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实施要求》学习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实施要求》学习体会
学习了《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实施要求》后,我更加体会到了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实施要求》指出:“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理解、积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有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所以我认为,首先应抓好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为它是理解文章中心意思和写作特色的基本途径。语文教学不但是为了读,而且是为了应用,但读是基础。由此可见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为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同时阅读教学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我一定要更新教学观念 改变传统的课堂结构。
要适应新的教改,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结构,而代之以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要求教师要少讲,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讲授课文,而是引导学生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要发挥的是主导作用,而不是替代作用。要以学生自读为主,把读书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由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阅读,增加学生自我阅读的实践,要求学生对一篇课文通过认真阅读,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哪怕是不够正确的认识,通过课堂讲解,以达到共识。同时,在教学中要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此建立在教师点拨下以学生自读为主的“自读”机制。只有自学,学生才能形成语文能力。
课堂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过分地依赖课内阅读,把培养阅读能力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分析课本阅读上,由于量小,不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学科既有鲜明的独立性,又具有广阔的兼容性。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阅读领域,以多种渠道激趣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把阅读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可以通过别的信息渠道去阅读一些有关的书籍;也可组织学生收听或观看与课文相关的广播、电视、音像制品等,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较好地把握教材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分析人物的特点,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知识,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总之,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局限在狭窄的圈子里闭门造车,而应回复自己的生动和精彩。
二年级备课组金健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常规要求
一、备课
认真备课。教师要在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熟读、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把握教材要点。并有独到的体验和发现。应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的同阶段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写好教案或教学设计。
(一)目标设计
1、明确恰切的教学目标是高水平教学的重要标志。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应该考虑学生的发张,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理念。
2、年段教学目标(如:1—3年级识字达1500字;4年级150—200字的作文;5年级200—300字的作文,并展开小文章的阅读;6年级300字以上的作文,并教授对简短文章的赏析。)、阶段教学目标(如每学期的教学主次、重、难点、教学阶段实现的教学目标成绩)、课时(文)教学目标应当形成从概括到具体的包容关系。
3、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组词、造句、区别形近字、多音字、近反义词等)、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应当明确具体地表述,可操作、可检测。
(二)过程设计
1.教学过程的设计应当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并充分提供主体活动的时间和空间。2.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之间须呈逻辑关系。
3.恰当运用各种方法,创设浓厚氛围,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获得体验。坚决杜绝“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
4.积极引进现代教学技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每星期至少开展一次多媒体教学。
(三)练习设计
1.重视对学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训练。
2.练习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坡度,要体现出认、读、写、理解;综合分析、鉴赏评论这几个层次能力的衔接;练习设计要富于思考性和启发性,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趣味性。3.引入开放性练习,大力推进研究性学习。勉“注入式”的教学模式。
(四)教案书写要求
在重视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教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教学目标 2. 教学重难点 3. 教时安排
4. 教学构思及手段运用
5. 教学过程(步骤)及学生活动的设计 6. 巩固知识技能、促进感悟体验的练习7. 教学后记
二、上课
阅读教学
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切实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鉴赏评论文学作文的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并使其掌握相应的中外文化知识和民族文化知识。
(一)课堂教学
1.课堂教学是一个沟通和合作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2.精心组织、导入文本阅读、小组讨论和大组交流,目的清楚,全员参与。
3.注意学习内容的拓展,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课内外学习的交互点,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4.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量,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体验的过程。
5.文言文教学要有量的保证:除了课本中的文言文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阅读切合其知识水平的课外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基本理解课内外文言诗文的思想内容。保证一定的文言诗文背诵量,小学阶段要求背诵古诗词120首。
6.用适当和别出心裁的方法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小学阶段学生应掌握常用汉字2500字。语文教学均应注意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予以指导。7.提高教师课堂用语的质量,做到指令明确,语言准确生动。
8.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讨论、质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9.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讲授质量,教师的讲授应做到简明扼要,富有启发性。
(二)课外阅读
1.组织剪报、新书介绍、书评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阅读书目,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质量。
2.1-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20万字。
3.小学生要有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并逐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写作教学
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鼓励学生多积累语言材料和生活材料,提倡多写多练,在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
(一)教学
