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英语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为规范我市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优化教学秩序,实施有效教学,特制定《葫芦岛市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一、教学准备
1、合理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学科教学计划的制定要基于对《课程标准》的学习、《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具体学情的分析,科学制定合理、有效、弹性的教学计划。
2、掌握《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与基本理念。明确《课程标准》关于初中阶段3—5级有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分级标准。
3、认真理解依据《课程标准》理念所编写的教材的特点、整体体例。熟练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明确各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对教材中出现的“四会”词汇、常用短语、重点句型、基础语法等要了如指掌。
5、熟练掌握与教科书相配套的各种资料,如《教师用书》、《评价手册》、光盘、磁带等教辅材料。
6、坚持教研组集体备课。建立学校教研组和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发挥校本教研的实践引领作用。
7、精心规划教学设计方案。能够依据学科《教学设计评价标准》设计教学方案,科学、合理地设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符合教学规律、符合课程标准、具有全面型、阶段性、可选择性和可调整性。教学设计要有一周的提前量。
二、课堂教学
8、能够遵循英语学科的教学规律和语言学习归来进行教学,课堂教学要有效体现语言的输入、吸收和输出的学习过程。
10、掌握英语教学中的真实原则,组织语用真实的课堂教学活动。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巧妙地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参演作用,使课堂教学环节自然衔接与过渡,教学步骤“有序”与“无序”有机结合。
11、掌握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原则,课堂教学直接针对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有限的教学时间的效益,有助于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里达到或超过规定的学习目标。
13、坚持对不同课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程序实施有效教学。
⑴语音教学要遵循准确性、综合性、趣味性的原则,给学生以规范的语言启蒙训练,使学生了解语音在英语学习中的意义,具有把音、形、义联系起来的能力,掌握读音规则,有一定的拼读和拼写能力。
⑵词汇教学可采用列举归类法、上下文释义法、语境教学法等提高记忆效果,促进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讲解生词要注意简洁性、联系性和有效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⑶语法教学要注意系统性、层次性、交际性和多样性原则,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注重语法的实际应用功能。
⑷听说教学可以集中训练为主,分散训练为辅的原则,以听带说、听说结合。
⑸阅读教学要精讲教材内重点的阅读材料,传授语篇结构知识,培养逻辑推理、评价和判断技能,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语言材料,提高准确获取信息、快速感知文字材料的能力。
⑹写作教学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训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可进行模仿写作、尝试写作和自由写作(如写日记等),要把写的教学与听、说、读的教学有机联系起来,注意体裁的多样性和实践性。
⑺复习课的知识点整理要全面,考点展示要精选,重点难点要细讲,练习形 式要多样,强化训练要有针对性。
14、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师能够将语言学习与情感态度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努力把情感态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英语教学过程之中。通过教师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健全的人格感染和影响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热爱和兴趣。注重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情感态度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15、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活动在面向全体的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学习基础、学习兴趣、认知方式、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式和特点等方面的不同。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的差异,在教学中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教学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效益。
16、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够恰到好处地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有效辅助教学,使学生在情境与语言输入之间建立联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加语言输入和运用机会,以促进学生有效地习得目的语、得体的运用语言。
17、教学行为规范。教师要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板书工整,条理清楚。要尊重、信任学生,激励学生。要按时上下课,上课不得无故离开教室,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
18、课后反思及时。每课时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针对教学效果、个人体会以及存在的问题,养成当日及时完成撰写教学反思报告的习惯。
三、作业反馈
19、课后作业。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及时设计、调整并布置适量的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
⑴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的作业,如开展校外学习小组活动,写观察日记和调查报告等。注重作业训练时效性,提高作业内容实效性。
⑵作业的内容要精选,份量适当,难易适度,并具有层次性、思考性、应用性、开放性。要控制作业总量,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保证练习质量。
20、作业批改与讲评。认真批改作业,做好评定与分析。要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和不同学生的需求采用启发式和评语性的批改方式;注重讲评的针对性和讲评形式的多样性。
四、教学评价
21、以课标为依据。
⑴确定评价内容。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体现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⑵确定评价标准。评价应以检测和评价指标为依据转换教学目标,提出具体测评要求和标准,做出语言能力评估表,从学生的表现上测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22、优化评价方式。
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⑴形成性评价可采用平时检测、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
⑵终结性评价应采用不同类型的综合性和表现性的评价形式,以口试、听力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
⑶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查。
23、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
⑴注重对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及其综合语言运用的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要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能力。
⑵在设计试题时要依照《英语课程标准》,紧扣教材,结合学生实际,不出偏题、怪题,难易适当,有一定的区分度,应淡化纯知识性的考查,不出偏题怪题。
⑶要根据评价的目的合理地设计试题的类型。要合理安排考查、考试的次数,控制总量,不增加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提高每一次评价的有效性。
24、注重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⑴明确评价功能。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重视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反馈和诊断作用,起到对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⑵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
①评价结果的呈现应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或百分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②评价结果要坚持发展性原则, 评价结果既反映学生学习现状又反映学生发展潜能。
③关注学生的进步,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课外指导
25、课前预习。坚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课前预习,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准备充分,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教师要精心设计预习方案,难易程度要适当,并保证具有启发性,切记流于形式。
