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做课程设计要有严谨的思路和熟练的动手能力,我感觉自己做了这次设计后,明白了总的设计方法及思路,通过这次尝试让我有了更加光火的思路,对今后的学习也有莫大的好处。
一、设计目的
1、学习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经验,掌握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培养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
2、学会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和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3、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电路图设计方法
(1)确定目标:设计整个系统是由那些模块组成,各个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并画出直流稳压电源方框图。
(2)系统分析:根据系统功能,选择各模块所用电路形式。
(3)参数选择:根据系统指标的要求,确定各模块电路中元件的参数。
(4)总电路图:连接各模块电路。
(5)将各模块电路连起来,整机调试,并测量该系统的各项指标。
(6)采用三端集成稳压器电路,用输出电压可调且内部有过载保护的三端集成稳压器,输出电压调整范围较宽,设计一电压补偿电路可实现输出电压从 0 V起连续可调,因要求电路具有很强的带负载能力,需设计一软启动电路以适应所带负载的启动性能。该电路所用器件较少,成本低且组装方便、可靠性高。
二、总体设计思路
1、直流稳压电源
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将220V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的直流电压的装置,它需要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才能完成。
直流稳压电源方框图
图2 直流稳压电源的方框图
2、整流电路
(1)直流电路常采用二极管单相全波整流电路,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3、滤波电路——电容滤波电路
采用滤波电路可滤除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交流成分,使电压波形变得平滑。常见的滤波电路有电容滤波、电感滤波和复式滤波等。
在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即负载电阻RL两端并联一个电容量较大的电解电容C,则构成
了电容滤波电路,如图5所示电路,由于滤波电容与负载并联,也称为并联滤波电路。
图5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从图4可以看出,当u2为正半周时, 电源u2通过导通的二极管VD1、VD3向负载RL供电,并同时向电容C充电(将电能存储在电容里,如t1~t2),输出电压uo=uc ≈ u2;uo达峰值后u2减小,当uo≥u2时,VD1、VD3提前截止,电容C通过RL放电,输出电压缓慢下降(如t2~t3),由于放电时间常数较大,电容放电速度很慢,当uC下降不多时u2已开始下一个上升周期,当u2>uo时,电源u2又通过导通的VD2、VD4向负载RL供电,同时再给电容C充电(如t3~t4),如此周而复始。电路进入稳态工作后,负载上得到如图中实线所示的近似锯齿的电压波形,与整流输出的脉动直流(虚线)相比,滤波后输出的电压平滑多了。
显然,放电时间常数RLC越大、输出电压越平滑。若负载开路(RL=∞),电容无放电回路,输出电压将保持为u2的峰值不变。
4、稳压电路
在设计中,常利用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和流过电感器的电流不能突变的特点,将电容器和负载电容并联或电容器与负载电阻串联,以达到使输出波形基本平滑的目的。选择电容滤波电路后,直流输出电压:Uo1=(1.1~1.2)U2,直流输出电流:(I2是变压器副边电流的有效值),稳压电路可选集成三端稳压器电路。
5、设计的电路原理图
三、课程设计报告总结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
悟,不断获取。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常用元件的识别和测试;熟悉了常用仪器、仪表;了解了电路的连线方法;以及如何提高电路的性能等等,掌握了可调直流稳压电源构造及原理。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实验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收获颇丰。
第二篇: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xxxxxxx学院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班
级: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
电子信息工程xxxx
x
x 1207050227
2014年xx
xxxxx学院 二〇一四年
一、实验目的
通过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安装和调试,要求学会:
1.选择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和集成稳压器来设计直流稳压电源;2.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主要性能参数及测试方法;
