纯收入8000元。
村政建设 挂甲峪村“两委”班子实行交叉任职,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建设新农村。多方筹资3000万元,投入人工21万个,动用土石方110万方,修路3.5万米,硬化水泥路面16万平方米,修小塘坝5座,修蓄水池120个,修水渠3000米,整修梯田1000亩,栽果树12万棵。全村家家户户用上水冲厕所,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5.4%。
该村建有民俗大舞台,每逢重要节日村里都要举行演大戏,花会等活动。2000年以来,村里先后建起了高标准的“文明大院”,办起了文明市民学校、妇女培训学校和普法教育学校等学校。2003年,与北京农业广播学校联合办起了平谷区首家“村级中专班”,43名村民成为中专班学员,所有费用均由村委会负担。全村有25人获得绿色证书,15户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
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使挂甲峪人备受鼓舞。他们决心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一心一意奔小康,把挂甲峪建成京郊山区特色小康新村。
神奇的绿色休闲之谷——挂甲山庄
韩维泉
崇山峻岭之间,多有奇秀之境诱人流连,出京城东行,进平谷境,绕曲曲洳水,穿茫茫林果走廊,辗转入一山谷,远望山居俨然,梯田层叠,路径缠绕,空中似弥漫有蒸腾气韵。这便到了北山深处的民俗旅游村——挂甲山庄!有游客誉为:奇中之奇,秀中之秀。
八百年前,大宋抗辽名将杨六郎杀敌归来,铁枪掷地,卸铠甲挂树,歇在此地山岭。于是留下挂甲村名,此为一奇。风水上佳,民居以两点攒聚,以神龟岭为界,恰如《周易》“阴阳鱼”图谱,此为二奇。老官顶,五彩崖,钟乳洞,石人山,凤凰树,一应山川风物,各有迷人掌骨传说,深藏文化底蕴,此为三奇。
八百年后,甲衣无存,英雄气概长留天地。大山沉睡,精诚石开。有党的富民政策的深情感召,有各级领导和各界友人的积极关注和大力扶植,经被誉为“新一代愚公”的挂甲峪人民的艰苦奋斗,以心智和汗水将家园重塑,开荒芜为锦绣,垦天堑成通途,昔日落后山居成为一道亮丽风景,此为四奇。
秀中藏奇,奇中蕴秀,方为胜境。山庄之秀,秀在花果漫山,团团簇簇,无雨滴翠,逆风而香;秀在赫然水脉,有五瀑十潭连缀,崖间湍湍激荡,谷底涓涓细流;秀在草木葳蕤,绿云翻卷;秀在花径塘池,虫鸣鸟唱.....奇秀皆备,便造就了这迷人的福地洞天,加之民风酽浓,人情古道,又施以食、住、游、娱的配套,自有挂甲山庄休闲模式的簇新,旅游感觉的独特。
景色无言最可人。无言风景的深处,期待着远客的身影和脚步。风景原本有一双明亮的眼,她希望有人对着她笑,看着她慰藉,盯着她舒畅。山庄民众其实就是这风景的组成元素,那双明亮的眼,即为山庄人一颗滚热的心!
神奇的京畿福地
挂甲山庄,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地方。“灵山秀水蕴奇葩,桃花溪水搁尘埃”。十三座形态各异的山峰,如虚似幻的阴阳太极圣境,自然形成了一个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金戈铁马的宋辽之战,杨六郎挂甲的典故传说,令人恍惚听到历史回音壁那雄浑沉重的声音。老官顶,鹿鸣湖,神龟岭,石人山,七彩崖,朝阳洞,菊花谷......在这里,一山一石一砖一瓦一景一物,都掩藏着一个个神奇的迷。
“一咏一觞畅百年之逸兴,勿伐勿剪绵千载之遐思”。这里有迷一样的故事,这里有迷一般的风光。在挂甲山庄深邃的怀抱里,一段段尘封的历史,等待着您前来打开,一个个未解之迷等待着您前来破译......绿色的休闲乐园
挂甲山庄四周高山环绕,群峰竞秀,自然景色怡人。山上满目苍翠,山下田园似锦。阳春有桃红李白争奇斗艳,盛夏有雀欢鱼跃野趣横生,金秋有瓜果飘香任您采摘,冬日有山空水浅温馨宁静。造型雅致,设施齐全的山间小木屋,典型的平谷地方风格的民居建筑,处处透露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间或传来几声鸡鸣犬吠,更使您有一种置身山庄,忘却都市的感觉。
绿色的休闲乐园
挂甲山庄林木覆盖率高达94%,植被丰富,有“空气维生素”之称得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较一般城市高100倍以上,其静谧指数,空气清新指数阳光温馨指数优良。在挂甲山庄休闲度假,登高临远,小憩林间,沐浴清风艳阳,聆听鸟鸣花香,享受“原始森林浴”,会使您在回归生态,强身健体,美容养颜的过程中释放自我,放逐心灵。
浓郁的民俗风情
走进挂甲山庄,浓郁的民俗风情扑面而来。住农家火炕,吃农家饭菜,干农家活,如饮佳酿;坐花轿,骑毛驴,观看地方戏剧,其乐融融;“推碾子院”,“磨豆腐院”,“铁匠院”,“木匠院”,“编织院”等特色小院,大开眼界;登上仿古观赏亭高瞻远瞩,心旷神怡;绿树掩映的生态木屋,更是让人留连忘返。挂甲山庄的民俗旅游红红火火。
壮美的山村新貌
山山水水巧安排,蓬莱仙境现人间。经过挂甲峪人十余年的奋斗,挂甲山庄被打造得十分壮美。群峰环亘层峦叠翠;路似游龙蜿蜒起伏;“五瀑,十潭,两湖”如明镜倒映蓝天;旋转餐厅在山巅昂然傲立;春来漫山遍野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秋至坡坡岭岭流金溢彩百果飘香;夜幕降临,山间七彩灯与满天繁星遥相呼应,真乃人间仙境。挂甲山庄养气锐,腾云驾雾再辉煌。
挂甲山庄即景
韩维泉
长寿山
青龙白虎长寿山 山上住着活神仙 八十里路山涧盘 大山上下一线连 沿途观景大开眼 驾车行驶分几环
六郎挂甲处 宋代六郎抗辽敌 摆阵沙场在这里 汗水湿透晾盔甲 因此得名挂甲峪
老官顶
群山官顶它为峰 相传老子此修行 登高远眺赏美景 今天山顶路开通 东张那边是长城 西望顺义和北京 南叹天地无边际 北感密云大山青
鹿鸣湖
鹿鸣湖水净净净 群山倒立青青青 长者垂钓静静静 岸上恋人情情情
木屋群
木屋建在半山腰 休闲度假无可挑 麻雀虽小五脏全 星级宾馆能达标
老宅院
茅屋草舍净静境 家家户户出寿星 老夫老妻热炕头 顿顿还得喝几盅 好活不减当年勇 坐家女时已练成
第三篇:挂村工作总结