26、课后复习。培养学生及时进行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指导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易错易混淆的问题等进行整理复习,形成课后复习的反思意识。
27、注重差异,分类指导。认真制定优生和后进生辅导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培优辅差工作。对于优生,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作业训练,都应适当提高要求;对于后进生,应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耐心辅导,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帮助,对其进步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8、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教师应更具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结合学生发展实际,有计划、有组织、有创造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地制宜的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短剧,以及英语角、英语演出、英语主题班会以及英语作品展示会等;适当组织学生参与社区英语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跨国学生交流活动。
六、教学研究
29、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教学研究是引导教学进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每一名教师都要增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意识,以改革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和教学实验。
30、健全以教师为本的校本教研制度,建立、健全学校组织——制定计划——专家引领——发现与分析问题——确定解决方案——开展具体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反思——开展新一轮校本教研规范的教研程序。
31、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科学设定每个学期学校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活动计划。学校教研组的计划要着眼于学科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以课例为基点,在每个学期安排一定意义的主题活动,发挥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典型的引领作用,并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32、规范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要坚持至少一周一次集体备课。备课要做到有规定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明确每一次备课的主讲人,并做好备课记录。
34、严格建立听课学习制度,三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和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评课20节以上;一般教师听课评课15节以上。听课时,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
35、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育教学科研实践。每位教师都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确立研究的问题,并开展行动研究。每学期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必须完成两篇教研论文,指导青年教师完成一篇教学论文、一节成功的示范课。
七、专业素养
36、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教学水平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努力适应英语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以此引导学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7、提高语言素养。具备学科教师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较好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能够用英语实施课堂教学,并在教学中使用与学生英语水平相符、并略高出学生英语水平的课堂用语,起到组织教学和为创造更多接触英语的机会的作用。
38、必须充分了解英语学科教学理论与方法,对基本的学科体系有一定的深度理解与把握。尤其要加强对语言学习理论与方法的理解与把握。掌握学科前沿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并能够通过英语教学实践,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39、认真参与学科国培、省培、市培、县区培训等各级培训活动,通过提升性培训,扩大自己的视野,更新专业知识。并主动通过开展定量的专业阅读、撰写各级别专业论文、积极参与网络论坛交流等主题活动,超越经验状态,真正走进专业。
40、开展教学反思。教师要通过合作学习和合作研究的机制与其他教师主动分享,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集体议课,加强交流和反思意识。采用“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堂交流——课堂文化”四个维度的课堂观察法准确观察课堂教学结果,进一步发现问题进行有效反思。每位教师每周要写不少于1/4新授课时的教学反思,在学科组或校内交流。
第二篇:初中英语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初中英语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一、教学准备
1、合理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学科教学计划的制定要基于对《课程标准》的学习、《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具体学情的分析,科学制定合理、有效、弹性的教学计划。
2、掌握《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与基本理念。明确《课程标准》关于初中阶段3—5级有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分级标准。
3、认真理解依据《课程标准》理念所编写的教材的特点、整体体例。熟练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明确各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对教材中出现的“四会”词汇、常用短语、重点句型、基础语法等要了如指掌。
4、科学地分析和把握教材,更好地把握
“用教材教”的理念。准确把握教材重点与难点,并能够尝试开发和使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优秀教学资源。
5、熟练掌握与教科书相配套的各种资料,如《教师用书》、《评价手册》、光盘、磁带等教辅材料。
6、坚持教研组集体备课。建立学校教研组和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发挥校本教研的实践引领作用。
7、精心规划教学设计方案。能够依据学科《教学设计评价标准》设计教学方案,科学、合理地设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符合教学规律、符合课程标准、具有全面型、阶段性、可选择性和可调整性。教学设计要有一周的提前量。
二、课堂教学
8、能够遵循英语学科的教学规律和语言学习归来进行教学,课堂教学要有效体现语言的输入、吸收和输出的学习过程。
9、能够遵循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students’
centered)课堂。通过pair
work和group
work的学习方式,有效实现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10、掌握英语教学中的真实原则,组织语用真实的课堂教学活动。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巧妙地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参演作用,使课堂教学环节自然衔接与过渡,教学步骤“有序”与“无序”有机结合。
11、掌握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原则,课堂教学直接针对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有限的教学时间的效益,有助于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里达到或超过规定的学习目标。
12、正确运用pwp教学模式、任务教学模式、自主教学模式等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应该具备热身复习——新语言的导入——新语言的学习——新语言巩固——新语言运用——总结归纳六个环节的基本教学程序。
13、坚持对不同课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程序实施有效教学。
⑴语音教学要遵循准确性、综合性、趣味性的原则,给学生以规范的语言启蒙训练,使学生了解语音在英语学习中的意义,具有把音、形、义联系起来的能力,掌握读音规则,有一定的拼读和拼写能力。
⑵词汇教学可采用列举归类法、上下文释义法、语境教学法等提高记忆效果,促进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讲解生词要注意简洁性、联系性和有效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⑶语法教学要注意系统性、层次性、交际性和多样性原则,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注重语法的实际应用功能。
⑷听说教学可以集中训练为主,分散训练为辅的原则,以听带说、听说结合。
⑸阅读教学要精讲教材内重点的阅读材料,传授语篇结构知识,培养逻辑推理、评价和判断技能,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语言材料,提高准确获取信息、快速感知文字材料的能力。
⑹写作教学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训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进行模仿写作、尝试写作和自由写作(如写日记等),要把写的教学与听、说、读的教学有机联系起来,注意体裁的多样性和实践性。
⑺复习课的知识点整理要全面,考点展示要精选,重点难点要细讲,练习形
式要多样,强化训练要有针对性。