1.启发、培养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准确德捕捉食物的特征,力求感情真挚、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尤其是在课堂活动或生活及时体现。
2.在教材提供的写作系列的基础上,各学科应结合学校、各年级实际制定学期的写作教学计划,避免随意性。
3.每次写作训练均要有教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加大作文指导,要在“写什么”、“怎样写”等方面给学生以启示,并以范文的形式出现,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从而进一步的鼓励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感。4.在达到基本写作量的基础上,贯彻研究学习的思想,对学生适量的进行专题写作训练(如:“我的妈妈”、“家乡”等人物、景色和场地),以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学生作文
1.在学生作文原则上应在规定课时内当堂完成,以训练学生的写作速度。小学五年级学生要做到每课时能写片段或短文250-300字左右。
2.作文每星期不少于一篇,不含考试作文。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促使学生多写多练。创造条件,逐步把学生随笔写作纳入作文训练的主渠道。
(三)作文批改
1.作文批改应遵循“精批、少改、重讲评、重鼓励”的原则,每次作文都要批改、讲评,并对学生范文进行当堂范读。2.作文批改要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并兼顾不同层次有计划地轮流重点批改,重点批改要圈划出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和病句,并针对学生作文的个性化问题或突出优点加上眉批和总评,重点批改也可以是师生间个别交流和面批。其余作文必须过目,注上批阅记号。每次重点批量可以因校、班而异(一般不少于四分之一),并做好批改记录,保证每位同 学每学期得到重点批改的次数不少以8次。作文一般应于一周后反馈给学生,恰当运用各种讲评方法,要求学生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订正、修改或重写。
语文综合学习
组织年级或全校的语文综合时间活动,是语文教研组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活动实质是一种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它可以起到营造语文氛围的作用,使学生从中学到知识,得到熏陶,增强活力,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学校语文组应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选择恰当的方式,每年举行一次以上的全校性语文活动,如语文技能竞赛(作文、普通话、写字、演讲辩论„„)、文化讲座、展览活动等;并提倡使用互联网等现代化媒体设计活动;同时应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生活,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体验合作和成功的喜悦。
学生的专题研究活动是语文综合学习的重要方面,与怎教师可以利用拓展课和研究课的时间予以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自主选题,收集资料和实施研究。
三、作业与辅导
(一)作业
1.作业应精心设计,具体要求见“备课”部分中的“练习设计”。2.作业量要适度,体现典型性和巩固性。3.作业规范、字迹端正、书面整洁。
(二)批改
1.正确(不批错、不漏批、批语用词确切;批改成绩不以“阅”为展示,而以正面直接为主,如分数、笑脸、花朵等;每题批改;批改符号规范); 2.严格(格式、符号、字迹要有要求、错题要订正); 3.及时(写上批改日期);
4.仔细(对学生共性错误和突出的要认真做好批改记录,便于集中进行讲评和指导。)
(三)辅导
1.每位教师手中要有学有余力的学生和学有困难学生的名单。2.教师应该为学有余力学生和学有困难学生建立个案档案。3.辅导形式包括课堂上的即时辅导和课间的单独辅导。
4.阶段学习之后,教师应该与学生共同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四、评价
1.小学阶段每学期日常评价次数不超过3次,一、二年级有期末考察,三-五年级有期末考试。评价结果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级等第,期末总评有日常评价占60%,期末考察综合评定。
2.命题要根据数学计划要求,突出重点,着重考察学生认读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论的能力,不出偏题怪题。小学阶段基础题占80%-90%,提高题占10%-20%。
3.除运用于阶段性和总结性凭借的考察和考试外,要逐步增加日常性评价在学期总评中的比重,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反馈、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科学地核定学生的学期成绩。
4.积极探索综合性学习评价的途径和方法。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重在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 ——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在活动中主动的发现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收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第三篇:葫芦岛市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葫芦岛市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为规范我市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实施有效教学,特制定《葫芦岛设计小学语文课堂 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一、教学准备
1、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开学前,教师对照《语文课程标准》通读教材,整体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明确各单元的重点和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恰当的确定学期和单元的教学目标,制定学期学科教学计划。
2.精心设计课时教案。提前一周写好教案,教案要体现本节的主要内容、过程及主要教学策 略。突出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要完整、环节清晰,充分考虑到学生语文学习特点,采 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3.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年段目标和要求,参照《语文教学参考》,联系学生、教师及教学环境的实际情部分制定集中、明确、适切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操作、可检测。4.科学处理教材内容。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编者意图,在此 基础上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整合语文课程资源。5.准确把握学生实际情况。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包 括了解学的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技能水平、学习兴趣、方法和习惯。6.恰当的选择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 的教学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选择的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确保教学效果。7.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反思前一阶段教学工作的得失,交流近期备课的心得体会,研讨解决 在备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研组要坚持至少一周一次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之前,应保持 1-2个课时的提前量备出个性教案。
二、课堂教学
8.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 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 能,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9.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以要重视个体思考。教师应 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努力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 谐统一。
10.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语言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实 践活动并有所发展。
11.教学行为规范。教师要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语言规范,语速适当;板书工整,条 理清楚。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要按时上下课,上课不得无故离开教室,不做 与教学无关的事。
