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二课时 教案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师:王维是唐代一位大诗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齐读这首诗)。课文用最脍炙人口的一句作为课题。
3、齐读课题,找出课文围绕课题的哪个词来写的。(思亲)板书:思念亲人
4、师过渡:为什么王维此时思念起家乡的亲人?他思念的是谁呢?)
二、诗文对照,读中解疑。
(一)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问题:为什么王维思念起自己的亲人?读后讨论。
(因为诗人独自一人,少小离家,离家之远—在长安离家之久—已两年,所以思亲之情油然而生。)
2、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诗文对照,说说诗句的意思。
3、指导感情朗读第一段。你觉得离开家乡两年的王维心情怎样?你离开过你的爸爸妈妈一段时间吗?你的心情如何呢?你能把王维此时的心情读出来吗?(“不知不觉已经两年了”读得稍缓,带些伤感。)齐读。
(二)、细读第二自然段(10分)
1、师引读:这时,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重阳节是个怎样的景象呢: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重阳节景象的句子。指名读。边出示句子。
2、大家知道重阳节是怎么样一个节日吗?生说(师适当补充:人们会登高、赏菊、吃重阳糕、吃团圆饭、插茱萸等)课件演示。其间配上欢快热烈的中华民族音乐。
3、师:我们可以感觉到重阳节是一个欢乐、美好、团圆的节日,难怪大家要称重阳节这样的节日为“佳节”了。
4、你能读出这种热闹的情景吗?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通过你们的朗读,让大家都仿佛沉浸在这热闹的“佳节”气氛中了。
5、是啊!到了重阳节这一天人们都兴高采烈的,非常高兴。出示“兴高采烈” 指名解释“兴高采烈”的意思。读文中例句 出示例句:端午节到了,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划船。根据提示造句:
(谁)兴高采烈地(做什么)。(谁)玩(什么)玩得兴高采烈。指名造句。
6、但就在大家在大街感受热闹的节日气氛的同时,一位少年,孤独一个人,站在这热闹的街市中,他便是15岁就离开家乡和父母的王维。
课件出示“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自由读,体会王维此刻的心情
7、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比进行说话
出示:在热闹非凡的长安街上,王维却孤身一人,所以他——
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王维却孤立街头,所以他—— 在家家户户合家团聚之时,王维却形单影只,所以他—— 这正是,师引读:每逢佳节倍思亲
8、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文对照,说说诗句的意思。
9、预设(根据时间安排):
出示卡片:(一年一度、扶老携幼、兴高采烈、登高游玩、家家户户、欢度节日)
用上这些词说说诗人为什么“倍思亲”,比一比谁用的好词多。
10、指导感情朗读。齐读段二(一、二、三句读出人们欢度佳节的热闹、愉快气氛;第四句声音放低,速度放缓,读出王维的孤独与寂寞,深深的思念之情。)
过渡:人们欢度佳节,多么热闹、多么高兴,可是王维此时却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了?他会想起谁?想起哪些事呢?
(三)、细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出示。
2、自由读,同桌讨论问题:王维想起了哪些人?哪些事?指名说。教师讲述(出示)茱萸: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登高时,将茱萸插在头上,据说可以消灾避邪。
预设(根据时间):假如此时你就是王维的兄弟,想对远方求学的王维说什么呢?
3、师:其实王维还想了很多很多,但书上没有全部写出来,而是用了一个标点符号——省略号来表示的。王维还会想些什么?指名说说看。师扮演王维引导学生说:
我不由得想起了每逢重阳节——母亲要给我们做香甜可口的桂花糕 每逢重阳节——兄弟们要给爷爷奶奶送寿桃 每逢重阳节——小伙伴们要结伴出去赏菊、游玩
王维还想到,师引读: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这就是:师引读出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齐读第三段
(四)、细读第四自然段
1、此时王维想起了很多人、很多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可用书上的哪个词表达?(板书:思绪万千)
他提起笔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
2、出示古诗,配上乐曲,让学生扮演诗人诵读古诗。
师小结:以后,人们离开家乡,漂流在外地,每逢节日总会特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时,便会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啊。这首诗成为了千古绝唱,而这句话便成为万千游子口中的千古绝句。
4、你们愿意把这首诗送给远方的亲人,课件出示古诗,全班齐读。
三、拓展诗句,感情升华。
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何止王维一人啊!课件出示:
看,思念,在李白笔下,就是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思念,在张籍的眼中,又是那: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思念,在王安石的笔下,又是那: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思念,在苏轼的笔下,又是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生齐读诗句。
思念,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那么,它在我们同学的眼中又是什么呢?好好酝酿酝酿,给你最想念的亲人写下你最想说的话吧!
