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应用能力考试要点2
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应用能力考试要点2 第七章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教学重点
弄清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教学特点是什么?基本类型有哪些?课件的教学设计应包含哪些基本工作?课件的系统设计包含哪些内容?
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明白美术设计的作用是什么?其主要表现手段是什么?
多媒体课件评价的类型主要有哪些?评价的意义是什么?多媒体课件的审查标准主要内容是什么?
能够简述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
1.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特点:图文声像并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友好的交互界面,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及(A)
A.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提供多种学习路径.B.必须是WORD文档.c.必须有图片.D.必须有声音.2.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类型包括:学生自主学习型、模拟实验型、训练复习型、教学游戏型、资料工具型及(B)
A.教学指导型.B.课堂演示型.C.启发学生型.D.教师备课型.3.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包括两大部分工作,即课件的教学设计和(D)设计.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反思.D.课件的系统
4.多媒体课件制作美学设计的表现手段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绘画、平面构图和(A)构成.A.色彩.B.声音.C.图像.D.节奏.5.多媒体课件评价的类型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C)评价.A.目的性.B.过程性.C.总结性.D.开发性.6.多媒体课件的基本要求:在多媒体课件中正确表达教学内容、反映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及(A)
A.具有诊断评价、反馈强化功能.B.用了总比不用好.C.数量多就行.D.档次高就好.7.在PowerPonit 中,文稿不可以保存为(C)。A.演示文稿(*.ppt)B.模板文件(*.pot)C.Word 文档(*.doc)D.Html 文件(*.htm)
8.播放幻灯片时,要终止放映,按(C)键A.Capslock B.Alt C.Esc D.Shift 9.PowerPoint中输入文字的正确操作:(A)A、插入文本框B、不用文本框直接移动光标输入 C、“格式”菜单的“字体” D、插入菜单的图片
10、在“幻灯片放映”状态下,在幻灯片空白处单击鼠标放映(D)A 上一张 B 第一张 C 最后一张 D下一张 11.学习者特征分析可分为哪两方面(B)
A.初始技能与目标技能B.起始能力和一般特征C.学习准备和智商D.情商与智商 12.训练复习型多媒体教学软件主要是(A)
A.通过问题的形式用于训练、强化学生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B.为了解决某一学科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而开发的C.提供某种教学功能或某类教学资料,并不反应具体的教学过程 D.通过游戏的形式,教会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并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13.为了便于学生掌握高台跳水技巧,一位体育教师上课时将高台跳水的教学视频放映给学生学习,体现了教学媒体在(C)方面的功能
A.探究发现,引发思考B.创设情境,建立共同经验C.提示示范,便于模仿D.呈现事实,获得直观经验
14.下列哪一项体现了教学模拟型教学软件的特点(C)
A.为学习提供具有竞争性的气氛B.展示与学习目标相关的问题C.创建与学习目标相一致的逼真学习情境D.通过简洁明了的布局展示材料 15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主要包括教学设计和软件的系统设计,分别用文字脚本和(D)脚本两种形式进行描述
A.演示 B.表演 C.动画 D.制作
16/常用的课件制作软件有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和__ B ____。A、FrontPage B、Drector C、ACDsee 17课件的测试包括征求意见、____ C ___和反复修改三个步骤。A、美化加工 B、软件评测 C、试用效果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在媒体选择时,作为设计者首先要明确运用媒体的目的是什么(即要起什么作用),这便是媒体的使用目标。通常媒体的使用目标包括如下几种:(D)A呈现事实、创设情景 B提供示范、解释原理 C探究发现 D 以上都是
19课件系统的总体风格受如下几方面的影响(D)A教学课件的类型 B教学课件的内容 C教学课件的媒体 D A和B 20在设置幻灯片背景时,如果选中“忽略母版的背景图形”,则(B)。
A.背景图形被删除 B.背景图案被隐藏 C.背景颜色被隐藏 D.背景消失 20PowerPoint 提供了多种(B),它包含了相应的配色方案、母版和字体样式等,可供用户快速生成风格统一的演示文稿。
A.版式 B.模板C.母版 D.幻灯片
21要在演示文稿中新增一张幻灯片最快的办法是(C)。
A.执行“插入”菜单中的“新幻灯片”命令 B.使用快捷菜单 C.单击工具栏上的“新幻灯片”按钮 D.使用“编辑”菜单命令 第八章教学设计与应用 知识要点:
1.教学设计的含义及其特点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学活动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特点:教学设计的系统性;教学设计的理论性与创造性;教学设计过程的计划性与灵活性;教学设计的具体性。2.教学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掌握教学设计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并且了解教学设计的发展深受学习理论的影响。使得教学设计经历了第一代(ID1)和第二代(ID2)以及第三代(ID3),掌握每一代教学设计的学习理论基础。(ID1)涉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ID2)涉及认知主义学习理论,(ID1)、(ID2)均属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模式。(ID3)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理论模式,其主要标志是以建构主义为其理论基础。3.掌握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
