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部编三年级上册教案 口语交际、习作、园地
口语交际1 我的暑假生活
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锻炼语感。
2.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认真听别人说话,不要打岔。3.学会对别人说的话进行评价。
教学重难点:
1.表达时要口齿清楚,声情并茂,并配合图片动作等。
2.注意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前因后果表达清楚。
课前准备: 生活照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老师课余生活的照片)漫长的暑假生活很快过去了,老师在暑假里经历了一件新鲜事,请大家说一说老师在做什么啊?
二、问同学们看相片的感受。
问:想不想知道老师在暑假做了什么啊?
三、结合照片,老师讲述自己暑假经历过的新鲜事。
四、出示暑假生活的图片,导入口语交际。
五、读一读口语交际要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六、分小组讲自己经历的新鲜事。
1、PPT出示交际提示。要求讲故事讲清楚,其他人认真倾听。
2、拿出准备的照片,交流自己经历了什么新鲜事。说清楚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3、倾听者注意追问。七故事分享与评比。
1.、每组选派一名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经历的新鲜事。
2.师生共同评议交际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语言是否流畅、重点是否突出。
3、大家评议谁讲得最好,评出讲故事小能手。
八、作业:回家讲给妈妈听。
习作1 猜猜他是谁
教学要求:
1.学习描述人物的外貌,以及形象特点的方法。2.学会抓住人物的特点去描写人物。3.掌握开头空两格的写作格式。
教学重难点:
1.描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特征。2.选取一到二点刻画人物。教具准备: 三条丝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方案一:
1、我们请我们班三个同学上黑板来做一个小游戏,大家谁想上台。
游戏规则:首先请上台的三个同学用丝巾蒙上双眼。下面再随便请上来三个同学,让蒙眼的同学猜一猜是谁。最多只能猜三次,三次猜不对者唱一支歌曲。
2、台下同学不能提示,从班里分别挑选最胖的和最瘦的以及最高的三名同学,让蒙眼的同学去猜。
3、请猜中的同学发言,谈猜中的依据是什么。方案二:正式讲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看PPT文字,说人物名。
二、习作指导。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今天我们自己来做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吧!
2、明确游戏任务 1)、选择一个同学
2)、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一写他。3)、写他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
4)、别人读了你写的内容,要能猜出你写的是谁。
5)、提示:抓住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可以写他的外貌、性格、爱好等。
3、提示习作方法。
4、读范文。
三、习作
1、提示:开头要空两个。
2、师巡回指导。
五、游戏与点评。
1.请生上台读习作,其他同学猜猜他是谁。
2、谁描写的最符合人物对象?
六、小结
每个人的外貌性格都有差异,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写出人物的特点,才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动!
第一单元习作讲评
猜猜他是谁
一、回忆写作思路: 1.写一写自己的同学。2.习作内容:
(1)人物的外貌特点。
(2)通过具体的事情写出人物的特点、品质。
3.结构顺序: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接着通过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的品质,最后首尾呼应,点明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习作讲评
1、出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和片段。
2、出示问题片段,让生说说其中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三、读下水文:
我的好朋友
她,长着蘑菇似的头发,白里透红的脸上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下面是一个高挺的鼻子。再往下看,是一张能说会道的樱桃小嘴。
她非常爱看作文书。如果你去看一看她的抽屉,你一定可以从她的抽屉里看到好几本作文书。记得上一次,学校就要进入读书时间了,而班里面总有那么几个同学忘记带书来学校看,所以此时,那些同学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她就会从她的抽屉里拿出她的作文书,说:“我这里还有好几本作文书,你们都拿去看吧。”那些没带书的同学像是抓住了一把救命稻草一样,欣喜若狂地接过书,连声道谢。
她也是一个很爱帮助别人的人。她的书包里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有许多的东西。例如:美术课要用的剪刀;语文课要用到的订书机;数学课要用的固体胶……应有尽有。每当上课需要用到“小百宝箱”里的工具时,她总是毫不犹豫地给别人先用,自己最后才用。
她还是一个很尽职的人。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组长,但是她做组长也做得非常尽职。每一次收作业,她都是第一个收齐;每一次发作业,她都发得最多。
她就是我的朋友——夏优璇,她就是我那个爱看作文书、爱帮助人、做事非常尽职的好朋友。
开头简介人物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整体印象。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夏优璇爱看作文书的特点。
通过爱帮助人的具体事例的描写,我们能够体会到夏优璇的善良、热情。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语文园地一
教学要求:
1.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朗读句子,表达句子意思。
2.积累带身体部位的四字词语。积累《所见》一诗。
3.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然后小组内为小组取名字,小组内成员策划活动方案。成员间交流方案是否有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教学重难点:
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然后小组内为小组取名字,小组内成员策划活动方案。成员间交流方案是否有改进的地方。最后开始实施方案。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内容。2.点名让学生大声朗读出来。
3.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句?你读了有什么感受?
