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策略

时间:2019-05-12 16:4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策略》。

第一篇: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加强日算、重视估算”并I I_对估算的要求提出了明确的落实点.仅在第、二学段中.有关估算的目标就有6条。估算从原来大纲中作为“选学内容”发展到现在课程标准中重要的必学内容.其意义己得到重视。

、估算与问题解决相结介.感悟估算的意义

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用于解决 生活中的些问题。单纯地用算式进行种机械训练.难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1.结合具体情境,选择计算策略。

在教学估算时.要把它置于问题解决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分析问题.选择介适的策略解决问题。在问题 解决过程中.自觉地把计算和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 来。理解为什么要计算.什么时候要用到估算.将估算 作为解题的个组成部分。笔者借下图来阐明观点。

比如,在教学加法估算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

聪聪一家去吃饭,点菜的菜单如下:葱油蝙鱼18 元;青菜粉摊煲9元;千张肉摊12元;盐水河虾28 元。大约需要多少钱? 对于以上情境.学生有定的生活经验.也理解只 需要大致算下要多少钱.币'J况情境中有4个数量.学 生小能很快得到精算的结果.就会运用估算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学段教学估算.还要结合具

体情境理解“大约、大概、差小多’,等词语的意思.这有助 于学生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例如理解“大约’,.有这样 的教学片段:

师:明明家到学校大约是50米.“大约50米”是什 么意思?

生:接近50米.叫以超过点儿.也叫以小到50 米。

师:叫能是多少米呢?

师:uJ能是70米吗? 生:小能是70米.相差太多了。

2.提供信息数据的不确定性,使学生体会估算思想。在初次教学估算时.叫以设计个或几个小确定的

量.使得学生无法进行精算.从而体会估算的思想。例如 教学“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uJ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 聪聪过生日想买下而两件生日礼物,在这个情境中,遥控汽车价签上的个位数字看小清 了,学生小能顺利计算,于是试图思考另外的策略。果 然,陆续有学生的思维转向估算:汽车的价格是}o多 元,就算把它看成40元,40+58=98(元),妈妈给的100 元也够了。

二、倡导估算方法多样化形成估算技能

1.掌握估算的一般策略。

虽然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答案也并非惟.但估 算并非是无章叫循.叫以总结般策略。第是数据 的简化.简化的目的是使数据计算变得较为容易。比 如将192+201简化为200+200:又如把

3.98十3.88十3.97转换为4X3。第二对所得出的结果 进行调整.山于前而实行的“简化’,都会使结果变大或 变小.囚此要作出调整.使运算结果比较准确。在具体 估算过程中.又有以下具体的估算方法。

(1)i整估算。该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是运用最广 泛的.也是数学学习中基本的估算方法.即把数量看 成比较接近的整数或整}整百整千数丙计算。

(2)依据生活经验估算。例如.件工作.甲独做4 小时完成.乙独做5小时完成.甲乙介做几小时完成? 根据经验叫知.两人介做需要的时间定比人独做 要少些。如果有学生算出:4十5=9(时).说明定是

错误的。又如在计算介格率、成活率和出勤率等问题 时.计算出的结果如超出100%也肯定是错的。

(3)根据运算性质估算。例如:715十265-282=798.根据“减去的数比加上的数大.其结果应比原数小”叫判 断798是错误的。

(4)根据位数估算。例如:4992=24=28.除数是两 位数的除法.被除数前两位49比除数24大.叫以商 2.说明商的最高位在百位上.应该是个二位数.于 是uJ判断商“28”是错的。

(5)根据尾数估算。例如:1235-485-208=558.只 需算下个位:5-5=0.10-8=2.叫以知道得数558是

错的。

2.鼓励估算方法多样化,重视交流、解释估算过程。

山于学生对于相关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 思维方式、水“I'-小同.在估算中方法会多种多样。教师 要积极鼓励学生估算方法多样化应让学生允分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人的算法.使学生体会到解决 同个问题叫以有小同的方法.促进学生进行比较和 优化。

例如:“百以内加、减法估算”。

聪聪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海洋馆(用图片呈现一 家三日,聪聪是小朋友),售票处写着:

方法一把成人票看成40元,40+40=80(元)80+17=97(元),100元够了。

方法二:把成人票看成30元,儿童票看成20元。30+30+20=80(元),100元够了。

方法三:把成人票看成40元,儿童票看成20元。40+40+20=100(元),100元够了。

方法四:把34元看成35元,35+35=70(元),70+17=87(元),100元够了。

方法五:100元钱买两张成人票后大约还剩30元,足够买一张儿童票了。

方法、二、三、四都是用“连加”的策略进行估算,但 对具体的数据有小同的处理,方法二、三把三个数据都 简化;方法一只把其中一个数据简化。并且还发现同一 个数据可以看成小同的数,如把“34 “可以看做30或35 或40。方法五用的是先加后减再比的策略,先估出两张 成人票大约要70元,再u算100-70=30,最后比较30 大于17,判断loo元钱够了。

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思 想得到交流,思维得以碰撞,能力得以提高。

3.采取有效合理的估算评价策略。

在估算的评价中要注意三点。一是正确评价估算结 果。在课堂中经常会听到“比一比谁估得最准’”` X X同 学最能十,估算结果最接近准确值”等类似的评价。这样 的引导评价只关注了估算结果的精确度。笔者认为估算 结果是多样的,小是离精确值越接近就越好,而要关注 估算结果是否介情介理。二是重视估算方法的交流与评 价。在估算教学中让学生交流估算方法尤其重要,只要 切介估算的目的或解决问题的需要就是好方法。囚此小 同的情境会选择小同的估算方法,有时把两个或几个数 同时估大比较介理,如估计到饭店吃饭或购物需要多少 钱。有时把两个数同时估小也能解决问题,如判断 437+328的和是否大于700,只要把两个数都忽略尾数 为400+300即可判断。三是对“四舍五入”法的思考。基于上而两点认识,笔者有一个小成熟之见:“四舍五 入”法小宜过早进入估算教学。在第一学段的估算教

学中,小要严格遵循“四舍五入”法,而应让学生根据问 题的需要,运用生活经验,灵活选择估算方法。

三、将估算浸润于整个教学过程,逐步内化为算法 策略

估算的重要地位从教材的编写中可见一斑,以和 数学教材中估算内容少、散,而且是选学内容,在新教 材中却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编排。为此笔者专门对 人教版实验教材中关于估计内容的编排作了简单统 计(见

表)。

但是,如果仅仅依赖教材中编排的估算内容,还是 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并使之养成估算的

习惯。估算习惯的养成,并非一鼠而就,而是需要教师 长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和训练的。

1.把估算目标融入计算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估算教学素材,把握教学契 机,让估算教学纵向贯穿每一个年段,横向蕴涵于数 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和概率等内容领域的具体教 学中。长此以和学生就会从惟一的计算策略—精算

中“走”出来,去灵活、合理地选择算法。笔者曾经执教 过“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进位)”,按照教材(人教 版)编排,第一次正式的估算教学应在加、减法笔算的 后而,但笔者认为还是需要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创设情境.呈现计算背景

情境:二年级四个班小朋友去参观自然博物馆.学 校只租到了两辆车。怎么办?(注:四个班学生人数分别 是:二(1)班42人二二(2)班36人二二(3)班25人二二(4)班28人。)

学生很快提出方案:两个班学生介乘辆车。

(二)思考:哪两个班介乘辆车?

具体方法有:

(1)二(1)和二(2):42+360

二(3)和二(4):25+28。

(2)二(1)和二(3):42+25。

二(2)和二(4):36+28。

(3)二(2)和二(3):36+25。

二(1)和二(4):42+28。

(此刻学生的注意力落在如T}」搭配上.忽视搭配结 果的叫行性。)

提问:这二种方法都叫以吗?

部分学生提出.囚为“限乘70人’,.第种方法小叫 以。

教师让学生阐述理山。

生:40人加30人是70人.42十36就定超过了70 人。(大家认同。)

师:能小能让二个班的小朋友介乘辆车?

生:把少的二个班人数相加是36十25十28.只算 30十20十20就等于70.说明二个班人数也定超过70 人。

上而的案例是在探究笔算方法前.先鼓励学生估 算。通过课堂实践.笔者认为:这个教学契机有利于学生 感受估算的必要性.囚为大部分学生对两位数加减两位 数的计算还小是很熟练.这样就更倾向于选择估算。囚 而笔者有点建议:能否把估算教学编排在笔算教学前 而.提前到年级下)DJ-教学?囚为学生在年级下)DJ-就 具备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估算所需要的基础知识:百 以内数的认识和整}数加减整}数。

