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教案
attach a document to a letter
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教案
1、学习文言特殊句式。
2、学习文言固定句式。
3、了解文言句式的特点。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
教学设想:本专题共分5课时,其中讲授2课时,练习3课时。教学过程:
一、高考回顾:
二、文言句式:(一)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的显著特点,是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词“是”,而古代汉语中的“是”主要作指示代词用,汉魏以前一般不用来构成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
(1)用“。。。者。。。也”表示。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用“。。。。。。。也”表示。如:“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3)用“。。。者。。。”表示。如:“愽鸡者袁人,素无赖。”(4)用“。。。。。。。。者也。”表示。如:“晏婴,齐之习辞者也。”(5)用“为”“乃”“则”“即”等词表判断。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6)用在谓语前加“非”表示否定判断。如:“此非空言也。”(7)用“是”表示判断。如:“巨是凡人。”
2、被动句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其常见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用“于”作标志。如:“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2)用“见”作标志。如:“秦城不可得,徒见欺。”(3)用“见。。于”作标志。如:“臣诚恐见欺于王。”(4)用“为”作标志。如:“兔不可复得而为宋人笑。”(5)用“为。。。所。。”作标志。如:“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6)用“被”表被动。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7)主谓之间直接构成被动。如:“举孝廉不行。”
3、倒装句
(1)主谓倒装:如:“甚矣,汝之不惠!”(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如:“时人莫之许。”()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卿欲何言?”()用“之”“是”“之为”“唯。。。是。。”把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3)定语后置:
()中心词十之十定语十者 如:“马之千里者”()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中心词十数量词
如:“尝贻余核舟一”(4)状语后置:
()用“于”构成的介宾结构做状语,放在动词谓语后。如:“战于长勺”()用“以”构成的介宾结构做状语,放在动词谓语后。如:“覆之以掌“
4、省略句
(1)省略主语,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而衰”。(3)省略宾语 如:“余闻而愈悲。”(4)省略介词 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练习:指出下列句子属于哪种句式?
1、子瑜者,亮兄瑾也。
2、臣之所好者,道也。
3、梁父即楚将项燕。
4、而君幸于赵王。
5、使不辱于诸侯。
6、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7、行将为人所并。
8、牧以谗诛。
9、痛哉斯言。
10、不腆敝邑。
11、未休关西卒。
12、古之人不余我欺。
13、卿欲何言?
14、沛公安在?
15、石之铿然有声者。
16、人马溺死者甚众。
17、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18、玉斗一双。
19、师不必贤于弟子。20、与备会于当阳长板。
21、具告以事。
22、王语暴以好乐。
23、欲以击柱。
24、收天下之兵,聚于咸阳。
25、度我置军中,公乃入。
26、莫我肯顾。
27、唯余马首是瞻。
28、何辞为?
29、当是为谷中溪水冲激而成。
30、刘备天下枭雄。(二)文言固定句式
所谓固定句式是文言文表达中的一种习惯用法。它用在相对稳定的语言环境中表达一种通常是较为固定的意义。下面就文言常见的固定句式做些归纳说明。
1.不亦„„乎
这是古汉语中常用的表示反问的惯用句型,它是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内容。可译为“不是„„吗”或“不也是„„吗”。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2)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已经安定,竟然策划叛逆。被夷灭宗族,不也是应该的吗? 2.何以„„为(恶用„„为、奚以„„为)“何”是疑问代词,“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
(1)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颛臾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2)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
——汉王刘邦也醒悟了,于是又骂道:“大丈夫安定诸侯,就是真王了,要假王做什么?” 3.何„„为
“何”是疑问代词,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可译作“为什么”或“怎么”;“为”是表反问的语气词,放在句尾,可译作“呢”。如: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如今人家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好比)是鱼和肉,(这种情势)怎么能告辞呢?(2)今牛,禽兽耳,更何问为?(马中锡《中山狼传》)——这牛不过是禽兽而已,又为什么问(它)呢?(3)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记》)——上天让我灭亡,我为什么要渡江呢? 4.何„„之有
这是表反问的惯用型,其中的“之”字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它的宾语。可译为“有什么„„的”或“有什么„„呢”。特别注意,“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宾语中心的定语。如:
(1)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宋国有什么罪?