4.师总结:有新鲜感的句子一般都运用了某些写作手法。
5、说一说你在这个单元学习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6、遇到有新鲜感的句子,你会做些什么?
二、词句段运用
1.指明一位同学朗读成语。
2.读完这几行成语,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 3.分组说说自己的发现。4.师点拨。
5.练一练,学运用。
6、拓展积累:课后积累一些关于人或动物器官的成语。
7、老师点名让学生读课本演示出来的三个句子。体会句子意思。
8、怎样朗读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注意重音、停顿、语气)
9、老师泛读或指导朗读,自由练读,小组比赛读。
10、练一练,学习运用。
第二课时
一、组织兴趣小组。
1.先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我们可以在班上组织几个兴趣小组。2.读一读课文上的兴趣小组名,说说有什么特点。
3、小组内为取小组名字献计,把小组名字定下来。
4.学生间相互交流活动内容。老师在一旁点拨,然后学生再思考。活动内容要围绕小组名字来。
5.老师总结,学生课后思考。
二、日积月累 1.师范读古诗。
2.师生合作,理解诗词的意思。3.有感情朗读。4.同学间比赛读
5.师生合作、表演。然后竞赛背诵。
6、延展阅读。《小儿垂钓》
第二篇:部编三年级上册教案-口语交际、习作、园地
口语交际1 我的暑假生活
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锻炼语感。
2.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认真听别人说话,不要打岔。3.学会对别人说的话进行评价。
教学重难点:
1.表达时要口齿清楚,声情并茂,并配合图片动作等。
2.注意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前因后果表达清楚。
课前准备: 生活照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老师课余生活的照片)漫长的暑假生活很快过去了,老师在暑假里经历了一件新鲜事,请大家说一说老师在做什么啊?
二、问同学们看相片的感受。
问:想不想知道老师在暑假做了什么啊?
三、结合照片,老师讲述自己暑假经历过的新鲜事。
四、出示暑假生活的图片,导入口语交际。
五、读一读口语交际要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六、分小组讲自己经历的新鲜事。
1、PPT出示交际提示。要求讲故事讲清楚,其他人认真倾听。
2、拿出准备的照片,交流自己经历了什么新鲜事。说清楚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3、倾听者注意追问。七故事分享与评比。
1.、每组选派一名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经历的新鲜事。2.师生共同评议交际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语言是否流畅、重点是否突出。
3、大家评议谁讲得最好,评出讲故事小能手。
八、作业:回家讲给妈妈听。
习作1 猜猜他是谁
教学要求:
1.学习描述人物的外貌,以及形象特点的方法。2.学会抓住人物的特点去描写人物。3.掌握开头空两格的写作格式。教学重难点:
1.描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特征。2.选取一到二点刻画人物。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方案一:
1、我们请我们班三个同学上黑板来做一个小游戏,大家谁想上台。
游戏规则:首先请上台的三个同学用丝巾蒙上双眼。下面再随便请上来三个同学,让蒙眼的同学猜一猜是谁。最多只能猜三次,三次猜不对者唱一支歌曲。
2、台下同学不能提示,从班里分别挑选最胖的和最瘦的以及最高的三名同学,让蒙眼的同学去猜。
3、请猜中的同学发言,谈猜中的依据是什么。
方案二:正式讲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看PPT文字,说人物名。
二、习作指导。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今天我们自己来做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吧!
2、明确游戏任务 1)、选择一个同学
2)、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一写他。3)、写他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
4)、别人读了你写的内容,要能猜出你写的是谁。
5)、提示:抓住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可以写他的外貌、性格、爱好等。
3、提示习作方法。
4、读范文。
三、习作
1、提示:开头要空两个。
2、师巡回指导。
五、游戏与点评。
1.请生上台读习作,其他同学猜猜他是谁。
2、谁描写的最符合人物对象?