四、解疑质疑。
本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师擦去黑板上问号。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下节课我们共同探讨。
五、布置作业。
1、用“兴高采烈”书面造句,写到本子上。
2、结合课文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选做题:给你最想念的远方亲人写下你最想说的话。
板书设计: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重阳节 思念亲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异乡异客 思绪万千
第二篇:《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理解兴高采烈、思绪万千等核心词语的含义;
3.能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敢于提问,自主读书,合作讨论,直至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家人,思念亲朋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读了课文你就会知道老师为什么把这个思写成红色
读课题:
师:看一看,思下面是什么?上面是什么?对,心田。从心田里发出的声音才是最真、最美的声音,让我们用心里的声音来读课题。
师:看到这个课题,小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
师:这些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
师:那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自主读书,讨论交流。
师:小朋友们读得很认真,现在谁能告诉我们,是谁每逢佳节倍思亲?
板书:王维
师:王维是谁?谁来告诉我们?
板书:长安
师:读得真好,但老师还想见一见王维,谁来扮演王维作一个自我介绍?
师:佳节指什么节日?什么时间?又有哪些风俗呢?
板书:九月九日
师:书上有一个词语准确地写出了重阳节的长安人们的心情,老师相信你只要仔细的读书,一定能找到?
板书:兴高采烈
师:请你接着老师的话说下去,用上兴高采烈。
师:六一儿童节到了………………
师:谁还能用兴高采烈说一句话?
师:谁能用你的声音让我们感觉到长安人们的兴高采烈?
师:王维兴高采烈吗?那他怎么样?他想到了哪些人?还想到了哪些事?
板书:山东兄弟
师:这就叫思绪万千。
板书:思绪万千
师:你有过思念的感觉吗?你会用什么方法表达你的思念?
师:今天是传统佳节重阳节,现在我--王维的兄弟,已经头插茱萸,登上高处。此时此刻,不知远在他乡的王维怎么样。哎,不如打个电话给他。谁愿意做我的兄弟王维?
师:可是当时还没有如此先进的通讯设备,就连写一封信,也要很长时间才有可能寄到家乡。作为诗人的王维表达思念的最好方式是写诗。
三.感悟诗歌
1.朗诵:
师:下面我们掌声有请唐朝大诗人王维为我们朗诵他的诗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学生读诗
师:诗写得棒,读得也棒!连我都想读了。谁敢和我比一比?
师:我读诗的水平可不简单,要想和我比,你可得多读几遍。
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配乐
3.小比赛
4.谁能背诵这首诗?
四.小结课文
师:现在谁明白了老师为什么把这个思写成红色?
五.默写古诗
师:谁来帮帮老师,把黑板上的这首诗写完整。其余的同学请在底下默写。
(提醒书写和握笔姿势)
评价:
师:连粉笔字都写得这么好看,你的钢笔字一定更好看!
茱萸这个词书本不要求会写,你都能写出来,真不简单。
六.延伸
师:你回家还想做什么?
