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机械设计教学现状的思考及建议

时间:2019-05-12 16:2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分析我国机械设计教学现状的思考及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分析我国机械设计教学现状的思考及建议》。

第一篇:分析我国机械设计教学现状的思考及建议

分析我国机械设计教学现状的思考及建议

摘 要:机械设计专业属于一门机械类基础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但是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我国的机械设计教学仍存在很多的不足和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技能培养。该文主要针对我国机械设计教学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并据此提出一些有效的具体建议,进而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机械设计教学 现状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b)-0157-02

机械设计虽在近几年有了显著的地位提升,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教学改革,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的机机械设计专业属于一门机械类基础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对于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培养上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国的机械设计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机械设计这门学科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质量好坏,并且也会影响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机械设计教学现状中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1 缺乏具有时效性的教学内容

在我国现如今的机械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高职院校仍然采取陈旧且传统的教学思想,教材内容普遍是本科大学课本的压缩版,一般在内容教材上较为注重深奥和繁重的理论知识,因此忽略实践的重要性,缺乏具有时效性的教学内容,进而导致学生所学到的机械设计专业知识得不到实际的运用,严重脱离实际。与此同时,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要求教学内容和教材要随之进行不断且快速的更新,但这对学校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也就导致学生所学的部分知识与行业所需相比有些落后,进而出现了学生知识结构落后甚至被淘汰的情况。

1.2 缺乏具有灵活性的教学模式

我国的学校在进行机械设计教学的时候,大部分依旧采用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模式,缺乏具有灵活性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对于专业知识的完整传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只能处于一个被动的位置,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就会导致学生丧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位置,停留在一个只能依赖的从属位置上,进而阻碍了学生的自由思考和创新,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无法提高机械设计教学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1.3 缺乏具有有效性的实践教学

现如今,我国大多数的学校在进行机械设计教学的时候,主要注重课堂中的理论教学知识,而忽略了实践实验教学,并且在进行教学考核时采取主要依照学生笔试成绩来评判的方式。由此可知,学生仅仅只是掌握了较为充分的理论知识,依旧缺乏一定的实验和实践经验,出现了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现象。与此同时,实践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对于老师掌握整体教学课程的进度增添了较大的难度,这也就对老师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就会出现不理想的教学效果。

1.4 缺乏具有高素质的师资力量

在我国学校的机械设计教学目标中,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点,要让学生在完整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熟练地进行相应的操作。因此,这就对教机械设计的老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除了熟练掌握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具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操作技能。但在我国现如今的教学队伍中,从事机械设计的老师虽然有着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以至于在指导和实践上仍存在着问题,往往会在进行教学时表现出力不从心的现象,进而影响整个机械设计实践教学过程的效果及质量。改进我国机械设计教学现状的具体建议

2.1 建立机械设计专业教学内容的实践模块

首先,通过建立机械设计专业教学内容的实践模块来构成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机械创新的平台,并形成一个确实的创新实践基地,再号召和组织学生参与到各式各样的创新实践活动中。其次,制定合理的机械创新能力培养的计划,并采用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措施,积极开展和组织学生进行产品设计和参与创新实践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受到有益的影响,逐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注重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块化,对于每项专业实践教学内容都要进行详细的整理,并逐步调整如今重视学科知识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形成重视应用实践能力的教学体系。

2.2 形成一个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育模式

如若想要形成一个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育模式,就应颠覆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进而激发出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人才。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对于课本的解读和传授,但教育只有走出课本,接触到社会实际和生产才能发展得更好更强,当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结合时,我??的科技能力便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积极展开和组织多种多样的机械创新项目,带动学生参与到其中,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新颖,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创新活动培养兴趣和老师的正确指导,养成了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意识,在日后的发展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3 明确机械设计的教学目标

学校应根据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和国家教育部的教学大纲来制定一个合理且实际、有效且科学的机械设计教学目标,让教师充分了解和明确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掌握和调整整体教学进度。第一,教师在进行机械设计教学之前,要不断地对机械设计课程的资料进行完善和检查,对课堂问题设计要有灵活性,并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科学性,进而引导和带动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创造性。第二,教师应对实验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加强,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科学性的优化及改革,进而让实验和实践课程具有创新性和趣味性。第三,教师应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并积极地找寻教学的信息资源,建立一个网络起辅助作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课下的时候自主地去探索和学习。结语

通过对我国机械设计教学现状的分析,能够看出近些年来机械设计学科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明确机械设计课程的目标及原则,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作发展导向,才能进一步加强我国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张永安.我国机械设计教学现状的思考及建议[J].中国大学教学,2013(19):72-73.[2] 李学艺,魏军英,丁淑辉.“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4(23):135-141.[3] 徐红芹,郭前建,李爱军,等.基于布鲁姆教学理论的机械设计教学模式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6(18):67-72.