六、小结
每个人的外貌性格都有差异,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写出人物的特点,才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动!第一单元习作讲评 猜猜他是谁
一、回忆写作思路: 1.写一写自己的同学。2.习作内容:
(1)人物的外貌特点。
(2)通过具体的事情写出人物的特点、品质。
3.结构顺序: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接着通过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的品质,最后首尾呼应,点明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习作讲评
1、出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和片段。
2、出示问题片段,让生说说其中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三、读例文:
我的好朋友
她,长着蘑菇似的头发,白里透红的脸上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下面是一个高挺的鼻子。再往下看,是一张能说会道的樱桃小嘴。
她非常爱看作文书。如果你去看一看她的抽屉,你一定可以从她的抽屉里看到好几本作文书。记得上一次,学校就要进入读书时间了,而班里面总有那么几个同学忘记带书来学校看,所以此时,那些同学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她就会从她的抽屉里拿出她的作文书,说:“我这里还有好几本作文书,你们都拿去看吧。”那些没带书的同学像是抓住了一把救命稻草一样,欣喜若狂地接过书,连声道谢。
她也是一个很爱帮助别人的人。她的书包里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有许多的东西。例如:美术课要用的剪刀;语文课要用到的订书机;数学课要用的固体胶……应有尽有。每当上课需要用到“小百宝箱”里的工具时,她总是毫不犹豫地给别人先用,自己最后才用。
她还是一个很尽职的人。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组长,但是她做组长也做得非常尽职。每一次收作业,她都是第一个收齐;每一次发作业,她都发得最多。
她就是我的朋友——夏优璇,她就是我那个爱看作文书、爱帮助人、做事非常尽职的好朋友。
开头简介人物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整体印象。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夏优璇爱看作文书的特点。
通过爱帮助人的具体事例的描写,我们能够体会到夏优璇的善良、热情。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猜猜他是谁
在我们班上有这么个人,他个子很高,体重就不用说了,肯定是很重的。他有一张圆圆的脸蛋,中间是一个大大的蒜头鼻,这鼻子下面总是流着黄鼻涕,鼻子上方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不时的眨呀眨的,每眨一下都仿佛是暗示着对知识的渴望。他的皮肤黑黑的,樱桃般的小嘴说起话来可有趣了,你可别小看他,他的性格可怪了,就让我慢慢说给你听。
记得在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下午,也就是正在上体育课时,同学们有说有笑地跑到操场上排好队。真不巧,我就正好站在他的旁边,老师让我们比赛跑步。我们几名男同学一字排开,刚一起跑,我才发现自己全都是跟班上最调皮的几个一起跑,而他正好在我后面。这时,跑在我后面的他忽然推了我一下,而我也狠狠地推了他一下,谁知他没站稳,一屁股摔在地上,我怕他告诉老师,便赶紧跑过去扶他起来,其实当时我心里非常恨他的,但没办法,谁知他不但没哭,反而哈哈笑了起来,你说他的性格怪不怪!
他呀,平时很喜欢跑步,跳远,丢沙包,搞一些恶作剧……告诉你们,他搞起恶作剧是班上最厉害的,大家在厕所小便时,他就在这时趁机去打别人;体育课上,大家跑步跑到一半时,他就站在中间突然不动,害得班上许多同学都摔倒,而他却站在一边哈哈大笑……
他是谁?我想你们也应该猜不出,哈哈!我就告诉大家吧,不过可别去告诉这个人。他就是——刘懿。
语文园地一
教学要求:
1.积累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朗读句子,表达句子意思。
2.积累带身体部位的四字词语。积累《所见》一诗。
3.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然后小组内为小组取名字,小组内成员策划活动方案。成员间交流方案是否有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教学重难点: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然后小组内为小组取名字,小组内成员策划活动方案。成员间交流方案是否有改进的地方。最后开始实施方案。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内容。2.点名让学生大声朗读出来。
3.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句?你读了有什么感受?
4.师总结:有新鲜感的句子一般都运用了某些写作手法。
5、说一说你在这个单元学习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6、遇到有新鲜感的句子,你会做些什么?
