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轻粘土教案2
小班超轻粘土制作教案
篇一:超轻粘土教案
二、纸粘土平面造型与绘画 教学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镂空艺术在传统艺术表现中的重要技艺 和唯美地位了解纸黏土的基本性能,掌握其镂空的 基本制作规律和方法。
能力目标
2、能够运用简单的工具雕刻和造型及绘画,并应用 于多种造型和创造。
德育目标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 力,养成做事预先规划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制作粘土平面造型制作吊坠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把握粘土平面中镂空的造型技法。
教学活动准备:多媒体设备,传统民间艺术剪纸图片,幻灯片和学生 作品若干幅,超轻粘土一块,手擀棍一个,干净的平面板,牙签,彩色墨水。教学活动过程:
一、欣赏激趣、诱发问题
1、欣赏不同的剪纸作品
剪纸作品为什么剪不断,怎样剪才不断?
什么是阴刻和阳刻,阴阳的造型特点区分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剪纸中镂刻出线条构成的画面,不管是阳刻阴刻,都体
现出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艺术特点。C、我们可以镂空出那些图案和花纹?
师生共同欣赏传统镂空的装饰花纹的造型与特征。
D、欣赏精美的镂空立体实物,师生共同体会镂空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探究设计、感受新知
1、把纸粘土从包装中取出,感受材料的特性,学生可以边动手捏边体会材料的特性。
取形方法:用手擀棍擀平,并用牙签刻取所需基本图形。
2、用镂空的方法完成画面如:
等干后揭起,作品两端拴个草绳,粘土吊坠就完成了。着色吊坠就是用彩色墨水直接滴上颜色就可以了。
三、展示学生作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活动
四、学生在课堂中的不同创意 一.趣味的纸粘土制作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彩泥和纸粘土的特性。
2.初步掌握纸粘土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德育目标:
进行个人与集体的设计以及欣赏与评比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环保意识,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和团体协作品德,共享创作成果与经验。能力目标:
通过陶艺和雕塑精品欣赏与跨科学知识有机结合的教学,使学生在粘土造型设计的学习中掌握雕塑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雕塑艺术的欣赏与技法掌握与其他科学相互参透融合。创意设计构思与交流活动 难点:造型个性化的表达。过程设计(教学或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前制作好的纸粘土作品,提问: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灰姑娘的高跟鞋)这高更鞋用什么做的吗?(纸粘土)谈一谈高跟鞋的造型特点。
对比书本的古代雕塑人物(兵马俑、三国演义雕像)与现代的雕塑作品两者之间的联系。
二、介绍彩泥
1、彩泥的优缺点。
优点:有鲜艳的色彩、芳香的气味,易于塑造等特点。缺点:由于橡皮泥的特性,它是一种粘稠的泥质感觉,有油,使用时间长会刺激手指,影响触感。天气热时橡皮泥造型会软化,甚至坍塌变形。并且不可以用于翻模制作多个同样的模型。
2、欣赏彩泥作品。
3.、示范彩泥的颜色搭配和制作方法。
三、介绍纸粘土 1纸粘土的介绍
超轻纸黏土成分包括发泡粉、水、纸浆、糊剂,由于膨胀体积教大,比重很小,一般为0.25~0.28,做出来的作品干燥后的重量是干燥前的1/4,极轻而又不容易碎。
传统纸粘土由纯木浆或纸浆,天然或加工后的细粉,最后加入粘合剂用来改善它的柔软性韧性,是一种健康、安全的环保型手工艺材料。作品的修饰可以运用刻刀,修饰完成后的作品可以使用水基颜料(丙烯或广告颜料)彩绘,干后可以用喷漆或醇酸漆进行喷涂表面保护层。2纸粘土的特点 ? 白色无毒,不粘手,柔软性好,可塑性强。
? 作品干燥定型后,可以上色(可涂上水彩或广告色),颜色干后再涂上光油,即可长期保存。? 印痕制作。
? 真空包装后半年以上时间不固化。
? 真空拆封后印痕图案制作,30小时左右固化,固化 后图案能长时间保持原样,不变形,不干裂。
3、纸粘土的保存方法
密封、干燥的地方保存。如果稍微有点干的话可以喷少
许水使其变软,完全干燥了的话是无法变软的,因为含有纸浆的成分,完全干燥后加水的话只会化掉。
4、欣赏纸粘土的作品
5、介绍纸粘土的使用
你可以运用超轻纸粘土自由制作各种不同类型的物体,也可以包覆在其他物体外面。感谢它的适用性,光滑的表面和极轻的质量,它是制作娃娃玩偶的理想材料。当制作高的物体或有突出的部分,可以使用金属线插入用来增大稳定性。举例说明:做玩偶的头部,可以用聚苯乙烯或其他塑料制品作为基座,在外表用纸粘土包覆成型,当作品未干燥前你可以用食指把作品表面抹光滑,作品干燥后你可以用600目水砂纸把作品表面打磨光滑。作品的干燥时间和作品的厚度及温度干湿度都有关系,厚度较厚的作品需要两天或更长的时间干燥。
6、纸粘土作品的制作方法。(示范教学)篇二:超轻粘土教案
二、纸粘土平面造型与绘画 教学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镂空艺术在传统艺术表现中的重要技艺 和唯美地位了解纸黏土的基本性能,掌握其镂空的 基本制作规律和方法。
能力目标
2、能够运用简单的工具雕刻和造型及绘画,并应用 于多种造型和创造。
德育目标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 力,养成做事预先规划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制作粘土平面造型制作吊坠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把握粘土平面中镂空的造型技法。
教学活动准备:多媒体设备,传统民间艺术剪纸图片,幻灯片和学生 作品若干幅,超轻粘土一块,手擀棍一个,干净的平面板,牙签,彩色墨水。教学活动过程:
一、欣赏激趣、诱发问题
1、欣赏不同的剪纸作品
剪纸作品为什么剪不断,怎样剪才不断?
什么是阴刻和阳刻,阴阳的造型特点区分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剪纸中镂刻出线条构成的画面,不管是阳刻阴刻,都体现出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艺术特点。C、我们可以镂空出那些图案和花纹?