2010年挂村开展党建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始终把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摆在头等重要位置。按照乡党委的安排,本人挂点中屯、大雅两个村党(总)支部,我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事关我乡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发展质量的大事来认识,狠抓基层组织和队伍建设。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项:
一、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提升党的凝聚力 一是加强了村级干部队伍培训和组织建设。通过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以“服务经济发展创先进,实施现代农业争先锋”为主题,帮助、指导、推进村党组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加强村支部阵地建设、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评议、推行村务规范运行等一系列措施,使中屯、大雅两个村的面貌现得到较大改善。二是采取 “抓重点、攻难点、树典型、点促面”的方法,充分发挥无职党员作用,树立党员先进典型,使党建工作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有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三是以“一对一”结对帮扶,通过先进党员带动后进党员、致富党员带动困难党员和党员带动帮扶群众等,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二、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宗旨,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1
一是认真抓好党员发展工作。为解决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年龄老化、文化偏低现状,本着“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作用突出”的原则,突出“政治优,年纪轻,文化高,致富强”的重点,把农村致富能手、工作骨干培养发展为党员,今年,中屯、大雅两个村共发展党员4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名,使党员队伍的数量、质量都得到一定提高,结构有了一定改善。而且他们作为当地经济发展能手,对当地带动作用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必将产生深远的效果。二是加强党员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党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针对村社干部,要求他们按自身工作职责,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加强党员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显著提高。三是以远程教育系统为平台,加强培训,增强党员群众的致富本领。今年以来,共在两个村开展烤烟、甘蔗等各项培训6次,累计培训党员群众200多人次。
三、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根据乡党委各项工作要求,以目标管理考核为抓手,科学合理的制定分解目标任务,实行任期考核,激发村干部创先争优。基层工作面大量宽工作繁杂,村干部工作十分辛苦。为了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乡党委政府加大村干部工作奖惩力度,做到奖罚分明,奖优罚差,重奖重惩,强化经济激励。今年以来,通过实施党员村干部目标任务考核制度,中屯、大雅两个村的面貌发生较大改变。中屯村通过大力发展烤烟生产,在国
家严格控制烟叶种植面积的情况下,通过加强管理,实施科学种植,今年该村烟叶亩产、均价都比去年有所提高,种烟效益日益明显,带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大雅村以发展甘蔗种植为主导产业,在群众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村社干党员纷纷带头种植,全村共新发展甘蔗种植250多亩。在各项建设工作中,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在年初的抗旱救灾和森林防火工作中,许多党员自发组织寻找水源,为困难群众和低保户、残疾人送水。大雅村陇者屯在年初发生饮水困难,党员周加学连续两个多月为该屯群众免费送水,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在人畜饮水工程大会战中,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大雅村支书李荣勉一连三个多月每天都奔波在工地上,全村52座家庭水柜终于如期完工。通过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四篇:参观兰村学校有感
参观兰村学校有感
张
小
玲
后郝学校 2012-12-27
参观兰村学校有感
有幸随从领导到兰村学校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对兰村学校的学习,我收获颇多,以下是我的几点感悟:
一、校园环境建设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学校的环境建设,从进入校园开始,整个校园就呈现出整洁的面貌,无论是诺大的操场,还是教学楼和宿舍楼内,整个校园没有一片纸屑,学生宿舍更是井然有序,卫生大方。让人一眼望去便觉得耳目一新,顿时觉得心情舒畅,这样的环境怎能让我们不静下心来学习呢?细节决定成败,有了良好的校园环境,才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二、校园文化建设
