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心得体会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心得体会
【摘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为什么要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方针政策的一贯性和连续性?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后,如何继续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最终解决台湾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一国两制 和平政策 伟绩
引言:每个主权国家都有收复 捍卫守于自己的领土 领空 领海的权利与义务,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不能如以往发动战争来解决残留问题。不同国家间都尽可能的避免战争硝烟,何况同为中华儿女的我们,不由让我想起了曹植的《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历史遗留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和平谈判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商解,为此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一、提出祖国统一的方针
1、一国两制的提出
1984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是一种新思维,“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这是一个伟大的创造。现在“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就是强有力的证明。
2、一国两制的实施政策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10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我们对香港的政策五十年不变。”“我们采劝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这是根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照顾港台利益解决问题,同时也是符合我们国家实现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共同利益的。
1.2.1邓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的构想
邓小平同志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本来是计划用来解决台湾问题的,结果提前运用,成功地解决了港澳问题。台湾同胞看到,“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成功实践,对他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一国两制”。然而,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还是不太一样,但是解决港澳问题的经验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我相信在邓小平同志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的指导下,共同积极发挥两岸中华民族的智慧,台湾问题一定会逐步部解决的。“邓小平说: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2] 1.2.2香港的民主自由权利
“香港人也是有这种民族自豪感的。香港人是能治好香港的,要有这个自信心。”港 1
人治港,“我们还多次讲过,北京除了派军队以外,不向香港特区政府派出干部,这也是不会改变的。我们派军队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而不是去干预香港的内部事务。”港人高度自治,这体现了我们国家充分考虑香港人民利益,香港人可以享受自己的生活方式,建立自己的司法法制,决定自己的民主自由。2010年06月2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改两决议通过,中央政府乐见其成,这一结果符合香港公众的普遍愿望,推进香港政制的民主发展,与香港各界人士特区政府一道,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包容共济促进和谐,为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而共同努力,这是我国政府坚定不移的立场。这就是港人治港高度体现,香港人民有权决定自己的民主自由的权利。
3世人对一国两制、和平谈判的意见
“一国两制,和平谈判,平等对话,相互尊重,互补互利,循序渐进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途径。”[3]现在双方已经在努力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两岸三通已经实现,而2010年6月29日在重庆签署的ECFA是1949年后台海两岸关系发展中最具有标志意义的重要协定,意味着两岸经贸往来全面自由化的开始,将造就两岸新的经济情势,是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的里程碑,为两岸政治议题协商创造基础,开启政治手段处理两岸关系新时代。ECFA助推台湾经济进入“大陆依存时代”,同时也加速“台独”及其政治谎言崩解。我相信,通过两岸人民共同的不懈努力,台湾问题一定会得到完满的解决。二、一国两制政策实现的伟绩
1、香港回归
“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带领广大香港市民团结拼搏,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包容共济促进和谐,保持了香港的繁荣稳定。这不由得让我回想起——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并与其进行的谈判。小平爷爷的语气是温和的,态度却是坚决的,香港是祖国的一份子,必须回归祖国怀抱。于是,两国领导人在友好的气氛中就香港前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双方领导人就此问题阐述了各自的立场。双方本着维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的共同目的,同意在这次访问后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商谈。也就在此次会见期间,邓小平公开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与撒切尔夫人就香港问题和谐地达成了共识。
2、正式签署澳门问题与回归
回忆往昔,从1984年12月20日,发布中英联合声明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再到1987年4月13日正式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最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至此,港澳已都回归了祖国怀抱,剩下的台湾问题不日也将迎刃而解„„显然,一国两制构想以其不可思议的速度飞快地发展着,渗透到每一位国人,港澳人的心中,在这发展过程中,当然没有忘记展示它的勃勃生机及其鲜活魅力。自从一声稚嫩的“你可知MACO,不是我真名。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唱出所有港澳人的归家的心声以来,我们见证着港澳回归后的发展历程。港澳回归后经济蓬勃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邓小平所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为两岸和平统一树立了光辉的典范,2
在世人面前展示了我们智慧的治国方针。
3、一国两制的四个基本点
一,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分裂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言行,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一国两府”;
二,两制并存。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港澳台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
三,高度自治。统一后,港澳台将成为特别行政区。它不同于中国其他一般省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的同时享有参政权;
四,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
4、一国两制的含义
一国两制,顾名思义,乃一个中国,两种制度,概括的说,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阅读导文后,我对其有了更为清楚地认识,深刻的体会。
5、一国两制对港澳的繁荣发展起至关重要
港澳方面,世人有目共睹,一国两制在其的实施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九年前,在香港回归中国五周年之际,曾经直接参与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的英国前副首相杰弗里·豪在接见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一国两制”方针是史无前例的惊人之举,在解决香港问题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过去的五年里,香港原有的生活方式并没有改变,人们尊重法制和司法独立,香港特区政府也重视民主。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五年来的事实说明,“一国两制”的构想得到成功实施,并为解决其他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邓小平也曾提出,要相信香港的中国人能治理好香港。凡是中华儿女,不论身处何地,起码都有中华民族的自豪感。香港人也是有这种民族自豪感的,所以他们能治理好香港。事实摆在眼前,香港确实繁荣地发展起来,一如我们所预期的,我们见证到了中国人治理香港的智慧,见证到了一国两制在促进香港繁荣发展进程中起到的重大的推动作用及其重要意义。三、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