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是在教学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开发、设计的理论的简化形式。了解三代教学设计的模式代表类型。着重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及其特征。其中了解教学设计一般模式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学习者、目标、策略和评价构成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要素。
4.掌握教学分析技术中包含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等内容。
学习内容是指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分析学习内容旨在阐明学习者满足学习需要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行为经验,规定学习者需要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学习内容分析是整个教学设计必不可少的内容。
了解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五大类。
掌握分析学内容的基本方法:归类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图解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
学习者分析是为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为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的选用的教学外因条件、市和学习者的内因条件等提供依据,从而使教学真正促进学习者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掌握学习者初始能力确定的方法。
5.了解学习目标的作用,掌握学习目标的编写方法。
学习目标的编写方法:以研究行为目标著名的马杰提出中了ABCD编写方法。A:对象,B:行为,C:条件,D标准。
6.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及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是一个回答“如何教学”的问题。了解常用的教学方、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媒体选择和运用的原则方法等。7.方案编写与成果评价
教学设计方案既是教学设计工作的总结,也是实施教学的依据。教学设计方案的形式有文本式、表格式、流程图式等。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功能具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
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主要从教学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可实施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评价主要从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经济性等方面。
1、___ C ____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A、ID1 B、ID2 C、ID3和双主教学设计
2、__ B ____为基础的教学设计是第二代教学设计模式的代表。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建构主义
3、学习者、教学目标、____ B __和教学评价构成一般教学设计模式的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要素。
A、教学者 B、教学策略 C、教学资源
4、分析学习内容的信息加工分析法又叫做_ C _。
A、归类分析法 B、层级分析法 C、程序分析法
5、在马杰提出的教学目标的三要素基础上加上对教学__ D _的描术,形成了著名的ABCD教学目标编写法。
A、对象 B、行为 C、条件 D、对象
6、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__ A ___理论。A、传播 B、信息C、技术
7、认知学习的结果可以分为言语信息、认知技能和__ A _三类。A、智力技能 B、动作技能 C、情感信息
8、班级授课的具体形式可以分为全班上课、班内小组教学和___ B ____。A、班内大组教学 B、班内个别教学 C、个别化学习
9、_ C 型课堂教学结构适用于技能的学习。A、演绎型 B、练习型 C、示范型
10、教学评价的功能可以概括为导向性、诊断性、激励性、(A)A.研究性 B.观察性 C.交互性 D.创造性
11、教学目标是对教学媒体、师生活动、教学策略(C)等项目评价的总标准。A.教学内容B.教学思想C.教学绩效 D.教学资源
12、教学设计具有(A)、理论性和创造性、计划性与灵活性、具体性。A、系统性 B、选择性 C、静态性 D、动态性
13、教学设计中ID1模式的代表性模型是(B)
A、史密斯模型 B、肯普模型 C、雷根模型 D、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模型
14、教学设计中ID2模式的代表性模型是(C)A、行动主义模型 B、肯普模型 C、史密斯-雷根模型 D、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模型
15、广义的知识分类可以分为(C)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A、创新性 B、综合性 C、陈述性 D、议论性
16、结合生理层面可以把学习风格划分为(C)、听觉型和动觉型。A、感觉型 B、内向型 C、视觉型 D、外向型
17、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指(D)、个别化学习、小组相互作用这三种组织形式。A、面授 B、函授C、谈话 D、集体授课 对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可以从完整性和规范性、创新性和(B)A、活动性 B、可实施性 C、参与性 D、完成性
19、教学设计中可以选择的常见教学方法主要有(A)、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法和角色扮演法等。
A、讲授法 B、演算法 C、演讲法 D、演绎法
20、(D)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A、布鲁斯 B、马杰 C、卢梭 D、布卢姆 第十章 教育技术科学研究
本章主要研究了中小学教育技术研究中五个方面的问题