让每一面墙会说话,每面墙上都有一个文化故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获得新知。实验楼里教室的墙壁上贴的是学生的艺术作品,在每一个细节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对名人的学习,也成为他们学习的原动力。不仅有学生作品,还有很多老师的创作,书法作品,手工作品,教师的研究成果等等,无一不展示了老师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体现了老师从单纯的教学生转变为研究教学,有了这样先进的思想怎么能没有先进的教育呢?我认识到,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也要研究学生,研究教育,让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变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秩序建设
走进兰村学校的教师办公室,印入眼帘的是紧张严肃的教学气氛;走进教室,看到的是学生们一张张求知若渴的笑脸和老师详细温柔的讲解;翻看档案资料,看到的是详细实际的工作痕迹;和兰村学校的教师们交谈,看到的是他们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和对自己工作的自豪和热爱。这是一种怎样久违的教学氛围啊,最起码我认为在自己的学校已经看不到这样彻底而舒服的模式了。
同样是小学,同样是老师,为什么人家建设的为什么这么有特色?当然前提是他们学校有着领导的重视、先天的环境等这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但是还有很多主观原因,如学校老师具有不断学习,努力探索的品质。他们开放的思路,开阔的眼光,先进的管理模式,积极向上的精神,勤奋尽责的态度不都值得我们借鉴吗?为此,我觉得针对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做:
一、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学校管理。
结合我校的教学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尽力给全体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然后再从具体事务管理入手,让教师能有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态度。
二、保持环境卫生,常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
三、逐渐加大对教师学习的投资力度,使我校教师能在成长中提高。因此,我必须虚心学习,持之以恒,希望我校能借兰村现象的春风,插上腾飞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第五篇:参观端砚文化村有感
参观端砚文化村有感
第一段自己写(100字)
白石村面向北岭山,背靠西江,面积约1.2平方公里,由唐武德年间建村,全村288户,1100多人。白石村民世代以砚为耕,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清朝末期至解放初期,白石村制砚至为鼎盛,一大批名砚和名师应运而生,从而奠定了白石村作为“端砚第一村”的地位。白石村房屋大都依“弓”形的村道而建,家家户户门前的砚石堆如小山,全村半数以上人口从事制砚工作。中国端砚文化村——白石村特色
白石村有90%以上家庭从事制砚,较大的制砚作坊超过50家,每家每户门前都推满了砚石,屋门前、瓜棚下、村道旁、厅堂里都是埋头刻砚的场面,活脱脱一幅“白石制砚图”,从选石、磨石、划线、雕刻到成形,一块端砚的制成少则七、八天,多则半年,可见端砚的名贵还在于它的手工。此外,白石村因经济发展迅速,大多古屋已拆除重建,只遗下少量几处古迹,形成“既古亦今”的特色。我校毗邻中国端砚文化村。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端砚,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发掘学生的创意潜力,发挥艺术特长,我们班到端砚文化村认真观摩了中国端砚文化村里的各种展品,学生们了解端砚、关注端砚,激发出对家乡端砚的热爱,激发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在中国端砚展览馆,我们还详细了解端砚的种类、历史渊源等情况,并通过参观端砚的制作过程、端砚精品展览,亲身感受了中国文房四宝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一方方工艺精湛、美妙绝伦的端砚面前,我们对端砚这张“岭南文化名片”赞不绝口,大家纷纷驻足拍照,并还买下了不少端砚精品以作纪念、收藏和使用。一直以来,人们对古砚的痴迷就如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拥趸情结般割舍不断。但是近年来,由于与我国文化同源的日本、韩国等国家端砚爱好者的追捧,加上国内文房四宝等艺术品市场的兴起,端砚有了新的发展。
特别是随着端砚雕工艺术步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端砚工艺美术大师也不断涌现,端砚的收藏便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潮。端砚爱好者们在收藏端砚的时候,已经不再仅仅拘泥于对砚石坑种的选择,而是结合端砚的艺术感、雕工、石材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现代端砚也正是在满足爱好者们这种心理下逐步得到发展并形成现代风格的。端砚重新被人们注重,特别是端砚玩家、收藏家观念的更新,端砚收藏在收藏界占重要地位。
13科技2班
洪文章
201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