(2)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这好比把肉投给饿虎,有什么功效呢? 5.何„„之„„
在古汉语中,这是一种常见的惯用型,用来表示反问,这里的疑问代词“何”放在句子的开头,作全句的谓语,为了强调反问的内容而把它提到了主语之前。作主语的“„„之„„”不是单词,而是词组,其中的“之”是词组中的一个助词。如:
(1)何得车之多?(《庄子·列御寇》)——得到的车(这么)多是为什么?(2)何许子之不惮烦?(《孟子·腾文公上》)——许行不怕麻烦是为什么呀? 说明:例(1)属动补词组作主语,“何得车之多”就是“得车之多何”的倒装;例(2)属主谓词组作主语,“何许子不惮烦”是“许子之不惮烦何”的倒装。上面的两种译法为直译,反问的语气似乎弱了些,不如译为:(1)为什么得到(这么)多的车?(2)为什么许行不怕麻烦?
6.何所„„
“所”加动词(或动词短语)构成的所字词组前面用疑问代词“何”组成“何所„„”的形式,应理解为“所„„者为何”的倒装和紧缩。也就是说,这个句型是充当主语的所字词组倒装在了谓语“何”后面。如: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问问女儿想的是什么,问问女儿思念的是什么?(2)齐王曰:天下何所归?(《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齐王说:“天下人归附的对象是谁?”(3)《尚书》二十九篇何所起?一百零二篇何所造?(同上)
——《尚书》二十九篇本产生的地方是哪里?一百零二篇本写作的人是谁? 7.无乃„„乎(与)
这是用反问形式,委婉地表示出说话人肯定看法的一种惯用句型。可译作“恐怕„„吧。”(1)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恐怕(我)要责备你了吧?
(2)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
——军队长途行军劳累得筋疲力尽,远方的国君早有防备,恐怕不行吧? 8.得无(得亡、得毋、得微)„„乎
这种格式在一般情况下,译为“能不„„吗”,有时也译为“能没有„„吗”。如:(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观赏景物时触发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当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可译为“该不会„„的吧” “怕不是„„吧”“莫非„„”如:
(1)日食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2)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
——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该不会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盗吧?
(3)堂下得微有疾臣者乎?(《韩非子》)——堂下该不会有讨厌我的人吧? 9.将„„乎
这也是一种表测度的惯用型。用委婉的疑问形式来表示肯定形式。可译为“大概(恐怕)„„吧”。如:
(1)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你大概(恐怕)是可怜我而想叫我活下去吧?(2)谓修德可免,彼将无德致然乎?(93年考题)
——是说修德可以避免蝗虫入境,恐怕是刘聪那里缺少德行而导致这样的吧? 10.奈何
若何
如何
奈„„何
如„„何
若„„何 古汉语中的“奈”“若”“如”是动词,与之搭配的“何”是疑问代词,它们结合以后便形成一个用来询问办法或原因的固定词组。
从意义上讲,“奈何”“如何”“若何”是“怎么办”“怎样对付”的意思。从它在句中的位置看,有两种情况:
第一,如果把这些词组放在句子末尾,就是用来询问办法的,一般充当谓语,可译为“怎么办”。如:(1)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拿走我的美玉,不给我城池,怎么办?(2)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史记·李将军列传》)——那些骑兵说:“匈奴兵多而且越来越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 有时,在“奈何”“如何”“若何”这个词组的中间,插入名词、代词或词组,“奈„„何”“如„„何”“若„„何”的形式,如果它的位置在句末,仍然是询问办法的“把„„怎么样”“对(拿)„„怎么样(办)”。如: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您的力量,尚且不能平掉魁父这个小土丘,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2)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史记·酷吏列传》)——陛下您纵然自己不珍重自己,(那么)对宗庙和太后怎么办呢?(3)虞姬、虞姬,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虞姬、虞姬,把您怎么安顿呢?
(4)钱粟已足,甲兵有余,吾奈无箭何?(《韩非子·十过》)——钱粮已经充足,铠甲和兵器也有多余,(但是)我没有箭,怎么办? 第二,“奈何”“若何”“如之何”或“若之何”如果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它们就不是用来询问办法,而是询问原因了。这时可译为“为什么”或“怎么样”。如:
(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第七十四章》)——老百姓不怕死,为什么要用死来使他们害怕呢?(2)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微子》)
——子路说:“不出来为国家做事情(当官),是不对的。长幼之间的礼节是不能废弃的;君臣之间的正常关系怎么能废弃呢?”
