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品社德育渗透总结.孙东伟
六年级品社德育渗透总结
在现代理论指导下,我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做了一定的尝试,现总结如下:
1、激趣引题要“求新”。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动力,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探索新的知识。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课堂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方法:
(1)巧讲故事。通过故事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课上来,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课后布置学生去收集相关资料,有几位同学自己制作了幻灯片拿给我看,又激发了我开发校本课程的灵感,德育的效果明显。
(2)实话实说。采用这一方法,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说话,敢说真话,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比如上课发言的方式有:七嘴八舌的说,用于发表自己观点时,学生不必有顾虑,教师听到好的表达时再请单独发言,阐明观点;小组讨论后派代表总结发言,组内其他学生补充;课下和不敢发言的学生达成共识,教师事先给其问题让其准备好后上课发言,用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又利于培养这类学生的信心,起到了以往不易起到的教育效果。此外,还有文字交流的形式,由于政治老师普遍所带班级较多,这种方法正在摸索中,已形成的经验是,以问题的形式书面交流,效果比无主题,无问题的交流效果好。
(3)培养目标反思意识。品社课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具有时代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的鲜明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用时政新闻材料就是很好的培养目标反思意识的契机。
(4)妙用警句。教学前,适时、巧妙地运用一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佳句,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引导学生学习《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时,出示孟子的名言“无耻之耻无耻矣”、“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等名言警句让学生朗读,引导学生理解它的含义,很自然的就导入了新课。课后学生对于身边的不耻行为,甚至可以用到课上读过的这些名言警句。
2、学文明要“激情”。
品社课的着眼点在于通过知识的传授,揭示道德观点,讲明做人的道理,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并要求逐步转化为行为。所以讲清道理,让学生明确观点,应该成为思品课的主轴。教学设计时不但要重视教师教的设计,还要注重学生学的设计,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力求增强课堂教学的情趣与活力,激发学生勤思,爱学,乐学的求知欲望,达到教得生动,学得主动的效果。
3、辨析导行要“求实”。
指明行为方向,提出行为要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课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学生明理的基础上,本课题组认为应导之以引,使学生知行统一。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辨析是非导行。教师出些是非题让学生判断,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认识,正确判断行为的正误,又可以为指导行为打下基础。教学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2)联系实际导行。这是导行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讨论、评议,通过学生合作、师生合作,达到正确导行的目的,从而把明白的行为规范的道理,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如学习《两代人的对话》一课,组织学生开展家庭调查,了解父母的生日、爱好、健康、愿望等方面的情况,下堂课时再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谈怎样做孝敬父母的孩子的感受,深化认识,受到良好的教育,并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行动当中。(3)树立榜样导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榜样,对自己是一种鞭策,对学生则有了目标。我除号召学生向书本上介绍的英模学习外,更多是让学生学习他们身边的先进人物。
4、总结延伸要“自然”。
美国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的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思品教学的整体效益。
品社课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这就要求品社教师不断地从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实际中去汲取“养分”,给德育教育引入活水,引领学生从生活的领域去学习、去自我教育。
第二篇:孙东伟 六年级品社德育渗透计划.总结
六年级品社德育渗透总结
本学期我们根据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制定了德育渗透计划。全学期依照教学内容,结合班级的实际进行授课,重点做了下面几点工作。
1、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爱迪生学习。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结合教学内容在班上搞了一次“优秀作业评比”活动,对被选到优秀作业的同学给予奖励,对没有选上的同学教育他们今后要努力,争取下次被选上。
2、培养学生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保护家乡的“三化”建设和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市民。还引导学生认识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我们要热爱和敬重他们。
3、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4、培养学生讲道理,不任性,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懂得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生活要节俭,不浪费,做一个讲道理、懂礼貌、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5、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二、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好人好事不断出现。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科研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老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上(搜集材料的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学校应注意教师全面素质的提高问题,应加强学科组集体备课,在教学设备、资料上加大投入,引导教师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这样会更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承担了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根据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制定了德育渗透内容,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转变观念,树立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
在教学中我注意到转变观念,力求树立先进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因此,我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联系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生活中的现象,对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灵活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认真钻研教材,探索种种教学方式。
品德与社会科目涉及历史、地理、人文、科技、心理等诸多领域,对教师备课的要求也相当高,尤其是教授新教材。本学期我力争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多渠道地搜集资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总体效果良好。通过一学期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注重实效情感的评价,加强德育方面的渗透。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借助教材,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情感的评价标准。通过介绍一些英雄或老一辈革命家等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和事,不仅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具备什么样的高尚品质,而且让学生记住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一些感人的细节。让学生从活生生的、真实可信的事例中感受英雄的伟大。
四、善于从教材出发,激发积极的情感体验。
