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4《故宫博物院》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故宫博物院》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爱国感情。2.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
3.了解以空间为序写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观察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语言(方位词和方位短语)
4.体会本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
教师以导游或解说员身份介绍故宫博物院的总体概况,由学生就某些局部内容向大家介绍,增强学生对空间的感性认识,填写《故宫博物院平面图》对说明重点太和殿,采取综合处理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语:
①同学们,先动动脑筋猜这个谜语,谜面是“以前的殿堂”,打一个地名,是哪里?(谜底:故宫)②简介故宫: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绍故宫博物院这庞大的建筑群的? 正音解词:
矗立(chù)鳌头(áo)湛蓝(zhàn)琉璃(liú)
蟠龙(pán)中轴线(zhïu)金銮殿(luán)击磬(qìng)檀木(tán)攒(cuán)乾清宫(qián)坤宁宫(kūn)肃穆(mù)奏极(zîu)额枋(fāng)藻井(zǎo)
矫健(jiǎo)妃嫔(pín)翊坤宫(yì)迥然不同(jiǒng)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故宫)
那么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空间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
(一)介绍故宫概貌。
(二)分别介绍故宫中的前三殿,后三宫、御花园。
(三)站在景山上回望故宫全貌。课文分析
方位词的准确运用是我们这一课的重点之一,请同学们用彩色笔,随着我们讲解课文划下来。
第一部分
朗读这一段,看看这两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请一位同学说说第一节介绍了故宫哪几方面的内容?
(位置、历史、地位)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故宫有几个名称?谁能说出它们的由来?(1)紫禁城,以建筑命名,整个建筑群在城墙内,表示皇帝的最高权威,在北京城中心,又称城中之城,墙为赭(zhě)色,因此称赭色城的禁区为~。
(2)故宫,从明清两代皇帝的宫殿得名,“故”指从前的(事情或处所),明清两代是早已过去的旧事,因此我们今天称他们的宫殿为~。
(3)博物院,展览陈列各种文物或标本,供人们参观的地方,“院”指全国性的最大规模的。
(挂图或投影),让同学说明2节介绍了哪些地方。
(城墙;四座城门;宫城的形状占地,宫殿和房屋的数目;护城河;角楼)介绍了故宫的总体布局。这一节哪句话介绍了故宫的艺术风格?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这句话提纲挈领,把故宫雄伟壮丽的全貌作了概括说明,从三方面讲出了建筑群的特点,是全文的总领句,请画下来记住。
第二部分
从第3节开始,作者带领我们按空间顺序游览故宫,那么从文中看来,作者游览故宫是从哪开始的?
(天安门)我们将由南向北游览故宫。
作者运用了哪些词,把我们从天安门带到故宫?(见书)这些词的运用体现了什么?(空间方位的转移)“进了太和门,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 课文用了几节来写三大殿(4-10节)
4节总写了三大殿,三大殿外观上的特点是什么?
(①高:矗立在七米多高的台基上,台基有三层②奇(台基):〈见书划线处〉)大家试想一下,下雨的时候,水从鳌头里流出来,象不象是千百条龙在喷水。△作者将立足于七米高的台基上,依次介绍三大殿。对于三大殿,作者所用笔墨并不平均,而是重点介绍了太和殿,5节是从哪方面介绍的?(外观)
读课文,作者分别从高度、面积、格局、色彩、气势来介绍太和殿的外观。
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殿堂,金黄、大红看上去富丽堂皇,再衬上蓝天,白玉石台基,更是艳丽夺目,金碧辉煌,体现了前面所说的“宏大、壮丽”。
6节、作者介绍太和殿由外观转入内景,对内景的描写,哪个字用得最多?(“龙”)这一节不仅写出了殿中龙的图案之多,而且写出了“双龙戏珠,单龙飞舞”以及“行龙、坐龙、开龙、降龙”等多姿多态的龙,并且在最后加上“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使得这些图案更显得生动活泼,联想到台基上看到的一千多个龙头,我们简直到了“龙”的世界。
做书后练习四
7节、为什么三大殿要建在中轴线上?象征皇权(象征一切以皇帝为核心,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封建统治者希望他们的皇位代代相传,永世不变)
8节、太和殿的用途是什么?(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大典是什么样的呢?文章描绘了大典时的场面,台基下跪拜的百官,御道两边的仪仗,端坐于宝座上的皇帝,以及钟磬鼓乐的幽远声,烟雾迷蒙,缭绕着一种神秘莫测,庄重肃穆的气氛,同时也突出了太和殿的重要作用。
对于太和殿作者用了这么多笔墨,那么他又是如何写中和殿、保和殿的呢?