第二篇: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建议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建议

摘要:近年来,我国涉及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消费者的生存权和健康消费权受到极大危害,食品安全已成为民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是食品安全工作的新起点,但仅有食品安全的立法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隐患及危害的问题。

关键词:食品安全 现状 建议 监管工作

食品质量安全, 即食品安全, 是指一个单位范畴(国家、地区或家庭)从生产或提供的食品中获得营养充足、卫生安全的食品消费以满足其正常生理需要。食品质量安全状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食品中各种危害物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程度。它是以确保食品卫生、营养结构合理为特征。食品安全监管,即国家职能部门对食品生产、流通企业的食品安全行使监督管理的职能。具体是负责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实施生产许可、强制检验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查处生产、制造不合格食品及其它质量违法行为。

一、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

1、食品原料方面

(1)、农产品违规使用农药。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大部分农作物都要使用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农药。虽然我国已对农作物施用何种农药做了明文规定, 允许使用的农药大都是高效低毒农药, 降解快, 对人畜危害性小。但一部分人为了降低成本, 为了获得更好的杀虫效果, 他们仍在违反规定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如甲胺磷、氧化乐果等。我国居民在日常膳食中的各类农药摄入量, 往往数十倍于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仅农药六六六的摄入量标准, 中国就是美国的84 倍、日本的15 倍。据统计, 有38%的农产品有害物残留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部分地区蔬菜农药超标比例高达80%。

(2)、农产品过量使用化肥。许多人对农作物的种植缺乏科学知识, 盲目施用过量的化肥, 既造成土壤板结、土质变坏, 还造成农作物中硝酸盐过多。过量的硝酸盐在人体内易转化成亚硝酸盐, 进而合成强致癌物质亚硝酸胺。

(3)、滥用植物激素一些农户为了提高作物产量, 改进其外观品质, 滥用植物激素, 如胀大剂、催红剂、增甜剂等, 使作物中激素和稀土元素残留量大, 食用后可造成儿童早熟, 成人内分泌紊乱等。

(4)、兽药、复合饲料的滥用,造成抗生素、激素及其他有害物质在禽、畜的体内及乳制品、水产品中残留。

(5)、重金属在农禽产品中超标、超量残留。化学性中毒已占我国重大中毒性事件的40%以上,如有机磷农药中毒、毒鼠强中毒、瘦肉精中毒等。

2、加工制造方面

(1)、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了可供食品加工用的添加剂品种及其用量和在产品中的残留限量, 超量使用即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 曾有在面粉中超限量5 倍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酞”; 在腌菜中超标准20 多倍的苯甲酸; 在饮料中成倍超标使用的化学合成甜味剂等。

(2)、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物。在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 非法使用和添加超出食品法规允许使用范围的化学物质(其中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如: 熏蒸馒头、包子增白使用二氧化硫; 使大米、饼干增亮用矿物油; 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使之增韧、增亮, 延长保质期;

改善米粉、腐竹口感使用“吊白块”等。

(3)、食品制造使用差、劣的原料。食品加工用原料质量差、劣, 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如: 用已霉变(含黄曲霉毒素)的大米加工米制品:使用病死畜、禽加工熟肉制品; 早餐摊点使用“地沟油”加工油炸食品等。更有甚者是生产假冒伪劣的食品造成众多消费者身亡。

(4)、病原微生物控制不当。食品的原料和加工程度决定了它具备一定的微生物生长的条件, 加工制造过程和包装储运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发生食品中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生长。我国发生的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业中的食物中毒, 大多由微生物引起。在我国, 易造成食物中毒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 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每年都有发生, 尤其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更易发生此类中毒事件。

3、市场和流通方面

许多个体食品加工、制作点不经许可, 不受监督,随意布设, 给居民日常生活的饮食安全带来隐患。如:遍布城市的饮食摊点、农贸市场内的现场制作豆制品和熟食制品摊点等。这些摊点的经营者缺乏食品生产经营必须的职业素质, 缺少食品卫生知识, 不具备完善的生产手段和卫生保障, 生产的产品很难达到食品卫生要求。这些摊点的流动性强, 难于监管和控制, 是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和食物危害的主要根源之一。此外, 还有腐败变质的食品上市流通, 食用这些食品必然导致对人体的危害。比如, 变质的鲜奶、酸奶、鲜肉, 超过保质期的糕点、果汁饮料等。

4、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状况方面

在我国,转基因食品早已摆上了人们的餐桌,但从国内外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来看,转基因食品可能损害人类的免疫系统、产生过敏综合症或产生毒性,对人类和人体存在着未知的危害。

