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品七年级(上册)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教学设计说课稿
思品七年级(上册)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教学设计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这一课题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第三课《珍爱生命》的第二框,它主要是从生命的个性层面来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珍爱生命,教材设计首先从自然到人,引导学生探询任何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类的生命有别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也是各不相同,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自己生命之情,为下一课题探讨生命价值打下基础,最后探讨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成长之路。这个课题是整个生命教育的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对任何生命都应抱着肯定其意义、尊重其存在的态度,感受“天生我材必有用”。
二、学生分析:(1)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人生的意义何在,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人生问题。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这些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但往往存在着一些偏差。他们的独立意识与逆反意识同步增强,往往对“自尊”很看重,相反对生命却异常地漠视,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如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2)独生子女的独尊心态有可能导致学生对他人生命与价值的忽视。中国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到九十年代初,计划生育观念已深入人心,我们面对的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女子。独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结构,及在这一特殊环境中形成的特殊的资源分配方式,使学生成为这一环境中的小公主、小皇帝。优越的感受也容易导致他形成对他人要求过多、对自己反省太少的习惯。自己把自己当成中心,产生所有人都应该为自己着想的观念。这种观念与我们民主、平等和互相尊重的现代伦理存在冲突,非常需要对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意识方面的引导,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我的基础上,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与价值,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三、设计理念:本节课教学设计重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与积极实践相统一的教改新理念,力求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课堂以活动串联,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妙趣横生的活动主题之中,突出学生的感悟和体验。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启迪学生的独立思考,真正内化生命是多彩的、生命是可贵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所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就是主题探究法和游戏活动法。
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探询生命的独特性,激发学生内心对生命独特性的敬仰之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热爱各种生命,思考和设计自己独特的生命之路。
2、能力:(1)逐步提高学生观察、辨别与分析生命差异的方法和能力以及对生命存在的价值的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反思、展示、设计与提升自我个性的能力
3、知识: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任何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是具有智慧与思维的生命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人类生命和每个人生命的独特性
2、难点:激发学生内心对生命独特性的敬仰之情,并由衷的热爱与珍惜丰富多样的生命。
六、组织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阶段:
1、学生4人为一组,采集植物的相同叶子标本;收集本组同学的大拇指的指纹。
2、了解自己和相互了解同学的个性、品质、习惯、兴趣爱好、特长优点等等。
3、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印泥、一张白纸、一个放大镜、一张红色空白卡片;一棵小柏树
(二)课堂教学过程:
1、猜测与想象: 教师展示各种图片,让学生猜测这些图片上的物品(与指纹有关的高科技产品)。古今中外许多事实证明,绝大多数重大发明、创造都是先提出设想,即猜测,然后再进行验证、分析、推理,从而产生新的发现。所以,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一特点,通过猜测活动,迅速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指纹产品广泛运用的可*性、可行性和可信性。提出问题:同学们家里有没有用指纹锁?这里学生有两种情况:一是有,老师就要问:难道你不担心小偷也按一下指纹锁进去吗?二是没有,老师就要问:如果你家装了这种锁你担不担心小偷也按一下指纹锁进去?绝大多数学生回答不担心。老师进而追问:难道指纹真有这么神奇吗?从而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这一主题。
2、观察与探究(1): 首先让学生分4人一组收集指纹,运用各种手段观察探究指纹的情况;要学生用准备的印泥、白纸收集;并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形形色色的指纹。然后让学生来说说各组观察到的情况:指纹的大小、形状;螺纹的形状、螺纹的疏密、螺纹的弯曲度等等方面的差异。第二步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采集的各种“看似相同”的叶子标本,让观察学生所收集的叶子到底是不是完全相同的,如果有差异,请把它找出来。学生会从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叶脉等等方面比较、归纳。这种先收集相同的树叶,然后再找不同,实际上是运用了逆向思维法,它更能有效的说明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的道理。然后让学生在深入探究以上两个活动的基础上就观察与分析的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总结出:“世界上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3、比
较与归纳:各种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差异,每中生命的存在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有自己的独特性;动物有动物的独特性;微生物有其独特性┄┄。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异常精彩。从而使学生更加珍惜和向往这美丽的生活。教师提问:人类与其它生命体相比,具有哪些独特之处?让学生说说人类独特的本领表现在哪些地方?这个问题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因此,绝大多数学生能尽情的表达: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人类利用智慧认识环境、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等等都反映了人类独特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人类与其他生命最突出的不同表现就是拥有高超的智慧。同时也使学生树立不怕艰难,勇于前进的坚定信念。在此基础上做一个智力游戏,即:“展开你智慧的翅膀,编写我们人类的智慧的诗句”。按4人一组展开竞赛,先是组内选出一句最能反映人类智慧的诗句,然后全班评出最能反映人类智慧的诗句。如:“虽然没有鸟的羽翼,人也可以飞上蓝天;虽然没有鱼的腮鳍,人也可以遨游海洋;虽然生活在今天,人可以了解亿万年前的过去;虽然生活在现在,人可以放眼美好的未来;虽然没有萤火虫的荧光,人也能将黑夜变成白昼;虽然没有猎豹矫健的步履,人也能日行千里;虽然没有大象强壮的臂力,但人也能移山填海;虽然没有蜻蜓的复眼,但人也能迅速发现和避开敌人„”这个智力游戏活动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一方面充分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诗句中又体现了学生间的独特差异性。
4、观察与探究(2): 人类与其它生命体相比具有独特之处。那么,人与人之间有没有差异呢?通过“克隆老师的粉笔字”的游戏拓展学生对人与人之间“表里”都有差异的认识。老师在黑板上随便写一个字,然后请学生上来模仿老师的这个字。通过克隆,学生感受到每个人所写的字都具有自己的风格,尽管极力去模仿他人,但依然带有自己的特性。字如其人,人如其面,各不相同,那么除了字写的不一样外,人与人之间还有哪些不同?展示双胞胎的图片,找不同。一般学生会从找出她们外表的不同,这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双胞胎的个性差异,让学生通过双胞胎的外表猜一猜她们的性格。进而分析出双胞胎除了外表以外的差异,即性格,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等内在方面也具有很多的不同。并用这对双胞胎的自我描述(课前我让她们写好的)来验证学生的结论的正确性。使学生对人的独特性有一个“由外到内”全方位的理解。然后让学生来说一说自己在个性、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方面的特殊表现是什么?为进一步推动课堂高潮做好铺垫。通过这个活动,尤其是了解自己在各个方面的与众不同性,使学生懂得独特的生命只属于我们一次,从而深刻体会到你、我、他以及所有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提升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为生命添光彩的激情。最后,送上老师真诚的祝福:祝愿所有同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尽情地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和能力,开拓美好的未来,实现美好的理想。
第二篇:思品七年级(上册)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教学设计
思品七年级(上册)《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教学设计
石嘴山市实验中学 丁红梅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知道任何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认识人类使具有智慧和思维的生命。
二、能力目标: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辨别与分析生命差异的方法和能力及对生命存在价值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反思、展示、设计与提升自我个性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探寻生命的独特性,激发学生对生命独特性的敬仰之情,引导学生热爱生命、思考和设计自己的生命之路。教学重点:
感受人类生命和每个人生命的独特性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内心对生命独特性的敬仰之情,并由衷地热爱珍爱丰富多样的生命 教学方法:
主题探究法和游戏活动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阶段
1、学生四人一组,采集相同植物的叶子;收集本组同学的右手大拇指的指纹。
2、了解自己和相互了解同学的个性、品质、习惯、兴趣爱好、特长优点等。
3、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印泥、一张白纸、一个放大镜、一张红色空白卡片;教师准备一棵常青树(塑料盆景)。
(二)课堂教学活动 活动1:猜测与想象
教师展示各种相似的动植物图片,让学生猜测“世界上有没有完全相同的生命体?”通过激疑激趣,激发学生观察和探究这一主题的欲望。活动2:观察与探究
第一步:引导学生比较采集的叶子标本,让学生观察所收集的叶子到底是不是完全相同的,如果有差异,请把它们找出来。学生会从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叶脉等方面进行比较和
归纳。这种先收集相同的树叶,然后再找出不同点,实际上就是运用了逆向思维法,它更能有效地说明“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的道理。
第二步:让学生观察全班同学的相貌,并说说观察结果。再将课前收集到的指纹在每小组展示,指导学生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形形色色的指纹,让学生说说各组观察到的情况,如指纹的大小、形状、螺纹的形状、疏密、弯曲度等方面的差异。最后通过“克隆老师的钢笔字”的游戏拓展学生对人与人之间“表里”都有差异的认识。老师在黑板上随便写一个字,然后请学生上来模仿老师写的这个字。通过克隆,学生感受到每个人所写的字都具有自己的风格,尽管极力去模仿他人,但依然带有自己的特性,使学生对人的独特性有一个“由外到内”全方位的理解。
第三步:让学生在深入探究以上两个活动的基础上就观察与分析的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总结出“世界上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活动3:比较与归纳
各种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差异,每种生命的存在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有自己的独特性;动物有动物的独特性;微生物有其独特性„„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异常精彩。
教师提问:人类与其他生命体相比,具有哪些独特之处?这个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尽情地表达。例如,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人类利用智慧认识环境、适应环境,利用环境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等都反映了人类独特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人类与其它生命最突出的不同表现就是拥有高超的智慧。同时也使学生树立不怕艰难,勇于前进的坚定信念。
在此基础上做一个智力游戏,即“展开你智慧的翅膀,编我们人类智慧的诗句”。六人一组展开竞赛,先是组内交流,然后将组内评出的优美诗句在全班交流。例如:虽然没有鸟的羽翼,但人也可以飞上蓝天;虽然没有鱼的腮鳍,但人也可以遨游海洋;虽然没有萤火虫的萤光,但人也能将黑夜变成白昼;虽然没有猎豹矫健的步履,但人也能日行千里;虽然没有大象强壮的臂力,但人也移山填海;虽然没有蜻蜓的复眼,但人也能迅速发现和避开敌人„„
这个智力游戏活动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一方面充分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另一方面诗句又体现了学生间的独特异性。活动4:体验与成长
不同的人、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品质,就会有不同的人生之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也不相同。大家从出生到现在,每个人走过的道路是不同的?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今后与众不同的成长道路呢?请根据自己关于特点、个性、兴趣、爱好、特长、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分析,为自己设计一棵未来的生命之树,将自己的未来蓝图填写在红色卡片上。当学生设计完成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未来生命的美好设想。最后让学生放飞自己理想,把每人设计的红色卡片挂在一棵郁郁葱葱、充满生机活力的常青树上,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提升课堂实效。
活动5:祝愿与期待
最后,老师送上真诚的祝福:祝愿所有同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尽情地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和能力、开拓美好的未来,实现美好的理想,期待同学们有辉煌灿烂的生活。
第三篇:人的生命的独特性(说课稿)
说课人:李春燕 单位:濮阳市第五中学 联系电话:*** Email:lichunyan@china.com.cn 《人的生命独特性》说课稿
濮阳市第五中学
李春燕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应选择怎样的成才之路?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人生课题。初一学生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这些问题有了朦胧的思考,但往往因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而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出现偏差。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心理特点使得学习本节课更为重要。
