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法模拟法庭总结
模拟法庭总结
学期末,在三位老师细心指导及各位同学的努力排练下我们的模拟法庭活动取得了很大成功。我们所模拟的是一个酒楼老板状告公安局非法查封的案子。这是一个属于由民事合同引起的治安纠纷,并不像药家鑫等案子那样赫赫有名,因为本身老百姓告政府官员难度就相当大,能开庭审理的也是少之又少。当初我们选这个案子的理由之一就是证人多,角色多,能让我们组的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到庭上审判过程中去。敲定案子之后,我们一起观看了上届师兄师姐的模拟法庭的视频,从中国法庭节目上也搜集了几个典型的庭审程序进行观看并学习,之后我们开始定角色,准备相关人员的资料。
我们组一共十四个人,共分成了七组,我主要是负责写答辩状。开始真的是没有一点思路,就把大二时法律文书老师的课件翻出来重新看了一遍,脑子里才略微有点思路,就那么硬着头皮把将近两千字的答辩状给完成了,真是难以用语言形容那种喜悦。
在资料准备充分之后,我们开始了模拟法庭练习,固定的每天下午一点到五点B座教学楼地下室,近四个小时的练习让我们的进度在众多小组之中遥遥领先。不断的练习,不断的改进,使模拟法庭显得越发正式及庄重。就这样,最后在学校模拟法庭开始了我们正式的庭审。
首先是书记员宣布当事人入庭,询问并确认到庭情况,然后宣布法庭纪律,接着是审判员、法官出庭,并由法官宣布开庭,紧接着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法定程序。整个模拟法庭的程序合法,执法严谨,是一次很成功的教学实践活动。从庭前准备到庭审结束,整个实践过程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活动,我也真切的感觉到了自己知识的欠缺及肩上重大的责任。现针对此次模拟法庭活动总结如下:
一、庭前准备阶段
开始因为我们没有人真正了解庭审的整个程序,前期准备阶段显得特别慌乱,尤其是在大部分细节上,难以把握,拿捏不到位,气愤显得有些不好,大家也是很难达成一致意见,花费了太多时间。好在大家齐心协力,最后终于把具体情节及细节敲定下来。
二、法庭辩论阶段
整个案子亮点就是双方辩论过程,但因为属于民告官案件,在辩论的过程中,双方辩论并不太激烈。其一,因为案件最初,证明公安局锁门的责任在原告方,但原告的证人除了妻子就是雇员,这种有亲属关系的证人证言并不能单独作为定案证据,这使得原告在后面的辩论过程中举证更加困难。其二,因为被告是公安局,是国家机关,并不像诉单个个人或企业那样敏感,谁都知道最后承担责任的是国家,是从国库里拿钱。所以,被告显得不那么在乎。
三、举证质证方面
因为证人较多,在传证人上庭退庭方面显得稍微啰嗦,但具体程序方面并没有什么实质性错误。略有不足的是我们几个证人的表演不太到位,很难演出当事人的那种感情和情绪,毕竟我们不是学表演的。
四、审判阶段
不得不说,法官在审判活动中的地位不容忽视,而且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整个审判活动都得靠法官来主持。法官并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也并不能因为是国家机关就不居中裁判。法官在纠纷双方当事人之间应恪守中立,平等对待双方当事人。整个角色中,扮演的最专业的也是属于我们的法官了,庄重平稳,简直就是公平正义的化身。
五、个人启发方面
首先,这次模拟法庭不仅锻炼和检验了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团结合作也正是我们以后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整个活动中,我们每个人都能很好的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找好自己的定位,并切实做好了自己的任务,每一个组员都深切的懂得了个人能力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整个活动中,我们很好的做好了个人分工,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后在大家共同合作下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其次,通过实践,我极大地提高了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了要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明确了以后学习的任务和目标。细致点来讲,通过本次活动,我大概掌握了庭审的整个过程,对法律法条的运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比如关于非法查封,行政不作为等具体规定。这次实践是对自己两年多的法学学习的检验,对今后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向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我们要深深的感谢我们的三位指导老师,细心的指导,和蔼的话语,完全没有老师的架子,也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耐烦,这尤为让我们感动。哪怕是在元旦放假期间,老师也并为放下对我们的指导工作,老师无私的付出使得我们组的排练步步顺畅,最后取得佳绩。而且,在排练过程中,也一一印证着老师教给我们的法律知识,发自心底的感谢老师的教学及辅导。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全组成员对老师说一句,“老师,辛苦了。”
第二篇:行政法模拟法庭剧本
案件流程
【书记员】:现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7条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123条第1款的规定,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到庭情况。【原告】:到庭
【原告】诉讼代理人:到庭 【被告】:到庭
【被告】诉讼代理人:到庭 【书记员】:现在宣布法庭纪律:
1、到庭所有人员应听从审判员统一指挥,一律关闭通讯工具,遵守法庭秩序,不准吸烟。
2、旁听人员必须保持肃静,不得喧哗、鼓掌、插话,不得进入审判区,有意见可以在闭庭后提出。
3、当事人及其诉讼参与人不得中途退庭,如擅自退庭,是原告的作撤诉处理;是被告的则依法缺席判决。
4、审判人员或法警有权制止违反法庭纪律,妨碍民事诉讼活动的行为,对不听制止的,可依法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对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书记员】:请审判长、主审法官、合议庭组成人员入席。【审判长】:请坐
【书记员】:报告审判长,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己经全部到齐,可以开庭。
【审判长】: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11条、第45条的规定,本庭依法公开审理原告彭浩诉被告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丰台区交通支队行政不作为一案。现在,宣布开庭。
【审判长】: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下面核对当事人身份。
【原告】:高松,男,39岁,汉族,丰台区桥梁厂工程队工人,住北京市丰台区区花乡四合庄南梗村11号。
【原告】代理人:郑杨,女,22岁,汉族,北京市丰台区蓝天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是一般代理
【被告】: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丰台区交通支队,住所地北京市丰台区东大街东路3号。法定代表人:沈琪斌,支队长
委托代理人:钟炜杰,男,37岁,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丰台区交通支队法制科科长。代理权限是一般代理
【审判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 6条、第46条规定,本庭由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审判员长王言担任审判长,与审判员陈倩和张静超依法组成合议庭。由主审法官王言主审本案,由本院书记员王予力担任法庭记录。
【审判长】: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29条、第30条、第32条、第47条、第58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诉讼中享有以下诉讼权利:
(1)当事人有委托代理人进行诉讼的权利;
(2)当事人(被告限于诉前)有提供证据、要求重新鉴定或勘验的权利;
(3)当事人在诉讼中有 述和辩论的权利;
(4)当事人有申请保全证、提起上诉的权利;
(5)在诉讼中原告有申请对被告具体行政行为停止执行的权
(6)原告有放弃、增加或变更诉讼请求、申请撤诉的权利。被告有变更或撤销自己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利,但无权提起反诉。
(7)经审判长准许,有向证人、鉴定人和勘验人员发问的权利。
(8)经审判人员准许,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有查阅庭审材料的权利,但涉及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以上诉讼权利,你们听清了没有?