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的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学习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我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意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受之初”,因而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形成道德认识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例如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色、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以上是我对一个学期以来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总结。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俱时,提高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德育渗计划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可见,品德与社会课承担着德育任务,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有机的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紧扣教材,注意德育渗透的自然性 结合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特点,把德育教育附着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学科的综合性、生活性与德育教育的思想性紧密结合,达到知识的传授与德育教育的水乳交融,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不会感到是在接受单纯的思想教育,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已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德育教育生拉硬套的附着在单一的知识传授上,德育教育在学科中自然而然渗透的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把握学科特点,注意德育渗透的生动性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学科,把握住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教育时,才能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在日常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抓住品德与社会学科“生活性”这一重要特点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德育渗透的生动性。例如:教学《全家福》一课时,通过搜集日常生活中父母长辈养育自己的典型事例,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使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
三、寻求学生精神需求与德育要求的最佳结合点,增强其针对性 德育教育不仅要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结合,还应选准它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面对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学生耐挫能力不强,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吃苦,自理能力差,父母教育方式不当,道德观念、集体观念、节俭思想意识淡薄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认准学生精神需求的同时,对症下药,对其进行相应的德育渗透。对当今学生耐挫能力差这一精神需求,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遇到困难时应该做到不退缩,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后的乐趣,从而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以此为德育教育的渗透点是教师最佳的选择。
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德育内容组织要科学化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教材的编写主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有较强的阶段性。人的品德发展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在整个发展中也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德育内容蕴含于知识内容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必须按照儿童在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年级的道德发展水平加以组织和安排德育内容,教师还应在不同的教育阶段确定不同德育教育内容的侧重点,从而体现其内容组织的科学化。
五、加强德育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品德形成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将品德从学生的生活中剥离出来作为一门知识去传授。品德与社会学科加强了德育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德育的实效性,把学生置于特定的生活情境中,让问题在情境中提出,呈现了生活化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道德冲突,感悟道德选择,实现自我、主动的教育过程。
总之,德育教育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渗透是十分重要的,它必须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若能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有机的渗透德育工作,学生定能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接收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成为建设未来祖国的栋梁之材!
六年级品社德育渗透计划
一、在品社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思品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思品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初步了解思品学的研究方法、思品学家的高尚情操,以及思品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大作用,以便使学生对思品有一种新奇感、求知欲,产生学习思品的浓厚兴趣。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思品知识,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二、目标及措施
(一)、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二)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思想品德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2.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3.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思想品德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
4.身教重于言教,树立良好教师形象,让学生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吸取力量,领悟做人的道理。
5.充分利用好思品教材。思品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辨证唯物主义等教育的良好平台。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思品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6.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有实事求是、尊从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认识交流与合作,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六年级品社德育渗透计划
在现代理论指导下,如何在品社课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现计划如下:
1、激趣引题要“求新”。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动力,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探索新的知识。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课堂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方法:
(1)培养目标反思意识。品社课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具有时代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的鲜明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用时政新闻材料就是很好的培养目标反思意识的契机。
(2)妙用警句。教学前,适时、巧妙地运用一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佳句,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引导学生学习《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时,出示孟子的名言“无耻之耻无耻矣”、“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等名言警句让学生朗读,引导学生理解它的含义,很自然的就导入了新课。课后学生对于身边的不耻行为,甚至可以用到课上读过的这些名言警句。
2、学文明要“激情”。
品社课的着眼点在于通过知识的传授,揭示道德观点,讲明做人的道理,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并要求逐步转化为行为。所以讲清道理,让学生明确观点,应该成为思品课的主轴。教学设计时不但要重视教师教的设计,还要注重学生学的设计,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力求增强课堂教学的情趣与活力,激发学生勤思,爱学,乐学的求知欲望,达到教得生动,学得主动的效果。