师:课后小朋友就做自己想做的事吧。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
板书:
兴高采烈
长安
九月九日
山东
思绪万千
(王维)
每逢佳节倍思亲
(兄弟)
第三篇:每逢佳节倍思亲(精致)第二课时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兴高采烈”“扶老携幼”“思绪万千”“天各一方”等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并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体会诗人身居外地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课件1)生读课题。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了解了重阳节,了解了王维,还认识了一些生字词,下面请同学们看两组词语,出示:
重阳 佳节 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
异乡 异客 天各一方 思绪万千
指名读。每一个文字都有它的感情,有的读来让人高兴、兴奋,心里暖暖的,有的让人很伤感、忧愁,心里凉凉的。细心的孩子一定发现这两组词分别表达了不同的感情,指名说。读一读这两组词语,你感觉怎样?读得真好,让我们一起读好它.2 你能用这些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一句话吗?你说的既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正是王维写的一首非常有名的诗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件3:古诗),生齐读
3.这堂课就让我们借助《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美文,共同走进遥远的唐代,走进少年王维的心灵,去感受他的诗情诗意。二.品读课文,感悟诗意,体验诗情 1.揭示品读之中心问题
(1)从古诗中知道,这里的“佳节”是指什么节日?(九月九日重阳节)(2)简要回顾重阳节习俗。(课件5—8)
(3)提出问题:在这样一个美好的节日里,王维为何发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呢?
2.品“思乡思亲”之孤独伤感
师过渡:重阳节这天,王维人在哪里?
(1)(课件9语段):“唐代有个大诗人,名叫王维。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1)指名读句,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交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课件点红:15岁 就 两年)*紧扣“15岁”,“就”体会年纪之小;*抓住“两年”感受离家时间漫长。
(2)老师考考大家,王维的家乡在哪?(板书:家乡 长安)
师作简介:王维的家乡在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而京城长安就是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两地直线距离是1300里,中间还隔着高高的华山,(版画书华山)王维在华山的西面,亲人在华山的东面,真是:(板书)天各一方。将诗题中的“山东”与现在的山东省加以区分。*结合简笔画,体会路途遥远,理解“山东”含义(华山的东面);初步理解“天各一方”。
(3)体验说话,感情朗读:小小年纪的少年王维孤身一人在相隔千里之外的京城求学,整整两年,700多个日日夜夜哪。他不能够聆听到父亲的教诲,他不能„„他不能„„他也不能„„他想念父母兄弟却无法相见,他思念家乡却不能回家,王维和亲人真是“天各一方,孤独寂寞——指板书”。感情齐读语段。
(5)齐读语段,结合理解诗句:难以排解的孤独和寂寞使诗人情不自禁吟诵出了这样的诗句——(课件9):“独在异乡为异客”!
指导诵读:诗歌的诵读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节奏的把握,二是读出诗歌的情感。这里的节奏应该怎样读?
指导学生读好节奏:独在/异乡/为/异客
王维独自一人,孤孤单单地在他乡生活,你觉得他一定会感到——
生:孤独,寂寞,忧伤„„
诗人以一个“独”字写出了当时客居他乡孤独冷寂的心情,下缀两个“异”更加深了那种孤独感。谁再来读一读诗句,想象自己就是王维,孤孤单单一个人,在异乡做客。(课件点红:独 异)指导读出这样的情感。
2、品“重阳佳节”之“热闹快乐”
过渡:是啊!王维一个人在外是多么孤独啊!恰逢,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看
(1)、播放音乐与画面(课件10)。学生观赏,用学过的词语来描述看到的情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人流如潮、热闹非凡、车水马龙。读屏幕词语)
(2)、课文中哪些句子也写出了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
(课件11):“一年一度„„登高游玩”,指名读,齐读。
(3)(点红: “扶老携幼”)是什么意思?你们有过全家人扶老携幼外出的时候吗?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点红: “兴高采烈”)能换个词吗?(眉开眼笑、笑容满面、喜上眉梢、兴致勃勃 欣喜若狂 欢天喜地 喜笑颜开)
(4)除了课文中写的以外,你能联系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想象一下大街上人们还在干什么呢?(课件12):句式练习:节日的长安街头可真热闹呀!人们有的(),有的(),还有的(),真是()。
(5)是呀,这重阳佳节的大街上可真热闹呀,谁能通过朗读把咱们也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指名读,齐读。(课件13)
(6)重阳佳节,家家户户欢度节日是那么热闹,那么开心,王维看到这一切,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课件14):“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佳节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结合生活实际,读出情感。
(7)、此时的王维真是触景生情,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就是——出示诗句:(课件14)“每逢佳节倍思亲”(齐读)
(8)王维是不是就今年的重阳节倍思亲?他还会在什么时候倍思亲?