3.了解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并学习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以实现掌握RC桥式正弦波的调试方法。
二、设计任务
1.集成稳压电源的主要技术指标
输出电压为±12V;
输出纹波电压小于5mV,输出内阻小于0.1Ω
加输出保护电路,最大电流不超过2 A 2.RC桥式正弦振荡器的主要指标
输出频率范围(100 kHz~10 kHz)
三、实验原理与方案选择
1、实验整体电路仿真图:
2、稳压电源的组成原理
直流稳压电源一般有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所组成,基本框图和波形变换如下:
(1)电源变压器:将电网220V的交流电压变换成整流滤波电路所需的低电压。(2)整流电路:一般由具有单向导电性的二极管构成,经常采用单相半波、单
相全波和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桥式整流电路,4个二极管轮流导通,无论正半周还是负半周,流过负载的电流方向是一致的,形成全波整流,将变压器输出的交流电压变成了脉动的直流电压。
输出波形:
(3)滤波电路:加入电容滤波电路后,由于电容是储能元件,利用其充放电特
性,使输出波形平滑,减小直流电中的脉动成分,以达到滤波的目的。为了使滤波效果更好,可选用大电容的电容为滤波电容。因为电容的放电时间常数越大,放电过程越慢,脉动成分越少,同时使得电压更高。
输出波形:
(4)稳压电路:稳定输出电压。稳压电路种类很多,包括稳压管,串联稳压,集成稳压器等。该实验中我们选用的是三端式固定输出稳压器W78XX,W79XX 固定三端集成稳压器。典型电路图如下:
3、RC桥式正弦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RC桥式正弦振荡器仿真图如下:
RC振荡器的典型电路:
RC桥式正弦振荡器又称文氏电桥振荡器,是采用RC串并联选频网络的一种正弦波振荡器。它具有较好的正弦波形且频率调节范围广,广泛应用于产生1 MHz以下的正弦波信号,且振荡幅和频率较稳定。
上图电路有两部分组成,即左半部分的选频网络和右半部分的放大电路。放大电路为由集成运放所组成的电压串联负反馈,而选频网络则由正反馈网络组成。由于放大器采用集成运放并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其输入,输出阻抗对正反馈网络的影响可以忽略。
(1)RC串并联正反馈网络的选频特性:
一般取两电阻值和两电容值分别相等。由分压关系可得正反馈 网络的反馈系数表达式:
则幅频和相频图如下:,(2)元件参数的计算:
①确定R、C值
由于f0=1/2πRC=10 kHz,为了使选频网络的选频特性尽量不受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的影响,应使R满足下列关系式:Ri>>R>>Ro,一般Ri约为几百千欧以上,Ro仅为几百欧以上。故确定R=0.68kΩ,则C=0.022uF。
②确定R1、Rf
RC选频网络对于中心频率f0的放大倍数为F=1/3,而回路起振条件为|AF|>=1。故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R1+Rf)/R1>=3,即Rf/R1>=2,取Rf/R1=2。即:R=R1//Rf=0.68K Ω,得R1=(3.1/2.1)*R=1 kΩ,Rf=2.1R1=2.1kΩ。(3)振荡频率和起振条件
电路在fo时满足φF+φA=0,而对其他任何频率,则不满足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所以电路的振荡频率为fo=1/2πRC。
已知当f=fo时,|F|=1/3,为了满足振荡的幅度平衡条件,必须使|AF|>=1,由此可以求得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为|A|>3。
四、使用材料
整流二极管6个;
点解电容470 uF 2个,104瓷片电容 2个,223瓷片电容 2个;
稳压芯片W78xx 1个,W79xx 1个;
680Ω电阻2个,1 kΩ电阻1个。2.1 kΩ电阻1个;
集成运放芯片LM324 1个;
剥线钳1个,烙铁1个,万用板1块;
导线,焊锡若干
五、数据测试
变压器输出:39 V
整流电压输出:51.8 V
滤波电压输出:26.3 V,-26.4 V
稳压管输出:11.9 V,-12.1 V
纹波电压: 4 mV
正弦波频率:8.5 kHz
正弦波输出: 10.75V
反馈系数: 0.28
六、问题与解决
这次焊接给了我很多经验总结,比如焊接中锡丝融化的多少才合适,烙铁头接触锡丝以及元器件的时间长短,还有助焊剂松香的搭配使用,元件的剪脚等都会影响焊接的结果。在检查过程中还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第一次焊接完成后测试时,负极电压输出仅仅为几伏,断电之后发现就把两个整流二极管给烧了,后来我们通过检查,原因是我们不太清楚万用板的构造,外边两圈是短路的,我们刚好把两个引脚接到了外边两圈,换了两个二极管之后测试时大致波形是出来了,但失真比较严重,于是我们又换了几次电阻,最后发现只有当反馈电阻式2.1 kΩ的时候波形失真最小。
七、心得