12.遵循学习规律,有效实施教学。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同时注意不同学段之间的联系和衔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效实施教学。(1)识字教学要贯彻先认先写的原则,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提 高教学效率。要重视写字指导,保证足够的写字时间,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汉语拼音教学要准确把握目标要求,注重趣味性,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2)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 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重视朗读和默读。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全精读、略读和浏览。要注重优 秀诗文背诵和课外阅读和引导,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选择适切的学习内容进行课外拓展,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课内外学习的交互点,真正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和实际“系 统”讲授和操练,更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和定义。(3)写作教学,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这段从开始“习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 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要减少对学生写作 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作文,每次写作训练均要有教案及老师下水文,要在写什么、怎样写等方面给学生以启 发。作文遵循“精批、少改、重评讲”的原则,作文一般应于第二篇习作前反馈给学生,要 求学生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订正、修改。
(4)口语交际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 人际交流的素养。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 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5)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 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 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
13.课后反思及时。每课时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针对教学效果、个人体会以及存 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总结并形成教学后记。教学后记要在授课当日完成。
三、作业反馈
14.科学合理设计作业。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科学合理设计作业。做 到重典型、有梯度、求实效,作业量要适度,注重语文素养提升。禁止机械无效的重复作业 和惩罚性作业。注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提高阅读量。
15.认真批改作业,做好评定与分析。在批改作业时,不但要注意结果是否正确,更要注意 过程是否正确、规范、简捷、清楚。要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和不同的学生的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批发方式,增强作业批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批语要有激励性和指导性。要及时反馈作 业情况,并重视对作业的矫正。
四、教学评价
16.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语文课程评价要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 价。要根据不同的学习特点,以不同学段的目标为参照,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17.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 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查。评价方 式可采用书面测验、口头测验、开放式问题、课堂观察、课后访谈等等。
18.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命题要依照《语文课程标准》紧扣教材,突出重点,着重考查学生听、写的能力。要合理安排考查、考试的次数,不给学生增加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
19.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评价结果的呈现应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除了分数或等级以外,还应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利用应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老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 善教学过程。
五、课外指导 课外指导的内容包括:指导学生自学,解答学生作业中的疑难问题,为缺课的学生补课,组 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等。要通过辅导,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解决课堂遗留问题,通过选择 性作业的指导,促进优秀学生不断提高。
21.课外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办板报、专 题演讲、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计划与总结等,拓展学生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与爱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研究
22.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每一名教师都要增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意识,以改革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和改革实验。
23.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教研组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要 从教学的现实问题出发确定研究课题,努力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4.教师要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35岁以下的青年老师每学期要上一堂研讨课,特级 教师、小学中学高级教师、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年要上一堂示范课或观摩课。25.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必须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每学期确立一至三 个研究主题,确保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26.严格建立听课学习制度。三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和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评课20节以上;一般教师听课评课15节以上。听课时,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
27.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育教学科研实践。每位教师都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 实际需要确立研究的问题,并开展行动研究。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一篇教研论文。教师 要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个人教学特色。
七、专业素养
28.教师要树立正解的价值观,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 发展。
29.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扩大自己的视野,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学识水平和理论修养。超越经验状态,真正走进专业。开展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提升专业素 养。
30.老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应清晰、准确;资料的运用应恰 当、有效;应随时捕捉学生的独到发现和存在问题,与学生平等交流;应注重教学预设与教 学生成的有机结合。
31.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适宜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 学效率。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常规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常规要求
★总体要求:写好字、读好书、作好文、做好人。★教学重点:写好字、做对题。
一、备课:
1、教师必须有备课,可以是纸质备课或电子备课,课时要齐全,要有圈画使用修改的痕迹,电子稿备课的使用修改痕迹要用不同颜色的字体。
2、每单元至少要有1课时的说课稿,可以纸质或电子稿。
3、每周1篇教学反思,要有纸质反思和电子稿。
二、作业:
各年级必须设课堂作业,且必须要在课内完成,由教师认真批改。每次作业前,教师必须从格式上、内容上,提出明确要求,要有课题、题号,做到眉目清晰、条理;书写时让生心平气和地写、静下心来写,养成做题前要用脑想一想,再做题的习惯。