(3)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左传·子产不毁乡校》)——(乡校)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毁掉它呢? 11.何其„„
一何„„
多用在形容词谓语前,表程度之深的副词。可译为“怎么这样”“怎么”“多么”等。(1)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虽然你有君主的命令,怎么这么快啊!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官吏喊叫的声音怎么这样凶,老妇啼哭的情形怎么这样凄苦?(3)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陌上桑》)(4)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直至将士们剪下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襟,这种情景又是多么衰败凄惨啊!12.„„之谓 这是个惯用句型。“之”字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谓”是谓语动词。译为“说的就是„„啊”。如:
(1)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俗话说:“听到了很多道理,就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2)此夫子之谓乎? ——这就是说先生您吧? 13.之谓„„
和前一种句型比较,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宾语是在谓语动词之后,助词“之”位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译为“这就叫做„„”,如:
(1)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这就叫做失掉了他的本性。(2)大而化之之谓圣。
——道德思想光大到能够随机变化的境界就叫做圣人了。14.有所„„,无所„„ 这种句型中“有”“无”是谓语动词,“所动词”(所字词组)是宾语,其意义相当于“有„„的”“没有„„的”。如:
(1)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史记·平原君列传》)
——现在您(毛遂)在我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没有称颂您的,我也没有听说过您,这说明您没有什么本领。
(2)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木兰诗》)——女儿也没想什么,女儿也没有思念什么。15.有以„„
无以„„
这个句型中“有”和“无”是动词,“以”是介词,实际上,它们是“有所以”和“无所以”的省略,故可译为“有用来„„的(东西、方法、机会等)”,“没有用来„„的(东西、方法、机会等)”。也可简单译为“有办法”或“没办法”,而且这种泽法居我多。如: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不半步半步地积累,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集小的河流,就没有办法汇成大江大海。
(2)河曲智叟亡以应。(《列子·汤问》)——河曲智叟没有什么话可以拿来回答的。(3)吾必有以重报母。(《史记·淮阴候列传》)——(韩信)说:“我一定有办法重重地酬谢您。16.„„孰与„„
用在表比校的疑问句中,比较人的高下优劣或事情的得失好坏。译为“与„„相比,谁(哪一个)„„”或“与„„比较怎么样”。如:
(1)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项伯)与您比较,哪一个年龄大些?(他比起您来年纪谁小谁大?)(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漂亮? 17.与其„„孰若„„
有比较选择、认定(肯定)的意思。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哪比得上(怎赶得上)„„”。如:
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
——与其杀掉这个孩子,哪比得上卖了他,与其卖掉他两人平分钱财,哪比得上我一人独吞呢?
18.有(今)„„于此(斯)
这是个用假设来打比方的惯用型。可译为“如果有”或“假设有”,而不是“有„„在这里”。如:
(1)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齐语也。(《孟子·滕文公下》)——假如有个楚国大夫,想要他的儿子说齐国话。
(2)有美玉于斯,韫椟(yùn dú 藏在柜子里)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沽”通“酤”,贾:价钱。)
——假如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放在柜子里收藏起来呢?还是找个好的价钱卖掉它呢? 表示打比方的假设句型,有时只用一个“今”字,如:(3)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如果有一个人,进入别人家的果园,偷人家的桃子和李子,„„(4)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孟子·梁惠王下》)——如果您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您的钟鼓的声
三、高考题例:见<<全程>>
四、作业:完成<<全程>>题 组一、二。
第二篇:文言文句式教案
文言文句式教案
文言文句式教案
教学目标:复习掌握文言文各种常见句式知识;在了解句式用法、特点的基础上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要点: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否定句、疑问句、固定句式等 教学内容:
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注意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①陈胜者,阳城人也。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⑧此三者,吾遗恨也。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⑩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2:注意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④梁父即楚将项燕。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⑥非死,则徙尔。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⑩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弗”、“莫”等表示否定判断。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3:注意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练习4:注意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①臣诚恐见欺于王。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③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③为予群从所得。④恐为操所先。
⑤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三、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练习6: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练习7: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⑤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⑦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⑧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
⑨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五、课外作业:
结合《优化设计》复习掌握好疑问句、否定句、固定格式等其他有关文言文句式用法
第三篇:201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教案
201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点】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教学课时】
本专题共3课时。其中讲练2课时,练习课1课时。
【考点简析】
2013 年《考试大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考纲》规定的考查的句式为: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句。高考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的考查,一般不单独设题,主要是在古文翻译题中出现。虽然《考纲》没提到定
语后置句及状语后置句,但这两种句式都会在翻译题中有所涉及,所以也不能忽略。“不同用法”指的是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难点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有关词类活用在实词我们已重点讲述,这里不再列举。
【知识梳理】
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
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这些句式包括:判
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方法。【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
(一)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1.南冥者,天池也。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3.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5.今臣亡国贱俘。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8.吕公女即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9.且相如素贱人。