在这次制作实验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对此也很感兴趣,首先我学到了不少焊接的经验,避免了一些出现在焊接方面的问题,以便于后期易于检测;其次,我学会对一些简单的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以及学会了元器件的引脚和使用方法,了解了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这样的实验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所谓熟能生巧,在布线,焊接,检查电路各种方面我们都有很大的提高。一个实验只要认真对待,不管结果怎样,我们一定会有收获。而且在实习中我感觉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平时在课本上学到的只是一些理论知识,在实际焊接制作中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通过检测与修改可以使实习进一步的进行下去。
这次设计渗透了我们组员的每一个人的努力与心血,无论是前期的准备,中期的焊接,还是后期的测试与调试,每个环节我们都竭尽所能,通过多种渠道,老师与同学的帮助,才使得我们的结果顺利的出来。因此,我感觉只有相互协作,才能共同进步。合理分工,团结一心可以提高效率。相信以后我们会更加努力的。
第三篇: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从理论到实践
——机电学院创新设计圆满完成 6月17日到23日机电学院1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全体学生进行了为期七天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本次课程设计是对收音机进行焊接、组装、调试,旨在对前一年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课程设计分为两个模块:首先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对电烙铁、万用表等一些常用工具的使用和如何进行电阻导线的焊接进行学习,同学们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并且反复练习,为收音机的成功焊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模块就是对收音机进行组装、调试,老师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讲解后,其余工作全部由同学自己摸索进行,这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创新积极性。
本次课程设计进行的相当成功,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克服了天气炎热、实验设施匮乏等困难,有90%以上的同学完成了收音机的制作。同学们也在此次课程设计中学到了更多的实践知识,提升了自己的创新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机电学院深入实践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机电学院 郭伟鑫
2014年6月23日
第四篇:心得体会:《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给人以创作的冲动。在画家眼里,设计是一幅清明上河图或是一幅向日葵;在建筑师眼中,设计是昔日鎏金般的圆明园或是今日一塑自由女神像;在电子工程师心中,设计是贝尔实验室的电话机或是华为的程控交换机。凡此种种,但凡涉及设计都是一件良好的事情,因为她能给人以美的幻想,因为她能给人以金般财富,因为她能给人以成就之感,更为现实的是她能给人以成长以及成长所需的营养,而这种营养更是一种福祉,一辈子消受不竭享用不尽。我就是以此心态对待此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所谓“态度决定一切”,于是偶然又必然地收获了诸多,概而言之,大约以下几点:
一、温故而知新。课程设计发端之始,思绪全无,举步维艰,对于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扎实的我深感“书到用时方恨少”,于是想起圣人之言“温故而知新”,便重拾教材与实验手册,对知识系统而全面进行了梳理,遇到难处先是苦思冥想再向同学请教,终于熟练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而且领悟诸多平时学习难以理解掌握的较难知识,学会了如何思考的思维方式,找到了设计的灵感。
二、思路即出路。当初没有思路,诚如举步维艰,茫茫大地,不见道路。在对理论知识梳理掌握之后,茅塞顿开,柳暗花明,思路如泉涌,高歌“条条大路通罗马”。顿悟,没有思路便无出路,原来思路即出路。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三、实践出真知。文革之后,关于真理的大讨论最终结果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从耳闻以来,便一直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教条。时至今日,课程设计基本告成,才切身领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明晓实践出真知。因为在教材上,数字钟不过是由计数器和译码显码器组合而成,也便不以为然搭建电路图,结果电路出现诸多问题,譬如短路开路,ewb中引脚悬空即为低电平,现实中引脚悬空呈现大电阻特性即高电平,不为则不知,无为则无知,实践出真知。
四、创新求发展。“创新”目前在我国已经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地位,足见“创新”的举足轻重。而在dvd产品上市之初及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由于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原本前景看好的国内市场却使国内dvd生产商无利可图或图的仅 仅蝇头小利,只因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使用国外专利技术,每台售出总要交付高额专利技术使用费。因此,我们要从小处着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课程设计中不忘在小处创新,未必是创新技术,但凡创新思维亦可,未必成功,只要实现创新思维培育和锻炼即可。