师生共同欣赏传统镂空的装饰花纹的造型与特征。
D、欣赏精美的镂空立体实物,师生共同体会镂空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探究设计、感受新知
1、把纸粘土从包装中取出,感受材料的特性,学生可以边动手捏边体会材料的特性。
取形方法:用手擀棍擀平,并用牙签刻取所需基本图形。
2、用镂空的方法完成画面如:
等干后揭起,作品两端拴个草绳,粘土吊坠就完成了。着色吊坠就是用彩色墨水直接滴上颜色就可以了。
三、展示学生作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活动
四、学生在课堂中的不同创意 三.趣味的纸粘土制作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彩泥和纸粘土的特性。
2.初步掌握纸粘土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德育目标:
进行个人与集体的设计以及欣赏与评比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环保意识,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和团体协作品德,共享创作成果与经验。能力目标:
通过陶艺和雕塑精品欣赏与跨科学知识有机结合的教学,使学生在粘土造型设计的学习中掌握雕塑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雕塑艺术的欣赏与技法掌握与其他科学相互参透融合。创意设计构思与交流活动 难点:造型个性化的表达。过程设计(教学或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前制作好的纸粘土作品,提问: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灰姑娘的高跟鞋)这高更鞋用什么做的吗?(纸粘土)谈一谈高跟鞋的造型特点。
对比书本的古代雕塑人物(兵马俑、三国演义雕像)与现代的雕塑作品两者之间的联系。
二、介绍彩泥
1、彩泥的优缺点。
优点:有鲜艳的色彩、芳香的气味,易于塑造等特点。
缺点:由于橡皮泥的特性,它是一种粘稠的泥质感觉,有油,使用时间长会刺激手指,影响触感。天气热时橡皮泥造型会软化,甚至坍塌变形。并且不可以用于翻模制作多个同样的模型。
2、欣赏彩泥作品。
3.、示范彩泥的颜色搭配和制作方法。
三、介绍纸粘土 1纸粘土的介绍
超轻纸黏土成分包括发泡粉、水、纸浆、糊剂,由于膨胀体积教大,比重很小,一般为0.25~0.28,做出来的作品干燥后的重量是干燥前的1/4,极轻而又不容易碎。
传统纸粘土由纯木浆或纸浆,天然或加工后的细粉,最后加入粘合剂用来改善它的柔软性韧性,是一种健康、安全的环保型手工艺材料。作品的修饰可以运用刻刀,修饰完成后的作品可以使用水基颜料(丙烯或广告颜料)彩绘,干后可以用喷漆或醇酸漆进行喷涂表面保护层。2纸粘土的特点 ? 白色无毒,不粘手,柔软性好,可塑性强。
? 作品干燥定型后,可以上色(可涂上水彩或广告色),颜色干后再涂上光油,即可长期保存。? 印痕制作。
? 真空包装后半年以上时间不固化。
? 真空拆封后印痕图案制作,30小时左右固化,固化 后图案能长时间保持原样,不变形,不干裂。
3、纸粘土的保存方法
密封、干燥的地方保存。如果稍微有点干的话可以喷少
许水使其变软,完全干燥了的话是无法变软的,因为含有纸浆的成分,完全干燥后加水的话只会化掉。
4、欣赏纸粘土的作品
5、介绍纸粘土的使用
你可以运用超轻纸粘土自由制作各种不同类型的物体,也可以包覆在其他物体外面。感谢它的适用性,光滑的表面和极轻的质量,它是制作娃娃玩偶的理想材料。当制作高的物体或有突出的部分,可以使用金属线插入用来增大稳定性。举例说明:做玩偶的头部,可以用聚苯乙烯或其他塑料制品作为基座,在外表用纸粘土包覆成型,当作品未干燥前你可以用食指把作品表面抹光滑,作品干燥后你可以用600目水砂纸把作品表面打磨光滑。作品的干燥时间和作品的厚度及温度干湿度都有关系,厚度较厚的作品需要两天或更长的时间干燥。
6、纸粘土作品的制作方法。(示范教学)篇三:创意黏土小组教案 创意黏土小组
第一课: 神奇的超轻黏土 第二课: 我的书房我做主 第三课:大家来当 “ 泥人张”(一)第四课:大家来当 “ 泥人张”(二)第五课: 面具设计师 第六课: 春天来了 第七课: 果园大丰收
第八课: 动物总动员之 小鸡快跑 第九课: 动物总动员之 欢乐森林 第十课:海洋探险------奇特的深海鱼
第十一课: 海洋探险------欢乐潜水艇第十二课: 舌尖上的中国----------馋嘴小吃 第十三课: 舌尖上的中国---------面点大师 第十四课: 茶韵飘香------茶器具的制作 第十五课: 中国印中国结,我的中国心 第十六课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节的礼物 创意超轻黏土制作神奇的超轻黏土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体验超轻黏土这种材料的特点,通过制作,培养学生制作的兴趣.2、认知目标:了解利用超轻黏土制作的基本方法,主要掌握手捏法、泥条法.3、实践目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能用手捏法、泥条法制作小物品.教学准备:
1、教具:范例(用超轻黏土制作的炫彩弹性小球以及小花篮)超轻黏土原料
2、学具:超轻黏土、小工具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出示用超轻黏土制作的炫彩弹性小球以及小花篮,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材料的特殊点:学生通过对炫彩弹性小球以及花篮的赏玩,发现小球有较好的弹性,这是以前用橡皮泥制作小球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学生还能发现,用超轻黏土制作的东西很轻,比用橡皮泥制作同样体积的物品要轻很多.二 对材料的特点进行体验活动 1 制作炫彩弹性小球 1)感知材料有很好的色彩调和作用
只用红 黄 兰 白 黑五种基本色,就可以调出你想要的其他颜色 学生尝试进行调制不同颜色的超轻黏土.尝试制作有渐变效果的超轻黏土.比一比,谁的效果好 2)超轻黏土造型方法的介绍 媒体演示方法: 手捏法。这是泥造型中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可用整块泥塑造形象,局部再用手拉、捏、搓、卷、压、插、接、贴等技法刻画。.泥条法。即用手将泥搓 成长条,再把泥条围起来,使它成为一种器物,在制作时不要多压,保留形态的泥条。.泥板法。利用厚薄不同的泥
板垒接或切割出自己想象的形象,并通过各种泥塑技法做出点、线、面和肌理效果进行装饰。挖空法:为了稳住重心和节省材料,在造型时先不考虑泥坯的厚度,完全以实心成型,待到外部稍硬一些时候,再切成若干部分,挖去内部使之成为空心,局部再用泥修接。借助它物法:借助某一器物,如雪碧瓶、纸杯、报纸、废旧的玩具等作中介物,在外面比较封闭地包裹泥片或围筑泥条,使其巧妙成型,如会动的小泥人或动物等的塑造。
3)利用各种技法进行:拉、捏、搓、卷、压、插、接、贴 ,制作炫彩弹性小球 比一比,谁制作的小球在外观 色彩方面效果好
4)利用.泥条法制作小花篮,可以用单股条泥来制作,也可以利用双股泥条来制作比一比,谁制作的小花篮在造型上更有创意 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意制作
制作主题有两点,可以选择一个:创意球球笔: 在小球的两端进行钻孔,一端连上一小段圆珠笔笔芯(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笔芯,)装有笔芯的一头可以插入另一个小球没有笔芯的一端,这样用5至6个小球笔,可以拼接成一支可以随时更换颜色的拼插笔 即时贴布告小花篮
小花篮可以放置即时贴,也可将提醒帖粘在小花篮上,成为提示板.四 延伸 同学们回家可以思考:用今天所学的超轻黏土制作方法还可以制作哪些好玩又有实用性的物品.创意超轻黏土制作 我的书房我做主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通过制作书房里的笔筒等学习用品,增强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意识1.认知目标:学习用泥椎拍打制作泥板并卷曲成泥筒的技能。
2.实践目标: 会用泥条、泥球、印、刻等技能,大胆装饰笔筒,发现生活中的美 创造生
活中的美.活动准备:1.笔筒范例若干
2.泥、泥工板、泥槌、泥刀等,辅助材料(花片、回形针等)活动过程:
一 课件出示各种笔筒 有序的观察笔筒,说说笔筒的构造 领略不同风格笔筒的设计,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意识 二 示范笔筒的制作方法 方法一: 1)取块超轻黏土放板中,那起泥槌轻轻拍,来来回回有序拍,拍的匀来拍的平.2)然后拿起泥工刀,划出方方小泥板,卷卷卷,卷出一个泥筒来,3)小心把它连接好,捏一捏,摸摸平,最后再把底儿做,泥筒装在底板上,记着还要连接好.4)可是笔筒还不漂亮,怎样使它更漂亮呢?启发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装饰。方法二: 利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笔筒,这种方法能使笔筒的底部和笔筒主体浑然一体.三 学生选择一种方法制作
教师在巡视时提醒学生轻轻地、向两边拍打泥。指导学生进行泥板连接。鼓励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大胆装饰。四 活动评价
请学生讲述自己的制作方法,参观同伴的作品,评选喜欢的笔筒。五 拓展活动 思考:在书房还有哪些用品可以利用超轻黏土来制作? 学生可以制作重要事件提醒板以及配套的有趣的磁铁: 1)选择一块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铁片,在铁片的四周用超轻黏土包裹,并进行装饰,这样,一块提示板就制成了.或者用厚的卡纸制作提示板,可以用超轻黏土进行装饰.2)利用超轻黏土制作出小巧的造型,大约一元银币大小,然后在作品后面黏上吸铁石,或大号回形针.3)如果用铁片制作提示板,那么配套的固定夹就是吸铁石,如果用厚的卡纸制作提示板,配套的就是大号回形针制作的固定夹.