【原告】:听清楚了
【被告】: 听清楚了
【审判长】:在庭审过程中,当事人除享有以上诉讼权利外,还有申请审判人员及有关人员回避的权利。如果你们认为审理本案的审判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及书记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可以提出事实或理由申请回避。你们听清了吗? 是否申请回避?
【原告】: 明确,不申请回避
【被告】: 明确,不申请回避
【审判长】: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 32条、第33条、第62条、第65条的规定,当事人在享有诉讼权利的同时,还应当承担以下诉讼义务:
(1)【被告】对自己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如实陈述事实。(2)在诉讼期间,【被告】不得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3)当事人有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法庭秩序,自觉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行政赔偿调解书的义务。
【审判长】: 以上诉讼义务,你们听清了吗?
【原告】: 听清楚了
【被告】: 听清楚了
【审判长】:根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48条规定,诉讼参与人和其他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人民法院对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其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情节较轻的,予以罚款、拘留。罚款金额为人民币 1000元以下。拘留期限为15 日以下。因此,你们在享受诉讼权利的.同时,还必须遵守法庭规则,不得扰乱诉讼秩序。听清楚了没有?
【原告】:听清楚了
【被告】: 听清楚了
【被告】诉讼代理人:听清楚了
【审判长】:法庭准备阶段结束。开始法庭调查。下面,先由由原告宣读起诉状。
【原告】代理人: 原告之母,陈英,女,63岁,与2007年11月2日早晨六点多钟,在丰台区南路利发胜饭庄东边约150米晨练时被一白色面包车撞倒在地,面包车当即逃逸。当时,被晨练人赵刚看到此情况,立即打122报警台报案,约30分钟后见原告母亲还在出事地点,又给丰台区交通队打了电话,他们说:“我们去了,没有找到现场。’’报案人说:“现在老太太还在那躺着呢,就在花乡利发胜东边,你们怎么会找不到呢?”七点四十分以后,邻居告诉原告家人,将原告母亲送往医院,也没有看见警察的影子,原告母亲于2007年11月4日因脑出血死亡。11月3日,原告之兄彭海,妹夫钟平,询问122台,说有人报案,到交通支队查询报案情况时,警察仍然说没人报案,4日晚,报案人和我们联系上。5日,我们再去交通支队,警察才把报案单子找出来。
2008年7月份,原告发现一辆白色面包车,车号9565.当时报案单子车号为9556,原告要求警察找饭馆老板和炸油条的伙计,警察说:现在炸油条的找不着了。原告叫警察拿出当时立案的现场记录,一问就是不知道,立案时根本就没去现场调查,就连原告母亲在什么位置离开现场和在什么位置撞的都不知道,丰台区交通支队接二连三的工作出现问题,证据在眼皮底下丢掉。原告认为,由于交通队工作不负责任的失职行为,造成不能追求肇事者的责任,给受害者的生命和原告家庭经济造成严重损失,精神受到严重伤害,因而请求人民法 院确认被告丰台区交通支队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违法行为。【审判长】:被告,刚才原告陈述的诉讼请求和理由听清楚没有? 【被告】代理人:听清楚了。
【审判长】:和法庭庭前送达的起诉书是否一致? 【被告】代理人:一致。
【审判长】:下面请你进行简要答辩。【被告】诉讼代理人: 1、2007年11月2日早6时23分许,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案后,按国务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以及公安机关内部程序及规定,立即部署警力,投入了侦破工作,并成立了由副支队长、事故科副科长总负责的专案小组,在侦破此案中,共涉及办案民警22人。查排全是有肇事嫌疑的车辆19辆,走访证人21人,依法询问嫌疑人15人,涉及社会单位36个,出具各类证据材料58份,往返4次,于山西省有关各县调查取证,行程1500公里,花费办案经费8000余元,在进行大量的侦破工作同时,我们将工作进展情况都及时向其家属进行了通报,因未能确定肇事车辆,故无法具体认定交通事故责任。
2、我局指挥中心接报后,立即将此《122逃逸处警单》传我交通支队分指挥中心.根据以上事实,在大量的证据支持下,证明我丰台区交通支队依法履行了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
3、我丰台区交通支队办案民警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依法履行了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本着公正、公开的原则,将办案的情况随时告知受害人家属。
综上所述我们陈述一点意见,作为公安机关,依法办案,惩治肇事者,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是我们公安机关应尽的职责,因为这是我们公安机关的职责。我们认为原告的诉讼理由不成立,敬请贵院驳回原告的起诉。
完毕。。
法官:当事人有遗漏的,可以补充陈述。
【原告】: 没有
【原告】诉讼代理人:没有
【被告】: 无论是此时此刻,还是今后,我们将继续查处此案,而且原告提供的任何线索,我们都将认真进行核查。如在2009年2月21日,我支队事故科副科长杨帆根据原告提供的线索,仍继续查证肇事嫌疑车辆。
【审判长】: 当庭陈述结束。下面进行当庭举证。下面由原告、被告进行举证、质证。根 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诺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的规定,原告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应当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原告根据你的诉讼请求向本法院提交相关的证据。
【原告】:首先提交第一组证据,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和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条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但是邻居告诉我们,七点四十后还没见到警察的影子,警方并未及时赶到现场。
第二组证据,我兄弟彭海的证言,11月3日证实电询122台,说有人报案,到交通支队查询报案,确认然说没人报案。5日再去时,警察才找出报案单子。还有,2008年7月份,我发现一辆白色面包车,车号9565.要求警察询问饭馆老板和卖油条的,警察用找不到了搪塞我,一问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工作极为不负责任。根本没有及时的询问好证人。
【审判长】:好,请法警递交证据在法庭传阅。书记员传递一下,被告,这份证据你看清楚没有?有何异议?