2.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和体验人类生命和个体生命的独特性,是本框的教学重点。
如何激发学生对个体生命独特性的敬仰之情,以及热爱和珍惜自我生命之情是本框的教学难点。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多种问题情境活动,使学生理解人类的生命独特魅力在于人类最具有智慧,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了解人的生命独特性的具体表现,懂得人的生命独特性更多体现在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
能力目标:通过人与自然万物的对比,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辨别、分析生命独特性的能力;通过人与人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根据个体生命的独特性来思考和设计适合自己成才之路的能力;通过个性展示活动,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引领学生对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的探究和感悟,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激发学生对生命独特性的尊重和敬仰之情,引导学生树立自我悦纳、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方法
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活动,关注学生的体验;要遵循正确价值观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与积极实践相统一的原则。本节课遵循了,贯彻“德育即生活,生活即德育”、“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 等教改新理念,以活动串联课堂,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活动中,突出学生的感悟和体验。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启迪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因此,我在教学中所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就是合作探究法、生活教育法、情境启发法、比较归纳法、发散思维法、表演法、采访法等。
三、教学程序
(一)课前准备阶段。
1.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6人为一组。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采访等途径收集有关自然界中独特的生命现象,收集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收集值得人类学习的生命小故事。
3.用心填写我的个性小档案卡片,思考自我独特个性、兴趣、爱好和人生追求,为展示自我准备演讲稿或者为展示才华做好准备。
姓名:外貌:性格:兴趣:特长:理想:……
正面
他人眼中的我父母:老师:同学:同学:同学:……
反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寻找过程中慢慢探询任何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辨别与分析生命差异能力,同时也为学好新课做好铺垫。
(二)课堂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舞蹈欣赏:08春晚舞蹈《飞天》
导入语:《飞天》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借鉴于大唐盛世的飞天壁画,蕴藏着中国七仙女和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舞蹈《飞天》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无不体现着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独特魅力。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快乐轻松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人类生命家园→→人类的生命独特性 【活动一】:我思考 我自豪
活动内容:续写诗歌“虽然……,人可以……” 活动形式:小组合作探究
活动时间:交流3分钟+展示2分钟
活动要求:①组员依次发表自己的见解;②组内求同存异,深入合作探究;③小组安排成员记录探究成果;④选出代表展示小组探究结果。
设计意图:从诗歌续写思考人类生命的独特性根本在于:人类最具有智慧。【活动二】:我列举 我骄傲 活动步骤:
1.欣赏体现人类智慧的图片.2.列举人类智慧的结晶,或者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方法点拨:引导学生从物质文明、科学技术、伦理智慧、文化成就、社会制度等方面列举。
3.课后要求:观看CCTV10科教频道和CCTV4国宝档案栏目。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对人类生命独特性的深入认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三】:我鉴赏 我学习
活动目的:
了解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多彩的生命世界,人类的诸多生存智慧汲取于其他生命物种的生命之中;懂得人类智慧的根本在于其劳动创造型(思维创造性)。
活动步骤:
1.鉴赏图片《种子的力》、《辛勤的蜜蜂》、《锯的发明》。2.小组合作探究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生命故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尊重智慧,善待生命,树立科学的生命系统观和大智慧观,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思维创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个体生命乐园→→个体生命的独特性 【活动一】:我比较 我感悟
