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评价学生专题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评价学生
府谷一小
郝俊清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这三个目标的实现任何课堂教学都是伴着情感进行的,没有无情感的教学情感只有靠情感去熏陶,情操只有靠情操去陶冶学生生活的环境和他 所接触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情感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小学生在数学课堂求知的过程中,从老师那里获得大量的情感体验,逐渐能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并通过与教师、学生的交流,陶冶他们应具备的道德情操.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展开,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只是一具空壳,教学活动无法展开,教学效果无从谈起,所以教师应该把学生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标准这种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体现了教师与学生质的变化,将评价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 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评价问题学生呢?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摸索出来的办法如下,提出来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多用赏识和肯定评价学生
通过对学生的优点、长处、进步等方面的肯定,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从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更要用赏识的办法评价他们,让他们树立自信.1.要让尊重和关爱触及“后进生”的心灵与“后进生”建立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没有自卑感,通过他们点滴的进步多鼓励,用教师温暖宽大的胸怀接纳他们,关心他们,给他们以自信,这样,孩子的潜能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杜威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的最深刻的冲动”,教育家艾玛逊指出,“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中国俗语也说,“好言一句三冬暖”,因为尊重能给人以鼓舞,使人产生依赖感,从而激发出人潜在的积极因素.2.要让成功体验伴随“后进生”左右教师要时刻关注“后进生”的进步,哪怕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通过他们的努力做对了,教师都要鼓励,肯定.每当发现“后进生”做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教师都要当着大家的面夸赞他.例如,我任教的六年级一个班里有个孩子很淘气,字写得无法辨认,是公认的“差生”.有一天,我上课时要用圆规和三角板,可柜的门怎么也打不开,有几名学生上来想打开,也没能打开.我正准备放弃时,那个孩子出来了,他用自己的铁尺插入柜子的门缝一撬就把拒子打开了,我随便夸了他几句,说:“你还真行啊,这么难开的门扇都让你给打开了,谢谢 ”同时,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那个孩子高兴得一张小脸像一朵绽放的花似的.从这天起,这个孩子变了,他变得热情了,爱帮忙,而且数学作业也隔三差五地能做上几次了.于是,我抓住机会,常在他不注意的时候到他跟前去指导他,发现进步马上肯定,并说,只要你这
样坚持下去,你会是好样儿的.经过了几周努力,他在课堂上能大胆发言了,而且声音还挺洪亮的.这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德曾经说的:“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以“表扬和鼓励”为契机,给后进学生以自信.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是通向成功的一把钥匙.给学生以自信,首先要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尊重应作为教育的第一原则,对一个人来说,保持尊严是做人的根本条件之一,人无自尊,就不成其为人,一旦伤及自尊,就会产生自卑.作为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宽容、平和的心态面对每个孩子,以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个孩子,教师要通过鼓励的眼神、语调和孩子们交往.心理学认为,赞扬、勉励可鼓舞勇气,提高信心.那些学习困难、表现落后的学生,他们是向往进步的,是能够进步的,只要对他们抱有热切的期望,并经常给予鼓励和帮助,他们就能在内心深处接受这种期望,并努力去做,最终获得成功.而且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共同讨论,教学才能相长.其次,要想给学生以自信,就要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人的一种动力,爱可以支持一个人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爱还可以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而不