二、词句段运用
1.指明一位同学朗读成语。
2.读完这几行成语,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 3.分组说说自己的发现。4.师点拨。
5.练一练,学运用。
6、拓展积累:课后积累一些关于人或动物器官的成语。
7、老师点名让学生读课本演示出来的三个句子。体会句子意思。
8、怎样朗读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注意重音、停顿、语气)
9、老师泛读或指导朗读,自由练读,小组比赛读。
10、练一练,学习运用。
第二课时
一、组织兴趣小组。
1.先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我们可以在班上组织几个兴趣小组。
2.读一读课文上的兴趣小组名,说说有什么特点。
3、小组内为取小组名字献计,把小组名字定下来。4.老师在一旁点拨,然后学生再思考。活动内容要围绕小组名字来。5.老师总结,学生课后思考。
二、日积月累 1.师范读古诗。
2.师生合作,理解诗词的意思。3.有感情朗读。4.同学间比赛读
5.师生合作、表演。然后竞赛背诵。
6、延展阅读。《小儿垂钓》
第三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语文园地四(口语交际和习作)
语文园地四
学习目标
1、通过“读读认认”,认识“肩、臂”等7个字
2、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4、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5、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回顾学习,反思所得
1、教师引导:本组课文已学完,你们一定从中得到不少启发,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2、学生交流对观察的认识。(交流时要多加引导和肯定)
二、畅谈观察,指导交流
1、教师启发:这段时间,同学们玩了什么,观察了什么,有什么发现吗?现在交流一下我们观察中的发现,好吗?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要重在引导学生打开思路,设法让大家都来说,涉及范围尽可能广些。
3、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提出问题或意见。
三、开展竞赛,评选最佳
1、组织开展观察发现的竞讲比赛,教师提出比赛要求: a、看谁的仪态大方、声音响亮。b、看谁的观察过程说得清楚、明白。c、看谁的发现更有价值。
2、各组推荐一人上台参加竞赛。
3、师生共同评议。可设“仪态奖”、“观察奖”、“发现奖”等奖项。
第二课时
习作
一、回顾日记的文体特征
1、格式
2、内容:记录自己在当天的学习生活情况,形式方法自由,可叙述,可描写,也可以抒发感情。
3、注意事项(1)不要面面俱到
(2)不要从早到晚地记流水账
(3)要记生活中最值得记、感受最深的东西(4)必须真实
二、辅导观察日记的写法
1、格式
(1)标题
(根据内容需要可有可无)(2)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天气)
(3)内容:记录自己在当天所接触观察到的人物、事物、景物。
2、注意事项
(1)观察的时候要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
(2)写的时候要思路清晰、言之有序,要表达真情实感
三、评析观察日记的范文(附后)
四、交流各自的观察对象
第三课时
当堂写一篇观察日记
附范文
(一)10月3日 天气阴有阵雨 观察对象:金鱼
前一天,妈妈给我买了两条金鱼,我迫不及待地接受了抚养小金鱼的责任。今天早上,我吃完了早饭,便去玩弄小金鱼了。细细观察,金鱼头上有两只大眼睛,圆鼓鼓,水灵灵的。她看着我 的样子好奇怪,我忍不住笑了。再看她的身体又细又长仿佛一位窈窕淑女,扭动着她纤细的身躯。身躯上还有无数片又细又薄的鳞片,透明清澈。尾巴一摇一摆的,向前游动。
不知是环境好还是它们“喜欢我”,金鱼们显得特别开心。我又在鱼缸里放了4颗鱼食,一条 红金鱼一马当先,抬头一张嘴把鱼食物吞下了肚。另外一条金鱼也不甘示弱,来了一次“乾坤大挪转”把鱼食物也吃下了肚。吃饱了,她俩就在一起窃窃私语。我猜想她们一定在说这儿的老家一样舒适吧。
(二)今天,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爸爸和我在公园散步。突然,我发现一片草地上跳出了一只蚱蜢,我急忙追上去,只见它的身子是淡灰色的,有三对足,还有两根又细又长的触角,它的两条后腿很长,非常强壮有力,一次可以跳很远。它还有一对很透明,又比身体长的翅膀。可是我怎样观察都找不到它的嘴巴。于是,我决定把它抓到家里去细细观察。到家以后,我拿着放大镜,发现在蚱蜢的头和前腿中间有一个红色的东西,觉得很奇怪,就去问爸爸,爸爸告诉我,这个红色的东西是蚱蜢的两颗大牙,它用这两颗大牙吃草。
我想做个实验,就把它放进了一只玻璃瓶,还放了一些青草。我刚把青草放进去,蚱蜢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了嫩绿的青草,两颗大牙吃起草来象剪刀一样锋利,吃得津津有味!两只前足不停地拔弄着青草,哇!原来它的两只前足也可以发挥手的作用,而且非常的灵巧。
我从这几次观察中,我知道了关于蚱蜢的知识,真是有趣极了!