活动步骤:
1.通过你我他的比较,小组合作分析个体生命独特性具体表现。2.通过袁隆平、张海迪、《千手观音》舞蹈演员的事迹和学生所知的人物事迹,感悟人的生命独特性的根本区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比较分析个体生命的独特性的具体表现,感悟人的生命独特性更多地表现在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体生命观。
【活动二】:我独特 我展示 活动要求:
1、合理利用肢体语言,声情并茂。
2、上台展示,要突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特长)
3、要体现自己个性发展的人生选择。
4、时间不超过一分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欣赏自我,增强学生自尊自信的良好心理品质,激发学生的生命激情,激励学生提升生命价值。
第三环节 拓展空间 活动形式:
小组讨论+小组记者采访 活动要求:
1、组内讨论要做到:组员依次发表自己的见解;组内求同存异,深入合作探究;小组安排成员记录探究成果;总结组内探究结果和小组记者采访结果。
2、小组记者采访要做到高效,尽可能多采访几个会场的老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独特性的现实意义(破案、选择职业等)。第四环节 收获平台 活动要求:
学生自我总结收获,教师鼓励学生发言,并及时给予评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及时总结反馈的学习习惯,实现学生认知结构的系统化。
第五环节 梦想剧场
活动要求:展望人类美好的未来,设计未来社会的自我形象。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享受生活、超越自我,激发学生的人生追求和生命激情,激励学生用一生感悟生命的真谛、用一生欣赏独特的自我。
第六环节:教师寄语 1.提出希望
《善待生命》
大自然中的任何一个生命,一树一草,一鸟一虫,与人类无不休戚相关。我们人类作为地球上最富有智慧的生命,应该善待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万事万物,维护我们地球生态系统的永久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让我们的生命在善待中能得到上帝赐与我们的幸福。
《张扬个性》
是小草,就要染绿天涯; 是水滴,就要汇入浩瀚的大海; 是沙砾,就要聚作矗天之塔; 是荧火,就要燃成熊熊烈焰。
是青年,就要做美自己,让自己的思想闪光,让自己的个性张扬。2.歌曲欣赏 《勇敢做自己》
四、板书设计
第四篇:七年级思品教学设计
第三课 新的起点(板书)
导入新课:课前让学生欣赏歌曲《我的理想》烘托气氛,调动同学们的情感投入。
进入中学,我们面临新的环境和新的规则,需要承担新的角色,我们又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新的征程需要我们确立新的目标,制定新的计划,开始新的努力。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一环节:明确目标
教师出示材料:
讲述三则名人少年的故事。(毛泽东、周恩来、陈景润)
有位少年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立志报国,献身革命的理想。他在中学读书时,同学称他“身无分文,心忧天下”。1914年他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全部的费用只有几块大洋,而1/3的钱花在订报上,铺盖和衣服非常单薄。他与同学提出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在校期间不谈恋爱。他认为改造世界对学问知识的需要太迫切了,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20世纪初沈阳一所小学。校长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课堂上顿时寂静无声。听了片刻,一个同学毕恭毕敬地站起来回答:“读书为了寻求生路。”话音刚落,另一位同学说:“为了光宗耀祖!”这时,一位同学从座位上站起来。他,浓眉大眼,昂首挺胸,大声回答道:“为了中华民族之崛起,腾飞于世界而读书。”当时这位少年年仅12岁。歌德巴赫猜想一直被看作数学王冠上的明珠。200多年前,有不少科学家试图征服它,并因此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却都没有成功。有位中国少年上中学就暗暗立志摘取这颗明珠,他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业和理想。他拼命积累知识、奋力演算难题,草稿纸装了一麻袋又一麻袋。最后终于用自己的智慧和理想的合力,移动了数学群山,摘取了数学王冠上这一璀璨的明珠,发明了以他的姓氏为名的定理。
我们再来看这个资料:
多媒体出示资料:哈佛大学对一批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如下:没有目标的占27℅,人生目标模糊的人占60℅,有清晰的短期目标的人占10℅,有清晰的长远目标的人占3℅。25年后,这些人有了不同的境遇:
有清晰的长远目标:3℅成功人士、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
有清晰的短期目标:10℅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中上层
人生目标模糊:60℅有稳定的工作,过着安稳的生活,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没有目标:27℅抱怨他人,抱怨社会,大都生活在生活底层
教师问:听完这几个故事,看了这份跟踪报告,你感悟到了什么?
讨论:感悟:目标、理想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体会到明确目标、树立理想,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学生回答:
教师:树立了远大理想的人,就意味着事业成功了一半。无志之人,不可能激起生活的浪花;也不可能享受事业的种种辉煌;一个人没有理想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那什么是理想呢?