对于中和殿、保和殿、作者仅仅指出了他们的用场。
这样有详有略的方法,使得重点突出,因为太和殿最能反映故宫的特征和本质。
第二课时
朗读11节,并说明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过渡)我们看课文“AB”,这说明紫禁城以小广场为界,可以分为两部分,并指出“C”,这里回顾照应了前一部分,接着又提示了后半部分所写的主要内容“D”,这就为我们提示了后半部分的主要层次,因此这节在文章结构上起分界,枢杻的作用。12、13节写了哪几个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是从哪方面来写这后三宫的?(用途)
14节合写后三宫,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宫中凤凰图案增多)为什么凤凰逐渐增多呢?(传说凤凰是百鸟之王,羽毛美丽,象征吉详美好,封建统治者把后妃比作凤,因此她们住的地方,用的东西都画凤)我们可以看到,这节和6节写龙的装饰相比较,所用词语②式都相似,彼此相映成趣。
15节大致介绍了东西六宫,16、17节则重点介绍了养心殿,作者介绍养心殿时,用了哪个修饰词?(引人注目)
前面加上一个“最”,使程度又加深了一步,那么养心殿为什么最引人注目? 正是由于养心殿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地位、又是后庭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使得它最引人注目。
18节从养心殿往北到了什么地方?(西六宫)
对于东西六宫的建筑,作者只介绍了长春宫和储秀宫,原因是什么?(这两宫是慈禧太后住过的地方)
之后作者又描述了慈禧五十岁生日的场目,为什么?(揭露封建统治者大肆挥霍,奢侈浪费的罪行)19节“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作者的立足点已转移到御花园,这段的文字比较生动活泼,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概括描述)
作者从一个观赏者的感觉出发为我们介绍了御花园的总体特色。(读20节第1句)“景山”是在故宫内部吗?从哪看出来的?
(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朗读“站在„„惊叹”作者把我们带到景山高处,回望故宫全貌,同时又点出故宫宏伟、壮观、和谐统一的建筑风格,是什么写法?(首尾呼应)
问题解答
【范例1】“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加粗的字,对表达起什么作用?
分析此题意在体会语言的表达作用。句中连用两个“这样”,加重了赞叹的语气;一个双重否定“不能不”,加强了肯定的语气。
解答见“分析”。
【范例2】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写御花园,最后一句“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是不是多余?为什么? 分析此题意在体会句子的表达作用。对御花园,作者是略写的,给读者的印象不具体。点明御花园与苏州园林相似这一特点,可以让了解苏州园林的读者联想和想像出御花园的建筑情况。
解答见“分析”。
【范例3】①紫禁城的城墙十多米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②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③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④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⑤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这段文字的第一层应划分在哪里?用“‖”在下面的标记符号中表示。①②③④⑤
分析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句子之间关系的理解。本段共有五句话。第①~④句话是分述,第⑤句话是对上面四句话的总结,所以,第①~④句与第⑤句之间是分与总的关系,由此,这段文字的第一层应划在第④句与第⑤句之间。
解答①②③④‖⑤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4《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14.故宫博物院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4.整体把握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请本文说明顺序。教学重难点
1.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关段落,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2.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志性或者说最著名的建筑,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世界五大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我国的故宫。这些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历史的象征,更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的建筑艺术的财富。
二、作者简介及梳理字词。1.作者简介
黄传惕,1934年生,湖南省平江县人。曾经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历史故事》节目编辑。主要作品有:《天安门颂》、《绿色的希望》,长诗《映山红》等。《故宫博物院》这篇说明文是作者在1979年夏天所写。
2、给加点字注音
湛蓝(zhàn)傀 儡(kuǐ lěi)翊坤宫(yì)修缮(shàn)矗立(chù)鳌 头(áo)琉 璃(liú lí)藻井(zǎo)蟠龙(pán)中轴线(zhóu)金銮殿(luán)击磬(qìng)3.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矗立:高耸地立着 矫健:强健有力 肃穆:严肃而恭敬。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迥:远,差得远。玲珑奇巧:形容东西精致,造型奇特巧妙。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视觉感受故宫建筑群规模的宏大壮丽,建筑物的精美,体会其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建筑规模——宏大壮丽 建筑物——精致美观 建筑布局——整齐统一
2.浏览全文,归纳课文结构,理解总分结合的特点。第一部分(第1-2段):总——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
第二部分(第3~15段):分——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第三部分(第16段):总——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
四、问题质疑
浏览全文后快速抢答: 1.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
北京中心。我们都知道北京市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故宫坐落在这样一个象征着国家最高威严和最大权利的城市中心,说明了什么?(地位之高)
2.故宫的名称还有哪些? 紫禁城、故宫博物院。3.为什么叫紫禁城?