14、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师能够将语言学习与情感态度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努力把情感态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英语教学过程之中。通过教师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健全的人格感染和影响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热爱和兴趣。注重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情感态度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15、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活动在面向全体的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学习基础、学习兴趣、认知方式、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式和特点等方面的不同。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的差异,在教学中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教学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效益。
16、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够恰到好处地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有效辅助教学,使学生在情境与语言输入之间建立联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加语言输入和运用机会,以促进学生有效地习得目的语、得体的运用语言。
17、教学行为规范。教师要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
板书工整,条理清楚。要尊重、信任学生,激励学生。要按时上下课,上课不得无故离开教室,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
18、课后反思及时。每课时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针对教学效果、个人体会以及存在的问题,养成当日及时完成撰写教学反思报告的习惯。
三、作业反馈
19、课后作业。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及时设计、调整并布置适量的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
⑴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的作业,如开展校外学习小组活动,写观察日记和调查报告等。注重作业训练时效性,提高作业内容实效性。
⑵作业的内容要精选,份量适当,难易适度,并具有层次性、思考性、应用性、开放性。要控制作业总量,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保证练习质量。
20、作业批改与讲评。认真批改作业,做好评定与分析。要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和不同学生的需求采用启发式和评语性的批改方式;注重讲评的针对性和讲评形式的多样性。
四、教学评价
21、以课标为依据。
⑴确定评价内容。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体现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⑵确定评价标准。评价应以检测和评价指标为依据转换教学目标,提出具体测评要求和标准,做出语言能力评估表,从学生的表现上测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22、优化评价方式。
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⑴形成性评价可采用平时检测、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
⑵终结性评价应采用不同类型的综合性和表现性的评价形式,以口试、听力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
⑶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查。
23、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
⑴注重对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及其综合语言运用的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要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能力。
⑵在设计试题时要依照《英语课程标准》,紧扣教材,结合学生实际,不出偏题、怪题,难易适当,有一定的区分度,应淡化纯知识性的考查,不出偏题怪题。
⑶要根据评价的目的合理地设计试题的类型。要合理安排考查、考试的次数,控制总量,不增加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提高每一次评价的有效性。
24、注重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⑴明确评价功能。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重视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反馈和诊断作用,起到对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
⑵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
①评价结果的呈现应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或百分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②评价结果要坚持发展性原则,评价结果既反映学生学习现状又反映学生发展潜能。
③关注学生的进步,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课外指导
25、课前预习。坚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课前预习,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准备充分,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教师要精心设计预习方案,难易程度要适当,并保证具有启发性,切记流于形式。
26、课后复习。培养学生及时进行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指导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易错易混淆的问题等进行整理复习,形成课后复习的反思意识。
27、注重差异,分类指导。认真制定优生和后进生辅导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培优辅差工作。对于优生,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作业训练,都应适当提高要求;对于后进生,应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耐心辅导,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帮助,对其进步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8、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教师应更具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结合学生发展实际,有计划、有组织、有创造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地制宜的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短剧,以及英语角、英语演出、英语主题班会以及英语作品展示会等;适当组织学生参与社区英语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跨国学生交流活动。
六、教学研究
29、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教学研究是引导教学进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每一名教师都要增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意识,以改革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和教学实验。
30、健全以教师为本的校本教研制度,建立、健全学校组织——制定计划——专家引领——发现与分析问题——确定解决方案——开展具体的校本教研活动——总结反思——开展新一轮校本教研规范的教研程序。
31、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科学设定每个学期学校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活动计划。学校教研组的计划要着眼于学科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以课例为基点,在每个学期安排一定意义的主题活动,发挥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典型的引领作用,并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32、规范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要坚持至少一周一次集体备课。备课要做到有规定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明确每一次备课的主讲人,并做好备课记录。
33、备课形式要灵活多样,注重对典型问题的解决,避免一言堂的听讲式教研活动。倡导集体研课——议课——听课——评课——反思修改的教研模式,提高听、评课的技巧,并建立备课电子档案,实现资源共享。
34、严格建立听课学习制度,三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和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评课20节以上;一般教师听课评课15节以上。听课时,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
35、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育教学科研实践。每位教师都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确立研究的问题,并开展行动研究。每学期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必须完成两篇教研论文,指导青年教师完成一篇教学论文、一节成功的示范课。
七、专业素养