【被告】代理人:看清了,没有异议。
【审判长】:本庭对此份证据予以确认。原告,还有其他证据没有? 【原告】: 原告出示证据暂时到此
【审判长】:被告,就原告的起诉,你们有何证据需要向本庭提交?
【被告】代理人:有证据向法庭提交,第一组证据材料: 证据材料
一、《122逃逸处警单》
证据材料
二、民警出警单记录,证明我支队的出警情况
证据材料
三、丰台区电力医院、丰台区区医院急救中心的证言和我支队的出归队登记,证明我方确实出警调查
证据材料
四、我支队对报案人的四次询问笔录和现场勘验报告证实现场没有遗留物。
上述四个证据材料证实我支队在收到出警通知后立刻出警赶赴现场,并寻找受害人。但因为报案人和122值班员语言沟通出现了问题,且是因为报案人词语不清引起的,事实上是进行了迅速的寻找行动的,属于履行不能的情形。
【审判长】:请法警递交证据在法庭传阅。。原告,有什么异议
【原告】:有,他们出没出警我不知道,但是那些证据是事后取得的,我不承认。【审判长】:被告,你对原告的质证异议,有什么新的意见,需要向法庭陈述? 【被告】代理人:确认交通事故现场和查找肇事车辆是我们警方的主要职责,在取证中通常的方法是对不知晓案件情况人的查询就不形成文字记录,但我们当时确实进行了取证。【审判长】:法庭听清楚了双方的各自意见,就本份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予以确认,就其合法性待合议庭评议之后做出最后的裁定。下面请被告继续举证。
【被告】代理人:接下来向法庭出示第二组证据材料:
证据材料
五、北京市丰台区公安局交警支队顾明证明我支队接待并询问高松肇事车的车型,车号,并让他留下联系方式,以便随时联系
证据材料
六、北京市公安局微机车辆管理档案车号**9556的调出单,证明我支队民警反复核查,积极破案。
证据材料
七、北京市霸王润滑油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的询问笔录
证据材料
八、“112”交通肇事逃逸事故侦破大会证明我支队积极组织警力办案,恪尽职守,不存在行政不作为。
我支队民警积极查案,并没有存在不作为的情况。
【审判长】:请法警递交证据在法庭上传阅。。原告代理人对被告出示的证据有什么质证意见?
【原告】代理人:没有。
【审判长】:下面请被告继续举证。下面出示第三组证据:
证据材料九:民警王旭的证言,证实自己和唐伟科长2008年2月14日,带上原告和他兄弟再次到山西省大同市核查牌照为京A/W9556的汽车,使两兄弟确信民警没有办假案,也证实了他们因误解道歉。
证据材料十: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件进程公示会记录,证实了家属的理解。
证据材料十一:第二次详细的车辆排查工作记录,证实了我们下了大力度对所报车号的嫌疑车辆和另车辆积累是车辆进行了排查,并作了大量工作,排查了车辆照片、车档、车主询问笔录。
证据材料十二:2009年2月21日,我支队事故科杨副科长根据原告提供的线索,仍然继续查证的工作记录。
【审判长】:请法警递交证据在法庭传阅。。原告代理人对被告出示的证据有什么质证意见?
【原告】代理人:没有。
【审判长】:对双方无争议的事实当庭予以认定,有争议的部分合议庭议后再作决定。原告还有无证据向法庭提供
【原告】:没有。
【审判长】:被告有无新的证据和规范性法律文件向法庭提供? 【被告】:没有。
法庭辩论阶段
【审判长】:法庭调查结束,下面进行法庭辩论。首先由原告发言。
【原告】代理人:【原告】所提交的证据足以证实原告工作中不负责任的失职行为,以致不能追究肇事者的责任,并以此理由来认定,丰台区交通支队不履行法定职责
【审判长】:下面由被告发言
【被告】:我们出示的三组证据证实我支队已经履行了职责。我们认为原告的诉讼理由不成立,敬请贵院驳回原告的起诉。
【原告】代理人:不管是我们案发日去询问,案件的情况。因在原告母亲饭庄前辈被撞的(炸油条的就在旁边),所以认为老板和车主认识,所以我们要求警察找饭庄老板和和炸油条的进行调查。警方给我们的答复都不尽如人意,只说炸油条的人找不到了。要他们拿出当时立案的现场记录,他们什么都不知道。连我母亲在什么位置都不知道,接二连三出问题,证据就在眼皮底下溜走了。我们认为,是由于交通队不负责任的失职行为,造成不能追究肇事者的责任。
【被告】代理人:基于原告提出的,要求我们民警与饭馆老板和炸油条的核实情况,而诉我支队没有作为这一理由,不再次细加以驳论,只强调一点。我们对原告所提出的每一天线索都进行了认真的核查。
【审判长】:刚才,法庭认真听取了各方当事人就被告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行政赔偿事实是否存在、适用法律建议等问题所发的辩论意见,各方当事人是否还有新的辩论意见?