端午节到了,王维看到家家户户插艾草,吃粽子,会吟诵—— 中秋节到了,王维看到家家团圆,吃月饼赏月,会吟诵——
春节到了,王维看到家家放鞭炮,贴春联,喜迎新年,又会吟诵—— 这些节日就是诗中的“佳节”
(9)、理解诗句意思:王维看到这些,更加思念家乡亲人,现在你们知道“倍思亲”的“倍”是什么意思了吗?你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10)、引导学生读出诗句的情感。
3、品王维之“思绪万千”
过渡:“每逢佳节倍思亲”,越是到佳节之时,越是激发起王维思念家乡的心情。可独在异乡的他,只能沉浸在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之中。王维主要思念了哪些亲人?又想起了哪些事?自由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同桌交流交流。
2、交流。(课件15)出示:
▲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1)“手挽着手”(和兄弟们感情很好)
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读这一段的时候,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啊!重阳佳节,王维和兄弟们登高远眺,是多们开心啊!齐读
3、快乐的时光总是令人难以忘怀。然而如今,王维只身一人身处长安,他在山的这头,而家乡和亲人却在山的那头,那么遥远,不能相会,这就是——天各一方。(课件16)出示句子: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
(1)王维想到了过去和兄弟登高的欢乐,想到了现在独自一人的孤独,内心是百感交集。*补白省略号。这省略号好似一声长叹,叹今日重阳佳节不能和兄弟们相会,不能„„不能„„也不能„„(想象说话)从省略号里你读出了什么?(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感情)(再读课题(课件17:“每逢佳节倍思亲”)(2)能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指两名学生读。过渡:王维还想了些什么呢?(课件18)出示句子
▲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
(3)看,(课件19:兄弟图)王维的兄弟们真的插上了茱萸,正登高西望呢,却发现身边少了一个人。是谁呀?——王维。(点击课件)这就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你觉得王维的兄弟们遥望长安,心情会怎样?他们也有千言万语要对王维诉说——他们会对王维说些什么呢?(点课件:想象说话)“王维,-----------------------。”
*是呀,他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是——(课件20:再读课题 “每逢佳节倍思亲”)
(4)多好的兄弟,多深的情谊。这是兄弟们在思念王维,更是王维在思念兄弟们。让我们再次走进王维的内心深处,感受那刻骨铭心的思亲之情。(课件21:出示整节文字)配乐齐读。
四、情感涌现,吟诗抒情
1、王维独自一人在他乡求学,又到了重阳佳节,目睹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王维想了很多很多:想到了过去,想到了现在,想到了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王维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书上哪个词来表达呢?(课件22:思绪万千)指导感情读词。
2、王维将无限的思念,凝聚笔端,挥笔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课件23;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让我们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情来吟诵这首诗。齐读。
4、多么动情啊,这就是王维忆山东兄弟的情。一个“忆”字(课件点红:题目中的“忆”),就浓缩了王维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再次感受王维“倍思亲”的深情吧!(学生配乐齐诵古诗。)
4、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站在庭院里,沐浴着轻柔的晨风,你情不自禁地吟诵着。(女生)
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站在山坡上,眺望着遥远的家乡,你无限深情地吟诵着。(男生)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站在窗户前,仰望着皎洁的圆月,你心潮澎湃地吟诵着。(全体)
5、多么深切地思念,多么美好地情感,千言万语汇成了这句诗,指题(课件24),齐读。
五、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再次指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何止王维一人。身在海外的游子,思念故乡时,会吟诵“每逢佳节倍思亲”;外出工作的亲人,思念家乡时,会吟诵每逢佳节倍思亲;像这种表达思念之情的诗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1、学生交流。
2、老师出示:
▲李白的《静夜思》(生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生读: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宋代大诗人王安石《泊船瓜洲》(生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总结语:(思念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无论亲人离得有多远,思念的情丝就会有多长。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在这饱含浓浓思乡情的乐曲声中,我们也即将结束这堂课了,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吟诵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吧!