10.臣本布衣。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1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结: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形式为:“……者,……也。”(如1)2.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形式为:“……,……也。”(如2)3.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形式为:“……者,……。”(如3)
4.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停顿,只起代称作用。这种
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4)
5.有些判断句,“者、也”全不用,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如5)
6、用“此”“乃”“亦”“即”“则”“素”“皆”“诚”“本”等表示判断,也是常见形式。(如:6—10)7.用“是”“为”表示判断。(11、12)
8、用“非”“未”“弗”“无”“莫”等表示否定的判断。(如:13—15)练习1: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A.神仙之说,所谓画蛇添足。B.夫天者,人之始也。C.然是说也,余常疑之。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解析:本题考查对判断句的辨识能力。答案C(A为无标志判断句;B “者……也”表判断;D“非”“……也”表判断)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二)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
1.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吾属今为之虏矣。
6.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9.文王拘而演《周易》。
10.而刘夙婴疾病。
小结:
1.用“于”“受”“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2.用“见”或“见……于……”表示被动。(如3、4、8)
3.用“为”“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如5—7)
4.用“被”表示被动。(如8)1、2)5.无标志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示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如9、10)
练习2:下面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C.乐毅畏诛而不敢归。D.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被动句的能力。答案B(“被”读“pī”,同“披”,披散,散开;ACD为被动句)
练习3:下列句子中“见”不表被动的一句是()
A.近日见辱问于长者。B.君既若见录。
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被动句的能力。答案:B。(B项“见丁宁”的“见”是指代性副词,表动作涉及的对象,“见录”义为“记住我”。ACD三项的“见”都表被动。)
三、倒装句
※ 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三)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
1.秦人不暇自哀。
2.时人莫之许。译文:“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4.而今安在哉。
5.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6.吾谁敢怨?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7.姜氏何厌之有?
8.成语: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唯命是从、唯才是举 —— 唯图利、唯问你、唯从命、唯举才9.一言以蔽之。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10.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11.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项王、项伯面向东坐,范增面向南坐。)
小结: C.闻道百,以为莫已若也。D.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
1.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
句)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判断句和宾语前置句的能力。答案A。(A 项是判断句,其余是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置于动词前。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1—3)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前置。这类疑问代词有“谁”、“何”、“奚”、“安”等。(如:4—6)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3)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7、8)
2.介词的宾语前置:
(1)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9、10)
(2)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还有一种,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如11)
练习4: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古之人不余欺也。
※ 除宾语前置外,主要还有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1.甚矣,汝之不惠!——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2.悲哉,世也!——译文:这个社会多可悲啊!
小结1: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楚人有涉江者。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5.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译文:千里马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6.僧之富者不能至。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小结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文言文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3)格式:中心语 之 定语
(2)用“者”的后置。(如4)格式: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用“者”煞尾。(如5、6)
格式:中心词 之 定语 者
(4)数量词或数词作定语,可以前置,与现代汉语相同;也可以后置,与现代汉语相反。(如5)格式:中心语十数量定语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应为“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
8.申之以孝悌之义。(应为“以孝悌之义申之。”)9.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应为“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小结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格式:(1)动/形十于(乎,相当“于”)十宾(2)动十以十宾
练习5:下列各句中没有定语后置现象的一句是()
A.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B.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村中少年好事者。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文言定语后置句式的能力。A.句中“车”、“骑”、“卒”均是中心词,数量词
“六七百乘”、“千余”、“数万人”均后置,以此突出定语。C.“少年好事者”意为“好事之少年”,是定
语后置。D.“马之千里者”意为“千里马”,是定语后置。
【答案】B
练习6:下列句子中没有状语后置现象的一句是()
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B.风乎舞雩。
C.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D.请其矢,盛以锦囊。解析:本题考查辨识文言状语后置句式的能力。A.又于庭杂植兰桂竹木。B.乎舞雩风。.“徙于南冥”即“飞到南海去”,没有状语后置的现象。D.请其矢,以锦囊盛。
【答案】C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四)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
1.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2.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至莫夜月明,(我)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4.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事)甚急!”