3、辨析导行要“求实”。
指明行为方向,提出行为要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课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学生明理的基础上,本课题组认为应导之以引,使学生知行统一。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辨析是非导行。教师出些是非题让学生判断,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认识,正确判断行为的正误,又可以为指导行为打下基础。教学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2)联系实际导行。这是导行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讨论、评议,通过学生合作、师生合作,达到正确导行的目的,从而把明白的行为规范的道理,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如学习《两代人的对话》一课,组织学生开展家庭调查,了解父母的生日、爱好、健康、愿望等方面的情况,下堂课时再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谈怎样做孝敬父母的孩子的感受,深化认识,受到良好的教育,并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行动当中。
(3)树立榜样导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榜样,对自己是一种鞭策,对学生则有了目标。我除号召学生向书本上介绍的英模学习外,更多是让学生学习他们身边的先进人物。
4、总结延伸要“自然”。
美国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的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思品教学的整体效益。
品社课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这就要求品社教师不断地从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实际中去汲取“养分”,给德育教育引入活水,引领学生从生活的领域去学习、去自我教育。
第三篇:六年级品社德育渗透计划
六年级品社德育渗透总结
本学期我们根据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制定了德育渗透计划。全学期依照教学内容,结合班级的实际进行授课,重点做了下面几点工作。
1、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爱迪生学习。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结合教学内容在班上搞了一次“优秀作业评比”活动,对被选到优秀作业的同学给予奖励,对没有选上的同学教育他们今后要努力,争取下次被选上。
2、培养学生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保护家乡的“三化”建设和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市民。还引导学生认识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我们要热爱和敬重他们。
3、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4、培养学生讲道理,不任性,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懂得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生活要节俭,不浪费,做一个讲道理、懂礼貌、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5、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二、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好人好事不断出现。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科研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老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上(搜集材料的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学校应注意教师全面素质的提高问题,应加强学科组集体备课,在教学设备、资料上加大投入,引导教师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这样会更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德育渗计划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可见,品德与社会课承担着德育任务,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有机的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紧扣教材,注意德育渗透的自然性
结合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特点,把德育教育附着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学科的综合性、生活性与德育教育的思想性紧密结合,达到知识的传授与德育教育的水乳交融,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不会感到是在接受单纯的思想教育,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已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德育教育生拉硬套的附着在单一的知识传授上,德育教育在学科中自然而然渗透的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把握学科特点,注意德育渗透的生动性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学科,把握住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教育时,才能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在日常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抓住品德与社会学科“生活性”这一重要特点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德育渗透的生动性。例如:教学《全家福》一课时,通过搜集日常生活中父母长辈养育自己的典型事例,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使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
三、寻求学生精神需求与德育要求的最佳结合点,增强其针对性
德育教育不仅要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结合,还应选准它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面对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学生耐挫能力不强,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吃苦,自理能力差,父母教育方式不当,道德观念、集体观念、节俭思想意识淡薄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认准学生精神需求的同时,对症下药,对其进行相应的德育渗透。对当今学生耐挫能力差这一精神需求,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遇到困难时应该做到不退缩,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后的乐趣,从而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以此为德育教育的渗透点是教师最佳的选择。
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德育内容组织要科学化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教材的编写主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有较强的阶段性。人的品德发展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在整个发展中也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德育内容蕴含于知识内容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必须按照儿童在不同教育阶段和不同年级的道德发展水平加以组织和安排德育内容,教师还应在不同的教育阶段确定不同德育教育内容的侧重点,从而体现其内容组织的科学化。
五、加强德育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品德形成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将品德从学生的生活中剥离出来作为一门知识去传授。品德与社会学科加强了德育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德育的实效性,把学生置于特定的生活情境中,让问题在情境中提出,呈现了生活化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道德冲突,感悟道德选择,实现自我、主动的教育过程。
总之,德育教育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渗透是十分重要的,它必须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若能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有机的渗透德育工作,学生定能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接收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成为建设未来祖国的栋梁之材!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承担了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根据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制定了德育渗透内容,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转变观念,树立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