36、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教学水平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努力适应英语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以此引导学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7、提高语言素养。具备学科教师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较好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能够用英语实施课堂教学,并在教学中使用与学生英语水平相符、并略高出学生英语水平的课堂用语,起到组织教学和为创造更多接触英语的机会的作用。
38、必须充分了解英语学科教学理论与方法,对基本的学科体系有一定的深度理解与把握。尤其要加强对语言学习理论与方法的理解与把握。掌握学科前沿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并能够通过英语教学实践,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39、认真参与学科国培、省培、市培、县区培训等各级培训活动,通过提升性培训,扩大自己的视野,更新专业知识。并主动通过开展定量的专业阅读、撰写各级别专业论文、积极参与网络论坛交流等主题活动,超越经验状态,真正走进专业。
40、开展教学反思。教师要通过合作学习和合作研究的机制与其他教师主动分享,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集体议课,加强交流和反思意识。采用“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堂交流——课堂文化”四个维度的课堂观察法准确观察课堂教学结果,进一步发现问题进行有效反思。每位教师每周要写不少于1/4新授课时的教学反思,在学科组或校内交流。
第三篇:通城县初中物理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物理教学常规
讨论稿(李良执笔)
物理学科是以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自然科学事实、原理和规律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学科,物理学科教学应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经历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认识和运用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物理学科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通过多样的学习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建立物理知识的结构,形成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关心自然和社会,渗透人文精神。
一、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1、教研组设置和管理
以年级为单位分别成立八年级教研组和九年级教研组,每组选派一名骨干教师任组长,强化对教研组的常规管理和动态管理。每学期教研组集中活动不少于8次。
2、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
开学初订好全期教研活动计划,安排好教研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中心组织者或中心发言人。每个活动前组织者要让每一位教师明确活动的目的,各自的任务,活动的程序,预期的效果。
3、做好记录
活动记录要规范,要记录考勤、活动安排等。集体备课要详细记录每次活动的中心议题,每个发言人发言的具体内容,活动后达成的共识或得出的结论,取得的效果,任务分配等。听课记录,可略记听课过程,要详记师生互动过程及学生的学习活动。评课记录,可略记带共性的评价,要详记新课程、新理念的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的设计及教学效果的评价。
4、活动内容、形式
教研组活动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是学习教育理念、研读课程标准、举办专题讲座、开展集体备课、组织听课评课说课、进行学情分析、对某一教学问题讨论交流、对某课堂教学设计研讨,对教学案例研究分析等,每位教师要参与活动全过程,成为活动的主体、主人。
教研活动要依据年级或学科的师情、学情、教情,针对存在的急需解决的、主要的实际问题确定若干研究重点,并围绕研究重点确定活动内容、组织活动。在解决的问题宜小不宜大,要实不能虚,如①这个教学内容我怎样引导学生学习;②这个难点我采取什么方式、方法突破;③谈谈我的一次教学得与失;④这个内容我怎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⑤一道题的多种解法;⑥后进生的成绩是如何提高的„„
5、及时总结、交流
每学期各教研组要对活动开展情况、教研工作重点研究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基本结构为总结成绩(重点)、指明问题、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多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达到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让教研组成为培养教师的摇篮,提高教师素质的渠道,开展专题研究的途径。
二、学科教学计划
1、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
(1)要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通览全册教材的知识结构。
(2)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分析(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学习习1
惯、活动参与程度,操作技能等)、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改革的设想、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教学进度、重要的教学活动组织、各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时分配。
2、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1)熟悉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应首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钻研全册教材,掌握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基本的教学目的要求;分清教材各部分内容的重点;把握教材的难点、疑点、关键点,考虑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和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及应做好的准备工作等。
(2)教学改革实施设想:教师要依据学科特点、学生学习现状,针对存在的具体的实际问题,确定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教改研究专题确定力求“小”、“实”、“活”,有一定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要分条列项写清实施步骤、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设想。
(3)实施教学计划的具体措施:完成教学计划的具体措施是教学计划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在深入分析学科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之后,从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深入研究教材、开展教学专题研究、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进行质量监控、加强“双基”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做到:
①贯彻、实践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某些具体的途径、方式、手段等来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注重多种教学策略的有机结合和优化。
②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共性与教师个性的有机结合。好的教学措施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而且要体现施教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教学观念以及教学个性。
③教师在制定教学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心理、生理特征、个性需要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应注重实效性。
④教学计划的具体措施及实施应体现一定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制定的措施 应力求具体、明确、易行。
要依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学校开展教学检查,进行教学评价,应以教学计划为依据。
三、备课要求
(一)、基本要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备课要充分体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做到“四备”,即备教育教学理念、备教育教学资源、备教育对象、备教学策略和方法,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办法,实施有成效。
1、学习课程标准,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学要求和任务。
2、钻研教材(或材料)
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物理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和突出重点,适当分散难点,做到内容、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3、了解学生
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4、制订课时教学计划
教师应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做到明确、具体。
5、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在编写教案前对整堂课的教学应有总体的设计,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奏,很有实际意义。
总体思路应考虑目标、内容、条件等各因素彼此协调平衡,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组合,要有弹性,便于整体把握,要考虑教学组织、教学进程和教学策略的运用。
6、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的设计)、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教学后记等,(二)、对教案设计中主要环节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