小结1.省略主语。
(1)承前省。(2)承后省。(3)自述省。(4)对话省。
5.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7.以(之)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
8.沛公军(于)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小结2:
(1)省略谓语。如5
(2)省略动词宾语。如6
(3)省略介词宾语。如7
(4)省略介词“于”。如8
练习7:下列省略句补充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良曰:“(我)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B.今少卿乃教(我)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
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之)。C D.死马且买之(于)五百金,况生马乎!解析:本题考查辨识文言省略句式的能力。答案B.(A应为:沛公,C应是“为乐”,D应是“以”)
五、固定句式
古文中,有一些相对固定的语言搭配形式,我们称之为固定结构。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孰与/孰若(跟......相比......)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何......为(为什么......呢)
掌握一定数量的固定结构,对我们阅读和翻译古文会有很大帮助。
练习8:下列句子不含固定结构的一项是()
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C.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文言含固定结构句式的能力。A.“……孰与……”(跟......相比......),表
疑问。B.何......为(为什么......呢),表示疑问。C.无以(没有......用来),表示陈述。D.不含
固定结构。
答案:D。
练习9:下列句子不含固定结构的一项是()
A.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解析:本题考查辨识文言含固定结构句式的能力。A.“与其……孰若……”可译为“与其……不如…… ”B.是以“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不含固定结构。C.“奚以……为”可译为“哪里用得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着……呢”,表反问。D.“一何”(这么),表感叹。
答案:B。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方法。【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一、高考回顾:(2008年广东)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式的辨析能力。A项为动词,到任; B项“之”代他,否定句中
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C项代词宾语。D项为助词,帮助使宾语前置。考句式判断,此题为本
套试题变化之三。答案:B。
二、课堂精练:指出下面各句的句式特点。
(一)《阿房宫赋》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1.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也”表判断。
3.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3.“为”表判断。
4.灭六国者六国也 4.“……也”表判断。
5.族秦者秦也 5.“……也”表判断。
6.赵尝五战于秦 6.介词结构后置,赵尝于秦五战。
7.多于市人之言语 7.介词结构后置,于市人之言语多。)8.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8.“为……所”表示被动。9.洎牧以谗诛 9.主语“牧”是受事,是意念上的被动。10.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lO.“为……所”表被动。11.戍卒叫,函谷举 11.“举”,被攻下。12.聚之咸阳 12.省略句,聚之(于)成阳。13.尝以十倍之地 13.省略句,(六国)尝以十倍之地。14.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14.省略句,(阿房宫)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二)《赤壁赋》特殊句式 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而今安在哉 4.则又何羡乎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6.游于赤壁之下
7.凌万顷之茫然
1.……也,表判断,判断句。
2.被动句,格式为“动词 于……”。
3.宾语前置句,应为“在安”。
4.宾语前置句,应为“羡何”。
5.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江渚之上渔樵”
6.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赤壁之下游”。
7.定语后置句,应为“茫然之万顷”。
(三)《逍遥游》特殊句式
1.南冥者,天池也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3.《齐谐》者,志怪者也
4.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5.之二虫又何知 6.而莫之夭阏者 7.彼且奚适也 8.奚以知其然也 9.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10.翱翔蓬蒿之间 1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1.……者,……也,判断句。2.动词“为”,表示判断。3.……者,……也,判断句。4.……者,……也,判断句。5.“知”的宾语“何”前置。6.夭阏之,宾语前置。
7.适奚,宾语前置。
8.以奚,宾语前置。
9.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
10.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句。
11.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句。
(四)《陈情表》特殊句式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今臣亡国贱俘
3.而刘夙婴疾病
4.急于星火
5.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1.用“非”表否定判断。
2.判断句。3.动词“婴”本身具有被动语态。4.于星火急,介宾后置。5.臣于陛下尽节之日长,介宾后置。
(五)《报任安书》特殊句式 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2.声闻邻国 3.韩非囚秦 4.灌夫受辱于居室 1.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省去宾语“之”2.声闻(于)邻国,省去介词“于”。3.韩非囚(于)秦,省去介词“于”。4.于居室受辱,状语后置。5.无益于俗
6.请救于魏
7.重为乡党所笑
8.韩非囚秦
9.文王拘而演《周易》
10.西伯,伯也,拘于羡里
11.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5.于俗无益,状语后置。
6.于魏请救,状语后置。
7.“为……所……”。表被动。8.“囚”,被囚之意。
9.“拘”,被拘之意。
10.“拘”,被拘之意。
11.称,被称颂。
(六)《郑伯克段于鄢》特殊句式 1.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2.制,崴邑也 3.郑武公娶于申 4.亟请于武公 5.有献于公 6.姜氏何厌之有 7.敢问何谓也 1.省略句。2.判断句。3.状语后置句。4.状语后置句。5.状语后置句。
6.宾语前王句。
7.宾语前置句。
(七)《项脊轩志》特殊句式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4.日过午已昏
5.使不上漏
6.读书轩中
7.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8.其制稍异于前