【原告】代理人:没有了
【被告】代理人:没有了
【审判长】、法庭辩论结束。现在,各方当事人及诉讼代理入可以发表最后意见。【原告】及诉讼代理人:1.被告没有及时赶赴事故现场 2.被告没有及时询问相关证人
由于丰台区交通支队工作中不负责任的失职行为,以致不能追究肇事者的责任,并以此理由来认定,丰台区交通支队不履行法定职责。
被告诉讼代理人:
1、2007年11月2日早6时23分许,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案后,按国务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以及公安机关内部程序及规定,立即部署警力,投入了侦破工作,并成立了由副支队长、事故科副科长总 负责的专案小组,在侦破此案中,共涉及办案民警22人,查排全市肇事嫌疑车辆19辆,走访证人21人,依法讯问嫌疑人15人,涉及社会单位36个,形成各种证据材料58份,四次往返于某省调查取证,行程1500公里,支付办案经费8000余元,同时将每一步工作向死者家属进行了通报。
综上所述我们陈述一点意见,作为公安机关,依法办案,惩治肇事者,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是我们公安机关应尽的职责,无论是此时此刻,还是今后,我们将继续查处此案,而且原告提供的任何线索,我们都将认真进行核查。因为这是我们公安机关的职责。我们认为原告的诉讼理由不成立,敬请贵院驳回原告的起诉。
【审判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67条第3款、第68条及 《民事诉讼法》 有关规定,现在就行政赔偿部分由法庭主持调解。调解本着合法、自愿的原则进行,即当事入对法庭提出的调解建议,可以接受,可以不接受;也可以自行提出新的调解建议,进行协商。如一方不同意调解或者双方分歧太大,不能达成协议,法庭不再进行调解,将依法作出判决。各方当事人是否同意调解? 【原告】及诉讼代理人:不同意
【审判长】: 由于当事人一方不同意就行政赔偿部分进行调解(或双方分歧太大),调解不成将进行当庭裁判。裁判前,由合议庭对本庭进行评议,评议时,将充分考虑各方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现在,宣布休庭。
(合议庭进行评议,形成裁判决议)
【书记员】: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及审判员入席。
【审判长】:请坐。现在,宣布继续开庭。本案经过刚才的庭审以及合议庭的合议,下面进行当庭宣判。
本院认为:根据《国务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的职责是接到报案后,应当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察现场,收集证据,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本案被告对发生在2008年11月2日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依法定程序予以立案,并作了大量的侦破工作,已经履行了法定职责。现原告起诉被告没有履行法定职责的理由不能成立,对其诉讼请求本院不予以支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四条第(一)项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彭浩的诉讼请求。诉讼费80元,由原告彭浩负担(已缴纳)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同时缴纳上诉案件爱你受理费80元,上诉于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现在,宣布闭庭。
【书记员】:全体起立。在主审法官退出法庭后当事人及旁听人员退出法庭。相关当事人确认无误后,请在庭审笔录上签字。
第三篇:模拟法庭总结(模版)
李家庄学校模拟法庭活动总结
(2016——2017学第二学期)为了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律意识及辨别是非的能力,正确应对社会上种种不良现象的诱惑,远离犯罪,健康成长,我校于2017年是6月1日上午十点在教学楼一楼大厅举行了模拟法庭的表演活动。
此次模拟法庭活由我校六年级13名同学参加,做好了庭审前的准备工作,进行了细致的人员分工和会场的布置。为使得整个模拟法庭的程序合法、执法严谨,保证法庭审理的庄严神圣,在正式饰演前我们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演练。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模拟法庭表演得较为成功,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法律实践。
此次活动是的主题是“校园偷窃案”,围绕原告石良福诉讼被告冯玉宝偷窃一案来开展模拟法庭。模拟法庭教学活动在主持人的引入与介绍中开始。双方当事人入庭,书记员宣读法庭纪律,审判员入席,开庭准备工作就绪,开始审理,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营造了法庭上原、被告双方针锋相对的氛围;而后由合议庭对案件进行评议,就案件的性质,认定的事实,适用的法律,是非责任做出结论,审判长宣读判决;各环节程序紧紧相扣。三十分钟里在同学们的精心准备下,活动圆满结束并获得了全体师生的肯定。付出就有回报,这次模拟法庭我们的收获如下
1.对庭审程序更加地熟悉。
2.对法庭中各个角色有了切身体会。同学们都是第一次参加模拟法庭活动。同学们在确定角色的那一天,就开始准备自己在法庭上的材料。首先,原被告双方及其诉讼代理人和合议庭成员开始了整体剧本的框架设计。委托代理人制作证据,撰写起诉与答辩意见;审判员们开始准备法庭上的提问;其中,为了写好起诉状和答辩状,还仔细研究了案件中各自委托人的细节,并参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此外,为了做好法庭辩论环节,双方诉讼代理人还多次进行交流讨论,相互交换意见,加强了法庭辩论的锻炼。
3.一些不足。在这次活动中同样认识到了一些不足,比如在法庭准备当中,对庭审中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限,延期审理,诉讼第三人的身份地位等问题尚缺乏了解;另外,同学们在做自己角色的时候,想到了法律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却忽略了角色中现实的职业精神,法官应当考虑到普通公民的文化素质,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应作以强调,并作说明,如是否申请回避等;同时,还应当注意到对当事人的每一个诉讼请求都应当做出裁决,无论是支持还是驳回。