1、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
而对于台湾问题,不得不说,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台湾问题不能和德国、朝鲜问题相提并论。中国政府历来反对用处理德国问题、朝鲜问题的方式来处理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应该也完全可以通过两岸的协商,在一个中国的架构内求得合理的解决。早在五十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想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一九五五年五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即提出: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尽管海峡两岸,暂时还没 3
有统一,中国大陆的治权尚未及于对岸,但作为中国这个国家领土主权的归属,以及它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则是毫无疑问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仅过去是“一中”,未来是“一中”,现在也是“一中”。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绝不允许分割。绝不允许为了“台独”的一党一己之私利而闭着眼睛说瞎话。于是,一国两制已是大陆方作出的最大让步,也一应中国政府初衷——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以后的发展充分证明,“一国两制”已经首先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人们有更加充分的理由相信,“一国两制”同样可以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
2、对台湾问题的一贯表态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台湾那些一心想搞“台独”的政党,想尽一切歪理来阻挡两岸的友好交流,付出高昂的金钱拉拢相干国家作为靠山,这一切都是不可行的。”[4]因为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一个省罢了,这历史的遗留问题也出自中国当初的内战导致,所以说这是中国的家事,其他国家无权干涉主权国家的内务问题。中国大陆宜调整其对台政策,宜从“听其言、观其行”转到实施一种中国式的“阳光政策”,这对化解两岸僵局、争取台湾民众、制约“台独”势力具有重要价值。“阳光政策”,内容须包含:
一、有条件放弃使用武力。就是说,只有在台湾宣布独立的情况下才使用武力,一般情况下,宜减少在公海地区的军事演习和军事行动。向台湾民众突显和平统一的诚意。在“有条件放弃使用武力”的框架下,只有“台独”才会引发武力,责任在“台独”,这就把球抛给了“台独”分子。
二、全面接触政策。中国大陆目前的政策是不与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党派和个人接触。这“阳光政策”就是以“一国两制”为背景前提的情况下提出的,只要情况不恶化,中国大陆就不会采取军事行动,这也符合以人为本的政策,战争爆发苦的注定是百姓。
总结
香港、澳门成功回归,台湾问题和平解决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并且成果累累,这些成功都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指导下和平谈判取得的。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正确的,是成功的。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实事求是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伟大构想不仅解决了我国历史遗留问题,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国家解决争议问题提供重要借鉴。“一国两制”不仅给中华民族和平做出伟大贡献,同时也为亚太地区稳定乃至世界和平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8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6~97页。
[3]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胡锦涛:《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9年1月1日
第二篇: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有感
题目: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有感
摘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上的创造性构想。“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在新形势下为解决台湾问题开始提出,在解决香港、澳门行问题中形成、完善并法制化,在解决台湾问题上,逐步形成的实现祖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和科学构想。“一国两制”是由两个基本概念组成的,它们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并列,而是有主有次。“一国”是两制的前提,“一国”也是两制的基础。没有对“一国”的认同,“两制”的实行就无从谈起[。“两制”的共存是对“一国”稳定最好的维护,对“一国”发展最好的保障。
(一)前提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二)两制长期并存。
(三)享有高度自治,特别行政区的社会经济制度五十年不变。
(四)统一方式,和平谈判,平稳过渡。
关键词: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特别行政区、时代特色 正文:
(一)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1)古代的一国两制
在中国古代史上,就有运用这一思想的朝代——辽朝。
辽,为契丹族所建,辽太宗统治幽云十六州后,为适应两个不同的社会,实行了不同的制度。即“北南面官制”的一国两制政治制度。“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即以契丹官制统治契丹人,以汉族官制统治汉族人。
辽代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时间长达200年之久,这种统治方式,既有利于封建制的巩固和发展,又促进了契丹本族的繁荣。
(2)现代的“一国两制”构想提出时的国内和国际背景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早在五十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想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一九五五年五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即提出: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一九五六年四月,毛泽东主席又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但由于某些外国势力的干预等原因,这些主张未能付诸实践。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与此同时,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华人,都殷切期望两岸携手合作,共同振兴中华。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呼吁两岸就结束军事对峙状态进行商谈,但不承诺放弃武力。中国政府同时命令解放军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1981.9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打碗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主张国共两党实行对等谈判,进行第三次国共合作,阐明了对台的基本政策。表示在实现国家统一时,一定“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
一九八三年六月二十六日,邓小平进一步发挥了关於实现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指出,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他还就两岸统一和设置台湾特别行政区问题,阐明了中国政府的政策。
(二)“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作为和平统一方针的核心内容,使这一方针更科学化,更加切实可行。“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方针,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体现了充分考虑台湾历史和现实的高度灵活性。