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现状

1监管体制尚有待完善

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一直为公众所诟病。多头执法,职责不清,管理出现真空地带,尤其是“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引起整个社会的深刻反思。食品安全法确立了分工负责与统一协调相结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但在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监管体制改革尚未到位。省级机构改革正在进行,监管职能调整没有完成,大多数市、县级体制改革还未启动,给法律执行造成一定困难。餐饮服务环节划归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管理后,各地的监管队伍整合工作进展不平衡。有的地方采取了“委托执法”等临时性措施,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综合协调机制不健全。目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的工作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省、市、县尚未建立起强有力的工作机制。

(3)各监管部门的职责有待细化。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业态复杂,形式多样,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难以对各监管环节的具体事务作出详细规定,实际上依然存在监管边界不够清晰问题。例如,有的地方反映,在豆芽生产、生猪收购运输、超市现做现卖、餐具集中消毒、食品仓储和运输等问题上,存在管理部门不明确或互相推诿责任的情况。

(4)监管技术能力不足和检验资源重复配置、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存在。

2、法律体系的不健全性

我国虽然相继颁发了《食品卫生法》、《质量法》等法律、法规,但很不健全,主要表现为执法依据不充足、执法主体不明确,甚至出现法律监管的空白点。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时间不长,目前配套法规滞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不能满足监管工作的迫切需求。

3、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尚未统一

(1)、我国的食品标准,横向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个等级,但是各标准之间存在着许多交叉、矛盾之处,常常令人困惑不解,令企业无所适从,给不良企业可乘之机,增加了政府部门的管理成本。比如,食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农业部门制定的标准与质监部门制定的标准就不同。同是黄花菜,根据不同标准却有着不同的命运,卫生部门说它不属于“干菜”,不得有二氧化硫残留,而根据质检、农业部门的规定,黄花菜又属于“干菜”,且明确了其二氧化硫残留标准。

(2)、一些标准过于陈旧,与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需求相脱节。以奶粉标准为例,奶粉品质是按氮的含量高低来评价的,目前奶牛每天的产奶量从过去的几十斤提高到100多斤,牛吃的还是草,产奶量提高这么多,奶的营养成分怎能达到原来的标准?难怪可以提高奶粉中氮含量的“三聚氰胺”能够大行其道了。

(3)、标准的缺失也使食品安全隐藏着风险。曾引起消费者恐慌的奶粉“苯甲酸”**即是标准缺失之祸,由于没有“苯甲酸”在乳制品中的含量标准规定,相关部门对奶粉检测中一直没有“苯甲酸”这一项。当发现这一物质会对人体,特别是婴幼儿产生危害时,随即引发消费者恐慌。

4、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与预警基础有待加强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与预警工作基础薄弱,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有害因素的风险监测与评估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工作开展不平衡,与食品安全法确定的实施风险监测与评估制度还有较大差距。

5、企业“第一责任人”食品安全意识不强,政府的“站位”问题需要明确

一些食品生产经营及相关企业还没有按照法律的要求落实食品安全责任,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生产规范,健全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产品召回、索证索票方面的制度,企业“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意识还不强。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实现所谓政绩,对有些企业产品质量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出了问题,能捂住就捂住,甚至动用权力对媒体进行干预,事情败露,象征性地处罚,草草收场。这不仅是对不良企业的纵容,也是对法律的践踏,对这股隐形的力量必须通过严格追究领导责任等方式加以遏制,否则,实现食品安全只是一句空话。

三、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建议

1、建立科学完整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

包括食品质量安全体系、检验监测体系、质量认证体系、科学技术体系、市场信息体系、配套服务体系、流通销售体系和法律法规监督体系。根据食品安全供应链原理,应建立起“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控制体系,即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存储、运输、销售和销费每个环节的监控。特别要加大对食品源头的监管和控制,加大对食品小作坊的监管力度。

2、制定和严格执行科学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

尽快建立由政府部门、行业机构、研究机构等组成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其预警和指导作用。针对我国农业、食品业特点,建立食品安全标准数据库。一方面有计划进行数据收集,收集我国食品卫生国家标准和相关数据,收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TE)、国际乳业联合会(IDF)等国际性组织的食品卫生标准和相关数据,以及收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卫生标准和相关数据。另一方面,建立农药、兽药、化肥和有关化工原料等使用登记备案制,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有关食品卫生数据的网络记录制,同时建立和完善食品污染物、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和食源性疾病报告体系以及动植物检疫防疫体系等,实现数据共享。执法部门才能够依法加大检验、检测的力度和市场监管的力度,确实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对有条件的企业,应加大HACCP(危险分析及关键控制点)

认证的推广应用,提高食品企业的加工质量。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一些“三无”(无卫生许可证、无生产许可证、无营业执照)企业,要坚决给予关停和取缔。

3、建立食品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机制。

食品安全信息不畅、缺乏共享是食品安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与有关单位如卫生部门、公安部门、工商部门等建立食品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和联动机制,建立警情体系,加强监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信息分析,提高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及时向公众布食品质量安全的有关情况和信息,通过预报“安全指数”,让消费者了解食品的安全状况,通过提供建议,指导消费者选择和食用健康安全的食品。