这次模拟法庭活动取得了较大的成功。通过这次活动,不但普及了法律知识,让广大同学了解有关法律的诉讼活动,以及相关的诉讼程序问题,提高了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及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抵御极端思想的法律意识,教育学生要正确应对社会上种种不良现象的诱惑,远离犯罪,是一场很好的法制教育课。
榆中县李家庄学校
二〇一七年六月二日
第四篇:模拟法庭总结
以下基于12级模拟法庭课设的经验,一方面复述了此次课设的流程,作为一种做模拟法庭的思路供参考;另一方指出了此次课设的不足之处,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个人对于优化流程的建议。
一个环节:确定案例
学生应该做到——
1、提供案例;
2、选择案例
老师应该做到——
3、修改案例;
老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做——
4、建立“模拟法庭课设案例库”
1、提供案例
一般来说,学生可以利用实习的机会、参加比赛的机会、和网络资源等途径来搜寻可用的案例。因此同学们可获得的案件大体分以下三类,各有优缺点。
1.真实案卷。优点:事实证据详细、贴近实际。缺点:可能信息量过于繁多;受双方代理律师和法官主观上的干扰,学生难以客观还原事实,影响学生对整体案情的把握。以这次离婚案件为例:
1、卷宗内容繁多,光证据就有几十项,整个案情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2、案卷是经过法官主导的审判流程形成的(例如由法官给出争议焦点等),学生们看了以后很容易先入为主。
3、案卷所呈现的证据属于原被告各自提交的证据,这样的证据必定是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不利的,而且也不能排除里面也混有真实性不高的证据,学生根据这些证据很难客观还原事实,因此尤其是原被告双方在初期排演举证质证阶段的时候,对自己所提交证据意欲证明什么的解释,都逃脱不了原始卷宗的套路,甚至有一些证据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提交。这都是因为同学们根据双方证据无法客观地还原整个事实,因此没有掌握全局。
因此为了消除以上的缺点,我们有必要对真实案卷进行改编、修改。
模拟法庭大赛的案例。优点:是经过大赛举办方精心挑选,理论上应该适合学生做模拟法庭。基本的事实有,并且也不会过于详细以影响学生的自主发挥。缺点:几乎没有可以采用、易得的证据;适合像大赛那样的以双方辩论为重点的活动,而班级模拟法庭需要原被告、审判组三方都有发挥的余地,需要更为完整、原始的案例。
网上搜索的案例。优点:是可以直接演的,带有台词的完整剧本。缺点:同优点„„ 2.3.2、选择案例
将可以用的案例挑选好后,需要在其中最终确定一个课设要用的。每个同学都可以从中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一个,然后让选择不同案件的同学分组,设置组长,由组长针对自己组选择的案例组织讨论,征集组员们的理由,最后由让组长代表各组来说明本组选择某一个案例,让各组说服其他组,达成一致后,最终实现了以集体的意见选出案例。
(这样建议地原因:通过这次模拟法庭课设,我观察到在没确定下最终会做那个案件之前的这一阶段,大家没有什么积极性。与之对应,在选定案件并且原被告审判组分组之后,我却见到了每个组都展示出很高的积极性。每个组员都在组长的带领下,积极地参与了讨论。这两种形成对比的情况,以确定案件和分组为界限。我觉得原因在于:
首先,之所以在讨论选择哪个案件的时候大家不积极主动,是因为当时班级的整体任务还没有确定下来,案件没有选定就不能展开之后的一系列行动,因此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没有明确任务的时候,每个人大都是为了图省事而偷懒,为了不给自己找麻烦、白费力气,而干脆不做的状态;大部分同学觉得自己就是班级中普通的个人,觉察不到这样的事跟他们有关系,潜意识里就认为这类事情应该是老师、班委去做决定,然后再分配给他们任务做就行了;而唯一的监督就是老师可能会在来指导的时候,抽查询问某些同学对两个案件的看法,而同学们也都知道如果大家都不说的话,老师不得已就只会让班委说,因此没有担任职务的同学也不受这个监督的制约了。
其次,大家在确定了案件、分了组之后,却能够自发地凑在一起讨论,这是因为确定案件消除了任务的不确定性,将整个班级的任务提上日程,没有理由再拖,这时候大家都意识到了这是自己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了,迟早要完成,因此就认真了起来,积极应对;分组则使每个同学受到了更为有效的监督。组长每次将组员召集起来讨论的时候,没有来自老师的监督,组长和组员都是平等的,大家的目标一致,那就是尽快尽好地完成他们共同的任务,这时的讨论就是真的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应付老师。此时每个组员实际上都肩负着同伴压力,因为如果组里的每个组员都积极发言了,而只有自己没说出什么是很没有面子的,会让别人觉得自己拉后腿。因此基于来自组员的压力,每个人就会自觉地有所准备,然后积极参与,推动进程。
所以,最起码看起来是这样的,在没有确定案件(任务)之前,调动所有的人积极性是比较困难的。而案件确认、分组之后,则有利于调动每个人。
值得一提的是,分组讨论确认案例可以将选择确定案例的责任明确到学生身上,这样学生就会更加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即使后来发现实施起来是困难的,也会出于对自己选择地负责,不会随意的更改案例。而此次课设中途出现的同学想要更换案例的情形,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大家都没有意识到确定案例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因此真正参与案例确定的同学不多,这样其他同学就可能在后来仔细研究案例的时候,遇到困难就很容易想放弃、换案例,因为觉得案例不是自己选的。)
3、修改案例
前面提供案例的提到获得案例的三个来源,我认为这三个来源的案例都不是能够作为课设案例直接用的:模拟法庭大赛的案例可能需要完善证据部分;网上的模拟法庭案例大多数是以表演剧本出现,如果要改的话就要把事实和证据从中抽取出来;真实案件的案卷更是要进行一番修改才可以直接使用!