断地调整和组织一个人的行动.正因为有了爱,人可以征服一切困难,创造人类的奇迹,但爱还要讲究方式方法.炫耀的爱心是一把砍平人理想的利斧,它不但会砍掉弱者奋发的信念,还让他们在阳光下赤裸裸地展示血迹斑斑的伤口.这种帮助是残忍的,有损人尊严的.所以教师评价学生时要真诚、中肯、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多欣赏,少打击,多鼓励,少批评.只要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数学有好奇和求知欲,教师就要及时地给予中肯的评价和鼓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在建立自信心的过 程中,教师的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特点,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建立自信.鼓励和赏识中没有教师的充分肯定和评价是不可能的.三、要以“表扬和鼓励”为手段,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要在不断学习中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这都要靠在数学教学评价中逐步形成.在学校,如果教师经常表扬和鼓励学生,那么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很自然地会接近教师,谋求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甚至可以把心里话告诉老师,把老师当成最亲近、最值得信任的人,这对学生的优良品德、良好性格的形成极为有益.在学生发言时,我们应当始终用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注视他们,这样的目光能使正在进步的学生受到鼓舞;使遇到困难、思维受阻的学
生看到希望,增添力量;使有缺点、错误的学生感到温暖,树立自信.要使对学生的评价变成有效的鼓励因素,应该具备以下三个特点:①不要滥用表扬,必须针对良好的行为;②表扬应针对某个具体需要强化的行为;③表扬应因人而异,有据可信.鼓励学生学会自我评价,经常对学习数学应当具有的如仔细阅读课本的习惯,课前预习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勤思考、敢发问的习惯,能及时复习的习惯等的养成进行自查,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习惯.好习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在数学教学中经常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积极评价,特别是情感评价.因为人的情商指数是后天培养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学生所表现的学习态度、个性品质、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等,已被看作是教学评价的积极参与者,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主体,同时也是对 教师的一个鞭策性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但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也鼓励教师乐于对每一名学生报以积极热切的希望,更乐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观察、欣赏每一名学生.
第二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
数学学习评价是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评价改革的核心,新课程标准对评价提出:在评价过程中,既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结果的评价,又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既要注重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的评价,又要注重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反思问题的能力的评价,还要注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既要注重对学生自己学习能力与水平的评价,又要注重与他人和作与交流能力的评价。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应特别关注以下四个方面:(1)情感与态度;(2)解决问题的能力;(3)交流与合作。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仅与同行商榷。
一、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1、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人人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如:在教学有理数的加法的提出:在我们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中,常会听到“扯平”的说法,你有过这种经历吗?充分展示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人人都愿意参与课堂,同时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相互评价,从而把本课推向高潮。
2、角色互换,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因为经常有学生就还未学习的内容和我交流,所以我特别选了一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备课、讲课,学生情绪很高涨。这些小老师在备课、讲课、课堂提问中丝毫不亚于老师,而且讲课的方法独特、新颖,在课后的检测中,反映出学生们对本节课掌握的非常好。角色互换更能反映出学生们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热情、信任的氛围中,充分张扬个性,展示自我,营造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
二、设问置疑,师生互评。
设问置疑的能力是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设问置疑的能力,我做了一个“三步走的计划”,第一步,“师问生答”,在刚开始数学学习时,老师提问,但要让学生明白老师提问的意图,同时对学生的回答展开相互评价,使学生的回答逐步走向准确、完善。第二步,“生问师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评价,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更具有针对性。第三步,生问生答。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价,在讨论和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设问置疑能力,使学生形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应用的思维过程。
二、从合作交流的方面的评价。