4、充分发挥食品质量安全的社会监督作用。

社会监督,包括消费者监督、社会团体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等形式是目前我国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的重要措施。应充分发挥全社会参与,提高食品全过程中每个环节成员的负责意识,加强对危险因素的信息交流和安全知识的宣传。特别是要提高广大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增长公共卫生和营养知识水平,提高鉴别能力,更好地发挥参与食品安全的监督的作用。

5、从市场经济入手,探索食品安全的新途径

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组织行业协会制定行规行约,引导企业加强自律和履行社会责任。应当在全社会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大家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而且关系到生产企业的命运和老百姓的就业,也关系到我国食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监督意识,媒体应在这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目前阻碍优质安全食品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因素是生产优质安全食品的成本大于收益,生产劣质产品的收益大于风险。从而使优质产品的生产者缺乏源动力,长期下去便会出现“以劣斥良”的现象。因此,一要在提高全社会诚信度的基础上,通过点对点的连锁配送进入超市,逐步建立质量信誉。二要提高质量认证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建立食品标签制,提高优质产品知名度。三要加大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经济处罚力度,增加不法商人的违法成本,遏制假冒伪劣食品的生产,确保食品的安全。

参考文献: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0年第09期

《农产品加工》2008年07期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年01期

中国食品安全法治网

第一食品网

第三篇:我国工商管理现状分析思考

我国工商管理现状分析思考

摘要: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不断深入改革国民经济体制,在新的经济形势之下,工商管理工作也日益复杂,这就对我国的工商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行使工商管理职能的主要部门,在维护和发展市场经济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的工商管理系统不断快速发展,如何发挥工商管理部门的职能也越来越成为群众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工商管理部门的职能进行分析了解,在其基础上分析思考现阶段我国工商管理体制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解决出现的问题,提高我国工商管理水平。

关键词:工商管理;现状;分析;思考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management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s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national economic system, under the new economic situation,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the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of our country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for Industry and commerce as the main business departments to exercise management, mainten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how to play the func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concern of the masses.Through analyz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business management functions,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n Present stage in China Business management system,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hoping to solve the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China's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management.Keywords:Business administration;present situation;analysis;thinking

目录

1.绪论.............................................................................................................................1 2.我国工商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1 3.解决当前工商管理问题的对策...............................................................................2 结论................................................................................................................................4 参考文献........................................................................................................................5

本科毕业论文

1.绪论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以及我国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日益复杂,工商管理部门在过敏体质当中也越来越成为监督经济市场的重要部门。尤其是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更加加深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交流,在醒的经济形势之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也,是促使我国经济市场更好更快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最近几年,我国许多专家学者都非常重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国内外工商管理方面的研究热点和方向,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这些工作都非常有利于我国提高我国的工商管理工作水平、加强国际之间的经济交流。而且,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我国设置注意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我国工商管理部门在经济生活当中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实行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工商管理部门的发展需求。这就会使在某些层面上影响到工商管理部门在经济市场上监管的权威性。所以,如何与时俱进,适应新的形势,提高工商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是摆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

2.我国工商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工商管理体制的现状并不是很好,还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工商管理人才不专业、工商管理制度不完善、工商管理体制不健全和工商管理执法不到位四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工商管理人才不专业

当今社会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现在工商管理部门的员工因为缺乏现代的管理理念,缺乏对我国经济现状以及经济发展形势的了解,所以致使没有良好的经营和官吏。目前看来,我国工商管理部门对,中高级工商管理人员需求量较大,而且我国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重理论、轻实践,更加重了中高级工商管理人才的紧缺。

(二)工商管理制度不完善

工商管理部门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中都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不仅要对市场经济当中的经济活动做出正确的调节,还要对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但是目前我国的工商管理体制内部管理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工商管理体制

本科毕业论文

仍然充当地方保护伞,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国过工商管理体制内部有较多的职能部门,而且有些企业或单位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是由于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不够健全,不能全面发挥工商管理部门的经济监督职能,致使工商管理部门的工作不能全面开展。

(三)工商管理体制不健全

近几年,随着深化改革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我国工商管理部门也具备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功能。这就要求工商管理部门扩大其管理范围,加强管理。但是,目前的工商管理系统内部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政,分兵把关,这样的形势不能合力的管理市场。但是某些地方政府还采取了一些地方保护主义措施,更加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减弱了工商管理部门的能力。

(四)工商管理执法不到位

我国工商管理部门不只是监管经济市场及行政执法的重要职能部门,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发展,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所以,工商管理人员在履行职责的同时,还要做到依法行政,提高执法的效能,以便切实地履行工商管理的职能。但是实际上,工商管理部门在日益复杂的当今社会已经不能应对自如,执法手段也被不断削弱。而且某些地方政府更认为工商管理部门阻碍了当地的发展,使工商管理人员的执法受到了阻碍。