第二篇:轻粘土研究
“新型材料艺术——超轻粘土”课题研究小结
在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们美术组以面向小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倡导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参与为文化传承的教育理念开展了“新型材料艺术——超轻粘土”课题研究工作。在泥塑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先后发展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鉴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课题实施目标。为了更好地开展今后的工作,结合初期制定的教研计划,现将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玩泥是孩子的天性。一团团“彩泥”在孩子们手中变换着,是创造?是游戏?是最能锻炼孩子动脑筋的一种创作方式,他们将心中美好的事物通过粘土的制作,以立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让思维产生兴趣和冲动,在兴趣和冲动中开始了创作游戏。他们通过游戏粘土,将天真浪漫、粗犷豪放的造型带入自由创作中,用粘土这种媒介,记录对生活经验的感受,获得情感的发泄,自由创作的快感,使其真正成为开启幼儿智慧大门的钥匙,这便是我们对孩子进行超轻粘土创作活动的意义所在!
一、超轻粘土活动对学生的作用
1、超轻粘土活动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发展。超轻粘土和其他绘画形式不同,它使学生有了更多运用手指和肌肉的机会,学生的小肌肉群正处于发育阶段,需要有一种经常、适量的锻炼来促进它更好的发育,用超轻粘土正是符合这一要求的方法。制作中需要运用“团、搓、压扁、粘合、拉、分泥、雕刻”等基本技能,这都需要双手及五指配合,手腕转动,小臂、大臂用力。这种合理的锻炼使孩子肌肉群得到最佳发育,也促进了孩子手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在制作粘土活动中,还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与配合,对学生的脑部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在制作粘土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在制作粘土活动中,不仅仅教给学生美术方面的简单技能,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而且在促进学生智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上有着独特的作用。如各种式样的汽车和不同的小动物,所以,逐渐能把自己看到的“顽皮的猫”、“捉老鼠的猫”、“贪吃的猫”等活灵活现地表征出来。他们开始能运用在超轻粘土的方式,表达自己所感悟的事物突出的特征。
3、泥塑活动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在制作粘土活动中,有一种发展是最为明显的,那就是实际操作能力超轻粘土用的材料是柔软的、可变化的、有体积的及适合于立体造型,学生可以揉成一团,搓成长条,分成小块,粘成整体,还可以揉成任意形状的物体,由于粘土具有这样的特性,因此,它特别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之在好动好奇心理的支配学生逐渐学会了各种操作技能,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己去动手操作,进行有趣的搓、捏等。在这种操作中体验,捏出圆圆的小鸟头和尖尖的小嘴,在一端边捏边拉出小鸟的身体和尾巴,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也得到了无穷的乐趣。
二、实事求是的开展课题实践。
三四年级的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形象记忆力,掌握了捏、揉、搓、拉、压等在制作粘土活动中的一些基本技法和技巧,能够用简单粘土形表达记忆中的物品。我们主要指导他们在记忆生活的基础上,有目的的观察生活形象的细节,运用泥形,学习使用工具比较细致的做出各种物品,激发他们对粘土的更大兴趣,进一步增强立体表现,习惯立体思维。在教学中,不同的学生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教学中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避免用统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学生,在学生面前慎用横向比较,特别是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更应注意对学生的激励与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体验愉悦。
三、激发学生对泥塑活动的兴趣。
学生感兴趣时注意力集中,感知力最强,掌握知识技能最快。兴趣是孩子认识一切事物的前提。儿童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刺激,他们有一种不自觉的,由内部指引的,创造性的心理状态,积极地吸取环境中的印象和文化模式。根据这一点,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泥塑的状态,我们积极组织带领学生参观泥塑作品、超轻粘土作品、面塑作品等,学生被其古朴、豪放的风格和中华民族传统工艺之美所吸引,并激发起幼儿主动尝试的欲望。
四、组织学生欣赏民间艺术,促进学生泥塑能力提高
民间艺术的形式种类繁多,形态丰富多彩,其文化内涵深远丰富,他们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述说着各个时期的故事,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导孩子欣赏这些作品,它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孩子的文化知识,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开展了捏粘土比赛活动,除了加强练习学生捏、粘、卷、揉、搓、团、压等技能外,还有助于解决学生成长阶段注意力不集中,依赖性严重,不爱动脑思考,遇到困难易退缩,动手能力差,肢体不协调等诸多问题。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孩子们在各个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对超轻粘土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常常会主动要求创作。
制作超轻粘土对培养学生技能技巧,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兴趣,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这需要教师去探索、发掘。让超轻粘土这一新型材料艺术在孩子们身上大放异彩,使其真正成为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
第三篇:超轻粘土教案(DOC)
二、纸粘土平面造型与绘画
教学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镂空艺术在传统艺术表现中的重要技艺和唯美地位了解纸黏土的基本性能,掌握其镂空的基本制作规律和方法。
能力目标
2、能够运用简单的工具雕刻和造型及绘画,并应用于多种造型和创造。
德育目标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养成做事预先规划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制作粘土平面造型制作吊坠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把握粘土平面中镂空的造型技法。
教学活动准备:多媒体设备,传统民间艺术剪纸图片,幻灯片和学生作品若干幅,超轻粘土一块,手擀棍一个,干净的平面板,牙签,彩色墨水。
教学活动过程:
一、欣赏激趣、诱发问题
1、欣赏不同的剪纸作品
剪纸作品为什么剪不断,怎样剪才不断?