目标的设置与陈述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从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相结合的角度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要选择合理的目标定位,要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当前行为目标,教学目标要用外显动词表述,外显行为动词直接要求学生如何去做,也可以直接通过学生的外显行为来观察和检测,有利于及时调控课堂教学的节奏。
(2)教学重点、难点
从确立的目标出发,认真钻研教材,分清每项具体内容的主次,确定闪光点,放在突出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找准疑点、难点和关键,对重点、难点要有具体的解决措施,优化教学过程。
(3)教学准备
为创设情境,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现有条件,恰当选用教具,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必要的演示、操作、实验等手段,也可以自制教具和课件,教师要提前试做及操作一次,并依据教学活动需要布置(检查)学生应事先准备的学具,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4)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案实施的核心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①导入环节
导入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巧妙的“导”,创设情境,让学生全身心的“入”,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可采用实验引入,录像材料的引入,复习旧知识的引入、学生活动引入等,要求通过适当内容或简短语言,把学生尽快有效地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导入起点要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标准,关键看导入设计是否让学生尽快入境,是否服务于教学内容和重点,教案中应明显体现创设的情境,导入语言及提出的问题。
②问题设计
问题的设计要具体、明确、适宜。要有启发性、层次性、条理性、探究性,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思维广度。切忌“满堂问”或“以问代讲”。设计的问题或预设的问题要明确反映在教案上,以防止提问的随意性。此外,教师还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如何筛选问题。通过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案中要突出引导的语言及方法。
③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教学设计要把落脚点放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上,对学生在获取知识、方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和对策。教案中应突出师生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空间的安排以及对重难点的处理,要重点体现教法和学法。
④课堂训练设计
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练习的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和适当的梯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要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使练习真正起到巩固、深化的作用。课堂训练以10分钟左右为宜。
(5)实验设计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特点之一,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探究实验等,教师的演示实验不但要求学生关注所观测到的现象,还要求理解现象所表明的物理实质,了解实验装置的基本原理,在学生实验中都要求学生在明确试验目的、实验原理的前提下能正确选择仪器和工具,准确获得实验信息,合理处理实验数据。通过归纳演绎得出结论。对于探究实验应注重假设、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等环节,并注重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及交流,要的所侧重,不必七个环节面面俱到。
(6)板书设计
板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纲目。课时板书设计包括分板书和整体板书,要突出学科特点,要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网点和活动主线。板书设计要做到巧妙、精炼、准确、条理清楚。布局要合理、美观,力求多样化。
(7)作业设计
作业是学生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理想的生成过程和体现过程。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必须加强与学生的生活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方式和措施。应由单一的机械重复练习向多层次,多形式,开放型方向转变。应由生活到物理,由物理到社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作业内容要有利于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次作业要控制总量。
(8)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要重点写自己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如写本节课的最成功之处;写本节课的最失败之处;写教师的创新之处;写学生的创新之处;写今后如何改进。要有感而写,不刻意要求每节课必写。
(三)、对旧教案或公共教案使用的基本要求
1、集体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的环节:教师个人备课—中心发言人说课—教师集体议课—修改教案—中心发言人讲课—教师集体评课—修正教案—同课异构。也就是说这种教案可以集体使用,学校应将这类教案集编成册。
2、教师个人备课教案
由教师一人执笔书写,教师集体使用的教案,这类教案没有经过授教者的思考、准备,不能使用。
3、旧教案
旧教案是指近年来教师个人的备课教案,教师可以温故旧教案,更新教育新理念,增删例习题,重构教学过程。反对一成不变地使用。
4、书本教案
教师可以借鉴、参考他人“教案”(如书店购买的教案书,网上下载的教案),形成教师个人使用的“案中案”,反对拿来主义。
5、电子教案或课件
教师用电脑编写的教案称为电子教案,电子教案有两种类型:PPT教案和WORD教案。而PPT教案侧重于课堂使用。WORD教案侧重于检查工作使用。提倡使用电子教案,反对从网上下载后直接使用,特别是WORD教案。
四、课堂教学
1、必须遵守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教师要按课表上课,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上
课不迟到,下课不拖堂,不得随意中断教学活动;要精神饱满,不带个人情绪;上课时不得无故离开教室,不做与教学无关的视;要注重仪表,不着奇装异服,打扮适合教师身份;不得抽烟,不得酒后上课;不坐着讲课;关闭无线电通讯工具;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歧视学困生,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把学生赶出课堂,更不准学生停课回家。不得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既教书又育人。
2、形成一定的教学风格(模式)。下面提供几种教学模式,供大家参考:
模式1:“引导—发现”模式
教学结构: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猜测—提出假设—推理验证—得到结论
模式2:“活动—参与”模式
教学结构: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活动内容—分组实践活动—师生合作研讨—全班交流学习—活动总结
模式3:“讲解—传授”模式
教学结构:温习旧知识—提出问题—讲解新知识—模拟练习—归纳晓结—分层议练—总结—作业练习。
模式4:“自学—辅导”模式
教学结构:提出自学要求—分组自学—提出问题—讨论交流—答疑讲解—自我练习。
模式5:“讨论—交流”模式
教学结构:提出讨论问题—分组讨论—形成研讨结果—全班交流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明确三点:一是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二是最有效的模式应是让积极主动地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三是实现最佳教学过程最好是各种模式的灵活选择,互相补充、合理结合。
3、按一定的程序展开课堂教学。教学程序(教学过程设计)是指教学步骤、教学层次,它表现为教学活动的先后次序,各教学内容的着力度及教学方法。这里提出几个基本要素:
①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情境创设是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形式。提供以下四种形式供参考: ◆问题情境:问题→认知冲突→求知欲
◆活动情境:活动或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情境:实验→动手、观察、分析
◆故视情境:故视→激发学习兴趣