江泽民同志《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概括了“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统一以后实行“一国两制”,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保持原有的制度。“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统一后,台湾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台湾同外国的民间关系不变,包括外国在台湾的投资及民间交往不变。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权,拥有立法权和司法权(包括终审权),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党、政、军等系统都由自己管理。中央政府不派军队、行政人员驻台,而且在中央政府里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
“一国两制”具有如下特点:
(1)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坚决反对任何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等分裂活动。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在一个统一国家的范围内,对统一后的各项事宜做出安排。台湾被宰割、被殖民的历史将不会重演;违背台湾同胞意愿的专制政权将不会再现。
(2)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高度自治。两岸统一后,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它省区市的高度自治权。不仅台湾同胞现有的各种权益将得到切实尊重和维护,而且他们希望获得的其他权益也将得到充分实现,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凤愿、充分行使选择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更加广泛、直接地参与管理国家大事。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他精辟地论述了按照“一国两制”实现两岸统一给台湾同胞带来的好处:“两岸统一后,台湾可以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高度自治。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不变,他们的切身利益将得到充分保障,永享太平。台湾经济将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台湾同胞可以同大陆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我们相信,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广大台湾同胞将越来越多地认同和支持“一国两制”,愿意按照“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两岸和平统一。
(4)“和平统一”是中国政府既定的方针。然而,每一个主权国家都有权采取自己认为必要的一切手段包括军事手段,来维护本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中国政府在采取何种方式处理本国内部事务的问题上,并无义务对任何外国或图谋分裂中国者作出承诺。
这里还应指出,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不同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国际协议而形成的德国问题和朝鲜问题。因此,台湾问题不能和德国、朝鲜问题相提并论。中国政府历来反对用处理德国问题、朝鲜问题的方式来处理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应该也完全可以通过两岸的协商,在一个中国的架构内求得合理的解决。
(三)邓小平与“一国两制”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是伟大的科学构想,是他所倡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 组成部分。邓小平的这个构想,本拟用之于台湾,后则提前用之于港澳。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它完全是可行的,成功的。邓六条
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时说:“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性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1983年6月25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时,又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六条具体构想(简称“邓六条”)。
(1)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2)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3)不赞成台湾“完全自治”的提法,“完全自治”就是“两个中国”,而不是一个中国。自治不能没有限度,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的利益。
(4)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
(5)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当然也不能是台湾把大陆吃掉,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不现实。
(6)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国共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自1982年提出“一国两制”以来,“一国两制”的光芒已经照亮了中国的香港和澳门,其影响已扩及全世界。“一国两制”的核心是“一国”,“两制”则是要通过 “和平”手段来实现“一国”,没有“一国”,“两制”就没有了灵魂;没有“两制”,“一国” 就无以通过和平手段来实现。“一国”与“两制”是一个整体,是并行不悖的。否定了“一国”,国家就会走向分裂;否定了“两制”,国家就会导致战争。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是一种新思维,旨在把台港澳问题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把国际上通用的“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国内。这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是对人类社会科学理论的一个新的重大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历史遗留的台湾、香港、澳门等领土问题,大胆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1981年国庆前夕,叶剑英委员长提出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后来邓小平及党的其他领导人多次对“一国两制”作了类似的解释。党和国家职能部门依据这一构想,对台湾、香港、澳门分别制定“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一国两制,澳人治澳”等具体的方针、政策,顺利地实现了香港1997年、澳门1999年回归祖国的工作,并对台湾的和平统一工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一国两制的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内部两种对立的制度可以长期并存,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没有讲过的,但“一国两制”依据的仍然是马克思主义,依据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它有利于保 持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繁荣与稳定。“一国两制”构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既坚持祖国统一和主权的完整,坚持国家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又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状,考虑到各方面的意愿,考虑到祖国统一的现实可能性,允许两种制度并存,这又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
第三,“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和运用发展。和平共处本来是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普遍原则,现在被用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不同地区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创造,为和平共处思想增添了新的内涵。
第四,“一国两制”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和思维,是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富有想像力的答案,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第五,“一国两制”构想,也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出发的。我国解决台、港、澳问题,会涉及到有关国家在这些地区的利益,实行“一国两制”可以避免一些国际争端,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总之,坚持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我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既定方针。香港已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澳门也已在1999 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香港、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使“一国两制”构想成为现实,证明“一国两制”构想合情合理,切实可行;它有利于香港、澳门的繁荣与稳定;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