什么是阴刻和阳刻,阴阳的造型特点区分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剪纸中镂刻出线条构成的画面,不管是阳刻阴刻,都体现出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艺术特点。C、我们可以镂空出那些图案和花纹? 师生共同欣赏传统镂空的装饰花纹的造型与特征。
D、欣赏精美的镂空立体实物,师生共同体会镂空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探究设计、感受新知
1、把纸粘土从包装中取出,感受材料的特性,学生可以边动手捏边体会材料的特性。
取形方法:用手擀棍擀平,并用牙签刻取所需基本图形。
2、用镂空的方法完成画面如:
等干后揭起,作品两端拴个草绳,粘土吊坠就完成了。着色吊坠就是用彩色墨水直接滴上颜色就可以了。
三、展示学生作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活动
四、学生在课堂中的不同创意
三.趣味的纸粘土制作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彩泥和纸粘土的特性。
2.初步掌握纸粘土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德育目标:
进行个人与集体的设计以及欣赏与评比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环保意识,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和团体协作品德,共享创作成果与经验。
能力目标:
通过陶艺和雕塑精品欣赏与跨科学知识有机结合的教学,使学生在粘土造型设计的学习中掌握雕塑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雕塑艺术的欣赏与技法掌握与其他科学相互参透融合。创意设计构思与交流活动 难点:造型个性化的表达。
过程设计(教学或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前制作好的纸粘土作品,提问: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灰姑娘的高跟鞋)这高更鞋用什么做的吗?(纸粘土)谈一谈高跟鞋的造型特点。
对比书本的古代雕塑人物(兵马俑、三国演义雕像)与现代的雕塑作品两者之间的联系。
二、介绍彩泥
1、彩泥的优缺点。
优点:有鲜艳的色彩、芳香的气味,易于塑造等特点。
缺点:由于橡皮泥的特性,它是一种粘稠的泥质感觉,有油,使用时间长会刺激手指,影响触感。天气热时橡皮泥造型会软化,甚至坍塌变形。并且不可以用于翻模制作多个同样的模型。
2、欣赏彩泥作品。
3.、示范彩泥的颜色搭配和制作方法。
三、介绍纸粘土 1纸粘土的介绍
超轻纸黏土成分包括发泡粉、水、纸浆、糊剂,由于膨胀体积教大,比重很小,一般为0.25~0.28,做出来的作品干燥后的重量是干燥前的1/4,极轻而又不容易碎。
传统纸粘土由纯木浆或纸浆,天然或加工后的细粉,最后加入粘合剂用来改善它的柔软性韧性,是一种健康、安全的环保型手工艺材料。
作品的修饰可以运用刻刀,修饰完成后的作品可以使用水基颜料(丙烯或广告颜料)彩绘,干后可以用喷漆或醇酸漆进行喷涂表面保护层。
2纸粘土的特点 白色无毒,不粘手,柔软性好,可塑性强。 作品干燥定型后,可以上色(可涂上水彩或广告色),颜色干后再涂上光油,即可长期保存。
印痕制作。
真空包装后半年以上时间不固化。
真空拆封后印痕图案制作,30小时左右固化,固化后图案能长时间保持原样,不变形,不干裂。
3、纸粘土的保存方法
密封、干燥的地方保存。如果稍微有点干的话可以喷少许水使其变软,完全干燥了的话是无法变软的,因为含有纸浆的成分,完全干燥后加水的话只会化掉。
4、欣赏纸粘土的作品
5、介绍纸粘土的使用
你可以运用超轻纸粘土自由制作各种不同类型的物体,也可以包覆在其他物体外面。感谢它的适用性,光滑的表面和极轻的质量,它是制作娃娃玩偶的理想材料。当制作高的物体或有突出的部分,可以使用金属线插入用来增大稳定性。举例说明:做玩偶的头部,可以用聚苯乙烯或其他塑料制品作为基座,在外表用纸粘土包覆成型,当作品未干燥前你可以用食指把作品表面抹光滑,作品干燥后你可以用600目水砂纸把作品表面打磨光滑。作品的干燥时间和作品的厚度及温度干湿度都有关系,厚度较厚的作品需要两天或更长的时间干燥。
6、纸粘土作品的制作方法。(示范教学)①搓粘土。(注意:一般来说不要喷水,纸粘土都是水溶性的,喷水会融化的。少量的水还算OK。)
②制作粘土板。包括底座、外侧壁。(注意厚度适中,不能太薄或不能太厚。)
③最后才做装饰配件。添加时把外部打湿,确定 位置再固定下来。
④还没完成的作品要喷少量的水并用保鲜袋密封保存。⑤完成的作品风干,上色。
四、制作准备
报纸一张。 毛巾或小手帕。 小杯子,用来盛水。 滚筒,用笔也可以。 尺子。 彩泥或纸粘土。
第二课时
一、动手制作
让学生自主动手运用彩泥或纸粘土制作。
可采用小组形式共同制作。
定一主题,大胆发挥想象,设计一个作品。件数不限。
二、评价
互相欣赏评价同学的作品。
然后老师再做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指出好的地方加以表扬。
3、创意超轻黏土制作
神奇的超轻黏土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体验超轻黏土这种材料的特点,通过制作,培养学生制作的兴趣.2、认知目标:了解利用超轻黏土制作的基本方法,主要掌握手捏法、泥条法.3、实践目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能用手捏法、泥条法制作小物品.教学准备:
1、教具:范例(用超轻黏土制作的炫彩弹性小球以及小花篮)超轻黏土原料
2、学具:超轻黏土、小工具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出示用超轻黏土制作的炫彩弹性小球以及小花篮,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材料的特殊点:学生通过对炫彩弹性小球以及花篮的赏玩,发现小球有较好的弹性,这是以前用橡皮泥制作小球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学生还能发现,用超轻黏土制作的东西很轻,比用橡皮泥制作同样体积的物品要轻很多.二
对材料的特点进行体验活动 制作炫彩弹性小球
1)感知材料有很好的色彩调和作用
只用红、黄、兰、白、黑 五种基本色,就可以调出你想要的其他颜色
学生尝试进行调制不同颜色的超轻黏土。尝试制作有渐变效果的超轻黏土。2)超轻黏土造型方法的介绍 媒体演示方法: 手捏法。这是泥造型中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可用整块泥塑造形象,局部再用手拉、捏、搓、卷、压、插、接、贴等技法刻画。.泥条法。即用手将泥搓 成长条,再把泥条围起来,使它成为一种器物,在制作时不要多压,保留形态的泥条。.泥板法。利用厚薄不同的泥板垒接或切割出自己想象的形象,并通过各种泥塑技法做出点、线、面和肌理效果进行装饰。挖空法:为了稳住重心和节省材料,在造型时先不考虑泥坯的厚度,完全以实心成型,待到外部稍硬一些时候,再切成若干部分,挖去内部使之成为空心,局部再用泥修接。借助它物法:借助某一器物,如雪碧瓶、纸杯、报纸、废旧的玩具等作中介物,在外面比较封闭地包裹泥片或围筑泥条,使其巧妙成型,如会动的小泥人或动物等的塑造。
3)利用各种技法进行:拉、捏、搓、卷、压、插、接、贴 ,制作炫彩弹性小球
比一比,谁制作的小球在外观 色彩方面效果好
4)利用泥条法制作小花篮,可以用单股条泥来制作,也可以利用双股泥条来制作
比一比,谁制作的小花篮在造型上更有创意 三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意制作 制作主题有两点,可以选择一个:
创意球球笔: 即时贴布告小花篮
思考:用今天所学的超轻黏土制作方法还可以制作哪些好玩又有实用性的物品.四、人物泥塑造型欣赏制作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以及对泥塑学习的兴趣。
2.认知目标:观察、感受、欣赏泥娃娃的造型、色彩及人物表情的特点。
3.实践目标: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泥塑能力。教学过程
一 感受中国自古至今关于泥人制作的传统工艺 1 课件出示中国自古至今关于泥人制作的传统工艺,特别是关于泥人张的故事 师出示一块超轻黏土,以及一个泥娃娃,提出问题:一块超轻黏土怎样才能变成一个可爱的泥娃娃? 二 学生分小组,探索如何制作泥娃娃 分组合作,探究问题,形成初步结论。分组讨论:陶土如何变成一个泥娃娃?