可以从学生是否主动与同学合作,是否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给予评价。如:在教学代数式一节内容时,先让学生动手搭正方形,亲自操作与思考,经历探索正方形的个数与火柴棒的根数之间的关系的过程,然后安排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探索一般规律的必要性,最终形成符合表示,在交流合作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都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相互交流中,懂得相互尊重,既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让学生在一起合作学习,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教学更要育人”,数学学习评价的形式是否恰当,既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有效地评价学生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篇: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
武宁县新宁一小 熊唐生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如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应试教育就像加工厂,所有产品——学生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合格品,而那些有特点、有个性、性格突出的学生就被认为是次品或是废品。而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休,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正像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的“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做到发展学生的个性呢?现结合自己的课改经验谈点浅见。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会质疑、释疑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验和理解知识,引发学生自主质疑,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如:我在教学《掷一掷》时,我首先告诉同学们,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摸球的游戏。我手上拿的纸盒里装着标有数字1、2、3、4、5、6的乒乓球各一个,请你来闭着眼睛随手摸一个球,可能摸到
-1-几号球呢?(教师摇晃盒内的球后,请一个学生闭眼摸一个,同时请学生们猜一猜他摸到的是几号球?)生1:他摸到的是6号;生2:不一定吧?他可能摸到2号,也可能摸到3号;生3:我看他说不定摸到的是4号或5号或6号。(学生猜后,教师让摸球的学生出示摸到的球。猜对的同学欢呼雀跃)师:想一想,我们能事先确定摸到几号球吗?生1:不能,1号至6号都有可能被摸到。生2:6个球被摸到的机会是一样的。师:如果想摸到的球一定是6号,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办呢?生1:多放几个6号球;生2:不行,要全部放6号球。师:为什么?生:因为每个球都有可能被摸到,只要有一个球不是6号,就有可能摸到这个球,如果全部是6号,随便你怎样摸,摸出的球肯定是6号。创设以游戏情境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和理解“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应用价值,初步掌握“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方法。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等待知识的传递,主动建构了知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对于老师而言,没有去填“鸭子”,只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多种学习条件,营造了一个人性化的课堂氛围。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玩得巧妙、玩得高明,不是为玩而玩,而是让学生在玩中生疑,让学生在玩中质疑,让学生在玩中释疑,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二、改变教师的“个人表演”,强调师生间的“交往互动”
古希腊曾有一位学者说过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2-们两个人交换,每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两个人交换,每人就有两种思想。”这说明了学习中合作的重要性。以往,我们总是把教学看作是教师“个人表演”的活动,学生只是观众。所谓的课堂行为成了教师的讲台独白,根本没有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往。而新课程把学生看作课堂的主休,把课堂看成学习的共同体,强调教学不是一种单向付出,而是一种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一种对话的民主关系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分享智慧、彼此对话的过程。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九》中的“阿姨原来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剩下几个气球?”列式为“15-9=()”这节新课时,我没有急着把方法讲出来,而是引导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四人小组探论交流,最后向全班汇报:
生1:我是数出来的:
a:1,2,3„„9拿走9个,1,2,3,4,5,6,剩下6个气球。b:一个一个的数圆片。生2:我是摆出来的:
a:先从10根小棒里面拿走9根,剩下的1根和5根合起来就是6根,所以15-9=6。
b:从15根小棒里面,先把5根去掉,再从10里面拿走4根,剩下的就是6根。所以15-9=6。
生3:我是通过算出来的。(师着重让学生说出算理,再加以肯定。)
-3-a:想加法算减法。因为9+6=15,所以15-9=6。