参考文献:
(一)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的谈话(1981年9月30日)
(二)【邓小平原作: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三)《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1993年8月)
(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略》王汉昌等,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
(五)国防部关于停止对大金门等岛屿炮击的声明(1979年1月1日
(六)《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2000年2月)
(七)《中国政治制度史》韦庆远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第三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学习心得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学习心得
读完邓小平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后,我的感触很深。以前只是大概的对它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信息有一个了解,这次让我真正的对这个构想的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我将我的那些感想和认识做了一个简要的归纳: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单来说即是“一国两制”,它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
以下是简单地从三个方面来说说“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
一、“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的提出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为确立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背景之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国家和名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基础上,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随后,逐步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1985年3月,“一国两制”被正式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另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创,在面对香港回归的问题上,邓小平同志在谈话中指出:“ 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 既然用武力解决对各方都不利.那就不用武力, 而只能用和平的方式了。所以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我们是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的,后来,中国开始一步一步顺利地让香港和澳门都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使“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变为现实,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构想是正确可行的。
二、“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
“一国两制”作为一个崭新的理论体系,有其特定的完整的科学内涵:在坚持“一国两制”不容动摇前提下还有“两种制度”、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50年不变这四个基本要素,它们相互组成一个完整的要素体系,互相关联,缺一不可。
坚持“一国”是前提和基础,这就是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民族只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即中国。两种制度并存,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主体,港、澳、台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 其含义是什么呢? 邓小平同志在谈话中说: “中央确实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的, 也不需要干预”。如果香港、澳门不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和香港根本利益的事情,那么他们就充分享有相应的法定权利。特别是针对香港回归这一问题,邓小平同志在谈话中得出明确的、坚定的结论:“我们相信香港人能治理好香港, 不能继续让外国人统治, 否则香港人也是决不会答应的”。“一国两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不能变,不应该变,当前不能变,今后也不能变。
三、“一国两制”的重要意义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一个深思熟虑的科学构想,不仅对于实现中国和平统一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了政治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时也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可借鉴的新经验、新方法,具有现实的国际意义。它属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内容和理论突破。
“一国两制”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是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步骤,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是我们为实现国家统一而迈出的重要一步香港顺利回归祖国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 “ 一国两制” 是邓小平同志把握时代特征, 反映我国实际和民族愿望, 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最佳选择和切实可行的途径。从这种程度上来说,这个构想将这一准则的精神应用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之间的关系,以解决祖国的和平统一问题。第二,“一国两制”这一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正如邓小平同志在谈话中所说: “ 香港回归的成功解决, 这个事例可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有益的线索。” 事实也正是如此。
另外,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表明通过“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来实现两岸统一,完全能够满足台湾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随着时间的推移,祖国大陆日新月异的变化和香港、澳门的稳定繁荣,“一国两制”必将显示出越来越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认真学习《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不仅是缅怀邓小平同志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所建树的丰功伟绩, 而且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以激励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为了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伟大的邓小平同志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对于新世纪的我们来说,一定要加强爱国主义信念的培养,不断地培养爱国家、爱人民的思想感情,还有,最重要的是将其付诸于行动中,为中华民族更加美丽、更加繁荣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有感
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读后感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具有丰富的内容,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一国两制”的涵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中央政府在北京,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两种制度”。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邓小平指出,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这是“一国两制”前提。