②师生互动的安排。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是教学程序的核心,要作到四个和谐统一。即学生的主体活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知识建构的和谐统一;情感态度与知识技能的和谐统一。教师的教主要是为学生服务。“教为主导”的着眼点是“学为主要”。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和机会并调动学学生的主动性。“学要主动”是指学的目标与教的目标一致,学生能主动利用教师为之创造的条件和机会学习。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要留思维的时间给学生,要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要暴露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要加强生生互动,让“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补充展开:一方面,物理教学活动科学探究活动,往往需要分组,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让小组每个成员承担与其兴趣、能力相当的一部分任务,小组成员及时通报进展情况,介绍各自的收获,每个小组把自己小组收集到的有价值的资料、信息甚至成功的实验、探究表演,推荐给全班同学,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在小组活动,让小组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在切磋争辩中过滤问题,去伪存真,或让小组成员充分展示学习成果,在交流反馈中发现问题,订正错误。通过有意义的协商和共享,从别人的意见中受到启发,起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作用,使课堂上学生人人有所获;另一方面,物理是生活的学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生活,寻找实例,班上有几十位学生,就可能举出几十个实例,或者这个学生知道这个方面,那个学生知道那一方面,实现学生占有的课程资源全班共享。其次教师是合作者。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合作的伙伴,师与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拉近,学生上课如沐春风,思维积极,乐于表达,相互启发、激励,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出现、创新精神的养成、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合作者,教师能容纳学生的不同意见,允许学生犯错误,并能和学生一起去寻找错误的原因,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取经验。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点拨,从而使学生对物理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能力,扩展思维空间,从而完善各成员的知识结构。)
③课堂练习设计。有这种情况,教师汗流浃背,例题、练习分析透彻,讲解十分详细,但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究其原因是由于在物理课堂练习中没有很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注重教师的讲,而忽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忽视学生自身的感悟、内化。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必须合理设置物理课堂练习,突出“学生是物理学习的主人”。练习题的设计和处理, 应具有目的性、层次性和灵活性。目的性就是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的, 特别是学习重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得到进一步巩固。层次性就是依据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层次及目标要求及时处理相应的练习题。灵活性就是切忌把练习题都放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做, 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灵活设计一些练习, 并且及时发现和处理练习中出现的错误, 以便为后面的学习扫除障碍。传统的课堂教学安排课堂小结,这里我大声呼唤:用课堂练习替代课堂小结。
五、实验教学
1、演示实验教师应充分准备,做到心中有底。力争做到现象明显,能说明实验的有关问题。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必须具有示范性。
2、若遇实验失败,须和学生一起讨论实验失败原因,并重新演示或补做。
3、学生实验时,应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常规教育、实验时的安全教育等,学生方可进行实验。学生实验课时,教师要在实验室内巡视,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4、对探究性实验,教师能明锐地发现不同的实验现象,并运用教育机智,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作业和测评
(一)作业
作业应精心设计,物理作业的布置宜适度,不搞机械的过多的练习。针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层次的作业。
(二)批改
1、教师应认真、及时地处理学生的每一次作业。
2、作业批改和讲评应及时。
3、要求学生订正的,则一律要检查订正内容并批阅。仍然没有达到作业要求的必须重新订正,直至符合要求。
(三)测评
按章节内容测评。测评一定要做质量分析,讲评要针对习题、针对知识点,针对学生。
第四篇:初中教学常规要求
一、教研工作
1、全体教学人员必须人人参加教学研究,无特殊情况教研时间不准请假;当教研活动与授课及自习冲突时,要自行调课,尽量参加教研活动;必须服从教研组的工作安排。
2、公开课主讲人要写出详细教案,连同课后评价意见一起交教导处存入教学档案。
3、各学科每学期均应制订教学计划,并确定一至二个教研专题,不断研究,总结提高。学期或学年结束,教师要写出教学总结存入教学档案。
4、各教研组应有计划,有准备的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均详细记录,学期开始应制订计划,学期结束有总结。记录、计划、总结存入教学档案。
5、为了互帮互学,取长补短,提高业务水平,教师听课全期不得少于10节。
6、各教学人员应自觉地跟踪教改动向,更新观念,改进教法和手段,不断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需要。要经常看书读报,积极撰写论文,积极参加各种在职进修培训。
二、备课要求
7、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法、备教法、备提问、备练习、备板书、备时间、备检测和校正。在“十备”的基础上写出单元备课和教学设计。
8、单元备课的基本内容包括单元名称、单元教学目标、单元知识结构、重点、难点、学生情况分析、课时划分等。
9、课时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要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兼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和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反思与重建等。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安排、时间分配等。要特别注意预习环节的设计,特别注意上课开始对上节内容的复习检查,特别注意预留较充分的课内练习和作业训练时间。
10、以新课标为依据,在认真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备好课,兼授多学科的则主备一科,简备一科,且简备一科且简备科在上课前应认真谋划简案,做到胸有成竹。任何人不得无准备上课。
11、教师备课情况学校由教导处牵头,教研组长参加,每学月检查一次。各教学人员按部颁要求写出相应课时的教案,要求备超周课,每周各年级各学科超备课数为:
七、九年级语文2-6教时,八年级语文每周2-5教时,各年级数学每
周2-5教时,七年级英语每周2-4课时,八、九年级英语2-5教时,物理、化学、各年级政史每周均1-3课时。备课情况记入教师个人档案。
12、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备课时应先做一遍。理、化、生应做的实验,教师要亲自操作一次,并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确保实验的成功。
13、教师备课要写好教案(或教学设计)。(1)教案一般应按课撰写或按专题撰写。(2)教案的基本内容是: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和教学准备;教学步骤(含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和学法指导);板书设计;作业内容。教师应坚持写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鼓励教师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执行课程标准,灵活机动地使用教科书。
14、各备课组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实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由各科年级组组长负责,集体备重点课、疑难课。
15、教学设计的形式可灵活多样。具有针对性,突出实效性。复习课、练习课、习题讲评课都有要有教学设计。
16、备课中对可能利用到的教具、实物、多媒体设备要作好准备。课件制作应根据实际需要,对网络课件或其他音像资料要结合教学实际处理后才能运用,不能滥用。
三、上课要求
17、全体教师须按课程表、作息时间表上课,不得变更课程、课时,不得停课,文科教师早读课须根据教导处安排到堂巡视。在课堂上应精神饱满,仪表端庄,教态亲切,音量适中,讲解清楚,语言准确,有条理,力争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板书应做到布局合理、笔划工整、字体端正、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
18、强化课堂教学的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上课前必须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准备好本课需用的实验仪器、教具、挂图、多媒体课件及电化教学设备远程教育资源等。课堂上,不得随意离开,不得抽烟,不得酒后上课,不得做与教学无关的活动。教师必须于上课铃响前1-2分钟到教室候课,准时授课,严禁迟到;下课铃响,及时下课,无特殊原因,不得拖堂,确保学生的课间休息。杜绝“满堂灌”,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时间应适度。
19、组织教学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维持好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使所有学生集中精力、认真思考。要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注重学
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注重学生思维方法、解题思路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20、上课时要注意讲究教学方法,教学艺术,要使用各种教学手段,要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要实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要积极使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21、教师不带通讯工具进课堂,上课不迟到,下课不拖堂,仪表端庄,教态亲切。尊重学生人格,努力创造轻松愉快快的教学氛围,激励学生参与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杜绝上课时将学生赶出教室、罚站等侵犯学生权益的错误做法,教师可以尝试无举手回答问题的民主交流方式。
22、教师上堂既要传授知识、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要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堂教学要讲究方法,注重课堂生成,注重教学过程。教师不能做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应走下讲台,成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合作者。