在教学中我注意到转变观念,力求树立先进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因此,我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联系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生活中的现象,对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灵活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认真钻研教材,探索种种教学方式。
品德与社会科目涉及历史、地理、人文、科技、心理等诸多领域,对教师备课的要求也相当高,尤其是教授新教材。本学期我力争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多渠道地搜集资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总体效果良好。通过一学期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注重实效情感的评价,加强德育方面的渗透。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借助教材,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情感的评价标准。通过介绍一些英雄或老一辈革命家等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和事,不仅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具备什么样的高尚品质,而且让学生记住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一些感人的细节。让学生从活生生的、真实可信的事例中感受英雄的伟大。
四、善于从教材出发,激发积极的情感体验。
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的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学习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我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意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受之初”,因而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形成道德认识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例如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色、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以上是我对一个学期以来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总结。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俱时,提高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六年级品社德育渗透计划
一、在品社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思品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思品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
初步了解思品学的研究方法、思品学家的高尚情操,以及思品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大作用,以便使学生对思品有一种新奇感、求知欲,产生学习思品的浓厚兴趣。
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思品知识,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二、目标及措施
(一)、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二)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思想品德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2.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3.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思想品德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
4.身教重于言教,树立良好教师形象,让学生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吸取力量,领悟做人的道理。
5.充分利用好思品教材。思品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辨证唯物主义等教育的良好平台。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思品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6.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有实事求是、尊从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认识交流与合作,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第四篇:六年级品社总结
2014—2015学六年级第一学期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本人承担了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我主要实施的措施有: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当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五篇:品生品社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品生品社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改革倡导全面的质量观,衡量学科教学质量的标准不只是教学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落实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而课程目标是有机统一的,任何割裂课程目标诸要素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培养在于教育,德育则是教育的首位。因此,我国要培养“四有”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和劳动者,全面加强德育教育势在必行。作为德育载体的品生品社学科的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二、具体措施: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学生喜欢的学科,通常就是他们学得好的学科。在教学中要利用教材内容的新异性、悬疑性、差异性、不确定性,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好奇心,在教学中,适当保留一些有趣的部分,让学生独立发现,以体现新发现的喜悦,有利于保持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在教学中还注意渗透如何成功地进行人际交往,如何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如何调整情绪状态等,通过渗透教育一步步地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课外活动,发挥品生品社课的导航作用 1.加强行为指导,帮助学生落实道德实践 2.教学与学校工作相结合,加强德育实效
结合学校的工作要求和工作重点,在品生品社课上对学生适时地进行教育,加强德育实效;开展小学生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教育,理想教育等。也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心理咨询”,促其心理健康发展,指导学生自治、自律、自理,培养其主人翁的意识和参与意识等;开展题为“让家长,老师开心的笑”的演讲比赛,促进尊师爱生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组织“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等。
(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形式,力求“生动活泼,喜闻乐见”
1.抓住各种传统节日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在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在每年的雷锋活动月,精神文明宣传月,开展“学雷锋,学做人”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出“养成一个好习惯;学做人,发扬一个好传统,学做事。”以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教育,尊敬师长、尊重知识、热爱科学的进取教育;利用“
五、一”国际劳动节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思想教育等。
2.为扩大课堂教学容量,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3.为加强德育实效性,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 如:举行一些活动课,通过自由辩论、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树立良好的品德。
4.通过红歌,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感,促进学生道德升华 品生品社课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学科,理论性比较强,内容比较枯燥。但是,可以用音像资料和歌曲,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播放,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促进了知识的内化,提高了德育实效。
总之,一个人拥有了真实的、健康的、美好的情感,有健康的心理,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品生品社课的老师担负着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人的重任,在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实践中,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