保证香港、澳门、台湾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香港、澳门、台湾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利,即除在外交和国防方面服从中央政府外,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可以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中央政府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依法保护特别行政区人民的各种合法权益以及外国人和侨胞在此地的私人投资等;台湾特别行政区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中央政府不派军队到台湾去。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这种不变,既是承诺,又有基本法做保障。“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一国两制”的方案,即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也充分照顾到港、澳、台地
区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同时也妥善照顾到一些有关国家在这里的投资和其他利益,是一个各方都可以接受的最佳方案。它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有利于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经济的发展,符合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一国两制”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在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内允许有两个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社会主义国家既可以为作为国家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也允许和保护一定地区范围内存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发展。
“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一国两制”的构想,将和平共处原则运用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实行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一国两制”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范例,是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贡献。钓鱼岛问题、南沙群岛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是否可以避开主权,采取共同开发的办法,双方相互让步,共同得利。作为“一国两制”构想之延伸的“搁置主权,共同开发”的新思路,是邓小平对世界和平的又一重要贡献。
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是“一国两制”的构想重大胜利,是“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必将推动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台湾的前途系于祖国统一,分裂是绝对没有出路的。无限期地拖延统一,是所有爱国同胞不愿意看到的。运用“一国两制”中国人民完全有决心、有能
力最终解决台湾问题。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和所有中华儿女,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携手共进,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民族的全面振兴,一定能够实现。
第五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读后感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读后感
1984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是一种新思维,“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这是一个伟大的创造。现在“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就是强有力的证明。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10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我们对香港的政策五十年不变。”“我们采劝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这是根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照顾港台利益解决问题,同时也是符合我们国家实现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共同利益的。
“一国两制”,和平谈判,平等对话,相互尊重,互补互利,循序渐进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途径。现在双方已经在努力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两岸三通已经实现,而2010年6月29日在重庆签署的ECFA是1949年后台海两岸关系发展中最具有标志意义的重要协定,意味着两岸经贸往来全面自由化的开始,将造就两岸新的经济情势,是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的里程碑,为两岸政治议题协商创造基础,开启政治手段处理两岸关系新时代。ECFA助推台湾经济进入“大陆依存时代”,同时也加速“台独”及其政治谎言崩解。我相信,通过两岸人民共同的不懈努力,台湾问题一定会得到完满的解决。
香港、澳门成功回归,台湾问题和平解决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并且成果累累,这些成功都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指导下和平谈判取得的。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正确的,是成功的。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实事求是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伟大构想不仅解决了我国历史遗留问题,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国家解决争议问题提供重要借鉴。“一国两制”不仅给中华民族和平做出伟大贡献,同时也为亚太地区稳定乃至世界和平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国两制”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一,“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内部两种对立的制度可以长期并存,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没有讲过的,但“一国两制”依据的仍然是马克思主义,依据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它有利于保 持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繁荣与稳定。“一国两制”构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既坚持祖国统一和主权的完整,坚持国家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又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状,考虑到各方面的意愿,考虑到祖国统一的现实可能性,允许两种制度并存,这又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
第二,“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和运用发展。和平共处本来是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普遍原则,现在被用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不同地区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创造,为和平共处思想增添了新的内涵。
第三,“一国两制”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和思维,是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富有想像力的答案,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总之,坚持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我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既定方针。香港已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澳门也已在1999 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香港、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使“一国两制”构想成为现实,证明“一国两制”构想合情合理,切实可行;它有利于香港、澳门的繁荣与稳定;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