1.中小学教育技术研究的特点:问题即课题,课堂即研究室,教学即研究;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五类;新技术及其教育应用试点的研究,技术与教育结合的研究,信息技术融入教育对教育系统影响的研究,技术支持新型学习环境研究,技术评价研究;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技术研究应具备的素质,应用技术改进教学的热情,终身学习的习惯、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掌握教育技术及研究的方法,独立的研究精神。
2.课题的选题原则:科学性、需要性、可行性、创新性;撰写研究方案的格式包括:课题题目、问题提出、课题设计、研究条件和保障措施。
3.教育技术研究的常用方法包括:行动研究法是在真实活动中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它的主要研究环节是:计划——行动——观察——反思。
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状或历史状况材料,(是以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一种方法)。其实施步骤为:选择课题——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制定调查方案——开展调查——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法按其收集资料的具体方式和工具的不同可分为:访问调查法、调查表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等。3.实验研究法是通过控制自变量、因变量和干扰变量而显示教育因素间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4.资料的收集和统计处理是教育技术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目的是为假说提供论据,一般的研究都要收集教师、学生、媒体等相关方面的资料,对收集到得资料无论是计数资料还是数量资料都应进行差异效度的检测,如T检测、X2 检测。X-S分析等。
5.中小学教育技术研究成果的表述常用的有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二种类型。研究报告主要包括引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本章习题指导:
1、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技术问题研究具有问题即课题、课堂即研究室、(A)、教师群体即研究共同体、成果即成长。
A、教学即研究 B、交流即研究 C、论证即研究 D、论文即研究
2、关于教师成为真正的研究者需要具备的素质描述正确的是(C)
A、不需要对教育技术改进投入热情 B、不需要掌握教育技术研究的基本方法 C、独立的研究精神 D、不需要终身学习习惯
3、中小学教育技术课题的选题原则主要有(A)、需要性、可行性、创新性等。A、科学性 B、随意性 C、随机性 D、及时性
4、开展课题常见的研究方法主要有(B)、实践反思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测查法等。A、讨论研究法 B、行动研究法 C、反面研究法 D、科学研究法
5、关于行动研究的四个环节描述错误的是(C)A、计划 B、行动 C、观望 D、反思
6、开展课题研究常用的调查手段除了访谈调查外,还有(D)A、交友调查 B、结组调查 C、随机调查 D、问卷调查
7、研究报告常见的形式可以有实证性研究的报告、文献性研究的报告和(A)A、研究论文B、历史报告C、动画报告D、文字报告
8、课程整合属于中小学教育技术研究的_ 类(B)A新技术及其教育应用试点研究 B技术与教育的结合研究 C技术带来的教育变革对教育系统的影响研究 D技术支持的新型学习环境研究
9、不是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所必须努力具备的素质(C)
A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B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 C共同的研究精神D掌握教育技术研究的基本方法
10、不是中小学教育技术课题的来源(D)
A教育实践需要 B教育技术实践经验向教育技术理论的转化 C教育基本理论向教育技术应用实践的转化 D现有教育技术理论自身的优点与特点 11、文献搜集方法不包括(D)
A顺查法 B逆查法 C抽查法 D延伸法
12、哪一项不是进行一项具体实验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B)
A必须建立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假设 B自变量不必能够很好地被“孤立” C实验程序和操作必须能够重复进行 D必须具有高度的控制条件和能力
13、哪一项不是教育技术研究中,收集和发掘问题的途径(D)A咨询专家 B文献调研 C深入实践 D教育研究
14、哪一项不是课题研究的步骤(A)A理论研究阶段 B方案准备 C方案实施阶段 D专家论证评价、总结验收和结题阶段
15、量的研究方法属于教育技术在研究过程中的________方法(C)A哲学方法 B专门研究法 C是一般研究方法 D综合的方法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应用能力考试要点
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应用能力考试要点
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述
知识要点:
1.我国的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大体经历了起步、初期发展和深入发展三个阶段。
2.教育技术的概念
理解AECT94教育技术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该定义较好地回答了有关教育技术的基本问题,即指出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研究的对象是教育过程与资源;运用的方法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系统科学方法;教育技术的性质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领域。理解在教育技术中,教育与技术的关系,不是相加关系而是相乘关系,这种相乘关系体现了教育技术是教育与技术的整合,二者之间是缺一不可的关系,即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应当指出,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和技术条件。
3.教育技术研究的内容。
教育技术研究的是教育与技术交叉部分的内容,它既不等同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也不是纯工艺的技术手段。在实践方面,主要是从分析教育需求出发,研究如何依据教育理论,合理利用技术手段与房发,优化教育过程与资源,从而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在理论方面,重点研究有关对教育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原理与模式。