1、设置:低年级设四线三格、田字格;中高年级设课堂作业(中笔记)、写字本、作文本、小作文、读书笔记(重在读书)。其中小作文又叫循环日记,要求每周每生1篇,每学期20篇,拿出7-8篇教师指导。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周一A组写,周二B组写……,2、批改:课堂作业、作文必须由教师批改,实行双线等级评价。小作文(循环日记)、读书笔记,可以由教师抽批、学生家长或学生互批。
3、关于基训、配套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家长或学生互批,注意不能使用红笔。
三、单元检测:
1、要及时检测,由教师认真批改,严禁学生代批、互批。实行双线等级评价。
2、讲评要使用中心校统一的讲评专用纸,讲评要及时,同时卷一起装订整齐,二次补交要合理,双线等级评价,要有封皮且装订整齐。
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的要求
★ 总体要求:简单教,扎实练。
即让学生会最重要,讲多少不作硬性要求,要扎实地训练学生,让学生获得语文上应该获得的东西。
一、简单教:是指摒弃繁琐的教学环节,做到环节清晰、简单,教师必须善于钻研教材,正确地解读文本,教什么比怎么教要重要的多,教课时,不需要把备课写太多,只要教师查阅大量的资料,把大体思路写出来,再加上适当的语言就可以了。要求教师人手一本教参,把教参吃透,课本吃透,明确课堂上应该抓哪点,进行哪些语用训练,怎样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
低年级教学重点是字词句教学。(1)加强字词句的理解和运用。(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3)培养学生提取简单信息的能力。
中年级教学重点是词句段教学。(1)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必须感知课文内容,加强对重点自然段、结构段的理解。(2)加强句式运用、段式仿写,即抓课文重点的词句段让学生学会感悟表达,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让学生反复揣摩、体会、读出来、写出来(小练笔)。
高年级教学重点是句段篇教学。(1)要培养学生对整体文本把握的能力。(2)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人物、语言、写法等作出自己的评价的能力(从语言运用上,从价值观上)。(3)增加文中基本写法的小练笔。
二、扎实练:听说读写书。即让学生明确倾听什么,说什么,读什么,些什么,书什么。
(1)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干什么,要求要明确、具体,干什么,该怎么干,要给学生提示方法,抓住最关键的词语、段落。
(2)指导学生品味典型的语言形式,以及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引导学生抓住训练点,去感悟,去练笔。
三、语文教改前沿
1、县局期末试卷命题原则:
内容:基本是课本、基训(配套)、试卷上的题目,不要做难题、怪题,做本上的、大路边上的题,关键是做对题。
分值:题目分值90分,卷面分(学生书写)10分。10分分为三个档次10分、5分、0分;设置比例为50%得10分,30%得5分,20%得0分,阅卷按其比例赋分。
2、开展学生汉字听写大赛。
内容:各年级生字表后2表的字词,县局检查时纳入评估。要求:中心校在全镇进行1次各年级听写比赛。各完小两月1次各年级听写比赛。
第五篇:葫芦岛市小学数学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葫芦岛市小学数学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为规范我市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优化教学秩序,实施有效教学,特制定《葫芦岛市小学数学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一、教学准备
1.合理制定教学计划。认真领会《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依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木班学生实际,通读全册教材,系统而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明确各单元教学重点及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恰当地确定学期和各单元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制定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计划。
2.精心设计课时教案。提前一周写好教案(备课薄)。教案要体现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过程及采取的主要教学措施。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周密思考各环节、各步骤之间的街接与呼应;精心考虑导入环节的设计、问题和情境的设计、学生活动和师生互动的设计等。彰显教学个性。
3.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其体地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准确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结果目标动词以及“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目标动词,制定的目标要准确、具体、恰当,可以操作、可检测。不同的课型要制定不同教学目标。
4.科学处理教材内容。教师在备课时要细读教材,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问的内在联系和结构关系,明晰内容的内涵和外延,了解内容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把握本册教材与前、后教材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5.全面了解学生水平。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技能水平、学习兴趣、方法和习惯、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对学习内容的准备情况。
6.恰当地选择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选择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要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7.充分准备教具和课件。要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必要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具,使学生充分发挥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而更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多媒体课件和教具的制作要具备:色彩鲜明、直观性强、便于操作演示、能反映知识的本质等特点。鼓励教师自制教具。
8.精选例题、习题。例题、习题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教材为基本内容,讲究精当和典型,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变化、有发展,提倡以少胜多,反对题海战术。
9.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反思前一阶段教学工作的得失,交流近期备课的心得体会,研讨备课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以形成共识。教研组(备课组)要坚持至少一周一次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之前,应保持1-2个课时的提前量备出个性教案。
二、课堂教学
10.注重教学目标的实现,关注“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与“四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上课时要能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有机地融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行为之中,通过教学活动过程,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11.注重思维过程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围绕所要学习的核心内容,设计学生从事的一系列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探索等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完成数学学习任务,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1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努力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
1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揭示知识的数学实质及其体现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等。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
14.注重知识结构教学。要及时对知识进行梳理,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拓展,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1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健全的人格感染和影响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恰当地进行养成教育。要把落实情感态度的目标作为已任,努力把情感态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之中。