3.解决当前工商管理问题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工商管理水平,针对上述我国工商管理体制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目前我国工商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需要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完善工商管理制度、健全工商管理体制以及规范工商管理执法四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一)培养工商管理人才

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培养过程,要以社会对工商管理的需求为目的,探索和创新出具有我国特色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当代的工商管理人员要具备国际精神,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人才要以实践创新为主旨,使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

工商管理需要跟随经济社会环境和内部状况的变化,需要加强其内部监控,完善工商管理制度。在工商管理工作当中,需要开展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不断提高我国工商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一方面,工商行政管理局要对全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财务经费实行统一管理,并严格落实监督检查制度。另一方面,要增强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

(三)健全工商管理体制

随之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是其变得更加多元化,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建立健全我国工商管理系统。健全工商管理体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运用登记管理职能,建立起工商管理体制的调控部门,对各行业的发展进行严格的掌控,预防产业结构失调,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就是健全工商管理体制,深化改革,增强工商管理部门的威信力,更好地发挥工商管理机构的职能。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有序发展。

(四)规范工商管理执法

规范工商管理执法,加强制定相应的法律和规定,依法行使工商管理部门的职责,解决我国工商管理部门执法能力弱的问题。再者,工作人员要正确认识相应的法律规范,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在管理市场经济的时候做到自身执法规范的科学合理,执法行为有法可依。

.本科毕业论文

结论

总而言之,我国的工商管理部门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门,这就要求工商管理体制更加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的经济形势之下,我国的工商管理工作需要更加深入了解工商管理部门的职能,提高各部门的执法能力,实现工商管理部门的最优管理。只有跟随时代的发展做出适当的改革,充分利用工商管理自身的职能,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下社会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多元化发展。

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杨智.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8):12.[2]龚雪萍.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15):26.[3]徐北平.试论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J].民营科技,2014,(07):134.[4]夏忠宇.试论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分析及发方向[J].商场现代化,2014,(18):88.[5]白锦飞.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探讨[J].现代商业,2014,(17):162-163.[6]邱介茗.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策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4.[7]李晓东.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4,(04):20+22.[8]颉茂华,焦守滨,薛高亮.中国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的计量分析[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3,(04):332-340.[9]袁君.论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及现状的分析[J].中国外资,2013,(04):274.[10]吴西萌.工商管理人才创新培养现状分析及改革探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01):34+45.[11]朱宝兴.工商管理的现状与管理提高对策分析[J].知识经济,2013,(01):126.[12]闫石,张东杰.浅议工商管理的现状与前景[J].中国外资,2012,(19):88.[13]孙若潮.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科技风,2012,(08):262.[14]胡庆泉.谈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知识经济,2012,(06):15.[15]郑丽雅.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1,(09):39-40.

第四篇:我国商业银行服务现状分析及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服务现状分析及建议

摘要:随着世博会的临近,国内各家银行强调提升服务水平的呼声蔚然成风,然而银行服务的提升具有长期性,服务质量具有极高的不稳定性,受客户期望值以及在竞争市场中其他对手的影响较大,波动性也较大,本文围绕持续提高银行服务水平,从外部监管和内部管理的多个角度,重点分析了银行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银行;服务;现状;建议

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履行企业公民责任,促进社会繁荣进步,多策并举,常抓不懈,扎实推进各项服务工作,银行业金融机构已逐步形成和树立了客户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和作风,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一、银行业服务现状分析

当前,社会各界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银行业金融机构高度重视提高服务工作水平,整体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

(一)服务渠道多元化进一步拓宽了服务边界。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集中财力资源,精心布局,推进网点设施建设,服务环境和服务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出现了将网点从交易核算型向销售服务型转型的趋势,硬件建设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进一步增强了服务功能。同时,各家银行较为注重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设备业务的拓展,着力提高人机替代率,将部分业务转移,降低成本。

(二)服务规范和服务技能水平提高向自觉自律转变。商业银行以改变服务态度为出发点,开展了“微笑服务”、“一米线服务”、“站立服务”、“上门服务”等;大部分营业网点设置了大堂经理或者迎宾员,多数营业网点员工服务用语和仪态达到规范要求;严格一线员工的准入标准,加强业务和服务礼仪培训,开展了“神秘人”等定期或不定期的服务规范督导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将服务效率等指标列入对外文明规范服务的重要内容,集中解决营业网点排队现象,积极回应社会对银行提高服务效率的呼声。采用了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柜员弹性排班制等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法,充实一线人员力量,引导客户向自助银行分流,客户排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客户等候时间大幅缩减,通过采取弹性柜台制、员工劳动技能竞赛的措施,银行柜面员工技术水平大幅提高,业务操作程序符合规范,单笔业务办理速度符合要求。