以这次的离婚案件为例,它就属于一个真实案件,我们得到的材料是真实案卷(基层法院、中级法院的判决书和高级法院的裁定书)。根据我在前面的分析,我认为真实案卷的案例其实是最适合做模拟法庭的了,但是前提是我们必须去克服它本身固有的缺点,即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案卷是由法官主持的庭审的文字反映,一方面,每个法官审理案件必然有自己独特的切入点和关注点;另一方面,原被告在庭审中提交的证据及意欲说明的事情也因所请律师的不同会不同,也就是说原被告双方为了庭审结果更有利于自己,会尽力地不列举对自己不利的证据、或者伪造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这就使案卷无法客观还原真实的事实。这样我们就很难总结案情。
我们修改案例并没有一次完成,而是贯穿了整个课设,甚至到表演前一星期还在删减了很多东西。这次修改案例主要是学生在做,遇到的苦难总结一下就是:
1.要改案情是因为原始案件的证据实在是太多,因此有必要通过减少证据的方法来使案情更加简洁明了,因此这里的修改案情实际上就是修改或减少证据。而删减哪些证据又要考虑到是否会减少或者增加案件对原被告某一方的有利性,这就需要修改案例的人必须是站在一个整体的角度、不带各组的利益来进行证据的删减。一开始是想让原被告两组商量着把所有的证据理清,看看哪些是不必要的,然后删掉。但是两组都带着自己的角色,删减证据一旦使他们一方不像之前那么有利了,他们就会反对(这之前我按照案卷将所有证据和案情都摘取了出来,大家都看过了)。导致他们两组都不想接这个事,因为会引起对方组的反对。所以原被告组的来修改案例不好实现;然后大家就商量着由审判组来修改案例,决定哪些证据采用。于是我们审判组就承担了这个任务,而证据的删减实际上对审判组来说,等于是他自己可以决定要处理的案情的难易程度,所以后来就变成了,我们审判组觉得不知道怎么认定,或者觉得过于复杂不好认定的证据都给逐渐删掉了。这样一刀切虽然确实能达到精简案情的目的,但却让审判组有点投机取巧,并且这个删掉证据的过程我们也没有办法一步到位,因为一开始我们还是要力求留有使案件中所有的争议点、闪光点,所以证据地删减一开始很谨慎,后来我们才意识到时间限制,又大刀阔斧地删减了很多证据,结果就导致一开始原被告对于一些后来被删掉的证据准备了很多内容,后来都因为证据被删掉,让原被告两组白费了不少功夫。
2.修改案例的原因也包括让原被告双方势力更加均衡。为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可能不仅要减少证据,甚至还要自己编证据。减少证据使得原告不再像之前那么有利(本案中原告是有利一方),三组组员谁去做这件事情都不容易,而编造证据还涉及到什么样的证据是具有证明力的,然后该怎样认定的问题。着实是让我们难以应付。
3.修改案例让三组一起做更不实际,反正大家都在想让自己更有利,争论起来实在是没有意义。
综上所述,我认为修改案例这个环节应该是由具有全局性眼光和了解考察学生标准的老师来做。最起码是以老师为主,部分审判组的同学参与。
4、建立“模拟法庭课设案例库”
适合做模拟法庭的案例其实并不是随手一捞一大把,为了模拟法庭课设的可持续发展,我建议师生共同构建一个案例库。这个案例库建立后,一旦发现了适合的案例,就可以记录进去,这样有利于模拟法庭课设可持续发展。它的案例来源可以是:
1.历届模拟法庭课设使用过的案件。既然是已经被做过的案件,那么肯定具有一定的质量,并且符合了一定的条件。把这些都收集起来,也有利于我们发现适合作为模拟法庭课设案例的一些通性,从而总结出规律,便于新案例的选取。甚至不排除隔几年再做一次前几届做过的案例,毕竟法律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之前做过该案例的学长学姐们的错误也可以吸取。
2.各届学生去法院实习搜集的真实案卷。既然我们系有了正规的法庭实习,那么就应该好好地利用这个机会,每次有学生去实习的时候,就应该告诉他们留意有没有适合做模拟法庭的案例,询问法院的工作人员是否可以拿走参考。我认为每次放暑假学生实习的时候,最好都提一下这个事。因为我属于是大二暑假在自己家乡实习的,那时候完全意识不到大三做模拟法庭还需要搜集案件,因此浪费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毕竟真实案卷是最好、最稀少的资源。
3.各届学生参加相关模拟法庭大赛的案例。就像仙林成才杯这样的模拟法庭比赛,只要我们系里有去参加的,就不要浪费机会,大赛提供的案例都可以保留下来作为参考。
4.民法课设软件中的案例。我记得大二做民法课设时候,那个软件里有一定数量的真实案件,而且证据都是有图片的,我觉得这也是个很好的资源,大三的模拟法庭也可以利用。
★ 第二环节开始的前提一定是第一环节已经完成到百分之八十的程度,并且可以确定下来,以后不再大改。因为只有第一环节确定的案情和证据确定了下来,原被告才可以安心地、有针对性地写文书。否则如果案情具有太大的不确定性,写出的文书也要重复的修改,这样就会白费功夫。
第二个环节:案例实践
学生应该做到——
1、分组、并完成各组的职责
老师应该做到——
2、教师对各组的成果(法律文书)进行指导
1、分组
将班级成员划分为审判组、原告组、被告组和证据组,并确定组长,暂时不确定角色人选。
审判组的职责是定下争议焦点、撰写剧本、组织每次班级讨论和排演;
争议焦点一旦确定下来就会影响到原被告法律文书的撰写和之后所有的流程,因此必须谨慎,并且速战速决,不然之后的流程会被拖得很晚;这个需要在审判组的主持下,和其他组员一起讨论,并询问老师的建议,最后才能定下来。(我们这次课设的一个很大的失误就是,争议焦点一开始确定的很草率,在没有改好之前,其他组就已经开始照着写法律文书了,然而后来争议焦点又改了几次,原被告两组不得不多次修改了他们的法律文书,又是费了不少无用功。)
写剧本首先需要一个框架(也就是审判流程的模板),然后就需要把法庭调查部分和法庭辩论部分的内容填进去,再加上判决。法庭调查部分一是来自于原被告的起诉状和答辩状,这个只需要原被告写好后直接加进剧本中就可以了;二是来自于原被告组的举证质证,这个也需要他们在理清证据的情况下,组织自己举证和质证的语言台词,然后加入剧本中。
(其实下面只是我们这一次的做法,并不是我认为的最佳做法。虽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毕竟我们只有一次的实践经验。我并没有总结出剧本到底应该怎样写、《模拟法庭实训具体方案》中也没有提及剧本的事情,具体它应该是所有的流程确定以后最后写,还是随着大家的准备同步地写,我没办法下一个定论,故只描述我们此次的做法)