学生得出结论:用团、揉、搓、捏、压、挖、堆塑等方法可以做成一个泥娃娃。欣赏民间泥塑制作过程(图片或课件),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学习民间艺人制作泥娃娃的方法,开拓思维。
3再分组讨论:怎么样的泥娃娃才是最可爱的? 形成初步结论:如外形圆圆胖胖的,表情调皮、笑眯眯的,色彩醒目的等等。教师归纳。欣赏感受,深入探究。交流欣赏师生收集的泥娃娃实物、图片或课件,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说说各自的感受及方法。6 出示各种综合材料,如各色小豆子、小珠子、纽扣、花边、丝带、花粘纸等,以及各种如铅笔小棒等辅助工具,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出示展示台,举办“泥娃娃的世界”展卖会。
学生分小组,自由创作自己心中可爱的泥娃娃。三 评价
学生上台陈列自己的泥娃娃作品,并可“展卖”。展示交流,互相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的交换。鼓励学生互相赠送作品给好朋友。
四.拓展学习: 刚才我们制作的是可爱的泥娃娃,如何制作慈祥的老爷爷 老奶奶 造型呢? 学生探讨,发现面部周围以及添加老花眼镜 拐杖可以让老爷爷 老奶奶的造型生动起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老爷爷或老奶奶玩偶造型.五、动漫人物的制作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体验泥塑夸张表现人物头像造型的乐趣,培养对漫塑人物的审美情趣。
2.认知目标:学习抓住人物头像特征,进行夸张的表现手法;并尝试泥塑,进行头像立体造型。
2.实践目标:启发学生观察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特征,探索用泥塑造型语言,夸张塑造,大胆趣味表现人物头像,提高学生对人物特征的观察及立体造型表现力。教学准备
(学生)超轻黏土(红、黄、蓝、黑、白色)一套。
(教师)超轻黏土一套,课件,超轻黏土实物,超轻黏土人物作品。教学过程
一 导入,引出本堂课制作重点
1.课件展示、欣赏导入新课,初步感受夸张的艺术手法及审美特征。(1)课件播放“蓝精灵”影片主角的各种夸张表情,感受夸张的风趣性、幽默性。(2)讨论《阿福》的艺术表现手法:夸张。夸张的形的表现特征:变形,如脸胖更胖,嘴小更小,眼细更细,鼻短更短。使阿福胖胖可爱的形象更突出。色的特征:红、黄、青、绿等色彩对比使用,显得强烈而绚丽喜气。
(3)揭示课题《夸张的脸》 二 观察、探究
(1)观察教师演示:微笑表情人物简笔画,提问:怎样让开心的人脸更显开心的样子?
(2)分小组讨论,请代表发言:五官、发型怎样变形就更开心。可请学生上台修改眼或嘴的几种变化,学会举一反三。
(3)欣赏。明星漫画头像。进一步启发学生,观察漫画家夸张的表现方法。得出“夸张”之艺术手法:变形法,如小的更小,圆的更圆,曲的更曲。
(4)欣赏。对比欣赏漫画名人与真人头像作品。讨论: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的审美特征,是使人物更鲜明更风趣幽默更具感染力。
三 制作表情夸张的面部
1)感受夸张的脸,鼓励学生夸张表现自己喜爱的脸。启发学生尝试做各种有趣夸张的表情,互相观察脸部形的变化特征。2)学习泥塑立体造型方法: 欣赏泥塑作品:中国古今雕塑家、民间艺人的陶土雕塑作品(课本或实物)。重点欣赏夸张的五官造型特点。激发学生泥塑造型兴趣。泥塑捏塑技法学习:对比漫塑人物和漫画人物不同点:立体造型与平面造型的区分。提问讨论:泥塑捏塑有哪些手法?总结:团、搓、压、挖等等。
教师演示:泥塑人物头像步骤方法。学习橡皮泥表现人脸作品技法:色彩变化,如红加黄加白变色。形变化,团、搓等,用添加组合方法泥塑成型,强调立体感。
欣赏陶艺学生作品,启发:用泥塑造夸张的五官,有更多的变化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3)学生大胆独立尝试,用超轻黏土漫塑人脸创作活动。
选择自己喜爱的夸张表情和人物进行创作表现。学生独立尝试。四 作品展示 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
第四篇:超轻粘土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资料----超轻黏土
一、纸粘土平面造型与绘画
教学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镂空艺术在传统艺术表现中的重要技艺和唯美地位了解纸黏土的基本性能,掌握其镂空的基本制作规律和方法。
能力目标
2、能够运用简单的工具雕刻和造型及绘画,并应用于多种造型和创造。
德育目标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养成做事预先规划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制作粘土平面造型制作吊坠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把握粘土平面中镂空的造型技法。
教学活动准备:多媒体设备,传统民间艺术剪纸图片,幻灯片和学生作品若干幅,超轻粘土一块,手擀棍一个,干净的平面板,牙签,彩色墨水。
教学活动过程:
一、欣赏激趣、诱发问题
1、欣赏不同的剪纸作品
剪纸作品为什么剪不断,怎样剪才不断?
什么是阴刻和阳刻,阴阳的造型特点区分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剪纸中镂刻出线条构成的画面,不管是阳刻阴刻,都体现出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艺术特点。
C、我们可以镂空出那些图案和花纹?