(三)创新产品和机制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机制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客户需要。如建设银行为重点客户建立信贷审批“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建立小企业“信贷工厂”模式,设立小企业经营管理中心,推出小企业“速贷通”、“成长之路”等金融产品,丰富了银行服务社会普通老百姓的金融产品体系;大力发展具有融资替代功能的表外业务、投行业务,在多途径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的同时,还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融资成本。

(四)客户投诉处理机制不断完善。建立健全了客户投诉处理制度和投诉应急预案,分支行职责明确,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客户投诉实行首问责任制,保障客户投诉妥善处理和限时处理,有效处理了客户投诉和纠纷,化解了矛盾,维护了行业的良好形象。如建设银行上线推广了“客户之声”系统,对各类客户开展专项调查,征集改善客户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了较好效果。

(五)业务发展的同时注重服务社会。银行业在经营规模和财务效益不断壮大和提升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色,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较好展现了金融行业应有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社会公益精神。如建设银行近年来开展了资助贫困英模母亲、资助贫困高中生、资助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等一系列活动。

二、银行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客观地说,目前银行的服务与十几二十年前的状态相比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银行也

越来越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已经通过规范服务行为、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服务设施等各种手段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客户对银行服务的满意度,提升银行业的整体形象。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消费者和银行接触的机会日渐频繁,在银行业务创新的同时,人们对银行的服务要求不断增强。总体来说,银行服务仍有着以下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银行服务供给的质量不高。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不少银行业机构实施了股份制改革,在法人治理、资本管理、内控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这些进步更多地反映在向国际良好银行转变过程中的“形似”方面,真正要达到与国际良好银行的“神似”还有一定距离,国际上大型银行都有明确的定位和目标客户群,相比之下,国内商业银行对服务的盲目追求,按照“人家有的我要有,人家没有的我也要有”的理念和目标,大而全,全而不精,能熟练运作新业务的不多,结果却样样都不精通,这种盲目性的直接后果就是成本的不断提高和资源的严重浪费,给金融消费者的感觉就是产品供给质量不高。

(二)银行总体服务能力不足。银行业服务水平与社会期望还有差距,服务尚属于浅层次服务。近年来,银行在推行人性化服务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社会公众的期望比,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有些服务仍然是一种浅层次的服务。银行管理层更多的关注了服务的态度和速度,关注了客户投诉率的降低而忽视了客户的需求,客户需要的不仅是微笑和快捷,更加需要的是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而银行内部的管理机制明显满足不了这样的需求。前台、中台和后台各个环节的衔接不够,对客户需求、市场变化的反应滞后,难以适时地推出新金融产品,同时还存在新金融产品推出宣传的力度不够,社会认知程度低等问题,总体表现为服务能力不足。

(三)服务督导的内外部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银行业行际间的服务水平是不平衡的。有的银行常抓不懈,服务质量和水平较高,得到了社会一致肯定。但有的行抓服务工作“一阵风”,有短期行为,有的行浅尝辄止,效果不明显。从外部原因看,监管机构处罚性的管理多,正面引导不足,多是金融消费者投诉后,监管机构责令相关银行处理;从内部原因看,少数银行金融机构对各项业务经营指标的考核和完成十分重视,将其与员工的绩效紧密挂钩,而把文明服务工作仅当成一项面子工程,工作措施不够得力,缺乏相应的考核监督机制,致使在产品营销、客户投诉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不该发生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银行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三、银行业改进服务的措施和建议

(一)银行业要加强服务和产品的创新研究。一是建立健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整合客户信息,敏锐地体察客户现实和潜在的金融需求,快速界定目标客户,加强与客户交流与沟通,理解并影响客户行为,充分利用掌握的客户资源,拓展优质客户,挖掘潜在客户,留住老客户。二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创新人才,建立专门的实施机构。三是制定专门制度,对率先实施创新的部门给以奖励,并进行合理的成本分摊,鼓励服务创新。

(二)银行业要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统一营业网点的服务设施、统一营业网点标识系统,进一步梳理、优化柜面操作流程,形成系列化、定型化的柜面操作流程和大堂经理、客服人员服务流程,并强化和落实网点负责人对现场管理的主要责任,提高单笔业务处理速度。进一步完善安全保障能力,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网点现场安保人员的配备、培训和管理,理顺安保应急处理流程,提高紧急事件的应对和处理能力。

(三)银行业要改进服务管理体系。一是树立标准和理念。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标准,打破传统服务的概念,将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融和全行每一个岗位、每一项业务流程,融入面对客户的营销。二是加强服务管理和督导。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起有效的服务督导制度,强调各级领导的率先垂范,通过分行组织的明查暗访,保证服务规则的执行。三是致力于打造良好的服务文化和服务品牌。通过持续树立典型和不断大力宣扬,以榜样示范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全行重视服务、争优创先的积极性,在行业内形成良好的服务文