我们这次写剧本和排演流程是同步的,因为剧本本身就是对流程的一个记录、反映。我们基本是一周安排至少一次地走流程的排练,逐渐地将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环节的流程走完。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让全班同学熟悉审判流程,每次担任主要角色的同学可以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没有确定角色,因为这样可以使大家都参与到每次的表演当中,增加练习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配合边排练边写剧本,因为每次排练都是有明确的目标的,比如第一至第三次的排练,要把法庭调查的流程走完,这就意味着,原被告要在排练之前准备好他们在调查环节读的诉状以及举证质证的台词,然后通过在庭上的诵读,发现问题,进行修改,最终加入剧本,因此每次排练完我们都会有一个更加完善的剧本出来,剧本是跟随着进度是在不断修改的。
组织班级讨论是指三大组之间对于案情理解的讨论或者其他大问题的讨论;
原、被告组的职责是写起诉状或答辩状、代理词、参加每次班级讨论和排演;
这次原被告两组的讨论我都亲眼所见,大家都是很积极用心的,每个组在组长的带动下都很认真地搜集了很多资料,提了很多点子。可惜地是由于争议焦点后来改了,所以他们的成果没有办法完全展示出来。这次的经验教训可能是,原被告两组不仅要组内充分讨论,还要多跟老师交流;而且不要过于角色化,也就是说不要因为自己是原告就一点也不为被告着想了,原被告可以在组织过组内讨论后,再和被告组和审判组进行讨论,这样视野更加宽广,也能加进各组之间的理解。
两组要注意配合每次庭审流程排演的进度,做好准备工作,例如不可以庭审开始了答辩状还没写,质证词还没有想好。
证据组的职责是制作经得住考验的证据。
他们的任务是要制作出公演时可以展示的证据。他们需要熟悉案情和流程,了解证据证明力的相关规定,以及具备一定的修图能力,并与老师多沟通,这样就可以保证最后的公演有可以经得住考验的证据来辅助演出了。证据组最好是人员精简、并且只需要完成制作证据这一件事情。这样就明确了他们的职责,也有利于他们有质量地完成证据的制作。
(证据组是老师推荐我们分成一个组的组别,这次我们在实践的时候,因为觉得证据谁都可以做,因此就将证据组拆分又加入了三大组,以临时从三大组中组建的证据一组和证据二组作为代替,来完成证据的准备任务。现在看来,效果并不好。首先,我们证据一组确立的原因是对已有的证据进行梳理、删减。但是由于一组的成员除了我都是由原被告组中选出来的,大家都顾及自己组的利益,所以证据基本上只有梳理没有删减,给前期原被告成员在举证质证上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因为大家对案情的把握都不是很彻底,而证据的删减又决定了案情的走向,所以谁也不敢大刀阔斧地删证据。而证据二组是公演前一个星期左右才匆匆组建的,主要是因为我们证据在那个时候才确定到底哪些用哪些不用。二组的成员由一组以外的同学组成,他们的任务就是将已经确定的证据变为实物、做到可以在公演上展示的地步。此时模拟法庭的准备应该是前前后后延续了两个月,大多数同学已经有些被拖得急躁了,只想快点完成任务,大多都开始应付。因此证据二组的给出的成果也不理想,他们只给出了部分证据的模板,但没有将他们加工到可以利用的地步。最后是我用PS将一部分证据做好的。因此,我觉得证据组有必要独立于三大组,因为一方面总有同学对案情本身不感兴趣,但使他们乐于收集证据、制作证据;另一方面,如果不明确职责,最终来完成这件事的同学永远都是在做事的那几个同学,他们的负担就有点重了。)
2、老师对法律文书提出修改建议
原被告的诉状代理词决定着整个庭审的精彩程度及走向,因此老师可以对原被告双方的诉状和代理词进行指导,例如诉状的格式与内容、代理词中针对争议焦点的点有没有抓到。
★ 第二环节的成果最后可以总结为一个初步写好的剧本当中。此时剧本中所列举的证据、以及争议焦点是什么,这样的大方向已经不可以再修改,否则就不能进入第三环节;
第三个环节:排练剧本
学生应该做到——
1、确定好出场角色;
2、定期排练并不断改进;
3、请老师到场指导针对实体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老师应该做到——
4、请具有实践经验的律师或者法官到场指导,针对程序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1、确定好出场角色 在第二个环节中,已经组织地多次排练中应该已经使大部分同学都参与过角色扮演,因此在这个时候可以让同学们更理智地选择自愿担任的角色;确定出场角色在各组内进行,如果出现有一个角色多人申请的情况,那么就让组长协调解决,毕竟每个组已经合作过一段时间了,要相信她们自己可以更好地处理内部问题。
2、定期排练并不断改进
这时的排练有了完整剧本为依据,要以最终的公演为目标。由于最终出场的角色已经确定,所以这时候排练的重点就是表演了。这可以表现在每个演员对自己要说的台词要有很好地掌握,如表达流畅、语速适当、语调则要注意阴阳顿挫。一切以使公演更加精准为目标,进行练习。
3、请老师到场指导针,提出改进建议。
老师在给剧本提出建议后,还可以邀请老师来观看完整庭审流程的排练,这样可以使老师发现更多的问题,不管是实体方面还是程序方面。根据每位老师地建议,要尽快地修改剧本。
4、请具有实践经验的律师或者法官到场指导,针对程序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这也是我们这次做的不好的地方。程序方面的问题一直是这次课设对我们困扰最多的问题。一开始,我们只是对于某个环节的流程走地是否正确有疑问;之后又因为离婚案件的特殊性,对于争议焦点如何确定以及庭审各个环节应该做到什么有疑问;最后在公演以后,通过原学姐的点评,我们又发现了很多程序方面做得不好的地方。可见程序法即使学过,应用到实践中的时候并不像想象中地那么好。因此,有必要在公演前,剧本基本写好后,尽早请一位具有庭审经验的法律工作人员,对我们的整个庭审流程做出评价,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更多地时间改正、学习。
第四环节:公演
做好有关公演的一切准备:公演的时间、场地、主持、邀请老师、摄像装备、提前宣传等。
第五环节:总结
公演完毕以后,要及时地做总结,可以是每个同学都写,也可以是老师直接与各个组长交流。