师生共同欣赏传统镂空的装饰花纹的造型与特征。
D、欣赏精美的镂空立体实物,师生共同体会镂空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探究设计、感受新知
1、把纸粘土从包装中取出,感受材料的特性,学生可以边动手捏边体会材料的特性。取形方法:用手擀棍擀平,并用牙签刻取所需基本图形。
2、用镂空的方法完成画面如:
等干后揭起,作品两端拴个草绳,粘土吊坠就完成了。着色吊坠就是用彩色墨水直接滴上颜色就可以了。
三、展示学生作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活动
四、学生在课堂中的不同创意
二.趣味的纸粘土制作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彩泥和纸粘土的特性。
2.初步掌握纸粘土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德育目标:
进行个人与集体的设计以及欣赏与评比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环保意识,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和团体协作品德,共享创作成果与经验。
能力目标:
通过陶艺和雕塑精品欣赏与跨科学知识有机结合的教学,使学生在粘土造型设计的学习中掌握雕塑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雕塑艺术的欣赏与技法掌握与其他科学相互参透融合。创意设计构思与交流活动 难点:造型个性化的表达。
过程设计(教学或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前制作好的纸粘土作品,提问: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灰姑娘的高跟鞋)这高更鞋用什么做的吗?(纸粘土)谈一谈高跟鞋的造型特点。
对比书本的古代雕塑人物(兵马俑、三国演义雕像)与现代的雕塑作品两者之间的联系。
二、介绍彩泥
1、彩泥的优缺点。
优点:有鲜艳的色彩、芳香的气味,易于塑造等特点。
缺点:由于橡皮泥的特性,它是一种粘稠的泥质感觉,有油,使用时间长会刺激手指,影响触感。天气热时橡皮泥造型会软化,甚至坍塌变形。并且不可以用于翻模制作多个同样的模型。
2、欣赏彩泥作品。
3.、示范彩泥的颜色搭配和制作方法。
三、介绍纸粘土 1纸粘土的介绍
超轻纸黏土成分包括发泡粉、水、纸浆、糊剂,由于膨胀体积教大,比重很小,一般为0.25~0.28,做出来的作品干燥后的重量是干燥前的1/4,极轻而又不容易碎。
传统纸粘土由纯木浆或纸浆,天然或加工后的细粉,最后加入粘合剂用来改善它的柔软性韧性,是一种健康、安全的环保型手工艺材料。
作品的修饰可以运用刻刀,修饰完成后的作品可以使用水基颜料(丙烯或广告颜料)彩绘,干后可以用喷漆或醇酸漆进行喷涂表面保护层。
2纸粘土的特点
白色无毒,不粘手,柔软性好,可塑性强。 作品干燥定型后,可以上色(可涂上水彩或广告色),颜色干后再涂上光油,即可长期保存。
印痕制作。 真空包装后半年以上时间不固化。 真空拆封后印痕图案制作,30小时左右固化,固化后图案能长时间保持原样,不变形,不干裂。
3、纸粘土的保存方法
密封、干燥的地方保存。如果稍微有点干的话可以喷少许水使其变软,完全干燥了的话是无法变软的,因为含有纸浆的成分,完全干燥后加水的话只会化掉。
4、欣赏纸粘土的作品
5、介绍纸粘土的使用
你可以运用超轻纸粘土自由制作各种不同类型的物体,也可以包覆在其他物体外面。感谢它的适用性,光滑的表面和极轻的质量,它是制作娃娃玩偶的理想材料。当制作高的物体或有突出的部分,可以使用金属线插入用来增大稳定性。举例说明:做玩偶的头部,可以用聚苯乙烯或其他塑料制品作为基座,在外表用纸粘土包覆成型,当作品未干燥前你可以用食指把作品表面抹光滑,作品干燥后你可以用600目水砂纸把作品表面打磨光滑。作品的干燥时间和作品的厚度及温度干湿度都有关系,厚度较厚的作品需要两天或更长的时间干燥。
6、纸粘土作品的制作方法。(示范教学)①搓粘土。(注意:一般来说不要喷水,纸粘土都是水溶性的,喷水会融化的。少量的水还算OK。)
②制作粘土板。包括底座、外侧壁。(注意厚度适中,不能太薄或不能太厚。)③最后才做装饰配件。添加时把外部打湿,确定 位置再固定下来。④还没完成的作品要喷少量的水并用保鲜袋密封保存。⑤完成的作品风干,上色。
四、制作准备 报纸一张。 毛巾或小手帕。 小杯子,用来盛水。 滚筒,用笔也可以。 尺子。 彩泥或纸粘土。
第二课时
一、动手制作
让学生自主动手运用彩泥或纸粘土制作。
可采用小组形式共同制作。
定一主题,大胆发挥想象,设计一个作品。件数不限。
二、评价
互相欣赏评价同学的作品。
然后老师再做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指出好的地方加以表扬。
三、创意超轻黏土制作
神奇的超轻黏土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体验超轻黏土这种材料的特点,通过制作,培养学生制作的兴趣.2、认知目标:了解利用超轻黏土制作的基本方法,主要掌握手捏法、泥条法.3、实践目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能用手捏法、泥条法制作小物品.教学准备:
1、教具:范例(用超轻黏土制作的炫彩弹性小球以及小花篮)超轻黏土原料
2、学具:超轻黏土、小工具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出示用超轻黏土制作的炫彩弹性小球以及小花篮,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材料的特殊点:学生通过对炫彩弹性小球以及花篮的赏玩,发现小球有较好的弹性,这是以前用橡皮泥制作小球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学生还能发现,用超轻黏土制作的东西很轻,比用橡皮泥制作同样体积的物品要轻很多.二
对材料的特点进行体验活动 1 制作炫彩弹性小球
1)感知材料有很好的色彩调和作用
只用红、黄、兰、白、黑 五种基本色,就可以调出你想要的其他颜色 学生尝试进行调制不同颜色的超轻黏土。尝试制作有渐变效果的超轻黏土。2)超轻黏土造型方法的介绍 媒体演示方法: 手捏法。这是泥造型中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可用整块泥塑造形象,局部再用手拉、捏、搓、卷、压、插、接、贴等技法刻画。.泥条法。即用手将泥搓 成长条,再把泥条围起来,使它成为一种器物,在制作时不要多压,保留形态的泥条。.泥板法。利用厚薄不同的泥板垒接或切割出自己想象的形象,并通过各种泥塑技法做出点、线、面和肌理效果进行装饰。挖空法:为了稳住重心和节省材料,在造型时先不考虑泥坯的厚度,完全以实心成型,待到外部稍硬一些时候,再切成若干部分,挖去内部使之成为空心,局部再用泥修接。借助它物法:借助某一器物,如雪碧瓶、纸杯、报纸、废旧的玩具等作中介物,在外面比较封闭地包裹泥片或围筑泥条,使其巧妙成型,如会动的小泥人或动物等的塑造。
3)利用各种技法进行:拉、捏、搓、卷、压、插、接、贴 ,制作炫彩弹性小球 比一比,谁制作的小球在外观 色彩方面效果好
4)利用泥条法制作小花篮,可以用单股条泥来制作,也可以利用双股泥条来制作
比一比,谁制作的小花篮在造型上更有创意
三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意制作 制作主题有两点,可以选择一个:
创意球球笔: 即时贴布告小花篮
思考:用今天所学的超轻黏土制作方法还可以制作哪些好玩又有实用性的物品.四、人物泥塑造型欣赏制作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以及对泥塑学习的兴趣。2.认知目标:观察、感受、欣赏泥娃娃的造型、色彩及人物表情的特点。3.实践目标: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泥塑能力。教学过程
一 感受中国自古至今关于泥人制作的传统工艺 课件出示中国自古至今关于泥人制作的传统工艺,特别是关于泥人张的故事 2 师出示一块超轻黏土,以及一个泥娃娃,提出问题:一块超轻黏土怎样才能变成一个可爱的泥娃娃? 二 学生分小组,探索如何制作泥娃娃 分组合作,探究问题,形成初步结论。分组讨论:陶土如何变成一个泥娃娃?