六、课后作业:
1.搜集一些思念家乡的古诗。
2、把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背诵给亲人听,并讲一讲古诗的意思.板书: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华
(西)长安 山 家乡(东)
第四篇: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海河中心校 荣琴华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兴高采烈”“扶老携幼”“思绪万千”“天各一方”等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并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体会诗人身居外地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课件1)生读课题。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了解了重阳节,了解了王维,还认识了一些生字词,下面请同学们看两组词语,出示:(课件2)
重阳 佳节 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
异乡 异客 天各一方 思绪万千
指名读。每一个文字都有它的感情,有的读来让人高兴、兴奋,心里暖暖的,有的让人很伤感、忧愁,心里凉凉的。细心的孩子一定发现这两组词分别表达了不同的感情,指名说。读一读这两组词语,你感觉怎样?读得真好,让我们一起读好它.2.你能用这些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一句话吗?你说的既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正是王维写的一首非常有名的诗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件3:古诗),生齐读 3.这堂课就让我们借助《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美文,共同走进遥远的唐代,走进少年王维的心灵,去感受他的诗情诗意。二.品读课文,感悟诗意,体验诗情 1.揭示品读之中心问题
(1)从古诗中知道,这里的“佳节”是指什么节日?(九月九日重阳节)(2)简要回顾重阳节习俗。(课件5—8)
(3)提出问题:在这样一个美好的节日里,王维为何发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呢?
2.品“思乡思亲”之孤独伤感
师过渡:重阳节这天,王维人在哪里?(1)(课件9语段):“唐代有个大诗人,名叫王维。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1)指名读句,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交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课件点红:15岁 就 两年)*紧扣“15岁”,“就”体会年纪之小;*抓住“两年”感受离家时间漫长。
(2)老师考考大家,王维的家乡在哪?(板书:家乡 长安)
师作简介:王维的家乡在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而京城长安就是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两地直线距离是1300里,中间还隔着高高的华山,(版画书华山)王维在华山的西面,亲人在华山的东面,真是:(板书)天各一方。将诗题中的“山东”与现在的山东省加以区分。*结合简笔画,体会路途遥远,理解“山东”含义(华山的东面);初步理解“天各一方”。
(3)体验说话,感情朗读:小小年纪的少年王维孤身一人在相隔千里之外的京城求学,整整两年,700多个日日夜夜哪。他不能够聆听到父亲的教诲,他不能„„他不能„„他也不能„„他想念父母兄弟却无法相见,他思念家乡却不能回家,王维和亲人真是“天各一方,孤独寂寞——指板书”。感情齐读语段。(5)齐读语段,结合理解诗句:难以排解的孤独和寂寞使诗人情不自禁吟诵出了这样的诗句——(课件9):“独在异乡为异客”!指导诵读:诗歌的诵读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节奏的把握,二是读出诗歌的情感。这里的节奏应该怎样读?