五、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至善至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是,不从忘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换种思维方式,去恶亦是至善,改错亦为至美。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
六、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尽管课程设计是在期末才开始,我们的教材学习完毕,掌握许多知识,但是还有很多地方理解领悟不到位,由于对555电路相关章节未能掌握以致用到秒脉冲产生电路无法自行设计,只得参考其他文献,在ewb中试行操作,逐步摸索。此外,定时电路原采用蜂鸣器报警装置,在计算机仿真模拟过程中,由于不明原因,蜂鸣器一旦响起,无论ewb中开关控制,还是计算机静音,都无法关闭响声,时至设计将近尾声尚未查明原因,暂且用光信号作为输出,希请老师将来指教一二。彻悟学海无涯只有苦来作舟,学无止境只有书来作伴。
综上所述,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至于建议,一言以蔽之,大学教育当如此。
第五篇: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在这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实验中,我们选的课题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模拟到实验室中,体现了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理念。霓虹灯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五颜六色的彩灯遍及在我们的生活中,而我们设计的这个彩灯控制器,使我们觉得这个课程设计十分有意义。
接到题目后我们小组的人去图书馆借了一些书籍、参照网络上的一些资料,再加上老师的悉心指导,设计出了一个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彩灯,通过了本学期对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学习,我们感到现在设计这样的一个节拍速度渐变彩灯控制器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能够考察我们对书本上的知识是否已掌握好,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但 是第一次做实物,所以觉得还有有不小的压力。做实物比在软件里面仿真难度大了不少,因为,稍不细心就可能会使哪个芯片烧坏或者哪条线路没有接牢固,这都会使得在实验中没法得到正确的结果,因而会有一些挑战与难度。这次设计用到了一些在实验中比较常用的电子器件,从设计总体上来说,与我们来说,只要认真的去做的话,我们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来。但是还是需要我们组里几位成员互相合作,相互帮助,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的,这样极大的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的精神。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锻炼,我学到了很多有关节拍速度渐变的彩灯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与工作原理。期间也碰到不少问题,但只要仔细的揣摩也能找到解决的方法。慢工出细活,过程是很重要的,只有认真努力细心坚持的去做,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虽然实验之前的仿真我们做得很好,并且设计了好几种实验方案,也都具体地画出了电路图,但是在具体地实验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在仿真中,我们所有的的元件都是知道其参数的,在实验中,我们知道的只是元件的理论上的参数,实际上因为元件经过多次使用,其性能会有所变化,与理论值有点出入,但我们在仿真时又是要求十分精确的,这就导致了实验中的结果出现差错时,我们需要改动的地方就很多。以我们的实验情况为例,我们在发现彩灯的频率与理论不符合时,就检测了一下我们实验中用的电阻和电容,结果发现100Ω的电阻实际阻值只有80Ω左右,47μF的电容实际只有20μF左右,这么大的误差使得我们的结果与理论相差很多,于是我们只好修改线路,使得接入电路中的有效数值与理论相差不大。这个问题解决后,我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加坚信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且,我们也知道了要爱护实验仪器,让后面使用的同学们遇到的困难尽量少一点。
总而言之,这次课程设计让我们收获颇多,虽然实验室里很热,但我们依然没有偷懒,顺利地完成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