4.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是为优化教育服务的,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作为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教育理论包括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以及传播理论、系统科学方法和媒体理论等。
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学理论:是指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包括教学系统、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与评价等内容。教育技术是为优化教学服务的,当然要依据教学的规律与原则开展教学活动。
传播理论:传播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信息交换过程。教育过程是一种传播过程,借鉴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教育、教学过程的传播现象与规律。传播过程包含三个要素:传者、信息、受者,两种传播行为:发送、接收,还包括对传播媒体、传播效果以及传播过程中的编码、解码和反馈与干扰的研究等。
媒体理论:媒体是承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学媒体能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是人类学与教的工具。教学媒体技术包含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系统科学方法: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构成了系统科学的主要内容。系统科学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直接促进了教育技术的深化发展。
5.教育信息的特征
信息时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规律的表征,也是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确定性的条件。
教育信息是人类建立和改变只是结构的外在条件,具有如下特征:知识性。信息不全是知识,但是信息包含知识,获得了信息就能获得知识。共享性。信息是同物质、能源同样重要的资
源。但信息与物质、能源不同,信息可以共享,共享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多样性。信息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声音、图像、文字、实物、形体等。传播性。各种信息都是可以传播的,只是不同形态的信息传播途径与范围不同。
6.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教育信息化的特征以及信息社会对教师信息能力的要求。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快速增长为特征的知识社会。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教育的信息化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教育信息化,简单说就是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深化教育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建设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全面提供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其中要掌握信息素养通常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与技能以及利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等组成。
信息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利用能力。
第三章 网络基础知识
要点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资源共享;2.信息交换;3.远程传输;4.集中管理;5.分布式处理.因特网:
因特网的概念;常用的因特网服务项目:WWW服务、电子邮件、文件传输。
信息浏览
常用浏览器IE的使用:地址输入、页面跳转、主页设置、网址收藏。
搜索信息
搜索引擎的概念;使用关键词进行信息搜索。常用的搜索引擎网站。
资源下载
用浏览器从网上下载网页、图片、文本和软件资源。使用专用工具进行下载。压缩软件的使用。电子邮件的使用;
网上交流
即时通讯软件(如QQ、MSN)的使用。论坛的使用(浏览、注册、发帖)。
计算机病毒与网络安全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新的特点;网络病毒的危害与防范。
第四章 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概述
要点
现代远程教育概述
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特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的目的是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
教学光盘播放点(模式一)及其应用:电视机、DVD播放机的保养;DVD播放机的使用。教学光盘常用的教学策略。
卫星教学收视系统(模式二)及其应用:基于卫星教学收视系统的教学应用方式;国家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的浏览和应用。
计算机教室(模式三)及其应用:带中控的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步骤;投影机使用注意事项;电子教室软件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教学资源库系统素材的分类、资源的检索和管理。
第五章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加工
教学重点
知道图形、图像的类型、格式,知道图形图像的采集与制作工具和方法。
知道音频素材的简单处理。
了解视频的常见格式和简单处理。
能够简单处理视频和音频素材。
第六章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教学重点
弄清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教学特点是什么?基本类型有哪些?课件的教学设计应包含哪些基本工作?课件的系统设计包含哪些内容?
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明白美术设计的作用是什么?其主要表现手段是什么?
多媒体课件评价的类型主要有哪些?评价的意义是什么?多媒体课件的审查标准主要内容是什么?