2.利用估算提高精算质量,形成自我监控的学习品 质。

笔算、估算都是计算方法.如果在解决问题中能有 机结介,无疑会提高解题的速度及止确率。这点,德国 的数学教学值得我们借鉴.德国教材给出的应用题的 解题步骤是:①仔细地读题:②在重要词后而的数下 而u线:Ou出草图:④写出解题计划:⑤估算:⑥精确 计算:⑦比较估算和精确计算的结果:.}=读遍题目 的问题.做出答案。明确地把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 个步骤.突出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其实在计算 中也叫以把估算和精算有机结介.促进精算的止确率。但其中必然要经历被动估算到自主估算的过程.教师 在设计计算练习时.就要考虑让学生在精算前运用估 算对结果进行预测.计算后要求学生运用估算对结果 进行验证。例如.教师叫以这样设计练习:

先估算.把结果填在()里.丙列竖式计算。

()()

510+290= 870-390=

又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叫以这样设计:

先确定乘积的范围.丙列竖式计算。

()一()

10.9火1.9=

学生是这样确定范围的:(1)囚数1.9是带小数.根据“个数乘带小数.积定比这个数大”的规律.估 算出积定大于10.9;(2)囚数比较接近哪个整数.积 就比较接近这两个整数的乘积。该题囚数10.9小于 11.1.9小于2.积必定小于11 X 2=22。囚此通过估 算.10.9 X 1.9 I`}J乘积在10.9和22之l:l。

3.精心设计估算练习,让学生自}选择计算策略。

计算能力应具有止确、迅速、介理、灵活四个品质。所谓介理就是策略简捷叫行.有理有据:所谓灵活就是 能自如地应用多种方法或选择种方便的方法进行 运算。囚而能否把估算逐步内化为算法策略.也是衡 量计算能力的个重要标志。

(1)练习要有选择算法的空间。教师在设计计算练

习时,需要有一些规定算法的练习以巩固技能,诸如“估 算下而各题’,’’小计算,比较算式大小”等等。还需要设计 一些让学生自主选择算法的练习。例如:走迷宫,规则是 “朝得数大的方向走,看谁先走到终点”(见下图)。

在每一个路日,学生可以选择笔算、估算、根据除数特点、简便计算或运用计算器计算等方法,在比较中感受 某种方法的优越性,使学生形成估算意识和提高估 算技能。

(2)设计相关的综介实践活动。综介实践活动有利 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介作交 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 介性的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估算在生活 中的运用比较广泛,更应让学生运用估算对日常生活中 的一些事情进行预先估计、策划,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估 算水平。为此可以设计如下活动:

①在你和家人到饭店吃饭时,参与核对菜名和相应 的价格,并估算总价,最后与服务台提供的单子比较估 算的精确度。建议写成数学日记和同学交流;

②学校组织春游,参与设计消费方案;

③做“家庭财务总监”,统计家庭一个月的收入与支 出情况;

④估计家庭书架的图书或学校图书室藏书量;

⑤如果一位同学一天节约一粒米,全校同学一年大 约可以节约多少米;

⑥估计某份报纸版而的字数。

估算能力和和表现出较强的自觉化、跳跃化与内隐 化特点,因而估算能力的培养并非轻松之事。除了以上 教学策略,还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数学知识,有较好的心 理基础(扩大视觉广度、建立整体运算的表象等等)。我 们期望“基于估算的计

:算策略”能成为学生自

觉而明智的一种选择。

第二篇:估算教学策略浅谈

估算教学策略浅谈

估算策略主要是指运用估算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学生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并不难,但是灵活运用估算策略却不容易。在不同的具体情境下,估算的策略是不相同的:有时候要“估大些”,有时候又要“估小些”, 因此,我们在估算教学不能仅局限在教估算,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是估多了,还是估少了,怎么样估与准确值比较接近”。通过对估算值和准确值之间的比较,明确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范围,建立更为清晰的数感。

如当学生把53×8估算成50×8,得400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把53估算成50,结果是估算多了还是估算少了,准确值大概是多少?”这样让学生明白把53估算成50,少估了3,那么估算值比准确值少估了24。这样挖掘了估算的潜在功能,对估算的理解就会更加的深刻了。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不同的估算策略。

又例如:62个学生去儿童游乐园玩,每张门票9元,大约要准备多少钱呢? 根据外出情境的需要,就要把62×9看成62×10=620元,或者把62×9看成70×9=630元,需要采用把结果估算得大一些的策略。

在“除法的估算”这个内容里,更进一步体现了估算策略的灵活性。例如:估算124÷3,就有这样两种方法:

(1)124÷3≈120÷3=40(箱)把124看成120

(2)124÷3≈123÷3=41(箱)把124看成123

虽然这两种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从实际生活中看,若选择第2种估算方法,答案“41”更接近准确数,更精确些。从多种估算方法中,选择一种合乎实际的,就是一种策略了。又例如三年级下册的:有260个桃,平均装在4个筐里,每筐大约装多少个?估算260÷4,可以这样估算:

(1)260÷4≈240÷4=60 可以把260看成240

(2)260÷4≈280÷4=70 也可以把260看成280

在这里,把结果估算得小了或者大了都可以,估算的策略比较灵活。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看出,教学“除法的估算”时,就不能一味强调学生用“四舍五入”法去化整,而是要根据具体题目而定,把被除数看成一个能除得尽除数的数都可以,也就是转化成口算除法能计算出来就行,不必死搬硬套,要让学生自己选择更合理的那一种策略

第三篇:《估算的教学策略》读后感

《估算的教学策略》读后感

吉林牛福萍

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内容是《估算的教学策略》。估算,之前我给它的定位是处于边缘位置的知识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在小学阶段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人教实验版教材中一年级教材中渗透,无具体章节体现,到四年级下册至六年级下册中也无具体章节体现,但在练习题中却有此类型题,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巩固与提高。2011版新课标强调了估计的学习,相关内容作出了调整。此次读书学习让我认识到了估计的重要性,弥补了以前的不足之处。

一、进一步明确了估计的分类

书中指出估计在小学课程中体现为数量估计(如估计一堆黄豆大约有多少粒?简称为估数)、测量估计(如这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多少?简称为估测)、计算估计(如学校组织987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带8000元钱够不够学生的门票钱?简称为估算)。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跟学生交代清楚,不能再用估计或是估一估来代替了。

二、进一步认识了估算的价值

《课标》强调了学生对于估计的学习,而估算是运算能力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估算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二是是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方面,三是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近似”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基于以上几点,我个人认为在开展估算教学时不能脱离《课标》要求,应注意三点:一是把握估算教学的阶段要求。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是第一学段估算的核心。估算的方法既是具体的,又是灵活的,要能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二是有效开展估算教学。经常安排应用估算探索笔算法则、验算笔算、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培养估算的意识,提高估算能力。三是要经常性地开展调研,调研学生是否具有估算意识,了解学生不愿意估算的原因,这样才能在教学时做到有的放矢。第三点是我平时没有意识到且没有做到的,知不足才可以更好地进步。

三、进一步明晰了要如何开展估算教学

估算教学应该如何逐步地、分层次地推进,直至达到教学目标呢?解决策略:

1、创设适宜教学情境,培养估算意识。

2、讨论交流总结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能力。

3、培养估算的习惯。

估算的教学首先应该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估算作为课堂估算教学的必要背景和出发点,而且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估算。面临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辨别什么时候要估算,什么时候要计算;需要估算的还要选择:要估算

得“大”些,还是要估算得“小”些。要求教师能把握住教材提供的每一次机会,逐步让学生去了解、经历或体验估算的内容、意义和方法,那么估算才可能逐步内化为他们算法策略的一部分。估算是小学计算教学的一个“结”,具有综合应用知识的特征。它要以准确熟练的口算为基础,要具备把握数的大小关系的敏感性,分析估算误差时必须以理解运算意义为前提,估算与计算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估算并非无章可循,但它的方法灵活多样,答案也并非唯一;答案的差异不仅反映在表达的形式上,更反映在精确程度上;无论答案的表达形式还是精确程度,都要切合估算的目的或解决问题需要。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算法的优化体现的并不明显。书中给出的策略值得借鉴: 一是鼓励学生探索估算的方法,并解释估算的思路和理由,二是设计对比情境,使学生感受到需要根据问题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法,三是鼓励学生将估算结果与精确结果进行比较,体会不同估算方法的价值。

借此次读书交流的机会,我又重温了课标,对新旧课标中估计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同时意识到教师的教不能以自己的认知为基点,要对所教授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学习,自身成为一汪沽沽流淌不息的泉水才能源源不断地补充“活水”给学生。相得益彰地学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多种多样,形式各异。本人水平有限,现就我个人在平时工作中用到的教学策略简单说说。

我本学期任教的学科是五年级数学,其中有一个单元是关于圆的知识,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我除了运用一些常规策略外,有时候还得用到一些非常规策略。

例如:

已知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8,求圆形面积

在教学这题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让其自己发现运用常规方法:根据半径求面积解答不出来。因为求不出半径的长度。在学生无计可施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不要急于着手,沉着冷静,先仔细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后来有学生发现图中正方形的边长即为圆形的半径,从而我就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理解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以边长,也就是半径乘以半径,由正方形的面积等于8退出半径乘以半径等于8,即R2=8.到这里,我忽然停住了。学生都莫名其妙地看着我,我就问他们,为什么看着我啊?学生就答道还是没求出半径的长度啊。我笑了笑说谁来告诉我圆形面积怎么求啊?有人答用圆周率乘以半径的平方,我就问现在圆周率已知了吗?半径的平方已知了吗?很多学生才恍然大悟。在此基础上,我有进行了拓展练习,进行深化和内化。拓展如下:

已知图中正方形的面积为10,求圆形的面积

后来我把这些过程进行了反思,总结出一些心得:在教学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索,主动产生学习新型学习策略的欲望,这样才能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猜想,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那么,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基础知识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总是教学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状况是教师导学、导思的依据,教师要通过对话、作业分析、了解学生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能力水平、了解阻碍学生学习的困难。

教学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初步学会科学的思考方法。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揭示矛盾,从中提出新的问题。或者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中选取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提出新课题。

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我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元、角、分的角度进行教学,学生就会感到自然、不陌生。利用卡通书字典的价钱来引入求两本书一共多少钱,就把几元和几元相加,几角和几角相加,几分和几分相加。这就是笔算小数加减法的第一步: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当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时,学生就能理解到: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和分相加满十时,就是1角,就在角的这位上加1,就多了一角;当角和角相加满十时,就是1元,就在元的这位上加1,就多了一元;依此类推。这样,学生对小数的退位减法也就能轻松地掌握,不感到茫然,也不感到困难,因为他们在计算时想到了买东西找钱的情景。

二、培养能力要重视基本能力的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因此,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既要循序渐进,又要突出重点,注意基本能力的训练。

如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加强基本计算训练,如果基本计算的能力提高了,那么较复杂的计算能力也会随着提高。

一般地说,口算与估算是计算的基本能力。随着各年级教学内容的不同,计算能力也有所不同。

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有一个长期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首先通过观察、比较,能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这是一种基本能力。

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还要鼓励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简便算法或解法,以利于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三、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出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要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真正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学以致用。

要挖掘教材中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因素,让学生做一做、量一量、验一验、用一用,学会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小组协作,动手操作“割”、“补”、“拼”、“摆”,自行探索,发现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四、要重视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从小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是“教书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严格认真、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并且持之以恒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还应鼓励学生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尽量发挥他们自己的潜力,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探究活动无疑需要问题的参与,否则无法进行探究与发展。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才可以驱动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如教学《圆面积计算》时,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自己提出问题思考:(1)圆可以转化为什么图形来计算面积;(2)转化前后图形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自己发现了圆的面积公式。在教学中,不妨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引导他们向老师提问题。引导学生质疑,帮助学生释疑,这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途经。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竟提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长方体有6个面,一个面4条边,为什么长方体的棱不是24条,而是12条?”“一条棱有2个端点,长方体有12条棱,为什么只有8个顶点?”“长方体和长方形究竟有什么不同?”在讨论中,有一位学生对“长方体和长方形究竟有什么不同?”提出了一个颇为生动新颖的例子,他说:“我们在纸上画一个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即长方形,它有长和宽,没有高,我把这长方形剪下来,这时它就有了高,所以它是长方体了。”通过质疑问题,自由讨论,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数学课堂应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挑战性,教师要灵活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的轻松、学的愉快,提高教学效率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下载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在教学改革飞速发展的今天,摆在每一位老师面前的是怎样让学生高效地获得新知,在数学方面获取新知更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最有效呢?著名教......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教学是学生收获知识的主要形式,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授课的主要手段,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课堂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学内......

    小学二年级数学《估算》教案

    学习目标: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最终五篇)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读后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这本书中,吴正宪老师说过:好课不是靠说出来的,好招不是靠模仿出来的,好教师不是靠教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爬滚打......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策略

    小学几何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几何的教学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空间与图形”的领域,而“空间与图形”作为小学数学四大内容领域之一。其教学内容很丰富,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浅议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浅议 夏茂第二中心小学 张舜 对儿童的学习而言,解决问题的意义不应仅仅停留在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和答案上,而应基于解题的......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对儿童的学习而言,解决问题的意义不应仅仅停留在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和答案上,而应基于解题的经历和形成的相应经验、技巧、......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读后感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读后感 利用寒假读了《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这本书,这本书有一至五个章节,这几章分别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策略,边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