23、教师上课要关注学习兴趣和经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启发式和参与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交流和互动。依据实际情况和信息反馈及时对教学任务加以数量及难度上的调节,不拘泥于教案,着重于教学效果。提倡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辅助教学。
24、学校要通过听课、召开学生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教师上课的情况并及时反馈。校长和分管教学的领导每学年听课一般不少于15节,教导处、教研室主任每学年听课不少于20节。听课要有记录、有分析、有反馈、有指导。
25、请假经值日领导准假后由本人将课程安排好,并书面报告教导处。
26、上体育课的室外课时教师要安排学生统一活动,负责学生安全,教师不得离开操场。学生不得到寝室、食堂、教室等处,更不得出校门。
四、作业设置与批改要求
27、作业的布置要符合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
28、作业设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以利于巩固新学的知识,掌握“双基”,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份量要适中,作业批改必须及时,不得积压,每次批改须写明批改日期,打出等第。作业中的错误要认真记录,或集体订正,或教师批改,不允许打“×”了事,不准找学生代改,批改一定要准确,对少数作业差、错误多的提倡面批、面改,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学生作业中的差错教师检查指出后,应由学生自己订正,再由教师审阅。
29、各科作业量
(1)语文:课堂作文(大作文):带一个班语文的每学期不低于7篇,带两个班语文的每学期不少于6篇;其他练笔(包括日记、周记、小作文等)每学期不少于一万字;作业以基础训练或配备的其他资料中的一本为主,分课时批阅;单元测试每1-2单元测试一次;重视书写的训练及课外阅读,有相应的措施和办法。
(2)数学:以基础训练或配备的其他资料中的一本为主,分章节批阅;课堂作业本每周不少于2次;单元检测原则上每章检测1次。
(3)英语:注重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有相应的作业;以基础训练或学校配发的教辅中的一种为主,分单元批阅;重视听力及英语口语和作文的训练;每单元测试1次。
(4)理化:以基础训练或配备的其他资料中的一本为主,分章节批阅;每章测验1次;
(5)政史:没课或每节批改作业1次,进行适当的单元检测。
(6)其它学科的书面课堂作业数量,原则上每周1-2次,每次不少于3个题。(7)九年级复习课以学校配备的资料和试卷为作业的主要形式,要及时检查、订正和批改;检测以月考为主。
30、作业批改要及时并注明批改日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经常性地给每一位学生书写促进学生发展的激励性评语。作文批改要有眉批、总批。老师批改作业时,要做好摘记。以作讲评和辅导的依据。
31、教师批改要认真,书写要规范,严禁潦草和写错别字;作业布置一次,批阅一次,不得累批、隔批、漏批、错批。
32、搞好作业讲评,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有准确的评定等级,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分析原因,提出改正意见。
33、作业批改之后,教师要督促学生自己订正、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自我检查和订正的习惯。作业中要有倾向性的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订正。作业中的个别问题,教师可以面批。
34、各科作业的布置及批改情况,教务处组织实行定期检查制度,检查结果进行量化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课后辅导工作
35、教师在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对学生的应用能力,掌握知识的情况经常性的开展“补缺补漏”工作及“巩固提高”工作。要利用各种渠道给差生积极辅导,热忱帮助,并配合家长做好差生转化工作。要坚持正面引导,促进进步,避免简单粗暴,欲速则不达。更为重要的是要对那些有发展前途、兴趣
浓厚,或在本科跛腿的优等生给予特别辅导,这是提高我校中考达线率的重要工作,丝毫不能疏忽大意。要利用一切可用的课余时间如早读以前,中午或放学后甚至节假日给他们单独辅导,切实提高他们的成绩。课后辅导要经常化、制度化,不能忽冷忽热,或做表面文章,要讲究效率。
六、教学检测要求
36、教学质量检测的方式包括课堂测验、单元测试、期中检测、期末考试、毕业考试、升学考试等。单元和课堂检测由任课教师负责组织.期中、期末考试由学校组织,并对考试结果进行定量分析,作为教师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之一。
37、教学检测是教师了解自身教学情况,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各统考学科除以上学校安排的检测外,在每单元或章节新课上完后,应及时检测。
38、检测试卷要及时认真批改,不得由学生代阅,各种检测结束后教师要认真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寻求解决办法,以使检测取得最佳效果。
七、教学检查工作
39、参加检查人员
参加检查人员为校长、教导处人员、年级组长及各教研组长。40、检查方式
每学月检查一次备课和作业(含基础训练)和听课笔记,(具体时间见行事历和通知)。每学月检查时,教学人员要将应提供的材料。及时收取,放到指定位置。
41、各科周备课时数见《备课要求》,月作业次数见《作业设置与批改要求》。
42、教学检查的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之一。
八、课改工作
43、所有教师要高度重视课改工作,把它当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以完成,任何人不得敷衍塞责,拖延课改。
44、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活动,同时要不断研究课改信息,不断提高课改理论水平。
45、课改实验工作一定要落实到课堂上,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所有课改
学科教师要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创新;切实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46、课改学科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研究,要写课改周记,每周一篇,要根据要求,认真写好课改心得体会,要积极撰写课改论文,每学期不少于一篇。
47、课改学科教师要加强联系,经常交流,互相听课,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要上一节研修课,邀请同行参加,课后要认真研讨,形成书面材料存档。
48、学校举行的有关课改方面的活动如课改工作会议、公开课、研修课、讲座等教师要积极参加。
2013年2月
第五篇:龙岗区初中英语教学常规(试行)
龙岗区初中英语教学常规(试行)
为了进一步加强英语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制定初中英语教学常规。
一、备课
1、备课程。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准确把握英语课程分级目标,了解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深刻领会《课标》中的六条基本理念和九条教学建议。
2、备教材(含作业)。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新教材,从整体入手,熟练掌握本学科教材的全部内容,了解整个教科书的教学时间分配、教材概述及与教科书相配套的系列材料;把握以功能为线索编排的相关单元、复习单元和各单元的复习要点;在弄清每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同时精选习题检测课堂教学效果。
3、备学生。要求教师了解各种不同层次学生(优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等)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情感状态、生活经验等非智力因素,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学情的学生研究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充分体现在英语课程实施过程中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4、备教法。要求教师吃透《教师用书》前言部分的课堂教学步骤及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领会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建议;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相关活动;积极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让学生学会“能做某事”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
5、备课程资源。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积极利用其它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教科书凡有录音符号的均要求将录音机带进教室播放教学录音带;有条件的学校提倡自制教具和多媒体课件。
6、写教案。教案应有共同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扩展内容,以便指导分层教学;有实践性活动和创造性活动,还应该有个体活动和小组活动。此外,听、说、读、写应该有主有次,互为支撑和发展。为便于统一管理和检查,建议对有关备课作如下要求:
A每个单元7个教案,即7个课型的教案(若实际授课多于规定课时,教师应将授课内容在备课本上做好记载);
B课时备课应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程资源、教学步骤、作业内容、部分体现教学风格的板书设计、教学后记(即教学的反思、反馈和补救措施)等;
C切实加强集体备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备课不受《教师用书》和《优秀教案集》的束缚,不照抄照搬,敢于创新,大胆整合教材,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实情,注重实效;
D教案应提前一至三日完成,以便根据前面授课情况作适当修改,应与课堂教学基本吻合,杜绝发生只上课不备课等教学事故。
二、上课