关于“紫”的三种说法,“紫气东来”说;天帝“紫宫说”;星座五宫,紫薇居中,古代帝王自称天之子,所以天子在地上居住的宫殿称紫薇宫,“紫”代指皇帝。而皇帝居住的地方严禁百姓靠近,因此皇宫便称为紫禁城。
4.课文介绍了故宫哪些方面?重点介绍了什么?
位置、建筑地位、历史、总体布局、艺术风格;前三殿和后三宫,详细解说太和殿。5.我们知道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故宫,那么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看谁能又快有准地在文中找出来。
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6.文章在介绍故宫时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举例分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摹状貌等。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根据这篇课文将故宫游览了一遍,有重点观赏,也有走马观花式的浏览。但不管怎样观赏,故宫带给我们的都是震撼,是自豪,是我们的骄傲。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既看到了封建王权的至尊无上、威严霸气,也看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七、板书设计
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
事物特征: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构层次:总—分—总
说明顺序: 由南到北(空间顺序)由外到内 选好立足点 用准方位词
详略安排:详写太和殿,略写其他
八、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说“屏”》的导学案中的“预习案”。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篇幅较多,阅读难度不是很大,可以作为阅读训练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快速准确提取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抓住文章的重要词语,句子,理解文章的语文,尤其是通过对一些关键性词语的理解,把握文章布局谋篇的特点。
从整体上看,导入部分较好,简单明了,直接引入本文主体。内容理解上,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语,疏通文意,体会文章篇章结构安排的特点。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比较迅速而准确地提取出关键信息。整节课程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的。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案
课时
课题故宫博物院
课型:周次:15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
2、了解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
体会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体会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画出有关游览的方位词语。查找故宫博物院的资料,下载故宫资料或图片
【教学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同学们下载的故宫图片。
看得出,同学们是经过一番精心准备的。下面,请打开课本,让我们按照作者给我们安排的游览路线,去参观一下这座宏大壮丽的古代建筑群。
二、出示目标
三、检查预习情况,“读一读,写一写”,教师正音
四、找一名同学读课文,同学们画出有关方位词,并理清游览路线。
学生听读课文,自主学习思考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填写完成练习一的图。
全班讨论明确: 的顺序,也就是参观的路线,故宫的建筑顺序。故宫的建筑顺序是由南到北,作者的参观路线正是沿着由南到北的中轴线前进,同时将线路上的建筑物分成几个部分,总体,个别介绍相结合。在这同时,还辅以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方位词,使人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 的特点与联系,有比较清晰明白的了解。说明顺序的安排,取决于说明导入并要求学生出示图片
出示
检查并正音
出示并交流
齐读
读写
听读并画出有关方位词
完成练习一3分钟
2分钟
25分钟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
对象的特点。《故宫博物院》的顺序安排,和故宫的建筑顺序是一致的。也就是按照空间顺序安排。
五、学生根据以上分析理清结构
的结构:总分总
第一部分:概括说明故宫的位置,历史和总的建筑特点(1、2段)
第二部分:分别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建筑(3—15段)
第三部分:从景山鸟瞰故宫,再次点明故宫的整体特点。
六、学生质疑
七、小结:
北京故宫是驰名中外的古代建筑群,占地72万平方米,大小宫殿70多座,房间9000多间,绝不可能都一一详细介绍,而必须详写重点部分,略写一般才行。这篇说明文正是相略得当的选择了材料,用不长的篇幅,鲜明的介绍了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故宫。
八、布置作业:、“读一读,写一写”生字注音3遍
2、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引导学生理清结构
小结
讨论交流
2分钟
3分钟
第14课
通案
执笔人:栾恭城
初二语文组
第2课时
课题故宫博物院
课型:授课时间:15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体会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2、重点研读太和殿部分
3、了解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体会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重点研读太和殿部分
【课前准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
【教学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
一、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
二、出示目标
三、重点研读:
学生速读课文,并对照着本文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这是为什么?