b:把15分成10和5,先用10-9=1,再用1+5=6,所以15-9=6„„最后师生共同通过比较,从而理解算理,掌握方法。这样学生就有了计划、有针对性地讨论的机会,教师为他们提供了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好的开放舞台,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善意对待上课“多嘴”的学生 传统课堂下应试教育观念强的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突发性的发问,往往采用“泼冷水”浇熄的办法。我任教两个班的数学,其中有一个班的学生非常活跃。特别是上课时当我讲到他们感兴趣的题目时,或者是他们掌握的比较好时,就会一下子兴奋起来。此时的教室非常活跃,假如有学校的领导检查时,肯定认为这个班的纪律太乱。这个时候我必须要用大声喊才能使活跃的气氛平息下来。因为平时上课我喜欢让孩子们活跃一点,可是往往提了一个问题,有的孩子非常有自制力举着手等老师叫他回答;可有的孩子边举手边喊,老师叫我;更有的孩子等不及了自己站起来就抢着说;没有叫到的孩子还要唉声叹气。特别是我班的几个男孩子,老爱“多嘴”。你报口算题时,他一下子就说出答案;你提问刚完,他就站起来抢着说开了„„下课后,我总是生气地对他们几个说“你们太没有礼貌了,一点纪律观念也没有,以后不准这样。”可是他们却振振有词:“电视里有好
-4-多节目在比赛时,都要抢着说,如不抢着说,你就没有机会得冠军了。所以上课我抢着说,生怕我的答案让别人说了。”仔细一想,他们说的也有道理啊!联系新课程我想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那么它要求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及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学生上课“多嘴”现象也可以使学生自我的个性得到张扬吧。因为这时的学生是在一种没有约束、没有负担的教学情景中产生的“多嘴”,这是学生直觉、顿悟、灵感而产生的创造性思维。事实上,许多科学上的猜想都是被采用这种处理偶发事件方法的教师所培育出的学生们证实的。因此,教师不能再继续泼浇灭智慧火花的冷水了,一定要积极地去点燃学生积极思维的火把,给学生营造出一个创造性的氛围:表明自己的态度,认可他们的求知好奇心和探究性学习行为,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去开展自己倍感兴趣的活动,支持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要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课堂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学生的思维才能得以激活,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发展,才能真正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第四篇: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的诗意
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的诗意
郴州市第十一完全小学 郭颜颜
摘要:要给课堂增添诗意,就要从精心编写诗意评语、实施诗意评价、让作业评价充满诗意三方面做起。
关键词:数学课堂,诗意评价,诗意评语
诗性是一种感受,诗性的呈现是在一定的维度上进行的美的展示,它给人的心灵以情感上的愉悦冲击。教育对诗性的追寻,是一种对理想教育境界的追寻。我国伟大教育家,素以脚踏实地著称的陶行知先生,是奉行诗教的最为虔诚的教师。他说:“我们要把育才办成一个诗的学校„„我要以诗的真、善、美来办教育„„使每个同学、先生、工友都过着诗的生活,渐渐地扩大开去,使每个中国人、世界人民,都过着诗的生活。”我们所践行的诗性教育,体现了一种无私,饱含了一种关爱,见证了一种美好,秉持了一种信仰,升华了一种艺术。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数学和诗歌一样,都充满着奇异的想象,充满着创造,充满着审美——“数学是理性的音乐”,“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是科学的语言”。英国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伯兰特·罗素说:“数学具有至高无上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静而严肃的美。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的那些华丽装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严格得只有最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完美的境地。一种真实的喜悦的精神,一种精神上的亢奋,一种觉得高于人的意识,这些是至高至美的标准,能够在诗里得到,也能够在数学里得到。”
数学教学就是在展示人类永恒的劳动之美、追求之美、精神之美,用数学文化引领数学课堂,能够诗化数学教学过程,让数学课堂充盈着美丽色彩、创造气息、生命活力和智慧生成。这一方面表达了对数学课堂的诗意追求;另一方面,也蕴含了数学教学应该是整体的、结构的、层递的、流动的。因此,诗意的数学课堂,是师生心灵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是数学与诗性的圆融统一。
一、简约而丰富
诗歌之美美在意境,虽寥寥数语,却能勾画出万千风情;“简约”是数学之美,简约的数学课堂教学,通过情境创设、素材选择、活动组织、结构安排、媒体使用等教学要素的精确把握和灵活运用,能够像诗一般的简洁、流畅和丰富。
【案例1】
教学《函数的单调性》,从生活实际和已学知识中引入课题:波澜壮阔的海宁潮的潮起潮落;生活中描述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规律的成语:蒸蒸日上、每况愈下、此起彼伏。然后,引导学生对照初中学过的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进行分析,运用朴素的生活语言描述对变化规律的理解,并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进而得出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图像呈逐渐上升趋势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图像呈逐渐下降趋势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几个成语让学生倍感亲切,引发了对函数单调性的联想——这样的教学过程富有情趣和人文气息,学生的参与度较高。
二、灵动而智慧
诗歌之美美在灵动,灵动需要智慧的伴随;诗意的数学课堂,时刻彰显着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相得益彰的精彩。
【案例2】