理想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多媒体)
活动一:感悟名言(多媒体展示中外名人有关理想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少年时期)青年啊,你们临开始活动以前,应该定定方向。比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才有到达目的地的一天。——李大钊(中国)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俄)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名言、品位名言,然后请学生谈谈理想对个人、对生活有什么重要性?激发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教师:在大海中的船只上,远航的水手一定有明确的目标、正确的航向,否则他们不会到达目的地。现在,我们就是正准备扬帆起航的“水手”,那么,你的“彼岸”在哪里呢?进入少年期,我们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表明我们已经向成熟迈出了坚定的一步,尽管它不成熟、不明朗,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大致的方向,清楚自己该向哪个方向去努力。你的理想是什么?
活动二:说说我的理想。
让同学拿出自己写好的理想,与小组同学讨论自己的目标是否有意义,是否合适。(让学生感悟到制定目标和理想时要注意符合实际,要有可行性。)学生发言中的理想可能有崇高远大的,也可能有不恰当的或不切实际的带有朦胧色彩的、不确定,甚至有的学生没有理想,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人不能没有理想,理想就像人的翅膀。明确目标,确立理想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理想不是空想或幻想,应符合自身和社会的实际,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而能实现的。从而引导学生将心中朦胧的理想进行整理定位,使之清晰。教师进行简单总结后引出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现阶段我们的国家有什么理想?你的理想与祖国的理想有什么关系?通过怎样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知识链接:
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教师引出:个人的理想追求要同国家、民族、人民的理想统一起来,我们为实现个人理想而奋斗,也就是在为实现全国人民共同理想而奋斗。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奋斗。
教师:理想只是我们对未来发展目标的一个设想,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那么怎样实现我们的理想呢?就需要我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二环节:制定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引导学生制定实现理想的正确而具体的计划。
教师:这句古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事先有正确的计划,就容易成功,否则就可能失败。
多媒体展示:小玲的故事
自习课上,小玲翻开语文课本看了起来。看着看着,突然想到下节课就要上数学了,老师要求提前预习,于是他就翻开了数学课本。这时,她听到同桌正在读外语,马上想到外语作业,于是又急急忙忙地翻开了外语课本。她头脑里乱糟糟的,想法很多。下课铃响时,小玲还在冥思苦想,整整一节课,她什么也没干成。
教师:请你思考:小玲一节课这么忙,为什么什么也没干成?
学生:她没有制定这一节自习课的学习计划,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
教师:因为没有计划一节课荒废了是小事,如果因为没有正确计划而使你的远大理想变成空中楼阁,那你将会遗憾终生。从小铃的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引导学生回答:要使远大的理想逐步变成现实,就需要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制定实现理想和目标的具体计划。
[请你点评]:我们来看看张川同学的学习计划,请你分析它们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学习计划
(一)目标:各科总成绩由全班第四十名进入前三名
(二)措施:
1、早晨5点钟起床,朗读。
2、上学路上,背10个英语单词。
3、遇到困难请教同学或老师。
4、中午做一个小时的作业。
5、下午回家:A、4:30回家写作业 B、6:00吃饭 C、6:30复习英语
D、7:10复习语文 E、7:50复习数学 F、8:30复习政治
G、9:10预习H、10:00睡觉前,背10个英语单词
制定人:某某
监督人:家长、老师、同学
制定时间:×年×月×日
(学生分组讨论后,老师归纳小结)
张川的计划优点:(1)计划明确具体。(2)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计划。
不足之处:(1)计划不切实际,目标定的太高。(2)时间过长,没有注意劳逸结合,科目过多而每一科时间太短,没有留一定余地。
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总结制定计划应注意的事项:
(1)计划要明确具体。大到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的计划,小到一天的计划,都要力求具体、明确。
(2)计划要切实可行。目标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既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定得太低。
(3)计划要体现自己的个性,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或避免自己人的弱项。
(4)计划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可以根据变化及时调整或补充计划。
活动:计划大变身—制定修改计划
1、根据制定计划的注意事项,结合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写出自己的近期目标。
2、制定出具体的计划。
3、小组交流每个人的计划,并根据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加以修改完善。
学生谈收获。
教师引导:“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善于学习和吸收他人的经验,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当然,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计划最终要靠自己拿主意。
第三环节:执行计划。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故事《没有赚到的钱》。
埃米是个可爱的姑娘,却有一个坏习惯,在做一件事时,不是立刻行动,而是把时间都浪费在了准备工作上。在她住的村子里,索顿先生开了一家水果店,卖一些本地产的莓子等水果。一天,索顿先生对家境贫困的埃米说:“你想挣点钱吗?”“是的”。她回答,“我想买双新鞋,可是家里没有钱。”“好的,埃米。”索顿先生说,“我今天在格林家的牧场里看到许多漂亮的黑莓子,谁都可以去采摘。你把你摘的全部卖给我,一夸脱付你13美分。”埃米想到能挣钱,高兴极了。于是飞快地跑回家,拿了一个篮子,打算立刻去摘莓子。这时,她下意识地想到最好先算一下子能挣多少钱。于是,他拿出笔和一块木版,算出来是65美分。“如果能采12夸脱呢?”“天哪!”她算了一下,“我可以挣一美元56美分呢。”埃米又算了下去,如果她采摘50、100、200夸脱时,索顿先生会付给她多少钱。就为算这些花了她不少时间,很快就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她不得不下午再去了。吃过饭,她就匆忙拿起篮子赶往牧场。许多男孩子在午饭前就已经在那里了,好的莓子几乎被采光了。可怜的埃米最后只摘到1夸脱。