9.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1.语气词“也”,表判断。2.判断句。3.(余)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于庭”介宾后置。4.日过午(室内)已昏。省略句。5.使(之)不上漏。省略句。6.读书(于)轩中。省略介词。7.于此居,介宾后置。8.于前稍异,介宾后置。9.“不焚”,即不被焚毁。被动句。
(八)《孔孟二章》特殊句式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非我也,岁也 3.申之以孝悌之义 4.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5.无乃尔是过与
6.何以伐为
1.判断句。
2.判断句。
3.介词结构后置,以孝悌之义申之。
4.介词结构后置,季氏将于颛臾有事。
5.宾语前置句,即“过尔”。
6.宾语前置句,即“以何”。
7.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7.判断句。
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宾语前置句,未有之也。
(九)《师说》特殊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师不必贤于弟子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5.不拘于时,学于余 6.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1.……者,……也,表判断。2.……,……也,表判断。3.介词结构“于弟子”后置。4.宾语前置句。之,宾语前置的标志。5.“不拘于时”的“于”表被动。6.“爱”前省略主语“人们”。
(十)《劝学》特殊句式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5.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者,……也”,表判断。
2.否定判断句,“非……也”构成否定判断,“……也”,表判断。
3.定语后置句。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4.介词结构“于蓝”后置。
5.介词结构“于水”后置。
三.课堂小结
201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学案
第一、二课时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
(一)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1.南冥者,天池也。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3.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5.今臣亡国贱俘。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8.吕公女即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9.且相如素贱人。10.臣本布衣。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1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1: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神仙之说,所谓画蛇添足。B.夫天者,人之始也。
C.然是说也,余常疑之。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二)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1.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5.吾属今为之虏矣。6.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9.文王拘而演《周易》。10.而刘夙婴疾病。小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2:下面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C.乐毅畏诛而不敢归。D.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练习3:下列句子中“见”不表被动的一句是()
A.近日见辱问于长者。B.君既若见录。
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三、倒装句
※ 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三)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
1.秦人不暇自哀。
2.时人莫之许。
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4.而今安在哉。
5.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6.吾谁敢怨? 7.姜氏何厌之有? 8.成语: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唯命是从、唯才是举 9.一言以蔽之。10.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11.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小结:
练习4: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古之人不余欺也。C.闻道百,以为莫已若也。D.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 除宾语前置外,主要还有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1.甚矣,汝之不惠!2.悲哉,世也!小结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楚人有涉江者。
5.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6.僧之富者不能至。
小结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8.申之以孝悌之义。
9.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小结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5:下列各句中没有定语后置现象的一句是()
A.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B.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村中少年好事者。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练习6:下列句子中没有状语后置现象的一句是()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B.风乎舞雩。C.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D.请其矢,盛以锦囊。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四)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1.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2.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4.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甚急!”
小结1.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7.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
8.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小结2:
练习7:下列省略句补充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良曰:“(我)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B.今少卿乃教(我)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
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之)。
D.死马且买之(于)五百金,况生马乎!