指导学生读好节奏:独在/异乡/为/异客
王维独自一人,孤孤单单地在他乡生活,你觉得他一定会感到——生:孤独,寂寞,忧伤„„
诗人以一个“独”字写出了当时客居他乡孤独冷寂的心情,下缀两个“异”更加深了那种孤独感。谁再来读一读诗句,想象自己就是王维,孤孤单单一个人,在异乡做客。(课件点红:独 异)指导读出这样的情感。
2、品“重阳佳节”之“热闹快乐”
过渡:是啊!王维一个人在外是多么孤独啊!恰逢,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看
(1)、播放音乐与画面(课件10)。学生观赏,用学过的词语来描述看到的情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人流如潮、热闹非凡、车水马龙。读屏幕词语)
(2)、课文中哪些句子也写出了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
(课件11):“一年一度„„登高游玩”,指名读,齐读。
(3)点红:“扶老携幼”)是什么意思?你们有过全家人扶老携幼外出的时候吗?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点红: “兴高采烈”)能换个词吗?(眉开眼笑、笑容满面、喜上眉梢、兴致勃勃
欣喜若狂
欢天喜地
喜笑颜开)
(4)除了课文中写的以外,你能联系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想象一下大街上人们还在干什么呢?(课件12):句式练习:节日的长安街头可真热闹呀!人们有的(),有的(),还有的(),真是()。
(5)是呀,这重阳佳节的大街上可真热闹呀,谁能通过朗读把咱们也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指名读,齐读。(课件13)
(6)重阳佳节,家家户户欢度节日是那么热闹,那么开心,王维看到这一切,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课件14):“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佳节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结合生活实际,读出情感。(7)、此时的王维真是触景生情,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就是——出示诗句:(课件14)“每逢佳节倍思亲”(齐读)(8)王维是不是就今年的重阳节倍思亲?他还会在什么时候倍思亲?
端午节到了,王维看到家家户户插艾草,吃粽子,会吟诵—— 中秋节到了,王维看到家家团圆,吃月饼赏月,会吟诵——
春节到了,王维看到家家放鞭炮,贴春联,喜迎新年,又会吟诵——
这些节日就是诗中的“佳节”(9)、理解诗句意思:王维看到这些,更加思念家乡亲人,现在你们知道“倍思亲”的“倍”是什么意思了吗?你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10)、引导学生读出诗句的情感。
3、品王维之“思绪万千”
过渡:“每逢佳节倍思亲”,越是到佳节之时,越是激发起王维思念家乡的心情。可独在异乡的他,只能沉浸在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之中。王维主要思念了哪些亲人?又想起了哪些事?自由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同桌交流交流。
2、交流。(课件15)出示:
▲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1)“手挽着手”(和兄弟们感情很好)
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读这一段的时候,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啊!重阳佳节,王维和兄弟们登高远眺,是多们开心啊!齐读
3、快乐的时光总是令人难以忘怀。然而如今,王维只身一人身处长安,他在山的这头,而家乡和亲人却在山的那头,那么遥远,不能相会,这就是——天各一方。(课件16)出示句子: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
(1)王维想到了过去和兄弟登高的欢乐,想到了现在独自一人的孤独,内心是百感交集。*补白省略号。这省略号好似一声长叹,叹今日重阳佳节不能和兄弟们相会,不能„„不能„„也不能„„(想象说话)从省略号里你读出了什么?(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感情)(再读课题(课件17:“每逢佳节倍思亲”)
(2)能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指两名学生读。过渡:王维还想了些什么呢?(课件18)出示句子
▲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
(3)看,(课件19:兄弟图)王维的兄弟们真的插上了茱萸,正登高西望呢,却发现身边少了一个人。是谁呀?——王维。(点击课件)这就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你觉得王维的兄弟们遥望长安,心情会怎样?他们也有千言万语要对王维诉说——他们会对王维说些什么呢?(点课件:想象说话)“王维,-----------------------。”
*是呀,他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是——(课件20:再读课题 “每逢佳节倍思亲”)(4)多好的兄弟,多深的情谊。这是兄弟们在思念王维,更是王维在思念兄弟们。让我们再次走进王维的内心深处,感受那刻骨铭心的思亲之情。(课件21:出示整节文字)配乐齐读。
四、情感涌现,吟诗抒情
1、王维独自一人在他乡求学,又到了重阳佳节,目睹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王维想了很多很多:想到了过去,想到了现在,想到了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王维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书上哪个词来表达呢?(课件22:思绪万千)指导感情读词。
2、王维将无限的思念,凝聚笔端,挥笔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课件23;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让我们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情来吟诵这首诗。齐读。
4、多么动情啊,这就是王维忆山东兄弟的情。一个“忆”字(课件点红:题目中的“忆”),就浓缩了王维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再次感受王维“倍思亲”的深情吧!(学生配乐齐诵古诗。)
4、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站在庭院里,沐浴着轻柔的晨风,你情不自禁地吟诵着。(女生)
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站在山坡上,眺望着遥远的家乡,你无限深情地吟诵着。(男生)
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站在窗户前,仰望着皎洁的圆月,你心潮澎湃地吟诵着。(全体)
5、多么深切地思念,多么美好地情感,千言万语汇成了这句诗,指题(课件24),齐读。
五、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再次指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何止王维一人。身在海外的游子,思念故乡时,会吟诵“每逢佳节倍思亲”;外出工作的亲人,思念家乡时,会吟诵每逢佳节倍思亲;像这种表达思念之情的诗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1、学生交流。
2、老师出示: ▲李白的《静夜思》(生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宋代大诗人王安石《泊船瓜洲》(生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总结语:(思念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无论亲人离得有多远,思念的情丝就会有多长。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在这饱含浓浓思乡情的乐曲声中,我们也即将结束这堂课了,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吟诵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吧!