教学反思:
1、教学准备安排得较好,学生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条件;
2、课堂容量略多了点,应有一定的删减;
3、多媒体还可以精简一点。
4、合作探究部分学生不够主动,应鼓励他们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第五篇:七年级思品下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生自强少年始》,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第四课《人生当自强》第1框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等方面来向各位评委老师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本框的地位和作用
步入初中的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有了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要求自立、自强。在学生对自尊、自信、自立有了初步认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自立、自强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认识到告别依赖、走向自强是人生的必然,掌握自立自强的正确方法,走向自立之路,做自强之人。
本框主要分析了什么是自强、自强的主要表现,分析了自强与成功的关系,指出青少年要自强,不要自弃,为下一框《少年能自强》介绍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作了铺垫,也为帮助学生树立自强品质、尝试做自强少年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本课主要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内容:
“成长中的我”第二部分“自尊自强”中的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根据课本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 懂得自强的含义、表现、作用,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② 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开始(2)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① 初步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作用 ② 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树立自强观念 ③ 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抛弃自弃的心理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2)自强的意义和作用是本框的重点。确定为重点的依据是: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有许多复杂的因素,主要取决于主观上是否努力、是否自强不息,讲清自强的意义,才能激发学生培养自强品质的愿望,引导学生作出正确选择——从少年开始就要自强,进而产生要主动探究培养自强品质方法的强烈愿望,也由此为第二框的教学内容作一个铺垫。
自强的含义及其精神表现是本框教学的难点。确定为难点的依据是:自强的含义对学生而言,理论性较强,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易产生疑惑。要正确引导学生从实践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在课上应注重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谈谈他们身边的人有哪些自强的表现,引导学生从身边去寻找学习榜样,提高教学实效。
二、说教学方法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主要采取了多媒体电化教学、社会调查、活动探究、艺术欣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认知和体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多媒体电化教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运用图片、声音等再现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社会调查:利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感悟,在活动探究、讨论中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情感体验。
(3)活动探究——讲故事:通过学生讲述古今中外优秀人物自强不息的故事,帮助学生认识自强精神的主要表现,感悟到自强品质对一个人成长的巨大作用。
(4)艺术欣赏:利用电影《少年黄飞鸿》主题歌曲《男儿当自强》的艺术感染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引导学生情感上作出正确选择——从少年开始就要自强,培养学生的生活态度。
三、说学法
七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使得他们身上自立自强精神非常缺乏,有的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少数学生遭遇到家庭变化、学习上的挫折之后,无法正确面对,易产生自弃心理。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采用一些方法如:
1、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及探索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合作意识,培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体验学习法: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法律的兴趣,更有助于情感的理解与升华。
3、参与学习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要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创设机会让学生动起来,在快乐、和谐、富有成就感的教学激励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维权,学会做人。
四、课前教学准备和教学手段
(1)学生准备:对学校里的部分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进行调查;收集一些古今中外优秀人物的故事。
(2)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艺术欣赏的图片、音乐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分钟)多媒体展示:非洲奥兰治河羚羊的故事
启发提问(多媒体展示):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这个故事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教师小结,导入新课。展示课题: 〈人生自强少年始〉
2、讲授新课(30分钟)
活动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47页,全国十佳少年小涛的故事 启发提问:通过小涛的故事和同学们的调查结果,回答问题:“小涛和同学们是靠什么取得那么大的成就的?”