师:同学们,椭圆的形状是美丽的,椭圆的应用又是如此的广泛,所以学习椭圆的有关知识是十分必要。我们知道,动点按照某种规律运动形成的轨迹叫曲线,那么,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呢?在这里我跟大家讲一个亲身经历的小插曲:“去年装修新房,想搞一个椭圆形的小装饰,我把设想告诉了木工师傅。木工师傅根据我的要求,在夹板上钉上两个小钉,将一根细绳的两端固定在小钉上,然后用木工笔扣紧细绳,三下五除二就画出了一个符合要求的椭圆。当时我问木工师傅:‘你怎么知道画椭圆的呢?’他说:‘这是我的师傅教我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呢?我把木工师傅制作椭圆的工作,用《几何画板》制作了一个椭圆形成的动画,请大家观看,并告诉我观察到的现象。(动画演示椭圆形成的过程。)
生 :|MF1|+|MF2|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师:非常好,同学们发现了椭圆的一个本质属性:动点M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为定值。
这就是椭圆的定义。“木工师傅制作椭圆的工作”,让学生惊讶;“木工师傅也不知为什么”,给学生一种思考意境——一件装修轶事,让学生体验椭圆的形成过程,进而自主地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思维的火花频频闪现。
三、真实而自然
诗歌之美美在生活的底蕴,正因为有了丰富的生活基础和真情实感,它才能潜入人的心灵。诗意的数学课堂同样如此,它应当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切合学生的经验水平,创设实在、有趣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向往。
【案例4】
教学《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课始首先播放了一段中央电视台李咏主持的娱乐节目“价格风暴”视频:在规定时间内,根据主持人的提示猜测商品的准确价格。然后,要求学生观察该游戏中两位选手分别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并思考:怎么做可以提高猜测价格的准确率?游戏中主持人的提示“高了”、“低了”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解决这个生活问题,轻松愉悦地掌握了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一般方法,进一步感悟等价转化、数形结合、无限逼近等数学思想方法。
一段视频让学生激动不已——创设一种以体验和感知为核心的课堂环境,寓数学思想方法于问题情境之中,抽象的数学也变得诗意无限。
四、意犹而未尽
诗歌之美美在含蓄,往往是意味深长、余味无穷。诗意的数学课堂,也是绚丽多姿而又深邃含蓄,它不仅要求新课导入引人入胜,教学过程丰富多彩,还要求课堂结尾精彩动人,让人感到意犹未尽。
【案例6】
异面直线的几何性质——空间中既不平行也不相交,一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讲完概念后,我留给学生一首小诗《异面直线的爱情》:“我们是异面直线/不属于任何一个平面/既不相交也不平行/羡慕平行/虽然不曾有过交集/但却能够并肩向前,不离不弃/羡慕相交/纵使不能相伴永远/但至少还拥有过曾经的美好/可我们只是一对异面的直线/不能平行,亦无法相交/甚至,不能仰望同一片蓝天
/我们是异面直线/无论如何努力地伸长臂膀/也无法交握我们的双手。”一首小诗,让异面直线的几何性质一下子变得形象而逼真,学生牢牢地记在了心间,真可谓 “课结束,趣犹存、意未尽”。
总之,诗意的数学课堂,是学生精神的乐园,它应该有疑问、有沉思,有猜想、有想象、有联想,有争议、有惊讶、有笑声,有动感、有韵律,学生收获的是人格的熏陶、素养的发展、智慧的提升,更是生命发展的动力。当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追寻数学课堂的诗意,要注意把握度,要立足数学学科的特点,不能背离数学的本质而刻意地“伪诗意”。我们要让数学课堂成为一片创造的天空、一方智慧飞扬的沃土,实现本真、唯美和超然的圆融、统一。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唐其慈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2]【德】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许良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第五篇: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课堂教学是一个严谨系统,其构成要素主要有:目标、教学、学生。其中,目标是评价的标准,教学是评价的内容,学生是评价的对象。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目标,根据学生的反映来评价教学,它的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可见,对学生的评价就是对课堂评价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
巴班斯基在怎样评价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效果时指出:学生的行为,他们的学习态度、个性中的优良品质数量和参与学习活动中所表现的教养水平等可使我们对教育效果做出结论。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应从对教师的评价转变为对学生的评价,这同样体现了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教育教学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标也同样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及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在评价中总是去评价老师是如何的能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结构设计的是否合理、老师在处理突发问题是的机智灵活、语言表达的是否流畅、数学用语是否严谨等等。即使关注的是学生,也是看学生是否能达到老师的教学目的。这种课堂的评价多采用目标式评价模式,却忽视了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情感、态度、学习过程等其他方面的评价,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评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通过对学生评价来评价课堂的效果,我认为除了评价学生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在课堂上对学生喜不喜欢参与数学活动的评价