六、课后作业:
1.搜集一些思念家乡的古诗。
2.小练笔:你有过思念亲人的感受吗?请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来表达你对亲人的思念。.七、板书:
每逢佳节倍思亲
异乡
重阳节
思念家乡
第五篇:每逢佳节倍思亲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细读课文 课时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并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分自然段讲读。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两句)说了什么?
板书:王维
(3)小结
(4)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呢?请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四句)
前三句说了什么?
板书:重阳
登高
重阳节这一天大街上很热闹,他们扶着老人,搀着孩子,你可以从那个词语看出来(扶老携幼)。
从哪里可以看出,重阳节是个“佳节”?(大街上很热闹,人们老老小小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可以看出人们把重阳节看做是个佳节)
这种情况使王维看了有什么感受?(第四句: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王维为什么逢到重阳节,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和第一段的第二句有联系,那句话说明王维15岁离开家,来到长安已经有两年,他年纪轻,长期离开自己的家乡,看到重阳佳节京城长安家家欢庆的情景,自然会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3)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看到了重阳节家家欢度节日的景象,更加思念亲人。点名题目。
(4)齐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王维主要想念哪些亲人?具体想了哪些事?请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五句话)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说了什么?
板书:插茱萸
教师讲述:茱萸是一种有着强烈香气的植物。古人重阳节登高,把茱萸插在头上,据说可以辟邪。这两句话是王维回忆以前重阳节和兄弟们头插茱萸登高远眺的情况。王维除了想到这一层,还想到了什么?读第三到第五句。什么叫“天各一方”(指各人在不同的地方)
这三句话里有两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有的意思省略不说)
第一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省略不说了?(表示王维思念兄弟们有些想法省略不说了)
第二个省略号表示什么?(表示王维猜想兄弟们思念自己时有些话省略了)
你们看,诗人王维思念兄弟们多么深切,既想到了过去,又想到了现在;既想到了自己对兄弟们的思念,也想到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的确体现了“倍思亲”的思想感情。
(3)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思念兄弟们的具体内容。
(4)齐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王维是怎样来表达自己这种思想感情的?我们一起来看第四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说了什么?“思绪万千”是什么意思?(思绪万千就是想头很多,想法很多)这一句话同上面哪个自然段意思有密切的联系?(这一句话和第三自然段关系密切)
下面第二句话说了什么?
板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点名了什么?(点名了重阳节)
“忆”是什么意思?(指思念)
这个诗歌的意思是:重阳节思念家乡的兄弟们。
(3)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板书:异乡 客
(4)看图,加深体会诗句意思。
(5)指名讲读诗句的意思。
(6)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写诗表达了思念亲人的感情。
(7)齐读第四自然段。
二、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写了唐代大诗人王维年轻时客居京城长安,在重阳节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他思念家乡亲人的无限深情。
(2)指名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
(3)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业设计:
搜集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