下面是我的一些小感悟:
我们老是强调要做到哪些,却很少从客观角度上承认哪些是做不到的。以至于做不到的即使努力过也注定做不到,能做到的则因为没有精力做得不好。
所以我觉得模拟法庭不能做到的是:
1、按照真实法庭庭审地要求来做模拟法庭。这样的感觉,从很多方面都有。例如这次离婚案件的特殊性,柴老师说在真实庭审当中,可能会分两次庭审,第一次用来认定夫妻忠诚协议本身的效力,一次用来解决协议效力认定后的离婚事项的解决。而我们只能浓缩为一个庭审,却要做到两次庭审的量,这就决定了,我们要兼顾时间和深度,为了使时间在一个半小时之内,只好放弃对案件的再深度地挖掘。同样所有庭审环节如果全部照着真的法庭做,我想可能也没有办法控制时间了。因此我们要先承认,无法按照真实地庭审标准来完美地做好模拟法庭,也就是说也容许有不同或错误之处,在这之上的要求才是合理的,且有意义的。因为认识多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才可以把努力放在其他方面。
2、调动所有的同学。这个其实是大家心知肚明的,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自然都有自己的想法,只要他们自己没有发自内心地想去参与,谁也没有办法通过命令来强求她们积极参与。我觉得首先必须承认这件事。但是承认的目的并不是说就不去管那些不怎么积极的同学了,也不是说不努力地尝试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任务了。举例来说,班里就是有对于本专业事物不怎么关心的同学,平时考试都不上心,这种活动自然也不会积极参加。那么让这些同学认真地研究案例,然后最终确定案例靠谱吗?除非老师一个个地去逼着。但是课设里有些活动他们可能又是感兴趣的,例如做证据就比研究案例有意思多了,反而这些同学就想去做,那么就干脆只让这些同学去按照要求做证据,然后其他的都不需要他们插手,让他们负责任地交出好证据就可以了,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也减少了少数真正在做事的同学的负担,毕竟这次证据的一半功劳还是做事最多的人做的。总结就是,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同学就让他们去做和学术性事物不相关的其他事物。这并不是对同学的区别对待,只是让每个人都最大地发挥出自己可能地贡献。
用一个字来评价这次模拟法庭的失败之处,我想是“拖”。有一些步骤十分关键,因为它的执行会影响到之后一系列的事情的执行,因此如果这些事情你拖或者确定的时候不认真的话,之后的一系列流程也就要一拖再拖,反反复复地修改了。
所以我觉得不能拖和马虎对待的是:
1、确定案例
2、定下案情和要用的证据
3、确定争议焦点
第五篇:模拟法庭总结
技能创新节之“模拟法庭”比赛总结
我们文法系学生会在技能创新节中主要以“模拟法庭”大赛为核心,因我系法学专业学生较多,此次活动通过让学生全面介入模拟诉讼,扮演各种诉讼角色,真实地再现法庭上的审判过程,旨在让同学们在“模拟法庭”活动的案例中得到启示,在实践中激发同学们深刻、深入的学法、知法、守法,领会法治精神,树立法制观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模拟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分别以原、被告双方及各自代理律师展开了一番唇枪舌剑,驳斥对方的观点、陈述法条,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案件,出色地完成庭审;此次 “模拟法庭”活动是一次全新教学的活动,更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实践教学尝试。
我们文法系团总支学生会于4月25日14:30—17:00在实训室E505举行文法系技能创新节之“模拟法庭”初赛,于6月6日14:30—16:30在教学楼阶梯一举行“模拟法庭”决赛。我们与中山市人民政府五桂山办事处、五桂山司法所、五桂山公安分局、五桂山团工委、五桂山宣传办合作,将我们文法系技能创新节之“模拟法庭”项目作为一项普法行动,为广大人民作出小小的贡献。
“模拟法庭”初赛面向人群主要是我系法学专业班级,通过3个法学专业班级的友谊PK赛锻炼法学专业同学们的法律思维,为将来从事法学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模拟法庭”决赛面向人群是我们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文法系学生和广东药学院的学生,通过两大高校的友谊PK赛,赛出我们的友谊,同时以此为平台,进行相关的普法行动,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我们系专业、明白庭审程序、更加清楚的知道法律的重要性,树立法制观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知法懂法守法是每个公民的行为宗旨。
在这次活动当中,我们充当着组织者的角色,我们学习到很多也反省了很多,我们辛苦过也开心过,一个活动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份责任。从前期的组织策划、人员安排、各班通知、现场的布置到一个活动的结束,我们从没有放松过,生怕一个小小的失误带给我们整个活动的影响。
一个“模拟法庭”比赛进行了70多天,一个比赛终于圆满落下帷幕了!没有比这更让人兴奋的事了!兴奋的同时,我们也冷静的思考我们的不足之处,希望能再这些不足之处中寻找进步空间,让自己甚至是整个文法系团总支学生会越
来越优秀。
不足之处:
1、我们与老师沟通较少,在初赛期间出现卡带现象;
2、动员工作做得不好,干事积极性较低;
3、工作安排不完善,比赛当天工作人员前期准备事情太多;
4、时间选择不是很妥当,当天正好全校开教师大会等。
通过举办此次技能创新节之“模拟法庭”活动,旨在让更多的法学学生亲身体验庭审实况,了解法律工作者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明确努力的方向性和学习的针对性,并通过实际参与诉讼程序,树立法律信仰,陶冶法治精神,培养法律思维,训练操作技能,全面提高法律应用能力和实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