2、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这又是为什么?
全班讨论明确:、在“前朝”中重点介绍了太和殿,因为太和殿是三大殿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此,是显示皇威的地方,太和殿也是故宫建筑群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所以要重点介绍。
2、在“内廷”中重点介绍了乾清宫,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的地方。
检查
出示投影
要求回答
读课文,思考问题
讨论并交流3分钟
5分钟
5分钟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
学生细读课文,思考:、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
2、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是为什么?
3、“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立足点是正中的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是按照空间顺序介绍的。按空间顺序写的文字,都要有一个立足点,离开立足点,就无法确定方位。方位词依次是: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2、是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彩绘了众多的龙的图案;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皇权的威严。
3、“后三宫”彩绘中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和前三殿相比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
小结: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修建,永乐十八年(1420)基本建成,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了,他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在当时社会条件下,能建筑这样高大雄伟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四、拓展延伸:、你知道皇宫为什么被称为“紫禁城”吗?
2、作者带领我们参观了故宫,你能体会作者写本文的感情倾向吗?
学生根据所查资料讨论交流,教师予以补充。
五、作业:
预习15课,查阅有关《说屏》中的古诗文
要求并提示,指导
第四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案)
第___单元 第__课时 授课人______时间_____签字_____
14、故宫博物院教学案
教与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爱国感情。
(2)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
(3)了解以空间为序写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观察点)和准确 使用方位语言(方 位词和方位短语)
(4)体会本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生们的学习,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他们民族创造精神。教与学重点
(1)学会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与学方法
教师以导游或解说员身份介绍故宫博物院的总体概况,由学生就某些局部内容向大家介绍,增强学生对空间的感性认识,填写《故宫博物院平面图》对说明重点太和殿,采取综合处理方法。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字典、词典,扫除文字障碍,熟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教与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故宫建筑的一些图片,在这些图片的放映中来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图片中是什么地方吗?没错,就是故宫。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呢。那么,故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又有哪些精美的建筑?今天,就让我们循着作者黄传惕的指引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建筑规模与层次井然的结构布局吧。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识别、积累词语。
矗立(chù)鳌头(áo)湛蓝(zhàn)琉璃(liú)
蟠龙(pán)中轴线(zhïu)金銮殿(luán)击磬(qìng)
檀木(tán)攒(cuán)乾清宫(qián)坤宁宫(kūn)
肃穆(mù)奏极(zîn)额枋(fāng)藻井(zǎo)
矫健(jiǎo)妃嫔(pín)翊坤宫(yì)迥然不同(jiǒng)
2、从整体上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初步领会说明文文体的特点。
(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 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故宫)
(2)那么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空间顺序)
(3)给课文划分段落
〈1〉介绍故宫概貌。
〈2〉分别介绍故宫中的前三殿,后三宫、御花园。
〈3〉站在景山上回望故宫全貌。
(三)重点赏读,质疑探究
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四人一小组就下列问题合作探究: 1.一边默读一边画出参观故宫的行踪路线,并思考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2.你认为哪个景点应重点参观?为什么?这样写对说明事物有什么好处?