五、固定句式
古文中,有一些相对固定的语言搭配形式,我们称之为固定结构。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孰与/孰若(跟......相比......)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何......为(为什么......呢)
掌握一定数量的固定结构,对我们阅读和翻译古文会有很大帮助。
练习8:下列句子不含固定结构的一项是()
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C.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练习9:下列句子不含固定结构的一项是()
A.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第三课时
一、高考回顾:(2008年广东)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三、课堂精练:指出下面各句的句式特点。)
(一)《阿房宫赋》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4.灭六国者六国也 5.族秦者秦也 6.赵尝五战于秦 7.多于市人之言语 8.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9.洎牧以谗诛 10.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11.戍卒叫,函谷举 12.聚之咸阳 13.尝以十倍之地
14.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二)《赤壁赋》特殊句式
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而今安在哉
4.则又何羡乎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6.游于赤壁之下
7.凌万顷之茫然
(三)《逍遥游》特殊句式
1.南冥者,天池也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3.《齐谐》者,志怪者也 4.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5.之二虫又何知 6.而莫之夭阏者 7.彼且奚适也 8.奚以知其然也 9.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10.翱翔蓬蒿之间 1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四)《陈情表》特殊句式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今臣亡国贱俘 3.而刘夙婴疾病 4.急于星火
5.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五)《报任安书》特殊句式
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2.声闻邻国
3.韩非囚秦
4.灌夫受辱于居室
5.无益于俗
6.请救于魏
7.重为乡党所笑
8.韩非囚秦
9.文王拘而演《周易》
10.西伯,伯也,拘于羡里 11.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六)《郑伯克段于鄢》特殊句式 1.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2.制,崴邑也 3.郑武公娶于申 4.亟请于武公 5.有献于公 6.姜氏何厌之有 7.敢问何谓也
(七)《项脊轩志》特殊句式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4.日过午已昏
5.使不上漏
6.读书轩中
7.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8.其制稍异于前
9.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八)《孔孟二章》特殊句式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2.非我也,岁也
3.申之以孝悌之义
4.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5.无乃尔是过与
6.何以伐为
7.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九)《师说》特殊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师不必贤于弟子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5.不拘于时,学于余
6.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十)《劝学》特殊句式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第四篇: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教师版)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教师版)
教学目标:
理解并熟记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时间:2课时
【考点简说】
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层级为B级。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
二、命题规律
近年来,这一考点的考查类型有两类,一类是理解文言词语涉及词类活用;一类是翻译文言句子涉及特殊句式用法。高考命题中,句式往往是单独命制选择题或隐含在文言文主观翻译题中作为“采分点”,从命题的技术处理层面来讲,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2005年浙江、重庆、北京单独设题考查,2006年的北京、浙江、广东单独设题考查。设题的方式有:①判断省略成分的正误;②选出与题干有相同的句式特点的项;③选出句式特点相同的项;④判断句式的相同与不同;⑤通过翻译句子和断句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等。
三、文言文句式翻译,失误例说
在高考文言阅读中,对文言句式的考查,可以说每年都是一个热点。无论是对文句的翻译,还是对文意的理解,都涉及对文言句式把握的考查。但不少考生在此知识点的失分率比其他知识点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分辨不清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
【例】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07安徽卷)误译为:是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分析】此句是以“非”作标志的否定判断句。“是非”不是一个词,应该“是”是代词“这”,“非”是表判断,“不是”;在翻译时必须将其译成“„„不是„„”的格式,即: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和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2.忽视省略成分
成分省略是文言文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省略的成分通常是主语、宾语、介词宾语等。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才能使语意完全。
【例】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玉。(07广东卷)
误译为:郭生只是用浓墨洒成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去告诉王生。
【分析】此句中省略的成分是主语“狐狸”,翻译时应正确地补出来。此句应译为“(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去告诉王生。
3.不解宾语前置
【例】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07辽宁卷)
误译: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分析】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宾语往往提前。因而该句为宾语前置句。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倒装语序调整为正常语序,然后再进行翻译,即:“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4.不解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但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放在中心词后。定语后置虽然没有在《考试大纲》中单独列出,但考题上经常出现,因此这也是掌握文言文句式的一个重要方面。【例】从衣文之媵七十人。(07湖南卷)
误译:使穿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七十个人。【分析】此句为定语前置。“七十人”为“衣文之媵”的后置定语,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定语还原到原来的位置,此句应译为:使七十个穿着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
5.不解被动句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主语被动的句式主要用介词“被”来表示。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很少用“被”字表示。
【例】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饮。(07浙江卷)误译: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一辈子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分析】引句的“终身不用”属于意念上的被动句式。在翻译时应注意一定要体现出被动关系,即: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6.不解状语后置
【例】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07湖北卷)误译: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数,枝繁叶茂,(善人公)时常煮粥给饥民吃它的下面。【分析】此句的“于其下”属状语后置,在翻译时首先应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再进行翻译。即: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数,枝繁叶茂,(善人公)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饥民。
7.不懂固定结构
【例】上者留守阙,宰相拟廷臣以十数,皆不纳,帝顾仁杰曰:“无以易卿者。”(07四川卷)
误译:上都留守(职位)空缺,宰相拟定的朝臣要用十来计算,都不被采纳,皇帝看着贺仁杰说:“没有办法替代你。”
【分析】此句中的“无以„„”是固定格式,在翻译时要准确表达这一结构的语气,应译为“没有用来„„的”。所以此句正确的翻译为:上都留守(职位)空缺,宰相拟定的朝臣要用十来计算,都不被(皇帝)采纳,皇帝看着贺仁杰说:“没有什么人可以替代你。”
8.不懂修辞知识
【例】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也不厌也。(06四川卷)
误译: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万钟我也不接受;如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箪食也不厌弃。
【分析】此句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万钟”的“钟”是古代的容量单位,“万钟”即一万钟的俸禄,代指优厚的俸禄;“箪食”的“箪”是竹制的用以盛食物的器具,因此用“箪食”指代粗陋的饮食。此句应译为: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
(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梁将即楚将项燕。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⑤臣本布衣。⑥且相如素贱人。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⑧予本非文人画士。(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1>有标志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 或“受......于......”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5)用“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2>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
(三)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还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④何伤乎?(《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有什么妨碍呢?” 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十介十动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②余是以记之(《游褒禅山记》)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⑤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①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唯弈秋之为听(《弈秋》)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下同)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④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 ⑥唯马首是瞻(《冯婉贞》)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⑦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文:“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译:“只图有利益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能的人”)【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①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2.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1】格式: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 【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译文:“千里马”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 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 【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4】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5】格式:中心语十数量定语 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译文:“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1)格式:动十以十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①覆之以掌(《促织》)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2)格式:动十于(乎,相当“于”)十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师说》)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四子侍坐》)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3)格式:形十于十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4.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五)固定句式