(三)2004年10月23日
昨天放学走在路上,我突然发现叶子从树上纷纷扬扬像彩蝶一样,飘飘悠悠地落下来我知道秋天来了。
我站在那里仔细关察落下来的叶子。叶子的颜色有黄的:有绿的,还有红的。我还发现这些叶子大多数都是趴在地上的,这可引起了我的兴趣儿,这些叶子为什么都趴在地上呢?我带着这个问题请教了我们的语文老师说:“树叶的上面和下面细胞排列不同,光照时间长,细胞排列就密,重量就大,相反的细胞排列就稀,重量就轻。”哦,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今天我真高兴,因为我揭开了树叶之谜。
第四篇:语文园地五 口语交际·习作
唱响生命之歌
——语文园地五 口语交际·习作
【设计者】中原区淮河路小学 蒋赏
【学习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 四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搜集的资料,继续深入对生命进行认识和理解,激起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命的热爱从而被激发。
2、学生能够借鉴本组课文在表达方式上的共同特点──由某件事或某一生命现象中引发思考,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记叙具体,能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目标分解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的建议是:“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的表达和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基于教材特点。
本组教材是围绕“热爱生命” 这一专题展开的,选编的4篇中外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而且,在本组的导语中,教材还明确提出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去搜集、了解更多热爱生命的故事” 的要求,在《触摸春天》课后,设计了“搜集感人故事,整理资料办墙报”的泡泡提示。这些内容的安排,是为“语文园地” 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顺利进行所做的准备工作。因此,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是本组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组教学的延伸,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迁移,继续深化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培养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把口语交际与习作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充分体现整合的教学思想。
3、基于学生实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搜集资料、表达心中想法的能力,所以,口语交际课重在交流,作为老师既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也可以谈身边发生的热爱生命的故事,还可以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和启发。要注意拓宽学生的思路,广开言路,允许学生既可以就某一方面内容来谈,也可以把几方面内容综合起来谈。习作教学则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自由表达,并在作后交流中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水平。【评价活动方案】
目标1:个人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的方式达成; 目标2:课堂构思,当堂完成达成。【教学活动预案】
一、回忆课文,谈话引入
1、本单元我们围绕“热爱生命”学习了几篇抒发对生命感悟的文章,那用心去感受春光的盲姑娘,那以帮助别人为快乐的祖孙三代人,以及那些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和在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的小花„„无不展示着他们对生命的热爱。
2、同学们在课下也搜集了许多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相信你们对生命也一定有着自己的解读。今天,我们围绕“生命”这一永恒的话题畅所欲言。
(板书:唱响生命之歌)
3、齐读:唱响生命之歌
二、默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口语交际的要求,勾出说话要求,明确内容及要求。
2、指名说,投影出示: 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 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 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三、处理信息,交流认识。
1、处理资料。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资料,搞清楚每一段资料所立足的角度。(2)围绕主题,筛选搜集的资料,整合自己搜集的故事,选择最有感触的地方,进行深入思考。
2、打算怎么讲,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3、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指正。听的成员注意认真倾听,适时提问。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四、创设情景,畅谈生命。
1、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准备举办一场主题为“生命”的节目,同学们想当嘉宾给大家讲述生命故事,分享生命感受吗?