能够简述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
第八章教学设计与应用
知识要点:
1.教学设计的含义及其特点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学活动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特点:教学设计的系统性;教学设计的理论性与创造性;教学设计过程的计划性与灵活性;教学设计的具体性。
2.教学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掌握教学设计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并且了解教学设计的发展深受学习理论的影响。使得教学设计经历了第一代(ID1)和第二代(ID2)以及第三代(ID3),掌握每一代教学设计的学习理论基础。(ID1)涉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ID2)涉及认知主义学习理论,(ID1)、(ID2)均属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模式。(ID3)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理论模式,其主要标志是以建构主义为其理论基础。
3.掌握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
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是在教学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开发、设计的理论的简化形式。了解三代教学设计的模式代表类型。着重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及其特征。其中了解教学设计一般模式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学习者、目标、策略和评价构成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要素。
4.掌握教学分析技术中包含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等内容。
学习内容是指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分析学习内容旨在阐明学习者满足学习需要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行为经验,规定学习者需要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学习内容分析是整个教学设计必不可少的内容。
了解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五大类。
掌握分析学内容的基本方法:归类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图解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
学习者分析是为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为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的选用的教学外因条件、市和学习者的内因条件等提供依据,从而使教学真正促进学习者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掌握学习者初始能力确定的方法。
5.了解学习目标的作用,掌握学习目标的编写方法。
学习目标的编写方法:以研究行为目标著名的马杰提出中了ABCD编写方法。A:对象,B:行为,C:条件,D标准。
6.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及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是一个回答“如何教学”的问题。了解常用的教学方、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媒体选择和运用的原则方法等。
7.方案编写与成果评价
教学设计方案既是教学设计工作的总结,也是实施教学的依据。教学设计方案的形式有文本式、表格式、流程图式等。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功能具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
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主要从教学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可实施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评价主要从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经济性等方面。
第九章信息环境下的教学
本章中点讨论了教学资源的类别、教学功能,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及评价等问题,要点如下:
1.教学资源依据教学功能可以分成素材、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网络课件三大类。
2.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把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运用超文本链接技术有机组合,并通过计算机运行的一种教学软件,具有多媒性、集成性、交互性、超链接等特点。根据其用途又可以把多媒体课件分成课堂演示型、自主学习型、模拟实验型、训练复习型、教学游戏型、资料工具型、网络学习型、智能学习型等。
3.多媒体网络课件主要应用于计算机和网络教室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如:
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方式——问题探究模式
网络课件引领下的自主学习方式——任务驱动模式
4.多媒体课件主要应用于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如: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
5.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具有导向性、诊断性、激励性和研究性,目的是改进与调控。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对教学目标、课件、方法、教师、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一般方法是确定评价体系,制作评价量表,收集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第十章教育技术科学研究
本章主要研究了中小学教育技术研究中五个方面的问题
1.中小学教育技术研究的特点:问题即课题,课堂即研究室,教学即研究;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五类;新技术及其教育应用试点的研究,技术与教育结合的研究,信息技术融入教育对教育系统影响的研究,技术支持新型学习环境研究,技术评价研究;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技术研究应具备的素质,应用技术改进教学的热情,终身学习的习惯、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掌握教育技术及研究的方法,独立的研究精神。
2.课题的选题原则:科学性、需要性、可行性、创新性;撰写研究方案的格式包括:课题题目、问题提出、课题设计、研究条件和保障措施。
3.教育技术研究的常用方法包括:行动研究法是在真实活动中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它的主要研究环节是:计划——行动——观察——反思。
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状或历史状况材料,(是以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一种方法)。其实施步骤为:选择课题——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制定调查方案——开展调查——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法按其收集资料的具体方式和工具的不同可分为:访问调查法、调查表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等。
3.实验研究法是通过控制自变量、因变量和干扰变量而显示教育因素间因果关系的一种方
法。
4.资料的收集和统计处理是教育技术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目的是为假说提供论据,一般的研究都要收集教师、学生、媒体等相关方面的资料,对收集到得资料无论是计数资料还是数量资料都应进行差异效度的检测,如T检测、X2 检测。X-S分析等。
5.中小学教育技术研究成果的表述常用的有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二种类型。研究报告主要包括引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
第三篇:教师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应用能力培训计划
教师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应用能力培训计划
(2013—2014第一学期)
为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深入开展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使教师了解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效益,切实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 从而发挥信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制定我校本学期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如下:
一、培训目标
1.通过培训,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整体水平。
2、积极开展网络知识普及,使教师依托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教研与学习。
3、鼓励和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益,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人员:以学校主教信息技术教师负责 培训对象:学校全体教师
三、培训原则:
1、面向全员,突出骨干,按需实施,分类指导。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四、培训时间:2013年9月——2014年元月。每周五下午4:20——5:00
五、培训方式
1、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训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从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实施培训,特别要注重发挥远程教育手段的优势,确保培训的质量和实效。
2、在培训过程中,坚持按需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对象组织培
训活动。以自主上机学习为主、讲授为辅。
3、信息技术培训还应结合教育教学活动,注重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加强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使教师能学以致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各自的学科教学中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六、培训内容
1、基础理论:因特网,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例讲
2、至少掌握一种以上课件制作软件(PowerPointFlashAuthor ware等),制作学科优质课件,推广运用。
3、学习电子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教学资料的信息化,协助建设个人、学科资源库,丰富我校的资源库。
4、学习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充分使用优良的共享资源,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
5.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继续按照县电教室的工作安排,落实并抓好对我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中级培训工作。
左权县南街爱乐希望小学
2013年9月
第四篇:教师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应用能力培训计划
教师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应用能力培训计划
(2011—2012第一学期)
为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深入开展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使教师了解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效益,切实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 从而发挥信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制定我校本学期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如下:
一、培训目标
1.通过培训,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整体水平。
2、积极开展网络知识普及,使教师依托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教研与学习。
3、鼓励和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益,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人员:以学校主教信息技术教师负责
培训对象:学校全体教师
三、培训原则:
1、面向全员,突出骨干,按需实施,分类指导。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四、培训时间:2011年8月——2012年元月。
每周二、五第一节课
五、培训方式
1、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训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从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实施培训,特别要注重发挥远程教育手段的优势,确保培训的质量和实效。
2、在培训过程中,坚持按需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对象组织培训活动。以自主上机学习为主、讲授为辅。
3、信息技术培训还应结合教育教学活动,注重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加强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使教师能学以致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各自的学科教学中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六、培训内容
1、基础理论:因特网,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例讲
2、至少掌握一种以上课件制作软件(PowerPointFlashAuthor ware等),制作学科优质课件,推广运用。
3、学习电子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教学资料的信息化,协助建设个人、学科资源库,丰富我校的资源库。
4、学习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充分使用优良的共享资源,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
5.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继续按照县电教室的工作安排,落实并抓好对我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中级培训工作。
门源县城关第一小学远程教育及
信息技术领导小组
2011年8月21日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应用创新工程工作汇报
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应用创新工程
工 作 汇 报
朱各庄镇初级中学
2010.10.31 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应用创新工程工作汇报
自上级部门布署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应用创新工程以来,我校对此项工作迅速做出反应。制定了切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工程实施方案。并在常规工作中坚决的执行实施方案的工作安排。并以“四个目标”为首要目标努力向前推进创新工程工作在我校的实施。经过这个两个来月的工作尝试,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给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带来了实惠,与此同时,也教育改革在我校的开展打下基础。从实施方案制定以来,就我校所做工作汇报如下:
一、我校已经达到硬件水平。
在县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班班通”工程的硬件设备已经全部安装完毕。并在此基础上,我校又为一线教学教师购置办公用机,做到了每位教师一台电脑。为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创新工程在我校的开展夯实了基础。为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
二、我校建立了学校网站。此网站实现了以下功能:(1)学校的信息发布平台,可以让社会各界人士随时了解学校的各项情况。加强了与社会的联系。(2)学校与家长的交互平台。(3)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分发平台。我校每位教师都可以通过这个网站,把自己的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传送到每个班内的多媒体设备上。做到了备课与教学的无缝连接。(4)学生的展示平台。学生的各项活动、优秀作品都可以通过这个网站向校内和校外社会各界进行展示。(5)师生交流的平台。
三、我校做到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无纸化记录成绩、统计成绩、发布成绩。提高了我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效率。实现了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电子化管理。根据我校有住宿生并且比较多这一实际情况,开发了学生宿舍管理软件。实现学生入宿、舍内管理、退宿等的电子化管理。依托我们的校园网络,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的教务管理软件和政教管理软件也在进一步开发中。我校还实现了档案、学籍、人事的电子化管理。
四、网上研训活动在我校全面展开。
(1)依托校园网络,开展了全员网上教研工作交流活动;(2)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创新专题研究制度、网络教研工作安排。教研活动奖励制度等。
(3)我校针对于应用创新工程的实施准备开展或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活动:校内教研能手大赛,创新性教学评比等。
(4)我校进行了“班班通”工程使用的专题培训,课件制作专题培训,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了关于新模式下教学活动的开展的研讨性培训等。
五、坚定不移的执行远程教育接收工作。每一位教师都有远程教育资源网站的帐号和密码。并且经常性的从远教资源网站上下载相关课件等资源。
六、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取得一定成绩。结合本地地域特点进行了《大白菜种植技术》课程的编制工作,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研究了《校园食品安全》《校内矿泉水瓶的研究》等相关主题。
从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应用创新工程在我校实施,我校为此投入大量精力,做到了让应用创新工程在我校发挥实实在在的效果,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学校教育教学质的变化。改变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传统思维模式。在应用创新工程这个大环境下,我校正朝着教师和学生没有教学分明的传统界线的这一教学境界出发。