1、吾孰与徐公美?——孰与,与„比怎么样《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2、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3、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促织》蒲松龄
4、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无乃„与?恐怕„吧《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5、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6、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劝学》〈荀子〉
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逍遥游》〈庄子〉
8、山峦为晴雪所洗。——为„所„,表示被动关系《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课后题)
9、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见„于„,表被动的固定格式《柳毅传》李朝威
10、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之谓也,„说的就是„《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1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12.以为、以„„为„„ 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例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13.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14.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例如: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15.与其„„孰若„„、与其„„宁„„ 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
16.“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
例如: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17.“„„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岭南梅开早,何如北地春?
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若”、“孰如”、“何若”等。18.“不亦„„乎?”可译为:“不也„„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19.“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 “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世方乱,安以富为?
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吾英王,奚跪为?(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20.“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国仇未报,何以家为?
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
21.“得无”、“无乃”。“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得毋有病乎?
“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求,无乃尔是过欤?(恐怕要责备你吧?)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岂不是晚了点吗?)
固定句式总结: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固定句式按表达语气可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第五篇: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案
教学目的:
1. 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 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3. 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教学重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
教学方法: 通过老师讲解,学生大量的训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教学时数: 共计8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判断句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了解判断句的特点。
3、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教学实施过程:
一、文言句式的概述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
一、判断句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方柯是语文小栈网站的站长)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被动句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被动句,并能准确翻译出来。教学实施过程:
二、被动句
什么是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被动句总结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1、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省略句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省略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教学实施过程: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就是把主语省略掉。
例如:
(1)
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 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承前省主语]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淆之战》)(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谓语的省略
就是把谓语省略掉。”
例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3、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如:
(赵括)尝与其父言兵事,(赵)奢不能难(之),然不谓(之)善。
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屠惧,投(之)以骨。(《狼》)
4、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如: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5、分句的省略。如: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这不同又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的古汉语也可省。
省略句总结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2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倒装句----宾语前置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宾语前置句,并能准确翻译出来。教学实施过程:
四、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一)、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倒装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教学实施过程:
(二)、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张溥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三)、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鸿门宴》〈史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 《鸿门宴》〈史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荀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荀子〉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韩愈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史记〉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邶风•静女》〈诗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苏轼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苏轼
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柳毅传》李朝威 命坐于灵虚之下。《柳毅传》李朝威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倒装句----主语后置;固定句式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主语后置;固定句式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教学实施过程:
(四)、主语后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列子〉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虎丘记》袁宏道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美哉,我少年中国。
五、固定句式
吾孰与徐公美?——孰与,与„比怎么样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促织》蒲松龄
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无乃„与?恐怕„吧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劝学》〈荀子〉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 《逍遥游》〈庄子〉
山峦为晴雪所洗。——为„所„,表示被动关系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课后题)
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见„于„,表被动的固定格式 《柳毅传》李朝威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之谓也,„说的就是„《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教学要点:
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这些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教学过程:
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①陈胜者,阳城人也。②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④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⑦ 此三者,吾遗恨也。
⑧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②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③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④ 梁父即楚将项燕。⑤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⑥ 非死,则徙尔。
⑦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⑧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⑩ 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①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③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4.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例:此人力士。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句数在3句以上)① 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 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 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②为予群从所得。③恐为操所先。
④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3.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简析]“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于”引出主动者“人”。这种句式数量较少。三.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①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②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 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小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⑤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⑦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⑧ 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⑨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