3.文中哪些段落是向我们介绍太和殿的?是怎样介绍太和殿的情况的? 根据讨论师生合作完成游览地图:
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景山
根据刚才我们所游览的路线,回归课文,我们知道,作者先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接着带领我们游览了四大门,前三殿,后三宫,御花园和景山,其中详细介绍了太和殿。最后,作者再次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强调其艺术特点。从中我们可知,本文运用了空间顺序描写。方位词的准确运用是我们这一课的重点之一,请同学们用彩色笔,随着我们讲解课文划下来。
这个环节的进行使学生从整体上和局部上感知了故宫博物院宏大壮丽的建筑规模与层次井然的结构布局,同时学会本文写作顺序及方法,加深理解“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完成本课前两个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
4、重点分析课文5~8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多媒体显示太和殿内景。
(1)学生齐读5~8段。
(2)学生精读5~8段,思考:
a、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b、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c、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同桌之间交流,选同学回答。
明确:(1)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额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2)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3)文中写龙的句子有:“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写龙,大概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二是龙有象征意义,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
教师总结:说明文在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抓住重点,详略分明,这样才能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色。平均使用笔力,只能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三、课堂练习
1、测测你的注音速度!(加油!)
绚丽()鳌头()乾清宫()慈禧()翊坤宫()琉璃()额枋()妃嫔()金銮殿()蟠龙()
2、对号入座(要准确!)
①湛 堪()蓝 难()狼狈不()精()②琐 锁 金()()链()碎 枷()③御 卸()花园 装()抵()推()④矫 娇()嫩()健()惯()正
⑤磬 馨 罄()尽 敲()()香()竹难书 ⑥檐 赡瞻()养 屋()()仰 观()⑦缭 嘹潦 燎()原()草()亮()绕
3、若你是个“小学者”,你怎样回答后面的问题?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锁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1)选文第二段按空间顺序来说明,请从中找出所有的方位词?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重点?
(3)在这部分里,为什么对龙的描述有10次之多?
(4)强调太和殿建筑在中轴线上,用意是什么?
四、拓展探究 说话训练
要求学生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多媒体显示故宫博物院全景图。
教师提示:可以试着以神武门为出发点,沿中轴线前行到午门,介绍沿途的建筑;可以以三大殿为中心分别介绍三大殿前后的建筑;可以以保和殿北面的长方形小广场为中心分别介绍广场以南的建筑——前朝和广场以北乾清门以内的建筑——内廷;可以按不同的功用将故宫里的建筑分成几组逐次介绍。
五、课堂总结
唐朝诗人骆宾王曾这样描述过紫禁城,“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故宫的雄伟壮丽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雄伟与精美,而且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同学们,身为中国人,我们应是多么的骄傲与自豪啊!因此,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写一篇说明文,要求按空间顺序介绍我们的学校,并突出重点。
七、板书设计
总 四大门
空
前三殿(太和殿)间
分 顺
后三宫 序
御花园 景山
总
八、教后记
参考答案
一、xuàn áo qián xǐ yì liú lí fāng pín luán pán
二、略
三、1.正面、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2.太和殿与中和殿、保和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它是皇帝的宝座所在,是举行重大典礼皇帝受朝贺的地方。
3.故宫的建筑突出龙,因此对故宫的说明也突出龙。龙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龙天子”,也是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
4.用意在突出皇权这个核心。
第五篇:八年级语文上册《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模版)
本周三,xx老师在八年级一班讲了一节公开课,讲的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者14课《故宫博物院》,语文组的全体老师参加。现在就这节课谈一点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1、教师在这节课中,正确地转变了自己的角色。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休地位,面教师则成了这节课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也说明我校自从课改以来教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
2、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充分,态度认真。并能很好地展示在小黑板上。特别是字词注音的处理上,学生能说出每个词语应该注意的地方。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比较好。组与组之间有竞争,组内成员之间也有竞争。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高展示交流效果好。
4、只是教师缺少对学生的评价和激劢,建议在日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激劢,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会成功感。
5、在字词注音处理的环节上,可以向郭妮娜教师学习。让展示的小组当擂主,挑战其它小组,以便加深学生对字词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