学生得出结论:用团、揉、搓、捏、压、挖、堆塑等方法可以做成一个泥娃娃。2 欣赏民间泥塑制作过程(图片或课件),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学习民间艺人制作泥娃娃的方法,开拓思维。
3再分组讨论:怎么样的泥娃娃才是最可爱的? 4 形成初步结论:如外形圆圆胖胖的,表情调皮、笑眯眯的,色彩醒目的等等。教师归纳。欣赏感受,深入探究。交流欣赏师生收集的泥娃娃实物、图片或课件,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说说各自的感受及方法。出示各种综合材料,如各色小豆子、小珠子、纽扣、花边、丝带、花粘纸等,以及各种如铅笔小棒等辅助工具,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出示展示台,举办“泥娃娃的世界”展卖会。
学生分小组,自由创作自己心中可爱的泥娃娃。三 评价
学生上台陈列自己的泥娃娃作品,并可“展卖”。展示交流,互相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的交换。鼓励学生互相赠送作品给好朋友。
四.拓展学习: 刚才我们制作的是可爱的泥娃娃,如何制作慈祥的老爷爷 老奶奶 造型呢? 学生探讨,发现面部周围以及添加老花眼镜 拐杖可以让老爷爷 老奶奶的造型生动起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老爷爷或老奶奶玩偶造型.五、动漫人物的制作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体验泥塑夸张表现人物头像造型的乐趣,培养对漫塑人物的审美情趣。
2.认知目标:学习抓住人物头像特征,进行夸张的表现手法;并尝试泥塑,进行头像立体造型。
2.实践目标:启发学生观察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特征,探索用泥塑造型语言,夸张塑造,大胆趣味表现人物头像,提高学生对人物特征的观察及立体造型表现力。
教学准备
(学生)超轻黏土(红、黄、蓝、黑、白色)一套。
(教师)超轻黏土一套,课件,超轻黏土实物,超轻黏土人物作品。教学过程
一 导入,引出本堂课制作重点 1.课件展示、欣赏导入新课,初步感受夸张的艺术手法及审美特征。
(1)课件播放“蓝精灵”影片主角的各种夸张表情,感受夸张的风趣性、幽默性。
(2)讨论《阿福》的艺术表现手法:夸张。夸张的形的表现特征:变形,如脸胖更胖,嘴小更小,眼细更细,鼻短更短。使阿福胖胖可爱的形象更突出。色的特征:红、黄、青、绿等色彩对比使用,显得强烈而绚丽喜气。
(3)揭示课题《夸张的脸》 二 观察、探究
(1)观察教师演示:微笑表情人物简笔画,提问:怎样让开心的人脸更显开心的样子?(2)分小组讨论,请代表发言:五官、发型怎样变形就更开心。可请学生上台修改眼或嘴的几种变化,学会举一反三。
(3)欣赏。明星漫画头像。进一步启发学生,观察漫画家夸张的表现方法。得出“夸张”之艺术手法:变形法,如小的更小,圆的更圆,曲的更曲。
(4)欣赏。对比欣赏漫画名人与真人头像作品。讨论: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的审美特征,是使人物更鲜明更风趣幽默更具感染力。
三 制作表情夸张的面部
1)感受夸张的脸,鼓励学生夸张表现自己喜爱的脸。启发学生尝试做各种有趣夸张的表情,互相观察脸部形的变化特征。
2)学习泥塑立体造型方法: 欣赏泥塑作品:中国古今雕塑家、民间艺人的陶土雕塑作品(课本或实物)。重点欣赏夸张的五官造型特点。激发学生泥塑造型兴趣。
泥塑捏塑技法学习:对比漫塑人物和漫画人物不同点:立体造型与平面造型的区分。提问讨论:泥塑捏塑有哪些手法?总结:团、搓、压、挖等等。
教师演示:泥塑人物头像步骤方法。学习橡皮泥表现人脸作品技法:色彩变化,如红加黄加白变色。形变化,团、搓等,用添加组合方法泥塑成型,强调立体感。
欣赏陶艺学生作品,启发:用泥塑造夸张的五官,有更多的变化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表现。3)学生大胆独立尝试,用超轻黏土漫塑人脸创作活动。
选择自己喜爱的夸张表情和人物进行创作表现。学生独立尝试。四 作品展示 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
第五篇:《多彩的超轻粘土》教案(10课时) 2
《多彩的超轻粘土》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超轻粘土的特性。
2.初步掌握超轻粘土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
3、利用超轻粘土的颜色,分别制作不同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在参与制作超轻粘土的过程中,对创意美工活动产生兴趣,感受与创造美。
教学重点:超轻粘土的制作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超轻粘土的制作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操作、巡视指导
第一课 超轻粘土的简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前制作好的超轻粘土作品,问: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香蕉、苹果、草莓、葡萄、熊猫、章鱼、蜗牛、小兔)
2、这些物品用什么做的吗?(超轻粘土)
3、谈一谈乌龟的造型特点。
二、介绍超轻粘土
超轻粘土是纸黏土里的一种,简称超轻土,捏塑起来更容易更舒适,更适合造型,且作品很可爱。
特性
1、超轻、超柔、超干净、不粘手、不留残渣。
2、颜色多种,可以用基本颜色按比例调配各种颜色,混色容易,易操作。
3、作品不需烘烤,自然风干,干燥后不会出现裂纹。
4、与其它材质的结合度高,不管是纸张、玻璃、金属、还是蕾丝、珠片都有极佳的密合度。干燥定型以后,可用水彩、油彩、亚克力颜料、指甲油等上色,有很高的包容性。
5.干燥速度取决于制作作品的大小,作品越小,干燥速度越快,越大则越慢,一般表面干燥的时间为3小时左右。
6.作品完成后可以保存4到5年不变质不发霉。
7.原材料容易保存,在快干的时候加一些水保湿,又能恢复原状了。
用途
1、手工艺捏塑素材:适用于玩偶、公仔、胸针、发饰、浮雕壁饰、镜框、仿真花等的制作。
2、是制作宝宝手足印的绝佳素材,因为它无毒环保对宝宝的皮肤没有伤害。
3、美劳教育最佳素材:可以用于中小学美术教学,并可用于亲子DIY活动。它是家庭、个人、陶吧及各类娱乐场所自娱自乐的手工艺捏塑材
7、安全
粘土本身安全无毒,但其组分含有有机发泡粉和防腐剂等,由于发泡粉质轻,被物体的吸附性强,防腐剂吸入后也是有害的,故应当避免3岁小孩独立玩耍,以防止小孩放进嘴里。
优势与意义
粘土这类传统玩具的优势是:弹性很大。它可以从极单纯的形状变成任何复杂的玩意儿,以应付我们的任何要求。
我们通过玩粘土,能够使头脑在发育程度上产生差异,进而影响他们的创造能力。同时,粘土这些传统材料,还能培养我们手指的灵巧性以及表达事物的能力。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玩的时候注意粘土的保湿,不用的粘土随时用保鲜膜包起来,这样可以保留水分,粘土就不会干。
2、要保持手部的干燥,创意粘土忌水,成形的作品如果沾上水的话就会变成胶粘状,少许的水滴也会留印记,注意防水。
3、重复使用,在玩的过程中如果粘土有点变干不好制作时,可以加少许水,揉捏几次就可以恢复柔软。
教育价值观念
粘土是一种传统的玩意儿,既无具体形态,又无固定意义。这种极具发挥性的手工制作,能够启发学生的想像力,做成各式各样变化多端的形状,对于学生的大脑发育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的智能在他的手指尖上”。丰富细致的手部动作是促进大脑发育的最佳途径。
玩粘土,是学生喜爱的游戏,也是一项锻炼学生手部精细动作和视觉、触觉的活动。小小的粘土中,蕴涵着学生们无限的创意,他们大胆构思,发挥奇思妙想,体验创造的快乐。
给学生一盒粘土吧,灵巧的小手、聪明的小脑袋,将从粘土游戏开始……
第二课 色彩的搭配和制作不规则条纹
色彩的混合方法
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粘土搭配到一起,即可调配出一种新的颜色。粘土的说明书上一般都会标有各种颜色的调色比例。但是,即使是同一个品牌的粘土,也有可能出现轻微的色差。因此可根据具体需要自行调节粘土的搭配比例,调合出自己喜爱的彩色粘土。
制作不规则条纹:
不规则条纹形态的表现是粘土混合中技巧性较强的部分。不规则条纹是将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粘土按同样长度叠加一起,再将其拉伸、折叠、再拉伸、再折叠,反复几次,形成色彩相同的条纹状,多用于制作各种小饰品或树桩等。
状的制作
第三课 基本形状的制作
圆球状——用手掌反复揉搓成圆球状。揉搓时,应使粘土均匀受力。可以说,圆球形状几乎是所有粘土制品的起点。
水滴状——先将粘土揉成圆球状,再将两个手掌相合,呈“V”字形,将圆球夹在手掌之间反复揉搓。由于角度的不同有时会揉出圆圆的小水滴,有时会揉出细长的小水滴。
梭形——制作出水滴造型后,用同样方法调换粘土在手中的受力部位,再次用手掌反复揉搓。重复几次,使两端的尖头趋于一致。
正六面体——先将粘土揉成小圆球状,再用双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捏平圆球的四周,使之呈正方形。同样方法,反复捏平正方形的六个面,最后固定为正六面体形状。
圆筒状——先将粘土揉成圆球状,再将双手合在一起,夹住圆球反复揉搓,再用食指和大拇指按平两端即可
细长条状——先将粘土揉成圆球状,再放在平整桌面上,利用手掌反复揉搓,使圆球逐渐展开成为条状。揉搓时,如果手指用力过度,很可能会使粘土变得粗细不
一、凹凸不平,因此最好用手掌进行揉搓。
黏土作品欣赏
第四课 葡萄的制作
一、导入:
有一种水果,是人人都喜欢的,长得很漂亮,也很可爱,它就是葡萄!葡萄有很多种,有大有小,有圆有椭圆,有绿色有黑色,有红色有紫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样制作一串紫色的新疆葡萄,吐鲁番葡萄!