化氛围和过硬的服务品牌。

(四)银行业要规范服务流程。结合当前实际,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品和服务的宣传引导。要立足诚信建设,加强对社会公众金融知识,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宣传,讲信用、守承诺,不但要介绍其收益性,更要提示其风险面,避免误导消费者。二是规范合同签订和产品价格收费。订立合同要公平规范,合同文体要有统一标准,合同条款要符合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充分考虑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平衡,避免那些加重金融消费者责任、减免经营者义务的不平等格式条款。在服务收费方面,要严格遵守《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对于政府指导价,严格执行国家规定价格,对于市场调节价,要求商品和服务价格清晰明确、定价合理有据,杜绝多收费、乱收费和搭车收费的行为。三是妥善解决好金融争议。设立专门机构或专(兼)职人员负责金融消费投诉,建立完备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争议。

(五)银行业要积极探索服务考核体系建设。借鉴国际上建立“商业银行客户满意度”指标的成熟做法,将服务质量纳入员工和机构的综合绩效考评,按照科学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设计指标体系,既要对过去的经营情况进行计算和评价,也要体现未来资源配置的导向,将客户满意度指标直接或间接纳入分支机构和业务部门的绩效考评体系,按照渐进原则,逐步加大满意度指标在绩效考评中的占比,西方先进银行确定满意度指标最高占到绩效考评40%的权重。同时,建立专门流程,培养专业人员,全面收集客户满意度指标的数据,确保准确性。

(六)银行业要加强服务队伍建设。要组织员工参加银行从业人员认证资格考试和各类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素质;要加强员工职业操守教育和管理,大力弘扬“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的金融业十字行风,坚决防止和纠正以权、以贷谋私及到客户单位“吃、拿、卡、要、报、借”等不正之风,坚决防止

第五篇: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现状分析及思考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现状分析及思考

葛阳 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200240

摘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与质量不仅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而且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议高校的就业指导要实现课程全程化、服务个性化、指导专业化,并要加强实践课程建设。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全程化;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并且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大学毕业生所面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就业环境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就业指导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大学生的职业指导知识来自于网络、家人和朋友。这就导致一方面大学生就业较为盲目,一味追求到大城市、外企、大型国企和政府机关,造成“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并存,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困难;另一方面大学生不能客观认识自己,不少大学生毕业后,都是不断的调适甚至“跳槽”才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这对于企业、社会和个人来说都是严重的浪费。由于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未成体系,与国外高校和学生的需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就业率”为指标的指导理念偏差

目前我国各高校就业部门的风向标就是“就业率”,基本目标是以把学生“送出去”,而忽视了就业质量,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先就业,再择业”成为高校指导学生就业的基本方法。作为学生来说,这种指导方式无可厚非。因为大学毕业生从象牙塔走到社会,需要有一段时间认清自己的兴趣、优势和目标,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重新进行职业选择。但是这种方式导致应届

毕业生跳槽率很高,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便很快流失了,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无疑是相当大的损失。“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指导理念意味着帮助毕业生找到工作就大功告成,在就业指导上缺乏给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没有帮助学生制定适应自身发展的模式。目前的就业指导,在指导内容上是很粗糙的,只注重就业指导的实用性、技巧性、功效性,而不注意对学生进行前瞻式指导,缺少发展性的眼光。

2、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内容和形式单一

我国各高校虽然普遍设立了就业指导课,但实际上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安排。就业指导课程一般作为选修课程,大

一、大二的学生通常很少去选修,到大四亟须就业指导的时候,却又忙于毕业和就业,没精力和心情认真听。此外,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空洞,大多流于表面的简历制作、求职礼仪、面试技巧等。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工作,但无法科学、合理的帮助学生设计和规划职业生涯。据北森职业咨询公司与劳动部开展的“第一次就业调查”结果显示:在寻找第一份工作时,26.4%的人完全没有考虑过职业规划问题,66.8%的人考虑过但不全面。许多毕业生甚至根本就不了解自身的个性特点、职业特点。

就业指导形式单一更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通病。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一般是单纯课堂授课形式,或举办各种专场讲座,形式比较单一。但毕业生就业时面临人生的多重选择,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他们更需要的是一种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状态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个别咨询辅导。

3、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

高校就业指导应能够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提供就业方面的咨询、指导、培训,就业指导人员不仅要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而且要担负起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正确定位的工作。目前,我国各高校虽然都有就业指导部门,但实际上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就业指导部门只负责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如出具推荐表、签订三方协议书、在网站上发布岗位信息、组织用人单位专场招聘会等。基本的就业指导工作大部分由各个院系的辅导员完成,不少辅导员缺乏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也缺乏专门的职业指导训练,对毕业生的指导往往泛泛而谈,实用性较低。