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没听明白的可以向发言同学提问,让发言同学把语言说清楚。
3、学生当评委,评出谁说得最好,并说说你们的理由。
4、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并引导学生从同伴的发言中得到了更多的感受启发。
5、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进行畅谈。(允许学生或深或浅的谈出自己的见解,不强求一致。)五、一触多发,整理素材
1、在畅谈生命过程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是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归纳:(1)如触摸春天的盲童、轮椅上的霍金、病榻上与病魔做斗争的张海迪那样在逆境中热爱生命、顽强生存的人。
(2)如抗击非典的医生护士、抗洪救灾的勇士、大地震中用生命保护学生的教师、捐献眼角膜的琳达父母那样用自己的生命挽救别人生命的人。
(3)如辛勤耕耘的农民、教书育人的教师、治病救人的医生、忠于职守的警察那样创造美好生活,使自己的生命焕发光彩的人。
(4)如夹缝中成长的小草,掀翻石块的种子、风风雨雨中挺立的小树那样震撼人心的生命现象。
„„„„
2、从这些素材中确定你最想写的内容。
六、借鉴课文,迁移表达
1、回忆本单元的课文,文章在表达方式上的共同特点——由一件事情或某一生命现象引发思考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2、我们可以借鉴这种表达方式来写,把自己选择的人或物中最能打动人心的一件事或一个场景写下来。
七、放飞心灵,自由习作
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对本次习作有了了解,请同学们在清楚、完整、有条理、有重点地叙述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心中的崇敬、感动。写完之后,同学之间互相修改。在修改、讲评之后,小组合作,把自己的习作和前面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整理,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手抄报。【作业设计】
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手抄报。【板书设计】
唱响生命之歌 顽强生存──张海迪 捐献器官──无私奉献 掀翻石块的种子──生命现象 表达:事情(现象)+思考(感悟)
第五篇:口语交际和习作教案
口语交际和习作教案
口语交际和习作教案1
学习目标
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交际情境
1.故事感染激发
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2.激发交流愿望
⑴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
⑵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
二、提升交际能力
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
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呢?
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
3.师生交流,学习技巧。(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
⑴教师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自己儿时的理想,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有条理的讲述的。
⑵学生倾听、评价教师的发言:
听: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
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说: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
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
⑴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⑵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评价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⑶推荐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全班互动交流
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
2.师生倾听、评价
小结: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颗理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我们飞向生命的每一天。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大家畅谈理想,发言各有见地,颇为精彩。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让自己心中的理想流淌于笔端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投影出示)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根据本组课文,提示学生可以尝试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学生进行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习作评改
1.自改自评
a 教师出示下水文,留下修改的痕迹。说一说:
⑴老师修改了什么?
⑵老师是怎么修改的?
b 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的标点等。
C 用符号划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其它同学倾听、评价。
2.互评互改
a 交换作文
⑴ 用赞赏的符号划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⑵ 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
b 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3.全班交流
a 指名朗读作文。
b 师生评议
五、誊抄作文,汇编成册
今天,我们用笔播种了希望。每个同学的理想都是一粒种子、一个渴望。这次习作我们就以“种子”为序,将大家的习作汇编成册。拜读它们,我们仿佛在触摸着一颗颗萌动着的心。祝愿大家的理想能够早日变为现实。
口语交际和习作教案2
学习目标
1.通过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2.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历史责任感。
习作
一、阅读提示,了解读后感
1.学生自读习作提示,勾画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语句。
2.交流:什么是读后感?
写读后感有什么作用?
小结:读后感的基础是“读”,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
3.点拨:平时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随时积累下来,有助于写好读后感。
二、赏析范文,学习写法
1.自由阅读范文《愤怒与妥协》,引导学生发现读后感的写法
2.归纳小结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三、明确要求,开启思路
1.独立选材,尽量做到新颖。
2.学生互相说。
3.学生选好材料,独立写作。
四、自改互评,定稿誊抄
1.写完后自己阅读,修改。
2.学生分作文小组互评互改,根据同学指出的不足进行修改。
3.选择典型作文,示范如何修改。
4.学生再次修改,定稿誊抄。
板书参考:
读熟原文是基础,抓住感觉是关键;
根据文意想开去,结合实际是重点;
表达形式多样化,勿忘真情与实感;
若想写得不一般,感受真实独特点。
口语交际
(课前布置:学生结合自己的习作和搜集的资料,拟定一个简单的提纲。)
一、揭示演讲活动的主题
1.回顾本单元课文,说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揭示本次演讲活动的主题: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二、读题,了解题意
1.独立审题,勾画要求。
2.交流:说什么?怎么说?
三、指导演讲
1.交流课前拟定的提纲,互相启发,开启思路。
2.完善提纲,分组试讲。
3.各组推荐一人在班内进行交流,学生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