16.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17.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18.遵循学习规律,有效实施教学。了解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重视过程教学,注重理解,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效实施数学。树立课堂教学效率意识,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19.教学行为规范。教师要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语言规范,语速适当;板书工整,条理清楚。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要按时上下课,上课不得无故离开教室,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
20.课后反思及时。每课时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针对教学效果、个人体会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总结并形成教学后记。教学后记要在授课当日完成。
三、作业反馈
21.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科学合理地设计、编制作业,做到精选内容,举一反三。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分层次留作业。要控制作业量与作业难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
三、四年级作业时间不超过20分钟;
五、六年级作业时间不超过30分钟。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
22.认真批改作业,做好评定与分析。在批改作业时,不但要注意结果是否正确,更要注意过程是否正确、规范、简捷、清楚。要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和不同学生的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批改方式,增强作业批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批语要有激励性和指导性。关注后20%学生的作业,要及时反馈作业情况,并重视对作业的矫正。
四、教学评价
23.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指导思想,重视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反馈和诊断作用,做好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工作。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24.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数学思考与发展水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等,即时进行评价。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评价,评价时应注意记录、保留和分析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
25.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查。评价方式可采用书面测验、口头测验、开放式问题、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等。
26.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要注重考查学生对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本质的理解,考查学生能否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应用。因此,在设计试题时,应淡化特殊的解题技巧,不出偏题怪题。要根据评价的目的合理地设计试题的类型。要合理安排考查、考试的次数,控制总量,不增加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提高每一次评价的有效性。
27.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评价结果的呈现应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或百分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利用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课外指导
28.课外指导的内容包括:指导学生自学,解答学生作业中的疑难问题,对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为缺课的学生补课,组织开展数学课外活动等。
29.注重差异,分类指导。辅导与补课应根据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要通过辅导,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解决课堂遗留问题,排除后续学习的障碍。通过选择性作业的指导,扩大优秀学生的知识面,发挥其优势特长,促进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30.课外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办数学墙报、撰写小论文、制作实际模型、数学专题讲座、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组织实施综合与实践活动等,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爱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教学研究
31.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教学研究是引导教学进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每一名教师都要增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意识,以改革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和改革实验。
32.健全以教师为木的教学研究制度,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教研组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要从教学的现实问题出发确定研究课题,努力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集体备课,开展说课、听课、评课和各种形式的观摩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整体教学教研水平。
33.教师要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要上一堂研讨裸,特级教师、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年要上一堂示范像或观摩课。
34.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必须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每学期组织一至三个研究主题,确保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解决教学工作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35.严格建立听课学习制度,三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和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评课20节以上;一般教师听课评课15节以上。听课时,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
36.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育教学科研实践。每位教师都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确立研究的问题,并开展行动研究。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一篇教研论文。教师要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个人教学特色。
七、专业素养
37.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数学教育成功的关键。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38.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扩大自己的视野,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学识水平和理论修养。超越经验状态,真正走进专业。开展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教师每学期的阅读量不少于50万字,写作量不少于1万字。
39.必须有坚实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教学知识。要深刻认识和理解《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理念和内容标准,明晰数学教材的知识结构;具有坚实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掌握内容标准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全新的数学教育视角,灵活处理数学教材的能力。教师不但要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还要注意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有助于学生理解的教学知识。
40.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愉。要反思教学设计,反思教学行为,反思教学效果,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关注,经过教师探究式的思考与行动,在教师主动的建构中获得成长。每位教师每周要写不少于1/4新授课时的教学反思,在学科组或校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