1、认真贯彻课程改革精神,落实英语课程标准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的分级目标要求,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依据课程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引导学生进行任务驱动型学习,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集体讲授时间不得超过课时的30%;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交流、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3、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需求,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关注学生情感,鼓励和尊重每个学生,积极推行师生、生生互动模式,发展合作精神,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5、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6、积极开发英语课程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条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拓宽学生学用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能熟练用英语组织教学,遵循UseEnglishifpossible , useChinesewhennecessary原则;发展课堂教学的调控和组织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随堂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过程评价,为形成性评价提供依据;板书工整、美观,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8、学生活动主动、积极,活动方式多样,参与人数较多,活动具有自主性和创新意识,结合学习内容灵活进行实际语言应用。
9、课堂教学整体效益高,教学时间利用率高,学生语言实践成功率高,基本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有强烈的进一步学习愿望。
10、努力减轻学生负担,按时上课(课前唱英语歌曲),按时下课,不准拖堂,课堂作业当堂完成,按要求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
三、作业
1、教师应以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为目标,《综合练习册》的作业应有机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课堂作业应精心设计并当堂完成,真实了解学生对本课时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布置中等学生30分钟能够完成的课外作业。
2、学生作业本应相对分开,即课堂练习本、课外练习本、作文本和听写本。课堂练习一般每个单元4次,课外作业根据需要灵活处理,作文至少每两个单元1次。
3、作文训练应与听力、阅读训练一样,从起始年级及早入手,根据学生学习内容和掌握情况,设计不同形式的题型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使用,如连词成句、造句、看图写话、编写对话、改编课文、命题作文、日记、通知、信件、请假条等,由易到难,认真批阅,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稳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4、对于课外作业的布置,内容要具体,可布置口头或笔头式的复习、预习或提高性的相关练习,题型及题量选择应难易相互搭配,供好、中、差各类学生选择完成,各有提高。
5、课堂作业一律用红笔全批全改,对于错误之处做好记号,要求学生限期订正,并做好记载,分析原因,作为课堂讲评和改进教学的依据。批阅符号的使用要规范,常用提示错误的符号有:Sk.(skip)—漏字,Or.—词序错误,Sp.—拼写错误,Gr.—语法错误,W.E.—用字错误,Pun.—标点错误,Col.—搭配错误,Cap.—大写,Ten.—时态,Voi.—语态等。
四、辅导
1、应建立好所教学生的学习成绩档案,确立不同层次的学生(即优生、中等生、后进生),为分层教学提供充分的依据。
2、做好培优帮困工作,对于优生,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作业训练,都应适当提高要求;对于后进生,教师应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布置难易适中、感兴趣的内容,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帮助,决不允许挖苦、讽刺,对其进步应及时给予表彰和鼓励。
3教师应经常举办一些诸如学唱英语歌曲、朗诵、课本剧表演、书法展览、词汇竞赛、影视欣赏、口语竞赛、英语手抄报等形式的课外活动,这样,有利于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发展特长,激发兴趣。建议要求每学期每校至少举办一次以上某种形式的全校性英语活动;每班每月应举办一次某种形式的英语活动;有条件的学校每天进行30分钟的英语广播。
4、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将学生的课外阅读当作自己的本职工作来规划、组织和指导,确保学生完成15万字的五级目标阅读总量。要求教师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兴趣、习惯和爱好,充分利用课外阅读专题讲座、学校图书室、班级读书角、公共读报栏,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资料或指导学生看阅课外读物。
五、教学评价
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应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特别要加强形成性评价的研究与完善,切忌做形式,走过场。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即“学习过程评价”,学校应按要求及时对学生进行“学习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方式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学生学习档案、各种学习活动的档案记录、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的报告、教师观察记录学生课上各种活动(如学生对话、书面作业、口头问答、演讲、背诵、听力等学习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表现的记录、学生阶段性的对自己在英语听说读写等几项技能发展方面的认识和评价、学生对自己努力程度以及学习效果关系的评价和认识、同学相互间对自己努力程度以及学习效果关系的评价和认识、阶段性检测结果及反思等等。
2、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特定时间内教学成效、学期或学年成果的检测。英语课程终结性评价通常采用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反映特定教学时段所覆盖的知识,重点检测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及其综合语言运用。考试类型可分为诊断性测试和成绩测试。
诊断性测试:应用于课程进展一段时间之后,如
一、两个星期,考试的目的是检测学生在前一段时间之内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的情况,考试内容仅限于近期教学内容,形式可以多样。建议各校用好英语单元过关题,每2个单元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一次诊断性测试,教师可根据学生检测情况,认真查找学生的问题和教学失误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学业测试:应用于课程中间或完成时,通常为学校的期中或期末检测。考试内容覆盖课程前半程或全程的教学内容,考试时间一般为100分钟。考试形式包括听力部分、笔试部分和口试部分。听力部分着重检测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笔试部分应体现课程在评价方面提出的改革任务,即要在检测中减少客观题的比例,加大主观题的比例,以指导教学;口语部分直接检测学生讲英语和在给定语境下,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是比较理想的语言考试形式,也对英语教学有正面导向作用。
无论是诊断性测试,还是学业考试,教师都应规范考试讲评,充分发挥考试诊断、调节、激励、补偿作用的关键环节。试卷讲评应具有五性,即教育性、及时性、针对性、拓展性和补偿性,切忌一讲到底,逐一订正答案。
评价要自始至终坚持公正、全面、科学的原则和鼓励性原则,要有利于保护和加强学生学习兴趣,保护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坚持发展性原则,评价结果既反映学生学习现状又反映学生发展潜能;要坚持合作性原则,提倡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以及学生间的合作;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应在学生最终总体评价中各占一定比例。值得注意的是评价的过程不能加重学生负担,同一种评价方法不宜在短时间内重复使用。
附:各课型的教学目标及基本流程
生词教学课
教学目标:学生学会拼读生词,掌握生词的中、英文解释并学会简单运用,学会科学记忆单词,同时通过堂上强化、快速记忆训练,尽量多地记住生词。
基本流程:在情境中引出生词快速记忆运用练习阅读课
教学目标:学生学会使用不同的阅读技巧达到不同的阅读目的,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学会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语言输出,如复述、讨论等。
读后活动(巩固、拓展)语言知识教学课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文中的重点词组、句型的用法,学会在语句、语篇中运用所学词汇,背颂文中包含本课知识点的句子。基本流程:讲解语言点并加以适当的延伸和拓展背颂文中包含本课知识点的句子
听说课
教学目标:学会运用不同的听力策略完成不同的听力任务;能在听的基础上就相关话题
进行口语表达
教学流程:听前活动(听前预测,明确任务)活动(说:形式操练、交际活动)
写作课(读写课)
教学目标: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能按要求写出文段,格式、标点正确,内容完整,表
达流畅;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或或以小组的方式修改作文。
教学流程:写前准备(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明白写什么,怎么写)独立完
成写的任务作品展评、伙伴互评范文赏析
语法课
教学目标:学生学会从所给的语言素材中发现,归纳语言规则,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相
应的语法规则;学生能根据所给语境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教学流程:呈现语言素材 引导学生发现、归纳语言规则在老师的帮
助下形成相对系统语法规则运用练习
练习讲评课
教学目标:通过讨论,解决练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归纳总结,逐步构建知识网络;通
过补偿训练,确保学生不再出现同类错误
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