二、新课讲授:轻粘土作品的制作方法(示范教学)
1、引导学生制作
2、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学生进行制作活动。
步骤如下:
1、准备绿色、深紫色和浅紫色的粘土各一块。
2、分别将浅紫色、深紫色的粘土搓成圆球。
3、将绿色的粘土搓成细条,做成螺旋状。
4、再用绿色的粘土捏出叶子的形状,用尺子压出纹路。
5、将上面准备好的各种圆球状、螺旋状、叶子形状的粘土按照葡萄的形状组合起来,一串美味的葡萄就完成啦!
三、欣赏并评价学生轻粘土作品
1、学生互相欣赏同伴制作的轻粘土作品。
2、轻粘土作品展:评选作品。
第五课 胡萝卜的制作
一、导入
胡萝卜具有丰富的营养,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很有帮助!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粘土胡萝卜的制作吧!
二、新课讲授:轻粘土作品的制作方法(示范教学)
1、引导学生制作
2、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学生进行制作活动。
步骤如下:
1、准备黄色和绿色的粘土各一块。
2、将黄色的粘土搓成圆柱状,一端稍尖,用尺子压出纹路。
3、用绿色的粘土捏出叶子的形状。
4、将黄色和绿色的粘土组合起来,就形成一个漂亮的胡萝卜啦!
三、欣赏并评价学生轻粘土作品
1、学生互相欣赏同伴制作的轻粘土作品。
2、轻粘土作品展:评选作品。
第六课 积木的制作
一、导入
积木可以堆积成各种城堡、宫殿,宝宝们一定很喜欢玩积木了!那么,我们一起来制作粘土积木吧!
二、新课讲授:轻粘土作品的制作方法(示范教学)
1、引导学生制作
2、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学生进行制作活动。
步骤如下:
1、准备深绿色、浅绿色、深蓝色、浅蓝色、粉色、紫色、黄色和红色的粘土各一块。
2、将深绿色和紫色的粘土搓成球。
3、将蓝色和粉色的粘土捏成圆柱体。
4、将浅绿色和黄色的粘土捏成正方体。
5、将蓝色的粘土捏成“门”的形状,再将红色的粘土捏成三角形。
6、最后,将上面准备的各种球状、圆柱体、正方体等形状的粘土组合起来,就形成了用积木堆积起来的一座城堡啦!
三、欣赏并评价学生轻粘土作品
1、学生互相欣赏同伴制作的轻粘土作品。
2、轻粘土作品展:评选作品。
第七课 愤怒的小鸟制作
一、导入
愤怒的小鸟:体型小,重量轻,攻击弱,无特效,可在滚动时消灭绿猪。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愤怒的小鸟粘土教程,做起来很简单,做出来后很好看。
二、新课讲授:轻粘土作品的制作方法(示范教学)
1、引导学生制作
2、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学生进行制作活动。
步骤如下:
1、取出红色轻土,捏成一个圆球形
2、取出红色轻土,捏成一个圆球形
3、取出红色粘土,捏出两个小条,组合起来粘到顶部位置
4、捏出两个白色的压扁圆,再捏出一小点圆球,把小黑圆球粘到上方
5、把做好的眼睛粘在圆球的中上方的位置上,在眼睛上方在捏出两条小长条,粘在眼睛上方做眼睫毛
6、最后取出橙色的轻土,捏出一个立体长形三角,把他粘到眼睛中间下方,再在嘴巴上画上一条线
7、取出黑色的粘土,做出一个的小山羽毛,在粘到圆球的尾部 这样愤怒的小鸟之红色小鸟就完成了,是不是很可爱?马上动手吧!
三、欣赏并评价学生轻粘土作品
1、学生互相欣赏同伴制作的轻粘土作品。
2、轻粘土作品展:评选作品。
第八课 熊猫的制作
一、导入:
出示超轻粘土制作国宝熊猫,一只可爱的小熊猫哦。还等什么呢? 开动吧!
二、新课讲授:轻粘土作品的制作方法(示范教学)
1、引导学生制作
2、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学生进行制作活动。
步骤如下:
1、搓两个白色球体,一个当身体,一个作头部。
2、搓四条腿,分别装上作为上肢与下肢。
3、搓两个稍小一些的球体做耳朵,黏在头部上方二侧。
4、搓两个更小的并压扁,贴在耳朵下面当作熊猫最大特征的黑眼圈。
5、搓两个小白球当作白眼珠。
6、再搓三个小小黑球,分别做黑眼球与小鼻子完成。
三、欣赏并评价学生轻粘土作品
1、学生互相欣赏同伴制作的轻粘土作品。
2、轻粘土作品展:评选作品。
第九课 收获篮的制作
一、导入
有了收获篮就可以把那些办公桌上的小零碎都装进去,再也不会乱糟糟了。
二、新课讲授:轻粘土作品的制作方法(示范教学)
1、引导学生制作
2、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学生进行制作活动。
步骤如下:
1、将等量的黑色、黄色、红色粘土混在一起,形成古铜色;
2、将粘土揉成两根细长条状,抓住两端后缠绕,绕的时候注意不要让两条线 粘在一起;
3、把绕好的长线卷得圆圆的,形成篮子的底面;
4、底面做好后,再向上叠到所希望的高度;
5、做成篮子模样后,做两个把手贴在上面,篮子即可制作完成。
三、欣赏并评价学生轻粘土作品
1、学生互相欣赏同伴制作的轻粘土作品。
2、轻粘土作品展:评选作品。
第十课 圆珠笔的制作
一、导入
只要有笔芯和粘土,就能做出完全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开始行动吧!
二、新课讲授:轻粘土作品的制作方法(示范教学)
1、引导学生制作
2、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学生进行制作活动
步骤如下:
1、将自己喜欢颜色的粘土揉成圆筒状,再压扁;
2、把笔芯放在中间,留出适当的长度后剪掉;
3、滚一滚,使笔芯位于中间,笔芯的前端用手压一压,使笔芯和粘土更好地连接;
4、笔身可以加上漂亮的装饰,笔的末端也可以装饰得更漂亮一点。
三、欣赏并评价学生轻粘土作品
1、学生互相欣赏同伴制作的轻粘土作品。
2、轻粘土作品展:评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