从业人员专业程度的欠缺也使得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难以满足大学生深层次的需求,影响到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

二、措施及建议

针对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高校要转变唯“就业率”至上的就业指导理念,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就业,引导学生尽早正确认识自我,科学地、合理地选定自己的求职目标和人生理想,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充分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为此,就业指导要实现课程全程化、服务个性化、指导专业化,并要加强实践课程建设。

1、丰富指导内容,建立“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工作要贯穿大学生求学的全过程,要指导学生将求学和求职联系在一起,因此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实行全程化和多元化,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有所侧重。这有必要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必修课,在整个四年中全程贯穿就业指导。一年级开展就业理论培养,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所学专业与职业发展方向,帮助制定符合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目标。二年级的就业指导要结合专业学习来进行,主要开展专业知识、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知识能力储备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完善自我,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三年级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职业发展规划的修正,使其逐渐明确并最终确定自己就业的方向和目标,通过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四年级就业指导应加强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宣传及求职技巧、撰写简历等方面的指导,着重求职指导和就业服务。

此外,在就业内容方面,改变一些程序化的内容,增加一些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有益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能力评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等活动,尽早帮助学生职业理念和人生理想。

2、建立“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以往的就业指导通常是群体式的,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不同情况。个性化就业指导就是以了解学生就业个性化需求、促进其就业个性化发展和发挥其就业的个

性化潜能为目标,为其个性提升和潜能发挥提供和创造就业条件的过程。个性化指导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个性和心理特征等,有针对性、细致化的进行指导。这就要求,首先,在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要对学生性格、能力、优劣势等方面进行客观的评价,通过心理测试和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促进就业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对他们的了解,以便更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其次,指导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心理情况或者心理问题对症下药,适时对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更好地迎接就业的挑战。此外,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正确理解国家就业的宏观形势,要让他们明白工作是否真正的适合今后的形势发展,要让他们放眼长远,立足未来发展去求职,而不是将重点放在让学生比较户口、待遇等方面的情况。

3、组建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随着近年来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学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需要在择业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得到专家化深层次的指导。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遴选和培训教师非常重要。各高校要选拔那些在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学、法学等专业知识有良好基础且综合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就业指导教师,为他们提供定期学习、进修等待遇。同时,要支持就业指导教师参加培训、考取相关资格证书,或选

送他们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短期的挂职锻炼,让他们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选拔标准、职业发展要求等情况,增强他们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专业化水平。并且,要逐渐把具有相关资格证书作为入选就业指导教师的必要条件。

4、加强实践环节

只有通过实际的岗位工作,才能加深学生对行业和岗位的认识,切身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能力与目标,才能真正影响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选择。在美国,人们把课堂教学与工作经历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称为合作教育,美国的合作教育为了增强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密切高校和社会的联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在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有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的环节,但还仅仅是短期的参观、调研,学生通过实践能学习到的内容不多。因此,高校有必

要联系企事业单位,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前的训练机会,提供取得工作经验的练兵场。学生也可以从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中找出自身差距,调整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和发展与自己理想职业相适应的能力,形成社会要求与自我目标的协调互动。

参考文献

[1] 毕业生第一份工作为什么做不久?.辽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2]闫光才.西方国家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启示[J].江苏高教.1995,(2).

[3]熊慧“.职业锚”理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误区[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7).

[4]刘胜.关于开设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思考.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8-9

下载分析我国机械设计教学现状的思考及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析我国机械设计教学现状的思考及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商业银行服务现状分析及建议 摘要

    我国商业银行服务现状分析及建议 调查目标:为改善银行服务行业 调查时间 : 7月25日-8月25日 调查对象:商业银行调查方式 :消费者调查问卷调查背景 :中国入世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最后: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分析及相关建议

    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分析及相关建议摘要: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对外贸易不断扩大,2002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多公......

    我国瘦肉精监管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原文)

    我国“瘦肉精”监管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路平,肖肖,张衍海,王玉东,曲志娜,王娟,赵思俊,徐天刚,郑增忍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266032) 摘要:近年来,违法使用“瘦肉精”情......

    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分析

    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及对策分析 一、目前我国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现状 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它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税制结构中最为重要的税种。......

    我国预算外资金现状分析

    我国预算外资金现状分析摘要:预算外资金是指不纳入预算管理,但却用于满足政府履行其职能需要的财政性资金。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许多政策制度都不完整,因此预算外资......

    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分析

    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分析 及改进的法律思考 发布日期:2005-11-16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刘喜梅 论文摘要: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因个人所得税的主体税种地位及其与人民利益直接相......

    我国电子政务现状分析

    我国电子政务现状分析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也在探索中。政府网站建设逐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初步形成,政府透明度进一步增强。从现实状况出发,我国电子政......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摘要:食品安全目前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了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提出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