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发言出自强精神及其含义 展示:
一、自强,进取的动力
1、自强的含义:一个自强的人,必定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这就是自强。
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极大的作用。
名人名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
同学们把对学校部分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的调查以及自身自强的表现填写在教材48页的空格内。
活动二:同学们讲述故事
引导学生讲述古今中外名人自强不息的故事(多媒体图片展示):屈原、戚继光、林则徐、杨利伟……
启发提问:这些人有哪些共同的表现? 展示:自强精神的表现
自强精神的表现: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
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搞好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展示:
3、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备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展示:
二、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
活动三:小品表演:哈默的故事(请两位学生一位表演哈默一位表演镇长)请同学们为故事安排一个合适的结尾?
启发提问:故事真实的结尾是什么?(教师讲述)哈默能够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小结:哈默的成功有各种各样的因素,有骨气、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等自强品质,是他成功的内在动力。
启发提问:自强与成功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小结:
1、自强品质对成功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自己主观上想不想自强,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数成功者的经历,都生动地说明了自强品质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活动四:讲故事:请一位学生讲述“云雀的故事” 启发提问: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小结:
2、要自强,不要自弃
这则寓言说明了: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自弃必将走向死亡.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
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
3、课堂小结(1分钟)展示:〈人生自强少年始〉
一、自强,进取的动力
1、自强的含义
2、自强精神的表现
3、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
二、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
1、自强品质对成功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2、要自强,不要自弃
4、目标检测与矫正 活动五:音乐欣赏(8分钟)
展示:学生齐声朗读名人名言(教材50页):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
多媒体链接:音乐《男儿当自强》
启发提问:请你谈谈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你将如何实现你的梦想与追求?
学生踊跃发言,畅想心中无数的梦想与追求。
通过教学练习,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作进一步的了解,为后续学习做好一个铺垫。
5、布置作业(2分钟)
1、完成练习册P21-24
2、预习第二框:《少年能自强》
六、教学反思
1、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堂上不积极思考和发言,会影响到本框题的授课。故,课前要做好相应的预习与前期准备工作。
2、课堂上的活动,会占用较多时间。故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把握好教学节奏。
总之,对本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努力贯彻这样一个思想,整个教学以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为基础,情意发展为内容,交流互动为呈现形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帮助学生回忆真实的情感体验,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抓住他们特有的情感体验,借助教材中的阅读文本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文本,与学生一起品味文字的情感意蕴。运用多媒体与学科整合,引导学生领略影音资料的情感魅力等。从而使学生真正感受和领悟到一种深情,而不是只教给学生干巴巴的概念。只有当孩子们有了情感上的体验和感化,才会心悦诚服,思品课的教学效果才好。教学着眼学生的发展。使其在活动中学习,体验中发展。以上是我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的尝试,还有许多不成熟的方面,请专家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