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关键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只要学生是围绕学习的言行,教师都应当给与鼓励。教育首先是一种赏识教育,在课堂是老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并给与学生充分的肯定和欣赏,同时还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学生们才不会背负着心理上的包袱去上课。当学生们在课堂上遇到疑问时,就会敢于向老师提问,及时地解决学生们心中的疑问,而不是以往的‚你教我听‛的现象,这样才有助于在教学中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对学生这种课堂学习的评价也是对老师一个侧面的评价,是否真正的能达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在课堂上学生能不能参与到数学活动的评价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继续学习的动机等方面将变得十分接近。造成学生个别差异的三个变量是:学生已有经验和能力的程度,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教师的教学适应于学生的程度。‛它表现为:任何一个学生在所处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潜力,用自己的方法,得到最
少的帮助,达到同等的学习目标。可见,在课堂上学上参与教学的程度是如何的重要,这也就告诉我们,如果学生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那么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工作将会变得无比轻松。
1.对学生在合作学习情景中进行评价
‚合作学习法‛是最具合作性的方法,它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集体凝聚力的形成,有利于形成学生正确的竞争观、合作观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学生们通过动手、讨论、交流等合作的形式,来获取知识。这也是适合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但是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例如:在分组摆图形求面积、分组摆正方体求体积等一系列的合作活动中,每一组的同学中总是由其中的一、两个同学代替整组的成果展示,这样就阻碍了其他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总是被动的去观察,于是,这种动手能力的培养就变成了直观感觉,只能被动的接受意见。我觉得这样从侧面也反映了老师在教学中没能照顾到全体学生,这样就造成一小部分人的动手能力强,而另外一大部分人缺乏实践能力,形成了两极分化的局面,教学效果当然不好。
由此可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合作性的评价同样成为了对课堂评价的标准。
2.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小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同样又为我们的生活而服务。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们探索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课前,我们让学生们收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把学生们观察到的实际问题在课上进行交流。这样就能对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进行评价,同时也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创造。
例:在讲到长、正方体的体积时,有这样的训练:把一块石头放入一个盛有部分水的长方体的容器中,这时水面会上升,利用水面上升的高度和长方体的长、和宽,就能求出石头的体积。同学们在解决这个问题后,我们又深入到实际生活的问题中进行探索:‚你发现在你的生活中有类似这道求物体体积的问题吗?看谁发现的问题最多?‛学生们很快的就说出了在平时生活中有洗苹果、洗澡等同样的问题,这是又给定学生一定的已知条件,让学生们求小孩洗澡时小孩的体积,并求出用水的量,甚至还求出洗一次澡大约需要多少钱的问题。学生们在这节课上的表现,足以说明他们具有了观察生活、感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们也能获得准确性的评价,为数学课堂评价做了很好的因素。
三、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的评价
人的智商是先天的,而人的情商指数却是后天培养的。任何课堂教学都是伴着情感进行的,没有无情感的教学。情感只有靠情感去熏陶,情操只有靠情操去陶冶。学生生活的环境和他所接触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情感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小学生在数学课堂求知的过程中,从老师那里获得大量的情感体验,逐渐能
形成自己人生观,并通过与教师、学生的交流,陶冶他们应具备的道德情操、人格的培养。我认为,这不仅是对课堂效果的评定,同时也评价教师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学生所表现的学习态度、个性品质、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等,以被看作是教学评价的积极参与者,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主体,同时也是对教师的一个鞭策性的评价。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也是老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报以积极热切的希望,更乐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观察、欣赏每一位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展开,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只是一具空壳,教学活动无法展开,教学效果无从谈起,所以每一位教师应该把学生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标准。这种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体现了教师与学生质性的变化,将评价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